本月累计签到次数:

今天获取 积分

物联网

物联网

590 浏览

六个问题解读人工智能

物联网类 其中之一 2017-04-24 10:1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2016年3月,世界冠军李世石与智能机器间的五盘围棋大战,让“人工智能”从技术概念变为了妇孺皆知的通用词汇。回望过去的一年,AlphaGo所带来影响不只局限在了朋友圈和围棋界,互联网创投圈也追起了“热点”,自VR逐渐转冷后,AI成为了最受关注的创业方向。

“这年头,BP上不写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都不好意思给人看。”一位创业者曾如此戏言道。而在教育领域,由AI而起的“自适应学习”也成为了热词,企业们也纷纷发布于此相关的产品。

但是,刚刚经历过资本寒冬洗礼的人们,也对这一次“热潮”怀有许多疑问。大批追逐热点却最终倒闭的O2O、VR公司还历历在目,AI本身也是一个有“炒作”前科的技术概念。

从诞生到大规模商用,一项技术所受的关注总要经历一个如Gartner曲线一样的过程,从万众期待到集体幻灭,最终走向真正成熟。而自诞生以来,人工智能已至少被三次高度关注,但人们所期待的智能机器却似乎仍然很遥远。

这一次会是如何呢?在昨日的猎云网2017人工智能峰会上,30位人工智能相关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看法,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未来的风向。

我这一生遇到过很多人,他们如同指间的烟火,忽明忽暗,最后只沦为一抹灰烬,而你不同,你如同北斗,闪耀在我的整个人生里。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在创投圈有多火?

几乎所有参会的投资人都在强调AI在一级市场投资方面的火爆。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自2014年起,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在金额和数量上都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

而在中国方面,宽带资本合伙人刘唯透露,2015年中国在人工智能方向的投资超过两百家,金额约10亿美金。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则表示,在2016年,中美两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获得的投资总额超过50亿美元,有2300个投资机构参与到了1700家公司的募集工作中,掏出真金白银的不乏行业巨头。

不论AI发展现状如何,专注于“看未来”的投资人们,已经用脚投票,站在了看好的一边。

总喊着“狼来了”的AI,这次会真的来吗?

过去几十年间,人工智能数次在媒体上兴起却每次都“爽约”,表现得宛如《狼来了》故事中的孩子。但在从业者眼中,AI在大众关注度上的起起落落,是期望值管理出了问题。包括三角兽董事长兼COO马宇驰在内的多位投资人及创业者都认为,人们所期望的“强人工智能”还非常遥远。

“《西部世界》等等影视作品,让我们对人工智能的预期非常离谱。”马宇驰说,“终极的人工智能可能需要一整代人的努力,但绝不是说过程性的成果就不能产生价值。”

云知声CEO黄伟表示,数据量、算法和计算能力是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这一轮AI浪潮与之前几十年的不同,正是这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大规模真实数据的积累能力、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算法进步,以及高性能分布式并行计算的实现,使得人工智能具备了变革产业链的基础。

因此在投资人眼中,人工智能的确蕴含着巨大的机会,但在产生商业价值方面,这个产业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认为,目前只有少数行业和少数垂直领域有非常丰富的数据,可能训练出可作参考和辅助决策的人工智能模型。从数据丰富度和基础设施建设角度来讲,其实整个产业还是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信天创投合伙人蒋宇捷也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底层的技术,而无论是蒸汽、电力还是计算机,对人类社会的改造都需要一个长达20-30年的周期。从投融资的状况看,目前43%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处在天使轮阶段,41%处在A轮的阶段。AI产业的未来潜力仍然非常巨大。

所以,人工智能可能真的“来了”,会渗透进许多产业之中。但其产生影响的方式仍然是渐进的,而要让机器获得与人脑相似的能力,却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创业公司估值上天,AI产业是否存在泡沫?

“贵”,是目前创投圈对人工智能项目的普遍共识。数千万、上亿美金的估值,往往只是天使轮的起步价。这在此前几年的移动互联网创业中是很难想象的,泡沫过剩,也是人们对AI产业的质疑之一。

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认为,三个主要因素催动了泡沫的产生。AlphaGo的成功和公众的关注,让投资机构存在追逐热点的心态;科学家团队的高薪资,客观上拉高了人工智能的创业门槛;最重要的是,目前的一级市场有着充足的资金供给和良好的流动性,有“能力”推高热门项目的估值。

一般意义上来说,市场的火热是产业发展的利好,能够吸引更多资本与优秀的人才。但在真格基金投资合伙人李剑威看来,市场的过热也会为创业者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同类项目增多带来的竞争加剧,以及人才成本的激增,无不来源与此。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大环境让创业企业潜心打磨产品的窗口期急剧缩短,留给创业者的时间并不多。

大部分投资人都认为,泡沫过剩的市场终将回归理性。线性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淮推测,泡沫的“破灭”有可能出现在年底。最早一波拿到融资起跑的公司,在经过十二到十八个月后,会有部分遭遇到融资困难的问题。

“疯狂的投技者会退场,拿钱比高估值更重要,打磨场景比打磨技术更重要。”王淮说,“到今年年底,优质的AI公司在实现技术的产品化和产品的商业化方面,会拿出实际的案例。”

巨头齐聚AI赛道,会带来什么?

与其他领域相比,巨头扎堆是AI产业的一大特点。有外媒在报道中称,在2017年这个时间点上,已经几乎找不到在AI上没有动作的互联网巨头了。

收购、投资、自建实验室、与高校合作,海外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已经在人工智能上洒下了无数真金白银。而在国内,以百度为首的大公司也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布局。

宽带资本合伙人刘唯表示,巨头正在做几方面的布局,首先是基础底层技术的研究,其次是生态,以及面向C端开放场景的尝试和应用。“开源和开放也是巨头们的战略上的选择,”刘唯说,“它们希望创业者都在它们搭建的生态上玩。创业者可以通过巨头的平台获得商业价值,从而与平台绑定。”

相比于创业者,巨头在用户、数据、资金、生态方面都存在着天然的优势。即使是起步稍晚,它们也有迎头赶上的资本。对此,真格基金李剑威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在AlphaGo战胜李世石之后,腾讯才组建了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仅仅一年之后,研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绝艺”(Fine Art)在UEC杯计算机围棋大赛中夺冠,还战胜过柯洁、古力、常昊等多位顶尖人类棋手。

“巨头仍将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推动力,这毫无疑问。”刘唯说。

巨头之下,创业者的机会在哪里?

尽管如此,被巨头笼罩的人工智能也并非没有给创业者留出空间。华创资本熊伟铭认为,行业应用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相比美国硅谷的差距所在。对于创业者来说,解决具体的商业问题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我非常害怕看到一个BP,20页中间17页讲自己的算法,自己和谷歌的分数做对比。”熊伟铭说,“如果现在还在验证这个技术是否可行,那你可能到不了A轮,最多是天使轮。”

真格基金李剑威则为创业者指出了三条可行的道路:

①水平应用功能API
做成AI领域中的一个部件,如图像识别、语义分析、自动驾驶等,把一个单一领域突破成全国最好。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被巨头收购将成为非常好的退出渠道。

②垂直应用与行业深度结合
避开红海竞争,扎根到行业里。让AI与行业本身的应用相结合,深度垂直去解决问题。在金融、制造业、电商、教育、安防等行业中,AI有着广阔的市场。

③软件服务的AI化
而对于主业不是人工智能的创业公司,也可以考虑在自己的产品中加入人工智能的元素。李剑威以其所投的“得到”为例解释称,在一开始,知识服务App“得到”只是正常地在首页上罗列各种功能。而在加入带有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与信息流功能后,App的活跃度与付费都有了明显地提升。

人工智能+教育,如何应用?
几乎所有投资人将教育作为了AI的应用场景之一。而在具体的做法上,乂学教育创始人栗浩洋给出了他们在自适应学习上的经验。在他看来,AI+教育,带来的是两方面的进步:

①精准定位知识点欠缺:人工智能方式可以智能侦测到学生学习的盲点,从而减少重复学习的时间,从而提高效率。AI老师可以穷举所有的知识点形成知识图谱,并对几百万道的题进行涵盖。通过知识空间理论,找到学生的薄弱项,从而精准到学生最需要学习的内容。
②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对于同样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每个学生用的时间不一样,效率和学习路径也不一样。根据学生的画像,可以用人机对话的方式代替45分钟线性教育,帮助其设计最快的最适合的学习路径。

除此乂学教育之外,海外的Knewton、Udacity、IBM Watson、McGraw Hill以及国内的百度、科大讯飞、朗播网等,都已开始了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探索。在未来,AI将为教育带来更快的效率和完全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查看全部
2016年3月,世界冠军李世石与智能机器间的五盘围棋大战,让“人工智能”从技术概念变为了妇孺皆知的通用词汇。回望过去的一年,AlphaGo所带来影响不只局限在了朋友圈和围棋界,互联网创投圈也追起了“热点”,自VR逐渐转冷后,AI成为了最受关注的创业方向。

“这年头,BP上不写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都不好意思给人看。”一位创业者曾如此戏言道。而在教育领域,由AI而起的“自适应学习”也成为了热词,企业们也纷纷发布于此相关的产品。

但是,刚刚经历过资本寒冬洗礼的人们,也对这一次“热潮”怀有许多疑问。大批追逐热点却最终倒闭的O2O、VR公司还历历在目,AI本身也是一个有“炒作”前科的技术概念。

从诞生到大规模商用,一项技术所受的关注总要经历一个如Gartner曲线一样的过程,从万众期待到集体幻灭,最终走向真正成熟。而自诞生以来,人工智能已至少被三次高度关注,但人们所期待的智能机器却似乎仍然很遥远。

这一次会是如何呢?在昨日的猎云网2017人工智能峰会上,30位人工智能相关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看法,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未来的风向。

我这一生遇到过很多人,他们如同指间的烟火,忽明忽暗,最后只沦为一抹灰烬,而你不同,你如同北斗,闪耀在我的整个人生里。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在创投圈有多火?

几乎所有参会的投资人都在强调AI在一级市场投资方面的火爆。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自2014年起,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在金额和数量上都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

而在中国方面,宽带资本合伙人刘唯透露,2015年中国在人工智能方向的投资超过两百家,金额约10亿美金。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则表示,在2016年,中美两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获得的投资总额超过50亿美元,有2300个投资机构参与到了1700家公司的募集工作中,掏出真金白银的不乏行业巨头。

不论AI发展现状如何,专注于“看未来”的投资人们,已经用脚投票,站在了看好的一边。

总喊着“狼来了”的AI,这次会真的来吗?

过去几十年间,人工智能数次在媒体上兴起却每次都“爽约”,表现得宛如《狼来了》故事中的孩子。但在从业者眼中,AI在大众关注度上的起起落落,是期望值管理出了问题。包括三角兽董事长兼COO马宇驰在内的多位投资人及创业者都认为,人们所期望的“强人工智能”还非常遥远。

“《西部世界》等等影视作品,让我们对人工智能的预期非常离谱。”马宇驰说,“终极的人工智能可能需要一整代人的努力,但绝不是说过程性的成果就不能产生价值。”

云知声CEO黄伟表示,数据量、算法和计算能力是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这一轮AI浪潮与之前几十年的不同,正是这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大规模真实数据的积累能力、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算法进步,以及高性能分布式并行计算的实现,使得人工智能具备了变革产业链的基础。

因此在投资人眼中,人工智能的确蕴含着巨大的机会,但在产生商业价值方面,这个产业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认为,目前只有少数行业和少数垂直领域有非常丰富的数据,可能训练出可作参考和辅助决策的人工智能模型。从数据丰富度和基础设施建设角度来讲,其实整个产业还是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信天创投合伙人蒋宇捷也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底层的技术,而无论是蒸汽、电力还是计算机,对人类社会的改造都需要一个长达20-30年的周期。从投融资的状况看,目前43%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处在天使轮阶段,41%处在A轮的阶段。AI产业的未来潜力仍然非常巨大。

所以,人工智能可能真的“来了”,会渗透进许多产业之中。但其产生影响的方式仍然是渐进的,而要让机器获得与人脑相似的能力,却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创业公司估值上天,AI产业是否存在泡沫?

“贵”,是目前创投圈对人工智能项目的普遍共识。数千万、上亿美金的估值,往往只是天使轮的起步价。这在此前几年的移动互联网创业中是很难想象的,泡沫过剩,也是人们对AI产业的质疑之一。

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认为,三个主要因素催动了泡沫的产生。AlphaGo的成功和公众的关注,让投资机构存在追逐热点的心态;科学家团队的高薪资,客观上拉高了人工智能的创业门槛;最重要的是,目前的一级市场有着充足的资金供给和良好的流动性,有“能力”推高热门项目的估值。

一般意义上来说,市场的火热是产业发展的利好,能够吸引更多资本与优秀的人才。但在真格基金投资合伙人李剑威看来,市场的过热也会为创业者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同类项目增多带来的竞争加剧,以及人才成本的激增,无不来源与此。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大环境让创业企业潜心打磨产品的窗口期急剧缩短,留给创业者的时间并不多。

大部分投资人都认为,泡沫过剩的市场终将回归理性。线性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淮推测,泡沫的“破灭”有可能出现在年底。最早一波拿到融资起跑的公司,在经过十二到十八个月后,会有部分遭遇到融资困难的问题。

“疯狂的投技者会退场,拿钱比高估值更重要,打磨场景比打磨技术更重要。”王淮说,“到今年年底,优质的AI公司在实现技术的产品化和产品的商业化方面,会拿出实际的案例。”

巨头齐聚AI赛道,会带来什么?

与其他领域相比,巨头扎堆是AI产业的一大特点。有外媒在报道中称,在2017年这个时间点上,已经几乎找不到在AI上没有动作的互联网巨头了。

收购、投资、自建实验室、与高校合作,海外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已经在人工智能上洒下了无数真金白银。而在国内,以百度为首的大公司也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布局。

宽带资本合伙人刘唯表示,巨头正在做几方面的布局,首先是基础底层技术的研究,其次是生态,以及面向C端开放场景的尝试和应用。“开源和开放也是巨头们的战略上的选择,”刘唯说,“它们希望创业者都在它们搭建的生态上玩。创业者可以通过巨头的平台获得商业价值,从而与平台绑定。”

相比于创业者,巨头在用户、数据、资金、生态方面都存在着天然的优势。即使是起步稍晚,它们也有迎头赶上的资本。对此,真格基金李剑威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在AlphaGo战胜李世石之后,腾讯才组建了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仅仅一年之后,研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绝艺”(Fine Art)在UEC杯计算机围棋大赛中夺冠,还战胜过柯洁、古力、常昊等多位顶尖人类棋手。

“巨头仍将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推动力,这毫无疑问。”刘唯说。

巨头之下,创业者的机会在哪里?

尽管如此,被巨头笼罩的人工智能也并非没有给创业者留出空间。华创资本熊伟铭认为,行业应用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相比美国硅谷的差距所在。对于创业者来说,解决具体的商业问题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我非常害怕看到一个BP,20页中间17页讲自己的算法,自己和谷歌的分数做对比。”熊伟铭说,“如果现在还在验证这个技术是否可行,那你可能到不了A轮,最多是天使轮。”

真格基金李剑威则为创业者指出了三条可行的道路:

①水平应用功能API
做成AI领域中的一个部件,如图像识别、语义分析、自动驾驶等,把一个单一领域突破成全国最好。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被巨头收购将成为非常好的退出渠道。

②垂直应用与行业深度结合
避开红海竞争,扎根到行业里。让AI与行业本身的应用相结合,深度垂直去解决问题。在金融、制造业、电商、教育、安防等行业中,AI有着广阔的市场。

③软件服务的AI化
而对于主业不是人工智能的创业公司,也可以考虑在自己的产品中加入人工智能的元素。李剑威以其所投的“得到”为例解释称,在一开始,知识服务App“得到”只是正常地在首页上罗列各种功能。而在加入带有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与信息流功能后,App的活跃度与付费都有了明显地提升。

人工智能+教育,如何应用?
几乎所有投资人将教育作为了AI的应用场景之一。而在具体的做法上,乂学教育创始人栗浩洋给出了他们在自适应学习上的经验。在他看来,AI+教育,带来的是两方面的进步:

①精准定位知识点欠缺:人工智能方式可以智能侦测到学生学习的盲点,从而减少重复学习的时间,从而提高效率。AI老师可以穷举所有的知识点形成知识图谱,并对几百万道的题进行涵盖。通过知识空间理论,找到学生的薄弱项,从而精准到学生最需要学习的内容。
②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对于同样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每个学生用的时间不一样,效率和学习路径也不一样。根据学生的画像,可以用人机对话的方式代替45分钟线性教育,帮助其设计最快的最适合的学习路径。

除此乂学教育之外,海外的Knewton、Udacity、IBM Watson、McGraw Hill以及国内的百度、科大讯飞、朗播网等,都已开始了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探索。在未来,AI将为教育带来更快的效率和完全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智造家二维码.jpg

 
1 回答

我国在物联网上有什么新政策?

管理类 哦然后呢 2017-03-07 14:42 回复了问题 • 12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438 浏览

智能家居市场将达5000亿规模,语音识别成下一个风口

物联网类 黄金手表 2017-03-06 18:4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上世纪六十年代,智能家居概念被提出。而到了近几年,智能家居产业热度才开始不断攀升。这座被看成是金山的智能家居究竟是否真实存在?未来能否掘出一座新宝藏?






2014年,一句“智能家居元年正式开启”的口号,让无数人在重重迷雾中窥见了一座金山。在这金光的照耀下,许多企业甚至来不及准备就匆匆踏上了这条前途未卜的淘金路。
 

然而长路漫漫,不少人因为钱粮耗尽而倒下了,骑虎难下者也是数不胜数,他们不得不继续迈下前进的步伐。如今历经几年的发展,这座名叫“智能家居”的金山究竟是否真实存在?如果真的存在,它距离我们又还有多远?
 

回顾智能家居的发展历程,也是长路漫漫。智能家居概念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家庭电子化,跨越家庭自动化(70-90年代)和家庭信息化(本世纪前10年)后,如今正步入人工智能时代。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同时,成本也不断下探,让原本只属于富人的智能家居系统走下殿堂,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如今,不少普通家庭已经或多或少拥有一些智能化的家居产品,比如智能电视、智能灯泡、智能锁。毫无疑问,智能家居产业前景无限。
 

数据显示,2014、2015年国内智能家居销售量有所增长,2016年智能橱柜、家居控制系统、智能门锁等各类智能家居产品销量突破3000亿元;预计未来三年智能家居市场将快速增长,2018年市场销售额有望达到5000亿元。
 

不得不说,智能家居有如今的规模,全权仰仗近几年大热的人工智能。当然,其未来的发展必定也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助推力。据了解,人工智能化的智能家居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是任何一家公司或联盟独立即可搞定,它需要一个发号施令的人工智能中枢。
 

这种强人工智能还不可预见,但是在单一领域的智能技术却不断被人们攻克。比如BroadLink去年针对智能家居领域推出的一款智能婴儿房,拥有恒温恒湿、远程看护、空气净化、智能音箱四大功能。在未来,将在每一个小场景做更深度的智能化升级,最终由这些若干个小型VT组合,形成家庭领域的智能化体验。
 

而作为智能家居最具潜力的市场,智能语音应用领域也成为接下来智能家居将要发力方向之一。语音识别作为人工智能发展最早、且率先商业化的技术,近几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带动了一波产业热潮。
 

继科大讯飞、捷通华声之后,行业内又涌现出思必驰、云知声、出门问问等后起之秀,在教育、客服、电信等传统行业之外,开辟出了车载、家居、医疗、智能硬件等语音技术应用新天地。
 

与此同时,自然语言处理(NLP)作为人机交互技术的重要一环,也为此提供了助力。Siri的推出打开了语音交互的先河,不仅催生了一批语音语义创业公司,还激发了百度、搜狗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在语音语义技术上的投入。
 

当然,巨头的优势并不能阻挡创业公司的成长机会,通过深耕垂直领域和细分赛道,实现自我造血和快速成长,创业公司也有机会在这一新兴产业中逐渐做大。接下来,随着语音识别和NLP技术的逐步成熟,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日渐完善,定会有一批优秀的技术类公司在智能语音产业的浪潮中顺势而起。
 
 
来源:网络 查看全部
上世纪六十年代,智能家居概念被提出。而到了近几年,智能家居产业热度才开始不断攀升。这座被看成是金山的智能家居究竟是否真实存在?未来能否掘出一座新宝藏?

QQ截图20170306184845.png


2014年,一句“智能家居元年正式开启”的口号,让无数人在重重迷雾中窥见了一座金山。在这金光的照耀下,许多企业甚至来不及准备就匆匆踏上了这条前途未卜的淘金路。
 

然而长路漫漫,不少人因为钱粮耗尽而倒下了,骑虎难下者也是数不胜数,他们不得不继续迈下前进的步伐。如今历经几年的发展,这座名叫“智能家居”的金山究竟是否真实存在?如果真的存在,它距离我们又还有多远?
 

回顾智能家居的发展历程,也是长路漫漫。智能家居概念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家庭电子化,跨越家庭自动化(70-90年代)和家庭信息化(本世纪前10年)后,如今正步入人工智能时代。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同时,成本也不断下探,让原本只属于富人的智能家居系统走下殿堂,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如今,不少普通家庭已经或多或少拥有一些智能化的家居产品,比如智能电视、智能灯泡、智能锁。毫无疑问,智能家居产业前景无限。
 

数据显示,2014、2015年国内智能家居销售量有所增长,2016年智能橱柜、家居控制系统、智能门锁等各类智能家居产品销量突破3000亿元;预计未来三年智能家居市场将快速增长,2018年市场销售额有望达到5000亿元。
 

不得不说,智能家居有如今的规模,全权仰仗近几年大热的人工智能。当然,其未来的发展必定也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助推力。据了解,人工智能化的智能家居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是任何一家公司或联盟独立即可搞定,它需要一个发号施令的人工智能中枢。
 

这种强人工智能还不可预见,但是在单一领域的智能技术却不断被人们攻克。比如BroadLink去年针对智能家居领域推出的一款智能婴儿房,拥有恒温恒湿、远程看护、空气净化、智能音箱四大功能。在未来,将在每一个小场景做更深度的智能化升级,最终由这些若干个小型VT组合,形成家庭领域的智能化体验。
 

而作为智能家居最具潜力的市场,智能语音应用领域也成为接下来智能家居将要发力方向之一。语音识别作为人工智能发展最早、且率先商业化的技术,近几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带动了一波产业热潮。
 

继科大讯飞、捷通华声之后,行业内又涌现出思必驰、云知声、出门问问等后起之秀,在教育、客服、电信等传统行业之外,开辟出了车载、家居、医疗、智能硬件等语音技术应用新天地。
 

与此同时,自然语言处理(NLP)作为人机交互技术的重要一环,也为此提供了助力。Siri的推出打开了语音交互的先河,不仅催生了一批语音语义创业公司,还激发了百度、搜狗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在语音语义技术上的投入。
 

当然,巨头的优势并不能阻挡创业公司的成长机会,通过深耕垂直领域和细分赛道,实现自我造血和快速成长,创业公司也有机会在这一新兴产业中逐渐做大。接下来,随着语音识别和NLP技术的逐步成熟,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日渐完善,定会有一批优秀的技术类公司在智能语音产业的浪潮中顺势而起。
 
 
来源:网络
浏览

上海明日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浏览

上海明日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5 回答

有人知道现在Predix的情况吗?现在的实际案例多吗?

物联网类 红妆 2017-01-12 11:26 回复了问题 • 18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产生赞赏:¥5.00

4 回答

物联网的开源操作系统怎么用?

智能科技类 QSinheart 2017-01-06 10:17 回复了问题 • 6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368 浏览

无印良品通过网络投票决定新商品!

物联网类 不倒的铁娘子 2017-01-04 10:42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无印良品母公司的日本良品计划将努力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不仅将通过网络投票决定推出何种商品,今后还将建立新机制,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新商品功能和设计等的需求。无印良品拥有众多稳定客户,希望准确而迅速地推出符合顾客需求的商品
 第一轮网络投票的对象是旅行用品。备选商品包括洗后速干的颈部靠枕、防皱便携的芭蕾舞鞋、背面有大口袋的夹克、防水性强的钱包等20件商品。
 
  无印良品将在其日语网站“生活良品研究所”上截至到11月30日接受投票。
 
  用户投票时需登录Facebook或Twitter,每个账号限投1票。无印良品将根据投票结果,选出其中的4~5种商品,于2017年度上市。计划今后将投票范围扩大到儿童服装和杂货,每2个月左右举行1次投票。
此前的投票制度只针对来店顾客实施,每年仅有1次。无印良品认为,要提供更多新商品,通过网络接受非特定群体的投票将更为有效。
 
生活良品研究所此前一直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顾客对某类商品的使用时期、频率、追求的性能以及购买时的关注点等问题。但是为了便于回答,问题内容等已经大致定好,调查后推出的新产品大多也只是改良型。
 
为了深挖上述需求,无印良品今后将锁定具体商品征集意见。例如关于家具的意见,除了追求的性能,还将接受设计、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图片投稿。预计从2017年1月开始,每年进行5次左右的征集活动。
 
自2000年左右起,无印良品通过网络采纳消费者意见,进行商品开发。其代表作是2002年开发的懒人沙发,使用大量泡沫塑料微粒,坐上去后人被会深陷到沙发中,十分舒适。经过不断改良,这款沙发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年销量达25万个的招牌商品。
 
为了不断创造畅销商品,无印良品将加速开发重视市场的商品,在活用年轻人喜爱的社交网络的同时,引进新的方法。





 
 
 
高速加工时,要怎么做减少跳动精度?
非标机械设计有哪些方法?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人工智能有哪些失败案例?
 
  查看全部
无印良品母公司的日本良品计划将努力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不仅将通过网络投票决定推出何种商品,今后还将建立新机制,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新商品功能和设计等的需求。无印良品拥有众多稳定客户,希望准确而迅速地推出符合顾客需求的商品
 第一轮网络投票的对象是旅行用品。备选商品包括洗后速干的颈部靠枕、防皱便携的芭蕾舞鞋、背面有大口袋的夹克、防水性强的钱包等20件商品。
 
  无印良品将在其日语网站“生活良品研究所”上截至到11月30日接受投票。
 
  用户投票时需登录Facebook或Twitter,每个账号限投1票。无印良品将根据投票结果,选出其中的4~5种商品,于2017年度上市。计划今后将投票范围扩大到儿童服装和杂货,每2个月左右举行1次投票。
此前的投票制度只针对来店顾客实施,每年仅有1次。无印良品认为,要提供更多新商品,通过网络接受非特定群体的投票将更为有效。
 
生活良品研究所此前一直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顾客对某类商品的使用时期、频率、追求的性能以及购买时的关注点等问题。但是为了便于回答,问题内容等已经大致定好,调查后推出的新产品大多也只是改良型。
 
为了深挖上述需求,无印良品今后将锁定具体商品征集意见。例如关于家具的意见,除了追求的性能,还将接受设计、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图片投稿。预计从2017年1月开始,每年进行5次左右的征集活动。
 
自2000年左右起,无印良品通过网络采纳消费者意见,进行商品开发。其代表作是2002年开发的懒人沙发,使用大量泡沫塑料微粒,坐上去后人被会深陷到沙发中,十分舒适。经过不断改良,这款沙发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年销量达25万个的招牌商品。
 
为了不断创造畅销商品,无印良品将加速开发重视市场的商品,在活用年轻人喜爱的社交网络的同时,引进新的方法。

QQ图片20170104104016.jpg

 
 
 
高速加工时,要怎么做减少跳动精度?
非标机械设计有哪些方法?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人工智能有哪些失败案例?
 
 
9 回答

物联网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怎么用?

机械自动化类 Luck冬冬 2016-11-16 10:27 回复了问题 • 10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319 浏览

物联网时代 重点掘金领域在哪?

机械自动化类 扳手哥 2016-11-15 14:44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只要说到物联网的未来,就不免提到两个数字:2020年时全球物联网IOT设备数量将高达250亿台,市场规模达到71,000亿美金。这两个数字出自市场研究单位,准确性本来跟预测30天之后的气象接近,值得参考,但不必当真。

对新创公司而言,面对这么庞大的数字,有如一只小蚂蚁走进巨大的糖厂,令它目眩神迷不知所措的是:该从什么地方咬第一口?

这两个数字也许会有误差,但我们更应该留意两者的比例,如果250亿台物联网IOT设备能创造71,000亿美金的市场,代表每一台物联网IOT设备平均能够带来大约300美元的产值。






这300美元包括那些项目?


●从硬到软的物联网IoT垂直组合


从垂直角度来观察,物联网产业大致由以下四个的领域组成:

1.硬件。主要是五花八门的物联网IoT设备,以及相关的通讯设备。打开一个物联网IoT设备,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感测IC(压力、温度、气体成份、光线)、通讯IC(Wi-Fi、Bluetooth BLE,ZigBee,Z-Wave)、微控IC(microcontroller)、机械零件、固件、外壳等。用比较宽松的估计,硬件售价大约10%左右,也就是300美元中的30美元。


硬件有许多可以着墨的地方,但因为物联网IoT多半要遵循国际标准,以确保硬件彼此的相互操作性,除非拥有品牌优势,否则迟早会成为红海市场。如何持续增加附加价值,将会是从业者最大的挑战。

2.系统组成、架设与维修。除了消费者个人使用的物联网IoT设备外,多数需要系统集成公司提出解决方案,然后负责架设,然后提供未来的维修工作。在美国一般这类费用跟硬件相当,因此大约也占10%,是一个可观的市场。

3.从设备端、中间端、到后台管理的各式软件。每一个物联网IoT设备(特别是可穿戴设备)都少不了应用程序,许多设备间要能够互通讯息,交换数据,也需要中间软件(middleware)。一家企业管理庞大的物联网IoT网络,自然也需要新一代的企业软件,跟现有的ERP软件挂钩,协助企业经营和决策。这是附加价值极高的产业,粗略估计应该占物联网IoT价值链的30%左右。

4.数据分析、管理与监控。物联网IoT要能蔚为潮流,使用者必需真正得到好处,其中不只是增加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翻转企业运营,颠覆商业模式。未来要能做到信息等于资源,销售与工厂零落差,就必须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随时随地能在海量的数据中萃取出有用的信息,实时处理。这个领域附加价值最高,也是物联网IoT最主要的成长动力,至少会占到50%的比重。


●铺天盖地的物联网IoT水平应用


从水平的角度来分析,物联网IoT应用的领域从跟人最接近的穿戴式设备,到隐藏在城市、工厂、公共设施各角落的各种设备,从近而远,可以用下图显示,基本上物联网IoT涵盖了人类社会的食衣住行育乐种种活动,拥有无孔不入的潜力。

●思考物联网IoT,为中国未来做体检

物联网IoT是一种未来社会的生活型态,也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越能及早规划以物联网IoT为骨干的未来社会,看清楚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对治方案,就越有发展物联网IoT产业的能力,两者必然相辅相成。

但是物联网IoT影响社会生活的层面太广,从食衣住行育乐到生老病死,从社会安全、人权保障到社会互信互助,从民生、经济、法律到政治。思考未来物联网IoT对社会和经济的冲击,寻找利多弊少的最佳发展途径,等于是为中国的未来做一个总体检。中国究竟像一位20岁的年轻人,愿意拥抱改变,追求不一样的未来?还是像一位60岁的临近退休人士,唯恐失去手中所拥有的现状,因而不知如何面对未来?透过思考物联网IoT这样的模拟体检,也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来源:物联网之家)
智造家提供


  查看全部
 只要说到物联网的未来,就不免提到两个数字:2020年时全球物联网IOT设备数量将高达250亿台,市场规模达到71,000亿美金。这两个数字出自市场研究单位,准确性本来跟预测30天之后的气象接近,值得参考,但不必当真。

对新创公司而言,面对这么庞大的数字,有如一只小蚂蚁走进巨大的糖厂,令它目眩神迷不知所措的是:该从什么地方咬第一口?

这两个数字也许会有误差,但我们更应该留意两者的比例,如果250亿台物联网IOT设备能创造71,000亿美金的市场,代表每一台物联网IOT设备平均能够带来大约300美元的产值。

4.1_.jpg


这300美元包括那些项目?


●从硬到软的物联网IoT垂直组合


从垂直角度来观察,物联网产业大致由以下四个的领域组成:

1.硬件。主要是五花八门的物联网IoT设备,以及相关的通讯设备。打开一个物联网IoT设备,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感测IC(压力、温度、气体成份、光线)、通讯IC(Wi-Fi、Bluetooth BLE,ZigBee,Z-Wave)、微控IC(microcontroller)、机械零件、固件、外壳等。用比较宽松的估计,硬件售价大约10%左右,也就是300美元中的30美元。


硬件有许多可以着墨的地方,但因为物联网IoT多半要遵循国际标准,以确保硬件彼此的相互操作性,除非拥有品牌优势,否则迟早会成为红海市场。如何持续增加附加价值,将会是从业者最大的挑战。

2.系统组成、架设与维修。除了消费者个人使用的物联网IoT设备外,多数需要系统集成公司提出解决方案,然后负责架设,然后提供未来的维修工作。在美国一般这类费用跟硬件相当,因此大约也占10%,是一个可观的市场。

3.从设备端、中间端、到后台管理的各式软件。每一个物联网IoT设备(特别是可穿戴设备)都少不了应用程序,许多设备间要能够互通讯息,交换数据,也需要中间软件(middleware)。一家企业管理庞大的物联网IoT网络,自然也需要新一代的企业软件,跟现有的ERP软件挂钩,协助企业经营和决策。这是附加价值极高的产业,粗略估计应该占物联网IoT价值链的30%左右。

4.数据分析、管理与监控。物联网IoT要能蔚为潮流,使用者必需真正得到好处,其中不只是增加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翻转企业运营,颠覆商业模式。未来要能做到信息等于资源,销售与工厂零落差,就必须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随时随地能在海量的数据中萃取出有用的信息,实时处理。这个领域附加价值最高,也是物联网IoT最主要的成长动力,至少会占到50%的比重。


●铺天盖地的物联网IoT水平应用


从水平的角度来分析,物联网IoT应用的领域从跟人最接近的穿戴式设备,到隐藏在城市、工厂、公共设施各角落的各种设备,从近而远,可以用下图显示,基本上物联网IoT涵盖了人类社会的食衣住行育乐种种活动,拥有无孔不入的潜力。

●思考物联网IoT,为中国未来做体检

物联网IoT是一种未来社会的生活型态,也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越能及早规划以物联网IoT为骨干的未来社会,看清楚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对治方案,就越有发展物联网IoT产业的能力,两者必然相辅相成。

但是物联网IoT影响社会生活的层面太广,从食衣住行育乐到生老病死,从社会安全、人权保障到社会互信互助,从民生、经济、法律到政治。思考未来物联网IoT对社会和经济的冲击,寻找利多弊少的最佳发展途径,等于是为中国的未来做一个总体检。中国究竟像一位20岁的年轻人,愿意拥抱改变,追求不一样的未来?还是像一位60岁的临近退休人士,唯恐失去手中所拥有的现状,因而不知如何面对未来?透过思考物联网IoT这样的模拟体检,也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来源:物联网之家)
智造家提供


 
条新动态, 点击查看
物联网快发展成熟了,因为网络基础建设趋于完善
▲Open Data 广度增加

▲半导体技术让指令周期大增、功耗和芯片微小化

▲微机电技术促使各类传感器普及,准确度也提升

▲智能手机普及
 
物联网快发展成熟了,因为网络基础建设趋于完善
▲Open Data 广度增加

▲半导体技术让指令周期大增、功耗和芯片微小化

▲微机电技术促使各类传感器普及,准确度也提升

▲智能手机普及
 
1 回答

我国在物联网上有什么新政策?

管理类 哦然后呢 2017-03-07 14:42 回复了问题 • 12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5 回答

有人知道现在Predix的情况吗?现在的实际案例多吗?

物联网类 红妆 2017-01-12 11:26 回复了问题 • 18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产生赞赏:¥5.00

4 回答

物联网的开源操作系统怎么用?

智能科技类 QSinheart 2017-01-06 10:17 回复了问题 • 6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9 回答

物联网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怎么用?

机械自动化类 Luck冬冬 2016-11-16 10:27 回复了问题 • 10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2 回答
6 回答

物联网安全技术的核心关键是什么?

IT软件类 萤火虫 2016-10-14 10:34 回复了问题 • 7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4 回答
1 回答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安装为何要从智能安防系统开始

IT软件类 dasHimmel 2016-08-17 15:05 回复了问题 • 2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1 回答

如果要实现智能家居的物联网,wifi 是关键吗?

机械自动化类 lilablume 2016-08-17 14:38 回复了问题 • 3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590 浏览

六个问题解读人工智能

物联网类 其中之一 2017-04-24 10:1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2016年3月,世界冠军李世石与智能机器间的五盘围棋大战,让“人工智能”从技术概念变为了妇孺皆知的通用词汇。回望过去的一年,AlphaGo所带来影响不只局限在了朋友圈和围棋界,互联网创投圈也追起了“热点”,自VR逐渐转冷后,AI成为了最受关注的创业方向。

“这年头,BP上不写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都不好意思给人看。”一位创业者曾如此戏言道。而在教育领域,由AI而起的“自适应学习”也成为了热词,企业们也纷纷发布于此相关的产品。

但是,刚刚经历过资本寒冬洗礼的人们,也对这一次“热潮”怀有许多疑问。大批追逐热点却最终倒闭的O2O、VR公司还历历在目,AI本身也是一个有“炒作”前科的技术概念。

从诞生到大规模商用,一项技术所受的关注总要经历一个如Gartner曲线一样的过程,从万众期待到集体幻灭,最终走向真正成熟。而自诞生以来,人工智能已至少被三次高度关注,但人们所期待的智能机器却似乎仍然很遥远。

这一次会是如何呢?在昨日的猎云网2017人工智能峰会上,30位人工智能相关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看法,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未来的风向。

我这一生遇到过很多人,他们如同指间的烟火,忽明忽暗,最后只沦为一抹灰烬,而你不同,你如同北斗,闪耀在我的整个人生里。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在创投圈有多火?

几乎所有参会的投资人都在强调AI在一级市场投资方面的火爆。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自2014年起,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在金额和数量上都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

而在中国方面,宽带资本合伙人刘唯透露,2015年中国在人工智能方向的投资超过两百家,金额约10亿美金。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则表示,在2016年,中美两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获得的投资总额超过50亿美元,有2300个投资机构参与到了1700家公司的募集工作中,掏出真金白银的不乏行业巨头。

不论AI发展现状如何,专注于“看未来”的投资人们,已经用脚投票,站在了看好的一边。

总喊着“狼来了”的AI,这次会真的来吗?

过去几十年间,人工智能数次在媒体上兴起却每次都“爽约”,表现得宛如《狼来了》故事中的孩子。但在从业者眼中,AI在大众关注度上的起起落落,是期望值管理出了问题。包括三角兽董事长兼COO马宇驰在内的多位投资人及创业者都认为,人们所期望的“强人工智能”还非常遥远。

“《西部世界》等等影视作品,让我们对人工智能的预期非常离谱。”马宇驰说,“终极的人工智能可能需要一整代人的努力,但绝不是说过程性的成果就不能产生价值。”

云知声CEO黄伟表示,数据量、算法和计算能力是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这一轮AI浪潮与之前几十年的不同,正是这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大规模真实数据的积累能力、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算法进步,以及高性能分布式并行计算的实现,使得人工智能具备了变革产业链的基础。

因此在投资人眼中,人工智能的确蕴含着巨大的机会,但在产生商业价值方面,这个产业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认为,目前只有少数行业和少数垂直领域有非常丰富的数据,可能训练出可作参考和辅助决策的人工智能模型。从数据丰富度和基础设施建设角度来讲,其实整个产业还是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信天创投合伙人蒋宇捷也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底层的技术,而无论是蒸汽、电力还是计算机,对人类社会的改造都需要一个长达20-30年的周期。从投融资的状况看,目前43%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处在天使轮阶段,41%处在A轮的阶段。AI产业的未来潜力仍然非常巨大。

所以,人工智能可能真的“来了”,会渗透进许多产业之中。但其产生影响的方式仍然是渐进的,而要让机器获得与人脑相似的能力,却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创业公司估值上天,AI产业是否存在泡沫?

“贵”,是目前创投圈对人工智能项目的普遍共识。数千万、上亿美金的估值,往往只是天使轮的起步价。这在此前几年的移动互联网创业中是很难想象的,泡沫过剩,也是人们对AI产业的质疑之一。

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认为,三个主要因素催动了泡沫的产生。AlphaGo的成功和公众的关注,让投资机构存在追逐热点的心态;科学家团队的高薪资,客观上拉高了人工智能的创业门槛;最重要的是,目前的一级市场有着充足的资金供给和良好的流动性,有“能力”推高热门项目的估值。

一般意义上来说,市场的火热是产业发展的利好,能够吸引更多资本与优秀的人才。但在真格基金投资合伙人李剑威看来,市场的过热也会为创业者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同类项目增多带来的竞争加剧,以及人才成本的激增,无不来源与此。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大环境让创业企业潜心打磨产品的窗口期急剧缩短,留给创业者的时间并不多。

大部分投资人都认为,泡沫过剩的市场终将回归理性。线性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淮推测,泡沫的“破灭”有可能出现在年底。最早一波拿到融资起跑的公司,在经过十二到十八个月后,会有部分遭遇到融资困难的问题。

“疯狂的投技者会退场,拿钱比高估值更重要,打磨场景比打磨技术更重要。”王淮说,“到今年年底,优质的AI公司在实现技术的产品化和产品的商业化方面,会拿出实际的案例。”

巨头齐聚AI赛道,会带来什么?

与其他领域相比,巨头扎堆是AI产业的一大特点。有外媒在报道中称,在2017年这个时间点上,已经几乎找不到在AI上没有动作的互联网巨头了。

收购、投资、自建实验室、与高校合作,海外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已经在人工智能上洒下了无数真金白银。而在国内,以百度为首的大公司也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布局。

宽带资本合伙人刘唯表示,巨头正在做几方面的布局,首先是基础底层技术的研究,其次是生态,以及面向C端开放场景的尝试和应用。“开源和开放也是巨头们的战略上的选择,”刘唯说,“它们希望创业者都在它们搭建的生态上玩。创业者可以通过巨头的平台获得商业价值,从而与平台绑定。”

相比于创业者,巨头在用户、数据、资金、生态方面都存在着天然的优势。即使是起步稍晚,它们也有迎头赶上的资本。对此,真格基金李剑威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在AlphaGo战胜李世石之后,腾讯才组建了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仅仅一年之后,研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绝艺”(Fine Art)在UEC杯计算机围棋大赛中夺冠,还战胜过柯洁、古力、常昊等多位顶尖人类棋手。

“巨头仍将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推动力,这毫无疑问。”刘唯说。

巨头之下,创业者的机会在哪里?

尽管如此,被巨头笼罩的人工智能也并非没有给创业者留出空间。华创资本熊伟铭认为,行业应用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相比美国硅谷的差距所在。对于创业者来说,解决具体的商业问题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我非常害怕看到一个BP,20页中间17页讲自己的算法,自己和谷歌的分数做对比。”熊伟铭说,“如果现在还在验证这个技术是否可行,那你可能到不了A轮,最多是天使轮。”

真格基金李剑威则为创业者指出了三条可行的道路:

①水平应用功能API
做成AI领域中的一个部件,如图像识别、语义分析、自动驾驶等,把一个单一领域突破成全国最好。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被巨头收购将成为非常好的退出渠道。

②垂直应用与行业深度结合
避开红海竞争,扎根到行业里。让AI与行业本身的应用相结合,深度垂直去解决问题。在金融、制造业、电商、教育、安防等行业中,AI有着广阔的市场。

③软件服务的AI化
而对于主业不是人工智能的创业公司,也可以考虑在自己的产品中加入人工智能的元素。李剑威以其所投的“得到”为例解释称,在一开始,知识服务App“得到”只是正常地在首页上罗列各种功能。而在加入带有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与信息流功能后,App的活跃度与付费都有了明显地提升。

人工智能+教育,如何应用?
几乎所有投资人将教育作为了AI的应用场景之一。而在具体的做法上,乂学教育创始人栗浩洋给出了他们在自适应学习上的经验。在他看来,AI+教育,带来的是两方面的进步:

①精准定位知识点欠缺:人工智能方式可以智能侦测到学生学习的盲点,从而减少重复学习的时间,从而提高效率。AI老师可以穷举所有的知识点形成知识图谱,并对几百万道的题进行涵盖。通过知识空间理论,找到学生的薄弱项,从而精准到学生最需要学习的内容。
②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对于同样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每个学生用的时间不一样,效率和学习路径也不一样。根据学生的画像,可以用人机对话的方式代替45分钟线性教育,帮助其设计最快的最适合的学习路径。

除此乂学教育之外,海外的Knewton、Udacity、IBM Watson、McGraw Hill以及国内的百度、科大讯飞、朗播网等,都已开始了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探索。在未来,AI将为教育带来更快的效率和完全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查看全部
2016年3月,世界冠军李世石与智能机器间的五盘围棋大战,让“人工智能”从技术概念变为了妇孺皆知的通用词汇。回望过去的一年,AlphaGo所带来影响不只局限在了朋友圈和围棋界,互联网创投圈也追起了“热点”,自VR逐渐转冷后,AI成为了最受关注的创业方向。

“这年头,BP上不写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都不好意思给人看。”一位创业者曾如此戏言道。而在教育领域,由AI而起的“自适应学习”也成为了热词,企业们也纷纷发布于此相关的产品。

但是,刚刚经历过资本寒冬洗礼的人们,也对这一次“热潮”怀有许多疑问。大批追逐热点却最终倒闭的O2O、VR公司还历历在目,AI本身也是一个有“炒作”前科的技术概念。

从诞生到大规模商用,一项技术所受的关注总要经历一个如Gartner曲线一样的过程,从万众期待到集体幻灭,最终走向真正成熟。而自诞生以来,人工智能已至少被三次高度关注,但人们所期待的智能机器却似乎仍然很遥远。

这一次会是如何呢?在昨日的猎云网2017人工智能峰会上,30位人工智能相关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看法,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未来的风向。

我这一生遇到过很多人,他们如同指间的烟火,忽明忽暗,最后只沦为一抹灰烬,而你不同,你如同北斗,闪耀在我的整个人生里。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在创投圈有多火?

几乎所有参会的投资人都在强调AI在一级市场投资方面的火爆。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自2014年起,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在金额和数量上都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

而在中国方面,宽带资本合伙人刘唯透露,2015年中国在人工智能方向的投资超过两百家,金额约10亿美金。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则表示,在2016年,中美两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获得的投资总额超过50亿美元,有2300个投资机构参与到了1700家公司的募集工作中,掏出真金白银的不乏行业巨头。

不论AI发展现状如何,专注于“看未来”的投资人们,已经用脚投票,站在了看好的一边。

总喊着“狼来了”的AI,这次会真的来吗?

过去几十年间,人工智能数次在媒体上兴起却每次都“爽约”,表现得宛如《狼来了》故事中的孩子。但在从业者眼中,AI在大众关注度上的起起落落,是期望值管理出了问题。包括三角兽董事长兼COO马宇驰在内的多位投资人及创业者都认为,人们所期望的“强人工智能”还非常遥远。

“《西部世界》等等影视作品,让我们对人工智能的预期非常离谱。”马宇驰说,“终极的人工智能可能需要一整代人的努力,但绝不是说过程性的成果就不能产生价值。”

云知声CEO黄伟表示,数据量、算法和计算能力是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这一轮AI浪潮与之前几十年的不同,正是这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大规模真实数据的积累能力、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算法进步,以及高性能分布式并行计算的实现,使得人工智能具备了变革产业链的基础。

因此在投资人眼中,人工智能的确蕴含着巨大的机会,但在产生商业价值方面,这个产业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认为,目前只有少数行业和少数垂直领域有非常丰富的数据,可能训练出可作参考和辅助决策的人工智能模型。从数据丰富度和基础设施建设角度来讲,其实整个产业还是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信天创投合伙人蒋宇捷也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底层的技术,而无论是蒸汽、电力还是计算机,对人类社会的改造都需要一个长达20-30年的周期。从投融资的状况看,目前43%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处在天使轮阶段,41%处在A轮的阶段。AI产业的未来潜力仍然非常巨大。

所以,人工智能可能真的“来了”,会渗透进许多产业之中。但其产生影响的方式仍然是渐进的,而要让机器获得与人脑相似的能力,却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创业公司估值上天,AI产业是否存在泡沫?

“贵”,是目前创投圈对人工智能项目的普遍共识。数千万、上亿美金的估值,往往只是天使轮的起步价。这在此前几年的移动互联网创业中是很难想象的,泡沫过剩,也是人们对AI产业的质疑之一。

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认为,三个主要因素催动了泡沫的产生。AlphaGo的成功和公众的关注,让投资机构存在追逐热点的心态;科学家团队的高薪资,客观上拉高了人工智能的创业门槛;最重要的是,目前的一级市场有着充足的资金供给和良好的流动性,有“能力”推高热门项目的估值。

一般意义上来说,市场的火热是产业发展的利好,能够吸引更多资本与优秀的人才。但在真格基金投资合伙人李剑威看来,市场的过热也会为创业者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同类项目增多带来的竞争加剧,以及人才成本的激增,无不来源与此。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大环境让创业企业潜心打磨产品的窗口期急剧缩短,留给创业者的时间并不多。

大部分投资人都认为,泡沫过剩的市场终将回归理性。线性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淮推测,泡沫的“破灭”有可能出现在年底。最早一波拿到融资起跑的公司,在经过十二到十八个月后,会有部分遭遇到融资困难的问题。

“疯狂的投技者会退场,拿钱比高估值更重要,打磨场景比打磨技术更重要。”王淮说,“到今年年底,优质的AI公司在实现技术的产品化和产品的商业化方面,会拿出实际的案例。”

巨头齐聚AI赛道,会带来什么?

与其他领域相比,巨头扎堆是AI产业的一大特点。有外媒在报道中称,在2017年这个时间点上,已经几乎找不到在AI上没有动作的互联网巨头了。

收购、投资、自建实验室、与高校合作,海外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已经在人工智能上洒下了无数真金白银。而在国内,以百度为首的大公司也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布局。

宽带资本合伙人刘唯表示,巨头正在做几方面的布局,首先是基础底层技术的研究,其次是生态,以及面向C端开放场景的尝试和应用。“开源和开放也是巨头们的战略上的选择,”刘唯说,“它们希望创业者都在它们搭建的生态上玩。创业者可以通过巨头的平台获得商业价值,从而与平台绑定。”

相比于创业者,巨头在用户、数据、资金、生态方面都存在着天然的优势。即使是起步稍晚,它们也有迎头赶上的资本。对此,真格基金李剑威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在AlphaGo战胜李世石之后,腾讯才组建了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仅仅一年之后,研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绝艺”(Fine Art)在UEC杯计算机围棋大赛中夺冠,还战胜过柯洁、古力、常昊等多位顶尖人类棋手。

“巨头仍将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推动力,这毫无疑问。”刘唯说。

巨头之下,创业者的机会在哪里?

尽管如此,被巨头笼罩的人工智能也并非没有给创业者留出空间。华创资本熊伟铭认为,行业应用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相比美国硅谷的差距所在。对于创业者来说,解决具体的商业问题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我非常害怕看到一个BP,20页中间17页讲自己的算法,自己和谷歌的分数做对比。”熊伟铭说,“如果现在还在验证这个技术是否可行,那你可能到不了A轮,最多是天使轮。”

真格基金李剑威则为创业者指出了三条可行的道路:

①水平应用功能API
做成AI领域中的一个部件,如图像识别、语义分析、自动驾驶等,把一个单一领域突破成全国最好。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被巨头收购将成为非常好的退出渠道。

②垂直应用与行业深度结合
避开红海竞争,扎根到行业里。让AI与行业本身的应用相结合,深度垂直去解决问题。在金融、制造业、电商、教育、安防等行业中,AI有着广阔的市场。

③软件服务的AI化
而对于主业不是人工智能的创业公司,也可以考虑在自己的产品中加入人工智能的元素。李剑威以其所投的“得到”为例解释称,在一开始,知识服务App“得到”只是正常地在首页上罗列各种功能。而在加入带有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与信息流功能后,App的活跃度与付费都有了明显地提升。

人工智能+教育,如何应用?
几乎所有投资人将教育作为了AI的应用场景之一。而在具体的做法上,乂学教育创始人栗浩洋给出了他们在自适应学习上的经验。在他看来,AI+教育,带来的是两方面的进步:

①精准定位知识点欠缺:人工智能方式可以智能侦测到学生学习的盲点,从而减少重复学习的时间,从而提高效率。AI老师可以穷举所有的知识点形成知识图谱,并对几百万道的题进行涵盖。通过知识空间理论,找到学生的薄弱项,从而精准到学生最需要学习的内容。
②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对于同样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每个学生用的时间不一样,效率和学习路径也不一样。根据学生的画像,可以用人机对话的方式代替45分钟线性教育,帮助其设计最快的最适合的学习路径。

除此乂学教育之外,海外的Knewton、Udacity、IBM Watson、McGraw Hill以及国内的百度、科大讯飞、朗播网等,都已开始了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探索。在未来,AI将为教育带来更快的效率和完全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智造家二维码.jpg

 
438 浏览

智能家居市场将达5000亿规模,语音识别成下一个风口

物联网类 黄金手表 2017-03-06 18:4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上世纪六十年代,智能家居概念被提出。而到了近几年,智能家居产业热度才开始不断攀升。这座被看成是金山的智能家居究竟是否真实存在?未来能否掘出一座新宝藏?






2014年,一句“智能家居元年正式开启”的口号,让无数人在重重迷雾中窥见了一座金山。在这金光的照耀下,许多企业甚至来不及准备就匆匆踏上了这条前途未卜的淘金路。
 

然而长路漫漫,不少人因为钱粮耗尽而倒下了,骑虎难下者也是数不胜数,他们不得不继续迈下前进的步伐。如今历经几年的发展,这座名叫“智能家居”的金山究竟是否真实存在?如果真的存在,它距离我们又还有多远?
 

回顾智能家居的发展历程,也是长路漫漫。智能家居概念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家庭电子化,跨越家庭自动化(70-90年代)和家庭信息化(本世纪前10年)后,如今正步入人工智能时代。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同时,成本也不断下探,让原本只属于富人的智能家居系统走下殿堂,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如今,不少普通家庭已经或多或少拥有一些智能化的家居产品,比如智能电视、智能灯泡、智能锁。毫无疑问,智能家居产业前景无限。
 

数据显示,2014、2015年国内智能家居销售量有所增长,2016年智能橱柜、家居控制系统、智能门锁等各类智能家居产品销量突破3000亿元;预计未来三年智能家居市场将快速增长,2018年市场销售额有望达到5000亿元。
 

不得不说,智能家居有如今的规模,全权仰仗近几年大热的人工智能。当然,其未来的发展必定也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助推力。据了解,人工智能化的智能家居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是任何一家公司或联盟独立即可搞定,它需要一个发号施令的人工智能中枢。
 

这种强人工智能还不可预见,但是在单一领域的智能技术却不断被人们攻克。比如BroadLink去年针对智能家居领域推出的一款智能婴儿房,拥有恒温恒湿、远程看护、空气净化、智能音箱四大功能。在未来,将在每一个小场景做更深度的智能化升级,最终由这些若干个小型VT组合,形成家庭领域的智能化体验。
 

而作为智能家居最具潜力的市场,智能语音应用领域也成为接下来智能家居将要发力方向之一。语音识别作为人工智能发展最早、且率先商业化的技术,近几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带动了一波产业热潮。
 

继科大讯飞、捷通华声之后,行业内又涌现出思必驰、云知声、出门问问等后起之秀,在教育、客服、电信等传统行业之外,开辟出了车载、家居、医疗、智能硬件等语音技术应用新天地。
 

与此同时,自然语言处理(NLP)作为人机交互技术的重要一环,也为此提供了助力。Siri的推出打开了语音交互的先河,不仅催生了一批语音语义创业公司,还激发了百度、搜狗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在语音语义技术上的投入。
 

当然,巨头的优势并不能阻挡创业公司的成长机会,通过深耕垂直领域和细分赛道,实现自我造血和快速成长,创业公司也有机会在这一新兴产业中逐渐做大。接下来,随着语音识别和NLP技术的逐步成熟,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日渐完善,定会有一批优秀的技术类公司在智能语音产业的浪潮中顺势而起。
 
 
来源:网络 查看全部
上世纪六十年代,智能家居概念被提出。而到了近几年,智能家居产业热度才开始不断攀升。这座被看成是金山的智能家居究竟是否真实存在?未来能否掘出一座新宝藏?

QQ截图20170306184845.png


2014年,一句“智能家居元年正式开启”的口号,让无数人在重重迷雾中窥见了一座金山。在这金光的照耀下,许多企业甚至来不及准备就匆匆踏上了这条前途未卜的淘金路。
 

然而长路漫漫,不少人因为钱粮耗尽而倒下了,骑虎难下者也是数不胜数,他们不得不继续迈下前进的步伐。如今历经几年的发展,这座名叫“智能家居”的金山究竟是否真实存在?如果真的存在,它距离我们又还有多远?
 

回顾智能家居的发展历程,也是长路漫漫。智能家居概念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家庭电子化,跨越家庭自动化(70-90年代)和家庭信息化(本世纪前10年)后,如今正步入人工智能时代。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同时,成本也不断下探,让原本只属于富人的智能家居系统走下殿堂,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如今,不少普通家庭已经或多或少拥有一些智能化的家居产品,比如智能电视、智能灯泡、智能锁。毫无疑问,智能家居产业前景无限。
 

数据显示,2014、2015年国内智能家居销售量有所增长,2016年智能橱柜、家居控制系统、智能门锁等各类智能家居产品销量突破3000亿元;预计未来三年智能家居市场将快速增长,2018年市场销售额有望达到5000亿元。
 

不得不说,智能家居有如今的规模,全权仰仗近几年大热的人工智能。当然,其未来的发展必定也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助推力。据了解,人工智能化的智能家居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是任何一家公司或联盟独立即可搞定,它需要一个发号施令的人工智能中枢。
 

这种强人工智能还不可预见,但是在单一领域的智能技术却不断被人们攻克。比如BroadLink去年针对智能家居领域推出的一款智能婴儿房,拥有恒温恒湿、远程看护、空气净化、智能音箱四大功能。在未来,将在每一个小场景做更深度的智能化升级,最终由这些若干个小型VT组合,形成家庭领域的智能化体验。
 

而作为智能家居最具潜力的市场,智能语音应用领域也成为接下来智能家居将要发力方向之一。语音识别作为人工智能发展最早、且率先商业化的技术,近几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带动了一波产业热潮。
 

继科大讯飞、捷通华声之后,行业内又涌现出思必驰、云知声、出门问问等后起之秀,在教育、客服、电信等传统行业之外,开辟出了车载、家居、医疗、智能硬件等语音技术应用新天地。
 

与此同时,自然语言处理(NLP)作为人机交互技术的重要一环,也为此提供了助力。Siri的推出打开了语音交互的先河,不仅催生了一批语音语义创业公司,还激发了百度、搜狗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在语音语义技术上的投入。
 

当然,巨头的优势并不能阻挡创业公司的成长机会,通过深耕垂直领域和细分赛道,实现自我造血和快速成长,创业公司也有机会在这一新兴产业中逐渐做大。接下来,随着语音识别和NLP技术的逐步成熟,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日渐完善,定会有一批优秀的技术类公司在智能语音产业的浪潮中顺势而起。
 
 
来源:网络
368 浏览

无印良品通过网络投票决定新商品!

物联网类 不倒的铁娘子 2017-01-04 10:42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无印良品母公司的日本良品计划将努力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不仅将通过网络投票决定推出何种商品,今后还将建立新机制,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新商品功能和设计等的需求。无印良品拥有众多稳定客户,希望准确而迅速地推出符合顾客需求的商品
 第一轮网络投票的对象是旅行用品。备选商品包括洗后速干的颈部靠枕、防皱便携的芭蕾舞鞋、背面有大口袋的夹克、防水性强的钱包等20件商品。
 
  无印良品将在其日语网站“生活良品研究所”上截至到11月30日接受投票。
 
  用户投票时需登录Facebook或Twitter,每个账号限投1票。无印良品将根据投票结果,选出其中的4~5种商品,于2017年度上市。计划今后将投票范围扩大到儿童服装和杂货,每2个月左右举行1次投票。
此前的投票制度只针对来店顾客实施,每年仅有1次。无印良品认为,要提供更多新商品,通过网络接受非特定群体的投票将更为有效。
 
生活良品研究所此前一直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顾客对某类商品的使用时期、频率、追求的性能以及购买时的关注点等问题。但是为了便于回答,问题内容等已经大致定好,调查后推出的新产品大多也只是改良型。
 
为了深挖上述需求,无印良品今后将锁定具体商品征集意见。例如关于家具的意见,除了追求的性能,还将接受设计、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图片投稿。预计从2017年1月开始,每年进行5次左右的征集活动。
 
自2000年左右起,无印良品通过网络采纳消费者意见,进行商品开发。其代表作是2002年开发的懒人沙发,使用大量泡沫塑料微粒,坐上去后人被会深陷到沙发中,十分舒适。经过不断改良,这款沙发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年销量达25万个的招牌商品。
 
为了不断创造畅销商品,无印良品将加速开发重视市场的商品,在活用年轻人喜爱的社交网络的同时,引进新的方法。





 
 
 
高速加工时,要怎么做减少跳动精度?
非标机械设计有哪些方法?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人工智能有哪些失败案例?
 
  查看全部
无印良品母公司的日本良品计划将努力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不仅将通过网络投票决定推出何种商品,今后还将建立新机制,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新商品功能和设计等的需求。无印良品拥有众多稳定客户,希望准确而迅速地推出符合顾客需求的商品
 第一轮网络投票的对象是旅行用品。备选商品包括洗后速干的颈部靠枕、防皱便携的芭蕾舞鞋、背面有大口袋的夹克、防水性强的钱包等20件商品。
 
  无印良品将在其日语网站“生活良品研究所”上截至到11月30日接受投票。
 
  用户投票时需登录Facebook或Twitter,每个账号限投1票。无印良品将根据投票结果,选出其中的4~5种商品,于2017年度上市。计划今后将投票范围扩大到儿童服装和杂货,每2个月左右举行1次投票。
此前的投票制度只针对来店顾客实施,每年仅有1次。无印良品认为,要提供更多新商品,通过网络接受非特定群体的投票将更为有效。
 
生活良品研究所此前一直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顾客对某类商品的使用时期、频率、追求的性能以及购买时的关注点等问题。但是为了便于回答,问题内容等已经大致定好,调查后推出的新产品大多也只是改良型。
 
为了深挖上述需求,无印良品今后将锁定具体商品征集意见。例如关于家具的意见,除了追求的性能,还将接受设计、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图片投稿。预计从2017年1月开始,每年进行5次左右的征集活动。
 
自2000年左右起,无印良品通过网络采纳消费者意见,进行商品开发。其代表作是2002年开发的懒人沙发,使用大量泡沫塑料微粒,坐上去后人被会深陷到沙发中,十分舒适。经过不断改良,这款沙发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年销量达25万个的招牌商品。
 
为了不断创造畅销商品,无印良品将加速开发重视市场的商品,在活用年轻人喜爱的社交网络的同时,引进新的方法。

QQ图片20170104104016.jpg

 
 
 
高速加工时,要怎么做减少跳动精度?
非标机械设计有哪些方法?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人工智能有哪些失败案例?
 
 
319 浏览

物联网时代 重点掘金领域在哪?

机械自动化类 扳手哥 2016-11-15 14:44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只要说到物联网的未来,就不免提到两个数字:2020年时全球物联网IOT设备数量将高达250亿台,市场规模达到71,000亿美金。这两个数字出自市场研究单位,准确性本来跟预测30天之后的气象接近,值得参考,但不必当真。

对新创公司而言,面对这么庞大的数字,有如一只小蚂蚁走进巨大的糖厂,令它目眩神迷不知所措的是:该从什么地方咬第一口?

这两个数字也许会有误差,但我们更应该留意两者的比例,如果250亿台物联网IOT设备能创造71,000亿美金的市场,代表每一台物联网IOT设备平均能够带来大约300美元的产值。






这300美元包括那些项目?


●从硬到软的物联网IoT垂直组合


从垂直角度来观察,物联网产业大致由以下四个的领域组成:

1.硬件。主要是五花八门的物联网IoT设备,以及相关的通讯设备。打开一个物联网IoT设备,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感测IC(压力、温度、气体成份、光线)、通讯IC(Wi-Fi、Bluetooth BLE,ZigBee,Z-Wave)、微控IC(microcontroller)、机械零件、固件、外壳等。用比较宽松的估计,硬件售价大约10%左右,也就是300美元中的30美元。


硬件有许多可以着墨的地方,但因为物联网IoT多半要遵循国际标准,以确保硬件彼此的相互操作性,除非拥有品牌优势,否则迟早会成为红海市场。如何持续增加附加价值,将会是从业者最大的挑战。

2.系统组成、架设与维修。除了消费者个人使用的物联网IoT设备外,多数需要系统集成公司提出解决方案,然后负责架设,然后提供未来的维修工作。在美国一般这类费用跟硬件相当,因此大约也占10%,是一个可观的市场。

3.从设备端、中间端、到后台管理的各式软件。每一个物联网IoT设备(特别是可穿戴设备)都少不了应用程序,许多设备间要能够互通讯息,交换数据,也需要中间软件(middleware)。一家企业管理庞大的物联网IoT网络,自然也需要新一代的企业软件,跟现有的ERP软件挂钩,协助企业经营和决策。这是附加价值极高的产业,粗略估计应该占物联网IoT价值链的30%左右。

4.数据分析、管理与监控。物联网IoT要能蔚为潮流,使用者必需真正得到好处,其中不只是增加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翻转企业运营,颠覆商业模式。未来要能做到信息等于资源,销售与工厂零落差,就必须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随时随地能在海量的数据中萃取出有用的信息,实时处理。这个领域附加价值最高,也是物联网IoT最主要的成长动力,至少会占到50%的比重。


●铺天盖地的物联网IoT水平应用


从水平的角度来分析,物联网IoT应用的领域从跟人最接近的穿戴式设备,到隐藏在城市、工厂、公共设施各角落的各种设备,从近而远,可以用下图显示,基本上物联网IoT涵盖了人类社会的食衣住行育乐种种活动,拥有无孔不入的潜力。

●思考物联网IoT,为中国未来做体检

物联网IoT是一种未来社会的生活型态,也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越能及早规划以物联网IoT为骨干的未来社会,看清楚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对治方案,就越有发展物联网IoT产业的能力,两者必然相辅相成。

但是物联网IoT影响社会生活的层面太广,从食衣住行育乐到生老病死,从社会安全、人权保障到社会互信互助,从民生、经济、法律到政治。思考未来物联网IoT对社会和经济的冲击,寻找利多弊少的最佳发展途径,等于是为中国的未来做一个总体检。中国究竟像一位20岁的年轻人,愿意拥抱改变,追求不一样的未来?还是像一位60岁的临近退休人士,唯恐失去手中所拥有的现状,因而不知如何面对未来?透过思考物联网IoT这样的模拟体检,也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来源:物联网之家)
智造家提供


  查看全部
 只要说到物联网的未来,就不免提到两个数字:2020年时全球物联网IOT设备数量将高达250亿台,市场规模达到71,000亿美金。这两个数字出自市场研究单位,准确性本来跟预测30天之后的气象接近,值得参考,但不必当真。

对新创公司而言,面对这么庞大的数字,有如一只小蚂蚁走进巨大的糖厂,令它目眩神迷不知所措的是:该从什么地方咬第一口?

这两个数字也许会有误差,但我们更应该留意两者的比例,如果250亿台物联网IOT设备能创造71,000亿美金的市场,代表每一台物联网IOT设备平均能够带来大约300美元的产值。

4.1_.jpg


这300美元包括那些项目?


●从硬到软的物联网IoT垂直组合


从垂直角度来观察,物联网产业大致由以下四个的领域组成:

1.硬件。主要是五花八门的物联网IoT设备,以及相关的通讯设备。打开一个物联网IoT设备,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感测IC(压力、温度、气体成份、光线)、通讯IC(Wi-Fi、Bluetooth BLE,ZigBee,Z-Wave)、微控IC(microcontroller)、机械零件、固件、外壳等。用比较宽松的估计,硬件售价大约10%左右,也就是300美元中的30美元。


硬件有许多可以着墨的地方,但因为物联网IoT多半要遵循国际标准,以确保硬件彼此的相互操作性,除非拥有品牌优势,否则迟早会成为红海市场。如何持续增加附加价值,将会是从业者最大的挑战。

2.系统组成、架设与维修。除了消费者个人使用的物联网IoT设备外,多数需要系统集成公司提出解决方案,然后负责架设,然后提供未来的维修工作。在美国一般这类费用跟硬件相当,因此大约也占10%,是一个可观的市场。

3.从设备端、中间端、到后台管理的各式软件。每一个物联网IoT设备(特别是可穿戴设备)都少不了应用程序,许多设备间要能够互通讯息,交换数据,也需要中间软件(middleware)。一家企业管理庞大的物联网IoT网络,自然也需要新一代的企业软件,跟现有的ERP软件挂钩,协助企业经营和决策。这是附加价值极高的产业,粗略估计应该占物联网IoT价值链的30%左右。

4.数据分析、管理与监控。物联网IoT要能蔚为潮流,使用者必需真正得到好处,其中不只是增加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翻转企业运营,颠覆商业模式。未来要能做到信息等于资源,销售与工厂零落差,就必须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随时随地能在海量的数据中萃取出有用的信息,实时处理。这个领域附加价值最高,也是物联网IoT最主要的成长动力,至少会占到50%的比重。


●铺天盖地的物联网IoT水平应用


从水平的角度来分析,物联网IoT应用的领域从跟人最接近的穿戴式设备,到隐藏在城市、工厂、公共设施各角落的各种设备,从近而远,可以用下图显示,基本上物联网IoT涵盖了人类社会的食衣住行育乐种种活动,拥有无孔不入的潜力。

●思考物联网IoT,为中国未来做体检

物联网IoT是一种未来社会的生活型态,也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越能及早规划以物联网IoT为骨干的未来社会,看清楚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对治方案,就越有发展物联网IoT产业的能力,两者必然相辅相成。

但是物联网IoT影响社会生活的层面太广,从食衣住行育乐到生老病死,从社会安全、人权保障到社会互信互助,从民生、经济、法律到政治。思考未来物联网IoT对社会和经济的冲击,寻找利多弊少的最佳发展途径,等于是为中国的未来做一个总体检。中国究竟像一位20岁的年轻人,愿意拥抱改变,追求不一样的未来?还是像一位60岁的临近退休人士,唯恐失去手中所拥有的现状,因而不知如何面对未来?透过思考物联网IoT这样的模拟体检,也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来源:物联网之家)
智造家提供


 
532 浏览

解读:全球物联网及传感器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机械自动化类 犀牛司令 2016-10-19 10:32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导语     
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大力推进,传感器技术及传感器产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作为物联网感知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生物医疗、工业、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有哪些进展?全球物联网及传感器产业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新形势下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行业如何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日前,由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分会主办、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传感器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分会2016年会”召开,与会专家与企业家普遍认为,敏感元器件和传感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2020年实现30%国产化目标

“电子元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敏感元件和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理事长温学礼指出,“但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同时也是我国物联网产业的瓶颈,目前仍有80%依赖进口。”

回首“十二五”,我国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产业以20.9%的年均增长率实现了高速发展,2015年销售额达到547亿元,比原规划目标360亿元超额完成50%以上。

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拥有了基本齐全的产品门类,中低档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设计、研发和应用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中国传感器产业已经形成从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部分细分领域已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但就总体水平而言,国产的传感器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中国市场上的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严重欠缺。

国内企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压力、温度、应变片等低附加值产品,近年内有几家企业开始MEMS产品的生产,其中麦克风产品势头发展较好,但其他如压力、加速度、陀螺等也是比较低端的产品。

“十三五”期间,在市场需求、政策牵引等一系列利好因素下,我国传感器产业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秘书长古群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子元件行业(不含印制电路板和电池)将保持中速增长,年均增速为5%左右,而其中混合集成电路、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光器件三个分支行业将保持较高增速,其中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行业增速有望高达9%。
 
古群认为,随着民族企业的成长,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20年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将实现30%的国产化发展目标。

物联网应用驱动旺盛市场需求

蓬勃的物联网应用需求是支撑30%国产化目标实现的强大推动力。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重任,是物联网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在2025年有望达到11万亿美元,相应的传感器市场也将达到数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目前,一部智能手机中要用到十几种传感器,一部高档汽车里可能要用到几百个传感器,一个现代化智能工厂中用到的传感器数量动辄以万计,传感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次工业革命》和《零边际成本社会》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大胆猜想,到2030年,全球应用的传感器数量将从2013年的35亿个突飞猛进到超过100万亿个,人与自然环境将通过传感器紧密相连。

“通过在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汽车电子、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等主要网联网应用领域里大显身手,传感器将为人们缔造真正的智能生活。””村田公司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孙崑泉表示。

就拿心率检测来说,村田创新的模块化方案结合了加速度MEMS传感器、信号处理和无线模块,可以无接触地测量病人躺在床上的心脏冲击扫描信号。不仅能从病床的运动信号中分离出患者的运动信号,检测患者的摇摆、翻转和静止时心脏的状态,还能监测睡眠质量。这样一来,把带有这种传感器的设备安装在医院的病床上,医务人员就能远程监测患者的实时情况,这同样也非常适用于独居老人和养老院等。


森萨塔公司大中国区市场总监贾永平非常看好持续增长的汽车传感器应用市场。2020年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需求将达到 253亿美元,其中中国是全球三大汽车传感器市场之一,将以8.9%的年均增长率在2020年达到55亿美元的规模。

贾永平认为,在更节能、更清洁、更安全的需求驱动下,汽车中由传感器控制的空调系统、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共轨系统、柴油后处理系统、胎压监测系统等许多先进系统的装配率将不断提升,而这些系统中都有大量的传感器应用。

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甚至在彩电行业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TCL王牌彩电成都有限公司彩电厂厂长陈合智表示,除了尺寸、清晰度、显示技术等关键指标外,当下电视机的最大卖点就是互联、智能。基于此,敏感器件在未来的电视产业中,必将大有作为。

先是光感应。在电视机外壳上设置一个感应环境光变化的传感器,能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对电视机亮度进行调节,从而达到省电、护眼功能。


其次是利用霍尔传感器,对投影电视进行开关机控制。具体原理是根据霍尔效应,通电导体两端的电位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改变,以此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进而给主板一个开机或关机信号。

再次是利用温度传感器,对投影电视光机进行散热控制。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较高时,通知CPU输出信号给降温风扇,提高其转速。当温度稍低时,CPU输出控制信号让降温风扇低速运行,进而达到节能和降低噪音的目的。

最后是通过手势对电视机进行操控。目前,基于电场的手势感应器输出已经是一种很完善的人机交互解决方案,设计人员可以十分方便地将2D多点触摸和3D手势识别功能轻松集成至显示应用中。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太慧玲:

新材料新工艺助力传感器微型化智能化

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与三大支柱之一,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和竞相追逐研究。随着对信息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传感器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了各类新型传感器和敏感功能材料。同时,由于在制造中引入了微细加工技术和纳米技术等先进工艺,使得传感器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未来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其中,最近热门的仿生传感器的设计理念主要涵盖两部分,即敏感机制的仿生和传感器功能的仿生。仿生敏感材料与仿生原理是发展仿生传感器的基石与核心,直接决定了仿生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价值。另外,纳米材料、石墨烯等新材料以及MEMS+NEMS+薄膜技术的创新工艺也被业界广泛关注。

二是集成化、小型化与多功能。目前,各种集成化芯片不断出现,而企业也面临着低成本设计、多功能复合、新市场拓展及配套应用、价格压力等多方面的挑战。

三是柔性化。在可穿戴设备2.0时代,穿戴计算和贴身智能成为设计方向。但目前可穿戴设备更多是形态上的变化,无论是产品实用性,还是抗冲击、防盐防水、卫生等等,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很大的一个制约因素就是制造材料限制。

四是智能化与网络化。智能式传感器是一种带微处理机的,兼有信息检测、处理、记忆和逻辑思维与判断功能的传感器。从构成上看,智能传感器是一个典型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计算机检测系统,能实现自诊断、自校准、逻辑判断、统计处理、记忆、存储等多方面的功能。传感器网络也是当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由多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前沿研究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秘书长古群:

多管齐下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在提升配套产业的实力方面,一方面应围绕急需发展的重点电子元件产品门类,形成每个门类1~2家技术实力能够接近国外知名品牌的电子元件关键原材料和零组件供应商;另一方面,应推动关键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的国产化,争取电子元件各细分行业50%的通用设备能够国产化,基本满足生产中等档次电子元件产品的需要,特定领域细分市场实现全球先进甚至领先。

在社会责任与信用体系方面,一是推行《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推进高耗能、高耗水、含酸、含铅、含镉等电子元件产品的节能、降耗、减排;二是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通过SA8000、OHSAS18000等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的企业达到电子元件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数量的30%以上;三是重点推进中国电子元件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2014年,国务院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经批准,联合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开始了“中国电子元件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5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我们调整了今年电子元件百强的排序规则,将电子元件行业信用等级作为电子元件百强排序的评分标准之一。今年的电子元件百强有57家企业获得A级以上信用等级,“十三五”期间,授信A级以上信用等级企业力争达到300家以上,同时初步开展信用黑名单制度试点。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一是优化完善电子元件行业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鼓励和推动优秀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订;二是大力推进电子元件行业标准化改革,以协会为核心,推动团体标准的制订;三是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村田公司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孙崑泉:

提高精度和可靠性是努力方向

在各种物联网应用中,传感器在感知到信息后,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信息进行传输。比如短距离传输可以用WiFi技术,长距离传输有目前华为在力推的窄带物联网技术等。数据经过传感器网络节点,再由MCU进行分析,从传感器的整个工作流程来看,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比如在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上,新型和智能材料,自诊断、自修复、自增强等自适应功能,先进工艺、纳米技术、MEMS技术、仿生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传感器产品的发展上,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的发展方向也已成为业界共识。

总体来说,要实现传感器的无所不在、无处不在,减少成本和响应时间、提高精度和可靠性是我们努力的大方向。

传感器用于无线通信的能量自给系统是我们目前关注的热点之一。这种能量自给系统利用自然发电,结合使用电容器,可储存电能,省去电池,适用于简单的信息传送。尽管目前可以收集的能量强度仅为10μW-1mW,但是配合电容一起使用时,可以达到1W,可满足传感器的供电需求,并把信息发送出去。其中,村田的光发电元件在室内照明或微弱灯光下都具有良好的发电能力,利用该光发电元件可在任何有光的地方设置节点,无需电池和电线。

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四厂厂长章莉:

创新发展突破传感器行业“大而不强”

传感器位于物联网的感知层,是物联网中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在现代信息技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传感器相关的关键元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仅要高价购买,部分产品甚至面临禁运封锁。我国敏感元器件和传感器行业“大而不强”。

如何创新发展,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加快攀登技术高峰。数据要素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和创新驱动的核心,“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据分析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实时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

二是建好设计平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元件的性能取决于微观机理、材料、结构和工艺。主要电性能参数应包括额定值和极限值。如果我们的产品设计参数只有几个常规参数,我们的产品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三是工艺技术改造决定成败。工艺平台建设是产品从试验到批量生产的关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的产品,先进的工艺装备可以提高合格率和生产效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形成别人难以复制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因此必须抓住关键,勇于攻克难关,包括某些工艺细节的控制。

四是注重成本要素,实现整体优化创新。产品可靠性是创造出来的,事前采取对策,是最有效的。
 
 
来源:网络 查看全部
  导语     
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大力推进,传感器技术及传感器产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作为物联网感知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生物医疗、工业、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有哪些进展?全球物联网及传感器产业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新形势下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行业如何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640.webp_(19)_.jpg


日前,由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分会主办、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传感器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分会2016年会”召开,与会专家与企业家普遍认为,敏感元器件和传感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2020年实现30%国产化目标

“电子元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敏感元件和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理事长温学礼指出,“但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同时也是我国物联网产业的瓶颈,目前仍有80%依赖进口。”

回首“十二五”,我国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产业以20.9%的年均增长率实现了高速发展,2015年销售额达到547亿元,比原规划目标360亿元超额完成50%以上。

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拥有了基本齐全的产品门类,中低档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设计、研发和应用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中国传感器产业已经形成从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部分细分领域已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但就总体水平而言,国产的传感器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中国市场上的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严重欠缺。

国内企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压力、温度、应变片等低附加值产品,近年内有几家企业开始MEMS产品的生产,其中麦克风产品势头发展较好,但其他如压力、加速度、陀螺等也是比较低端的产品。

“十三五”期间,在市场需求、政策牵引等一系列利好因素下,我国传感器产业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秘书长古群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子元件行业(不含印制电路板和电池)将保持中速增长,年均增速为5%左右,而其中混合集成电路、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光器件三个分支行业将保持较高增速,其中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行业增速有望高达9%。
 
古群认为,随着民族企业的成长,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20年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将实现30%的国产化发展目标。

物联网应用驱动旺盛市场需求

蓬勃的物联网应用需求是支撑30%国产化目标实现的强大推动力。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重任,是物联网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在2025年有望达到11万亿美元,相应的传感器市场也将达到数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目前,一部智能手机中要用到十几种传感器,一部高档汽车里可能要用到几百个传感器,一个现代化智能工厂中用到的传感器数量动辄以万计,传感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次工业革命》和《零边际成本社会》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大胆猜想,到2030年,全球应用的传感器数量将从2013年的35亿个突飞猛进到超过100万亿个,人与自然环境将通过传感器紧密相连。

“通过在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汽车电子、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等主要网联网应用领域里大显身手,传感器将为人们缔造真正的智能生活。””村田公司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孙崑泉表示。

就拿心率检测来说,村田创新的模块化方案结合了加速度MEMS传感器、信号处理和无线模块,可以无接触地测量病人躺在床上的心脏冲击扫描信号。不仅能从病床的运动信号中分离出患者的运动信号,检测患者的摇摆、翻转和静止时心脏的状态,还能监测睡眠质量。这样一来,把带有这种传感器的设备安装在医院的病床上,医务人员就能远程监测患者的实时情况,这同样也非常适用于独居老人和养老院等。


森萨塔公司大中国区市场总监贾永平非常看好持续增长的汽车传感器应用市场。2020年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需求将达到 253亿美元,其中中国是全球三大汽车传感器市场之一,将以8.9%的年均增长率在2020年达到55亿美元的规模。

贾永平认为,在更节能、更清洁、更安全的需求驱动下,汽车中由传感器控制的空调系统、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共轨系统、柴油后处理系统、胎压监测系统等许多先进系统的装配率将不断提升,而这些系统中都有大量的传感器应用。

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甚至在彩电行业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TCL王牌彩电成都有限公司彩电厂厂长陈合智表示,除了尺寸、清晰度、显示技术等关键指标外,当下电视机的最大卖点就是互联、智能。基于此,敏感器件在未来的电视产业中,必将大有作为。

先是光感应。在电视机外壳上设置一个感应环境光变化的传感器,能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对电视机亮度进行调节,从而达到省电、护眼功能。


其次是利用霍尔传感器,对投影电视进行开关机控制。具体原理是根据霍尔效应,通电导体两端的电位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改变,以此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进而给主板一个开机或关机信号。

再次是利用温度传感器,对投影电视光机进行散热控制。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较高时,通知CPU输出信号给降温风扇,提高其转速。当温度稍低时,CPU输出控制信号让降温风扇低速运行,进而达到节能和降低噪音的目的。

最后是通过手势对电视机进行操控。目前,基于电场的手势感应器输出已经是一种很完善的人机交互解决方案,设计人员可以十分方便地将2D多点触摸和3D手势识别功能轻松集成至显示应用中。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太慧玲:

新材料新工艺助力传感器微型化智能化

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与三大支柱之一,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和竞相追逐研究。随着对信息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传感器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了各类新型传感器和敏感功能材料。同时,由于在制造中引入了微细加工技术和纳米技术等先进工艺,使得传感器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未来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其中,最近热门的仿生传感器的设计理念主要涵盖两部分,即敏感机制的仿生和传感器功能的仿生。仿生敏感材料与仿生原理是发展仿生传感器的基石与核心,直接决定了仿生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价值。另外,纳米材料、石墨烯等新材料以及MEMS+NEMS+薄膜技术的创新工艺也被业界广泛关注。

二是集成化、小型化与多功能。目前,各种集成化芯片不断出现,而企业也面临着低成本设计、多功能复合、新市场拓展及配套应用、价格压力等多方面的挑战。

三是柔性化。在可穿戴设备2.0时代,穿戴计算和贴身智能成为设计方向。但目前可穿戴设备更多是形态上的变化,无论是产品实用性,还是抗冲击、防盐防水、卫生等等,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很大的一个制约因素就是制造材料限制。

四是智能化与网络化。智能式传感器是一种带微处理机的,兼有信息检测、处理、记忆和逻辑思维与判断功能的传感器。从构成上看,智能传感器是一个典型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计算机检测系统,能实现自诊断、自校准、逻辑判断、统计处理、记忆、存储等多方面的功能。传感器网络也是当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由多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前沿研究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秘书长古群:

多管齐下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在提升配套产业的实力方面,一方面应围绕急需发展的重点电子元件产品门类,形成每个门类1~2家技术实力能够接近国外知名品牌的电子元件关键原材料和零组件供应商;另一方面,应推动关键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的国产化,争取电子元件各细分行业50%的通用设备能够国产化,基本满足生产中等档次电子元件产品的需要,特定领域细分市场实现全球先进甚至领先。

在社会责任与信用体系方面,一是推行《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推进高耗能、高耗水、含酸、含铅、含镉等电子元件产品的节能、降耗、减排;二是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通过SA8000、OHSAS18000等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的企业达到电子元件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数量的30%以上;三是重点推进中国电子元件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2014年,国务院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经批准,联合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开始了“中国电子元件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5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我们调整了今年电子元件百强的排序规则,将电子元件行业信用等级作为电子元件百强排序的评分标准之一。今年的电子元件百强有57家企业获得A级以上信用等级,“十三五”期间,授信A级以上信用等级企业力争达到300家以上,同时初步开展信用黑名单制度试点。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一是优化完善电子元件行业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鼓励和推动优秀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订;二是大力推进电子元件行业标准化改革,以协会为核心,推动团体标准的制订;三是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村田公司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孙崑泉:

提高精度和可靠性是努力方向

在各种物联网应用中,传感器在感知到信息后,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信息进行传输。比如短距离传输可以用WiFi技术,长距离传输有目前华为在力推的窄带物联网技术等。数据经过传感器网络节点,再由MCU进行分析,从传感器的整个工作流程来看,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比如在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上,新型和智能材料,自诊断、自修复、自增强等自适应功能,先进工艺、纳米技术、MEMS技术、仿生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传感器产品的发展上,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的发展方向也已成为业界共识。

总体来说,要实现传感器的无所不在、无处不在,减少成本和响应时间、提高精度和可靠性是我们努力的大方向。

传感器用于无线通信的能量自给系统是我们目前关注的热点之一。这种能量自给系统利用自然发电,结合使用电容器,可储存电能,省去电池,适用于简单的信息传送。尽管目前可以收集的能量强度仅为10μW-1mW,但是配合电容一起使用时,可以达到1W,可满足传感器的供电需求,并把信息发送出去。其中,村田的光发电元件在室内照明或微弱灯光下都具有良好的发电能力,利用该光发电元件可在任何有光的地方设置节点,无需电池和电线。

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四厂厂长章莉:

创新发展突破传感器行业“大而不强”

传感器位于物联网的感知层,是物联网中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在现代信息技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传感器相关的关键元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仅要高价购买,部分产品甚至面临禁运封锁。我国敏感元器件和传感器行业“大而不强”。

如何创新发展,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加快攀登技术高峰。数据要素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和创新驱动的核心,“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据分析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实时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

二是建好设计平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元件的性能取决于微观机理、材料、结构和工艺。主要电性能参数应包括额定值和极限值。如果我们的产品设计参数只有几个常规参数,我们的产品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三是工艺技术改造决定成败。工艺平台建设是产品从试验到批量生产的关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的产品,先进的工艺装备可以提高合格率和生产效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形成别人难以复制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因此必须抓住关键,勇于攻克难关,包括某些工艺细节的控制。

四是注重成本要素,实现整体优化创新。产品可靠性是创造出来的,事前采取对策,是最有效的。
 
 
来源:网络
465 浏览

物联网的概念、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

机械自动化类 嗡班匝萨埵吽 2016-10-18 14:0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pan.baidu.com/s/1jIyihBg
pan.baidu.com/s/1jIyihBg
488 浏览

“云管端”集合发力 生态闭环促进开启物联网盛宴(附报告)

智能制造类 品管人生 2016-10-18 10:1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物联网从提出到现在已有近20 年历史。近二十年中,物联网领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等概念已走向现实。
 
然而物联网多年的发展似乎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终端侧,而终端侧各类技术也限制了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的第一个模式——电子标签仅能承载KB 级别的数据量,而且并没有有源射频的支持,仅能通过NFC 等方式支持近场通信。Google Glasses 等先驱产品由于没有解决3L 问题(长时间、长距离、低价格),虽然启发了物联网的网络连接形式,却不能大量铺开。
 
另外,早期物联网的“云管”方面并未受到重视,“管”的缺失导致物联网没有标准的传输协议,全国范围的远距离数据传输通过2G、4G 网络实现,不能实现大规模连接。“云”的缺失导致物联网为了连接而连接,并不能提高生产效率,也难以抓住消费者痛点。
 
我们认为,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网络,物联网的最终爆发绝不仅仅限于终端侧,“云管端”的集合发力,生态闭环才是物联网正确的解读方式。
 
以下为报告全文:
[login] 























































































































































































































 
[/login]
 
 

来源 中信建投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智造家提供 查看全部
 
物联网从提出到现在已有近20 年历史。近二十年中,物联网领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等概念已走向现实。
 
然而物联网多年的发展似乎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终端侧,而终端侧各类技术也限制了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的第一个模式——电子标签仅能承载KB 级别的数据量,而且并没有有源射频的支持,仅能通过NFC 等方式支持近场通信。Google Glasses 等先驱产品由于没有解决3L 问题(长时间、长距离、低价格),虽然启发了物联网的网络连接形式,却不能大量铺开。
 
另外,早期物联网的“云管”方面并未受到重视,“管”的缺失导致物联网没有标准的传输协议,全国范围的远距离数据传输通过2G、4G 网络实现,不能实现大规模连接。“云”的缺失导致物联网为了连接而连接,并不能提高生产效率,也难以抓住消费者痛点。
 
我们认为,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网络,物联网的最终爆发绝不仅仅限于终端侧,“云管端”的集合发力,生态闭环才是物联网正确的解读方式。
 
以下为报告全文:
[login] 

1.2_.jpg


1.3_.jpg


1.4_.jpg


1.5_.jpg


1.6_.jpg


1.7_.jpg


1.8_.jpg


1.9_.jpg


1.10_.jpg


1.11_.jpg


1.12_.jpg


1.13_.jpg


1.14_.jpg


1.15_.jpg


1.16_.jpg


1.17_.jpg


1.18_.jpg


1.19_.jpg


1.20_.jpg


1.21_.jpg


1.22_.jpg


1.23_.jpg


1.24_.jpg


1.25_.jpg


1.26_.jpg


1.27_.jpg


1.28_.jpg


1.29_.jpg


1.30_.jpg


1.31_.jpg


1.32_.jpg


1.33_.jpg


1.34_.jpg


1.35_.jpg


1.36_.jpg


1.37_.jpg


1.38_.jpg


1.39_.jpg


1.40_.jpg


1.41_.jpg


1.42_.jpg


1.43_.jpg


1.44_.jpg

 
[/login]
 
 

来源 中信建投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智造家提供
512 浏览

MEMS传感器产业崛起 中国应用市场潜力待挖掘!

机械自动化类 朱迪 2016-10-17 13:3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摘要:物联网是我国未来十年的核心发展战略,MEMS传感器则是物联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下一个十年,会涌现出远比现在主流MEMS传感器更有市场前景的MEMS产品,期待中国MEMS产业能跻身世界前列。





 
    当下智能化过程不断加速,任何相连接的智能终端节点都离不开MEMS传感器,传感器逐渐成为智能感知时代下最基础的硬件。随着传感器应用的领域不断拓展,传感器市场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医疗、物联网等将成为MEMS传感器的主要增长点。
何为MEMS传感器?
MEMS即微机电系统,是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瞩目的重大科技领域之一。它涉及电子、机械、材料、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种学科与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截止到2010年,全世界有大约600余家单位从事MEMS的研制和生产工作,已研制出包括微型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微喷墨打印头、数字微镜显示器在内的几百种产品,其中MEMS传感器占相当大的比例。 MEMS传感器是采用微电子和微机械加工技术制造出来的新型传感器。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高、适于批量化生产、易于集成和实现智能化的特点。同时,在微米量级的特征尺寸使得它可以完成某些传统机械传感器所不能实现的功能。 可提高信噪比。在同一个芯片上进行信号传输前可放大信号以提高信号水平,减小干扰和传输的噪声,特别是同一芯片上进行A/D转换时,更能改善信噪比。 可改善传感器悸性能。因这种传感器集成了敏感元件、放大电路和补偿电路在同一芯片上在实现传感探测的同时具有信号处理的功能:因为集成了补偿电路,可降低由温度或由应变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在同一芯片上的电压式电流源可提供自动的或周期性的自校准和自诊断。 输出信号的调节功能。集成在芯片上的电路可以在信号传输前预先完成A/D转换、阻抗匹配、输出信号格式化以及信号平均等信号调节和处理工作。 除此之外,MEMS传感器还可以把多个相同的敏感元件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形成传感器阵列;或把不同的敏感元件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实现多功能传感。由于MEMS传感器体积微小,重量极轻,因此其附贴片钽电容加质量等因素对被测系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提高测量精度。 MEMS传感器市场空间 MEMS传感器凭借其独特的功能优势,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目前消费电子依旧是MEMS传感器最大规模应用的领域。IHS预计2018年规模将达到1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4%。细分市场中医疗、汽车、麦克风、智能家居将成为未来增长率最快的领域。同时由于传感器产品价格的下滑趋势,MEMS传感器的渗透率将会进一步提升,预计全球MEMS传感器整体市场增长率约为8%。对比2014年和2015年前三十名厂商中排名最低的销售额数据,发现其增速超过14%,意味着MEMS传感器依旧是一个具备高速成长性的行业。 就我国而言,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基本形成完整产业体系,但与国外传感器行业差距依然较大,高新技术、数字化、微型化的产品明显不足,核心的技术和工艺方面还存在差距。 首先,缺乏高端研发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本土MEMS工程师,导致基础研究落后。其次,MEMS传感器商业化应用周期长,MEMS传感器研发时间更长,这对MEMS企业的耐心、远见是一个很大挑战。 另一方面,中国MEMS产业链在竞争方面,力量还较薄弱,没有产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领导地位的企业。MEMS传感器和IC芯片一样,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国内企业出货量上不去,导致整个产业链,例如前端流片等环节加工能力薄弱,一致性、生产重复性都不能满足设计加工工艺要求。因此,整个MEMS产业链均处于投入阶段,盈利比较困难,产生了恶性循环。 此外,价格下滑导致MEMS厂商盈利困难。MEMS传感器产品的价格,并非与产品的重要性或开发难度成正比。例如,据统计数据显示,从应用广泛和竞争激烈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市场来看,价格每季度下跌3%至5%,系统厂商对于MEMS产品需求量很大,但是它们也已经把价格杀到MEMS厂商难以为继的地步。 尽管我国MEMS传感器厂商面临挑战诸多,但从上游设计、中游制造、下游封装等领域国产替代的空间巨大。随着未来相关政策的发布,我国将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并进行收购和兼并,提高制造能力。
文章来源:网络 查看全部
摘要:物联网是我国未来十年的核心发展战略,MEMS传感器则是物联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下一个十年,会涌现出远比现在主流MEMS传感器更有市场前景的MEMS产品,期待中国MEMS产业能跻身世界前列。

MEMS.jpg

 
    当下智能化过程不断加速,任何相连接的智能终端节点都离不开MEMS传感器,传感器逐渐成为智能感知时代下最基础的硬件。随着传感器应用的领域不断拓展,传感器市场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医疗、物联网等将成为MEMS传感器的主要增长点。
何为MEMS传感器?
MEMS即微机电系统,是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瞩目的重大科技领域之一。它涉及电子、机械、材料、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种学科与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截止到2010年,全世界有大约600余家单位从事MEMS的研制和生产工作,已研制出包括微型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微喷墨打印头、数字微镜显示器在内的几百种产品,其中MEMS传感器占相当大的比例。 MEMS传感器是采用微电子和微机械加工技术制造出来的新型传感器。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高、适于批量化生产、易于集成和实现智能化的特点。同时,在微米量级的特征尺寸使得它可以完成某些传统机械传感器所不能实现的功能。 可提高信噪比。在同一个芯片上进行信号传输前可放大信号以提高信号水平,减小干扰和传输的噪声,特别是同一芯片上进行A/D转换时,更能改善信噪比。 可改善传感器悸性能。因这种传感器集成了敏感元件、放大电路和补偿电路在同一芯片上在实现传感探测的同时具有信号处理的功能:因为集成了补偿电路,可降低由温度或由应变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在同一芯片上的电压式电流源可提供自动的或周期性的自校准和自诊断。 输出信号的调节功能。集成在芯片上的电路可以在信号传输前预先完成A/D转换、阻抗匹配、输出信号格式化以及信号平均等信号调节和处理工作。 除此之外,MEMS传感器还可以把多个相同的敏感元件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形成传感器阵列;或把不同的敏感元件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实现多功能传感。由于MEMS传感器体积微小,重量极轻,因此其附贴片钽电容加质量等因素对被测系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提高测量精度。 MEMS传感器市场空间 MEMS传感器凭借其独特的功能优势,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目前消费电子依旧是MEMS传感器最大规模应用的领域。IHS预计2018年规模将达到1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4%。细分市场中医疗、汽车、麦克风、智能家居将成为未来增长率最快的领域。同时由于传感器产品价格的下滑趋势,MEMS传感器的渗透率将会进一步提升,预计全球MEMS传感器整体市场增长率约为8%。对比2014年和2015年前三十名厂商中排名最低的销售额数据,发现其增速超过14%,意味着MEMS传感器依旧是一个具备高速成长性的行业。 就我国而言,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基本形成完整产业体系,但与国外传感器行业差距依然较大,高新技术、数字化、微型化的产品明显不足,核心的技术和工艺方面还存在差距。 首先,缺乏高端研发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本土MEMS工程师,导致基础研究落后。其次,MEMS传感器商业化应用周期长,MEMS传感器研发时间更长,这对MEMS企业的耐心、远见是一个很大挑战。 另一方面,中国MEMS产业链在竞争方面,力量还较薄弱,没有产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领导地位的企业。MEMS传感器和IC芯片一样,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国内企业出货量上不去,导致整个产业链,例如前端流片等环节加工能力薄弱,一致性、生产重复性都不能满足设计加工工艺要求。因此,整个MEMS产业链均处于投入阶段,盈利比较困难,产生了恶性循环。 此外,价格下滑导致MEMS厂商盈利困难。MEMS传感器产品的价格,并非与产品的重要性或开发难度成正比。例如,据统计数据显示,从应用广泛和竞争激烈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市场来看,价格每季度下跌3%至5%,系统厂商对于MEMS产品需求量很大,但是它们也已经把价格杀到MEMS厂商难以为继的地步。 尽管我国MEMS传感器厂商面临挑战诸多,但从上游设计、中游制造、下游封装等领域国产替代的空间巨大。随着未来相关政策的发布,我国将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并进行收购和兼并,提高制造能力。
文章来源:网络
368 浏览

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与挑战

IT软件类 心的开始 2016-10-14 09:42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与挑战  见附件
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与挑战  见附件
622 浏览

物联网 3次事件、3个阶段、3种状态!

管理类 小螺号 2016-10-12 14:5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3次事件代表了物联网发展的3个阶段,也因此让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呈现3种状态。

2016年,已是物联网“产业化”概念,提出的第八年了。在过去的7年间,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也分别发生了两个标志性事件。

第一个阶段为2009-2013年,标志性事件是前总理温家宝的一次无锡视察,将“物联网”从概念推向了产业;第二个阶段为2014-2016年(确切地说是到2016年6月),因Google32亿美元收购Nest,这一发生在美国的收购事件,让“物联网”在中国从政府推动走向市场主导。可以说,2016年7月以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该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软银322亿美元收购Arm。这一次,彻底让物联网成为了全球逐鹿的战场,同时也开启了物联网产业真正的征程。

3个阶段,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呈现3种状态。当然,这是必须的。

第一个阶段,有几个明显特征。

第一,中国主导,第一场物联网大会在中国举办,第一个物联网技术路线图由中国提出。

第二,政府主导,想必在物联网圈子待过5年以上的人,对“物联网专项基金”、“物联网示范试点工程”等专业名词不会陌生,并且当时有很多所谓的物联网企业就是靠拿政府的示范工程而生存的。

第三,互联网巨头们不感兴趣,当时他们不泼冷水已经算给面子了。

第四,圈地运动,即很多企业借着物联网概念圈了大片土地,美其名曰打造物联网产业园,上海某个以G开头的RFID企业,和杭州某个以L开头的嵌入式通讯模组企业便是个中案例。

第五,多种概念互相打架。当时可以说是一年提出一个新概念,每个概念都认为自己包容万物,除了物联网外,还有云计算、移动互联网、O2O、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清楚的记得当时一家云计算企业的CEO看到物联网三个字时,一脸蔑视地说:“什么物联网,都是浮云。”

第六,物联网概念亦有分歧。比如当时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物联网就是传感网,即现在通用的物联网技术路线图的传感层,另一种则认为,物联网包含传感层、通信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总体来讲,物联网产业确实处于萌芽期,市场处于混沌期。

第二个阶段,也有几个明显特性。

第一,国际力量重度参与。Google收购Nest是其一,Apple还推出了智能手表。

第二,互联网巨头与资本市场开始关注。比如物联网领域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在2014年拿到投资的,尤其是互联网巨头们,几乎每家霸占了一个物联网开发平台公司。当然,这可以说是拜“Google收购Nest”所赐,否则他们可能看都不愿意看一眼。想想真是可怕。

第三,物联网企业开始分层。比如“产业链上下游”开始逐步显现:芯片厂商、传感器厂商、模组厂商、IaaS厂商、PaaS平台厂商、SaaS平台厂商,智能硬件厂商、渠道服务商、大数据技术厂商、系统集成厂商、服务运营厂商等。也就是说物联网企业在不断“摆正”自己的位置。

第四,传统产业深度参与。尤其是家电制造业、工业生产、医疗健康、交通等领域。

第五,各种概念相互支持。比如很多云计算企业开始认为自己是物联网产业的一环、大数据企业也认为自己是为物联网而服务的等。但是,即便如此,这个阶段的物联网产业,依然要用混乱来形容。

第三个阶段,就是今年——2016年以后。这个阶段,应该说竞争着力点更加明晰,但远远没到真正的发展之际。

第一个竞争点,借用一家物联网企业CEO的话讲是:物联网产业。

也就是说,还想在接下来几十年的信息科技产业中拼搏一番的企业,必须先在物联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第二个竞争点:物联网操作系统。

目前市场上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有十数种。这十数种又分作两条技术路线:一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称之为Linux系列。主流的有google的Brillo,是在Android的基础上做了删减。此外还有华为的LiteOS、微软的Win10IOT、EmbeddedAppleiOS等。二是实时操作系统,可以称为RTOS系列。目前的代表有NucleusRTOS、WindRiverVxWorks、ARMMbedOS、GreenHillsIntegrity,以及由一家中国创业企业上海庆科推出的MICO。应该说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可能就是当年的Android和iOS,赌输了就是Symbian和BlackBerry。

第三个竞争点: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标准。

大家最早对物联网的认知可能是射频,即RFID,之后发现它的应用有局限性。后来ZigBee杀入民用领域,一度成为智能家居的首选,但是它自己内部都不能达到标准统一,成为制约它发展的硬伤,但是今年国际ZigBee联盟也推出了统一的标准ZigBee3.0,希望打破这一困局。

再后来,Wifi在中国解禁,低门槛、低成本让其市场规模迅速壮大,声势渐强,但是其功耗高、不能自组网、安全性底、设备连接量少等缺点,让其发展前景堪忧。

今年,低功耗广域网概念兴起后,NB-IOT和Lora大受追捧,尤其是NB-IOT被誉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决定性技术之一。

最终,这几种技术将以怎样的方式存在,是相互依存,还是你死我亡,有时候不是努力能够决定的。目前还有一个,就是5G。5G和4G\3G\2G明显的不同是,它支持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手机、电脑等,而是可以直接支持物联网终端设备,可以在1平方公里内支持100万台物联网设备。也就是说,以前所谓的公网,或者大网开始下行,可以部分取代短距离传输网络的功能。

第四个竞争点:传统企业和创业者。

这个应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可以说在2014年以前,参与物联网产业的以传统IT企业为主,尤其是信息系统集成类的。2014年以后,参与其中的创业者明显多了起来,当然,或许是政策影响。但是到了2015年,从业者发现物联网产业与互联网产业明显不同。

比如互联网企业可以靠一个PPT忽悠一笔投资,然后砸钱投广告、买用户,拼6个月的风口,赶上可能就成功了一半,赶不上就等死;可是物联网企业不一样,它不是完全虚拟化的,它有实体产品存在,尤其在“硬件智能化”阶段,它不可能一年半载就出效果,只懂IT、只懂互联网不行,还要懂工业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把控、渠道营销,甚至人脉等等。

总之,就是物联网企业不是靠讲故事和砸钱就能起来的。这个时候,大部分从业者开始认为,可能意识到转型的传统企业才能成功。

但是2016年,这个观点又发生了转变。就拿智能硬件来说,以前一家企业生产了一台冰箱,卖了就卖了,最多给个三年保修,除此之外,不必再与用户有任何联系。但是,现在冰箱卖给用户后,厂商要不断考虑系统升级、功能优化等问题,也就是说,只要用户还在使用冰箱,厂商就要跟他一直发生联系。“很多传统企业的管理者想不通这件事,或者相通了也没有力量去改变,因为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某位业界同仁曾如此描述他亲身感受。这个时候,传统企业和创业者又重新进入了角力场。
 
 
 
 
 
来源:网络智造家平台提供 查看全部
3次事件代表了物联网发展的3个阶段,也因此让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呈现3种状态。

2016年,已是物联网“产业化”概念,提出的第八年了。在过去的7年间,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也分别发生了两个标志性事件。

第一个阶段为2009-2013年,标志性事件是前总理温家宝的一次无锡视察,将“物联网”从概念推向了产业;第二个阶段为2014-2016年(确切地说是到2016年6月),因Google32亿美元收购Nest,这一发生在美国的收购事件,让“物联网”在中国从政府推动走向市场主导。可以说,2016年7月以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该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软银322亿美元收购Arm。这一次,彻底让物联网成为了全球逐鹿的战场,同时也开启了物联网产业真正的征程。

3个阶段,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呈现3种状态。当然,这是必须的。

第一个阶段,有几个明显特征。

第一,中国主导,第一场物联网大会在中国举办,第一个物联网技术路线图由中国提出。

第二,政府主导,想必在物联网圈子待过5年以上的人,对“物联网专项基金”、“物联网示范试点工程”等专业名词不会陌生,并且当时有很多所谓的物联网企业就是靠拿政府的示范工程而生存的。

第三,互联网巨头们不感兴趣,当时他们不泼冷水已经算给面子了。

第四,圈地运动,即很多企业借着物联网概念圈了大片土地,美其名曰打造物联网产业园,上海某个以G开头的RFID企业,和杭州某个以L开头的嵌入式通讯模组企业便是个中案例。

第五,多种概念互相打架。当时可以说是一年提出一个新概念,每个概念都认为自己包容万物,除了物联网外,还有云计算、移动互联网、O2O、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清楚的记得当时一家云计算企业的CEO看到物联网三个字时,一脸蔑视地说:“什么物联网,都是浮云。”

第六,物联网概念亦有分歧。比如当时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物联网就是传感网,即现在通用的物联网技术路线图的传感层,另一种则认为,物联网包含传感层、通信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总体来讲,物联网产业确实处于萌芽期,市场处于混沌期。

第二个阶段,也有几个明显特性。

第一,国际力量重度参与。Google收购Nest是其一,Apple还推出了智能手表。

第二,互联网巨头与资本市场开始关注。比如物联网领域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在2014年拿到投资的,尤其是互联网巨头们,几乎每家霸占了一个物联网开发平台公司。当然,这可以说是拜“Google收购Nest”所赐,否则他们可能看都不愿意看一眼。想想真是可怕。

第三,物联网企业开始分层。比如“产业链上下游”开始逐步显现:芯片厂商、传感器厂商、模组厂商、IaaS厂商、PaaS平台厂商、SaaS平台厂商,智能硬件厂商、渠道服务商、大数据技术厂商、系统集成厂商、服务运营厂商等。也就是说物联网企业在不断“摆正”自己的位置。

第四,传统产业深度参与。尤其是家电制造业、工业生产、医疗健康、交通等领域。

第五,各种概念相互支持。比如很多云计算企业开始认为自己是物联网产业的一环、大数据企业也认为自己是为物联网而服务的等。但是,即便如此,这个阶段的物联网产业,依然要用混乱来形容。

第三个阶段,就是今年——2016年以后。这个阶段,应该说竞争着力点更加明晰,但远远没到真正的发展之际。

第一个竞争点,借用一家物联网企业CEO的话讲是:物联网产业。

也就是说,还想在接下来几十年的信息科技产业中拼搏一番的企业,必须先在物联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第二个竞争点:物联网操作系统。

目前市场上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有十数种。这十数种又分作两条技术路线:一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称之为Linux系列。主流的有google的Brillo,是在Android的基础上做了删减。此外还有华为的LiteOS、微软的Win10IOT、EmbeddedAppleiOS等。二是实时操作系统,可以称为RTOS系列。目前的代表有NucleusRTOS、WindRiverVxWorks、ARMMbedOS、GreenHillsIntegrity,以及由一家中国创业企业上海庆科推出的MICO。应该说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可能就是当年的Android和iOS,赌输了就是Symbian和BlackBerry。

第三个竞争点: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标准。

大家最早对物联网的认知可能是射频,即RFID,之后发现它的应用有局限性。后来ZigBee杀入民用领域,一度成为智能家居的首选,但是它自己内部都不能达到标准统一,成为制约它发展的硬伤,但是今年国际ZigBee联盟也推出了统一的标准ZigBee3.0,希望打破这一困局。

再后来,Wifi在中国解禁,低门槛、低成本让其市场规模迅速壮大,声势渐强,但是其功耗高、不能自组网、安全性底、设备连接量少等缺点,让其发展前景堪忧。

今年,低功耗广域网概念兴起后,NB-IOT和Lora大受追捧,尤其是NB-IOT被誉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决定性技术之一。

最终,这几种技术将以怎样的方式存在,是相互依存,还是你死我亡,有时候不是努力能够决定的。目前还有一个,就是5G。5G和4G\3G\2G明显的不同是,它支持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手机、电脑等,而是可以直接支持物联网终端设备,可以在1平方公里内支持100万台物联网设备。也就是说,以前所谓的公网,或者大网开始下行,可以部分取代短距离传输网络的功能。

第四个竞争点:传统企业和创业者。

这个应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可以说在2014年以前,参与物联网产业的以传统IT企业为主,尤其是信息系统集成类的。2014年以后,参与其中的创业者明显多了起来,当然,或许是政策影响。但是到了2015年,从业者发现物联网产业与互联网产业明显不同。

比如互联网企业可以靠一个PPT忽悠一笔投资,然后砸钱投广告、买用户,拼6个月的风口,赶上可能就成功了一半,赶不上就等死;可是物联网企业不一样,它不是完全虚拟化的,它有实体产品存在,尤其在“硬件智能化”阶段,它不可能一年半载就出效果,只懂IT、只懂互联网不行,还要懂工业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把控、渠道营销,甚至人脉等等。

总之,就是物联网企业不是靠讲故事和砸钱就能起来的。这个时候,大部分从业者开始认为,可能意识到转型的传统企业才能成功。

但是2016年,这个观点又发生了转变。就拿智能硬件来说,以前一家企业生产了一台冰箱,卖了就卖了,最多给个三年保修,除此之外,不必再与用户有任何联系。但是,现在冰箱卖给用户后,厂商要不断考虑系统升级、功能优化等问题,也就是说,只要用户还在使用冰箱,厂商就要跟他一直发生联系。“很多传统企业的管理者想不通这件事,或者相通了也没有力量去改变,因为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某位业界同仁曾如此描述他亲身感受。这个时候,传统企业和创业者又重新进入了角力场。
 
 
 
 
 
  • 来源:网络
  • 智造家平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