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累计签到次数:

今天获取 积分

4

物联网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怎么用?

物联网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怎么用?
已邀请 :
物联网快发展成熟了,因为网络基础建设趋于完善
▲Open Data 广度增加

▲半导体技术让指令周期大增、功耗和芯片微小化

▲微机电技术促使各类传感器普及,准确度也提升

▲智能手机普及
 
个人认为物联网的本质必须具备这个特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具备估算与资料融合的能力
比如:我还没出门,能根据资料,计算出最好路径,路上不堵车,红绿灯最少,并且能根据实时情况做出变化,一旦堵车了,能提前预警,提供新的方案。
 
政府开放资料打开无穷可能 ,物联网需要这个功能
1

大漠豪情

赞同来自 : 逃命的慌乱

有人说,政府开放资料打开无穷可能,这个也是物联网的特征,
我认为这个有很大安全隐患。我不可能为了计算那条路上班近,开放我的个人信息,如果政府开放资料,我想我会有很大的忧虑
0

品管人生

赞同来自 :

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生物医疗、工业、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
 
蓬勃的物联网应用需求是支撑30%国产化目标实现的强大推动力。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重任,是物联网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在2025年有望达到11万亿美元,相应的传感器市场也将达到数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目前,一部智能手机中要用到十几种传感器,一部高档汽车里可能要用到几百个传感器,一个现代化智能工厂中用到的传感器数量动辄以万计,传感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次工业革命》和《零边际成本社会》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大胆猜想,到2030年,全球应用的传感器数量将从2013年的35亿个突飞猛进到超过100万亿个,人与自然环境将通过传感器紧密相连。

“通过在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汽车电子、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等主要网联网应用领域里大显身手,传感器将为人们缔造真正的智能生活。”
0

逃命的慌乱

赞同来自 :

控制系统必须有反馈,物联网的又一本质
指令发出,必须能有反馈,让我们能得到实时数据
0

土匪king

赞同来自 :

提升使用者体验
穿戴式设备过去用在特种部队和工业上,在一般生活上毕竟还是刚开始,健康监控设备除非很必要不然其实很少人会喜欢整天戴在身上。例如说:

心跳血压类的,大家想想哪一种人需要整天戴在身上?嗯,没错,就是快要挂掉的人。
 
体温计,谁最好整天带着?对,就是想要生Baby的女性,需要完整准确的基础体温预测排卵期。

在房屋里面安装一些侦测器,身上带着跌倒侦测的,哪种人需要?你应该猜到了,独居老人。

谷歌眼镜呢?工程师、科学家、还有那些欠扁的人吗?新闻说有人带谷歌眼镜进夜店,被揍出来。

GoPro 穿戴式摄影机?也许要自己录教学影片的蛮适合的,因为自己一个人两只手,其实很有限,用第一人角度自动拍摄,不亏是一个好方法。

智能手表?… 手机放包包的人也许很需要,比较不会漏接电话,另外一种可能是不嫌充电很烦的人吧!

穿戴式设备链接到智能手机,在连结到云端与服务反馈,可以变成一个反馈系统,现在很发散,但也许过几年后,会收敛到一个很有用能满足特定族群的功能。但这都需要反反复覆的探讨使用者的经验反馈,然后反复修正改良,就像艺术雕刻一样,切了雏型反复从不同角度观察体会,同时精雕细琢才能成就完美作品。这种以设计思考方法所开发出的产品系统,才有机会大幅改善人们生活或是创造出跳耀式的利润。
0

半吊子木乃伊

赞同来自 :

导入设计思考,从人本出发
太多样性的应用、太多技术选择、与太多数据。应用领域上通天文宇宙探索,下达地理人文;太多技术,半导体、系统、软硬件、感测与机电系统;太多资料,手机连网也属于物联网的一类,光目前每年销售十亿来只的智能手机,每台每天多来一次网页搜寻就有十亿笔数据。以布置交通流量感测为例,一个路段车流量一天如果是一百万,那一个城市累积一个月的资料也是很可观。

这里我只能说物联网 IOT 没有特定技术,也没有特定解决方案。例如智能电表节能应用,电表通过联网与管理系统间通讯,到底是要用 PLC、Zigbee、WiFi 或是 4G 得因地制宜。就像节能厂房里面的照明设备一样,让每座照明灯都联网,让后端可以有系统化的做节能控制,也是有不同的组合。

进入物联网IOT时代兴盛期,没办法眷恋单一技术组合,科技人必须跳出传统思维,广从生活体验、观察、发掘问题、研究、雏形、持续验证与修改。就如采用 IDEO 的 Design Thinking Methodology 解决问题一样,一招解万难,同时考虑到使用者的利益与满意度、技术可行性、和商业价值。
0

Luck冬冬

赞同来自 :

生态系统思维的新商业模式
不管随身听或电子书,在最近一次互联网与物联网的革新过程,相较于 Apple iPod 和 Amazon Kindle ,都可以看到 Sony 这段时期创新脚步的落后。其中一项很重要原因就是商业结构的改变,原本单纯的设计制造与销售,在新的时代里已经加入必要的 “内容服务” ,成本利润的计算与整体服务链的复杂化,也不是单纯地把电子产品做得很漂亮或C/P值很高就可以生存,搭配内容服务的商业模式变成现代消费者认知的完整产品。
 
过去我们习惯把一个实体产品做好,搭配售后服务也是只有维修这个产品,或提供使用上的咨询服务。现在东西联网了,卖方责任和服务范围都会加大,在设计物联网IOT产品的过程,得把视野拉广。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