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累计签到次数:

今天获取 积分

工业

工业

753 浏览

李国杰院士:人机物融合智能技术将引领新经济

智能科技类 温暧人心 2017-03-24 17:30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摘要】在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新技术能否形成新动能,新动能能否带动新经济,已成为政府部门、产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文章从信息技术发展态势的角度判断新经济的前景和风险,指出信息技术是未来 15—20 年发展新经济的主要动力;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是最有引领性的新技术;对于培育经济新动能,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我国工业控制领域技术积累薄弱,国家应增加智能工控领域的科技投入,大力培养工控领域的科技人才。



近几年来,新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在全球十大平台经济体中,中国占据了三席(阿里、腾讯、百度)。2016 年,中国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8.2%,比第二产业高出 20.8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2016 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只有 12.4%,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新经济的增量还不能抵消传统经济向下调整的减量。面对喜忧交加的形势,不少人对新技术能否形成新动能,新动能能否带动新经济还心存疑虑,我们究竟应怎样认识发展新经济的机遇和风险?


我们认为,新技术是发展新经济的第一动力,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可以对新经济的前景做出较为理性的判断。未来 10—15 年实现产业升级主要靠什么技术?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为什么能推动经济转型?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如何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要正确理解新经济,需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1.信息技术是未来 15—20 年发展新经济的主要动力


鉴于摩尔定律靠近尾声、通信技术逼近香农极限,加上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21 世纪初许多学者预测信息技术已基本完成驱动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21 世纪上半叶将是生物科技的世纪。但近 10 来年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一浪接一浪,信息技术不断展现出旺盛的活力,继续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1.1 信息技术将继续唱主角

根据麦肯锡公司 2013 年发布的技术预测,到 2025 年可能形成 5 万亿—10 万亿美元经济效益的还是移动互联网、智能软件系统、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产业,生物领域只有下一代基因组产业有可能做到 1 万亿美元规模,先进材料不到 0.5 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不到 0.3 万亿美元[1]。其实,不只是麦肯锡公司做这样的判断,我们和许多科技人员、经济学家都有同样的看法:信息技术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而基因生物和纳米等技术还在孕育之中,未来 15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信息技术唱主角。

要理解信息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需要承认技术进步不是以线性方式而是以指数方式发展的历史事实。国际上将这一规律称为技术进化的加速回报定律,所谓加速回报是指技术对经济的驱动力加速提升。石器时代经历了数万年的演进,印刷术的推广耗费了一个世纪的时间,而移动网络上微信的普及只需几年的时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是几十年前发明的技术,因此,它的推广速度和影响力必然大于几百年前发明的电力、冶炼等传统技术。

为什么信息技术有这么大的威力,这要从经济和信息的本源来认识。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塞萨尔 . 依达尔戈在《增长的本质》一书中指出,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信息的增长,即物理秩序的增长[2]。就拥有的质量和能量而言,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一颗十分渺小的星球,但我们居住的星球是宇宙中十分罕见的信息聚集地。信息技术在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之外增加一个Cyberspace(这个单词的原意是“控制域”,本文翻译成“信息空间”),使得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成为可控的世界。




1.2 信息技术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判断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至少需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技术的深度,另一个是技术的广度。从深度上看,“二战”以后,支撑世界经济发展长波的基础性技术发明是电子数字计算机、晶体管、集成电路、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互联网和万维网。自万维网(WWW)以后,信息领域虽然不断出现新名词,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但尚未再出现与上述技术可比拟的的基础发明。类脑计算、量子计等新技术短期内还不能形成支撑经济的新动能。从基础发明到产生重大经济影响一般需要 20—30 年,下一轮更高涨的经济长波也许要到 20 年以后,今后 20 年很可能是经济长波的周期性衰退期,按照历史的规律,也应该是基础性发明的密集出现期。由于历史上只有 4—5 个经济长波的样本数据,经济学中的长波理论未必能作为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的依据,但世界经济周期性发展的判断应该是可靠的。

从广度上看,历史上蒸汽机、内燃机、交流电等重大基础发明都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技术改进和扩散之后才开始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信息技术也不应例外。万维网等信息技术已经有 20 多年以上的技术扩散和储备,21 世纪上半叶应该是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率的黄金时期。重大技术应用的 S 曲线往往有相继的两条,第二条 S曲线的生命周期更长,对经济的驱动力更强[3]。目前的信息技术在今后 20 年内大多会遵循第二条 S 曲线的发展态势,技术的改进和广泛的渗透将是主要特点。也就是说,今后 10—20 年,对经济贡献最大的可能不是新发明的重大技术,而是信息技术融入各个产业的新产品、按需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新业态、产业链跨界融合的新模式。对信息时代而言,信息技术普及渗透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现在的信息技术应用只相当于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时代。




1.3 新经济本质上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过渡

不少人将新经济等同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认为只有纳入国家划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的产业才算新经济,这是一种误解,新经济有更广泛的内涵,包括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美国“国家新经济指数”将农场主应用互联网开展农业经营的比重,作为衡量新经济发展状况的 25 个指标之一。2016 年世界经济论坛的数字化转型倡议指出:2016—2025 年的 10 年内,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有望带来 100 万亿美元的社会与企业价值(主要是社会价值),其中汽车、消费品、电力、物流四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潜在累积价值将超过 20 万亿美元[4]。数字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前景十分光明。

中国有 1.5 亿名制造业工人,美国只有 1 400 万,日本为 900 万。中国的机械供应商超过 14 万家,相当于日本的 5 倍,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意义非同寻常。制造业高技术化本质上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入融合。过去制造的产品叫机器或电器,今后制造的产品大多数是“网器”。所谓智能制造不仅仅是制造过程信息化,更重要的是制造业出来的产品要实现网络化、数据化和智能化。沈阳机床集团引领全世界智能制造的 i5 智能机床就是很好的范例。

新经济本质上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过渡,目前采用的 GDP 统计不能正确反映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倡导的共享、用户体验带来的消费者盈余、免费的开源软件、用户到用户的交易等都不统计在 GDP 中。国外不少机构与学者已在探讨更适合数字经济的统计方法。国内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 L 型,未来十几年将保持 6% 左右的平稳增长。这是沿用工业经济的思维,因为即使是保持 6% 甚至更低的 GDP 增长速度,数字经济的实际内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2.重点发展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

推动新经济的新技术很多,我们认为最有引领性的新技术是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简称人机物智能,也称为人机物三元计算。它始于 2010 年左右,其主要特征是智能万物互联,即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能够互联,将智能融入万物,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无缝对接。传统的人工智能是让计算机具备人的智能,智能计算过程局限在信息空间,是一元计算。人机物智能将计算过程从信息空间拓展到包含人类社会(人)、信息空间(机)、物理世界(物)的三元世界。智能计算过程发生在人机物三元世界中,是三元计算。物理世界与人类社会既是智能计算过程的对象,也是智能计算过程的执行体。

人机物智能的本质是:通过信息变换优化物理世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以及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活动,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使得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更加高效,更加智能,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人机物三元计算是中科院在 2009 年总结出的信息技术大趋势[5]。相关概念包括万物互联网(Internet ofEverything, IoE)[6]、无缝智能(Seamless Intelligence)[7]、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8],“互联网+”等。人机物智能可以理解为万物互联网之上的无缝智能计算技术,需要发展新的核心技术与生态系统。




2.1 人机物智能将延续和增强互联网发展动能,加速产业升级转型

过去 15 年来,信息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福布斯全球企业 2 000 强排名看,2007年,联想、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分别位于第 1338、1863、1905 名,都在靠后或垫底的位置。在 2016 年的 2 000 强排名中,这三家公司分别提升到第 840、174、201 名,在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9 年内中国公司进步显著。人机物智能的基础是移动互联网,其发展将延续和增强我国过去十几年形成的强大动能。

2016 年中国信息产业有 16 家公司进入全球上市公司 2 000 强,加上华为公司(华为不是上市公司),这 17家公司实现了 4 317 亿美元的销售额和 506 亿美元的利润。美国有 74 家公司进入全球 2 000 强,实现了15 821 亿美元的销售额和 2 113 亿美元的利润(表 1)。中国信息产业公司的平均利润率为 11.73%,高于全球 2 000 强中全部中国公司的平均利润率(10.19%),低于美国信息产业公司(13.36%)。中国公司产生的利润只有美国公司的 24%,远小于中美 GDP 比例(61%)。设想 15 年以后,中美信息产业的利润比例能与中美 GDP 比例同步,或中国信息产业公司 2030 年的销售收入达到美国公司 2016 年的水平,我们还有 3—4 倍的成长空间。





表 1 “福布斯全球企业 2000 强”中美信息产业领域比较(单位:10亿美元)


这些数据也部分反映了中国信息产业的短板。第一是“头重脚轻”。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不错,但软件和硬件还很弱。第二是消费侧强供给侧弱。我国近年来业绩不错的公司充分利用了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多的“网民红利”,实现了快速增长,但针对供给者或生产者(企业)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则增长缓慢。第三是核心技术缺失。在全球 2 000 强名单中,美国有14 家芯片公司与 14 家软件公司,中国尚无一家。

今后 15 年,我们面临从移动互联网向智能万物互联网转型的演变,应当高度重视人机物智能的新兴市场。根据业界的各种估计,到 2030 年,全球将有千亿到万亿传感器,数百亿个物端设备,每个设备都需要新型的处理器芯片、操作系统、开发环境软件以及新的使用模式。智能万物互联网尚未形成垄断,我国发展人机物智能,不但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能延续和增强互联网发展动能,而且在硬件与软件核心技术方面能补齐我国信息产业的短板。




2.2 人机物智能的 5 个内涵

发展人机物智能需要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有技术,突破新的科技挑战,实现使用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下面列举 5 个科技要点。

(1)人机物智能的计算机科学。将传统的局限于信息空间的计算机科学拓展到人机物三元世界,包括人机物可计算性理论,人机物智能系统的模块化体系结构,用户体验的复杂度刻画、无缝智能的科学表征,易用的自然交互界面等。

(2)物端计算生态系统。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已经成型,桌面互联网由 x86+Windows+Linux 生态主导,移动互联网由 ARM+Android+iOS 生态主导。物端计算系统尚未出现主导的生态,更未定型,发展出支持亿级设备的物端计算生态系统,是一大挑战。

(3)节能高效的智能计算平台。与今天的系统相比,人机物智能需要提升计算能力上千倍,同时能耗不增加。学习自然界,通过自适应和可重构等新技术整合专用部件与通用部件,是构造节能高效智能计算平台的可行路线。一个例子是中科院先导专项支持研制的寒武纪深度学习处理器,与通用处理器相比实现了性能功耗比的千倍提升。

(4)信任互联网。由于人机物智能更加直接地涉及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网络信息安全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我们要研究发展出这样一种智能万物互联网:它鼓励开放和分享,同时保障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又能接受政府依法监管。满足这 5 个条件的和谐人机物环境称为信任互联网。近年来兴起的区块链技术是构建信任互联网的基础技术之一,值得高度重视[9]。

(5)身份联邦。智能万物互联网会产生许多需要命名的实体,涵盖人(如用户)、机(信息空间中的设备、数据与服务)、物(物理世界中的各个物体)。如何让用户通过一个身份就可以方便地使用所有设备和所有智能服务,是一个新挑战。现在是强制用户身份绑定在某一个厂商的账号平台上,理想的场景是每个用户拥有一个“国民信息账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任何授权服务。




3.培育新动能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积累

新技术不会自动转化为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般要经过 4 个环节:(1)通过科学研究发现新知识;(2)通过发明将知识转化为满足应用需求的新技术;(3)通过技术创新将技术变成新产品和服务,开始投入市场;(4)在应用中不断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从科学知识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每一步都要经过“死亡之谷”。越过死亡之谷没有捷径,只能靠自主创新的能力。人们常说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其实真正买不到的是自主创新能力。支撑新经济的核心技术只有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获得。

创新驱动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我们在贯彻这一战略时往往不提要重视技术积累,其实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知识存量的增长,不论是对一个企业还是个人,知识的增长要靠创新实践不断沉淀的技术积累。中国高铁的成功被誉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榜样,但我们不应忘记,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中国一直在从事铁路机车研制,通过“中华之星”等科研项目的锤炼,南车、北车集团已有坚实的技术储备。

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些发展快,有些发展慢,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同行业的技术积累有差别。铁路机车制造的技术积累较扎实,但工业控制领域(包括高铁、航空的运行控制)的技术积累十分薄弱。据工信部2014年统计,我国 22 个行业 900 套大型工业控制系统大部分由国外厂商提供产品,特别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外商占据了 94% 以上的份额。由于工控领域国内企业仿制国外产品都难以做到,国外企业不需要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其产品销售,国外企业在华申请专利数长期维持在此领域中国专利总量的 10% 左右(通信和计算机领域国外企业的专利占到 43%)。在国家大力支持智能制造、“互联网+”的形势下,在实现智能万物互联网的进程中,加大工控领域的研发投入,夯实工控领域的技术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夯实技术积累要从教育抓起,我国工控领域的人才培养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几乎没有一个大学开设过与 PLC 技术有关的课程,装备制造业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还未列入许多省市的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积累技术跨越死亡之谷同时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路径是,积极参与国际上开放标准、开放软件和硬件源码的社区,努力发起并主导数个核心技术与平台生态的开源社区。我们要争取未来几年内培育出 2 000 名社区核心志愿者,即得到全球同行认可与信任、对社区标准文档和软件硬件源码具有写权限的工程师。我国有近千万名软件工程师,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鼓励他们为全球社区多作贡献。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 走向智能论坛   李国杰 徐志伟  查看全部
【摘要】在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新技术能否形成新动能,新动能能否带动新经济,已成为政府部门、产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文章从信息技术发展态势的角度判断新经济的前景和风险,指出信息技术是未来 15—20 年发展新经济的主要动力;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是最有引领性的新技术;对于培育经济新动能,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我国工业控制领域技术积累薄弱,国家应增加智能工控领域的科技投入,大力培养工控领域的科技人才。



近几年来,新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在全球十大平台经济体中,中国占据了三席(阿里、腾讯、百度)。2016 年,中国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8.2%,比第二产业高出 20.8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2016 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只有 12.4%,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新经济的增量还不能抵消传统经济向下调整的减量。面对喜忧交加的形势,不少人对新技术能否形成新动能,新动能能否带动新经济还心存疑虑,我们究竟应怎样认识发展新经济的机遇和风险?


我们认为,新技术是发展新经济的第一动力,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可以对新经济的前景做出较为理性的判断。未来 10—15 年实现产业升级主要靠什么技术?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为什么能推动经济转型?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如何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要正确理解新经济,需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1.信息技术是未来 15—20 年发展新经济的主要动力


鉴于摩尔定律靠近尾声、通信技术逼近香农极限,加上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21 世纪初许多学者预测信息技术已基本完成驱动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21 世纪上半叶将是生物科技的世纪。但近 10 来年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一浪接一浪,信息技术不断展现出旺盛的活力,继续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1.1 信息技术将继续唱主角

根据麦肯锡公司 2013 年发布的技术预测,到 2025 年可能形成 5 万亿—10 万亿美元经济效益的还是移动互联网、智能软件系统、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产业,生物领域只有下一代基因组产业有可能做到 1 万亿美元规模,先进材料不到 0.5 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不到 0.3 万亿美元[1]。其实,不只是麦肯锡公司做这样的判断,我们和许多科技人员、经济学家都有同样的看法:信息技术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而基因生物和纳米等技术还在孕育之中,未来 15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信息技术唱主角。

要理解信息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需要承认技术进步不是以线性方式而是以指数方式发展的历史事实。国际上将这一规律称为技术进化的加速回报定律,所谓加速回报是指技术对经济的驱动力加速提升。石器时代经历了数万年的演进,印刷术的推广耗费了一个世纪的时间,而移动网络上微信的普及只需几年的时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是几十年前发明的技术,因此,它的推广速度和影响力必然大于几百年前发明的电力、冶炼等传统技术。

为什么信息技术有这么大的威力,这要从经济和信息的本源来认识。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塞萨尔 . 依达尔戈在《增长的本质》一书中指出,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信息的增长,即物理秩序的增长[2]。就拥有的质量和能量而言,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一颗十分渺小的星球,但我们居住的星球是宇宙中十分罕见的信息聚集地。信息技术在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之外增加一个Cyberspace(这个单词的原意是“控制域”,本文翻译成“信息空间”),使得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成为可控的世界。




1.2 信息技术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判断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至少需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技术的深度,另一个是技术的广度。从深度上看,“二战”以后,支撑世界经济发展长波的基础性技术发明是电子数字计算机、晶体管、集成电路、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互联网和万维网。自万维网(WWW)以后,信息领域虽然不断出现新名词,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但尚未再出现与上述技术可比拟的的基础发明。类脑计算、量子计等新技术短期内还不能形成支撑经济的新动能。从基础发明到产生重大经济影响一般需要 20—30 年,下一轮更高涨的经济长波也许要到 20 年以后,今后 20 年很可能是经济长波的周期性衰退期,按照历史的规律,也应该是基础性发明的密集出现期。由于历史上只有 4—5 个经济长波的样本数据,经济学中的长波理论未必能作为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的依据,但世界经济周期性发展的判断应该是可靠的。

从广度上看,历史上蒸汽机、内燃机、交流电等重大基础发明都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技术改进和扩散之后才开始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信息技术也不应例外。万维网等信息技术已经有 20 多年以上的技术扩散和储备,21 世纪上半叶应该是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率的黄金时期。重大技术应用的 S 曲线往往有相继的两条,第二条 S曲线的生命周期更长,对经济的驱动力更强[3]。目前的信息技术在今后 20 年内大多会遵循第二条 S 曲线的发展态势,技术的改进和广泛的渗透将是主要特点。也就是说,今后 10—20 年,对经济贡献最大的可能不是新发明的重大技术,而是信息技术融入各个产业的新产品、按需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新业态、产业链跨界融合的新模式。对信息时代而言,信息技术普及渗透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现在的信息技术应用只相当于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时代。




1.3 新经济本质上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过渡

不少人将新经济等同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认为只有纳入国家划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的产业才算新经济,这是一种误解,新经济有更广泛的内涵,包括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美国“国家新经济指数”将农场主应用互联网开展农业经营的比重,作为衡量新经济发展状况的 25 个指标之一。2016 年世界经济论坛的数字化转型倡议指出:2016—2025 年的 10 年内,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有望带来 100 万亿美元的社会与企业价值(主要是社会价值),其中汽车、消费品、电力、物流四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潜在累积价值将超过 20 万亿美元[4]。数字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前景十分光明。

中国有 1.5 亿名制造业工人,美国只有 1 400 万,日本为 900 万。中国的机械供应商超过 14 万家,相当于日本的 5 倍,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意义非同寻常。制造业高技术化本质上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入融合。过去制造的产品叫机器或电器,今后制造的产品大多数是“网器”。所谓智能制造不仅仅是制造过程信息化,更重要的是制造业出来的产品要实现网络化、数据化和智能化。沈阳机床集团引领全世界智能制造的 i5 智能机床就是很好的范例。

新经济本质上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过渡,目前采用的 GDP 统计不能正确反映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倡导的共享、用户体验带来的消费者盈余、免费的开源软件、用户到用户的交易等都不统计在 GDP 中。国外不少机构与学者已在探讨更适合数字经济的统计方法。国内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 L 型,未来十几年将保持 6% 左右的平稳增长。这是沿用工业经济的思维,因为即使是保持 6% 甚至更低的 GDP 增长速度,数字经济的实际内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2.重点发展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

推动新经济的新技术很多,我们认为最有引领性的新技术是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简称人机物智能,也称为人机物三元计算。它始于 2010 年左右,其主要特征是智能万物互联,即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能够互联,将智能融入万物,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无缝对接。传统的人工智能是让计算机具备人的智能,智能计算过程局限在信息空间,是一元计算。人机物智能将计算过程从信息空间拓展到包含人类社会(人)、信息空间(机)、物理世界(物)的三元世界。智能计算过程发生在人机物三元世界中,是三元计算。物理世界与人类社会既是智能计算过程的对象,也是智能计算过程的执行体。

人机物智能的本质是:通过信息变换优化物理世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以及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活动,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使得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更加高效,更加智能,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人机物三元计算是中科院在 2009 年总结出的信息技术大趋势[5]。相关概念包括万物互联网(Internet ofEverything, IoE)[6]、无缝智能(Seamless Intelligence)[7]、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8],“互联网+”等。人机物智能可以理解为万物互联网之上的无缝智能计算技术,需要发展新的核心技术与生态系统。




2.1 人机物智能将延续和增强互联网发展动能,加速产业升级转型

过去 15 年来,信息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福布斯全球企业 2 000 强排名看,2007年,联想、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分别位于第 1338、1863、1905 名,都在靠后或垫底的位置。在 2016 年的 2 000 强排名中,这三家公司分别提升到第 840、174、201 名,在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9 年内中国公司进步显著。人机物智能的基础是移动互联网,其发展将延续和增强我国过去十几年形成的强大动能。

2016 年中国信息产业有 16 家公司进入全球上市公司 2 000 强,加上华为公司(华为不是上市公司),这 17家公司实现了 4 317 亿美元的销售额和 506 亿美元的利润。美国有 74 家公司进入全球 2 000 强,实现了15 821 亿美元的销售额和 2 113 亿美元的利润(表 1)。中国信息产业公司的平均利润率为 11.73%,高于全球 2 000 强中全部中国公司的平均利润率(10.19%),低于美国信息产业公司(13.36%)。中国公司产生的利润只有美国公司的 24%,远小于中美 GDP 比例(61%)。设想 15 年以后,中美信息产业的利润比例能与中美 GDP 比例同步,或中国信息产业公司 2030 年的销售收入达到美国公司 2016 年的水平,我们还有 3—4 倍的成长空间。

4.JPG

表 1 “福布斯全球企业 2000 强”中美信息产业领域比较(单位:10亿美元)


这些数据也部分反映了中国信息产业的短板。第一是“头重脚轻”。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不错,但软件和硬件还很弱。第二是消费侧强供给侧弱。我国近年来业绩不错的公司充分利用了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多的“网民红利”,实现了快速增长,但针对供给者或生产者(企业)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则增长缓慢。第三是核心技术缺失。在全球 2 000 强名单中,美国有14 家芯片公司与 14 家软件公司,中国尚无一家。

今后 15 年,我们面临从移动互联网向智能万物互联网转型的演变,应当高度重视人机物智能的新兴市场。根据业界的各种估计,到 2030 年,全球将有千亿到万亿传感器,数百亿个物端设备,每个设备都需要新型的处理器芯片、操作系统、开发环境软件以及新的使用模式。智能万物互联网尚未形成垄断,我国发展人机物智能,不但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能延续和增强互联网发展动能,而且在硬件与软件核心技术方面能补齐我国信息产业的短板。




2.2 人机物智能的 5 个内涵

发展人机物智能需要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有技术,突破新的科技挑战,实现使用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下面列举 5 个科技要点。

(1)人机物智能的计算机科学。将传统的局限于信息空间的计算机科学拓展到人机物三元世界,包括人机物可计算性理论,人机物智能系统的模块化体系结构,用户体验的复杂度刻画、无缝智能的科学表征,易用的自然交互界面等。

(2)物端计算生态系统。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已经成型,桌面互联网由 x86+Windows+Linux 生态主导,移动互联网由 ARM+Android+iOS 生态主导。物端计算系统尚未出现主导的生态,更未定型,发展出支持亿级设备的物端计算生态系统,是一大挑战。

(3)节能高效的智能计算平台。与今天的系统相比,人机物智能需要提升计算能力上千倍,同时能耗不增加。学习自然界,通过自适应和可重构等新技术整合专用部件与通用部件,是构造节能高效智能计算平台的可行路线。一个例子是中科院先导专项支持研制的寒武纪深度学习处理器,与通用处理器相比实现了性能功耗比的千倍提升。

(4)信任互联网。由于人机物智能更加直接地涉及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网络信息安全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我们要研究发展出这样一种智能万物互联网:它鼓励开放和分享,同时保障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又能接受政府依法监管。满足这 5 个条件的和谐人机物环境称为信任互联网。近年来兴起的区块链技术是构建信任互联网的基础技术之一,值得高度重视[9]。

(5)身份联邦。智能万物互联网会产生许多需要命名的实体,涵盖人(如用户)、机(信息空间中的设备、数据与服务)、物(物理世界中的各个物体)。如何让用户通过一个身份就可以方便地使用所有设备和所有智能服务,是一个新挑战。现在是强制用户身份绑定在某一个厂商的账号平台上,理想的场景是每个用户拥有一个“国民信息账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任何授权服务。




3.培育新动能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积累

新技术不会自动转化为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般要经过 4 个环节:(1)通过科学研究发现新知识;(2)通过发明将知识转化为满足应用需求的新技术;(3)通过技术创新将技术变成新产品和服务,开始投入市场;(4)在应用中不断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从科学知识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每一步都要经过“死亡之谷”。越过死亡之谷没有捷径,只能靠自主创新的能力。人们常说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其实真正买不到的是自主创新能力。支撑新经济的核心技术只有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获得。

创新驱动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我们在贯彻这一战略时往往不提要重视技术积累,其实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知识存量的增长,不论是对一个企业还是个人,知识的增长要靠创新实践不断沉淀的技术积累。中国高铁的成功被誉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榜样,但我们不应忘记,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中国一直在从事铁路机车研制,通过“中华之星”等科研项目的锤炼,南车、北车集团已有坚实的技术储备。

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些发展快,有些发展慢,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同行业的技术积累有差别。铁路机车制造的技术积累较扎实,但工业控制领域(包括高铁、航空的运行控制)的技术积累十分薄弱。据工信部2014年统计,我国 22 个行业 900 套大型工业控制系统大部分由国外厂商提供产品,特别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外商占据了 94% 以上的份额。由于工控领域国内企业仿制国外产品都难以做到,国外企业不需要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其产品销售,国外企业在华申请专利数长期维持在此领域中国专利总量的 10% 左右(通信和计算机领域国外企业的专利占到 43%)。在国家大力支持智能制造、“互联网+”的形势下,在实现智能万物互联网的进程中,加大工控领域的研发投入,夯实工控领域的技术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夯实技术积累要从教育抓起,我国工控领域的人才培养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几乎没有一个大学开设过与 PLC 技术有关的课程,装备制造业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还未列入许多省市的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积累技术跨越死亡之谷同时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路径是,积极参与国际上开放标准、开放软件和硬件源码的社区,努力发起并主导数个核心技术与平台生态的开源社区。我们要争取未来几年内培育出 2 000 名社区核心志愿者,即得到全球同行认可与信任、对社区标准文档和软件硬件源码具有写权限的工程师。我国有近千万名软件工程师,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鼓励他们为全球社区多作贡献。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 走向智能论坛   李国杰 徐志伟 
387 浏览

智慧工厂把“人”摆在哪儿?

智能科技类 机器猫 2017-03-24 17:13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日前在全球最大的铝制轮毂企业中信戴卡做了一次交流,交流中有一个关于“智能制造发展,操作人员会减少,将来人在生产中如何定位”的提问。专家给出了很多有益的观点,比如智能制造会对“人”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的相关专业的人才的培养。


关于智慧工厂建设中人的价值问题,我们一直认可“人本”的思路,就是要以人为本。智慧工厂建设本身要符合人的要求、体现人的意志、满足人的需求。进一步理解,就是“人”永远是占据主导地位,不论智能化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的作用不会改变,永远是起控制者的作用。


技术的进步使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会逐步提高,但绝不是一下子就淘汰了人。首先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或者对人有危害的工作,会被智能设备、机器人代替。这个过程虽然减少了人的直接工作,但设备和机器人的编程、调试、维护、保养需要相当的人力,因此只是工作内容和岗位不同而已。


另一种更多的情况是,逐步实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过程,使生产线上部分岗位逐渐由智能机器人或协作机器人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体现了人的智慧物化为机器智慧的过程。


一方面先是设备的智能程度提升,同时为了协作效率设备会有主动的示教和培训功能,能让协作者更快的掌握操作的方法和技能。这个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协作者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操作者的素质的提高会进一步改进设备的协助和培训效果,这两种作用相互促进、互相支持,完成了人的智慧和机器智慧的同步提升。


即使一条生产线最终实现了全部自动化,这个互动的过程也不会停止。因为客户的需求在变化,产品在变化,相应的人的支持就不可能停止。


现在有很多的生产线在运作时你真的看不见太多的人工出现在现场,不论是有示范意义的西门子安贝格工厂,还是我们国内的一些先进工厂,包括刚刚参观过的戴卡。但你看不到的是大量的背后人机互动的过程。


人的智慧使智能制造逐步升级,智能制造反过来促进劳动者的素质提升,而不是淘汰。这是制造业智慧工厂未来发展的趋势。


当然,如果一定要说淘汰也不是不可以,那就是制造业一定会淘汰那些拒绝学习和忽视了“人”的人。智慧工厂只会让人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让人变成被机器控制的笨蛋,永远都不可能。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伺服与运动控制 查看全部
日前在全球最大的铝制轮毂企业中信戴卡做了一次交流,交流中有一个关于“智能制造发展,操作人员会减少,将来人在生产中如何定位”的提问。专家给出了很多有益的观点,比如智能制造会对“人”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的相关专业的人才的培养。


关于智慧工厂建设中人的价值问题,我们一直认可“人本”的思路,就是要以人为本。智慧工厂建设本身要符合人的要求、体现人的意志、满足人的需求。进一步理解,就是“人”永远是占据主导地位,不论智能化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的作用不会改变,永远是起控制者的作用。


技术的进步使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会逐步提高,但绝不是一下子就淘汰了人。首先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或者对人有危害的工作,会被智能设备、机器人代替。这个过程虽然减少了人的直接工作,但设备和机器人的编程、调试、维护、保养需要相当的人力,因此只是工作内容和岗位不同而已。


另一种更多的情况是,逐步实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过程,使生产线上部分岗位逐渐由智能机器人或协作机器人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体现了人的智慧物化为机器智慧的过程。


一方面先是设备的智能程度提升,同时为了协作效率设备会有主动的示教和培训功能,能让协作者更快的掌握操作的方法和技能。这个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协作者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操作者的素质的提高会进一步改进设备的协助和培训效果,这两种作用相互促进、互相支持,完成了人的智慧和机器智慧的同步提升。


即使一条生产线最终实现了全部自动化,这个互动的过程也不会停止。因为客户的需求在变化,产品在变化,相应的人的支持就不可能停止。


现在有很多的生产线在运作时你真的看不见太多的人工出现在现场,不论是有示范意义的西门子安贝格工厂,还是我们国内的一些先进工厂,包括刚刚参观过的戴卡。但你看不到的是大量的背后人机互动的过程。


人的智慧使智能制造逐步升级,智能制造反过来促进劳动者的素质提升,而不是淘汰。这是制造业智慧工厂未来发展的趋势。


当然,如果一定要说淘汰也不是不可以,那就是制造业一定会淘汰那些拒绝学习和忽视了“人”的人。智慧工厂只会让人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让人变成被机器控制的笨蛋,永远都不可能。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伺服与运动控制
浏览

jingjing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浏览

jingjing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浏览

jingjing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960 浏览

回顾 |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落幕 展会亮点全解析

电气控制类 一路向前 2017-03-17 17:2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作为电子行业的开春大戏,2017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于3月16日圆满落幕。此次展会,以“智领未来世界”为主题,依托物联网、工业及汽车应用领域这三大主线,分主题为大家呈现科技前沿技术。共吸引来自20个国家的1200多家展商集聚一堂,展示面积达69000平方米,有超过65000名的行业精英和买家将共赴此次盛会。
 
 
 
瑞萨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在此次展会上带来了15款解决方案,参展产品及解决方案包含了创新的“Renesas Synergy™平台”及其它最新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了智能汽车、智能工业、智能家居、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多个热门应用领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智能互联自动泊车系统。该方案由基于R-Car的ADAS 环视套件与符合汽车ISO26262 ASIL-D功能安全标准的RH850 P1H-C芯片搭建组成。该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到云端的实时停车管理系统以获取信息,并综合摄像头和传感器等信息,确认车辆周边环境。内置安全硬件IP,保护数据阻隔外部威胁。
 








 迈来芯
 
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迈来芯在此次展会上带来了一系列交互式车载网络、3D成像和温度传感演示,包括LIN RGB演示说明迈来芯公司基于其全新的MLX81115双通道驱动器IC在汽车内部照明的个性化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飞行时间(ToF)3D成像演示展示了迈来芯的ToF半导体技术;以及近期发布的MLX90640,一款32×24像素分辨率的红外(IR)传感器阵列。

 
 
 
世强元件电商
 




 
全国首家智能硬件创新服务平台世强元件电商在此次展会上首次把互联网的概念加入到传统的半导体展会,在展会现场实现了“线上线下无缝连接”。展会期间所有的产品信息将通过世强元件电商与工程师一对一对接,工程师只需要扫描海报中的二维码,所有资料便会一键发送至邮箱,立即存档。由此突破了展会的时空屏障,海量信息一键带走,不仅迎合了现代人群的阅读习惯,也极大提升了工程师知识获取的效率。
 

除了形式上的创新外,世强元件电商此次不仅针对工业4.0、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微波通信四个大方向带来了创新技术和产品,还为多个市场带来了上百个热门应用解决方案及现场智能硬件创新服务,像全景立体影像的ADAS应用解决方案、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高性能微波板材24GHz雷达系统最佳选择、火柴头大小的SIP蓝牙模块、使IGBT模块工作频率更高的新型H5模块、比PIM更经济,更灵活的7管封装IGBT模块、速度高达150M的业界最高系列数字隔离器等等最新解决方案、最新电子元件都可以在世强元件电商展位找到。
 
 
 
 
TE
 
全球连接和传感领域领军企业TE在此次展会上全方位展示其在交通领域的连接和传感技术专长,包括:新能源车系统解决方案、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解决方案、传感器解决方案及氛围灯解决方案等。其中,TE电池包连接及保护解决方案、充电解决方案、高压连接器及线束、高压配电盒等集成方案能帮助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提升安全可靠性能;值得一提的是,其高度定制化和集成化的特点可节约设计成本,并能满足多样的客户需求。





 
 
 

 理光微电子
 
电源管理产品是业界的领导者理光微电子在此次展会上推出了胎压监测ECU与高清环视影像系统。胎压监测设备采用了理光的高性能电源芯片,具有低功耗、高精度、高信赖性的特点,可为行车安全保驾护航。高清环视影像系统为国内目前最前端的量产级高清环视影像系统方案,应用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中,全面搭载理光各级电源芯片。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 服与运动控制 查看全部
    作为电子行业的开春大戏,2017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于3月16日圆满落幕。此次展会,以“智领未来世界”为主题,依托物联网、工业及汽车应用领域这三大主线,分主题为大家呈现科技前沿技术。共吸引来自20个国家的1200多家展商集聚一堂,展示面积达69000平方米,有超过65000名的行业精英和买家将共赴此次盛会。
 
 
 
瑞萨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在此次展会上带来了15款解决方案,参展产品及解决方案包含了创新的“Renesas Synergy™平台”及其它最新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了智能汽车、智能工业、智能家居、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多个热门应用领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智能互联自动泊车系统。该方案由基于R-Car的ADAS 环视套件与符合汽车ISO26262 ASIL-D功能安全标准的RH850 P1H-C芯片搭建组成。该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到云端的实时停车管理系统以获取信息,并综合摄像头和传感器等信息,确认车辆周边环境。内置安全硬件IP,保护数据阻隔外部威胁。
 
1.JPG





 迈来芯
 
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迈来芯在此次展会上带来了一系列交互式车载网络、3D成像和温度传感演示,包括LIN RGB演示说明迈来芯公司基于其全新的MLX81115双通道驱动器IC在汽车内部照明的个性化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飞行时间(ToF)3D成像演示展示了迈来芯的ToF半导体技术;以及近期发布的MLX90640,一款32×24像素分辨率的红外(IR)传感器阵列。

 
 
 
世强元件电商
 
2.JPG

 
全国首家智能硬件创新服务平台世强元件电商在此次展会上首次把互联网的概念加入到传统的半导体展会,在展会现场实现了“线上线下无缝连接”。展会期间所有的产品信息将通过世强元件电商与工程师一对一对接,工程师只需要扫描海报中的二维码,所有资料便会一键发送至邮箱,立即存档。由此突破了展会的时空屏障,海量信息一键带走,不仅迎合了现代人群的阅读习惯,也极大提升了工程师知识获取的效率。
 

除了形式上的创新外,世强元件电商此次不仅针对工业4.0、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微波通信四个大方向带来了创新技术和产品,还为多个市场带来了上百个热门应用解决方案及现场智能硬件创新服务,像全景立体影像的ADAS应用解决方案、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高性能微波板材24GHz雷达系统最佳选择、火柴头大小的SIP蓝牙模块、使IGBT模块工作频率更高的新型H5模块、比PIM更经济,更灵活的7管封装IGBT模块、速度高达150M的业界最高系列数字隔离器等等最新解决方案、最新电子元件都可以在世强元件电商展位找到。
 
 
 
 
TE
 
全球连接和传感领域领军企业TE在此次展会上全方位展示其在交通领域的连接和传感技术专长,包括:新能源车系统解决方案、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解决方案、传感器解决方案及氛围灯解决方案等。其中,TE电池包连接及保护解决方案、充电解决方案、高压连接器及线束、高压配电盒等集成方案能帮助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提升安全可靠性能;值得一提的是,其高度定制化和集成化的特点可节约设计成本,并能满足多样的客户需求。

3.JPG

 
 
 

 理光微电子
 
电源管理产品是业界的领导者理光微电子在此次展会上推出了胎压监测ECU与高清环视影像系统。胎压监测设备采用了理光的高性能电源芯片,具有低功耗、高精度、高信赖性的特点,可为行车安全保驾护航。高清环视影像系统为国内目前最前端的量产级高清环视影像系统方案,应用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中,全面搭载理光各级电源芯片。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智造家二维码.jpg

 
 
来源:微信公众号 服与运动控制
421 浏览

2017必须关注的中国即将发生的47个重大变化

其它类 国产女汉子 2017-03-10 13:15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1、一大批企业将倒闭,而同时一大批人将成为自由职业者;

2、2016年倒闭的是传统制造业,2017年倒闭的是互联网泡沫企业;

3、很多互联网企业开始抢占线下地盘、实体店开始复苏,并和线上深度融合;

4、供应链开始逆袭,消费者开始决定生产者,并且开始参与生产制造环节;

5、中国传统的暴利产品、暴富手段将彻底消失,而产品的厚利时代(增值)到来;

6、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关系和资源,而是一个优秀的机制;

7、由于企业越做越纵深,外部竞争越来越少,内部创新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8、美国强力维持传统全球贸易结构,进一步打压中国的电子商务;

9、一部分产品未来进入中国市场,开始被中国贴牌;

10、如何更快、更好的对接到到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各大平台的核心任务;






11、房价从三四线城市开始回落,但不是急落;

12、O2O、P2P等概念将彻底消失在人们视线;

13、融合、跨界、互联依然是企业征战的主题;

14、各地的产业园区开始萧条,特色小镇却迅速成长;

15、中国将进一步成为世界物流、贸易的重要节点;






16、90后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17、定制化、个性化、个体化是产品三大主题,并且附带着强烈的文化气息;

18、传统创业浪潮已经过去,但新个体时代正在来临;

19、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冒出更多的垂直领域;

20、2017年是工薪阶层最纠结的一年,是创业者最苦难的一年;






21、中国召开国际性会议的频率进一步增加;

22、中国的经济、金融体系开始和西方分道扬镳,进行自我探索;

23、金融产业开始大众化,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的支持和红利;

24、财富分化进一步加大,底层的人们为了出路,会不断的博出位;

25、健康问题、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凸显,大健康产业会进一步扩大;






26、很多国际性快消品牌,将越来越不适应中国的市场;

27、外国的节日在中国欢迎程度开始降低;

28、各种APP将大量消失,应用程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生活进一步便利化;

29、之前官员因为腐败问题而下台,2017年开始将有官员因为能力问题而下台;

30、2017年中国最大的红利,是重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31、中国会扶持部分二线城市,往一线城市去靠拢;

32、年轻人结婚的意愿越来越弱,老龄化会进一步加剧,养老产业进一步发展;

33、工厂数量在减少,大量蓝领将失业,同时服务业进一步兴起,吸纳大量服务业从业人员;

34、勤劳虽然不再致富,但勤劳一定能糊口;

35、我们将从自然资源的开发,转向文化资源的开发; 






36、人们不再研究如何竞争,而是研究如何合作;

37、舆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政策导向的主动力;

38、大量劳动型人口转向智力型人口,因此社会的治理力度要加强;

39、中国北方的经济环境会进一步下降,优秀的人才和资源向南方输送;

40、大量农村的优秀产品,有了更多机会往城市输送;而大量城市的流量,更多的指向了农村;






41、农村的土地正在形成一个市场,农村的活力有一定提升;

42、有钱人的财富,将越来越趋向于虚拟,比如估值、市值;

43、一批国产的产品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44、在世界的新技术领域,中国崭露头角的机会越来越多;

45、人与人之间的独立性在增强,人们更加愿意追求内心的幸福;

46、中国的红利:将从制度红利、人口红利,转入到文化红利;

47、中国的竞争力:以前靠自然资源,后来靠制度,现在正切换成靠文明。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阿尔法工厂、对钩网 查看全部
1、一大批企业将倒闭,而同时一大批人将成为自由职业者;

2、2016年倒闭的是传统制造业,2017年倒闭的是互联网泡沫企业;

3、很多互联网企业开始抢占线下地盘、实体店开始复苏,并和线上深度融合;

4、供应链开始逆袭,消费者开始决定生产者,并且开始参与生产制造环节;

5、中国传统的暴利产品、暴富手段将彻底消失,而产品的厚利时代(增值)到来;

6、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关系和资源,而是一个优秀的机制;

7、由于企业越做越纵深,外部竞争越来越少,内部创新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8、美国强力维持传统全球贸易结构,进一步打压中国的电子商务;

9、一部分产品未来进入中国市场,开始被中国贴牌;

10、如何更快、更好的对接到到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各大平台的核心任务;

1.jpg


11、房价从三四线城市开始回落,但不是急落;

12、O2O、P2P等概念将彻底消失在人们视线;

13、融合、跨界、互联依然是企业征战的主题;

14、各地的产业园区开始萧条,特色小镇却迅速成长;

15、中国将进一步成为世界物流、贸易的重要节点;

2.jpg


16、90后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17、定制化、个性化、个体化是产品三大主题,并且附带着强烈的文化气息;

18、传统创业浪潮已经过去,但新个体时代正在来临;

19、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冒出更多的垂直领域;

20、2017年是工薪阶层最纠结的一年,是创业者最苦难的一年;

3.jpg


21、中国召开国际性会议的频率进一步增加;

22、中国的经济、金融体系开始和西方分道扬镳,进行自我探索;

23、金融产业开始大众化,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的支持和红利;

24、财富分化进一步加大,底层的人们为了出路,会不断的博出位;

25、健康问题、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凸显,大健康产业会进一步扩大;

4.jpg


26、很多国际性快消品牌,将越来越不适应中国的市场;

27、外国的节日在中国欢迎程度开始降低;

28、各种APP将大量消失,应用程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生活进一步便利化;

29、之前官员因为腐败问题而下台,2017年开始将有官员因为能力问题而下台;

30、2017年中国最大的红利,是重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5.jpg


31、中国会扶持部分二线城市,往一线城市去靠拢;

32、年轻人结婚的意愿越来越弱,老龄化会进一步加剧,养老产业进一步发展;

33、工厂数量在减少,大量蓝领将失业,同时服务业进一步兴起,吸纳大量服务业从业人员;

34、勤劳虽然不再致富,但勤劳一定能糊口;

35、我们将从自然资源的开发,转向文化资源的开发; 

6.jpg


36、人们不再研究如何竞争,而是研究如何合作;

37、舆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政策导向的主动力;

38、大量劳动型人口转向智力型人口,因此社会的治理力度要加强;

39、中国北方的经济环境会进一步下降,优秀的人才和资源向南方输送;

40、大量农村的优秀产品,有了更多机会往城市输送;而大量城市的流量,更多的指向了农村;

7.jpg


41、农村的土地正在形成一个市场,农村的活力有一定提升;

42、有钱人的财富,将越来越趋向于虚拟,比如估值、市值;

43、一批国产的产品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44、在世界的新技术领域,中国崭露头角的机会越来越多;

45、人与人之间的独立性在增强,人们更加愿意追求内心的幸福;

46、中国的红利:将从制度红利、人口红利,转入到文化红利;

47、中国的竞争力:以前靠自然资源,后来靠制度,现在正切换成靠文明。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智造家二维码.jpg

 
 
 
 
来源:阿尔法工厂、对钩网
488 浏览

揭秘中国工业现状与发展

机械自动化类 盛世流光 2017-03-10 13:0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制造业转移的趋势走向与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甚大。全球范围内出现过四次大规模的制造业迁移,而创新因素是推动制造业大迁移的重要动力。当前,制造业升级和迁移面临的最大现实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







普遍认为,全球范围内出现过四次大规模的制造业迁移:第一次在20世纪初,英国将部分“过剩产能”向美国转移;第二次在20世纪50年代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德国这些战败国转移;第三次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日本、德国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第四次在20世纪80年代年代初,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于是,30多年来中国逐渐成为第三次世界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


麦肯锡、波士顿咨询集团等专业机构以及各路经济学家和媒体,更多是从“成本结构”(包括人力、土地、能源、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综合成本)的角度分析全球制造业转移,进而研判未来制造业是否会流向印度、越南等低成本国家,或是由中国回流欧美。创新因素在全球制造业迁移过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则并未获得足够关注。
 
 


美国:以制造流程创新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美国承接全球产能转移、实现制造业崛起的过程十分漫长,即使在1850年前后,美国已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10家工业企业中的7家,也不表示美国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在产业和技术竞争中,直到1920年前后,美国制造业才完全站上毫无争议的世界之巅,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在制造端、产品端上的全面创新。


20世纪初期的美国,四处闪动着伟大发明与伟大企业,福特的T型车和凯迪拉克的电子启动装置开启了人类的汽车时代,华纳兄弟的《爵士乐歌手》带动了有声电影的繁荣,不锈钢和人造树胶重塑了美国制造业,电话和电气化使美国的工业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尤其是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大范围推广,大规模批量生产,除了能摊薄固定成本,也使大量工程师聚集在一起搞技术研发,极大推动了科技创新。而当时英国工厂的组织形态相对传统,中小作坊是英国社会的最爱,但这类企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成体系的研发创新。



到20世纪20年代年代,英国与美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差距已十分巨大。当时有官方数据显示,美国的研发支出在国民产值中所占比例高达2.5%,而同期的英国只有2%;美国土木工程师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3%,大幅领先英国的5%。1929年,英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是铁路船运、烟酒、纺织,而美国排名前三的优势产业是农业设备与工程机械、车辆与航空器、钢铁和有色金属。英国这样一个志在全球角逐的工业大国,竟然沉沦到依靠烟酒生存。




日本、德国:以协作体系创新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在执行复兴欧洲、日本的产业规划中,让德国和日本优先发展钢铁、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但是,德日两国不愿接受这个产业安排,如果被动接受低端制造业的转移,在未来工业竞争中将永远跑输美国。此后,德国和日本不仅重点发展了汽车、机械、电子等高价值出口产业,更重要的是,以高效完备的国家工业协作体系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为什么德国和日本能够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小企业群?德国将此称为“隐形冠军企业”,日本将此称为“微小的世界顶尖企业”。德国和日本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精细化,很多公司几十年只研究一种零件,只做一个产品,做到世界闻名,效益非常好。他们制造的产品,是基于自己看准的市场而磨炼出的独有技术,这些“隐形冠军企业”不追求做大,而是力求成为具有某种世界第一的“唯一企业”。至今,中国很多高端制造业若不采用德国、日本的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比如航空玻璃、芯片、轴承、光电产品等,竞争力会大大下降。






德国、日本的基础工业技术世界领先,这是两国在全球制造业大迁移中始终保持赢家地位的一大根基。举两个例子,中国稀土储量是世界第一,但缺少技术把它变成材料。这些材料技术都是用几十年的积累研究出来的,这些材料能做到纳米级,搁在手机芯片里面。这些都需要专门的机床设备,这些东西美国也没有,但德国和日本有。



半导体被称为“信息化的粮食”,制造半导体芯片要使用高级光刻机,而全球70%的半导体光刻机由日本制造,德国供应了其中最核心的光学元器件。光刻机是人类迄今所能制造的一切机械中最精密、最关键、最昂贵的设备,对晶片进行光刻操作时,定位精度达到0.01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




韩国:以产业链整合创新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在制造业产能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台湾和韩国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中国台湾精于代工,韩国强于产业链整合,不过,不要忽视创新因素起到的作用。台湾的半导体制造水平是世界级的,鸿海精密(大陆叫富士康)组装了几乎所有的苹果iPhone、iPad,台积电、联发科则是芯片制造领域的世界级巨头。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公司负责设计,中国台湾负责代工做晶圆厂,投资巨大,从4英寸、6英寸、8英寸到现在12寸,从晶圆制造到切割、封装、测试,都是台湾不同的公司在做,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产业链,占到全球芯片制造环节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台积电已经做到16纳米工艺制程,大陆的华为海思、展讯一定要采用台积电的工艺制程,才能使设计出来的高端手机芯片实现批量制造。


iPhone、iPad在苹果公司也只是“实验室产品”,能不能变成大众消费品,中间有很大一道鸿沟——有没有人能够把这个产品大规模地生产出来。实验室设计出一个产品,然后花很长时间制造出一件样品,这不是太难的事。但是,大规模地制造,而且要那些没有技术背景的工人去制造,这就需要规划的流程非常合理,设计的模具非常精确。这里面涉及很多专利技术,这些模具都是鸿海自己设计出来的,与苹果公司是“交叉授权”的关系。也就是说,一款产品要实现量产,就必须用到这些在生产工艺上的专利。



三星电子是韩国制造业的支柱,其国际竞争力是基于“全产业链”模式,即在芯片、闪存、液晶面板、平板电视、手机等全方位投资。三星“全产业链”模式追求的绝不只是成本优势,更重要的是技术积累和创新突破。






“全产业链”模式能使韩国三星深入了解技术,实现高效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三星电子在成功掌握存储、非存储芯片技术后,又陆续掌握了TFT-LCD、PDP、有机发光显示(OLED)、移动芯片、闪存芯片等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其实从根上说都是半导体技术,这些半导体芯片技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面对存储芯片技术的深度掌握,再拓展到其他芯片技术就容易多了。




中国:以体系实力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中国大陆真正开始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应该是在2000年之后。目前,广为人知的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以及硬件制造相关的海尔、联想、华为、中兴、小米、富士康等厂商和品牌逐渐成熟,中国制造业已然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能为海外品牌代工也能推出自有产品的庞大体系。这个体系在2013年9月出版的英国《金融时报》中首度被统称为“红色供应链”。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利润率整体上仍比较低,但体系优势已经形成。



中国出口的很多智能手机、家电和PC产品单品利润率不到5%,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利润的95%都被别人赚走了,企业家终日操心,工人累死累活,国家消耗资源、留下污染,最后只能从中赚点小钱。很多人并没有搞清楚,这点利润率的背后恰恰是中国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那95%的部分除了包括引进部分核心的、高端的电子元器件,更多是企业需要付给工人工资若干元,支付厂房租金若干元,支付水电费若干元,交纳各项税费若干元,付给代理商佣金若干元,支付物流费用若干元,付给配件商若干元……这才是构成产品成本的最大部分。



之后,成本不会平白无故消失,只代表人民币从一些人手中转移到另一些人手中。配件商要供应配件,毫无疑问又需要自己的人工、管理、厂租、水电、物流、仓储等;供电局要供电,就需要电网建设,电站建设,乃至煤矿开采,电力装备制造;物流公司要提供高效的物流,就需要车辆,需要司机,需要付费给高速公路;那么下一步,还需要筑路,需要钢筋水泥,需要……表面上利润率不到5%,骨子里则需要整个国家的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基础设施、物流网络、配套产业、市场体系的强力支持。






制造业的可靠和速度比价格更重要,缺货绝对比高价带来更多损失。依赖于中国对规模巨大且完整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国供应商在外国公司看来更加迅速,也更加可靠。



对于欧美日韩等制造业强国而言,“红色供应链”是一个亦友亦敌的体系。如果没有它,诸如iPhone之类的许多新兴产品可能无法在短时间上市,也不会是现在这个价格。但中国大陆透过这个体系所推出的自有产品,也挟着速度、弹性、低廉成本以及一些创意,让传统工业强国难以在某些市场与之竞争,因为他们缺乏这个体系和条件。




创新驱动的最大障碍






当今世界,制造业升级和迁移面临的最大现实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媒体和经济学家更多关注国内劳动条件的改变,例如“五险一金”制度实施、游资增加等缘故导致薪资和物价上涨等,以及市场和产业结构的更替,致使中国大陆逐渐失去早期的成本优势。而“要素生产率”则更关注相对变化,比如2006年以来的这10年间,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了近5倍,这并不表示成本竞争力的必然削弱,如果自动化程度和组织效率提升更大的话。



过去,我们习惯性地将拉丁美洲、东欧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看做低成本地区,而将美国、西欧和日本看作高成本地区。现今,这已是一种过时的世界观了,工资、技术效率、能源成本、利率和汇率,以及其他因素年复一年的细微变化,悄悄地但也极大地影响了“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图谱。


近十年来,全球的要素价格都不同程度出现上涨,但数字并不是其中关键,重要的是有没有与业绩挂钩,与利润相比,要素价格的上涨是否合理?遗憾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已经导致(甚至继续导致)令人悲观的制造业投资回报率。加上隔在科技创新与市场回报之间的玻璃墙,全球制造业将持续面临悲观前景。



现今,美国主流社会已不太关注来自中国的竞争,认为中国不可能凭新一代制造业取胜,而且逐渐形成关于“为何中国无法拥有下一代制造业”的完整论述。随着智能机器人和3D打印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中国已无优势可言,跨国公司正想方设法将其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迁回美国和欧洲。


中国已经启动“中国制造2025”的十年计划,旨在用先进的制造技术,譬如机器人、3D打印和工业互联网等,实现高效可靠的智能制造。同时,中国又启动另一项国家计划——“互联网+”,寻求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即使中国制造业在硬件上的转型升级得以成功实现,仍面临三大现实挑战:



第一个挑战:欧洲、美国和中国的机器人耗费一样的电量,同样完全按指令工作,也不抱怨或加入工会。欧美工业企业有必要从世界各地运输原材料和电子元件到中国,让机器人完成成品组装,然后再运回美国吗?这完全没有经济意义。欧美企业可以用差不多一样的成本在本地进行生产,去掉运输环节。






第二个挑战:中国大多数机器人也不是在国内生产的,即使有些是在国内组装的,仍然严重依赖从外国进口核心部件。



第三个挑战:欧美工业企业在中国招聘技术人才已经有很大困难,因为先进制造业要求的管理和沟通技巧以及经营基于复杂信息的工厂的能力。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已是中国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软肋。更何况,中国制造业已面临主要对手超常规的竞争压力。






以制造业为支柱的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最关键时刻,现在走的每一步都会对未来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官方机构在9月份权威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6)》指出,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制造业综合成本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全球制造业布局逐渐调整:跨国公司制造业生产呈现向发达国家加速回流趋势,同时,全球制造业正在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前者是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衍生的成本红利,后者是低成本国家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产生吸引力。夹在两者中间的中国制造业,正在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而技术和产业升级则面临不小挑战。




全球制造业大迁移趋势


我国已在寻求降低中国企业综合成本,即要素成本、交易成本和制度性成本,尽可能将更多制造业产能留在中国境内。同时,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加紧推进构建当中,成本结构的变化并不是问题核心,因为全球制造业大迁移背后的真正动力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过去,传统工业强国普遍倾向将制造环节外包给低成本地区,这不是要退出制造业,相反,恰恰是为了强化对产业链的控制。谷歌收购摩托罗拉,高调进入机器人领域并研发自动驾驶汽车,谷歌眼中的远景规划是,互联网技术不断融入制造业之后,可以建立起支配地位。一旦制造业各个环节都被“云计算”接管,将能够对制造业产生足够影响力甚至控制力。


制造业转移的趋势走向与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甚大,美国现在已退出很多制造领域,但是并未退出产业链,而是专攻标准和技术。日本目前也在按照这一路径走,3D、4k、量子点等技术都是由日本开发,并由中国企业发扬光大。如今,夏普、松下、东芝等转型医疗设备、能源,特斯拉的电视就是松下在提供。



前沿技术和关键创新,依然是传统工业强国的主战场,中国制造商仍需跟踪其技术路线。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消失,而“技术红利”才刚刚开始。中国制造业整体上依然技术和资本积累不足,原始创新面临高昂成本,而且风险难测。






工业创新的真正拉动力是市场,中国制造业仍需要从小事、小创新开始做,很多小创新最后无意中可能会撬动大市场。中国制造业完全能依凭独一无二的市场和供应商体系,在全球制造业大迁移过程中创造优势,并掌握从制造材料到销售通路的完整生态系统。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工业智造创新圈 查看全部
制造业转移的趋势走向与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甚大。全球范围内出现过四次大规模的制造业迁移,而创新因素是推动制造业大迁移的重要动力。当前,制造业升级和迁移面临的最大现实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

1.jpg



普遍认为,全球范围内出现过四次大规模的制造业迁移:第一次在20世纪初,英国将部分“过剩产能”向美国转移;第二次在20世纪50年代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德国这些战败国转移;第三次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日本、德国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第四次在20世纪80年代年代初,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于是,30多年来中国逐渐成为第三次世界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


麦肯锡、波士顿咨询集团等专业机构以及各路经济学家和媒体,更多是从“成本结构”(包括人力、土地、能源、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综合成本)的角度分析全球制造业转移,进而研判未来制造业是否会流向印度、越南等低成本国家,或是由中国回流欧美。创新因素在全球制造业迁移过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则并未获得足够关注。
 
 


美国:以制造流程创新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2.JPG


美国承接全球产能转移、实现制造业崛起的过程十分漫长,即使在1850年前后,美国已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10家工业企业中的7家,也不表示美国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在产业和技术竞争中,直到1920年前后,美国制造业才完全站上毫无争议的世界之巅,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在制造端、产品端上的全面创新。


20世纪初期的美国,四处闪动着伟大发明与伟大企业,福特的T型车和凯迪拉克的电子启动装置开启了人类的汽车时代,华纳兄弟的《爵士乐歌手》带动了有声电影的繁荣,不锈钢和人造树胶重塑了美国制造业,电话和电气化使美国的工业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3.jpg


尤其是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大范围推广,大规模批量生产,除了能摊薄固定成本,也使大量工程师聚集在一起搞技术研发,极大推动了科技创新。而当时英国工厂的组织形态相对传统,中小作坊是英国社会的最爱,但这类企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成体系的研发创新。



到20世纪20年代年代,英国与美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差距已十分巨大。当时有官方数据显示,美国的研发支出在国民产值中所占比例高达2.5%,而同期的英国只有2%;美国土木工程师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3%,大幅领先英国的5%。1929年,英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是铁路船运、烟酒、纺织,而美国排名前三的优势产业是农业设备与工程机械、车辆与航空器、钢铁和有色金属。英国这样一个志在全球角逐的工业大国,竟然沉沦到依靠烟酒生存。




日本、德国:以协作体系创新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4.JPG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在执行复兴欧洲、日本的产业规划中,让德国和日本优先发展钢铁、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但是,德日两国不愿接受这个产业安排,如果被动接受低端制造业的转移,在未来工业竞争中将永远跑输美国。此后,德国和日本不仅重点发展了汽车、机械、电子等高价值出口产业,更重要的是,以高效完备的国家工业协作体系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为什么德国和日本能够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小企业群?德国将此称为“隐形冠军企业”,日本将此称为“微小的世界顶尖企业”。德国和日本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精细化,很多公司几十年只研究一种零件,只做一个产品,做到世界闻名,效益非常好。他们制造的产品,是基于自己看准的市场而磨炼出的独有技术,这些“隐形冠军企业”不追求做大,而是力求成为具有某种世界第一的“唯一企业”。至今,中国很多高端制造业若不采用德国、日本的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比如航空玻璃、芯片、轴承、光电产品等,竞争力会大大下降。

5.jpg


德国、日本的基础工业技术世界领先,这是两国在全球制造业大迁移中始终保持赢家地位的一大根基。举两个例子,中国稀土储量是世界第一,但缺少技术把它变成材料。这些材料技术都是用几十年的积累研究出来的,这些材料能做到纳米级,搁在手机芯片里面。这些都需要专门的机床设备,这些东西美国也没有,但德国和日本有。



半导体被称为“信息化的粮食”,制造半导体芯片要使用高级光刻机,而全球70%的半导体光刻机由日本制造,德国供应了其中最核心的光学元器件。光刻机是人类迄今所能制造的一切机械中最精密、最关键、最昂贵的设备,对晶片进行光刻操作时,定位精度达到0.01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




韩国:以产业链整合创新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6.JPG


在制造业产能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台湾和韩国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中国台湾精于代工,韩国强于产业链整合,不过,不要忽视创新因素起到的作用。台湾的半导体制造水平是世界级的,鸿海精密(大陆叫富士康)组装了几乎所有的苹果iPhone、iPad,台积电、联发科则是芯片制造领域的世界级巨头。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公司负责设计,中国台湾负责代工做晶圆厂,投资巨大,从4英寸、6英寸、8英寸到现在12寸,从晶圆制造到切割、封装、测试,都是台湾不同的公司在做,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产业链,占到全球芯片制造环节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台积电已经做到16纳米工艺制程,大陆的华为海思、展讯一定要采用台积电的工艺制程,才能使设计出来的高端手机芯片实现批量制造。


iPhone、iPad在苹果公司也只是“实验室产品”,能不能变成大众消费品,中间有很大一道鸿沟——有没有人能够把这个产品大规模地生产出来。实验室设计出一个产品,然后花很长时间制造出一件样品,这不是太难的事。但是,大规模地制造,而且要那些没有技术背景的工人去制造,这就需要规划的流程非常合理,设计的模具非常精确。这里面涉及很多专利技术,这些模具都是鸿海自己设计出来的,与苹果公司是“交叉授权”的关系。也就是说,一款产品要实现量产,就必须用到这些在生产工艺上的专利。



三星电子是韩国制造业的支柱,其国际竞争力是基于“全产业链”模式,即在芯片、闪存、液晶面板、平板电视、手机等全方位投资。三星“全产业链”模式追求的绝不只是成本优势,更重要的是技术积累和创新突破。

7.JPG


“全产业链”模式能使韩国三星深入了解技术,实现高效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三星电子在成功掌握存储、非存储芯片技术后,又陆续掌握了TFT-LCD、PDP、有机发光显示(OLED)、移动芯片、闪存芯片等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其实从根上说都是半导体技术,这些半导体芯片技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面对存储芯片技术的深度掌握,再拓展到其他芯片技术就容易多了。




中国:以体系实力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8.jpg


中国大陆真正开始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应该是在2000年之后。目前,广为人知的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以及硬件制造相关的海尔、联想、华为、中兴、小米、富士康等厂商和品牌逐渐成熟,中国制造业已然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能为海外品牌代工也能推出自有产品的庞大体系。这个体系在2013年9月出版的英国《金融时报》中首度被统称为“红色供应链”。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利润率整体上仍比较低,但体系优势已经形成。



中国出口的很多智能手机、家电和PC产品单品利润率不到5%,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利润的95%都被别人赚走了,企业家终日操心,工人累死累活,国家消耗资源、留下污染,最后只能从中赚点小钱。很多人并没有搞清楚,这点利润率的背后恰恰是中国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那95%的部分除了包括引进部分核心的、高端的电子元器件,更多是企业需要付给工人工资若干元,支付厂房租金若干元,支付水电费若干元,交纳各项税费若干元,付给代理商佣金若干元,支付物流费用若干元,付给配件商若干元……这才是构成产品成本的最大部分。



之后,成本不会平白无故消失,只代表人民币从一些人手中转移到另一些人手中。配件商要供应配件,毫无疑问又需要自己的人工、管理、厂租、水电、物流、仓储等;供电局要供电,就需要电网建设,电站建设,乃至煤矿开采,电力装备制造;物流公司要提供高效的物流,就需要车辆,需要司机,需要付费给高速公路;那么下一步,还需要筑路,需要钢筋水泥,需要……表面上利润率不到5%,骨子里则需要整个国家的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基础设施、物流网络、配套产业、市场体系的强力支持。

9.JPG


制造业的可靠和速度比价格更重要,缺货绝对比高价带来更多损失。依赖于中国对规模巨大且完整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国供应商在外国公司看来更加迅速,也更加可靠。



对于欧美日韩等制造业强国而言,“红色供应链”是一个亦友亦敌的体系。如果没有它,诸如iPhone之类的许多新兴产品可能无法在短时间上市,也不会是现在这个价格。但中国大陆透过这个体系所推出的自有产品,也挟着速度、弹性、低廉成本以及一些创意,让传统工业强国难以在某些市场与之竞争,因为他们缺乏这个体系和条件。




创新驱动的最大障碍

10.jpg


当今世界,制造业升级和迁移面临的最大现实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媒体和经济学家更多关注国内劳动条件的改变,例如“五险一金”制度实施、游资增加等缘故导致薪资和物价上涨等,以及市场和产业结构的更替,致使中国大陆逐渐失去早期的成本优势。而“要素生产率”则更关注相对变化,比如2006年以来的这10年间,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了近5倍,这并不表示成本竞争力的必然削弱,如果自动化程度和组织效率提升更大的话。



过去,我们习惯性地将拉丁美洲、东欧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看做低成本地区,而将美国、西欧和日本看作高成本地区。现今,这已是一种过时的世界观了,工资、技术效率、能源成本、利率和汇率,以及其他因素年复一年的细微变化,悄悄地但也极大地影响了“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图谱。


近十年来,全球的要素价格都不同程度出现上涨,但数字并不是其中关键,重要的是有没有与业绩挂钩,与利润相比,要素价格的上涨是否合理?遗憾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已经导致(甚至继续导致)令人悲观的制造业投资回报率。加上隔在科技创新与市场回报之间的玻璃墙,全球制造业将持续面临悲观前景。



现今,美国主流社会已不太关注来自中国的竞争,认为中国不可能凭新一代制造业取胜,而且逐渐形成关于“为何中国无法拥有下一代制造业”的完整论述。随着智能机器人和3D打印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中国已无优势可言,跨国公司正想方设法将其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迁回美国和欧洲。


中国已经启动“中国制造2025”的十年计划,旨在用先进的制造技术,譬如机器人、3D打印和工业互联网等,实现高效可靠的智能制造。同时,中国又启动另一项国家计划——“互联网+”,寻求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即使中国制造业在硬件上的转型升级得以成功实现,仍面临三大现实挑战:



第一个挑战:欧洲、美国和中国的机器人耗费一样的电量,同样完全按指令工作,也不抱怨或加入工会。欧美工业企业有必要从世界各地运输原材料和电子元件到中国,让机器人完成成品组装,然后再运回美国吗?这完全没有经济意义。欧美企业可以用差不多一样的成本在本地进行生产,去掉运输环节。

11.jpg


第二个挑战:中国大多数机器人也不是在国内生产的,即使有些是在国内组装的,仍然严重依赖从外国进口核心部件。



第三个挑战:欧美工业企业在中国招聘技术人才已经有很大困难,因为先进制造业要求的管理和沟通技巧以及经营基于复杂信息的工厂的能力。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已是中国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软肋。更何况,中国制造业已面临主要对手超常规的竞争压力。

12.JPG


以制造业为支柱的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最关键时刻,现在走的每一步都会对未来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官方机构在9月份权威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6)》指出,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制造业综合成本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全球制造业布局逐渐调整:跨国公司制造业生产呈现向发达国家加速回流趋势,同时,全球制造业正在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前者是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衍生的成本红利,后者是低成本国家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产生吸引力。夹在两者中间的中国制造业,正在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而技术和产业升级则面临不小挑战。




全球制造业大迁移趋势


我国已在寻求降低中国企业综合成本,即要素成本、交易成本和制度性成本,尽可能将更多制造业产能留在中国境内。同时,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加紧推进构建当中,成本结构的变化并不是问题核心,因为全球制造业大迁移背后的真正动力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过去,传统工业强国普遍倾向将制造环节外包给低成本地区,这不是要退出制造业,相反,恰恰是为了强化对产业链的控制。谷歌收购摩托罗拉,高调进入机器人领域并研发自动驾驶汽车,谷歌眼中的远景规划是,互联网技术不断融入制造业之后,可以建立起支配地位。一旦制造业各个环节都被“云计算”接管,将能够对制造业产生足够影响力甚至控制力。


制造业转移的趋势走向与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甚大,美国现在已退出很多制造领域,但是并未退出产业链,而是专攻标准和技术。日本目前也在按照这一路径走,3D、4k、量子点等技术都是由日本开发,并由中国企业发扬光大。如今,夏普、松下、东芝等转型医疗设备、能源,特斯拉的电视就是松下在提供。



前沿技术和关键创新,依然是传统工业强国的主战场,中国制造商仍需跟踪其技术路线。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消失,而“技术红利”才刚刚开始。中国制造业整体上依然技术和资本积累不足,原始创新面临高昂成本,而且风险难测。

13.jpg


工业创新的真正拉动力是市场,中国制造业仍需要从小事、小创新开始做,很多小创新最后无意中可能会撬动大市场。中国制造业完全能依凭独一无二的市场和供应商体系,在全球制造业大迁移过程中创造优势,并掌握从制造材料到销售通路的完整生态系统。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智造家二维码.jpg

 
 
 
来源:工业智造创新圈
994 浏览

干货 | 减速机磨合期的注意事项

机械自动化类 冷眼看世界 2017-03-10 11:20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减速机出厂后,一般规定有200小时左右的磨合期(超过时间必须换油),这是减速机械使用初期的技术特点而规定的。磨合期是保证减速机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部分用户由于缺乏对减速机使用常识或是因为许用扭距不够,或是想尽快获得收益、小机大用,而忽视新机磨合期的特殊技术要求。


有的用户甚至认为,反正厂家有保修期,机器坏了由厂家负责维修,于是减速机在磨合期内就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导致减速机故障频繁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减速机的正常使用,缩短了减速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减速机磨合期的使用与保养应引起充分重视。


减速机磨合期的主要问题




1、磨损速度快


由于新减速机零部件加工、装配和调试等因素的影响,配合面接触面积较小,而许用的扭距较大。减速机在运行过程中,零件表面的凹凸部分相互嵌合摩擦,磨落下来的金属碎屑,又作为磨料,继续参与摩擦,更加速了零件配合表面的磨损。因此,磨合期内容易造成零部件(特别是配合表面)的磨损,磨损速度过快。这时,如果超负荷运转,则可能导致零部件的损坏,产生早期故障。




2、润滑不良


由于新装配的零部件的配合间隙较小,并且由于装配等原因,润滑油(脂)不易在摩擦表面形成均匀的油膜,以阻止磨损。从而降低润滑效能,造成机件的早期异常磨损。严重时会造成精密配合的摩擦表面划伤或咬合现象,导致故障的发生。




3、发生松动


新加工装配的零部件,存在着几何形状和配合尺寸的偏差,在使用初期,由于受到冲击、振动等交变负荷,以及受热、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磨损过快等原因,容易使原来紧固的零部件产生松动。




4、发生渗漏现象


由于零件的松动、振动和减速机受热的影响,减速机的密封面以及管接头等处,会出现渗漏现象;部分铸造等缺陷,在装配调试时难以发现,但由于作业过程中的振动、冲击作用,这种缺陷就被暴露出来,表现为漏(渗)油。因此,磨合期偶尔会出现渗漏现象。




5、操作失误多


由于对减速机的结构、性能的了解不够(特别是新的操作者),容易因操作失误引起故障,甚至引起机械事故和安全事故。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若是贵公司特殊定做的非标减速机,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生产厂家的培训、指导,对减速机的结构、性能要充分的了解,并获得一定的操作及维护经验方可操作减速机。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是操作者操作设备的必备资料,在操作减速机前,一定要先阅读使用维护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保养。


2、特别注意磨合期中减速机的工作负荷,磨合期内的工作负荷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负荷的85%,并要安排适合的工作量,防止减速机长时间连续作业所引起的过热现象的发生。


3、经常观察磨合期中的减速机的工作状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停车予以排除,在原因未找到,故障未排除前,应停止作业。


4、磨合期过后,应该合理选用润滑油,特别是输入功率大于11KW的减速机须注中负载齿轮油。注意经常检查润滑油、液压油、冷却液、油位和品质,并注意检查整机的密封性。检查中发现油缺少过多,应分析原因。同时,应强化各润滑点的润滑,建议在磨合期内,每周都要对润滑点加注润滑脂(特殊要求除外)。立式带油泵的减速机接电源时注意油泵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为正确。


5、保持减速机清洁,及时调整、紧固松动的零部件,以防因松动而加剧零部件的磨损或导致零部件丢失。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查看全部
减速机出厂后,一般规定有200小时左右的磨合期(超过时间必须换油),这是减速机械使用初期的技术特点而规定的。磨合期是保证减速机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部分用户由于缺乏对减速机使用常识或是因为许用扭距不够,或是想尽快获得收益、小机大用,而忽视新机磨合期的特殊技术要求。


有的用户甚至认为,反正厂家有保修期,机器坏了由厂家负责维修,于是减速机在磨合期内就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导致减速机故障频繁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减速机的正常使用,缩短了减速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减速机磨合期的使用与保养应引起充分重视。


减速机磨合期的主要问题




1、磨损速度快


由于新减速机零部件加工、装配和调试等因素的影响,配合面接触面积较小,而许用的扭距较大。减速机在运行过程中,零件表面的凹凸部分相互嵌合摩擦,磨落下来的金属碎屑,又作为磨料,继续参与摩擦,更加速了零件配合表面的磨损。因此,磨合期内容易造成零部件(特别是配合表面)的磨损,磨损速度过快。这时,如果超负荷运转,则可能导致零部件的损坏,产生早期故障。




2、润滑不良


由于新装配的零部件的配合间隙较小,并且由于装配等原因,润滑油(脂)不易在摩擦表面形成均匀的油膜,以阻止磨损。从而降低润滑效能,造成机件的早期异常磨损。严重时会造成精密配合的摩擦表面划伤或咬合现象,导致故障的发生。




3、发生松动


新加工装配的零部件,存在着几何形状和配合尺寸的偏差,在使用初期,由于受到冲击、振动等交变负荷,以及受热、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磨损过快等原因,容易使原来紧固的零部件产生松动。




4、发生渗漏现象


由于零件的松动、振动和减速机受热的影响,减速机的密封面以及管接头等处,会出现渗漏现象;部分铸造等缺陷,在装配调试时难以发现,但由于作业过程中的振动、冲击作用,这种缺陷就被暴露出来,表现为漏(渗)油。因此,磨合期偶尔会出现渗漏现象。




5、操作失误多


由于对减速机的结构、性能的了解不够(特别是新的操作者),容易因操作失误引起故障,甚至引起机械事故和安全事故。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若是贵公司特殊定做的非标减速机,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生产厂家的培训、指导,对减速机的结构、性能要充分的了解,并获得一定的操作及维护经验方可操作减速机。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是操作者操作设备的必备资料,在操作减速机前,一定要先阅读使用维护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保养。


2、特别注意磨合期中减速机的工作负荷,磨合期内的工作负荷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负荷的85%,并要安排适合的工作量,防止减速机长时间连续作业所引起的过热现象的发生。


3、经常观察磨合期中的减速机的工作状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停车予以排除,在原因未找到,故障未排除前,应停止作业。


4、磨合期过后,应该合理选用润滑油,特别是输入功率大于11KW的减速机须注中负载齿轮油。注意经常检查润滑油、液压油、冷却液、油位和品质,并注意检查整机的密封性。检查中发现油缺少过多,应分析原因。同时,应强化各润滑点的润滑,建议在磨合期内,每周都要对润滑点加注润滑脂(特殊要求除外)。立式带油泵的减速机接电源时注意油泵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为正确。


5、保持减速机清洁,及时调整、紧固松动的零部件,以防因松动而加剧零部件的磨损或导致零部件丢失。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智造家二维码.jpg

 
445 浏览

干货 | 知道这4点,做选择齿轮减速电机的行家!

机械自动化类 盛世流光 2017-03-08 14:31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齿轮直流减速电机包含直流齿轮减速电机,直流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直流行星减速电机。
 
 在选择减速电机之前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齿轮箱减速电机的基本条件,是额定电压、额定转速、额定转矩三项指标。 


2每种型号的参数表中介绍的性能指标中最高效率点指额定转速和额定转矩,供参考选择,齿轮减速电机的额定工作点是电机设计的重要依据,在额定点附近工作时其工作效率最高,性能最稳定。


3在大减速比低转速条件下要参考性能参数表中最大允许负载和转速,在最大允许负载和转速的条件下运转会降低减速器的使用寿命或直接损坏齿轮减速器。 


4选择的电机在批量使用用之前要进行样机实验,确认额定转速、额定转矩、电压、电流是否符合条件,如果接近可以认为选择合理,可以使用。如果偏差较大就要换型,否则不能保证使用寿命和质量。




齿轮减速电机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反向自锁的功能,可以有较大的减速比,输入轴和输出轴不在同一平面上,也不在同一平面上。但是体积一般较大,传动效率也不高,精度不高。

齿轮减速电机其优点是结构比较紧凑,回程间隙小、精度较高,使用寿命很长,额定输出扭矩可以做的很大。但价格略贵。齿轮减速机具有体积小,传递扭矩大的特点。

齿轮减速电机在模块组合体系基础上设计制造,有极多的电机组合、安装形式和结构方案,传动比分级细密,满足不同的使用工况,实现机电一体化。

齿轮减速机传动效率高,耗能低,性能优越。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查看全部
齿轮直流减速电机包含直流齿轮减速电机,直流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直流行星减速电机。
 
 在选择减速电机之前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齿轮箱减速电机的基本条件,是额定电压、额定转速、额定转矩三项指标。 


2每种型号的参数表中介绍的性能指标中最高效率点指额定转速和额定转矩,供参考选择,齿轮减速电机的额定工作点是电机设计的重要依据,在额定点附近工作时其工作效率最高,性能最稳定。


3在大减速比低转速条件下要参考性能参数表中最大允许负载和转速,在最大允许负载和转速的条件下运转会降低减速器的使用寿命或直接损坏齿轮减速器。 


4选择的电机在批量使用用之前要进行样机实验,确认额定转速、额定转矩、电压、电流是否符合条件,如果接近可以认为选择合理,可以使用。如果偏差较大就要换型,否则不能保证使用寿命和质量。




齿轮减速电机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反向自锁的功能,可以有较大的减速比,输入轴和输出轴不在同一平面上,也不在同一平面上。但是体积一般较大,传动效率也不高,精度不高。

齿轮减速电机其优点是结构比较紧凑,回程间隙小、精度较高,使用寿命很长,额定输出扭矩可以做的很大。但价格略贵。齿轮减速机具有体积小,传递扭矩大的特点。

齿轮减速电机在模块组合体系基础上设计制造,有极多的电机组合、安装形式和结构方案,传动比分级细密,满足不同的使用工况,实现机电一体化。

齿轮减速机传动效率高,耗能低,性能优越。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2 回答
1 回答

介绍一下RTEX总线系统呗,比较一下

电气控制类 机械设计 2016-11-09 16:22 回复了问题 • 2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1 回答

有没有多点控制的工作原理图

智能制造类 集运物流 2016-11-07 17:56 回复了问题 • 2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1 回答

求起动、自保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智能制造类 集运物流 2016-11-07 17:41 回复了问题 • 2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1 回答

设计机器人轨迹的时候遵循什么原则?

电气控制类 洪工 2016-10-18 22:02 回复了问题 • 2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1 回答

RS232 与 RS485 两种通信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智能制造类 将计就计 2016-10-12 09:52 回复了问题 • 3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1 回答

工业以太网管理型交换机的作用有哪些?

智能制造类 奇点LZW 2016-05-04 22:01 回复了问题 • 2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1 回答

工业制造中,如何做出一个非常近似的标准正球体?

机械自动化类 测试#145 2016-04-23 22:08 回复了问题 • 2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753 浏览

李国杰院士:人机物融合智能技术将引领新经济

智能科技类 温暧人心 2017-03-24 17:30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摘要】在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新技术能否形成新动能,新动能能否带动新经济,已成为政府部门、产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文章从信息技术发展态势的角度判断新经济的前景和风险,指出信息技术是未来 15—20 年发展新经济的主要动力;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是最有引领性的新技术;对于培育经济新动能,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我国工业控制领域技术积累薄弱,国家应增加智能工控领域的科技投入,大力培养工控领域的科技人才。



近几年来,新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在全球十大平台经济体中,中国占据了三席(阿里、腾讯、百度)。2016 年,中国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8.2%,比第二产业高出 20.8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2016 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只有 12.4%,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新经济的增量还不能抵消传统经济向下调整的减量。面对喜忧交加的形势,不少人对新技术能否形成新动能,新动能能否带动新经济还心存疑虑,我们究竟应怎样认识发展新经济的机遇和风险?


我们认为,新技术是发展新经济的第一动力,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可以对新经济的前景做出较为理性的判断。未来 10—15 年实现产业升级主要靠什么技术?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为什么能推动经济转型?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如何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要正确理解新经济,需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1.信息技术是未来 15—20 年发展新经济的主要动力


鉴于摩尔定律靠近尾声、通信技术逼近香农极限,加上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21 世纪初许多学者预测信息技术已基本完成驱动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21 世纪上半叶将是生物科技的世纪。但近 10 来年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一浪接一浪,信息技术不断展现出旺盛的活力,继续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1.1 信息技术将继续唱主角

根据麦肯锡公司 2013 年发布的技术预测,到 2025 年可能形成 5 万亿—10 万亿美元经济效益的还是移动互联网、智能软件系统、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产业,生物领域只有下一代基因组产业有可能做到 1 万亿美元规模,先进材料不到 0.5 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不到 0.3 万亿美元[1]。其实,不只是麦肯锡公司做这样的判断,我们和许多科技人员、经济学家都有同样的看法:信息技术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而基因生物和纳米等技术还在孕育之中,未来 15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信息技术唱主角。

要理解信息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需要承认技术进步不是以线性方式而是以指数方式发展的历史事实。国际上将这一规律称为技术进化的加速回报定律,所谓加速回报是指技术对经济的驱动力加速提升。石器时代经历了数万年的演进,印刷术的推广耗费了一个世纪的时间,而移动网络上微信的普及只需几年的时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是几十年前发明的技术,因此,它的推广速度和影响力必然大于几百年前发明的电力、冶炼等传统技术。

为什么信息技术有这么大的威力,这要从经济和信息的本源来认识。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塞萨尔 . 依达尔戈在《增长的本质》一书中指出,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信息的增长,即物理秩序的增长[2]。就拥有的质量和能量而言,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一颗十分渺小的星球,但我们居住的星球是宇宙中十分罕见的信息聚集地。信息技术在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之外增加一个Cyberspace(这个单词的原意是“控制域”,本文翻译成“信息空间”),使得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成为可控的世界。




1.2 信息技术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判断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至少需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技术的深度,另一个是技术的广度。从深度上看,“二战”以后,支撑世界经济发展长波的基础性技术发明是电子数字计算机、晶体管、集成电路、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互联网和万维网。自万维网(WWW)以后,信息领域虽然不断出现新名词,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但尚未再出现与上述技术可比拟的的基础发明。类脑计算、量子计等新技术短期内还不能形成支撑经济的新动能。从基础发明到产生重大经济影响一般需要 20—30 年,下一轮更高涨的经济长波也许要到 20 年以后,今后 20 年很可能是经济长波的周期性衰退期,按照历史的规律,也应该是基础性发明的密集出现期。由于历史上只有 4—5 个经济长波的样本数据,经济学中的长波理论未必能作为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的依据,但世界经济周期性发展的判断应该是可靠的。

从广度上看,历史上蒸汽机、内燃机、交流电等重大基础发明都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技术改进和扩散之后才开始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信息技术也不应例外。万维网等信息技术已经有 20 多年以上的技术扩散和储备,21 世纪上半叶应该是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率的黄金时期。重大技术应用的 S 曲线往往有相继的两条,第二条 S曲线的生命周期更长,对经济的驱动力更强[3]。目前的信息技术在今后 20 年内大多会遵循第二条 S 曲线的发展态势,技术的改进和广泛的渗透将是主要特点。也就是说,今后 10—20 年,对经济贡献最大的可能不是新发明的重大技术,而是信息技术融入各个产业的新产品、按需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新业态、产业链跨界融合的新模式。对信息时代而言,信息技术普及渗透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现在的信息技术应用只相当于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时代。




1.3 新经济本质上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过渡

不少人将新经济等同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认为只有纳入国家划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的产业才算新经济,这是一种误解,新经济有更广泛的内涵,包括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美国“国家新经济指数”将农场主应用互联网开展农业经营的比重,作为衡量新经济发展状况的 25 个指标之一。2016 年世界经济论坛的数字化转型倡议指出:2016—2025 年的 10 年内,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有望带来 100 万亿美元的社会与企业价值(主要是社会价值),其中汽车、消费品、电力、物流四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潜在累积价值将超过 20 万亿美元[4]。数字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前景十分光明。

中国有 1.5 亿名制造业工人,美国只有 1 400 万,日本为 900 万。中国的机械供应商超过 14 万家,相当于日本的 5 倍,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意义非同寻常。制造业高技术化本质上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入融合。过去制造的产品叫机器或电器,今后制造的产品大多数是“网器”。所谓智能制造不仅仅是制造过程信息化,更重要的是制造业出来的产品要实现网络化、数据化和智能化。沈阳机床集团引领全世界智能制造的 i5 智能机床就是很好的范例。

新经济本质上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过渡,目前采用的 GDP 统计不能正确反映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倡导的共享、用户体验带来的消费者盈余、免费的开源软件、用户到用户的交易等都不统计在 GDP 中。国外不少机构与学者已在探讨更适合数字经济的统计方法。国内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 L 型,未来十几年将保持 6% 左右的平稳增长。这是沿用工业经济的思维,因为即使是保持 6% 甚至更低的 GDP 增长速度,数字经济的实际内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2.重点发展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

推动新经济的新技术很多,我们认为最有引领性的新技术是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简称人机物智能,也称为人机物三元计算。它始于 2010 年左右,其主要特征是智能万物互联,即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能够互联,将智能融入万物,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无缝对接。传统的人工智能是让计算机具备人的智能,智能计算过程局限在信息空间,是一元计算。人机物智能将计算过程从信息空间拓展到包含人类社会(人)、信息空间(机)、物理世界(物)的三元世界。智能计算过程发生在人机物三元世界中,是三元计算。物理世界与人类社会既是智能计算过程的对象,也是智能计算过程的执行体。

人机物智能的本质是:通过信息变换优化物理世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以及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活动,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使得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更加高效,更加智能,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人机物三元计算是中科院在 2009 年总结出的信息技术大趋势[5]。相关概念包括万物互联网(Internet ofEverything, IoE)[6]、无缝智能(Seamless Intelligence)[7]、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8],“互联网+”等。人机物智能可以理解为万物互联网之上的无缝智能计算技术,需要发展新的核心技术与生态系统。




2.1 人机物智能将延续和增强互联网发展动能,加速产业升级转型

过去 15 年来,信息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福布斯全球企业 2 000 强排名看,2007年,联想、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分别位于第 1338、1863、1905 名,都在靠后或垫底的位置。在 2016 年的 2 000 强排名中,这三家公司分别提升到第 840、174、201 名,在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9 年内中国公司进步显著。人机物智能的基础是移动互联网,其发展将延续和增强我国过去十几年形成的强大动能。

2016 年中国信息产业有 16 家公司进入全球上市公司 2 000 强,加上华为公司(华为不是上市公司),这 17家公司实现了 4 317 亿美元的销售额和 506 亿美元的利润。美国有 74 家公司进入全球 2 000 强,实现了15 821 亿美元的销售额和 2 113 亿美元的利润(表 1)。中国信息产业公司的平均利润率为 11.73%,高于全球 2 000 强中全部中国公司的平均利润率(10.19%),低于美国信息产业公司(13.36%)。中国公司产生的利润只有美国公司的 24%,远小于中美 GDP 比例(61%)。设想 15 年以后,中美信息产业的利润比例能与中美 GDP 比例同步,或中国信息产业公司 2030 年的销售收入达到美国公司 2016 年的水平,我们还有 3—4 倍的成长空间。





表 1 “福布斯全球企业 2000 强”中美信息产业领域比较(单位:10亿美元)


这些数据也部分反映了中国信息产业的短板。第一是“头重脚轻”。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不错,但软件和硬件还很弱。第二是消费侧强供给侧弱。我国近年来业绩不错的公司充分利用了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多的“网民红利”,实现了快速增长,但针对供给者或生产者(企业)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则增长缓慢。第三是核心技术缺失。在全球 2 000 强名单中,美国有14 家芯片公司与 14 家软件公司,中国尚无一家。

今后 15 年,我们面临从移动互联网向智能万物互联网转型的演变,应当高度重视人机物智能的新兴市场。根据业界的各种估计,到 2030 年,全球将有千亿到万亿传感器,数百亿个物端设备,每个设备都需要新型的处理器芯片、操作系统、开发环境软件以及新的使用模式。智能万物互联网尚未形成垄断,我国发展人机物智能,不但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能延续和增强互联网发展动能,而且在硬件与软件核心技术方面能补齐我国信息产业的短板。




2.2 人机物智能的 5 个内涵

发展人机物智能需要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有技术,突破新的科技挑战,实现使用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下面列举 5 个科技要点。

(1)人机物智能的计算机科学。将传统的局限于信息空间的计算机科学拓展到人机物三元世界,包括人机物可计算性理论,人机物智能系统的模块化体系结构,用户体验的复杂度刻画、无缝智能的科学表征,易用的自然交互界面等。

(2)物端计算生态系统。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已经成型,桌面互联网由 x86+Windows+Linux 生态主导,移动互联网由 ARM+Android+iOS 生态主导。物端计算系统尚未出现主导的生态,更未定型,发展出支持亿级设备的物端计算生态系统,是一大挑战。

(3)节能高效的智能计算平台。与今天的系统相比,人机物智能需要提升计算能力上千倍,同时能耗不增加。学习自然界,通过自适应和可重构等新技术整合专用部件与通用部件,是构造节能高效智能计算平台的可行路线。一个例子是中科院先导专项支持研制的寒武纪深度学习处理器,与通用处理器相比实现了性能功耗比的千倍提升。

(4)信任互联网。由于人机物智能更加直接地涉及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网络信息安全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我们要研究发展出这样一种智能万物互联网:它鼓励开放和分享,同时保障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又能接受政府依法监管。满足这 5 个条件的和谐人机物环境称为信任互联网。近年来兴起的区块链技术是构建信任互联网的基础技术之一,值得高度重视[9]。

(5)身份联邦。智能万物互联网会产生许多需要命名的实体,涵盖人(如用户)、机(信息空间中的设备、数据与服务)、物(物理世界中的各个物体)。如何让用户通过一个身份就可以方便地使用所有设备和所有智能服务,是一个新挑战。现在是强制用户身份绑定在某一个厂商的账号平台上,理想的场景是每个用户拥有一个“国民信息账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任何授权服务。




3.培育新动能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积累

新技术不会自动转化为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般要经过 4 个环节:(1)通过科学研究发现新知识;(2)通过发明将知识转化为满足应用需求的新技术;(3)通过技术创新将技术变成新产品和服务,开始投入市场;(4)在应用中不断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从科学知识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每一步都要经过“死亡之谷”。越过死亡之谷没有捷径,只能靠自主创新的能力。人们常说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其实真正买不到的是自主创新能力。支撑新经济的核心技术只有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获得。

创新驱动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我们在贯彻这一战略时往往不提要重视技术积累,其实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知识存量的增长,不论是对一个企业还是个人,知识的增长要靠创新实践不断沉淀的技术积累。中国高铁的成功被誉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榜样,但我们不应忘记,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中国一直在从事铁路机车研制,通过“中华之星”等科研项目的锤炼,南车、北车集团已有坚实的技术储备。

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些发展快,有些发展慢,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同行业的技术积累有差别。铁路机车制造的技术积累较扎实,但工业控制领域(包括高铁、航空的运行控制)的技术积累十分薄弱。据工信部2014年统计,我国 22 个行业 900 套大型工业控制系统大部分由国外厂商提供产品,特别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外商占据了 94% 以上的份额。由于工控领域国内企业仿制国外产品都难以做到,国外企业不需要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其产品销售,国外企业在华申请专利数长期维持在此领域中国专利总量的 10% 左右(通信和计算机领域国外企业的专利占到 43%)。在国家大力支持智能制造、“互联网+”的形势下,在实现智能万物互联网的进程中,加大工控领域的研发投入,夯实工控领域的技术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夯实技术积累要从教育抓起,我国工控领域的人才培养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几乎没有一个大学开设过与 PLC 技术有关的课程,装备制造业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还未列入许多省市的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积累技术跨越死亡之谷同时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路径是,积极参与国际上开放标准、开放软件和硬件源码的社区,努力发起并主导数个核心技术与平台生态的开源社区。我们要争取未来几年内培育出 2 000 名社区核心志愿者,即得到全球同行认可与信任、对社区标准文档和软件硬件源码具有写权限的工程师。我国有近千万名软件工程师,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鼓励他们为全球社区多作贡献。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 走向智能论坛   李国杰 徐志伟  查看全部
【摘要】在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新技术能否形成新动能,新动能能否带动新经济,已成为政府部门、产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文章从信息技术发展态势的角度判断新经济的前景和风险,指出信息技术是未来 15—20 年发展新经济的主要动力;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是最有引领性的新技术;对于培育经济新动能,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我国工业控制领域技术积累薄弱,国家应增加智能工控领域的科技投入,大力培养工控领域的科技人才。



近几年来,新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在全球十大平台经济体中,中国占据了三席(阿里、腾讯、百度)。2016 年,中国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8.2%,比第二产业高出 20.8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2016 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只有 12.4%,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新经济的增量还不能抵消传统经济向下调整的减量。面对喜忧交加的形势,不少人对新技术能否形成新动能,新动能能否带动新经济还心存疑虑,我们究竟应怎样认识发展新经济的机遇和风险?


我们认为,新技术是发展新经济的第一动力,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可以对新经济的前景做出较为理性的判断。未来 10—15 年实现产业升级主要靠什么技术?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为什么能推动经济转型?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如何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要正确理解新经济,需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1.信息技术是未来 15—20 年发展新经济的主要动力


鉴于摩尔定律靠近尾声、通信技术逼近香农极限,加上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21 世纪初许多学者预测信息技术已基本完成驱动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21 世纪上半叶将是生物科技的世纪。但近 10 来年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一浪接一浪,信息技术不断展现出旺盛的活力,继续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1.1 信息技术将继续唱主角

根据麦肯锡公司 2013 年发布的技术预测,到 2025 年可能形成 5 万亿—10 万亿美元经济效益的还是移动互联网、智能软件系统、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产业,生物领域只有下一代基因组产业有可能做到 1 万亿美元规模,先进材料不到 0.5 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不到 0.3 万亿美元[1]。其实,不只是麦肯锡公司做这样的判断,我们和许多科技人员、经济学家都有同样的看法:信息技术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而基因生物和纳米等技术还在孕育之中,未来 15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信息技术唱主角。

要理解信息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需要承认技术进步不是以线性方式而是以指数方式发展的历史事实。国际上将这一规律称为技术进化的加速回报定律,所谓加速回报是指技术对经济的驱动力加速提升。石器时代经历了数万年的演进,印刷术的推广耗费了一个世纪的时间,而移动网络上微信的普及只需几年的时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是几十年前发明的技术,因此,它的推广速度和影响力必然大于几百年前发明的电力、冶炼等传统技术。

为什么信息技术有这么大的威力,这要从经济和信息的本源来认识。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塞萨尔 . 依达尔戈在《增长的本质》一书中指出,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信息的增长,即物理秩序的增长[2]。就拥有的质量和能量而言,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一颗十分渺小的星球,但我们居住的星球是宇宙中十分罕见的信息聚集地。信息技术在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之外增加一个Cyberspace(这个单词的原意是“控制域”,本文翻译成“信息空间”),使得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成为可控的世界。




1.2 信息技术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判断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至少需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技术的深度,另一个是技术的广度。从深度上看,“二战”以后,支撑世界经济发展长波的基础性技术发明是电子数字计算机、晶体管、集成电路、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互联网和万维网。自万维网(WWW)以后,信息领域虽然不断出现新名词,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但尚未再出现与上述技术可比拟的的基础发明。类脑计算、量子计等新技术短期内还不能形成支撑经济的新动能。从基础发明到产生重大经济影响一般需要 20—30 年,下一轮更高涨的经济长波也许要到 20 年以后,今后 20 年很可能是经济长波的周期性衰退期,按照历史的规律,也应该是基础性发明的密集出现期。由于历史上只有 4—5 个经济长波的样本数据,经济学中的长波理论未必能作为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的依据,但世界经济周期性发展的判断应该是可靠的。

从广度上看,历史上蒸汽机、内燃机、交流电等重大基础发明都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技术改进和扩散之后才开始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信息技术也不应例外。万维网等信息技术已经有 20 多年以上的技术扩散和储备,21 世纪上半叶应该是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率的黄金时期。重大技术应用的 S 曲线往往有相继的两条,第二条 S曲线的生命周期更长,对经济的驱动力更强[3]。目前的信息技术在今后 20 年内大多会遵循第二条 S 曲线的发展态势,技术的改进和广泛的渗透将是主要特点。也就是说,今后 10—20 年,对经济贡献最大的可能不是新发明的重大技术,而是信息技术融入各个产业的新产品、按需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新业态、产业链跨界融合的新模式。对信息时代而言,信息技术普及渗透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现在的信息技术应用只相当于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时代。




1.3 新经济本质上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过渡

不少人将新经济等同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认为只有纳入国家划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的产业才算新经济,这是一种误解,新经济有更广泛的内涵,包括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美国“国家新经济指数”将农场主应用互联网开展农业经营的比重,作为衡量新经济发展状况的 25 个指标之一。2016 年世界经济论坛的数字化转型倡议指出:2016—2025 年的 10 年内,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有望带来 100 万亿美元的社会与企业价值(主要是社会价值),其中汽车、消费品、电力、物流四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潜在累积价值将超过 20 万亿美元[4]。数字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前景十分光明。

中国有 1.5 亿名制造业工人,美国只有 1 400 万,日本为 900 万。中国的机械供应商超过 14 万家,相当于日本的 5 倍,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意义非同寻常。制造业高技术化本质上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入融合。过去制造的产品叫机器或电器,今后制造的产品大多数是“网器”。所谓智能制造不仅仅是制造过程信息化,更重要的是制造业出来的产品要实现网络化、数据化和智能化。沈阳机床集团引领全世界智能制造的 i5 智能机床就是很好的范例。

新经济本质上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过渡,目前采用的 GDP 统计不能正确反映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倡导的共享、用户体验带来的消费者盈余、免费的开源软件、用户到用户的交易等都不统计在 GDP 中。国外不少机构与学者已在探讨更适合数字经济的统计方法。国内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 L 型,未来十几年将保持 6% 左右的平稳增长。这是沿用工业经济的思维,因为即使是保持 6% 甚至更低的 GDP 增长速度,数字经济的实际内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2.重点发展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

推动新经济的新技术很多,我们认为最有引领性的新技术是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简称人机物智能,也称为人机物三元计算。它始于 2010 年左右,其主要特征是智能万物互联,即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能够互联,将智能融入万物,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无缝对接。传统的人工智能是让计算机具备人的智能,智能计算过程局限在信息空间,是一元计算。人机物智能将计算过程从信息空间拓展到包含人类社会(人)、信息空间(机)、物理世界(物)的三元世界。智能计算过程发生在人机物三元世界中,是三元计算。物理世界与人类社会既是智能计算过程的对象,也是智能计算过程的执行体。

人机物智能的本质是:通过信息变换优化物理世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以及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活动,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使得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更加高效,更加智能,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人机物三元计算是中科院在 2009 年总结出的信息技术大趋势[5]。相关概念包括万物互联网(Internet ofEverything, IoE)[6]、无缝智能(Seamless Intelligence)[7]、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8],“互联网+”等。人机物智能可以理解为万物互联网之上的无缝智能计算技术,需要发展新的核心技术与生态系统。




2.1 人机物智能将延续和增强互联网发展动能,加速产业升级转型

过去 15 年来,信息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福布斯全球企业 2 000 强排名看,2007年,联想、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分别位于第 1338、1863、1905 名,都在靠后或垫底的位置。在 2016 年的 2 000 强排名中,这三家公司分别提升到第 840、174、201 名,在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9 年内中国公司进步显著。人机物智能的基础是移动互联网,其发展将延续和增强我国过去十几年形成的强大动能。

2016 年中国信息产业有 16 家公司进入全球上市公司 2 000 强,加上华为公司(华为不是上市公司),这 17家公司实现了 4 317 亿美元的销售额和 506 亿美元的利润。美国有 74 家公司进入全球 2 000 强,实现了15 821 亿美元的销售额和 2 113 亿美元的利润(表 1)。中国信息产业公司的平均利润率为 11.73%,高于全球 2 000 强中全部中国公司的平均利润率(10.19%),低于美国信息产业公司(13.36%)。中国公司产生的利润只有美国公司的 24%,远小于中美 GDP 比例(61%)。设想 15 年以后,中美信息产业的利润比例能与中美 GDP 比例同步,或中国信息产业公司 2030 年的销售收入达到美国公司 2016 年的水平,我们还有 3—4 倍的成长空间。

4.JPG

表 1 “福布斯全球企业 2000 强”中美信息产业领域比较(单位:10亿美元)


这些数据也部分反映了中国信息产业的短板。第一是“头重脚轻”。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不错,但软件和硬件还很弱。第二是消费侧强供给侧弱。我国近年来业绩不错的公司充分利用了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多的“网民红利”,实现了快速增长,但针对供给者或生产者(企业)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则增长缓慢。第三是核心技术缺失。在全球 2 000 强名单中,美国有14 家芯片公司与 14 家软件公司,中国尚无一家。

今后 15 年,我们面临从移动互联网向智能万物互联网转型的演变,应当高度重视人机物智能的新兴市场。根据业界的各种估计,到 2030 年,全球将有千亿到万亿传感器,数百亿个物端设备,每个设备都需要新型的处理器芯片、操作系统、开发环境软件以及新的使用模式。智能万物互联网尚未形成垄断,我国发展人机物智能,不但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能延续和增强互联网发展动能,而且在硬件与软件核心技术方面能补齐我国信息产业的短板。




2.2 人机物智能的 5 个内涵

发展人机物智能需要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有技术,突破新的科技挑战,实现使用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下面列举 5 个科技要点。

(1)人机物智能的计算机科学。将传统的局限于信息空间的计算机科学拓展到人机物三元世界,包括人机物可计算性理论,人机物智能系统的模块化体系结构,用户体验的复杂度刻画、无缝智能的科学表征,易用的自然交互界面等。

(2)物端计算生态系统。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已经成型,桌面互联网由 x86+Windows+Linux 生态主导,移动互联网由 ARM+Android+iOS 生态主导。物端计算系统尚未出现主导的生态,更未定型,发展出支持亿级设备的物端计算生态系统,是一大挑战。

(3)节能高效的智能计算平台。与今天的系统相比,人机物智能需要提升计算能力上千倍,同时能耗不增加。学习自然界,通过自适应和可重构等新技术整合专用部件与通用部件,是构造节能高效智能计算平台的可行路线。一个例子是中科院先导专项支持研制的寒武纪深度学习处理器,与通用处理器相比实现了性能功耗比的千倍提升。

(4)信任互联网。由于人机物智能更加直接地涉及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网络信息安全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我们要研究发展出这样一种智能万物互联网:它鼓励开放和分享,同时保障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又能接受政府依法监管。满足这 5 个条件的和谐人机物环境称为信任互联网。近年来兴起的区块链技术是构建信任互联网的基础技术之一,值得高度重视[9]。

(5)身份联邦。智能万物互联网会产生许多需要命名的实体,涵盖人(如用户)、机(信息空间中的设备、数据与服务)、物(物理世界中的各个物体)。如何让用户通过一个身份就可以方便地使用所有设备和所有智能服务,是一个新挑战。现在是强制用户身份绑定在某一个厂商的账号平台上,理想的场景是每个用户拥有一个“国民信息账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任何授权服务。




3.培育新动能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积累

新技术不会自动转化为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般要经过 4 个环节:(1)通过科学研究发现新知识;(2)通过发明将知识转化为满足应用需求的新技术;(3)通过技术创新将技术变成新产品和服务,开始投入市场;(4)在应用中不断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从科学知识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每一步都要经过“死亡之谷”。越过死亡之谷没有捷径,只能靠自主创新的能力。人们常说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其实真正买不到的是自主创新能力。支撑新经济的核心技术只有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获得。

创新驱动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我们在贯彻这一战略时往往不提要重视技术积累,其实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知识存量的增长,不论是对一个企业还是个人,知识的增长要靠创新实践不断沉淀的技术积累。中国高铁的成功被誉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榜样,但我们不应忘记,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中国一直在从事铁路机车研制,通过“中华之星”等科研项目的锤炼,南车、北车集团已有坚实的技术储备。

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些发展快,有些发展慢,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同行业的技术积累有差别。铁路机车制造的技术积累较扎实,但工业控制领域(包括高铁、航空的运行控制)的技术积累十分薄弱。据工信部2014年统计,我国 22 个行业 900 套大型工业控制系统大部分由国外厂商提供产品,特别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外商占据了 94% 以上的份额。由于工控领域国内企业仿制国外产品都难以做到,国外企业不需要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其产品销售,国外企业在华申请专利数长期维持在此领域中国专利总量的 10% 左右(通信和计算机领域国外企业的专利占到 43%)。在国家大力支持智能制造、“互联网+”的形势下,在实现智能万物互联网的进程中,加大工控领域的研发投入,夯实工控领域的技术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夯实技术积累要从教育抓起,我国工控领域的人才培养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几乎没有一个大学开设过与 PLC 技术有关的课程,装备制造业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还未列入许多省市的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积累技术跨越死亡之谷同时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路径是,积极参与国际上开放标准、开放软件和硬件源码的社区,努力发起并主导数个核心技术与平台生态的开源社区。我们要争取未来几年内培育出 2 000 名社区核心志愿者,即得到全球同行认可与信任、对社区标准文档和软件硬件源码具有写权限的工程师。我国有近千万名软件工程师,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鼓励他们为全球社区多作贡献。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 走向智能论坛   李国杰 徐志伟 
387 浏览

智慧工厂把“人”摆在哪儿?

智能科技类 机器猫 2017-03-24 17:13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日前在全球最大的铝制轮毂企业中信戴卡做了一次交流,交流中有一个关于“智能制造发展,操作人员会减少,将来人在生产中如何定位”的提问。专家给出了很多有益的观点,比如智能制造会对“人”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的相关专业的人才的培养。


关于智慧工厂建设中人的价值问题,我们一直认可“人本”的思路,就是要以人为本。智慧工厂建设本身要符合人的要求、体现人的意志、满足人的需求。进一步理解,就是“人”永远是占据主导地位,不论智能化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的作用不会改变,永远是起控制者的作用。


技术的进步使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会逐步提高,但绝不是一下子就淘汰了人。首先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或者对人有危害的工作,会被智能设备、机器人代替。这个过程虽然减少了人的直接工作,但设备和机器人的编程、调试、维护、保养需要相当的人力,因此只是工作内容和岗位不同而已。


另一种更多的情况是,逐步实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过程,使生产线上部分岗位逐渐由智能机器人或协作机器人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体现了人的智慧物化为机器智慧的过程。


一方面先是设备的智能程度提升,同时为了协作效率设备会有主动的示教和培训功能,能让协作者更快的掌握操作的方法和技能。这个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协作者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操作者的素质的提高会进一步改进设备的协助和培训效果,这两种作用相互促进、互相支持,完成了人的智慧和机器智慧的同步提升。


即使一条生产线最终实现了全部自动化,这个互动的过程也不会停止。因为客户的需求在变化,产品在变化,相应的人的支持就不可能停止。


现在有很多的生产线在运作时你真的看不见太多的人工出现在现场,不论是有示范意义的西门子安贝格工厂,还是我们国内的一些先进工厂,包括刚刚参观过的戴卡。但你看不到的是大量的背后人机互动的过程。


人的智慧使智能制造逐步升级,智能制造反过来促进劳动者的素质提升,而不是淘汰。这是制造业智慧工厂未来发展的趋势。


当然,如果一定要说淘汰也不是不可以,那就是制造业一定会淘汰那些拒绝学习和忽视了“人”的人。智慧工厂只会让人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让人变成被机器控制的笨蛋,永远都不可能。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伺服与运动控制 查看全部
日前在全球最大的铝制轮毂企业中信戴卡做了一次交流,交流中有一个关于“智能制造发展,操作人员会减少,将来人在生产中如何定位”的提问。专家给出了很多有益的观点,比如智能制造会对“人”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的相关专业的人才的培养。


关于智慧工厂建设中人的价值问题,我们一直认可“人本”的思路,就是要以人为本。智慧工厂建设本身要符合人的要求、体现人的意志、满足人的需求。进一步理解,就是“人”永远是占据主导地位,不论智能化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的作用不会改变,永远是起控制者的作用。


技术的进步使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会逐步提高,但绝不是一下子就淘汰了人。首先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或者对人有危害的工作,会被智能设备、机器人代替。这个过程虽然减少了人的直接工作,但设备和机器人的编程、调试、维护、保养需要相当的人力,因此只是工作内容和岗位不同而已。


另一种更多的情况是,逐步实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过程,使生产线上部分岗位逐渐由智能机器人或协作机器人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体现了人的智慧物化为机器智慧的过程。


一方面先是设备的智能程度提升,同时为了协作效率设备会有主动的示教和培训功能,能让协作者更快的掌握操作的方法和技能。这个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协作者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操作者的素质的提高会进一步改进设备的协助和培训效果,这两种作用相互促进、互相支持,完成了人的智慧和机器智慧的同步提升。


即使一条生产线最终实现了全部自动化,这个互动的过程也不会停止。因为客户的需求在变化,产品在变化,相应的人的支持就不可能停止。


现在有很多的生产线在运作时你真的看不见太多的人工出现在现场,不论是有示范意义的西门子安贝格工厂,还是我们国内的一些先进工厂,包括刚刚参观过的戴卡。但你看不到的是大量的背后人机互动的过程。


人的智慧使智能制造逐步升级,智能制造反过来促进劳动者的素质提升,而不是淘汰。这是制造业智慧工厂未来发展的趋势。


当然,如果一定要说淘汰也不是不可以,那就是制造业一定会淘汰那些拒绝学习和忽视了“人”的人。智慧工厂只会让人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让人变成被机器控制的笨蛋,永远都不可能。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伺服与运动控制
960 浏览

回顾 |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落幕 展会亮点全解析

电气控制类 一路向前 2017-03-17 17:2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作为电子行业的开春大戏,2017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于3月16日圆满落幕。此次展会,以“智领未来世界”为主题,依托物联网、工业及汽车应用领域这三大主线,分主题为大家呈现科技前沿技术。共吸引来自20个国家的1200多家展商集聚一堂,展示面积达69000平方米,有超过65000名的行业精英和买家将共赴此次盛会。
 
 
 
瑞萨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在此次展会上带来了15款解决方案,参展产品及解决方案包含了创新的“Renesas Synergy™平台”及其它最新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了智能汽车、智能工业、智能家居、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多个热门应用领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智能互联自动泊车系统。该方案由基于R-Car的ADAS 环视套件与符合汽车ISO26262 ASIL-D功能安全标准的RH850 P1H-C芯片搭建组成。该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到云端的实时停车管理系统以获取信息,并综合摄像头和传感器等信息,确认车辆周边环境。内置安全硬件IP,保护数据阻隔外部威胁。
 








 迈来芯
 
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迈来芯在此次展会上带来了一系列交互式车载网络、3D成像和温度传感演示,包括LIN RGB演示说明迈来芯公司基于其全新的MLX81115双通道驱动器IC在汽车内部照明的个性化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飞行时间(ToF)3D成像演示展示了迈来芯的ToF半导体技术;以及近期发布的MLX90640,一款32×24像素分辨率的红外(IR)传感器阵列。

 
 
 
世强元件电商
 




 
全国首家智能硬件创新服务平台世强元件电商在此次展会上首次把互联网的概念加入到传统的半导体展会,在展会现场实现了“线上线下无缝连接”。展会期间所有的产品信息将通过世强元件电商与工程师一对一对接,工程师只需要扫描海报中的二维码,所有资料便会一键发送至邮箱,立即存档。由此突破了展会的时空屏障,海量信息一键带走,不仅迎合了现代人群的阅读习惯,也极大提升了工程师知识获取的效率。
 

除了形式上的创新外,世强元件电商此次不仅针对工业4.0、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微波通信四个大方向带来了创新技术和产品,还为多个市场带来了上百个热门应用解决方案及现场智能硬件创新服务,像全景立体影像的ADAS应用解决方案、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高性能微波板材24GHz雷达系统最佳选择、火柴头大小的SIP蓝牙模块、使IGBT模块工作频率更高的新型H5模块、比PIM更经济,更灵活的7管封装IGBT模块、速度高达150M的业界最高系列数字隔离器等等最新解决方案、最新电子元件都可以在世强元件电商展位找到。
 
 
 
 
TE
 
全球连接和传感领域领军企业TE在此次展会上全方位展示其在交通领域的连接和传感技术专长,包括:新能源车系统解决方案、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解决方案、传感器解决方案及氛围灯解决方案等。其中,TE电池包连接及保护解决方案、充电解决方案、高压连接器及线束、高压配电盒等集成方案能帮助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提升安全可靠性能;值得一提的是,其高度定制化和集成化的特点可节约设计成本,并能满足多样的客户需求。





 
 
 

 理光微电子
 
电源管理产品是业界的领导者理光微电子在此次展会上推出了胎压监测ECU与高清环视影像系统。胎压监测设备采用了理光的高性能电源芯片,具有低功耗、高精度、高信赖性的特点,可为行车安全保驾护航。高清环视影像系统为国内目前最前端的量产级高清环视影像系统方案,应用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中,全面搭载理光各级电源芯片。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 服与运动控制 查看全部
    作为电子行业的开春大戏,2017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于3月16日圆满落幕。此次展会,以“智领未来世界”为主题,依托物联网、工业及汽车应用领域这三大主线,分主题为大家呈现科技前沿技术。共吸引来自20个国家的1200多家展商集聚一堂,展示面积达69000平方米,有超过65000名的行业精英和买家将共赴此次盛会。
 
 
 
瑞萨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在此次展会上带来了15款解决方案,参展产品及解决方案包含了创新的“Renesas Synergy™平台”及其它最新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了智能汽车、智能工业、智能家居、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多个热门应用领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智能互联自动泊车系统。该方案由基于R-Car的ADAS 环视套件与符合汽车ISO26262 ASIL-D功能安全标准的RH850 P1H-C芯片搭建组成。该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到云端的实时停车管理系统以获取信息,并综合摄像头和传感器等信息,确认车辆周边环境。内置安全硬件IP,保护数据阻隔外部威胁。
 
1.JPG





 迈来芯
 
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迈来芯在此次展会上带来了一系列交互式车载网络、3D成像和温度传感演示,包括LIN RGB演示说明迈来芯公司基于其全新的MLX81115双通道驱动器IC在汽车内部照明的个性化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飞行时间(ToF)3D成像演示展示了迈来芯的ToF半导体技术;以及近期发布的MLX90640,一款32×24像素分辨率的红外(IR)传感器阵列。

 
 
 
世强元件电商
 
2.JPG

 
全国首家智能硬件创新服务平台世强元件电商在此次展会上首次把互联网的概念加入到传统的半导体展会,在展会现场实现了“线上线下无缝连接”。展会期间所有的产品信息将通过世强元件电商与工程师一对一对接,工程师只需要扫描海报中的二维码,所有资料便会一键发送至邮箱,立即存档。由此突破了展会的时空屏障,海量信息一键带走,不仅迎合了现代人群的阅读习惯,也极大提升了工程师知识获取的效率。
 

除了形式上的创新外,世强元件电商此次不仅针对工业4.0、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微波通信四个大方向带来了创新技术和产品,还为多个市场带来了上百个热门应用解决方案及现场智能硬件创新服务,像全景立体影像的ADAS应用解决方案、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高性能微波板材24GHz雷达系统最佳选择、火柴头大小的SIP蓝牙模块、使IGBT模块工作频率更高的新型H5模块、比PIM更经济,更灵活的7管封装IGBT模块、速度高达150M的业界最高系列数字隔离器等等最新解决方案、最新电子元件都可以在世强元件电商展位找到。
 
 
 
 
TE
 
全球连接和传感领域领军企业TE在此次展会上全方位展示其在交通领域的连接和传感技术专长,包括:新能源车系统解决方案、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解决方案、传感器解决方案及氛围灯解决方案等。其中,TE电池包连接及保护解决方案、充电解决方案、高压连接器及线束、高压配电盒等集成方案能帮助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提升安全可靠性能;值得一提的是,其高度定制化和集成化的特点可节约设计成本,并能满足多样的客户需求。

3.JPG

 
 
 

 理光微电子
 
电源管理产品是业界的领导者理光微电子在此次展会上推出了胎压监测ECU与高清环视影像系统。胎压监测设备采用了理光的高性能电源芯片,具有低功耗、高精度、高信赖性的特点,可为行车安全保驾护航。高清环视影像系统为国内目前最前端的量产级高清环视影像系统方案,应用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中,全面搭载理光各级电源芯片。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智造家二维码.jpg

 
 
来源:微信公众号 服与运动控制
421 浏览

2017必须关注的中国即将发生的47个重大变化

其它类 国产女汉子 2017-03-10 13:15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1、一大批企业将倒闭,而同时一大批人将成为自由职业者;

2、2016年倒闭的是传统制造业,2017年倒闭的是互联网泡沫企业;

3、很多互联网企业开始抢占线下地盘、实体店开始复苏,并和线上深度融合;

4、供应链开始逆袭,消费者开始决定生产者,并且开始参与生产制造环节;

5、中国传统的暴利产品、暴富手段将彻底消失,而产品的厚利时代(增值)到来;

6、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关系和资源,而是一个优秀的机制;

7、由于企业越做越纵深,外部竞争越来越少,内部创新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8、美国强力维持传统全球贸易结构,进一步打压中国的电子商务;

9、一部分产品未来进入中国市场,开始被中国贴牌;

10、如何更快、更好的对接到到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各大平台的核心任务;






11、房价从三四线城市开始回落,但不是急落;

12、O2O、P2P等概念将彻底消失在人们视线;

13、融合、跨界、互联依然是企业征战的主题;

14、各地的产业园区开始萧条,特色小镇却迅速成长;

15、中国将进一步成为世界物流、贸易的重要节点;






16、90后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17、定制化、个性化、个体化是产品三大主题,并且附带着强烈的文化气息;

18、传统创业浪潮已经过去,但新个体时代正在来临;

19、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冒出更多的垂直领域;

20、2017年是工薪阶层最纠结的一年,是创业者最苦难的一年;






21、中国召开国际性会议的频率进一步增加;

22、中国的经济、金融体系开始和西方分道扬镳,进行自我探索;

23、金融产业开始大众化,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的支持和红利;

24、财富分化进一步加大,底层的人们为了出路,会不断的博出位;

25、健康问题、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凸显,大健康产业会进一步扩大;






26、很多国际性快消品牌,将越来越不适应中国的市场;

27、外国的节日在中国欢迎程度开始降低;

28、各种APP将大量消失,应用程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生活进一步便利化;

29、之前官员因为腐败问题而下台,2017年开始将有官员因为能力问题而下台;

30、2017年中国最大的红利,是重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31、中国会扶持部分二线城市,往一线城市去靠拢;

32、年轻人结婚的意愿越来越弱,老龄化会进一步加剧,养老产业进一步发展;

33、工厂数量在减少,大量蓝领将失业,同时服务业进一步兴起,吸纳大量服务业从业人员;

34、勤劳虽然不再致富,但勤劳一定能糊口;

35、我们将从自然资源的开发,转向文化资源的开发; 






36、人们不再研究如何竞争,而是研究如何合作;

37、舆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政策导向的主动力;

38、大量劳动型人口转向智力型人口,因此社会的治理力度要加强;

39、中国北方的经济环境会进一步下降,优秀的人才和资源向南方输送;

40、大量农村的优秀产品,有了更多机会往城市输送;而大量城市的流量,更多的指向了农村;






41、农村的土地正在形成一个市场,农村的活力有一定提升;

42、有钱人的财富,将越来越趋向于虚拟,比如估值、市值;

43、一批国产的产品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44、在世界的新技术领域,中国崭露头角的机会越来越多;

45、人与人之间的独立性在增强,人们更加愿意追求内心的幸福;

46、中国的红利:将从制度红利、人口红利,转入到文化红利;

47、中国的竞争力:以前靠自然资源,后来靠制度,现在正切换成靠文明。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阿尔法工厂、对钩网 查看全部
1、一大批企业将倒闭,而同时一大批人将成为自由职业者;

2、2016年倒闭的是传统制造业,2017年倒闭的是互联网泡沫企业;

3、很多互联网企业开始抢占线下地盘、实体店开始复苏,并和线上深度融合;

4、供应链开始逆袭,消费者开始决定生产者,并且开始参与生产制造环节;

5、中国传统的暴利产品、暴富手段将彻底消失,而产品的厚利时代(增值)到来;

6、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关系和资源,而是一个优秀的机制;

7、由于企业越做越纵深,外部竞争越来越少,内部创新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8、美国强力维持传统全球贸易结构,进一步打压中国的电子商务;

9、一部分产品未来进入中国市场,开始被中国贴牌;

10、如何更快、更好的对接到到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各大平台的核心任务;

1.jpg


11、房价从三四线城市开始回落,但不是急落;

12、O2O、P2P等概念将彻底消失在人们视线;

13、融合、跨界、互联依然是企业征战的主题;

14、各地的产业园区开始萧条,特色小镇却迅速成长;

15、中国将进一步成为世界物流、贸易的重要节点;

2.jpg


16、90后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17、定制化、个性化、个体化是产品三大主题,并且附带着强烈的文化气息;

18、传统创业浪潮已经过去,但新个体时代正在来临;

19、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冒出更多的垂直领域;

20、2017年是工薪阶层最纠结的一年,是创业者最苦难的一年;

3.jpg


21、中国召开国际性会议的频率进一步增加;

22、中国的经济、金融体系开始和西方分道扬镳,进行自我探索;

23、金融产业开始大众化,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的支持和红利;

24、财富分化进一步加大,底层的人们为了出路,会不断的博出位;

25、健康问题、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凸显,大健康产业会进一步扩大;

4.jpg


26、很多国际性快消品牌,将越来越不适应中国的市场;

27、外国的节日在中国欢迎程度开始降低;

28、各种APP将大量消失,应用程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生活进一步便利化;

29、之前官员因为腐败问题而下台,2017年开始将有官员因为能力问题而下台;

30、2017年中国最大的红利,是重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5.jpg


31、中国会扶持部分二线城市,往一线城市去靠拢;

32、年轻人结婚的意愿越来越弱,老龄化会进一步加剧,养老产业进一步发展;

33、工厂数量在减少,大量蓝领将失业,同时服务业进一步兴起,吸纳大量服务业从业人员;

34、勤劳虽然不再致富,但勤劳一定能糊口;

35、我们将从自然资源的开发,转向文化资源的开发; 

6.jpg


36、人们不再研究如何竞争,而是研究如何合作;

37、舆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政策导向的主动力;

38、大量劳动型人口转向智力型人口,因此社会的治理力度要加强;

39、中国北方的经济环境会进一步下降,优秀的人才和资源向南方输送;

40、大量农村的优秀产品,有了更多机会往城市输送;而大量城市的流量,更多的指向了农村;

7.jpg


41、农村的土地正在形成一个市场,农村的活力有一定提升;

42、有钱人的财富,将越来越趋向于虚拟,比如估值、市值;

43、一批国产的产品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44、在世界的新技术领域,中国崭露头角的机会越来越多;

45、人与人之间的独立性在增强,人们更加愿意追求内心的幸福;

46、中国的红利:将从制度红利、人口红利,转入到文化红利;

47、中国的竞争力:以前靠自然资源,后来靠制度,现在正切换成靠文明。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智造家二维码.jpg

 
 
 
 
来源:阿尔法工厂、对钩网
488 浏览

揭秘中国工业现状与发展

机械自动化类 盛世流光 2017-03-10 13:0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制造业转移的趋势走向与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甚大。全球范围内出现过四次大规模的制造业迁移,而创新因素是推动制造业大迁移的重要动力。当前,制造业升级和迁移面临的最大现实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







普遍认为,全球范围内出现过四次大规模的制造业迁移:第一次在20世纪初,英国将部分“过剩产能”向美国转移;第二次在20世纪50年代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德国这些战败国转移;第三次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日本、德国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第四次在20世纪80年代年代初,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于是,30多年来中国逐渐成为第三次世界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


麦肯锡、波士顿咨询集团等专业机构以及各路经济学家和媒体,更多是从“成本结构”(包括人力、土地、能源、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综合成本)的角度分析全球制造业转移,进而研判未来制造业是否会流向印度、越南等低成本国家,或是由中国回流欧美。创新因素在全球制造业迁移过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则并未获得足够关注。
 
 


美国:以制造流程创新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美国承接全球产能转移、实现制造业崛起的过程十分漫长,即使在1850年前后,美国已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10家工业企业中的7家,也不表示美国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在产业和技术竞争中,直到1920年前后,美国制造业才完全站上毫无争议的世界之巅,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在制造端、产品端上的全面创新。


20世纪初期的美国,四处闪动着伟大发明与伟大企业,福特的T型车和凯迪拉克的电子启动装置开启了人类的汽车时代,华纳兄弟的《爵士乐歌手》带动了有声电影的繁荣,不锈钢和人造树胶重塑了美国制造业,电话和电气化使美国的工业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尤其是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大范围推广,大规模批量生产,除了能摊薄固定成本,也使大量工程师聚集在一起搞技术研发,极大推动了科技创新。而当时英国工厂的组织形态相对传统,中小作坊是英国社会的最爱,但这类企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成体系的研发创新。



到20世纪20年代年代,英国与美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差距已十分巨大。当时有官方数据显示,美国的研发支出在国民产值中所占比例高达2.5%,而同期的英国只有2%;美国土木工程师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3%,大幅领先英国的5%。1929年,英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是铁路船运、烟酒、纺织,而美国排名前三的优势产业是农业设备与工程机械、车辆与航空器、钢铁和有色金属。英国这样一个志在全球角逐的工业大国,竟然沉沦到依靠烟酒生存。




日本、德国:以协作体系创新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在执行复兴欧洲、日本的产业规划中,让德国和日本优先发展钢铁、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但是,德日两国不愿接受这个产业安排,如果被动接受低端制造业的转移,在未来工业竞争中将永远跑输美国。此后,德国和日本不仅重点发展了汽车、机械、电子等高价值出口产业,更重要的是,以高效完备的国家工业协作体系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为什么德国和日本能够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小企业群?德国将此称为“隐形冠军企业”,日本将此称为“微小的世界顶尖企业”。德国和日本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精细化,很多公司几十年只研究一种零件,只做一个产品,做到世界闻名,效益非常好。他们制造的产品,是基于自己看准的市场而磨炼出的独有技术,这些“隐形冠军企业”不追求做大,而是力求成为具有某种世界第一的“唯一企业”。至今,中国很多高端制造业若不采用德国、日本的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比如航空玻璃、芯片、轴承、光电产品等,竞争力会大大下降。






德国、日本的基础工业技术世界领先,这是两国在全球制造业大迁移中始终保持赢家地位的一大根基。举两个例子,中国稀土储量是世界第一,但缺少技术把它变成材料。这些材料技术都是用几十年的积累研究出来的,这些材料能做到纳米级,搁在手机芯片里面。这些都需要专门的机床设备,这些东西美国也没有,但德国和日本有。



半导体被称为“信息化的粮食”,制造半导体芯片要使用高级光刻机,而全球70%的半导体光刻机由日本制造,德国供应了其中最核心的光学元器件。光刻机是人类迄今所能制造的一切机械中最精密、最关键、最昂贵的设备,对晶片进行光刻操作时,定位精度达到0.01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




韩国:以产业链整合创新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在制造业产能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台湾和韩国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中国台湾精于代工,韩国强于产业链整合,不过,不要忽视创新因素起到的作用。台湾的半导体制造水平是世界级的,鸿海精密(大陆叫富士康)组装了几乎所有的苹果iPhone、iPad,台积电、联发科则是芯片制造领域的世界级巨头。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公司负责设计,中国台湾负责代工做晶圆厂,投资巨大,从4英寸、6英寸、8英寸到现在12寸,从晶圆制造到切割、封装、测试,都是台湾不同的公司在做,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产业链,占到全球芯片制造环节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台积电已经做到16纳米工艺制程,大陆的华为海思、展讯一定要采用台积电的工艺制程,才能使设计出来的高端手机芯片实现批量制造。


iPhone、iPad在苹果公司也只是“实验室产品”,能不能变成大众消费品,中间有很大一道鸿沟——有没有人能够把这个产品大规模地生产出来。实验室设计出一个产品,然后花很长时间制造出一件样品,这不是太难的事。但是,大规模地制造,而且要那些没有技术背景的工人去制造,这就需要规划的流程非常合理,设计的模具非常精确。这里面涉及很多专利技术,这些模具都是鸿海自己设计出来的,与苹果公司是“交叉授权”的关系。也就是说,一款产品要实现量产,就必须用到这些在生产工艺上的专利。



三星电子是韩国制造业的支柱,其国际竞争力是基于“全产业链”模式,即在芯片、闪存、液晶面板、平板电视、手机等全方位投资。三星“全产业链”模式追求的绝不只是成本优势,更重要的是技术积累和创新突破。






“全产业链”模式能使韩国三星深入了解技术,实现高效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三星电子在成功掌握存储、非存储芯片技术后,又陆续掌握了TFT-LCD、PDP、有机发光显示(OLED)、移动芯片、闪存芯片等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其实从根上说都是半导体技术,这些半导体芯片技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面对存储芯片技术的深度掌握,再拓展到其他芯片技术就容易多了。




中国:以体系实力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中国大陆真正开始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应该是在2000年之后。目前,广为人知的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以及硬件制造相关的海尔、联想、华为、中兴、小米、富士康等厂商和品牌逐渐成熟,中国制造业已然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能为海外品牌代工也能推出自有产品的庞大体系。这个体系在2013年9月出版的英国《金融时报》中首度被统称为“红色供应链”。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利润率整体上仍比较低,但体系优势已经形成。



中国出口的很多智能手机、家电和PC产品单品利润率不到5%,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利润的95%都被别人赚走了,企业家终日操心,工人累死累活,国家消耗资源、留下污染,最后只能从中赚点小钱。很多人并没有搞清楚,这点利润率的背后恰恰是中国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那95%的部分除了包括引进部分核心的、高端的电子元器件,更多是企业需要付给工人工资若干元,支付厂房租金若干元,支付水电费若干元,交纳各项税费若干元,付给代理商佣金若干元,支付物流费用若干元,付给配件商若干元……这才是构成产品成本的最大部分。



之后,成本不会平白无故消失,只代表人民币从一些人手中转移到另一些人手中。配件商要供应配件,毫无疑问又需要自己的人工、管理、厂租、水电、物流、仓储等;供电局要供电,就需要电网建设,电站建设,乃至煤矿开采,电力装备制造;物流公司要提供高效的物流,就需要车辆,需要司机,需要付费给高速公路;那么下一步,还需要筑路,需要钢筋水泥,需要……表面上利润率不到5%,骨子里则需要整个国家的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基础设施、物流网络、配套产业、市场体系的强力支持。






制造业的可靠和速度比价格更重要,缺货绝对比高价带来更多损失。依赖于中国对规模巨大且完整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国供应商在外国公司看来更加迅速,也更加可靠。



对于欧美日韩等制造业强国而言,“红色供应链”是一个亦友亦敌的体系。如果没有它,诸如iPhone之类的许多新兴产品可能无法在短时间上市,也不会是现在这个价格。但中国大陆透过这个体系所推出的自有产品,也挟着速度、弹性、低廉成本以及一些创意,让传统工业强国难以在某些市场与之竞争,因为他们缺乏这个体系和条件。




创新驱动的最大障碍






当今世界,制造业升级和迁移面临的最大现实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媒体和经济学家更多关注国内劳动条件的改变,例如“五险一金”制度实施、游资增加等缘故导致薪资和物价上涨等,以及市场和产业结构的更替,致使中国大陆逐渐失去早期的成本优势。而“要素生产率”则更关注相对变化,比如2006年以来的这10年间,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了近5倍,这并不表示成本竞争力的必然削弱,如果自动化程度和组织效率提升更大的话。



过去,我们习惯性地将拉丁美洲、东欧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看做低成本地区,而将美国、西欧和日本看作高成本地区。现今,这已是一种过时的世界观了,工资、技术效率、能源成本、利率和汇率,以及其他因素年复一年的细微变化,悄悄地但也极大地影响了“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图谱。


近十年来,全球的要素价格都不同程度出现上涨,但数字并不是其中关键,重要的是有没有与业绩挂钩,与利润相比,要素价格的上涨是否合理?遗憾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已经导致(甚至继续导致)令人悲观的制造业投资回报率。加上隔在科技创新与市场回报之间的玻璃墙,全球制造业将持续面临悲观前景。



现今,美国主流社会已不太关注来自中国的竞争,认为中国不可能凭新一代制造业取胜,而且逐渐形成关于“为何中国无法拥有下一代制造业”的完整论述。随着智能机器人和3D打印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中国已无优势可言,跨国公司正想方设法将其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迁回美国和欧洲。


中国已经启动“中国制造2025”的十年计划,旨在用先进的制造技术,譬如机器人、3D打印和工业互联网等,实现高效可靠的智能制造。同时,中国又启动另一项国家计划——“互联网+”,寻求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即使中国制造业在硬件上的转型升级得以成功实现,仍面临三大现实挑战:



第一个挑战:欧洲、美国和中国的机器人耗费一样的电量,同样完全按指令工作,也不抱怨或加入工会。欧美工业企业有必要从世界各地运输原材料和电子元件到中国,让机器人完成成品组装,然后再运回美国吗?这完全没有经济意义。欧美企业可以用差不多一样的成本在本地进行生产,去掉运输环节。






第二个挑战:中国大多数机器人也不是在国内生产的,即使有些是在国内组装的,仍然严重依赖从外国进口核心部件。



第三个挑战:欧美工业企业在中国招聘技术人才已经有很大困难,因为先进制造业要求的管理和沟通技巧以及经营基于复杂信息的工厂的能力。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已是中国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软肋。更何况,中国制造业已面临主要对手超常规的竞争压力。






以制造业为支柱的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最关键时刻,现在走的每一步都会对未来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官方机构在9月份权威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6)》指出,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制造业综合成本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全球制造业布局逐渐调整:跨国公司制造业生产呈现向发达国家加速回流趋势,同时,全球制造业正在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前者是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衍生的成本红利,后者是低成本国家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产生吸引力。夹在两者中间的中国制造业,正在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而技术和产业升级则面临不小挑战。




全球制造业大迁移趋势


我国已在寻求降低中国企业综合成本,即要素成本、交易成本和制度性成本,尽可能将更多制造业产能留在中国境内。同时,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加紧推进构建当中,成本结构的变化并不是问题核心,因为全球制造业大迁移背后的真正动力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过去,传统工业强国普遍倾向将制造环节外包给低成本地区,这不是要退出制造业,相反,恰恰是为了强化对产业链的控制。谷歌收购摩托罗拉,高调进入机器人领域并研发自动驾驶汽车,谷歌眼中的远景规划是,互联网技术不断融入制造业之后,可以建立起支配地位。一旦制造业各个环节都被“云计算”接管,将能够对制造业产生足够影响力甚至控制力。


制造业转移的趋势走向与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甚大,美国现在已退出很多制造领域,但是并未退出产业链,而是专攻标准和技术。日本目前也在按照这一路径走,3D、4k、量子点等技术都是由日本开发,并由中国企业发扬光大。如今,夏普、松下、东芝等转型医疗设备、能源,特斯拉的电视就是松下在提供。



前沿技术和关键创新,依然是传统工业强国的主战场,中国制造商仍需跟踪其技术路线。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消失,而“技术红利”才刚刚开始。中国制造业整体上依然技术和资本积累不足,原始创新面临高昂成本,而且风险难测。






工业创新的真正拉动力是市场,中国制造业仍需要从小事、小创新开始做,很多小创新最后无意中可能会撬动大市场。中国制造业完全能依凭独一无二的市场和供应商体系,在全球制造业大迁移过程中创造优势,并掌握从制造材料到销售通路的完整生态系统。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工业智造创新圈 查看全部
制造业转移的趋势走向与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甚大。全球范围内出现过四次大规模的制造业迁移,而创新因素是推动制造业大迁移的重要动力。当前,制造业升级和迁移面临的最大现实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

1.jpg



普遍认为,全球范围内出现过四次大规模的制造业迁移:第一次在20世纪初,英国将部分“过剩产能”向美国转移;第二次在20世纪50年代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德国这些战败国转移;第三次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日本、德国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第四次在20世纪80年代年代初,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于是,30多年来中国逐渐成为第三次世界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


麦肯锡、波士顿咨询集团等专业机构以及各路经济学家和媒体,更多是从“成本结构”(包括人力、土地、能源、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综合成本)的角度分析全球制造业转移,进而研判未来制造业是否会流向印度、越南等低成本国家,或是由中国回流欧美。创新因素在全球制造业迁移过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则并未获得足够关注。
 
 


美国:以制造流程创新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2.JPG


美国承接全球产能转移、实现制造业崛起的过程十分漫长,即使在1850年前后,美国已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10家工业企业中的7家,也不表示美国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在产业和技术竞争中,直到1920年前后,美国制造业才完全站上毫无争议的世界之巅,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在制造端、产品端上的全面创新。


20世纪初期的美国,四处闪动着伟大发明与伟大企业,福特的T型车和凯迪拉克的电子启动装置开启了人类的汽车时代,华纳兄弟的《爵士乐歌手》带动了有声电影的繁荣,不锈钢和人造树胶重塑了美国制造业,电话和电气化使美国的工业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3.jpg


尤其是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大范围推广,大规模批量生产,除了能摊薄固定成本,也使大量工程师聚集在一起搞技术研发,极大推动了科技创新。而当时英国工厂的组织形态相对传统,中小作坊是英国社会的最爱,但这类企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成体系的研发创新。



到20世纪20年代年代,英国与美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差距已十分巨大。当时有官方数据显示,美国的研发支出在国民产值中所占比例高达2.5%,而同期的英国只有2%;美国土木工程师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3%,大幅领先英国的5%。1929年,英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是铁路船运、烟酒、纺织,而美国排名前三的优势产业是农业设备与工程机械、车辆与航空器、钢铁和有色金属。英国这样一个志在全球角逐的工业大国,竟然沉沦到依靠烟酒生存。




日本、德国:以协作体系创新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4.JPG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在执行复兴欧洲、日本的产业规划中,让德国和日本优先发展钢铁、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但是,德日两国不愿接受这个产业安排,如果被动接受低端制造业的转移,在未来工业竞争中将永远跑输美国。此后,德国和日本不仅重点发展了汽车、机械、电子等高价值出口产业,更重要的是,以高效完备的国家工业协作体系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为什么德国和日本能够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小企业群?德国将此称为“隐形冠军企业”,日本将此称为“微小的世界顶尖企业”。德国和日本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精细化,很多公司几十年只研究一种零件,只做一个产品,做到世界闻名,效益非常好。他们制造的产品,是基于自己看准的市场而磨炼出的独有技术,这些“隐形冠军企业”不追求做大,而是力求成为具有某种世界第一的“唯一企业”。至今,中国很多高端制造业若不采用德国、日本的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比如航空玻璃、芯片、轴承、光电产品等,竞争力会大大下降。

5.jpg


德国、日本的基础工业技术世界领先,这是两国在全球制造业大迁移中始终保持赢家地位的一大根基。举两个例子,中国稀土储量是世界第一,但缺少技术把它变成材料。这些材料技术都是用几十年的积累研究出来的,这些材料能做到纳米级,搁在手机芯片里面。这些都需要专门的机床设备,这些东西美国也没有,但德国和日本有。



半导体被称为“信息化的粮食”,制造半导体芯片要使用高级光刻机,而全球70%的半导体光刻机由日本制造,德国供应了其中最核心的光学元器件。光刻机是人类迄今所能制造的一切机械中最精密、最关键、最昂贵的设备,对晶片进行光刻操作时,定位精度达到0.01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




韩国:以产业链整合创新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6.JPG


在制造业产能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台湾和韩国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中国台湾精于代工,韩国强于产业链整合,不过,不要忽视创新因素起到的作用。台湾的半导体制造水平是世界级的,鸿海精密(大陆叫富士康)组装了几乎所有的苹果iPhone、iPad,台积电、联发科则是芯片制造领域的世界级巨头。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公司负责设计,中国台湾负责代工做晶圆厂,投资巨大,从4英寸、6英寸、8英寸到现在12寸,从晶圆制造到切割、封装、测试,都是台湾不同的公司在做,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产业链,占到全球芯片制造环节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台积电已经做到16纳米工艺制程,大陆的华为海思、展讯一定要采用台积电的工艺制程,才能使设计出来的高端手机芯片实现批量制造。


iPhone、iPad在苹果公司也只是“实验室产品”,能不能变成大众消费品,中间有很大一道鸿沟——有没有人能够把这个产品大规模地生产出来。实验室设计出一个产品,然后花很长时间制造出一件样品,这不是太难的事。但是,大规模地制造,而且要那些没有技术背景的工人去制造,这就需要规划的流程非常合理,设计的模具非常精确。这里面涉及很多专利技术,这些模具都是鸿海自己设计出来的,与苹果公司是“交叉授权”的关系。也就是说,一款产品要实现量产,就必须用到这些在生产工艺上的专利。



三星电子是韩国制造业的支柱,其国际竞争力是基于“全产业链”模式,即在芯片、闪存、液晶面板、平板电视、手机等全方位投资。三星“全产业链”模式追求的绝不只是成本优势,更重要的是技术积累和创新突破。

7.JPG


“全产业链”模式能使韩国三星深入了解技术,实现高效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三星电子在成功掌握存储、非存储芯片技术后,又陆续掌握了TFT-LCD、PDP、有机发光显示(OLED)、移动芯片、闪存芯片等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其实从根上说都是半导体技术,这些半导体芯片技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面对存储芯片技术的深度掌握,再拓展到其他芯片技术就容易多了。




中国:以体系实力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8.jpg


中国大陆真正开始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应该是在2000年之后。目前,广为人知的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以及硬件制造相关的海尔、联想、华为、中兴、小米、富士康等厂商和品牌逐渐成熟,中国制造业已然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能为海外品牌代工也能推出自有产品的庞大体系。这个体系在2013年9月出版的英国《金融时报》中首度被统称为“红色供应链”。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利润率整体上仍比较低,但体系优势已经形成。



中国出口的很多智能手机、家电和PC产品单品利润率不到5%,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利润的95%都被别人赚走了,企业家终日操心,工人累死累活,国家消耗资源、留下污染,最后只能从中赚点小钱。很多人并没有搞清楚,这点利润率的背后恰恰是中国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那95%的部分除了包括引进部分核心的、高端的电子元器件,更多是企业需要付给工人工资若干元,支付厂房租金若干元,支付水电费若干元,交纳各项税费若干元,付给代理商佣金若干元,支付物流费用若干元,付给配件商若干元……这才是构成产品成本的最大部分。



之后,成本不会平白无故消失,只代表人民币从一些人手中转移到另一些人手中。配件商要供应配件,毫无疑问又需要自己的人工、管理、厂租、水电、物流、仓储等;供电局要供电,就需要电网建设,电站建设,乃至煤矿开采,电力装备制造;物流公司要提供高效的物流,就需要车辆,需要司机,需要付费给高速公路;那么下一步,还需要筑路,需要钢筋水泥,需要……表面上利润率不到5%,骨子里则需要整个国家的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基础设施、物流网络、配套产业、市场体系的强力支持。

9.JPG


制造业的可靠和速度比价格更重要,缺货绝对比高价带来更多损失。依赖于中国对规模巨大且完整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国供应商在外国公司看来更加迅速,也更加可靠。



对于欧美日韩等制造业强国而言,“红色供应链”是一个亦友亦敌的体系。如果没有它,诸如iPhone之类的许多新兴产品可能无法在短时间上市,也不会是现在这个价格。但中国大陆透过这个体系所推出的自有产品,也挟着速度、弹性、低廉成本以及一些创意,让传统工业强国难以在某些市场与之竞争,因为他们缺乏这个体系和条件。




创新驱动的最大障碍

10.jpg


当今世界,制造业升级和迁移面临的最大现实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媒体和经济学家更多关注国内劳动条件的改变,例如“五险一金”制度实施、游资增加等缘故导致薪资和物价上涨等,以及市场和产业结构的更替,致使中国大陆逐渐失去早期的成本优势。而“要素生产率”则更关注相对变化,比如2006年以来的这10年间,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了近5倍,这并不表示成本竞争力的必然削弱,如果自动化程度和组织效率提升更大的话。



过去,我们习惯性地将拉丁美洲、东欧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看做低成本地区,而将美国、西欧和日本看作高成本地区。现今,这已是一种过时的世界观了,工资、技术效率、能源成本、利率和汇率,以及其他因素年复一年的细微变化,悄悄地但也极大地影响了“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图谱。


近十年来,全球的要素价格都不同程度出现上涨,但数字并不是其中关键,重要的是有没有与业绩挂钩,与利润相比,要素价格的上涨是否合理?遗憾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已经导致(甚至继续导致)令人悲观的制造业投资回报率。加上隔在科技创新与市场回报之间的玻璃墙,全球制造业将持续面临悲观前景。



现今,美国主流社会已不太关注来自中国的竞争,认为中国不可能凭新一代制造业取胜,而且逐渐形成关于“为何中国无法拥有下一代制造业”的完整论述。随着智能机器人和3D打印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中国已无优势可言,跨国公司正想方设法将其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迁回美国和欧洲。


中国已经启动“中国制造2025”的十年计划,旨在用先进的制造技术,譬如机器人、3D打印和工业互联网等,实现高效可靠的智能制造。同时,中国又启动另一项国家计划——“互联网+”,寻求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即使中国制造业在硬件上的转型升级得以成功实现,仍面临三大现实挑战:



第一个挑战:欧洲、美国和中国的机器人耗费一样的电量,同样完全按指令工作,也不抱怨或加入工会。欧美工业企业有必要从世界各地运输原材料和电子元件到中国,让机器人完成成品组装,然后再运回美国吗?这完全没有经济意义。欧美企业可以用差不多一样的成本在本地进行生产,去掉运输环节。

11.jpg


第二个挑战:中国大多数机器人也不是在国内生产的,即使有些是在国内组装的,仍然严重依赖从外国进口核心部件。



第三个挑战:欧美工业企业在中国招聘技术人才已经有很大困难,因为先进制造业要求的管理和沟通技巧以及经营基于复杂信息的工厂的能力。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已是中国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软肋。更何况,中国制造业已面临主要对手超常规的竞争压力。

12.JPG


以制造业为支柱的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最关键时刻,现在走的每一步都会对未来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官方机构在9月份权威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6)》指出,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制造业综合成本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全球制造业布局逐渐调整:跨国公司制造业生产呈现向发达国家加速回流趋势,同时,全球制造业正在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前者是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衍生的成本红利,后者是低成本国家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产生吸引力。夹在两者中间的中国制造业,正在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而技术和产业升级则面临不小挑战。




全球制造业大迁移趋势


我国已在寻求降低中国企业综合成本,即要素成本、交易成本和制度性成本,尽可能将更多制造业产能留在中国境内。同时,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加紧推进构建当中,成本结构的变化并不是问题核心,因为全球制造业大迁移背后的真正动力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过去,传统工业强国普遍倾向将制造环节外包给低成本地区,这不是要退出制造业,相反,恰恰是为了强化对产业链的控制。谷歌收购摩托罗拉,高调进入机器人领域并研发自动驾驶汽车,谷歌眼中的远景规划是,互联网技术不断融入制造业之后,可以建立起支配地位。一旦制造业各个环节都被“云计算”接管,将能够对制造业产生足够影响力甚至控制力。


制造业转移的趋势走向与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甚大,美国现在已退出很多制造领域,但是并未退出产业链,而是专攻标准和技术。日本目前也在按照这一路径走,3D、4k、量子点等技术都是由日本开发,并由中国企业发扬光大。如今,夏普、松下、东芝等转型医疗设备、能源,特斯拉的电视就是松下在提供。



前沿技术和关键创新,依然是传统工业强国的主战场,中国制造商仍需跟踪其技术路线。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消失,而“技术红利”才刚刚开始。中国制造业整体上依然技术和资本积累不足,原始创新面临高昂成本,而且风险难测。

13.jpg


工业创新的真正拉动力是市场,中国制造业仍需要从小事、小创新开始做,很多小创新最后无意中可能会撬动大市场。中国制造业完全能依凭独一无二的市场和供应商体系,在全球制造业大迁移过程中创造优势,并掌握从制造材料到销售通路的完整生态系统。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智造家二维码.jpg

 
 
 
来源:工业智造创新圈
994 浏览

干货 | 减速机磨合期的注意事项

机械自动化类 冷眼看世界 2017-03-10 11:20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减速机出厂后,一般规定有200小时左右的磨合期(超过时间必须换油),这是减速机械使用初期的技术特点而规定的。磨合期是保证减速机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部分用户由于缺乏对减速机使用常识或是因为许用扭距不够,或是想尽快获得收益、小机大用,而忽视新机磨合期的特殊技术要求。


有的用户甚至认为,反正厂家有保修期,机器坏了由厂家负责维修,于是减速机在磨合期内就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导致减速机故障频繁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减速机的正常使用,缩短了减速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减速机磨合期的使用与保养应引起充分重视。


减速机磨合期的主要问题




1、磨损速度快


由于新减速机零部件加工、装配和调试等因素的影响,配合面接触面积较小,而许用的扭距较大。减速机在运行过程中,零件表面的凹凸部分相互嵌合摩擦,磨落下来的金属碎屑,又作为磨料,继续参与摩擦,更加速了零件配合表面的磨损。因此,磨合期内容易造成零部件(特别是配合表面)的磨损,磨损速度过快。这时,如果超负荷运转,则可能导致零部件的损坏,产生早期故障。




2、润滑不良


由于新装配的零部件的配合间隙较小,并且由于装配等原因,润滑油(脂)不易在摩擦表面形成均匀的油膜,以阻止磨损。从而降低润滑效能,造成机件的早期异常磨损。严重时会造成精密配合的摩擦表面划伤或咬合现象,导致故障的发生。




3、发生松动


新加工装配的零部件,存在着几何形状和配合尺寸的偏差,在使用初期,由于受到冲击、振动等交变负荷,以及受热、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磨损过快等原因,容易使原来紧固的零部件产生松动。




4、发生渗漏现象


由于零件的松动、振动和减速机受热的影响,减速机的密封面以及管接头等处,会出现渗漏现象;部分铸造等缺陷,在装配调试时难以发现,但由于作业过程中的振动、冲击作用,这种缺陷就被暴露出来,表现为漏(渗)油。因此,磨合期偶尔会出现渗漏现象。




5、操作失误多


由于对减速机的结构、性能的了解不够(特别是新的操作者),容易因操作失误引起故障,甚至引起机械事故和安全事故。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若是贵公司特殊定做的非标减速机,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生产厂家的培训、指导,对减速机的结构、性能要充分的了解,并获得一定的操作及维护经验方可操作减速机。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是操作者操作设备的必备资料,在操作减速机前,一定要先阅读使用维护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保养。


2、特别注意磨合期中减速机的工作负荷,磨合期内的工作负荷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负荷的85%,并要安排适合的工作量,防止减速机长时间连续作业所引起的过热现象的发生。


3、经常观察磨合期中的减速机的工作状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停车予以排除,在原因未找到,故障未排除前,应停止作业。


4、磨合期过后,应该合理选用润滑油,特别是输入功率大于11KW的减速机须注中负载齿轮油。注意经常检查润滑油、液压油、冷却液、油位和品质,并注意检查整机的密封性。检查中发现油缺少过多,应分析原因。同时,应强化各润滑点的润滑,建议在磨合期内,每周都要对润滑点加注润滑脂(特殊要求除外)。立式带油泵的减速机接电源时注意油泵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为正确。


5、保持减速机清洁,及时调整、紧固松动的零部件,以防因松动而加剧零部件的磨损或导致零部件丢失。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查看全部
减速机出厂后,一般规定有200小时左右的磨合期(超过时间必须换油),这是减速机械使用初期的技术特点而规定的。磨合期是保证减速机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部分用户由于缺乏对减速机使用常识或是因为许用扭距不够,或是想尽快获得收益、小机大用,而忽视新机磨合期的特殊技术要求。


有的用户甚至认为,反正厂家有保修期,机器坏了由厂家负责维修,于是减速机在磨合期内就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导致减速机故障频繁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减速机的正常使用,缩短了减速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减速机磨合期的使用与保养应引起充分重视。


减速机磨合期的主要问题




1、磨损速度快


由于新减速机零部件加工、装配和调试等因素的影响,配合面接触面积较小,而许用的扭距较大。减速机在运行过程中,零件表面的凹凸部分相互嵌合摩擦,磨落下来的金属碎屑,又作为磨料,继续参与摩擦,更加速了零件配合表面的磨损。因此,磨合期内容易造成零部件(特别是配合表面)的磨损,磨损速度过快。这时,如果超负荷运转,则可能导致零部件的损坏,产生早期故障。




2、润滑不良


由于新装配的零部件的配合间隙较小,并且由于装配等原因,润滑油(脂)不易在摩擦表面形成均匀的油膜,以阻止磨损。从而降低润滑效能,造成机件的早期异常磨损。严重时会造成精密配合的摩擦表面划伤或咬合现象,导致故障的发生。




3、发生松动


新加工装配的零部件,存在着几何形状和配合尺寸的偏差,在使用初期,由于受到冲击、振动等交变负荷,以及受热、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磨损过快等原因,容易使原来紧固的零部件产生松动。




4、发生渗漏现象


由于零件的松动、振动和减速机受热的影响,减速机的密封面以及管接头等处,会出现渗漏现象;部分铸造等缺陷,在装配调试时难以发现,但由于作业过程中的振动、冲击作用,这种缺陷就被暴露出来,表现为漏(渗)油。因此,磨合期偶尔会出现渗漏现象。




5、操作失误多


由于对减速机的结构、性能的了解不够(特别是新的操作者),容易因操作失误引起故障,甚至引起机械事故和安全事故。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若是贵公司特殊定做的非标减速机,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生产厂家的培训、指导,对减速机的结构、性能要充分的了解,并获得一定的操作及维护经验方可操作减速机。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是操作者操作设备的必备资料,在操作减速机前,一定要先阅读使用维护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保养。


2、特别注意磨合期中减速机的工作负荷,磨合期内的工作负荷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负荷的85%,并要安排适合的工作量,防止减速机长时间连续作业所引起的过热现象的发生。


3、经常观察磨合期中的减速机的工作状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停车予以排除,在原因未找到,故障未排除前,应停止作业。


4、磨合期过后,应该合理选用润滑油,特别是输入功率大于11KW的减速机须注中负载齿轮油。注意经常检查润滑油、液压油、冷却液、油位和品质,并注意检查整机的密封性。检查中发现油缺少过多,应分析原因。同时,应强化各润滑点的润滑,建议在磨合期内,每周都要对润滑点加注润滑脂(特殊要求除外)。立式带油泵的减速机接电源时注意油泵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为正确。


5、保持减速机清洁,及时调整、紧固松动的零部件,以防因松动而加剧零部件的磨损或导致零部件丢失。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智造家二维码.jpg

 
445 浏览

干货 | 知道这4点,做选择齿轮减速电机的行家!

机械自动化类 盛世流光 2017-03-08 14:31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齿轮直流减速电机包含直流齿轮减速电机,直流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直流行星减速电机。
 
 在选择减速电机之前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齿轮箱减速电机的基本条件,是额定电压、额定转速、额定转矩三项指标。 


2每种型号的参数表中介绍的性能指标中最高效率点指额定转速和额定转矩,供参考选择,齿轮减速电机的额定工作点是电机设计的重要依据,在额定点附近工作时其工作效率最高,性能最稳定。


3在大减速比低转速条件下要参考性能参数表中最大允许负载和转速,在最大允许负载和转速的条件下运转会降低减速器的使用寿命或直接损坏齿轮减速器。 


4选择的电机在批量使用用之前要进行样机实验,确认额定转速、额定转矩、电压、电流是否符合条件,如果接近可以认为选择合理,可以使用。如果偏差较大就要换型,否则不能保证使用寿命和质量。




齿轮减速电机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反向自锁的功能,可以有较大的减速比,输入轴和输出轴不在同一平面上,也不在同一平面上。但是体积一般较大,传动效率也不高,精度不高。

齿轮减速电机其优点是结构比较紧凑,回程间隙小、精度较高,使用寿命很长,额定输出扭矩可以做的很大。但价格略贵。齿轮减速机具有体积小,传递扭矩大的特点。

齿轮减速电机在模块组合体系基础上设计制造,有极多的电机组合、安装形式和结构方案,传动比分级细密,满足不同的使用工况,实现机电一体化。

齿轮减速机传动效率高,耗能低,性能优越。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查看全部
齿轮直流减速电机包含直流齿轮减速电机,直流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直流行星减速电机。
 
 在选择减速电机之前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齿轮箱减速电机的基本条件,是额定电压、额定转速、额定转矩三项指标。 


2每种型号的参数表中介绍的性能指标中最高效率点指额定转速和额定转矩,供参考选择,齿轮减速电机的额定工作点是电机设计的重要依据,在额定点附近工作时其工作效率最高,性能最稳定。


3在大减速比低转速条件下要参考性能参数表中最大允许负载和转速,在最大允许负载和转速的条件下运转会降低减速器的使用寿命或直接损坏齿轮减速器。 


4选择的电机在批量使用用之前要进行样机实验,确认额定转速、额定转矩、电压、电流是否符合条件,如果接近可以认为选择合理,可以使用。如果偏差较大就要换型,否则不能保证使用寿命和质量。




齿轮减速电机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反向自锁的功能,可以有较大的减速比,输入轴和输出轴不在同一平面上,也不在同一平面上。但是体积一般较大,传动效率也不高,精度不高。

齿轮减速电机其优点是结构比较紧凑,回程间隙小、精度较高,使用寿命很长,额定输出扭矩可以做的很大。但价格略贵。齿轮减速机具有体积小,传递扭矩大的特点。

齿轮减速电机在模块组合体系基础上设计制造,有极多的电机组合、安装形式和结构方案,传动比分级细密,满足不同的使用工况,实现机电一体化。

齿轮减速机传动效率高,耗能低,性能优越。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505 浏览

常用分拣机的主要类型

机械自动化类 南巷孤人 2017-03-06 15:48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自动分拣系统是先进配送中心所必需的设施条件之一。具有很高的分拣效率,通常每小时可分拣商品6000-12000箱;可以说,自动分拣机是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的一项关健因素。




自动分拣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1.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 由于采用大生产中使用的流水线自动作业方式,自动分拣系统不受气候、时间、人的体力等的限制,可以连续运行,同时由于自动分拣系统单位时间分拣件数多,因此自动分拣系统的分拣能力是连续运行100个小时以上,每小时可分拣7000件包装商品。


如用人工则每小时只能分拣150件左右,同时分拣人员也不能在这种劳动强度下连续工作8小时。


2.分拣误差率极低。 自动分拣系统的分拣误差率大小主要取决于所输入分拣信息的准确性大小,这又取决于分拣信息的输入机制,如果采用人工键盘或语音识别方式输入,则误差率在3%以上,如采用条形码扫描输入,除非条形码的印刷本身有差错,否则不会出错。因此,目前自动分拣系统主要采用条形码技术来识别货物。


3.分拣作业基本实现无人化。 国外建立自动分拣系统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人员的使用,减轻工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人员的使用效率,因此自动分拣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使用,基本做到无人化。



下面介绍一下分拣机的主要类型: 


交叉带分拣机






交叉带分拣机有很多种型式,通常比较普遍的为一车双带式,即一个小车上面有两段垂直的皮带,既可以每段皮带上搬送一个包裹也可以两段皮带合起来搬送一个包裹。


在两段皮带合起来搬送一个包裹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分拣机两段皮带方向的预动作,使包裹的方向与分拣方向相一直以减少格口的间距要求。


交叉带分拣机的优点就是噪音低、可分拣货物的范围广,通过双边供包及格口优化可以实现单台最大能力约2万件每小时。


但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即造价比较昂贵、维护费用高。目前在这方面的主要的供应商有:FKI、范德兰德、Cinetic、德国伯曼机械、英特诺等。国内的有普天及上海邮通。 



翻盘式分拣机






翻盘式分拣机是通过托盘倾翻的方式将包裹分拣出去的,该分拣机在快递行业也有应用,但更加多的是应用在机场行李分拣领域。


最大能力可以达到1万2千件每小时。标准翻盘式分拣机由木托盘、倾翻装置、底部框架组成,倾翻分为机械倾翻及电动倾翻两种。供应商有FKI、范德兰德、德国伯曼机械等。 



滑块式分拣机






滑块式分拣机如图所示,它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条板输送机。输送机的表面用金属条板或管子构成,如竹席状,而在每个条板或管子上有一枚用硬质材料制成的导向滑块,能沿条板作横向滑动。


平时滑块停止在输送机的侧边,滑块的下部有销子与条板下导向杆联结,通过计算机控制,当被分拣的货物到达指定道口时,控制器使导向滑块有序地自动向输送机的对面一侧滑动,把货物推人分拣道口,从而商品就被引出主输送机。


这种方式是将商品侧向逐渐推出,并不冲击商品,故商品不容易损伤,它对分拣商品的形状和大小适用范围较广,是目前国外一种最新型的高速分拣机。


滑块式分拣机也是在快递行业应用非常多的一种分拣机。滑块式分拣机是一种非常可靠的分拣机,故障率非常低,在大的配送中心,比如UPS的路易斯维尔,就使用了大量的滑块式分拣机来完成预分拣及最终分拣。滑块式分拣机可以多台交叉重叠起来使用,以满足单一滑块式分拣机无法达到能力要求的目的。 



挡板式分拣机






挡板式分拣机是利用一个挡板(挡杆)挡住在输送机上向前移动的商品,将商品引导到一侧的滑道排出。挡板的另一种形式是挡板一端作为支点,可作旋转。


挡板动作时,像一堵墙似地挡住商品向前移动,利用输送机对商品的摩擦力推动,使商品沿着挡板表面移动,从主输送机上排出至滑道。平时挡板处于主输送机一侧,可让商品继续前移;如挡板作横向移动或旋转,则商品就排向滑道。


挡板一般是安装在输送机的两侧,和输送机上平面不相接触,即使在操作时也只接触商品而不触及输送机的输送表面,因此它对大多数形式的输送机都适用。就挡板本身而言,也有不同形式,如有直线型、曲线型,也有的在挡板工作面上装有滚筒或光滑的塑料材料,以减少摩擦阻力。  


胶带浮出式分拣机






这种分拣结构用于辊筒式主输送机上,将有动力驱动的两条或多条胶带或单个链条横向安装在主输送辊筒之间的下方。当分拣机结构接受指令启动寸,胶带或链条向上提升,接触商品底回把商品托起,并将其向主输送饥一侧移出。  




辊筒浮出式分拣机






这种分拣机构用于辊筒式或链条式的主输送机上,将一个或数十有动力的斜向辊简安装在主输送机表面下方?分拣机构启动时,斜向辊筒向上浮起,接触商品底部,将商品斜向移出主输送机-这种上浮式分拣机,有一种是采用一排能向左或[山右旋转的辊筒,以气功提升,可将商品向左或向右排出。 




条板倾斜式分拣机






这是一种特殊型的条板输送机,商品装载在输送机的条板上,当商品行走到需要分拣的位置时,条板的一端自动升起,使条板倾斜,从而将商品移离主输送机。商品占用的条板数足随不同商品的长度而定,经占用的条板数如同一个单元,同时倾斜,因此,这种分拣机对商品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不受限制。  

以上就是分拣机的各种类型,根据它的分类,我们不难看出,每种分拣机都有自己的分检对象,这也是各种分拣机的重要区别!但现在的自动分拣机仍停留在对小物件的分拣上,对于大宗物品仍无法带动,因此,大物件分拣机仍是物流方面的专家的研究要点。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查看全部
自动分拣系统是先进配送中心所必需的设施条件之一。具有很高的分拣效率,通常每小时可分拣商品6000-12000箱;可以说,自动分拣机是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的一项关健因素。




自动分拣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1.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 由于采用大生产中使用的流水线自动作业方式,自动分拣系统不受气候、时间、人的体力等的限制,可以连续运行,同时由于自动分拣系统单位时间分拣件数多,因此自动分拣系统的分拣能力是连续运行100个小时以上,每小时可分拣7000件包装商品。


如用人工则每小时只能分拣150件左右,同时分拣人员也不能在这种劳动强度下连续工作8小时。


2.分拣误差率极低。 自动分拣系统的分拣误差率大小主要取决于所输入分拣信息的准确性大小,这又取决于分拣信息的输入机制,如果采用人工键盘或语音识别方式输入,则误差率在3%以上,如采用条形码扫描输入,除非条形码的印刷本身有差错,否则不会出错。因此,目前自动分拣系统主要采用条形码技术来识别货物。


3.分拣作业基本实现无人化。 国外建立自动分拣系统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人员的使用,减轻工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人员的使用效率,因此自动分拣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使用,基本做到无人化。



下面介绍一下分拣机的主要类型: 


交叉带分拣机

1.JPG


交叉带分拣机有很多种型式,通常比较普遍的为一车双带式,即一个小车上面有两段垂直的皮带,既可以每段皮带上搬送一个包裹也可以两段皮带合起来搬送一个包裹。


在两段皮带合起来搬送一个包裹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分拣机两段皮带方向的预动作,使包裹的方向与分拣方向相一直以减少格口的间距要求。


交叉带分拣机的优点就是噪音低、可分拣货物的范围广,通过双边供包及格口优化可以实现单台最大能力约2万件每小时。


但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即造价比较昂贵、维护费用高。目前在这方面的主要的供应商有:FKI、范德兰德、Cinetic、德国伯曼机械、英特诺等。国内的有普天及上海邮通。 



翻盘式分拣机

2.jpg


翻盘式分拣机是通过托盘倾翻的方式将包裹分拣出去的,该分拣机在快递行业也有应用,但更加多的是应用在机场行李分拣领域。


最大能力可以达到1万2千件每小时。标准翻盘式分拣机由木托盘、倾翻装置、底部框架组成,倾翻分为机械倾翻及电动倾翻两种。供应商有FKI、范德兰德、德国伯曼机械等。 



滑块式分拣机

3.JPG


滑块式分拣机如图所示,它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条板输送机。输送机的表面用金属条板或管子构成,如竹席状,而在每个条板或管子上有一枚用硬质材料制成的导向滑块,能沿条板作横向滑动。


平时滑块停止在输送机的侧边,滑块的下部有销子与条板下导向杆联结,通过计算机控制,当被分拣的货物到达指定道口时,控制器使导向滑块有序地自动向输送机的对面一侧滑动,把货物推人分拣道口,从而商品就被引出主输送机。


这种方式是将商品侧向逐渐推出,并不冲击商品,故商品不容易损伤,它对分拣商品的形状和大小适用范围较广,是目前国外一种最新型的高速分拣机。


滑块式分拣机也是在快递行业应用非常多的一种分拣机。滑块式分拣机是一种非常可靠的分拣机,故障率非常低,在大的配送中心,比如UPS的路易斯维尔,就使用了大量的滑块式分拣机来完成预分拣及最终分拣。滑块式分拣机可以多台交叉重叠起来使用,以满足单一滑块式分拣机无法达到能力要求的目的。 



挡板式分拣机

4.JPG


挡板式分拣机是利用一个挡板(挡杆)挡住在输送机上向前移动的商品,将商品引导到一侧的滑道排出。挡板的另一种形式是挡板一端作为支点,可作旋转。


挡板动作时,像一堵墙似地挡住商品向前移动,利用输送机对商品的摩擦力推动,使商品沿着挡板表面移动,从主输送机上排出至滑道。平时挡板处于主输送机一侧,可让商品继续前移;如挡板作横向移动或旋转,则商品就排向滑道。


挡板一般是安装在输送机的两侧,和输送机上平面不相接触,即使在操作时也只接触商品而不触及输送机的输送表面,因此它对大多数形式的输送机都适用。就挡板本身而言,也有不同形式,如有直线型、曲线型,也有的在挡板工作面上装有滚筒或光滑的塑料材料,以减少摩擦阻力。  


胶带浮出式分拣机

5.jpg


这种分拣结构用于辊筒式主输送机上,将有动力驱动的两条或多条胶带或单个链条横向安装在主输送辊筒之间的下方。当分拣机结构接受指令启动寸,胶带或链条向上提升,接触商品底回把商品托起,并将其向主输送饥一侧移出。  




辊筒浮出式分拣机

6.JPG


这种分拣机构用于辊筒式或链条式的主输送机上,将一个或数十有动力的斜向辊简安装在主输送机表面下方?分拣机构启动时,斜向辊筒向上浮起,接触商品底部,将商品斜向移出主输送机-这种上浮式分拣机,有一种是采用一排能向左或[山右旋转的辊筒,以气功提升,可将商品向左或向右排出。 




条板倾斜式分拣机

7.JPG


这是一种特殊型的条板输送机,商品装载在输送机的条板上,当商品行走到需要分拣的位置时,条板的一端自动升起,使条板倾斜,从而将商品移离主输送机。商品占用的条板数足随不同商品的长度而定,经占用的条板数如同一个单元,同时倾斜,因此,这种分拣机对商品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不受限制。  

以上就是分拣机的各种类型,根据它的分类,我们不难看出,每种分拣机都有自己的分检对象,这也是各种分拣机的重要区别!但现在的自动分拣机仍停留在对小物件的分拣上,对于大宗物品仍无法带动,因此,大物件分拣机仍是物流方面的专家的研究要点。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546 浏览

20张机械动图,学机械就是这么简单!(动图)

机械自动化类 jingjing 2017-03-06 14:27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1.星形弹性联轴器





 
 
 
2.万向联轴器





 
 
 
3.滑块联轴器





 
 
 
4.梅花型弹性联轴器





 
 
 
5.十字滑块联轴器





 
 
 
6.单片摩擦离合





 
 
 
7.多片摩擦离合器





 
 
电磁摩擦离合器





 
 
 
8.传动轴





 
 
 
9.钩结构





 
 
 
10.链传动





 
 
 
11.滚动轴承组成





 
 
 
12.调心轴承





 
 
 
13.齿轮传动





 
 
 
14.单杆压缩机





 
 
五轴加工





 
 
 
15.蒸汽机





 
 
 
16.造粒机





 
 
 
17.电梯工作原理





 
 
 
18.涡轮变速箱





 
 
 
19.印刷机结构





 
 
 
20.缝纫机





 
 
 
21.泥浆机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 工控帮 查看全部
1.星形弹性联轴器

1.gif

 
 
 
2.万向联轴器

2.gif

 
 
 
3.滑块联轴器

3.gif

 
 
 
4.梅花型弹性联轴器

4.gif

 
 
 
5.十字滑块联轴器

5.gif

 
 
 
6.单片摩擦离合

6.gif

 
 
 
7.多片摩擦离合器

7.gif

 
 
电磁摩擦离合器

8.gif

 
 
 
8.传动轴

9.gif

 
 
 
9.钩结构

10.gif

 
 
 
10.链传动

11.gif

 
 
 
11.滚动轴承组成

12.gif

 
 
 
12.调心轴承

13.gif

 
 
 
13.齿轮传动

14.gif

 
 
 
14.单杆压缩机

15.gif

 
 
五轴加工

16.gif

 
 
 
15.蒸汽机

17.gif

 
 
 
16.造粒机

18.gif

 
 
 
17.电梯工作原理

19.gif

 
 
 
18.涡轮变速箱

20.gif

 
 
 
19.印刷机结构

21.gif

 
 
 
20.缝纫机

22.JPG

 
 
 
21.泥浆机

23.jpg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智造家二维码.jpg

 
 
 
来源:微信公众号 工控帮
463 浏览

从螺纹钢价格的暴涨,看基建投资的火热

机械自动化类 冷眼看世界 2017-03-02 13:28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导读:北大经济学院教授苏剑指出,钢价上涨肯定与基建投资加快有关,同时民间对经济企稳的预期也在上升,这也说明了实体经济在回暖。
 
 

各大钢企老总笑得合不拢嘴。
 

原因是,本来担心去年10月以来的房地产调控影响钢铁价格,没想到今年价格更高。“国家铁路、公路、机场、地铁等基建工程项目的巨大投资有助于缓冲房地产调控的影响。”3月1日,河北敬业集团副总经理陈利杰在兰格钢铁网2017年北京地区春季钢材市场形势分析会上说。
 

螺纹钢主要用于建筑业,其价格飙升反映出目前基建投资的火热。根据工程机械协会数据,2017年1月挖掘机销量4548台,同比增长5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2月份,中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1%,虽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
 

不过,目前螺纹钢价格暴涨尽管说明基建投资火热,但是未必有类似“4万亿”的强刺激措施出现。3月1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所谓“投资刺激计划”,是在特殊时期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增加政府投资的规模,来拉动内需、稳定增长。“因此,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螺纹钢价格暴涨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今年头2个月,钢材价格继续快速上涨,其中最主要的是螺纹钢价格上涨迅猛。
 

今年2月初,河北唐山地区三级螺纹钢价格为每吨3200元左右,相比一个月前每吨涨幅仅仅3%左右。但是此后涨势加快,3月1日的价格是每吨3780元,1个月时间环比涨幅在20%左右。
 

但是,热卷价格却没有这么大变化。3月1日热卷价格是每吨3770元,相比2月初的每吨3700元的水平,差别不大。如果相比2016年12月12日每吨3950元的水平,热卷的价格甚至有所下降。
 

为什么钢铁价格唯独螺纹钢价格迅速上涨?兰格钢铁首席分析师马力认为,去年汽车需求比较大,板材(热卷为板材一种)主要为汽车用钢,所以板材价格会上涨。
 

他认为,现在螺纹钢价格快速上涨,是否是由基建加快带动,还需要具体的数字证明。目前螺纹钢的库存仍在增加。“价格看涨,主要是贸易商对未来预期看好,增加了库存。”他说。
 

根据兰格的数据,目前全国29个重点城市建筑钢材社会库存量为95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7成。
 

马力判断,短期螺纹钢存在下调的可能。未来几个月钢价走势则取决于国家去产能的力度,如果力度加大,也可能使得钢价再次回升。
 

北大经济学院教授苏剑指出,目前螺纹钢价格涨幅大,与去年基数低有关,二是可能去年去产能取得了一定效果,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期货市场的炒作因素。
 

钢铁行业资深专家马忠普认为,螺纹钢价格狂涨,与去年以来的关闭中频炉行动有关,这方面涉及巨大的产能。下一步如果进一步加大钢铁去产能的力度,钢铁价格还会上升。
 
 
 

    
基建轰鸣建筑业繁荣?   
 

据工程机械协会数据,2017年1月挖掘机销量4548台,同比增长54%,其中,小挖、中挖和大挖同比分别增长57%、33%和107%。
 

由此看来,各地的基建投资的确在加快。近期,不少省份在节后举行了重大项目开工仪式。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1%,虽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认为,受春节假期和冬季低温的影响,1、2月份企业开工率相对较低,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落,2月降至60.1%,但仍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5.8%,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较为乐观,建筑业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北大经济学院教授苏剑指出,钢价上涨肯定与基建投资加快有关,同时民间对经济企稳的预期也在上升,这也说明了实体经济在回暖。
 

国家统计局将在3月公布1-2月的投资和新开工数据,届时基建投资是否加快将一见分晓。
 

不过,很多专家均警告,尽管目前基建整体表现良好,经济仍只是企稳,并未加快。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根据数据分析认为,目前,流通领域反映出来的钢铁市场的景气度比生产领域要高得多。这说明,钢铁呈现出稳中有升强劲的势头。
 

但是,钢铁价格高涨也带来了风险。2月份钢铁行业的购进价格指数是60.4%,反映出未来钢铁产业成本所形成的压力加大。“钢铁价格的上涨势头超越了需求承载的能力,这是很不好的,恐怕有炒作方面的因素,脱离了供需关系的承载能力。”蔡进说。
 

他认为,今年钢铁行业去产能、去库存仍然是主线,只有进一步去产能、去库存,中国钢铁行业才能由大变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钢铁和煤炭的去产能目标将很快会公布。市场预期,今年去产能的力度和去年差不多。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也指出,2017年全国32个省级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会达到65万亿左右。
 

他指出,今年仍必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的工作力度。“坚决防止形成新的过剩产能和盲目重复建设。”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 者:定军 王鹏钧 北京、广州报道 查看全部
 导读:北大经济学院教授苏剑指出,钢价上涨肯定与基建投资加快有关,同时民间对经济企稳的预期也在上升,这也说明了实体经济在回暖。
 
 

各大钢企老总笑得合不拢嘴。
 

原因是,本来担心去年10月以来的房地产调控影响钢铁价格,没想到今年价格更高。“国家铁路、公路、机场、地铁等基建工程项目的巨大投资有助于缓冲房地产调控的影响。”3月1日,河北敬业集团副总经理陈利杰在兰格钢铁网2017年北京地区春季钢材市场形势分析会上说。
 

螺纹钢主要用于建筑业,其价格飙升反映出目前基建投资的火热。根据工程机械协会数据,2017年1月挖掘机销量4548台,同比增长5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2月份,中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1%,虽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
 

不过,目前螺纹钢价格暴涨尽管说明基建投资火热,但是未必有类似“4万亿”的强刺激措施出现。3月1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所谓“投资刺激计划”,是在特殊时期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增加政府投资的规模,来拉动内需、稳定增长。“因此,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螺纹钢价格暴涨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今年头2个月,钢材价格继续快速上涨,其中最主要的是螺纹钢价格上涨迅猛。
 

今年2月初,河北唐山地区三级螺纹钢价格为每吨3200元左右,相比一个月前每吨涨幅仅仅3%左右。但是此后涨势加快,3月1日的价格是每吨3780元,1个月时间环比涨幅在20%左右。
 

但是,热卷价格却没有这么大变化。3月1日热卷价格是每吨3770元,相比2月初的每吨3700元的水平,差别不大。如果相比2016年12月12日每吨3950元的水平,热卷的价格甚至有所下降。
 

为什么钢铁价格唯独螺纹钢价格迅速上涨?兰格钢铁首席分析师马力认为,去年汽车需求比较大,板材(热卷为板材一种)主要为汽车用钢,所以板材价格会上涨。
 

他认为,现在螺纹钢价格快速上涨,是否是由基建加快带动,还需要具体的数字证明。目前螺纹钢的库存仍在增加。“价格看涨,主要是贸易商对未来预期看好,增加了库存。”他说。
 

根据兰格的数据,目前全国29个重点城市建筑钢材社会库存量为95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7成。
 

马力判断,短期螺纹钢存在下调的可能。未来几个月钢价走势则取决于国家去产能的力度,如果力度加大,也可能使得钢价再次回升。
 

北大经济学院教授苏剑指出,目前螺纹钢价格涨幅大,与去年基数低有关,二是可能去年去产能取得了一定效果,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期货市场的炒作因素。
 

钢铁行业资深专家马忠普认为,螺纹钢价格狂涨,与去年以来的关闭中频炉行动有关,这方面涉及巨大的产能。下一步如果进一步加大钢铁去产能的力度,钢铁价格还会上升。
 
 
 

    
基建轰鸣建筑业繁荣?   
 

据工程机械协会数据,2017年1月挖掘机销量4548台,同比增长54%,其中,小挖、中挖和大挖同比分别增长57%、33%和107%。
 

由此看来,各地的基建投资的确在加快。近期,不少省份在节后举行了重大项目开工仪式。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1%,虽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认为,受春节假期和冬季低温的影响,1、2月份企业开工率相对较低,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落,2月降至60.1%,但仍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5.8%,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较为乐观,建筑业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北大经济学院教授苏剑指出,钢价上涨肯定与基建投资加快有关,同时民间对经济企稳的预期也在上升,这也说明了实体经济在回暖。
 

国家统计局将在3月公布1-2月的投资和新开工数据,届时基建投资是否加快将一见分晓。
 

不过,很多专家均警告,尽管目前基建整体表现良好,经济仍只是企稳,并未加快。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根据数据分析认为,目前,流通领域反映出来的钢铁市场的景气度比生产领域要高得多。这说明,钢铁呈现出稳中有升强劲的势头。
 

但是,钢铁价格高涨也带来了风险。2月份钢铁行业的购进价格指数是60.4%,反映出未来钢铁产业成本所形成的压力加大。“钢铁价格的上涨势头超越了需求承载的能力,这是很不好的,恐怕有炒作方面的因素,脱离了供需关系的承载能力。”蔡进说。
 

他认为,今年钢铁行业去产能、去库存仍然是主线,只有进一步去产能、去库存,中国钢铁行业才能由大变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钢铁和煤炭的去产能目标将很快会公布。市场预期,今年去产能的力度和去年差不多。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也指出,2017年全国32个省级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会达到65万亿左右。
 

他指出,今年仍必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的工作力度。“坚决防止形成新的过剩产能和盲目重复建设。”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智造家二维码.jpg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 者:定军 王鹏钧 北京、广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