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累计签到次数:

今天获取 积分

通信

通信

258 浏览

智能电网中的小型RTU实现电力线 宽带通信(BPL)

电气控制类 上海明日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2016-12-07 15:03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项目介绍
 
    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和发达国家,Internet宽带服务已经相当普及,不过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和落后国家来说,仍然还无法使用宽带网络,因此一些企业开始研究如何为这些区域提供可靠而又成本相对较低的宽带服务。其中,决定采用哪种最佳技术来解决“最后一公里”连接的问题是一个核心课题。因为成本高昂,在这些偏远区域进行有线系统的安装与使用是不太可行的,而无线则是一个最佳候选方案。在本案例中,我们将描述一个采用电力线提供无线宽带服务的试点项目,该方案结合配电电网基础和Wi-Fi无线技术创建了一个可靠的、高网络容量的低成本通信网络。电力线宽带通信(BPL)技术的最主要优势就在于,通过利用现成的电网完成“最后一公里”的网络接入,不需要创建单独的通信网络。
 
    系统需求
 
    通过SNMP协议控制所有的I/O状态
    基于以太网通信状态的事件响应控制
    支持周期控制
    远程下载配置程序和固件
    在IT领域,工程师喜欢使用SNMP协议来管理信息和控制设备。一般情况下,SNMP只能用 于网络设备管理,但通过Moxa的ioLogik模块,IT工程师现在也可以用SNMP来监视物理I/O信号。
 
    Moxa的解决方案
 
    利用现有的电网,通过Wi-Fi无线网络技术为最终用户提供了宽带访问服务。有了Wi-Fi技术,现在不再需要低压电力线接入。通信数据包沿着电力线与电流一道传输,其传输频率为1~34MHz,而电流传输频率为50或60Hz。用户可以使用Wi-Fi无线连接BPL通信网格。BPL网络已经安装在总长度70km的两条中压输电线上,包括110个BPL监视单元。此外,Moxa的ioLogikE2210模块安装在每个BPL单元中。系统结构图显示了ioLogik是如何监控Wi-Fi通信状态的。当通信丢失,ioLogik将自动重启Wi-Fi无线节点,同时ioLogik发出一个脉冲输出信号,触发电力铁塔的信号指示灯。这样,工程师通过SNMP可以从中央控制室监视所有的I/O信号,用户还可以利用SNMP协议远程控制灌溉泵。
 
    为什么选择Moxa?
 
    结合IT和工业自动化的特点,Moxa提供了IT友好的智能I/O模块,让IT领域工程师能够使用不太熟悉的控制功能。为了节省成本,Moxa的ioLogik模块还可以像一个小型RTU那样在电信、电力和交通等领域使用。
 
    应用产品:ioLogikE2210
 
    支持SNMP至I/O
    Click&Go™逻辑控制功能,无需编程
    通过网络远程升级,TFTP或ioAdmin(MOXA源以太网管理工具)
  查看全部

 项目介绍
 
    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和发达国家,Internet宽带服务已经相当普及,不过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和落后国家来说,仍然还无法使用宽带网络,因此一些企业开始研究如何为这些区域提供可靠而又成本相对较低的宽带服务。其中,决定采用哪种最佳技术来解决“最后一公里”连接的问题是一个核心课题。因为成本高昂,在这些偏远区域进行有线系统的安装与使用是不太可行的,而无线则是一个最佳候选方案。在本案例中,我们将描述一个采用电力线提供无线宽带服务的试点项目,该方案结合配电电网基础和Wi-Fi无线技术创建了一个可靠的、高网络容量的低成本通信网络。电力线宽带通信(BPL)技术的最主要优势就在于,通过利用现成的电网完成“最后一公里”的网络接入,不需要创建单独的通信网络。
 
    系统需求
 
    通过SNMP协议控制所有的I/O状态
    基于以太网通信状态的事件响应控制
    支持周期控制
    远程下载配置程序和固件
    在IT领域,工程师喜欢使用SNMP协议来管理信息和控制设备。一般情况下,SNMP只能用 于网络设备管理,但通过Moxa的ioLogik模块,IT工程师现在也可以用SNMP来监视物理I/O信号。
 
    Moxa的解决方案
 
    利用现有的电网,通过Wi-Fi无线网络技术为最终用户提供了宽带访问服务。有了Wi-Fi技术,现在不再需要低压电力线接入。通信数据包沿着电力线与电流一道传输,其传输频率为1~34MHz,而电流传输频率为50或60Hz。用户可以使用Wi-Fi无线连接BPL通信网格。BPL网络已经安装在总长度70km的两条中压输电线上,包括110个BPL监视单元。此外,Moxa的ioLogikE2210模块安装在每个BPL单元中。系统结构图显示了ioLogik是如何监控Wi-Fi通信状态的。当通信丢失,ioLogik将自动重启Wi-Fi无线节点,同时ioLogik发出一个脉冲输出信号,触发电力铁塔的信号指示灯。这样,工程师通过SNMP可以从中央控制室监视所有的I/O信号,用户还可以利用SNMP协议远程控制灌溉泵。
 
    为什么选择Moxa?
 
    结合IT和工业自动化的特点,Moxa提供了IT友好的智能I/O模块,让IT领域工程师能够使用不太熟悉的控制功能。为了节省成本,Moxa的ioLogik模块还可以像一个小型RTU那样在电信、电力和交通等领域使用。
 
    应用产品:ioLogikE2210
 
    支持SNMP至I/O
    Click&Go™逻辑控制功能,无需编程
    通过网络远程升级,TFTP或ioAdmin(MOXA源以太网管理工具)
 
496 浏览

未来5年光通信系统十大技术

机械自动化类 星旭自动化 2016-11-14 22:5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一、初露锋芒的硅光子技术 

由于光和电采用分立方式,光子与电子技术遵循各自的发展路线,目前光通信系统在功耗、成本、集成度方面遇到提升瓶颈。 

硅光子技术利用CMOS微电子工艺实现光子器件的集成制备,该技术结合了CMOS技术的超大规模逻辑、超高精度制造的特性和光子技术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的优势。是一种能够解决长技术演进与成本矛盾的颠覆性技术。 

目前多项硅光子关键技术已被相继突破,预计在三年内将开始商用。 

二、与云、大数据技术融合,光通信SDN走进2.0时代 

SDN是公认的光通信发展趋势,通过引入控制与转发分离的开放架构,能够显著提升网络能力,并已开始在现网上逐步部署。但随着SDN的逐步部署和网络流量的不断增加,SDN控制器/应用的部署灵活性、数据存储、处理能力、安全性及超大流量下的网络稳定性都将受到巨大挑战。 

在未来3-5年,SDN技术将进入2.0时代,SDN开放的网络架构与云、大数据技术结合,以云的方式部署控制和应用,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预测流量将成为SDN2.0的主要特征。通过上述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SDN解决方案的安全弹性部署,保证SDN对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的高要求,并多维度预测网络流量趋势,从而进一步提升网络的智能化和敏捷性,在大流量环境下保证客户体验。 

三、超越100G,单通道传输速率继续提升 

100G光传输难以满足未来视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务对网络带宽的需求。现网平滑升级超100G光收发单元可成倍提升系统容量,具有较高性价比和可行性。 

超100G将继承并发扬100G光传输设计思想,在保持传输距离不变的同时提升光纤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和频谱效率,引入先进的调制编码和光电集成技术进一步降低单位比特成本。 

目前业界积极开展现网实验,推进超100G商用进程,预计会在数据中心互联率先展开应用。 


四、高速接入,多维复用和相干技术大显身手 

互联网新应用层出不穷,需要更大带宽支撑井喷式增长的数据需求,政企大客户、高端社区用户将需要独享波长入户,以及部分场景下会有长距离高带宽低时延接入需求。 

光通信技术中的复用维度包括时分、波分、频分、码分、模分等。目前40G PON是采用了时分和波分两维复用,这也是100G PON的可行方式之一。业界将探索上述更多维度的组合,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带宽。此外,在接收端采用相干接收方式,可在一根光纤承载超过1000个波长,每波长1G/10G,无源传输距离达到100km,实现T比特接入。为用户提供更大带宽、更低时延的接入服务,为运营商提供高效和低运维成本的网络。 

40G TWDM-PON将在五年内启动商用之旅,更多维复用和相干技术也是研究热点。 

五、化繁为简,IP与光网络深度融合提升超大容量路由 

当前通信网络采用多层多域网络承载业务,设备种类繁多,海量数据的分组处理能力呈指数级别提高,同时对超大容量路由运算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导致机房空间紧张、能耗高、效率低。IP与光网络的融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IP与光网络融合可以通过统一交换内核技术来实现,具有分组/ODUk/VC集中交换功能,从而减少网络层次、节省网络投资、降低维护成本,实现网络节点集约化。通过提高单槽位线卡转发能力和采用多框集群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单节点转发能力;通过多核处理器、分布式软件架构、模块化管理等技术,可实现千万级别路由表管理。 

涵盖骨干、汇聚和接入网络的IP与光融合,具有千万级别路由表项的超大容量路由器,提供全网端到端解决方案,运营商已经展开了试点。 

六、灵活光交换,基于CDC-F特性光交叉构建下一代光网络 

当前随着100G技术的规模部署,超100G技术的蓬勃发展,WDM/OTN系统的传输容量提升较快,光层的灵活调度和高效处理成为了光网络节点的一个重要需求。 

随着WSS光模块集成度的进一步提升,采用WSS光模块构建的具备CDC-F(Colorless, Directionless, Contentionless, Flex Grid)特性的光交叉组网技术在超大网络节点应用时,因同时拥有超大交换容量、波长及业务灵活调度、低功耗、低时延等关键特性,易于构建灵活、高效的光网络。 

具备CDC-F特性的光交叉技术越来越受到全球运营商的重视,目前已有运营商率先部署,预计近期将会展开更大范围的试点和商用。 

七、开放创造价值,光通信网络的APP技术普及 

传统光网络比较封闭,缺少向外部用户提供网络管理和控制的能力。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数据中心等的飞速发展,对管理、控制光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在SDN时代,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开创性地向外部用户提供自己开发的APP或者提供SDK供外部用户开发APP。这些APP和SDK使用SDN控制器的开放式北向接口管理和控制光网络,实现业务创建、业务QoS调整、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等功能,从而创新业务模式、简化网络应用、提高网络使用效率和运维效率。 

近年来,一部分友好互动的光网络APP已经获得了用户的青睐,未来开放的SDN化光网络将孕育出更多更有价值的APP。 

八、高效和低成本,中短距离城域高速传输直调直检技术 

为了满足骨干网络上千公里长距离传输的要求,目前主流的传输技术是相干传输技术。但是在城市之间的组网,往往传输距离在300公里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使用相干探测的方式(系统复杂,成本较高),达到良好的传输和组网效果,是现在研究的热门话题。 

为了实现中短距离传输,当前主要的技术主要考虑直接调制、直接探测上。调制方面,可采用的方式很多,包括:PAM-4传输方式、DMT传输方式、单边带传输方式,等等。在接收侧,则采用非相干的方式,使用较少的光电子器件。以达到简化系统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近几年,多个直调直检技术实验不断进行,通过逐步研究和持续优化,未来3年将会开始试点。

九、走向全光网,从芯片间、板间到机房间的光互联技术 

伴随着大数据和云技术的蓬勃发展,短到芯片片上和片间、长到机柜间和数据中心间的大规模数据交换处理,都渴望高速、稳定、可靠的互联,常规电缆连接将无法应对。 

目前看来,芯片间和板间的解决方案可以利用硅基光电集成来有效实现光互联。机房间互联、机架间互联、机框间互联、机盘间互联可以利用光电转换和光传输技术取代传统的电缆,主要解决方案包括硅基的光电集成、高速VCSEL和直调DFB等。其中硅基光电集成方案具有CMOS工艺兼容,集成度高,成本低的优势。 

未来几年,光互联技术将在芯片内部、芯片间、板间、机柜间、机房间普及应用。 

十、绿色通信,光通信技术永远的主题 

随着人们信息消费的不断增加,需要光通信提供的带宽越来越大,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多。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如何实现绿色通信成为业界努力的主要方向之一。 

为了实现绿色通信,一些新的技术正在或将逐渐被采用,如新能源、高集成度芯片、高效率电源模块、智能风扇、液体制冷、智能流量聚合、硬件休眠、新型材料等技术。 

通过上述技术的逐步引入和持续优化,光通信设备的每比特能耗将逐渐降低,与环境更为和谐。
  
来源:1号机器人

智造家提供 查看全部
一、初露锋芒的硅光子技术 

由于光和电采用分立方式,光子与电子技术遵循各自的发展路线,目前光通信系统在功耗、成本、集成度方面遇到提升瓶颈。 

硅光子技术利用CMOS微电子工艺实现光子器件的集成制备,该技术结合了CMOS技术的超大规模逻辑、超高精度制造的特性和光子技术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的优势。是一种能够解决长技术演进与成本矛盾的颠覆性技术。 

目前多项硅光子关键技术已被相继突破,预计在三年内将开始商用。 

二、与云、大数据技术融合,光通信SDN走进2.0时代 

SDN是公认的光通信发展趋势,通过引入控制与转发分离的开放架构,能够显著提升网络能力,并已开始在现网上逐步部署。但随着SDN的逐步部署和网络流量的不断增加,SDN控制器/应用的部署灵活性、数据存储、处理能力、安全性及超大流量下的网络稳定性都将受到巨大挑战。 

在未来3-5年,SDN技术将进入2.0时代,SDN开放的网络架构与云、大数据技术结合,以云的方式部署控制和应用,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预测流量将成为SDN2.0的主要特征。通过上述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SDN解决方案的安全弹性部署,保证SDN对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的高要求,并多维度预测网络流量趋势,从而进一步提升网络的智能化和敏捷性,在大流量环境下保证客户体验。 

三、超越100G,单通道传输速率继续提升 

100G光传输难以满足未来视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务对网络带宽的需求。现网平滑升级超100G光收发单元可成倍提升系统容量,具有较高性价比和可行性。 

超100G将继承并发扬100G光传输设计思想,在保持传输距离不变的同时提升光纤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和频谱效率,引入先进的调制编码和光电集成技术进一步降低单位比特成本。 

目前业界积极开展现网实验,推进超100G商用进程,预计会在数据中心互联率先展开应用。 


四、高速接入,多维复用和相干技术大显身手 

互联网新应用层出不穷,需要更大带宽支撑井喷式增长的数据需求,政企大客户、高端社区用户将需要独享波长入户,以及部分场景下会有长距离高带宽低时延接入需求。 

光通信技术中的复用维度包括时分、波分、频分、码分、模分等。目前40G PON是采用了时分和波分两维复用,这也是100G PON的可行方式之一。业界将探索上述更多维度的组合,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带宽。此外,在接收端采用相干接收方式,可在一根光纤承载超过1000个波长,每波长1G/10G,无源传输距离达到100km,实现T比特接入。为用户提供更大带宽、更低时延的接入服务,为运营商提供高效和低运维成本的网络。 

40G TWDM-PON将在五年内启动商用之旅,更多维复用和相干技术也是研究热点。 

五、化繁为简,IP与光网络深度融合提升超大容量路由 

当前通信网络采用多层多域网络承载业务,设备种类繁多,海量数据的分组处理能力呈指数级别提高,同时对超大容量路由运算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导致机房空间紧张、能耗高、效率低。IP与光网络的融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IP与光网络融合可以通过统一交换内核技术来实现,具有分组/ODUk/VC集中交换功能,从而减少网络层次、节省网络投资、降低维护成本,实现网络节点集约化。通过提高单槽位线卡转发能力和采用多框集群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单节点转发能力;通过多核处理器、分布式软件架构、模块化管理等技术,可实现千万级别路由表管理。 

涵盖骨干、汇聚和接入网络的IP与光融合,具有千万级别路由表项的超大容量路由器,提供全网端到端解决方案,运营商已经展开了试点。 

六、灵活光交换,基于CDC-F特性光交叉构建下一代光网络 

当前随着100G技术的规模部署,超100G技术的蓬勃发展,WDM/OTN系统的传输容量提升较快,光层的灵活调度和高效处理成为了光网络节点的一个重要需求。 

随着WSS光模块集成度的进一步提升,采用WSS光模块构建的具备CDC-F(Colorless, Directionless, Contentionless, Flex Grid)特性的光交叉组网技术在超大网络节点应用时,因同时拥有超大交换容量、波长及业务灵活调度、低功耗、低时延等关键特性,易于构建灵活、高效的光网络。 

具备CDC-F特性的光交叉技术越来越受到全球运营商的重视,目前已有运营商率先部署,预计近期将会展开更大范围的试点和商用。 

七、开放创造价值,光通信网络的APP技术普及 

传统光网络比较封闭,缺少向外部用户提供网络管理和控制的能力。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数据中心等的飞速发展,对管理、控制光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在SDN时代,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开创性地向外部用户提供自己开发的APP或者提供SDK供外部用户开发APP。这些APP和SDK使用SDN控制器的开放式北向接口管理和控制光网络,实现业务创建、业务QoS调整、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等功能,从而创新业务模式、简化网络应用、提高网络使用效率和运维效率。 

近年来,一部分友好互动的光网络APP已经获得了用户的青睐,未来开放的SDN化光网络将孕育出更多更有价值的APP。 

八、高效和低成本,中短距离城域高速传输直调直检技术 

为了满足骨干网络上千公里长距离传输的要求,目前主流的传输技术是相干传输技术。但是在城市之间的组网,往往传输距离在300公里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使用相干探测的方式(系统复杂,成本较高),达到良好的传输和组网效果,是现在研究的热门话题。 

为了实现中短距离传输,当前主要的技术主要考虑直接调制、直接探测上。调制方面,可采用的方式很多,包括:PAM-4传输方式、DMT传输方式、单边带传输方式,等等。在接收侧,则采用非相干的方式,使用较少的光电子器件。以达到简化系统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近几年,多个直调直检技术实验不断进行,通过逐步研究和持续优化,未来3年将会开始试点。

九、走向全光网,从芯片间、板间到机房间的光互联技术 

伴随着大数据和云技术的蓬勃发展,短到芯片片上和片间、长到机柜间和数据中心间的大规模数据交换处理,都渴望高速、稳定、可靠的互联,常规电缆连接将无法应对。 

目前看来,芯片间和板间的解决方案可以利用硅基光电集成来有效实现光互联。机房间互联、机架间互联、机框间互联、机盘间互联可以利用光电转换和光传输技术取代传统的电缆,主要解决方案包括硅基的光电集成、高速VCSEL和直调DFB等。其中硅基光电集成方案具有CMOS工艺兼容,集成度高,成本低的优势。 

未来几年,光互联技术将在芯片内部、芯片间、板间、机柜间、机房间普及应用。 

十、绿色通信,光通信技术永远的主题 

随着人们信息消费的不断增加,需要光通信提供的带宽越来越大,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多。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如何实现绿色通信成为业界努力的主要方向之一。 

为了实现绿色通信,一些新的技术正在或将逐渐被采用,如新能源、高集成度芯片、高效率电源模块、智能风扇、液体制冷、智能流量聚合、硬件休眠、新型材料等技术。 

通过上述技术的逐步引入和持续优化,光通信设备的每比特能耗将逐渐降低,与环境更为和谐。
  
来源:1号机器人

智造家提供
516 浏览

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综述

IT软件类 土匪king 2016-10-20 14:25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水下通信,主要依赖手段是低频声波,受水声信道的随机变换性制约,水声通信延迟较大,在浅水区域存在复杂的时变和空变特征,带宽很难超过50kHz,利用多载波调制技术,能达到1~20kbit/s,然而多数情况下通信速率在1kbit/s附近。难以满足包括潜水员、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 ehicle)等水下活动单位间的信息交换,以及水下监测节点、传感网络与水面及陆上中转平台的数据交换需求。
1963年,美国S.A.Sullivan和S.Q.Duntley等人发现海水在0.45~0.55pm的蓝绿波段存在低损耗窗口。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利用蓝绿激光能够穿透水下约300m的深度,通信速率可达100Mbit/s量级,证明了该技术在水下通信、传感、探测、导航与控制等领域发展的广阔空间,各国均在跟进研究,促进了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的发展。
由于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的技术需求和战略技术储备需要,截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几乎完成了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的所有关键性实验。其中,包括在各种气象和海洋条件下,空-地、星-地,以及极地的长距离、复杂信道通信链路对潜通信的可行性和系统性试验验证;俄罗斯(苏联)、欧洲和日本,也先后独立或同美国联合研制机载及星载激光通信系统。
我国参与研究此项技术的大学和研究所非常多,但是受硬件和技术方面的制约,研究进展相对缓慢。资料显示,目前只是完成了150m深的水下通信可行性研究,更多的研究还只是处于仿真模拟和实验室的水箱(水槽)实验验证阶段。由于基于蓝绿激光技术的新一代水下通信技术的学科技术涵盖面较广,其必然采用多领域、多学科交叉协作联合研究。

一、国内外发展状况
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涉及髙稳频激光器及其调制、光电探测器及解调、编/解码芯片及算法、低功耗电源及电路设计、耐压容器制造等多方面的技术集合体。目前,美国、欧洲、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美国完成了水下蓝绿激光通信的技术方案和主要技术要求的设计,并随后完成了原理验证性实验,证实了蓝绿激光在浑浊海水等恶劣条件下,能够正常进行通信。主要研究机构包括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 gency,前身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ARPA)、美国海军、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诺思罗普(Northrop)研究和技术中心、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MIT Lincoln Latoratory)等机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海水信道”的物理模型、信号的调制/解调、光学滤波和编/解码技术等方面。
期间,进行了3次试验,分别完成了空-地、星-地,以及极地的长距离、复杂信道通信链路的试验验证。第一次,1981年,圣地亚哥海域,潜深300m潜艇同12000m高空飞机间的通信实验,验证了空-地长距离通信链路可行;第二次,1985年,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海域附近,潜深250m,航速30nmile/h节潜艇同卫星间的通信实验,验证了星-地长距离通信链路可行;第三次,1986年的飞机同冰层下潜艇的通信实验,将蓝绿激光通信领域扩展到极地。
1983年,苏联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附近,利用空间轨道反射镜,成功实现基地同水下导弹潜艇的通信试验;此外,英国、德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法国、荷兰等国也在跟进研究。
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的科研机构跟踪国际发展,已经开始进行激光通信技术研究,中科院所属的成都光电研究所、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安徽光机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所属研究所、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对激光传输及通信进行了大量研究。
1988年,开始蓝绿激光对潜通信的技术论证,以及蓝绿激光海水信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0年,开始机载SLC系统单独立项研究;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在南海某海域进行的机载蓝绿激光对潜通信实验,证实水下150m深度进行通信的可行性;200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海南三亚的目标海域成功实现水下50m深的通信实验;2011年8月,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成功发射,并首次进行激光通信链路星地试验。
二、关键技术
⒈ 水下激光通信系统构成
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由信号发射、水下信道和信号接收三大子系统构成。其中,信号发射子系统包括:光学发射镜头、激光器、编码和调制、信源、电源和水密结构外壳构成;同理,信号接收子系统包括:光学接收镜头、光电探测器、解调和纠错、信号输出、电源和水密结构外壳构成;水下信道是光信息传输的通道。整个通信链路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实现一个完整的水下通信链路,必须要基于激光通信的“硬件”和“调制/解调”技术,以及水下信道特性等三大方面的技术要素构成。其中,硬件技术包括:髙稳频激光器、光电探测器、低功耗电源、调制/解调电路、编/解码电路、光学镜头、耐压水密舱技术等;调制/解调技术包括:调制/解调、编/解码;水下信道的光信息传输物理模型等。
⒉ 硬件技术
蓝绿光高稳频激光器及其调制技术,是保证水下激光通信实现的基础。在光通信设备中,最常用的光电检测器件是PIN光电二极管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为有效提升增强光接收端的信噪比,采用多个探测单元的空间分集接收,对阵列信号加权迭加,能够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在接收端,通过适当增大光学镜头的有效口径,保证足够的光通信信号的输人强度;在光链路上进行抗干扰带通处理,在接收系统前端加遮光罩遮蔽非定域散射的干扰,对耐压玻壳进行耐压与光学窄带通化复合处理,进一步抑制噪声和背景杂散光,提高信噪比。
此外,水下耐压结构设计和研究是关键技术之一,是保证通信收发系统顺利工作的必要条件。针对微型及小型水下耐压容器设计,国内研究较少,主要技术均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掌握,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的耐压结构小型化,有利于多平台移植。
⒊ 调制/解调技术
数字通信的基本调制/解调方式包括: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频移键控(Frequency-Shift Keying,FSK)和相移键控(Phase-Shift Keying,PSK)。无线光通信的信号调制技术,主要以脉冲位置和脉冲编码调制技术为主,包括OOK、PPM、MPPM、DPPM、DPIM等几种方式;MPSK、APSK和QAM均为高效频谱调制技术,QPSK及其延伸技术的频谱效率也很高。
使用数字频率合成器DDS(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将载波生成和调制电路合二为一,能够对频率、相位、振幅分别进行精确的数字信号控制,实现OOK、FSK和PSK三种基本调制方式,其特点是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易于实现;时频调制技术(Time-Frequency Shift Keying,TFSK)也是广泛被采用的抗衰落和抗多径技术之一。利用正交码的强抗干扰能力,以及准正交码中选取有效克服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够兼顾信号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相比传统通信方式,时频调制技术误码率能低一两个数量级,适用于成分复杂、衰落比较严重的海水环境;海况特别恶劣的环境下,运用分集接收技术;迈克尔逊干涉调制也能有效提高信噪比。

⒋ 几种编/解码技术
采用PPM调制方法,纠错码常采用分组码、卷积码、级联分组码与级联卷积码。1962年,Gallager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码,这是一种正则低密度校验码(regular low density parity code),是一类特殊的线性分组码,其编码技术十分复杂,编译码运算量大;Gallager同时给出了称为比特翻转算法的一种LDPC码译码算法,译码过程只需要进行逻辑运算,通过阈值的自适应设置,减少运算量,降低译码复杂度;后来,Mackay等人进一步证明LDPC码具有逼近香农限的能力。
LDPC码的主要问题是编码复杂度较高和编码延时较长。常规LDPC码算法原理上与一般线性分组码编码算法相似,需要先求生成矩阵,而生成矩阵一般不是稀疏矩阵,复杂度与码长平方成正比,编码时需要非常大的存储资源。针对这一问题,T.J.Richardson和R.L.Urbanke提出了Efficient方法,将编码复杂度控制在码长的线性关系内,初步解决了LDPC码面临的主要问题。规则LDPC码的结构简单,硬件实现容易;经证实,结构设计合理的非规则LDPC码,译码性能超过规则LDPC码,优化后性能能够Turbo码,缺点是利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较难实现;解决方法是建立有循环特性的校验矩阵,易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髙效编解码实现。
LDPC码的译码分为硬判决和软判决译码方式。硬判决译码运算过程简单,较为实用;软判决译码,能够使LDPC码性能逼近香农限。
激光通信信号在水下信道通过,悬浮粒子和水分子对激光产生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以及长程衍射效应,使激光信号传输时会发生畸变以及信号脉冲的展宽,造成系统误码率升高及信噪比降低。LDPC码与传统的RS码、Turbo码相比是距香农限最近的纠错码;译码算法复杂度低,硬件实现简单,具有高速编译码能力。
⒌ 水下信道的光衍射特性
激光通信信号在水下信道的传输特征非常复杂。海水的瑞利散射、悬浮颗粒的米氏散射,温度、盐度起伏以及水的扰动产生的湍流引起折射率随机起伏,造成激光束波前相位和强度的随机起伏变化。实际系统中还要再考虑叠加上长程衍射效应,比大气中的光传播,水中光束发生展宽、抖动、漂移、闪烁等非稳定现象要严重和复杂很多;水下信道的多途效应,窄脉冲信号由于各信道的时延和衰减系数不同,以及频率的选择性衰落,使整个信号合成后产生波形失真,会严重加剧码间串扰。粗略地估计,在海水中传输1m受到的累积影响,相当于光在空气中传输1000m的等效距离。
总之,激光脉冲在海水信道中的传输环境十分复杂恶劣,涉及的各种环境参数,在时间及空间上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很难利用实验方法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针对所有传输媒介特征的修正模型。根据光的粒子特性,参考蒙特卡洛法把研究光的传输问题转化为研究光子的传输问题,可以近似模拟多散射介质中的光传输过程,蒙特卡洛法同已有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在近距离传输范围内,其分析准确度髙于小角度近似法;而随着光传输距离继续增加,准确度高于唯像方程法。
三、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拓展的趋势
水下蓝绿激光通信技术涵盖了光学工程、通信工程、海洋工程等众多技术领域,需要多学科、多专业技术的有效融合。其中,制约水下蓝绿光激光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
①水下光信道的准确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从根本上,制约了调制/解调和编/解码技术的发展。目前,对于水下光信道的研究比较依赖于蒙特卡洛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建立较为理想的水下光信道模型还有差距。在“波传输介质”的研究领域,横向可以借鉴水声学领域的信道模型研究成果。毕竟都是波传输介质的问题研究,与此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值得学习和借鉴;
②在调制/解调技术和编/解码技术方面,则要更多地借鉴星地激光通信研究中的一些技术手段和方法,随时把最新技术引入水下光通信领域,加以结合改进、消化吸收;在此,借鉴水声学领域的调制/解调技术和编/解码技术,仍然具有必要性;同时,继续以简化参量的“黑箱模型”替代尚不完善的“水下光信道的具体物理模型”,结合实验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调制/解调技术和编/解码技术;
③在信号分析方面,可以尝试将二维图像处理领域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向一维方向推进,学习并借鉴如“压缩感知”、“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Extreme-Point Sym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ESMD)等比较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思路;
④发展微型及小型耐压水密舱技术,有利于蓝绿激光水下通信组件的多平台移植;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实现是硬件、软件和接口等多个分系统的技术集成,任何部分的薄弱,都将制约整个系统的整体性能。
综上所述,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可以集中概括为继续深人开展水下光传输的偏振特性研究,参考空间及水下量子光通信技术研究成果,建立水下光信道的准确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有利于调制/解调及编/解码技术发展;发展光学合成孔径天线技术、光纤结构的迈克尔逊干涉,或者马赫泽德干涉结构的相位调制技术,进一步提高信噪比;借鉴同样是以波传输理论为基础的水声学领域信道模型、调制/解调技术、编/解码技术、信号分析技术和耐压水密舱技术的研究成果;借鉴“蛟龙号”水密舱技术研究成果,发展微型及小型耐压水密舱技术及工艺完善,达到蓝绿激光水下通信组件的多平台移植目的,拓展应用空间。同时,期待以“波传输理论为基础”的光学、声学及电磁学等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试验的突破。
  查看全部
水下通信,主要依赖手段是低频声波,受水声信道的随机变换性制约,水声通信延迟较大,在浅水区域存在复杂的时变和空变特征,带宽很难超过50kHz,利用多载波调制技术,能达到1~20kbit/s,然而多数情况下通信速率在1kbit/s附近。难以满足包括潜水员、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 ehicle)等水下活动单位间的信息交换,以及水下监测节点、传感网络与水面及陆上中转平台的数据交换需求。
1963年,美国S.A.Sullivan和S.Q.Duntley等人发现海水在0.45~0.55pm的蓝绿波段存在低损耗窗口。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利用蓝绿激光能够穿透水下约300m的深度,通信速率可达100Mbit/s量级,证明了该技术在水下通信、传感、探测、导航与控制等领域发展的广阔空间,各国均在跟进研究,促进了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的发展。
由于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的技术需求和战略技术储备需要,截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几乎完成了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的所有关键性实验。其中,包括在各种气象和海洋条件下,空-地、星-地,以及极地的长距离、复杂信道通信链路对潜通信的可行性和系统性试验验证;俄罗斯(苏联)、欧洲和日本,也先后独立或同美国联合研制机载及星载激光通信系统。
我国参与研究此项技术的大学和研究所非常多,但是受硬件和技术方面的制约,研究进展相对缓慢。资料显示,目前只是完成了150m深的水下通信可行性研究,更多的研究还只是处于仿真模拟和实验室的水箱(水槽)实验验证阶段。由于基于蓝绿激光技术的新一代水下通信技术的学科技术涵盖面较广,其必然采用多领域、多学科交叉协作联合研究。

一、国内外发展状况
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涉及髙稳频激光器及其调制、光电探测器及解调、编/解码芯片及算法、低功耗电源及电路设计、耐压容器制造等多方面的技术集合体。目前,美国、欧洲、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美国完成了水下蓝绿激光通信的技术方案和主要技术要求的设计,并随后完成了原理验证性实验,证实了蓝绿激光在浑浊海水等恶劣条件下,能够正常进行通信。主要研究机构包括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 gency,前身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ARPA)、美国海军、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诺思罗普(Northrop)研究和技术中心、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MIT Lincoln Latoratory)等机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海水信道”的物理模型、信号的调制/解调、光学滤波和编/解码技术等方面。
期间,进行了3次试验,分别完成了空-地、星-地,以及极地的长距离、复杂信道通信链路的试验验证。第一次,1981年,圣地亚哥海域,潜深300m潜艇同12000m高空飞机间的通信实验,验证了空-地长距离通信链路可行;第二次,1985年,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海域附近,潜深250m,航速30nmile/h节潜艇同卫星间的通信实验,验证了星-地长距离通信链路可行;第三次,1986年的飞机同冰层下潜艇的通信实验,将蓝绿激光通信领域扩展到极地。
1983年,苏联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附近,利用空间轨道反射镜,成功实现基地同水下导弹潜艇的通信试验;此外,英国、德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法国、荷兰等国也在跟进研究。
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的科研机构跟踪国际发展,已经开始进行激光通信技术研究,中科院所属的成都光电研究所、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安徽光机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所属研究所、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对激光传输及通信进行了大量研究。
1988年,开始蓝绿激光对潜通信的技术论证,以及蓝绿激光海水信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0年,开始机载SLC系统单独立项研究;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在南海某海域进行的机载蓝绿激光对潜通信实验,证实水下150m深度进行通信的可行性;200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海南三亚的目标海域成功实现水下50m深的通信实验;2011年8月,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成功发射,并首次进行激光通信链路星地试验。
二、关键技术
⒈ 水下激光通信系统构成
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由信号发射、水下信道和信号接收三大子系统构成。其中,信号发射子系统包括:光学发射镜头、激光器、编码和调制、信源、电源和水密结构外壳构成;同理,信号接收子系统包括:光学接收镜头、光电探测器、解调和纠错、信号输出、电源和水密结构外壳构成;水下信道是光信息传输的通道。整个通信链路如图1所示。

QQ图片20161020142406.jpg


由图1可知,实现一个完整的水下通信链路,必须要基于激光通信的“硬件”和“调制/解调”技术,以及水下信道特性等三大方面的技术要素构成。其中,硬件技术包括:髙稳频激光器、光电探测器、低功耗电源、调制/解调电路、编/解码电路、光学镜头、耐压水密舱技术等;调制/解调技术包括:调制/解调、编/解码;水下信道的光信息传输物理模型等。
⒉ 硬件技术
蓝绿光高稳频激光器及其调制技术,是保证水下激光通信实现的基础。在光通信设备中,最常用的光电检测器件是PIN光电二极管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为有效提升增强光接收端的信噪比,采用多个探测单元的空间分集接收,对阵列信号加权迭加,能够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在接收端,通过适当增大光学镜头的有效口径,保证足够的光通信信号的输人强度;在光链路上进行抗干扰带通处理,在接收系统前端加遮光罩遮蔽非定域散射的干扰,对耐压玻壳进行耐压与光学窄带通化复合处理,进一步抑制噪声和背景杂散光,提高信噪比。
此外,水下耐压结构设计和研究是关键技术之一,是保证通信收发系统顺利工作的必要条件。针对微型及小型水下耐压容器设计,国内研究较少,主要技术均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掌握,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的耐压结构小型化,有利于多平台移植。
⒊ 调制/解调技术
数字通信的基本调制/解调方式包括: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频移键控(Frequency-Shift Keying,FSK)和相移键控(Phase-Shift Keying,PSK)。无线光通信的信号调制技术,主要以脉冲位置和脉冲编码调制技术为主,包括OOK、PPM、MPPM、DPPM、DPIM等几种方式;MPSK、APSK和QAM均为高效频谱调制技术,QPSK及其延伸技术的频谱效率也很高。
使用数字频率合成器DDS(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将载波生成和调制电路合二为一,能够对频率、相位、振幅分别进行精确的数字信号控制,实现OOK、FSK和PSK三种基本调制方式,其特点是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易于实现;时频调制技术(Time-Frequency Shift Keying,TFSK)也是广泛被采用的抗衰落和抗多径技术之一。利用正交码的强抗干扰能力,以及准正交码中选取有效克服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够兼顾信号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相比传统通信方式,时频调制技术误码率能低一两个数量级,适用于成分复杂、衰落比较严重的海水环境;海况特别恶劣的环境下,运用分集接收技术;迈克尔逊干涉调制也能有效提高信噪比。

⒋ 几种编/解码技术
采用PPM调制方法,纠错码常采用分组码、卷积码、级联分组码与级联卷积码。1962年,Gallager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码,这是一种正则低密度校验码(regular low density parity code),是一类特殊的线性分组码,其编码技术十分复杂,编译码运算量大;Gallager同时给出了称为比特翻转算法的一种LDPC码译码算法,译码过程只需要进行逻辑运算,通过阈值的自适应设置,减少运算量,降低译码复杂度;后来,Mackay等人进一步证明LDPC码具有逼近香农限的能力。
LDPC码的主要问题是编码复杂度较高和编码延时较长。常规LDPC码算法原理上与一般线性分组码编码算法相似,需要先求生成矩阵,而生成矩阵一般不是稀疏矩阵,复杂度与码长平方成正比,编码时需要非常大的存储资源。针对这一问题,T.J.Richardson和R.L.Urbanke提出了Efficient方法,将编码复杂度控制在码长的线性关系内,初步解决了LDPC码面临的主要问题。规则LDPC码的结构简单,硬件实现容易;经证实,结构设计合理的非规则LDPC码,译码性能超过规则LDPC码,优化后性能能够Turbo码,缺点是利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较难实现;解决方法是建立有循环特性的校验矩阵,易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髙效编解码实现。
LDPC码的译码分为硬判决和软判决译码方式。硬判决译码运算过程简单,较为实用;软判决译码,能够使LDPC码性能逼近香农限。
激光通信信号在水下信道通过,悬浮粒子和水分子对激光产生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以及长程衍射效应,使激光信号传输时会发生畸变以及信号脉冲的展宽,造成系统误码率升高及信噪比降低。LDPC码与传统的RS码、Turbo码相比是距香农限最近的纠错码;译码算法复杂度低,硬件实现简单,具有高速编译码能力。
⒌ 水下信道的光衍射特性
激光通信信号在水下信道的传输特征非常复杂。海水的瑞利散射、悬浮颗粒的米氏散射,温度、盐度起伏以及水的扰动产生的湍流引起折射率随机起伏,造成激光束波前相位和强度的随机起伏变化。实际系统中还要再考虑叠加上长程衍射效应,比大气中的光传播,水中光束发生展宽、抖动、漂移、闪烁等非稳定现象要严重和复杂很多;水下信道的多途效应,窄脉冲信号由于各信道的时延和衰减系数不同,以及频率的选择性衰落,使整个信号合成后产生波形失真,会严重加剧码间串扰。粗略地估计,在海水中传输1m受到的累积影响,相当于光在空气中传输1000m的等效距离。
总之,激光脉冲在海水信道中的传输环境十分复杂恶劣,涉及的各种环境参数,在时间及空间上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很难利用实验方法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针对所有传输媒介特征的修正模型。根据光的粒子特性,参考蒙特卡洛法把研究光的传输问题转化为研究光子的传输问题,可以近似模拟多散射介质中的光传输过程,蒙特卡洛法同已有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在近距离传输范围内,其分析准确度髙于小角度近似法;而随着光传输距离继续增加,准确度高于唯像方程法。
三、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拓展的趋势
水下蓝绿激光通信技术涵盖了光学工程、通信工程、海洋工程等众多技术领域,需要多学科、多专业技术的有效融合。其中,制约水下蓝绿光激光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
①水下光信道的准确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从根本上,制约了调制/解调和编/解码技术的发展。目前,对于水下光信道的研究比较依赖于蒙特卡洛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建立较为理想的水下光信道模型还有差距。在“波传输介质”的研究领域,横向可以借鉴水声学领域的信道模型研究成果。毕竟都是波传输介质的问题研究,与此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值得学习和借鉴;
②在调制/解调技术和编/解码技术方面,则要更多地借鉴星地激光通信研究中的一些技术手段和方法,随时把最新技术引入水下光通信领域,加以结合改进、消化吸收;在此,借鉴水声学领域的调制/解调技术和编/解码技术,仍然具有必要性;同时,继续以简化参量的“黑箱模型”替代尚不完善的“水下光信道的具体物理模型”,结合实验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调制/解调技术和编/解码技术;
③在信号分析方面,可以尝试将二维图像处理领域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向一维方向推进,学习并借鉴如“压缩感知”、“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Extreme-Point Sym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ESMD)等比较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思路;
④发展微型及小型耐压水密舱技术,有利于蓝绿激光水下通信组件的多平台移植;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实现是硬件、软件和接口等多个分系统的技术集成,任何部分的薄弱,都将制约整个系统的整体性能。
综上所述,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可以集中概括为继续深人开展水下光传输的偏振特性研究,参考空间及水下量子光通信技术研究成果,建立水下光信道的准确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有利于调制/解调及编/解码技术发展;发展光学合成孔径天线技术、光纤结构的迈克尔逊干涉,或者马赫泽德干涉结构的相位调制技术,进一步提高信噪比;借鉴同样是以波传输理论为基础的水声学领域信道模型、调制/解调技术、编/解码技术、信号分析技术和耐压水密舱技术的研究成果;借鉴“蛟龙号”水密舱技术研究成果,发展微型及小型耐压水密舱技术及工艺完善,达到蓝绿激光水下通信组件的多平台移植目的,拓展应用空间。同时,期待以“波传输理论为基础”的光学、声学及电磁学等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试验的突破。
 
1 回答

RS232 与 RS485 两种通信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智能制造类 将计就计 2016-10-12 09:52 回复了问题 • 3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条新动态, 点击查看
UFOteller

UFOteller 回答了问题 • 2016-10-20 14:29 • 6 个回复 不感兴趣

水下激光通讯有什么技术难点?

赞同来自:

硬件技术
蓝绿光高稳频激光器及其调制技术,是保证水下激光通信实现的基础。在光通信设备中,最常用的光电检测器件是PIN光电二极管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为有效提升增强光接收端的信噪比,采用多个探测单元的空间分集接收,对阵列信号加权迭加,能够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 显示全部 »
硬件技术
蓝绿光高稳频激光器及其调制技术,是保证水下激光通信实现的基础。在光通信设备中,最常用的光电检测器件是PIN光电二极管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为有效提升增强光接收端的信噪比,采用多个探测单元的空间分集接收,对阵列信号加权迭加,能够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在接收端,通过适当增大光学镜头的有效口径,保证足够的光通信信号的输人强度;在光链路上进行抗干扰带通处理,在接收系统前端加遮光罩遮蔽非定域散射的干扰,对耐压玻壳进行耐压与光学窄带通化复合处理,进一步抑制噪声和背景杂散光,提高信噪比。
1 回答

RS232 与 RS485 两种通信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智能制造类 将计就计 2016-10-12 09:52 回复了问题 • 3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258 浏览

智能电网中的小型RTU实现电力线 宽带通信(BPL)

电气控制类 上海明日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2016-12-07 15:03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项目介绍
 
    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和发达国家,Internet宽带服务已经相当普及,不过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和落后国家来说,仍然还无法使用宽带网络,因此一些企业开始研究如何为这些区域提供可靠而又成本相对较低的宽带服务。其中,决定采用哪种最佳技术来解决“最后一公里”连接的问题是一个核心课题。因为成本高昂,在这些偏远区域进行有线系统的安装与使用是不太可行的,而无线则是一个最佳候选方案。在本案例中,我们将描述一个采用电力线提供无线宽带服务的试点项目,该方案结合配电电网基础和Wi-Fi无线技术创建了一个可靠的、高网络容量的低成本通信网络。电力线宽带通信(BPL)技术的最主要优势就在于,通过利用现成的电网完成“最后一公里”的网络接入,不需要创建单独的通信网络。
 
    系统需求
 
    通过SNMP协议控制所有的I/O状态
    基于以太网通信状态的事件响应控制
    支持周期控制
    远程下载配置程序和固件
    在IT领域,工程师喜欢使用SNMP协议来管理信息和控制设备。一般情况下,SNMP只能用 于网络设备管理,但通过Moxa的ioLogik模块,IT工程师现在也可以用SNMP来监视物理I/O信号。
 
    Moxa的解决方案
 
    利用现有的电网,通过Wi-Fi无线网络技术为最终用户提供了宽带访问服务。有了Wi-Fi技术,现在不再需要低压电力线接入。通信数据包沿着电力线与电流一道传输,其传输频率为1~34MHz,而电流传输频率为50或60Hz。用户可以使用Wi-Fi无线连接BPL通信网格。BPL网络已经安装在总长度70km的两条中压输电线上,包括110个BPL监视单元。此外,Moxa的ioLogikE2210模块安装在每个BPL单元中。系统结构图显示了ioLogik是如何监控Wi-Fi通信状态的。当通信丢失,ioLogik将自动重启Wi-Fi无线节点,同时ioLogik发出一个脉冲输出信号,触发电力铁塔的信号指示灯。这样,工程师通过SNMP可以从中央控制室监视所有的I/O信号,用户还可以利用SNMP协议远程控制灌溉泵。
 
    为什么选择Moxa?
 
    结合IT和工业自动化的特点,Moxa提供了IT友好的智能I/O模块,让IT领域工程师能够使用不太熟悉的控制功能。为了节省成本,Moxa的ioLogik模块还可以像一个小型RTU那样在电信、电力和交通等领域使用。
 
    应用产品:ioLogikE2210
 
    支持SNMP至I/O
    Click&Go™逻辑控制功能,无需编程
    通过网络远程升级,TFTP或ioAdmin(MOXA源以太网管理工具)
  查看全部

 项目介绍
 
    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和发达国家,Internet宽带服务已经相当普及,不过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和落后国家来说,仍然还无法使用宽带网络,因此一些企业开始研究如何为这些区域提供可靠而又成本相对较低的宽带服务。其中,决定采用哪种最佳技术来解决“最后一公里”连接的问题是一个核心课题。因为成本高昂,在这些偏远区域进行有线系统的安装与使用是不太可行的,而无线则是一个最佳候选方案。在本案例中,我们将描述一个采用电力线提供无线宽带服务的试点项目,该方案结合配电电网基础和Wi-Fi无线技术创建了一个可靠的、高网络容量的低成本通信网络。电力线宽带通信(BPL)技术的最主要优势就在于,通过利用现成的电网完成“最后一公里”的网络接入,不需要创建单独的通信网络。
 
    系统需求
 
    通过SNMP协议控制所有的I/O状态
    基于以太网通信状态的事件响应控制
    支持周期控制
    远程下载配置程序和固件
    在IT领域,工程师喜欢使用SNMP协议来管理信息和控制设备。一般情况下,SNMP只能用 于网络设备管理,但通过Moxa的ioLogik模块,IT工程师现在也可以用SNMP来监视物理I/O信号。
 
    Moxa的解决方案
 
    利用现有的电网,通过Wi-Fi无线网络技术为最终用户提供了宽带访问服务。有了Wi-Fi技术,现在不再需要低压电力线接入。通信数据包沿着电力线与电流一道传输,其传输频率为1~34MHz,而电流传输频率为50或60Hz。用户可以使用Wi-Fi无线连接BPL通信网格。BPL网络已经安装在总长度70km的两条中压输电线上,包括110个BPL监视单元。此外,Moxa的ioLogikE2210模块安装在每个BPL单元中。系统结构图显示了ioLogik是如何监控Wi-Fi通信状态的。当通信丢失,ioLogik将自动重启Wi-Fi无线节点,同时ioLogik发出一个脉冲输出信号,触发电力铁塔的信号指示灯。这样,工程师通过SNMP可以从中央控制室监视所有的I/O信号,用户还可以利用SNMP协议远程控制灌溉泵。
 
    为什么选择Moxa?
 
    结合IT和工业自动化的特点,Moxa提供了IT友好的智能I/O模块,让IT领域工程师能够使用不太熟悉的控制功能。为了节省成本,Moxa的ioLogik模块还可以像一个小型RTU那样在电信、电力和交通等领域使用。
 
    应用产品:ioLogikE2210
 
    支持SNMP至I/O
    Click&Go™逻辑控制功能,无需编程
    通过网络远程升级,TFTP或ioAdmin(MOXA源以太网管理工具)
 
496 浏览

未来5年光通信系统十大技术

机械自动化类 星旭自动化 2016-11-14 22:5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一、初露锋芒的硅光子技术 

由于光和电采用分立方式,光子与电子技术遵循各自的发展路线,目前光通信系统在功耗、成本、集成度方面遇到提升瓶颈。 

硅光子技术利用CMOS微电子工艺实现光子器件的集成制备,该技术结合了CMOS技术的超大规模逻辑、超高精度制造的特性和光子技术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的优势。是一种能够解决长技术演进与成本矛盾的颠覆性技术。 

目前多项硅光子关键技术已被相继突破,预计在三年内将开始商用。 

二、与云、大数据技术融合,光通信SDN走进2.0时代 

SDN是公认的光通信发展趋势,通过引入控制与转发分离的开放架构,能够显著提升网络能力,并已开始在现网上逐步部署。但随着SDN的逐步部署和网络流量的不断增加,SDN控制器/应用的部署灵活性、数据存储、处理能力、安全性及超大流量下的网络稳定性都将受到巨大挑战。 

在未来3-5年,SDN技术将进入2.0时代,SDN开放的网络架构与云、大数据技术结合,以云的方式部署控制和应用,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预测流量将成为SDN2.0的主要特征。通过上述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SDN解决方案的安全弹性部署,保证SDN对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的高要求,并多维度预测网络流量趋势,从而进一步提升网络的智能化和敏捷性,在大流量环境下保证客户体验。 

三、超越100G,单通道传输速率继续提升 

100G光传输难以满足未来视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务对网络带宽的需求。现网平滑升级超100G光收发单元可成倍提升系统容量,具有较高性价比和可行性。 

超100G将继承并发扬100G光传输设计思想,在保持传输距离不变的同时提升光纤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和频谱效率,引入先进的调制编码和光电集成技术进一步降低单位比特成本。 

目前业界积极开展现网实验,推进超100G商用进程,预计会在数据中心互联率先展开应用。 


四、高速接入,多维复用和相干技术大显身手 

互联网新应用层出不穷,需要更大带宽支撑井喷式增长的数据需求,政企大客户、高端社区用户将需要独享波长入户,以及部分场景下会有长距离高带宽低时延接入需求。 

光通信技术中的复用维度包括时分、波分、频分、码分、模分等。目前40G PON是采用了时分和波分两维复用,这也是100G PON的可行方式之一。业界将探索上述更多维度的组合,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带宽。此外,在接收端采用相干接收方式,可在一根光纤承载超过1000个波长,每波长1G/10G,无源传输距离达到100km,实现T比特接入。为用户提供更大带宽、更低时延的接入服务,为运营商提供高效和低运维成本的网络。 

40G TWDM-PON将在五年内启动商用之旅,更多维复用和相干技术也是研究热点。 

五、化繁为简,IP与光网络深度融合提升超大容量路由 

当前通信网络采用多层多域网络承载业务,设备种类繁多,海量数据的分组处理能力呈指数级别提高,同时对超大容量路由运算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导致机房空间紧张、能耗高、效率低。IP与光网络的融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IP与光网络融合可以通过统一交换内核技术来实现,具有分组/ODUk/VC集中交换功能,从而减少网络层次、节省网络投资、降低维护成本,实现网络节点集约化。通过提高单槽位线卡转发能力和采用多框集群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单节点转发能力;通过多核处理器、分布式软件架构、模块化管理等技术,可实现千万级别路由表管理。 

涵盖骨干、汇聚和接入网络的IP与光融合,具有千万级别路由表项的超大容量路由器,提供全网端到端解决方案,运营商已经展开了试点。 

六、灵活光交换,基于CDC-F特性光交叉构建下一代光网络 

当前随着100G技术的规模部署,超100G技术的蓬勃发展,WDM/OTN系统的传输容量提升较快,光层的灵活调度和高效处理成为了光网络节点的一个重要需求。 

随着WSS光模块集成度的进一步提升,采用WSS光模块构建的具备CDC-F(Colorless, Directionless, Contentionless, Flex Grid)特性的光交叉组网技术在超大网络节点应用时,因同时拥有超大交换容量、波长及业务灵活调度、低功耗、低时延等关键特性,易于构建灵活、高效的光网络。 

具备CDC-F特性的光交叉技术越来越受到全球运营商的重视,目前已有运营商率先部署,预计近期将会展开更大范围的试点和商用。 

七、开放创造价值,光通信网络的APP技术普及 

传统光网络比较封闭,缺少向外部用户提供网络管理和控制的能力。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数据中心等的飞速发展,对管理、控制光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在SDN时代,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开创性地向外部用户提供自己开发的APP或者提供SDK供外部用户开发APP。这些APP和SDK使用SDN控制器的开放式北向接口管理和控制光网络,实现业务创建、业务QoS调整、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等功能,从而创新业务模式、简化网络应用、提高网络使用效率和运维效率。 

近年来,一部分友好互动的光网络APP已经获得了用户的青睐,未来开放的SDN化光网络将孕育出更多更有价值的APP。 

八、高效和低成本,中短距离城域高速传输直调直检技术 

为了满足骨干网络上千公里长距离传输的要求,目前主流的传输技术是相干传输技术。但是在城市之间的组网,往往传输距离在300公里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使用相干探测的方式(系统复杂,成本较高),达到良好的传输和组网效果,是现在研究的热门话题。 

为了实现中短距离传输,当前主要的技术主要考虑直接调制、直接探测上。调制方面,可采用的方式很多,包括:PAM-4传输方式、DMT传输方式、单边带传输方式,等等。在接收侧,则采用非相干的方式,使用较少的光电子器件。以达到简化系统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近几年,多个直调直检技术实验不断进行,通过逐步研究和持续优化,未来3年将会开始试点。

九、走向全光网,从芯片间、板间到机房间的光互联技术 

伴随着大数据和云技术的蓬勃发展,短到芯片片上和片间、长到机柜间和数据中心间的大规模数据交换处理,都渴望高速、稳定、可靠的互联,常规电缆连接将无法应对。 

目前看来,芯片间和板间的解决方案可以利用硅基光电集成来有效实现光互联。机房间互联、机架间互联、机框间互联、机盘间互联可以利用光电转换和光传输技术取代传统的电缆,主要解决方案包括硅基的光电集成、高速VCSEL和直调DFB等。其中硅基光电集成方案具有CMOS工艺兼容,集成度高,成本低的优势。 

未来几年,光互联技术将在芯片内部、芯片间、板间、机柜间、机房间普及应用。 

十、绿色通信,光通信技术永远的主题 

随着人们信息消费的不断增加,需要光通信提供的带宽越来越大,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多。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如何实现绿色通信成为业界努力的主要方向之一。 

为了实现绿色通信,一些新的技术正在或将逐渐被采用,如新能源、高集成度芯片、高效率电源模块、智能风扇、液体制冷、智能流量聚合、硬件休眠、新型材料等技术。 

通过上述技术的逐步引入和持续优化,光通信设备的每比特能耗将逐渐降低,与环境更为和谐。
  
来源:1号机器人

智造家提供 查看全部
一、初露锋芒的硅光子技术 

由于光和电采用分立方式,光子与电子技术遵循各自的发展路线,目前光通信系统在功耗、成本、集成度方面遇到提升瓶颈。 

硅光子技术利用CMOS微电子工艺实现光子器件的集成制备,该技术结合了CMOS技术的超大规模逻辑、超高精度制造的特性和光子技术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的优势。是一种能够解决长技术演进与成本矛盾的颠覆性技术。 

目前多项硅光子关键技术已被相继突破,预计在三年内将开始商用。 

二、与云、大数据技术融合,光通信SDN走进2.0时代 

SDN是公认的光通信发展趋势,通过引入控制与转发分离的开放架构,能够显著提升网络能力,并已开始在现网上逐步部署。但随着SDN的逐步部署和网络流量的不断增加,SDN控制器/应用的部署灵活性、数据存储、处理能力、安全性及超大流量下的网络稳定性都将受到巨大挑战。 

在未来3-5年,SDN技术将进入2.0时代,SDN开放的网络架构与云、大数据技术结合,以云的方式部署控制和应用,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预测流量将成为SDN2.0的主要特征。通过上述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SDN解决方案的安全弹性部署,保证SDN对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的高要求,并多维度预测网络流量趋势,从而进一步提升网络的智能化和敏捷性,在大流量环境下保证客户体验。 

三、超越100G,单通道传输速率继续提升 

100G光传输难以满足未来视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务对网络带宽的需求。现网平滑升级超100G光收发单元可成倍提升系统容量,具有较高性价比和可行性。 

超100G将继承并发扬100G光传输设计思想,在保持传输距离不变的同时提升光纤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和频谱效率,引入先进的调制编码和光电集成技术进一步降低单位比特成本。 

目前业界积极开展现网实验,推进超100G商用进程,预计会在数据中心互联率先展开应用。 


四、高速接入,多维复用和相干技术大显身手 

互联网新应用层出不穷,需要更大带宽支撑井喷式增长的数据需求,政企大客户、高端社区用户将需要独享波长入户,以及部分场景下会有长距离高带宽低时延接入需求。 

光通信技术中的复用维度包括时分、波分、频分、码分、模分等。目前40G PON是采用了时分和波分两维复用,这也是100G PON的可行方式之一。业界将探索上述更多维度的组合,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带宽。此外,在接收端采用相干接收方式,可在一根光纤承载超过1000个波长,每波长1G/10G,无源传输距离达到100km,实现T比特接入。为用户提供更大带宽、更低时延的接入服务,为运营商提供高效和低运维成本的网络。 

40G TWDM-PON将在五年内启动商用之旅,更多维复用和相干技术也是研究热点。 

五、化繁为简,IP与光网络深度融合提升超大容量路由 

当前通信网络采用多层多域网络承载业务,设备种类繁多,海量数据的分组处理能力呈指数级别提高,同时对超大容量路由运算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导致机房空间紧张、能耗高、效率低。IP与光网络的融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IP与光网络融合可以通过统一交换内核技术来实现,具有分组/ODUk/VC集中交换功能,从而减少网络层次、节省网络投资、降低维护成本,实现网络节点集约化。通过提高单槽位线卡转发能力和采用多框集群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单节点转发能力;通过多核处理器、分布式软件架构、模块化管理等技术,可实现千万级别路由表管理。 

涵盖骨干、汇聚和接入网络的IP与光融合,具有千万级别路由表项的超大容量路由器,提供全网端到端解决方案,运营商已经展开了试点。 

六、灵活光交换,基于CDC-F特性光交叉构建下一代光网络 

当前随着100G技术的规模部署,超100G技术的蓬勃发展,WDM/OTN系统的传输容量提升较快,光层的灵活调度和高效处理成为了光网络节点的一个重要需求。 

随着WSS光模块集成度的进一步提升,采用WSS光模块构建的具备CDC-F(Colorless, Directionless, Contentionless, Flex Grid)特性的光交叉组网技术在超大网络节点应用时,因同时拥有超大交换容量、波长及业务灵活调度、低功耗、低时延等关键特性,易于构建灵活、高效的光网络。 

具备CDC-F特性的光交叉技术越来越受到全球运营商的重视,目前已有运营商率先部署,预计近期将会展开更大范围的试点和商用。 

七、开放创造价值,光通信网络的APP技术普及 

传统光网络比较封闭,缺少向外部用户提供网络管理和控制的能力。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数据中心等的飞速发展,对管理、控制光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在SDN时代,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开创性地向外部用户提供自己开发的APP或者提供SDK供外部用户开发APP。这些APP和SDK使用SDN控制器的开放式北向接口管理和控制光网络,实现业务创建、业务QoS调整、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等功能,从而创新业务模式、简化网络应用、提高网络使用效率和运维效率。 

近年来,一部分友好互动的光网络APP已经获得了用户的青睐,未来开放的SDN化光网络将孕育出更多更有价值的APP。 

八、高效和低成本,中短距离城域高速传输直调直检技术 

为了满足骨干网络上千公里长距离传输的要求,目前主流的传输技术是相干传输技术。但是在城市之间的组网,往往传输距离在300公里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使用相干探测的方式(系统复杂,成本较高),达到良好的传输和组网效果,是现在研究的热门话题。 

为了实现中短距离传输,当前主要的技术主要考虑直接调制、直接探测上。调制方面,可采用的方式很多,包括:PAM-4传输方式、DMT传输方式、单边带传输方式,等等。在接收侧,则采用非相干的方式,使用较少的光电子器件。以达到简化系统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近几年,多个直调直检技术实验不断进行,通过逐步研究和持续优化,未来3年将会开始试点。

九、走向全光网,从芯片间、板间到机房间的光互联技术 

伴随着大数据和云技术的蓬勃发展,短到芯片片上和片间、长到机柜间和数据中心间的大规模数据交换处理,都渴望高速、稳定、可靠的互联,常规电缆连接将无法应对。 

目前看来,芯片间和板间的解决方案可以利用硅基光电集成来有效实现光互联。机房间互联、机架间互联、机框间互联、机盘间互联可以利用光电转换和光传输技术取代传统的电缆,主要解决方案包括硅基的光电集成、高速VCSEL和直调DFB等。其中硅基光电集成方案具有CMOS工艺兼容,集成度高,成本低的优势。 

未来几年,光互联技术将在芯片内部、芯片间、板间、机柜间、机房间普及应用。 

十、绿色通信,光通信技术永远的主题 

随着人们信息消费的不断增加,需要光通信提供的带宽越来越大,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多。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如何实现绿色通信成为业界努力的主要方向之一。 

为了实现绿色通信,一些新的技术正在或将逐渐被采用,如新能源、高集成度芯片、高效率电源模块、智能风扇、液体制冷、智能流量聚合、硬件休眠、新型材料等技术。 

通过上述技术的逐步引入和持续优化,光通信设备的每比特能耗将逐渐降低,与环境更为和谐。
  
来源:1号机器人

智造家提供
516 浏览

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综述

IT软件类 土匪king 2016-10-20 14:25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水下通信,主要依赖手段是低频声波,受水声信道的随机变换性制约,水声通信延迟较大,在浅水区域存在复杂的时变和空变特征,带宽很难超过50kHz,利用多载波调制技术,能达到1~20kbit/s,然而多数情况下通信速率在1kbit/s附近。难以满足包括潜水员、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 ehicle)等水下活动单位间的信息交换,以及水下监测节点、传感网络与水面及陆上中转平台的数据交换需求。
1963年,美国S.A.Sullivan和S.Q.Duntley等人发现海水在0.45~0.55pm的蓝绿波段存在低损耗窗口。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利用蓝绿激光能够穿透水下约300m的深度,通信速率可达100Mbit/s量级,证明了该技术在水下通信、传感、探测、导航与控制等领域发展的广阔空间,各国均在跟进研究,促进了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的发展。
由于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的技术需求和战略技术储备需要,截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几乎完成了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的所有关键性实验。其中,包括在各种气象和海洋条件下,空-地、星-地,以及极地的长距离、复杂信道通信链路对潜通信的可行性和系统性试验验证;俄罗斯(苏联)、欧洲和日本,也先后独立或同美国联合研制机载及星载激光通信系统。
我国参与研究此项技术的大学和研究所非常多,但是受硬件和技术方面的制约,研究进展相对缓慢。资料显示,目前只是完成了150m深的水下通信可行性研究,更多的研究还只是处于仿真模拟和实验室的水箱(水槽)实验验证阶段。由于基于蓝绿激光技术的新一代水下通信技术的学科技术涵盖面较广,其必然采用多领域、多学科交叉协作联合研究。

一、国内外发展状况
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涉及髙稳频激光器及其调制、光电探测器及解调、编/解码芯片及算法、低功耗电源及电路设计、耐压容器制造等多方面的技术集合体。目前,美国、欧洲、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美国完成了水下蓝绿激光通信的技术方案和主要技术要求的设计,并随后完成了原理验证性实验,证实了蓝绿激光在浑浊海水等恶劣条件下,能够正常进行通信。主要研究机构包括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 gency,前身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ARPA)、美国海军、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诺思罗普(Northrop)研究和技术中心、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MIT Lincoln Latoratory)等机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海水信道”的物理模型、信号的调制/解调、光学滤波和编/解码技术等方面。
期间,进行了3次试验,分别完成了空-地、星-地,以及极地的长距离、复杂信道通信链路的试验验证。第一次,1981年,圣地亚哥海域,潜深300m潜艇同12000m高空飞机间的通信实验,验证了空-地长距离通信链路可行;第二次,1985年,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海域附近,潜深250m,航速30nmile/h节潜艇同卫星间的通信实验,验证了星-地长距离通信链路可行;第三次,1986年的飞机同冰层下潜艇的通信实验,将蓝绿激光通信领域扩展到极地。
1983年,苏联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附近,利用空间轨道反射镜,成功实现基地同水下导弹潜艇的通信试验;此外,英国、德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法国、荷兰等国也在跟进研究。
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的科研机构跟踪国际发展,已经开始进行激光通信技术研究,中科院所属的成都光电研究所、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安徽光机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所属研究所、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对激光传输及通信进行了大量研究。
1988年,开始蓝绿激光对潜通信的技术论证,以及蓝绿激光海水信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0年,开始机载SLC系统单独立项研究;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在南海某海域进行的机载蓝绿激光对潜通信实验,证实水下150m深度进行通信的可行性;200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海南三亚的目标海域成功实现水下50m深的通信实验;2011年8月,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成功发射,并首次进行激光通信链路星地试验。
二、关键技术
⒈ 水下激光通信系统构成
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由信号发射、水下信道和信号接收三大子系统构成。其中,信号发射子系统包括:光学发射镜头、激光器、编码和调制、信源、电源和水密结构外壳构成;同理,信号接收子系统包括:光学接收镜头、光电探测器、解调和纠错、信号输出、电源和水密结构外壳构成;水下信道是光信息传输的通道。整个通信链路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实现一个完整的水下通信链路,必须要基于激光通信的“硬件”和“调制/解调”技术,以及水下信道特性等三大方面的技术要素构成。其中,硬件技术包括:髙稳频激光器、光电探测器、低功耗电源、调制/解调电路、编/解码电路、光学镜头、耐压水密舱技术等;调制/解调技术包括:调制/解调、编/解码;水下信道的光信息传输物理模型等。
⒉ 硬件技术
蓝绿光高稳频激光器及其调制技术,是保证水下激光通信实现的基础。在光通信设备中,最常用的光电检测器件是PIN光电二极管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为有效提升增强光接收端的信噪比,采用多个探测单元的空间分集接收,对阵列信号加权迭加,能够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在接收端,通过适当增大光学镜头的有效口径,保证足够的光通信信号的输人强度;在光链路上进行抗干扰带通处理,在接收系统前端加遮光罩遮蔽非定域散射的干扰,对耐压玻壳进行耐压与光学窄带通化复合处理,进一步抑制噪声和背景杂散光,提高信噪比。
此外,水下耐压结构设计和研究是关键技术之一,是保证通信收发系统顺利工作的必要条件。针对微型及小型水下耐压容器设计,国内研究较少,主要技术均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掌握,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的耐压结构小型化,有利于多平台移植。
⒊ 调制/解调技术
数字通信的基本调制/解调方式包括: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频移键控(Frequency-Shift Keying,FSK)和相移键控(Phase-Shift Keying,PSK)。无线光通信的信号调制技术,主要以脉冲位置和脉冲编码调制技术为主,包括OOK、PPM、MPPM、DPPM、DPIM等几种方式;MPSK、APSK和QAM均为高效频谱调制技术,QPSK及其延伸技术的频谱效率也很高。
使用数字频率合成器DDS(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将载波生成和调制电路合二为一,能够对频率、相位、振幅分别进行精确的数字信号控制,实现OOK、FSK和PSK三种基本调制方式,其特点是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易于实现;时频调制技术(Time-Frequency Shift Keying,TFSK)也是广泛被采用的抗衰落和抗多径技术之一。利用正交码的强抗干扰能力,以及准正交码中选取有效克服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够兼顾信号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相比传统通信方式,时频调制技术误码率能低一两个数量级,适用于成分复杂、衰落比较严重的海水环境;海况特别恶劣的环境下,运用分集接收技术;迈克尔逊干涉调制也能有效提高信噪比。

⒋ 几种编/解码技术
采用PPM调制方法,纠错码常采用分组码、卷积码、级联分组码与级联卷积码。1962年,Gallager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码,这是一种正则低密度校验码(regular low density parity code),是一类特殊的线性分组码,其编码技术十分复杂,编译码运算量大;Gallager同时给出了称为比特翻转算法的一种LDPC码译码算法,译码过程只需要进行逻辑运算,通过阈值的自适应设置,减少运算量,降低译码复杂度;后来,Mackay等人进一步证明LDPC码具有逼近香农限的能力。
LDPC码的主要问题是编码复杂度较高和编码延时较长。常规LDPC码算法原理上与一般线性分组码编码算法相似,需要先求生成矩阵,而生成矩阵一般不是稀疏矩阵,复杂度与码长平方成正比,编码时需要非常大的存储资源。针对这一问题,T.J.Richardson和R.L.Urbanke提出了Efficient方法,将编码复杂度控制在码长的线性关系内,初步解决了LDPC码面临的主要问题。规则LDPC码的结构简单,硬件实现容易;经证实,结构设计合理的非规则LDPC码,译码性能超过规则LDPC码,优化后性能能够Turbo码,缺点是利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较难实现;解决方法是建立有循环特性的校验矩阵,易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髙效编解码实现。
LDPC码的译码分为硬判决和软判决译码方式。硬判决译码运算过程简单,较为实用;软判决译码,能够使LDPC码性能逼近香农限。
激光通信信号在水下信道通过,悬浮粒子和水分子对激光产生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以及长程衍射效应,使激光信号传输时会发生畸变以及信号脉冲的展宽,造成系统误码率升高及信噪比降低。LDPC码与传统的RS码、Turbo码相比是距香农限最近的纠错码;译码算法复杂度低,硬件实现简单,具有高速编译码能力。
⒌ 水下信道的光衍射特性
激光通信信号在水下信道的传输特征非常复杂。海水的瑞利散射、悬浮颗粒的米氏散射,温度、盐度起伏以及水的扰动产生的湍流引起折射率随机起伏,造成激光束波前相位和强度的随机起伏变化。实际系统中还要再考虑叠加上长程衍射效应,比大气中的光传播,水中光束发生展宽、抖动、漂移、闪烁等非稳定现象要严重和复杂很多;水下信道的多途效应,窄脉冲信号由于各信道的时延和衰减系数不同,以及频率的选择性衰落,使整个信号合成后产生波形失真,会严重加剧码间串扰。粗略地估计,在海水中传输1m受到的累积影响,相当于光在空气中传输1000m的等效距离。
总之,激光脉冲在海水信道中的传输环境十分复杂恶劣,涉及的各种环境参数,在时间及空间上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很难利用实验方法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针对所有传输媒介特征的修正模型。根据光的粒子特性,参考蒙特卡洛法把研究光的传输问题转化为研究光子的传输问题,可以近似模拟多散射介质中的光传输过程,蒙特卡洛法同已有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在近距离传输范围内,其分析准确度髙于小角度近似法;而随着光传输距离继续增加,准确度高于唯像方程法。
三、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拓展的趋势
水下蓝绿激光通信技术涵盖了光学工程、通信工程、海洋工程等众多技术领域,需要多学科、多专业技术的有效融合。其中,制约水下蓝绿光激光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
①水下光信道的准确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从根本上,制约了调制/解调和编/解码技术的发展。目前,对于水下光信道的研究比较依赖于蒙特卡洛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建立较为理想的水下光信道模型还有差距。在“波传输介质”的研究领域,横向可以借鉴水声学领域的信道模型研究成果。毕竟都是波传输介质的问题研究,与此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值得学习和借鉴;
②在调制/解调技术和编/解码技术方面,则要更多地借鉴星地激光通信研究中的一些技术手段和方法,随时把最新技术引入水下光通信领域,加以结合改进、消化吸收;在此,借鉴水声学领域的调制/解调技术和编/解码技术,仍然具有必要性;同时,继续以简化参量的“黑箱模型”替代尚不完善的“水下光信道的具体物理模型”,结合实验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调制/解调技术和编/解码技术;
③在信号分析方面,可以尝试将二维图像处理领域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向一维方向推进,学习并借鉴如“压缩感知”、“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Extreme-Point Sym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ESMD)等比较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思路;
④发展微型及小型耐压水密舱技术,有利于蓝绿激光水下通信组件的多平台移植;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实现是硬件、软件和接口等多个分系统的技术集成,任何部分的薄弱,都将制约整个系统的整体性能。
综上所述,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可以集中概括为继续深人开展水下光传输的偏振特性研究,参考空间及水下量子光通信技术研究成果,建立水下光信道的准确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有利于调制/解调及编/解码技术发展;发展光学合成孔径天线技术、光纤结构的迈克尔逊干涉,或者马赫泽德干涉结构的相位调制技术,进一步提高信噪比;借鉴同样是以波传输理论为基础的水声学领域信道模型、调制/解调技术、编/解码技术、信号分析技术和耐压水密舱技术的研究成果;借鉴“蛟龙号”水密舱技术研究成果,发展微型及小型耐压水密舱技术及工艺完善,达到蓝绿激光水下通信组件的多平台移植目的,拓展应用空间。同时,期待以“波传输理论为基础”的光学、声学及电磁学等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试验的突破。
  查看全部
水下通信,主要依赖手段是低频声波,受水声信道的随机变换性制约,水声通信延迟较大,在浅水区域存在复杂的时变和空变特征,带宽很难超过50kHz,利用多载波调制技术,能达到1~20kbit/s,然而多数情况下通信速率在1kbit/s附近。难以满足包括潜水员、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 ehicle)等水下活动单位间的信息交换,以及水下监测节点、传感网络与水面及陆上中转平台的数据交换需求。
1963年,美国S.A.Sullivan和S.Q.Duntley等人发现海水在0.45~0.55pm的蓝绿波段存在低损耗窗口。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利用蓝绿激光能够穿透水下约300m的深度,通信速率可达100Mbit/s量级,证明了该技术在水下通信、传感、探测、导航与控制等领域发展的广阔空间,各国均在跟进研究,促进了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的发展。
由于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的技术需求和战略技术储备需要,截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几乎完成了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的所有关键性实验。其中,包括在各种气象和海洋条件下,空-地、星-地,以及极地的长距离、复杂信道通信链路对潜通信的可行性和系统性试验验证;俄罗斯(苏联)、欧洲和日本,也先后独立或同美国联合研制机载及星载激光通信系统。
我国参与研究此项技术的大学和研究所非常多,但是受硬件和技术方面的制约,研究进展相对缓慢。资料显示,目前只是完成了150m深的水下通信可行性研究,更多的研究还只是处于仿真模拟和实验室的水箱(水槽)实验验证阶段。由于基于蓝绿激光技术的新一代水下通信技术的学科技术涵盖面较广,其必然采用多领域、多学科交叉协作联合研究。

一、国内外发展状况
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涉及髙稳频激光器及其调制、光电探测器及解调、编/解码芯片及算法、低功耗电源及电路设计、耐压容器制造等多方面的技术集合体。目前,美国、欧洲、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美国完成了水下蓝绿激光通信的技术方案和主要技术要求的设计,并随后完成了原理验证性实验,证实了蓝绿激光在浑浊海水等恶劣条件下,能够正常进行通信。主要研究机构包括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 gency,前身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ARPA)、美国海军、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诺思罗普(Northrop)研究和技术中心、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MIT Lincoln Latoratory)等机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海水信道”的物理模型、信号的调制/解调、光学滤波和编/解码技术等方面。
期间,进行了3次试验,分别完成了空-地、星-地,以及极地的长距离、复杂信道通信链路的试验验证。第一次,1981年,圣地亚哥海域,潜深300m潜艇同12000m高空飞机间的通信实验,验证了空-地长距离通信链路可行;第二次,1985年,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海域附近,潜深250m,航速30nmile/h节潜艇同卫星间的通信实验,验证了星-地长距离通信链路可行;第三次,1986年的飞机同冰层下潜艇的通信实验,将蓝绿激光通信领域扩展到极地。
1983年,苏联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附近,利用空间轨道反射镜,成功实现基地同水下导弹潜艇的通信试验;此外,英国、德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法国、荷兰等国也在跟进研究。
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的科研机构跟踪国际发展,已经开始进行激光通信技术研究,中科院所属的成都光电研究所、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安徽光机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所属研究所、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对激光传输及通信进行了大量研究。
1988年,开始蓝绿激光对潜通信的技术论证,以及蓝绿激光海水信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0年,开始机载SLC系统单独立项研究;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在南海某海域进行的机载蓝绿激光对潜通信实验,证实水下150m深度进行通信的可行性;200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海南三亚的目标海域成功实现水下50m深的通信实验;2011年8月,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成功发射,并首次进行激光通信链路星地试验。
二、关键技术
⒈ 水下激光通信系统构成
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由信号发射、水下信道和信号接收三大子系统构成。其中,信号发射子系统包括:光学发射镜头、激光器、编码和调制、信源、电源和水密结构外壳构成;同理,信号接收子系统包括:光学接收镜头、光电探测器、解调和纠错、信号输出、电源和水密结构外壳构成;水下信道是光信息传输的通道。整个通信链路如图1所示。

QQ图片20161020142406.jpg


由图1可知,实现一个完整的水下通信链路,必须要基于激光通信的“硬件”和“调制/解调”技术,以及水下信道特性等三大方面的技术要素构成。其中,硬件技术包括:髙稳频激光器、光电探测器、低功耗电源、调制/解调电路、编/解码电路、光学镜头、耐压水密舱技术等;调制/解调技术包括:调制/解调、编/解码;水下信道的光信息传输物理模型等。
⒉ 硬件技术
蓝绿光高稳频激光器及其调制技术,是保证水下激光通信实现的基础。在光通信设备中,最常用的光电检测器件是PIN光电二极管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为有效提升增强光接收端的信噪比,采用多个探测单元的空间分集接收,对阵列信号加权迭加,能够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在接收端,通过适当增大光学镜头的有效口径,保证足够的光通信信号的输人强度;在光链路上进行抗干扰带通处理,在接收系统前端加遮光罩遮蔽非定域散射的干扰,对耐压玻壳进行耐压与光学窄带通化复合处理,进一步抑制噪声和背景杂散光,提高信噪比。
此外,水下耐压结构设计和研究是关键技术之一,是保证通信收发系统顺利工作的必要条件。针对微型及小型水下耐压容器设计,国内研究较少,主要技术均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掌握,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的耐压结构小型化,有利于多平台移植。
⒊ 调制/解调技术
数字通信的基本调制/解调方式包括: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频移键控(Frequency-Shift Keying,FSK)和相移键控(Phase-Shift Keying,PSK)。无线光通信的信号调制技术,主要以脉冲位置和脉冲编码调制技术为主,包括OOK、PPM、MPPM、DPPM、DPIM等几种方式;MPSK、APSK和QAM均为高效频谱调制技术,QPSK及其延伸技术的频谱效率也很高。
使用数字频率合成器DDS(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将载波生成和调制电路合二为一,能够对频率、相位、振幅分别进行精确的数字信号控制,实现OOK、FSK和PSK三种基本调制方式,其特点是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易于实现;时频调制技术(Time-Frequency Shift Keying,TFSK)也是广泛被采用的抗衰落和抗多径技术之一。利用正交码的强抗干扰能力,以及准正交码中选取有效克服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够兼顾信号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相比传统通信方式,时频调制技术误码率能低一两个数量级,适用于成分复杂、衰落比较严重的海水环境;海况特别恶劣的环境下,运用分集接收技术;迈克尔逊干涉调制也能有效提高信噪比。

⒋ 几种编/解码技术
采用PPM调制方法,纠错码常采用分组码、卷积码、级联分组码与级联卷积码。1962年,Gallager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码,这是一种正则低密度校验码(regular low density parity code),是一类特殊的线性分组码,其编码技术十分复杂,编译码运算量大;Gallager同时给出了称为比特翻转算法的一种LDPC码译码算法,译码过程只需要进行逻辑运算,通过阈值的自适应设置,减少运算量,降低译码复杂度;后来,Mackay等人进一步证明LDPC码具有逼近香农限的能力。
LDPC码的主要问题是编码复杂度较高和编码延时较长。常规LDPC码算法原理上与一般线性分组码编码算法相似,需要先求生成矩阵,而生成矩阵一般不是稀疏矩阵,复杂度与码长平方成正比,编码时需要非常大的存储资源。针对这一问题,T.J.Richardson和R.L.Urbanke提出了Efficient方法,将编码复杂度控制在码长的线性关系内,初步解决了LDPC码面临的主要问题。规则LDPC码的结构简单,硬件实现容易;经证实,结构设计合理的非规则LDPC码,译码性能超过规则LDPC码,优化后性能能够Turbo码,缺点是利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较难实现;解决方法是建立有循环特性的校验矩阵,易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髙效编解码实现。
LDPC码的译码分为硬判决和软判决译码方式。硬判决译码运算过程简单,较为实用;软判决译码,能够使LDPC码性能逼近香农限。
激光通信信号在水下信道通过,悬浮粒子和水分子对激光产生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以及长程衍射效应,使激光信号传输时会发生畸变以及信号脉冲的展宽,造成系统误码率升高及信噪比降低。LDPC码与传统的RS码、Turbo码相比是距香农限最近的纠错码;译码算法复杂度低,硬件实现简单,具有高速编译码能力。
⒌ 水下信道的光衍射特性
激光通信信号在水下信道的传输特征非常复杂。海水的瑞利散射、悬浮颗粒的米氏散射,温度、盐度起伏以及水的扰动产生的湍流引起折射率随机起伏,造成激光束波前相位和强度的随机起伏变化。实际系统中还要再考虑叠加上长程衍射效应,比大气中的光传播,水中光束发生展宽、抖动、漂移、闪烁等非稳定现象要严重和复杂很多;水下信道的多途效应,窄脉冲信号由于各信道的时延和衰减系数不同,以及频率的选择性衰落,使整个信号合成后产生波形失真,会严重加剧码间串扰。粗略地估计,在海水中传输1m受到的累积影响,相当于光在空气中传输1000m的等效距离。
总之,激光脉冲在海水信道中的传输环境十分复杂恶劣,涉及的各种环境参数,在时间及空间上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很难利用实验方法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针对所有传输媒介特征的修正模型。根据光的粒子特性,参考蒙特卡洛法把研究光的传输问题转化为研究光子的传输问题,可以近似模拟多散射介质中的光传输过程,蒙特卡洛法同已有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在近距离传输范围内,其分析准确度髙于小角度近似法;而随着光传输距离继续增加,准确度高于唯像方程法。
三、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拓展的趋势
水下蓝绿激光通信技术涵盖了光学工程、通信工程、海洋工程等众多技术领域,需要多学科、多专业技术的有效融合。其中,制约水下蓝绿光激光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
①水下光信道的准确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从根本上,制约了调制/解调和编/解码技术的发展。目前,对于水下光信道的研究比较依赖于蒙特卡洛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建立较为理想的水下光信道模型还有差距。在“波传输介质”的研究领域,横向可以借鉴水声学领域的信道模型研究成果。毕竟都是波传输介质的问题研究,与此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值得学习和借鉴;
②在调制/解调技术和编/解码技术方面,则要更多地借鉴星地激光通信研究中的一些技术手段和方法,随时把最新技术引入水下光通信领域,加以结合改进、消化吸收;在此,借鉴水声学领域的调制/解调技术和编/解码技术,仍然具有必要性;同时,继续以简化参量的“黑箱模型”替代尚不完善的“水下光信道的具体物理模型”,结合实验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调制/解调技术和编/解码技术;
③在信号分析方面,可以尝试将二维图像处理领域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向一维方向推进,学习并借鉴如“压缩感知”、“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Extreme-Point Sym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ESMD)等比较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思路;
④发展微型及小型耐压水密舱技术,有利于蓝绿激光水下通信组件的多平台移植;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实现是硬件、软件和接口等多个分系统的技术集成,任何部分的薄弱,都将制约整个系统的整体性能。
综上所述,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可以集中概括为继续深人开展水下光传输的偏振特性研究,参考空间及水下量子光通信技术研究成果,建立水下光信道的准确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有利于调制/解调及编/解码技术发展;发展光学合成孔径天线技术、光纤结构的迈克尔逊干涉,或者马赫泽德干涉结构的相位调制技术,进一步提高信噪比;借鉴同样是以波传输理论为基础的水声学领域信道模型、调制/解调技术、编/解码技术、信号分析技术和耐压水密舱技术的研究成果;借鉴“蛟龙号”水密舱技术研究成果,发展微型及小型耐压水密舱技术及工艺完善,达到蓝绿激光水下通信组件的多平台移植目的,拓展应用空间。同时,期待以“波传输理论为基础”的光学、声学及电磁学等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试验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