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累计签到次数:

今天获取 积分

智能企业

智能企业

398 浏览

中国制造2025智能工厂的五大趋势

管理类 苏州工业仿真 2016-11-20 19:11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最近几年,欧美国家最早针对流程工业提出了“智能工厂”的概念。流程工业智能工厂由商业智能、运营智能、操作智能三个层次组成,由于自身的自动化水平较高,因此实施智能工厂相对比较容易。与流程工业相比,离散制造业首先在底层制造环节由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如车、铣、刨、磨、铸、锻、铆、焊对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要求很高,投资很大。
 
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家电、汽车、机械、模具、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等产品大都要求产品智能化,设计智能。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4.0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支持下,离散制造业需要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文档无纸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无人化等先进技术应用,做到纵向、横向和端到端的集成,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从而建立基于工业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智能工厂。






生产设备网络化,实现车间“物联网”工业物联网的提出给“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传统的工业生产采用M2M(MachinetoMachine)的通信模式,实现了设备与设备间的通信,而物联网通过ThingstoThings的通信方式实现人、设备和系统三者之间的智能化、交互式无缝连接。


在离散制造企业车间,数控车、铣、刨、磨、铸、锻、铆、焊、加工中心等是主要的生产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将所有的设备及工位统一联网管理,使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计算机之间能够联网通讯,设备与工位人员紧密关联。如:数控编程人员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编程,将加工程序上传至DNC服务器,设备操作人员可以在生产现场通过设备控制器下载所需要的程序,待加工任务完成后,再通过DNC网络将数控程序回传至服务器中,由程序管理员或工艺人员进行比较或归档,整个生产过程实现网络化、追溯化管理。

生产数据可视化,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生产决策

“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后,信息化与工业化快速融合,信息技术渗透到了离散制造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条形码、二维码、RFID、工业传感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工业物联网、ERP、CAD/CAM/CAE/CAI等技术在离散制造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离散制造企业也进入了互联网工业的新的发展阶段,所拥有的数据也日益丰富。
 
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线处于高速运转,由生产设备所产生、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远大于企业中计算机和人工产生的数据,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也更高。

在生产现场,每隔几秒就收集一次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很多形式的分析,包括设备开机率、主轴运转率、主轴负载率、运行率、故障率、生产率、设备综合利用率(OEE)、零部件合格率、质量百分比等。首先,在生产工艺改进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这些大数据,就能分析整个生产流程,了解每个环节是如何执行的。
 
一旦有某个流程偏离了标准工艺,就会产生一个报警信号,能更快速地发现错误或者瓶颈所在,也就能更容易解决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建立虚拟模型,仿真并优化生产流程,当所有流程和绩效数据都能在系统中重建时,这种透明度将有助于制造企业改进其生产流程。
 
再如,在能耗分析方面,在设备生产过程中利用传感器集中监控所有的生产流程,能够发现能耗的异常或峰值情形,由此便可在生产过程中优化能源的消耗,对所有流程进行分析将会大大降低能耗。


生产文档无纸化,实现高效、绿色制造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实现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是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之一。目前,在离散制造企业中产生繁多的纸质文件,如工艺过程卡片、零件蓝图、三维数模、刀具清单、质量文件、数控程序等等,这些纸质文件大多分散管理,不便于快速查找、集中共享和实时追踪,而且易产生大量的纸张浪费、丢失等。
 
生产文档进行无纸化管理后,工作人员在生产现场即可快速查询、浏览、下载所需要的生产信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资料能够即时进行归档保存,大幅降低基于纸质文档的人工传递及流转,从而杜绝了文件、数据丢失,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准备效率和生产作业效率,实现绿色、无纸化生产。

 
生产过程透明化,智能工厂的“神经”系统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通过建设智能工厂,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进而实现整个过程的智能管控。在机械、汽车、航空、船舶、轻工、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行业,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产品价值空间,侧重从单台设备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入手,基于生产效率和产品效能的提升实现价值增长。
 
因此其智能工厂建设模式为推进生产设备(生产线)智能化,通过引进各类符合生产所需的智能装备,建立基于制造执行系统MES的车间级智能生产单元,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透明制造的能力。

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现场,MES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首先,MES借助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减少企业内部无附加值活动,有效地指导工厂生产运作过程,提高企业及时交货能力。
 
其次,MES在企业和供应链间以双向交互的形式提供生产活动的基础信息,使计划、生产、资源三者密切配合,从而确保决策者和各级管理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生产现场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制定快速的应对措施,保证生产计划得到合理而快速的修正、生产流程畅通、资源充分有效地得到利用,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效率。

 
生产现场无人化,真正做到“无人”工厂

“中国制造2025”推动了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等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工厂无人化制造成为可能。在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现场,数控加工中心、智能机器人和三坐标测量仪及其他所有柔性化制造单元进行自动化排产调度,工件、物料、刀具进行自动化装卸调度,可以达到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化生产模式(LightsOutMFG)。
 
在不间断单元自动化生产的情况下,管理生产任务优先和暂缓,远程查看管理单元内的生产状态情况,如果生产中遇到问题,一旦解决,立即恢复自动化生产,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参与,真正实现“无人”智能生产。


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升级”,“中国制造2025”成为最有力的战略驱动。盖勒普是“中国制造2025”的先行探索者和实践者。深度结合当前离散制造业的实际现状,基于全球25年领先技术和中国15年的本地化经验,盖勒普提出了离散制造业智能工厂的五个方向,旨在借助全球先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MES-SFC)这一生产力引擎,打破组织边界,将企业整个生产现场都纳入到管理网络中,正深刻地改变着制造模式、流程乃至整个制造业的结构,这一具有未来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将有力推动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让离散制造企业得到了独一无二的新技术体验,并为行业树立成功典范。
 
 
 
来源:1号机器人

智造家提供 查看全部

1.jpg

 最近几年,欧美国家最早针对流程工业提出了“智能工厂”的概念。流程工业智能工厂由商业智能、运营智能、操作智能三个层次组成,由于自身的自动化水平较高,因此实施智能工厂相对比较容易。与流程工业相比,离散制造业首先在底层制造环节由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如车、铣、刨、磨、铸、锻、铆、焊对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要求很高,投资很大。
 
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家电、汽车、机械、模具、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等产品大都要求产品智能化,设计智能。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4.0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支持下,离散制造业需要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文档无纸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无人化等先进技术应用,做到纵向、横向和端到端的集成,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从而建立基于工业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智能工厂。

2.jpg


生产设备网络化,实现车间“物联网”工业物联网的提出给“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传统的工业生产采用M2M(MachinetoMachine)的通信模式,实现了设备与设备间的通信,而物联网通过ThingstoThings的通信方式实现人、设备和系统三者之间的智能化、交互式无缝连接。


在离散制造企业车间,数控车、铣、刨、磨、铸、锻、铆、焊、加工中心等是主要的生产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将所有的设备及工位统一联网管理,使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计算机之间能够联网通讯,设备与工位人员紧密关联。如:数控编程人员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编程,将加工程序上传至DNC服务器,设备操作人员可以在生产现场通过设备控制器下载所需要的程序,待加工任务完成后,再通过DNC网络将数控程序回传至服务器中,由程序管理员或工艺人员进行比较或归档,整个生产过程实现网络化、追溯化管理。

生产数据可视化,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生产决策

“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后,信息化与工业化快速融合,信息技术渗透到了离散制造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条形码、二维码、RFID、工业传感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工业物联网、ERP、CAD/CAM/CAE/CAI等技术在离散制造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离散制造企业也进入了互联网工业的新的发展阶段,所拥有的数据也日益丰富。
 
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线处于高速运转,由生产设备所产生、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远大于企业中计算机和人工产生的数据,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也更高。

在生产现场,每隔几秒就收集一次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很多形式的分析,包括设备开机率、主轴运转率、主轴负载率、运行率、故障率、生产率、设备综合利用率(OEE)、零部件合格率、质量百分比等。首先,在生产工艺改进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这些大数据,就能分析整个生产流程,了解每个环节是如何执行的。
 
一旦有某个流程偏离了标准工艺,就会产生一个报警信号,能更快速地发现错误或者瓶颈所在,也就能更容易解决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建立虚拟模型,仿真并优化生产流程,当所有流程和绩效数据都能在系统中重建时,这种透明度将有助于制造企业改进其生产流程。
 
再如,在能耗分析方面,在设备生产过程中利用传感器集中监控所有的生产流程,能够发现能耗的异常或峰值情形,由此便可在生产过程中优化能源的消耗,对所有流程进行分析将会大大降低能耗。


生产文档无纸化,实现高效、绿色制造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实现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是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之一。目前,在离散制造企业中产生繁多的纸质文件,如工艺过程卡片、零件蓝图、三维数模、刀具清单、质量文件、数控程序等等,这些纸质文件大多分散管理,不便于快速查找、集中共享和实时追踪,而且易产生大量的纸张浪费、丢失等。
 
生产文档进行无纸化管理后,工作人员在生产现场即可快速查询、浏览、下载所需要的生产信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资料能够即时进行归档保存,大幅降低基于纸质文档的人工传递及流转,从而杜绝了文件、数据丢失,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准备效率和生产作业效率,实现绿色、无纸化生产。

 
生产过程透明化,智能工厂的“神经”系统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通过建设智能工厂,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进而实现整个过程的智能管控。在机械、汽车、航空、船舶、轻工、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行业,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产品价值空间,侧重从单台设备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入手,基于生产效率和产品效能的提升实现价值增长。
 
因此其智能工厂建设模式为推进生产设备(生产线)智能化,通过引进各类符合生产所需的智能装备,建立基于制造执行系统MES的车间级智能生产单元,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透明制造的能力。

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现场,MES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首先,MES借助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减少企业内部无附加值活动,有效地指导工厂生产运作过程,提高企业及时交货能力。
 
其次,MES在企业和供应链间以双向交互的形式提供生产活动的基础信息,使计划、生产、资源三者密切配合,从而确保决策者和各级管理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生产现场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制定快速的应对措施,保证生产计划得到合理而快速的修正、生产流程畅通、资源充分有效地得到利用,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效率。

 
生产现场无人化,真正做到“无人”工厂

“中国制造2025”推动了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等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工厂无人化制造成为可能。在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现场,数控加工中心、智能机器人和三坐标测量仪及其他所有柔性化制造单元进行自动化排产调度,工件、物料、刀具进行自动化装卸调度,可以达到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化生产模式(LightsOutMFG)。
 
在不间断单元自动化生产的情况下,管理生产任务优先和暂缓,远程查看管理单元内的生产状态情况,如果生产中遇到问题,一旦解决,立即恢复自动化生产,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参与,真正实现“无人”智能生产。


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升级”,“中国制造2025”成为最有力的战略驱动。盖勒普是“中国制造2025”的先行探索者和实践者。深度结合当前离散制造业的实际现状,基于全球25年领先技术和中国15年的本地化经验,盖勒普提出了离散制造业智能工厂的五个方向,旨在借助全球先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MES-SFC)这一生产力引擎,打破组织边界,将企业整个生产现场都纳入到管理网络中,正深刻地改变着制造模式、流程乃至整个制造业的结构,这一具有未来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将有力推动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让离散制造企业得到了独一无二的新技术体验,并为行业树立成功典范。
 
 
 
来源:1号机器人

智造家提供
698 浏览

产业观察:工业4.0时代的17个掘金新产业

机械自动化类 扳手哥 2016-11-07 11:4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回顾历史的长河,全球经济的发展一直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推动。从发明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再到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新的科技浪潮一直主导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并不断涌现出新的产业,促进社会进步。十年前,全球市值前10名主要还集中在能源、金融等传统产业。现在,已经被苹果、谷歌、亚马逊、谷歌等高科技与互联网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十年前企业全球市值TOP10





当前企业全球市值TOP10





互联网作为新产业从1995年网景上市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信息门户、电子商务、搜索、社交及共享经济等几个里程碑性的产品阶段,雅虎、亚马逊、谷歌、FaceBook、Uber等标杆企业不断将产业推向高点。未来,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将逐渐往深度精度发展,比如从满足用户的普遍性需求开始向个性化需求延伸。另一方面,“互联网+各行业”成为共识,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推动“万物互联”的时代到来。

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传统行业也密切嫁接前沿科技,在焕发出新的光彩的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风力发电、光伏、核电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类的能源结构;锂电池和超级电容改变了电能储存和利用方式;新能源汽车在最近几年的爆发震动了整个汽车产业;工业4.0推动传统制造业进化为精细“智”造,大数据、分子诊断、新兴材料、工程技术等在医疗医药产业的大规模应用也不断提高人类自我修复和拯救的能力;等等不一而足。

社会与经济进步的车轮永远不会停止,资本一直是推动新产业发展的弄潮儿,那么未来10年,又有哪些新产业值得我们期待?那些产业能够孕育出新的千亿美金、甚至万亿美金市值的伟大公司,给投资人带来最丰厚的回报?下文将细数我们认为的最具投资价值的十余个新兴产业,也是我们对上述问题给出的答案。

1.云计算

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可以看到:





1)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增长依然齐头并进,不是零和博弈;

2)IaaS层面:拥有多元化的商业应用生态圈越来越重要,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等;

3)SaaS层面: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OA、CRM、市场营销、B2B 大宗商品采购等领域,如SalesForce、Sap、Oracle等;

4)PaaS层面:没有出现独立巨头,未来更可能由IaaS巨头向上或SaaS巨头向下延伸。

国内云计算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我们预测:

1)虽然阿里、腾讯、华为等IT巨头等纷纷进入,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复杂性使得IaaS层面依然存在机会;

2)SaaS层面:除重点关注以上几个细分领域,还应重点分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国内客户的实际市场需求。

 

2.大数据

大数据行业的融资总额2013-2015年分别为8亿美金、15.4亿美金及20亿美金;2013-2015年融资事件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




该领域我们的投资策略为:

1)对于资源型大数据公司:数据资源足够庞大完整,数据价值足够有想象空间,数据挖掘整合能力足够强;
2)对于技术型大数据公司:技术门槛够高,并足以让公司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从而快速占领足够市场份额;
3)对于应用型大数据公司:应用市场足够大,公司成长性好且可实现性强。

 

3.虚拟现实




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行业已经处在爆发前夜,从一个简单的逻辑来看,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2D画面和3D影像的服务。虚拟现实其实是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一个全景环境,让用户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下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去产生人机互动,给用户带来完美的沉浸感,同时用户可以在该环境里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去进行创造。目前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然而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当前各大咨询机构均看好虚拟现实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

我们认为:

1)短期内,能够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厂商,从硬件设备、内容生产到平台分发,均具备投资价值;

2)从长远来看,虚拟现实的内容将是行业灵魂存在,投资成熟内容产业厂商将充满机会。

 

4.人工智能




根据Tractica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

未来3-5年智能化大潮将带来万亿级市场。在人工智能领域内,2016年我们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

1)计算机视觉识别(以人脸识别为典型);

2)计算机自适应(以各类机器人为例);

3)各项细分底层技术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5. 3 D 技术

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预测将扩大到100亿元;与此同时,Wohlers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70亿美金。如果应用市场能够打开,到2020年该市场有可能突破一千亿元甚至达到二千亿元,仅以医疗行业为例,预计到2015年仅该市场规模可达19亿美元。

接下来新一轮的3D技术的投资热点,包括:

1)3D打印专用材料及其工艺技术;

2)3D建模和个性化定制设计软件;

3)围绕3D打印技术出现的行业模式创新企业(即3D打印与教育、医疗和工业4.0等行业的结合)。

 

6.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该领域我们已经布局工业级无人机第一品牌易瓦特,亦会长期持续关注如下标的:

1)随着政策逐渐放开,百度、谷歌、宝马、奥迪等巨头加紧布局无人驾驶汽车,我们重点侧重汽车电子相关硬件、车联网相关软件、整车等各个领域领导企业;

2)无人机领域,我们将重点挖掘部件制造与总体设计细分领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潜力的优质企业。

 

7.机器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我们认为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

1)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向更细分的领域和结构进行创新延伸;

2)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协同工作并且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各种领域,属于“跨界”的产物;

3)服务机器人则没有上限,具有远超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我们认为助老和医用的服务型机器人将领先发展。

 

8.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同事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走向成熟,蕴含丰富投资机会:

1)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需求巨大;

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5年实现井喷式发展,产销量均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3)超级电容在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较锂电池有明显优势,能够广泛用于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石油钻探、港口机械等领域。

 

9.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随着基础化学、基础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新材料将成为数万亿产值的市场:

1)石墨烯的柔性、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特性与目前现有材料相比整体有明显优势,未来应用行业横跨电子、生物医疗、军工、精密制造业、化工等;

2)碳纤维是应用相对成熟的新兴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品质好,重量轻,未来需要在降低成本、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方面继续努力;

3)新型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锂电池等多个领域;

4)生物基材料,用于齿科、骨科等,可取代、修复人体组织器官功能。

 

10.医疗服务

2016年医疗服务行业的驱动因素来自于药品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以及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推动下,公立医院借助民营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增量价。医疗服务业务为新技术提供了商业化的出口,而新技术给医疗服务业务提供了高附加值的项目。

我们投资逻辑是:

1)符合医院利益诉求、以医为本的商业模式,比如康复医疗、检验领域,以及高端医学影像领域;

2)具有一定门槛的连锁专科医院如妇儿、辅助生殖、眼科、骨科、医疗美容等;

3)连锁第三方服务如健康管理、第三方诊断等;

4)一线城市的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家资源的高端医院。

 

11.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弹”级新药频出。2014年全球销量前十大药物中,有7个为生物制剂,其中阿达木单抗位居全球销量首位,年销售额达110亿美元;生命科学方面,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市场从2007年的794.1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细胞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也日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无疑是大健康领域极为重要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先进的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公司;

2)技术驱动型生物制剂公司;

3)与基因测序解读、个体化给药相结合的精准医疗公司;

4)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新型生物治疗方式,如CAR-T细胞免疫疗法等。

 

12.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市场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至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复合增速达到23%。但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对比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40%,而我国这一比例低于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等一批政策的出台,为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高端医疗器械;

2)国产创新型医疗器械;

3)智能家用医疗器械;

4)现有成熟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产品。

 

13.互联网医疗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各个行业的巨大变革,也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机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购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时代。同时,中国医疗行业特有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低、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有赖于凭借互联网技术加以改善。

同时也应看到,互联网医疗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传统医疗的改革必然是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对该领域的投资应保持乐观但谨慎的态度。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医药类电商平台;

2)医疗大数据分析公司;

3)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在线平台;

4)智能及可穿戴式医疗设备。

 

14.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未来我国政府和个人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截止201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亿,占总人口比重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同时,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我们将沿着国家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挖掘投资机会:

1)涉足养老核心产业---康复医疗,并已具备可行性和连锁化潜力发展模式的企业;

2)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的企业。

 

15.体育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各路巨头开始瞄准海外优质体育标的资产(尤其是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运营公司),渐渐向成熟体育盈利模式靠拢 – 门票、媒体转播权、赞助和体育衍生品,如乐视购得香港英超和MLB三个赛季转播独家权益;万达购得盈方体育传媒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WTC)成为万达体育;阿里体育获得 NFL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转播权等等。因此,拥有优质赛事资源和广大受众的体育行业标的将会持续收到资本的追捧。

信中利作为中国最早最广布局体育行业的投资机构,会继续关注如下领域:

1)体育各个细分领域拥有优质体育赛事IP的运营公司;

2)冲击传统体育的电竞行业,包括内容方和直播平台;

3)体育运动相关的智能硬件+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导流到健康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

4)聚焦大众健身的互联网健身上下游公司。

 

16.文化娱乐

中国的2015年是投资圈和BAT们在文化娱乐领域进击的一年。消费升级使得国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文化娱乐进行倾斜,消费人群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低龄化和增长化。2015年也是独立IP火热的一年,花千骨、琅琊榜、盗墓笔记等一大波影视剧热播,夏洛特烦恼、捉妖记、“囧”系列、鬼吹灯等不断刷新国内电影票房记录。此外,伴随游戏、动漫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生产数字化、碎片化、娱乐化内容的自媒体大爆发,都将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轻用户,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

我们将关注以下细分领域:

1)拥有优质IP内容(生产或购买)和强大IP运营能力的公司;

2)有海量用户及盈利能力的自媒体和新媒体;

3)文化娱乐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公司;

4)二次元内容聚合社区;

5)泛娱乐直播平台等。

 

17.教育

国内的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而在线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竞折腰。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洗礼,教育O2O(Online to Offline)举步维艰,不仅没有革了传统教育的命,还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不知所措。而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拥有稳定的线下资源和师资以外,也在互联网+ 的攻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改革。此外,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

教育行业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仍是一座金矿,但随着我们会重点关注如下领域:

1)顺应高考改革而生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优质线下培训机构;

2)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职业经验分享平台;

3)(性价比高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体验的虚拟现实技术公司(硬件+软件+内容);

4)专注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优质IP内容生产者。 
 
 
 
 
 
 
来源:工控网
智造家提供 查看全部
   回顾历史的长河,全球经济的发展一直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推动。从发明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再到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新的科技浪潮一直主导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并不断涌现出新的产业,促进社会进步。十年前,全球市值前10名主要还集中在能源、金融等传统产业。现在,已经被苹果、谷歌、亚马逊、谷歌等高科技与互联网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十年前企业全球市值TOP10
5.1_.jpg


当前企业全球市值TOP10
5.2_.JPG


互联网作为新产业从1995年网景上市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信息门户、电子商务、搜索、社交及共享经济等几个里程碑性的产品阶段,雅虎、亚马逊、谷歌、FaceBook、Uber等标杆企业不断将产业推向高点。未来,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将逐渐往深度精度发展,比如从满足用户的普遍性需求开始向个性化需求延伸。另一方面,“互联网+各行业”成为共识,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推动“万物互联”的时代到来。

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传统行业也密切嫁接前沿科技,在焕发出新的光彩的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风力发电、光伏、核电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类的能源结构;锂电池和超级电容改变了电能储存和利用方式;新能源汽车在最近几年的爆发震动了整个汽车产业;工业4.0推动传统制造业进化为精细“智”造,大数据、分子诊断、新兴材料、工程技术等在医疗医药产业的大规模应用也不断提高人类自我修复和拯救的能力;等等不一而足。

社会与经济进步的车轮永远不会停止,资本一直是推动新产业发展的弄潮儿,那么未来10年,又有哪些新产业值得我们期待?那些产业能够孕育出新的千亿美金、甚至万亿美金市值的伟大公司,给投资人带来最丰厚的回报?下文将细数我们认为的最具投资价值的十余个新兴产业,也是我们对上述问题给出的答案。

1.云计算

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可以看到:

5.3_.jpg

1)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增长依然齐头并进,不是零和博弈;

2)IaaS层面:拥有多元化的商业应用生态圈越来越重要,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等;

3)SaaS层面: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OA、CRM、市场营销、B2B 大宗商品采购等领域,如SalesForce、Sap、Oracle等;

4)PaaS层面:没有出现独立巨头,未来更可能由IaaS巨头向上或SaaS巨头向下延伸。

国内云计算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我们预测:

1)虽然阿里、腾讯、华为等IT巨头等纷纷进入,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复杂性使得IaaS层面依然存在机会;

2)SaaS层面:除重点关注以上几个细分领域,还应重点分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国内客户的实际市场需求。

 

2.大数据

大数据行业的融资总额2013-2015年分别为8亿美金、15.4亿美金及20亿美金;2013-2015年融资事件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
5.4_.JPG

该领域我们的投资策略为:

1)对于资源型大数据公司:数据资源足够庞大完整,数据价值足够有想象空间,数据挖掘整合能力足够强;
2)对于技术型大数据公司:技术门槛够高,并足以让公司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从而快速占领足够市场份额;
3)对于应用型大数据公司:应用市场足够大,公司成长性好且可实现性强。

 

3.虚拟现实
5.5_.JPG

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行业已经处在爆发前夜,从一个简单的逻辑来看,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2D画面和3D影像的服务。虚拟现实其实是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一个全景环境,让用户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下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去产生人机互动,给用户带来完美的沉浸感,同时用户可以在该环境里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去进行创造。目前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然而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当前各大咨询机构均看好虚拟现实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

我们认为:

1)短期内,能够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厂商,从硬件设备、内容生产到平台分发,均具备投资价值;

2)从长远来看,虚拟现实的内容将是行业灵魂存在,投资成熟内容产业厂商将充满机会。

 

4.人工智能
5.6_.jpg

根据Tractica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

未来3-5年智能化大潮将带来万亿级市场。在人工智能领域内,2016年我们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

1)计算机视觉识别(以人脸识别为典型);

2)计算机自适应(以各类机器人为例);

3)各项细分底层技术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5. 3 D 技术

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预测将扩大到100亿元;与此同时,Wohlers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70亿美金。如果应用市场能够打开,到2020年该市场有可能突破一千亿元甚至达到二千亿元,仅以医疗行业为例,预计到2015年仅该市场规模可达19亿美元。

接下来新一轮的3D技术的投资热点,包括:

1)3D打印专用材料及其工艺技术;

2)3D建模和个性化定制设计软件;

3)围绕3D打印技术出现的行业模式创新企业(即3D打印与教育、医疗和工业4.0等行业的结合)。

 

6.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该领域我们已经布局工业级无人机第一品牌易瓦特,亦会长期持续关注如下标的:

1)随着政策逐渐放开,百度、谷歌、宝马、奥迪等巨头加紧布局无人驾驶汽车,我们重点侧重汽车电子相关硬件、车联网相关软件、整车等各个领域领导企业;

2)无人机领域,我们将重点挖掘部件制造与总体设计细分领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潜力的优质企业。

 

7.机器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我们认为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

1)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向更细分的领域和结构进行创新延伸;

2)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协同工作并且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各种领域,属于“跨界”的产物;

3)服务机器人则没有上限,具有远超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我们认为助老和医用的服务型机器人将领先发展。

 

8.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同事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走向成熟,蕴含丰富投资机会:

1)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需求巨大;

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5年实现井喷式发展,产销量均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3)超级电容在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较锂电池有明显优势,能够广泛用于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石油钻探、港口机械等领域。

 

9.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随着基础化学、基础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新材料将成为数万亿产值的市场:

1)石墨烯的柔性、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特性与目前现有材料相比整体有明显优势,未来应用行业横跨电子、生物医疗、军工、精密制造业、化工等;

2)碳纤维是应用相对成熟的新兴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品质好,重量轻,未来需要在降低成本、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方面继续努力;

3)新型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锂电池等多个领域;

4)生物基材料,用于齿科、骨科等,可取代、修复人体组织器官功能。

 

10.医疗服务

2016年医疗服务行业的驱动因素来自于药品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以及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推动下,公立医院借助民营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增量价。医疗服务业务为新技术提供了商业化的出口,而新技术给医疗服务业务提供了高附加值的项目。

我们投资逻辑是:

1)符合医院利益诉求、以医为本的商业模式,比如康复医疗、检验领域,以及高端医学影像领域;

2)具有一定门槛的连锁专科医院如妇儿、辅助生殖、眼科、骨科、医疗美容等;

3)连锁第三方服务如健康管理、第三方诊断等;

4)一线城市的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家资源的高端医院。

 

11.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弹”级新药频出。2014年全球销量前十大药物中,有7个为生物制剂,其中阿达木单抗位居全球销量首位,年销售额达110亿美元;生命科学方面,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市场从2007年的794.1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细胞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也日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无疑是大健康领域极为重要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先进的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公司;

2)技术驱动型生物制剂公司;

3)与基因测序解读、个体化给药相结合的精准医疗公司;

4)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新型生物治疗方式,如CAR-T细胞免疫疗法等。

 

12.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市场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至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复合增速达到23%。但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对比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40%,而我国这一比例低于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等一批政策的出台,为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高端医疗器械;

2)国产创新型医疗器械;

3)智能家用医疗器械;

4)现有成熟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产品。

 

13.互联网医疗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各个行业的巨大变革,也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机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购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时代。同时,中国医疗行业特有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低、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有赖于凭借互联网技术加以改善。

同时也应看到,互联网医疗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传统医疗的改革必然是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对该领域的投资应保持乐观但谨慎的态度。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医药类电商平台;

2)医疗大数据分析公司;

3)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在线平台;

4)智能及可穿戴式医疗设备。

 

14.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未来我国政府和个人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截止201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亿,占总人口比重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同时,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我们将沿着国家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挖掘投资机会:

1)涉足养老核心产业---康复医疗,并已具备可行性和连锁化潜力发展模式的企业;

2)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的企业。

 

15.体育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各路巨头开始瞄准海外优质体育标的资产(尤其是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运营公司),渐渐向成熟体育盈利模式靠拢 – 门票、媒体转播权、赞助和体育衍生品,如乐视购得香港英超和MLB三个赛季转播独家权益;万达购得盈方体育传媒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WTC)成为万达体育;阿里体育获得 NFL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转播权等等。因此,拥有优质赛事资源和广大受众的体育行业标的将会持续收到资本的追捧。

信中利作为中国最早最广布局体育行业的投资机构,会继续关注如下领域:

1)体育各个细分领域拥有优质体育赛事IP的运营公司;

2)冲击传统体育的电竞行业,包括内容方和直播平台;

3)体育运动相关的智能硬件+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导流到健康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

4)聚焦大众健身的互联网健身上下游公司。

 

16.文化娱乐

中国的2015年是投资圈和BAT们在文化娱乐领域进击的一年。消费升级使得国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文化娱乐进行倾斜,消费人群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低龄化和增长化。2015年也是独立IP火热的一年,花千骨、琅琊榜、盗墓笔记等一大波影视剧热播,夏洛特烦恼、捉妖记、“囧”系列、鬼吹灯等不断刷新国内电影票房记录。此外,伴随游戏、动漫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生产数字化、碎片化、娱乐化内容的自媒体大爆发,都将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轻用户,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

我们将关注以下细分领域:

1)拥有优质IP内容(生产或购买)和强大IP运营能力的公司;

2)有海量用户及盈利能力的自媒体和新媒体;

3)文化娱乐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公司;

4)二次元内容聚合社区;

5)泛娱乐直播平台等。

 

17.教育

国内的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而在线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竞折腰。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洗礼,教育O2O(Online to Offline)举步维艰,不仅没有革了传统教育的命,还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不知所措。而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拥有稳定的线下资源和师资以外,也在互联网+ 的攻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改革。此外,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

教育行业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仍是一座金矿,但随着我们会重点关注如下领域:

1)顺应高考改革而生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优质线下培训机构;

2)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职业经验分享平台;

3)(性价比高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体验的虚拟现实技术公司(硬件+软件+内容);

4)专注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优质IP内容生产者。 
 
 
 
 
 
 
来源:工控网
智造家提供
613 浏览

智造家—带你去看工博会 《欧姆龙》 智能制造之KEY开启中国制造2025新纪元

机械自动化类 东方制造 2016-10-27 10:54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展商推介】欧姆龙:i-Automation!智能制造之KEY开启中国制造2025新纪元2016-10-17 中国工博会
   欧姆龙力争打造高端生产,通过追求高速、高精度以实现控制的升级,并将机器人及装置与人类结合以实现人与机械协调的生产现场,并将最新的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不断地革新着制造现场。展位号:6.1H-E025
NX1P控制器
NX1P集PLC功能和运动控制功能两方面优点为一体,是SYSMAC产品群中面向中小型设备的产品。
NX1P不仅和CP1H一样,本体支持4路的PTP轴控制,还可以额外支持最多4路同步控制轴,适用于电子凸轮、插补等高级运动控制。
更强大的网络连接
本体自带EtherNet/IP接口,可轻松实现与上位PC的通信及NJ/NX系列、CJ系列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链接。
更丰富的I/O扩展
通过本体扩展模块以及远程I/O模块,I/O点数最多可扩展至808点。
并且支持更多功能的NX扩展模块。
实现制造现场可视化
通过EtherCAT使用1根电缆连接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动设备、安全控制器、视觉系统,可轻松监视各设备的状态,掌握设备信息!
工业PC平台 NY系列
高可靠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兼具稳定性
NY系列工业PC具有高可靠性和扩展性,适合生产现场数据的可视化处理、数据处理、测量及控制。通过简化结构,实现了降低故障的目标。另外,还可优化作业效率、最大限度确保运行时间并降低成本。欧姆龙的工业PC平台开启了由ICT主导的未来。
 
精简结构以减少故障,提高可靠性和性能
•无内部电缆的结构
•简单的热设计
•考虑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高扩展性和自由度的设计
•减少安装和维护工时,降低成本
•坚固的硬件。铝压铸箱体
 
工业PC的特点
•搭载第4代Intel®Celeron®、Core™i5或Core™i7处理器
•最大8GB的DDR3L内存
•Intel®HD Graphics
•高效的欧姆龙独创散热设计
•符合RoHS指令(2002/95/EC)、EU指令
 
将Sysmac控制与ICT进行融合
专用于装置控制的IPC机器控制器,兼具Sysmac自动化平台的高精度、实用性,以及Windows的通用性,打造的高可靠性创新装置。两个平台同时运行,但又各自独立,因此即使Windows发生异常,控制端仍将继续动作。无需停止生产线。具有可与PLC媲美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利用大数据和NUI(Natural User Interface)、IoT(Internet of Things)等,开启制造创新之门。

Lynx™移动机器人
Lynx™移动机器人是一款工业级的室内自主导航移动平台,利用专利自主导航软件,可轻松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它的设计尺寸小巧紧凑,适于通过狭窄的走廊、自动门等。可在Adept Lynx 移动平台上实现多种不同应用的开发,从而提供给客户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产品特点和优势包括:
· 自主专利导航软件,可实现自主避障,绕人而行
· 与自主导航完美匹配的驱动系统
· 平地60公斤负载,可连续工作13个小时
· 使用方便,无需改变外界环境,降低使用成本
· 自动充电,实时管理能量使用 查看全部
【展商推介】欧姆龙:i-Automation!智能制造之KEY开启中国制造2025新纪元2016-10-17 中国工博会
   欧姆龙力争打造高端生产,通过追求高速、高精度以实现控制的升级,并将机器人及装置与人类结合以实现人与机械协调的生产现场,并将最新的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不断地革新着制造现场。展位号:6.1H-E025
NX1P控制器
NX1P集PLC功能和运动控制功能两方面优点为一体,是SYSMAC产品群中面向中小型设备的产品。
NX1P不仅和CP1H一样,本体支持4路的PTP轴控制,还可以额外支持最多4路同步控制轴,适用于电子凸轮、插补等高级运动控制。
更强大的网络连接
本体自带EtherNet/IP接口,可轻松实现与上位PC的通信及NJ/NX系列、CJ系列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链接。
更丰富的I/O扩展
通过本体扩展模块以及远程I/O模块,I/O点数最多可扩展至808点。
并且支持更多功能的NX扩展模块。
实现制造现场可视化
通过EtherCAT使用1根电缆连接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动设备、安全控制器、视觉系统,可轻松监视各设备的状态,掌握设备信息!
工业PC平台 NY系列
高可靠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兼具稳定性
NY系列工业PC具有高可靠性和扩展性,适合生产现场数据的可视化处理、数据处理、测量及控制。通过简化结构,实现了降低故障的目标。另外,还可优化作业效率、最大限度确保运行时间并降低成本。欧姆龙的工业PC平台开启了由ICT主导的未来。
 
精简结构以减少故障,提高可靠性和性能
•无内部电缆的结构
•简单的热设计
•考虑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高扩展性和自由度的设计
•减少安装和维护工时,降低成本
•坚固的硬件。铝压铸箱体
 
工业PC的特点
•搭载第4代Intel®Celeron®、Core™i5或Core™i7处理器
•最大8GB的DDR3L内存
•Intel®HD Graphics
•高效的欧姆龙独创散热设计
•符合RoHS指令(2002/95/EC)、EU指令
 
将Sysmac控制与ICT进行融合
专用于装置控制的IPC机器控制器,兼具Sysmac自动化平台的高精度、实用性,以及Windows的通用性,打造的高可靠性创新装置。两个平台同时运行,但又各自独立,因此即使Windows发生异常,控制端仍将继续动作。无需停止生产线。具有可与PLC媲美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利用大数据和NUI(Natural User Interface)、IoT(Internet of Things)等,开启制造创新之门。

Lynx™移动机器人
Lynx™移动机器人是一款工业级的室内自主导航移动平台,利用专利自主导航软件,可轻松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它的设计尺寸小巧紧凑,适于通过狭窄的走廊、自动门等。可在Adept Lynx 移动平台上实现多种不同应用的开发,从而提供给客户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产品特点和优势包括:
· 自主专利导航软件,可实现自主避障,绕人而行
· 与自主导航完美匹配的驱动系统
· 平地60公斤负载,可连续工作13个小时
· 使用方便,无需改变外界环境,降低使用成本
· 自动充电,实时管理能量使用
1204 浏览

传统企业如何向智能制造转变

智能科技类 Davidc 2016-04-08 10:34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经济下行,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向外迁移,以德国“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欧美发达国家自身的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整体完成所谓的3.0(高度信息、自动化),向4.0发展是自然顺势的过程,国内制造业发展参差不齐,2.0(机械、电气自动化)、3.0并存,所以国家提出“互联网+”创新式发展战略。若不转型,本土靠投资和规模化传统低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将逐渐丧失。

    如何向智能制造转变,“两会”上的宏观的说法叫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发展促进信息化。从硬件和软件实施转变。硬件包含基础设施、机械设备、信息网络、原材料等;软件有人员、管理技术/理念、管理工具/软件等等。
[login]
 

    实现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意味着少有人员参与生产过程,人工大量被自动化设备及工业机器人代替,随着设备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采购信息化、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代替人工,管理系统的底层是MES、上层是ERP实现信息化管理。





 
虚拟工厂设计:
    采用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产品开发到生产制造全过程管理,整个流程可以实现虚拟设计、虚拟制造,全流程管理。从计算机上设计出产品的三维模型,建立虚拟的生产工厂,模拟生产加工过程,包括虚拟的物流和仓储,其间可以发现设计上的不足,修改完善再设计。





 
围绕PLM为核心的包含过程仿真、三维CAD、CAPP、OFFICE、ERP、MES等不同数据模型的异构系统应用集成,解决企业信息共享及数据传递中提供单一的据源和信息孤岛难题,满足了企业集团化跨地域的开展协同工作、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的应用集成需求。

从销售到制造全过程:
    电商可以面向全球销售,数据交互通过云服务平台及大数据处理中心跨洲信息交互,电商平台订单生成后,信息传送到企业ERP系统中,ERP相应完成物料准备,生产计划和成本等工作,相应的工单传到MES,进一步传送到生产线。消费者可以在网站或者移动端查看生产过程,工厂人员也可以查看订单状态和生产运行情况。

    工厂生产计划对接终端客户订单,生产实现定制化。工厂内部从仓储物流到生产任务执行自动化,物流机器人将生产原料从原料仓库运送到生产线,生产线上机器人、机械设备和物料间自行信息交互进行协作生产,逐个完成制造工序,线尾成品下线,物流机器人将成品运送到成品仓库。生产线从生产配料开始用RFID(射频技术)对产品属性进行标识,每一工序工作站都进行确认和标识。其间故障报警和生产信息数据传送到管理层,相应的管理系统为MES及ERP。





 
操作工人减少了,降低了用工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人工作业由于疲劳、熟练程度、情绪等因素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自动化设备及机器人配合下的产品质量更稳定,效率更高。生产中需要人员协作的工位采用专用人机协作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保障了协作人员的安全。 





 
   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化制造转变,逐步实现智能制造以下要素:
产品设计和工厂设计虚拟化;大数据分析、云服务辅助生产、决策;销售及制造网络化;生产线、设备及物流物联网化;高度自动化,少人化、无人化;柔性、高效、绿色制造;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过程透明化。
 
                   
 
 
[/login]                                                                          




更多内容请关注智造家 www.imefuture.com 
中国智能工厂上中下三游产业链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家庭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
智能制造的简单开放式解决方案
SLAM技术 让真正的智能机器人离我们不再遥远              查看全部
    经济下行,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向外迁移,以德国“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欧美发达国家自身的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整体完成所谓的3.0(高度信息、自动化),向4.0发展是自然顺势的过程,国内制造业发展参差不齐,2.0(机械、电气自动化)、3.0并存,所以国家提出“互联网+”创新式发展战略。若不转型,本土靠投资和规模化传统低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将逐渐丧失。

    如何向智能制造转变,“两会”上的宏观的说法叫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发展促进信息化。从硬件和软件实施转变。硬件包含基础设施、机械设备、信息网络、原材料等;软件有人员、管理技术/理念、管理工具/软件等等。
[login]
 

    实现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意味着少有人员参与生产过程,人工大量被自动化设备及工业机器人代替,随着设备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采购信息化、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代替人工,管理系统的底层是MES、上层是ERP实现信息化管理。

1.png

 
虚拟工厂设计:
    采用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产品开发到生产制造全过程管理,整个流程可以实现虚拟设计、虚拟制造,全流程管理。从计算机上设计出产品的三维模型,建立虚拟的生产工厂,模拟生产加工过程,包括虚拟的物流和仓储,其间可以发现设计上的不足,修改完善再设计。

2.png

 
围绕PLM为核心的包含过程仿真、三维CAD、CAPP、OFFICE、ERP、MES等不同数据模型的异构系统应用集成,解决企业信息共享及数据传递中提供单一的据源和信息孤岛难题,满足了企业集团化跨地域的开展协同工作、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的应用集成需求。

从销售到制造全过程:
    电商可以面向全球销售,数据交互通过云服务平台及大数据处理中心跨洲信息交互,电商平台订单生成后,信息传送到企业ERP系统中,ERP相应完成物料准备,生产计划和成本等工作,相应的工单传到MES,进一步传送到生产线。消费者可以在网站或者移动端查看生产过程,工厂人员也可以查看订单状态和生产运行情况。

    工厂生产计划对接终端客户订单,生产实现定制化。工厂内部从仓储物流到生产任务执行自动化,物流机器人将生产原料从原料仓库运送到生产线,生产线上机器人、机械设备和物料间自行信息交互进行协作生产,逐个完成制造工序,线尾成品下线,物流机器人将成品运送到成品仓库。生产线从生产配料开始用RFID(射频技术)对产品属性进行标识,每一工序工作站都进行确认和标识。其间故障报警和生产信息数据传送到管理层,相应的管理系统为MES及ERP。

3.png

 
操作工人减少了,降低了用工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人工作业由于疲劳、熟练程度、情绪等因素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自动化设备及机器人配合下的产品质量更稳定,效率更高。生产中需要人员协作的工位采用专用人机协作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保障了协作人员的安全。 

4.png

 
   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化制造转变,逐步实现智能制造以下要素:
  1. 产品设计和工厂设计虚拟化;
  2. 大数据分析、云服务辅助生产、决策;
  3. 销售及制造网络化;
  4. 生产线、设备及物流物联网化;
  5. 高度自动化,少人化、无人化;
  6. 柔性、高效、绿色制造;
  7. 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过程透明化。

 
                   
 
 
[/login]                                                                          
智造家二维码.jpg

更多内容请关注智造家 www.imefuture.com 
中国智能工厂上中下三游产业链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家庭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
智能制造的简单开放式解决方案
SLAM技术 让真正的智能机器人离我们不再遥远             
398 浏览

中国制造2025智能工厂的五大趋势

管理类 苏州工业仿真 2016-11-20 19:11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最近几年,欧美国家最早针对流程工业提出了“智能工厂”的概念。流程工业智能工厂由商业智能、运营智能、操作智能三个层次组成,由于自身的自动化水平较高,因此实施智能工厂相对比较容易。与流程工业相比,离散制造业首先在底层制造环节由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如车、铣、刨、磨、铸、锻、铆、焊对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要求很高,投资很大。
 
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家电、汽车、机械、模具、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等产品大都要求产品智能化,设计智能。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4.0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支持下,离散制造业需要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文档无纸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无人化等先进技术应用,做到纵向、横向和端到端的集成,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从而建立基于工业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智能工厂。






生产设备网络化,实现车间“物联网”工业物联网的提出给“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传统的工业生产采用M2M(MachinetoMachine)的通信模式,实现了设备与设备间的通信,而物联网通过ThingstoThings的通信方式实现人、设备和系统三者之间的智能化、交互式无缝连接。


在离散制造企业车间,数控车、铣、刨、磨、铸、锻、铆、焊、加工中心等是主要的生产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将所有的设备及工位统一联网管理,使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计算机之间能够联网通讯,设备与工位人员紧密关联。如:数控编程人员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编程,将加工程序上传至DNC服务器,设备操作人员可以在生产现场通过设备控制器下载所需要的程序,待加工任务完成后,再通过DNC网络将数控程序回传至服务器中,由程序管理员或工艺人员进行比较或归档,整个生产过程实现网络化、追溯化管理。

生产数据可视化,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生产决策

“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后,信息化与工业化快速融合,信息技术渗透到了离散制造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条形码、二维码、RFID、工业传感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工业物联网、ERP、CAD/CAM/CAE/CAI等技术在离散制造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离散制造企业也进入了互联网工业的新的发展阶段,所拥有的数据也日益丰富。
 
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线处于高速运转,由生产设备所产生、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远大于企业中计算机和人工产生的数据,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也更高。

在生产现场,每隔几秒就收集一次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很多形式的分析,包括设备开机率、主轴运转率、主轴负载率、运行率、故障率、生产率、设备综合利用率(OEE)、零部件合格率、质量百分比等。首先,在生产工艺改进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这些大数据,就能分析整个生产流程,了解每个环节是如何执行的。
 
一旦有某个流程偏离了标准工艺,就会产生一个报警信号,能更快速地发现错误或者瓶颈所在,也就能更容易解决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建立虚拟模型,仿真并优化生产流程,当所有流程和绩效数据都能在系统中重建时,这种透明度将有助于制造企业改进其生产流程。
 
再如,在能耗分析方面,在设备生产过程中利用传感器集中监控所有的生产流程,能够发现能耗的异常或峰值情形,由此便可在生产过程中优化能源的消耗,对所有流程进行分析将会大大降低能耗。


生产文档无纸化,实现高效、绿色制造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实现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是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之一。目前,在离散制造企业中产生繁多的纸质文件,如工艺过程卡片、零件蓝图、三维数模、刀具清单、质量文件、数控程序等等,这些纸质文件大多分散管理,不便于快速查找、集中共享和实时追踪,而且易产生大量的纸张浪费、丢失等。
 
生产文档进行无纸化管理后,工作人员在生产现场即可快速查询、浏览、下载所需要的生产信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资料能够即时进行归档保存,大幅降低基于纸质文档的人工传递及流转,从而杜绝了文件、数据丢失,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准备效率和生产作业效率,实现绿色、无纸化生产。

 
生产过程透明化,智能工厂的“神经”系统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通过建设智能工厂,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进而实现整个过程的智能管控。在机械、汽车、航空、船舶、轻工、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行业,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产品价值空间,侧重从单台设备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入手,基于生产效率和产品效能的提升实现价值增长。
 
因此其智能工厂建设模式为推进生产设备(生产线)智能化,通过引进各类符合生产所需的智能装备,建立基于制造执行系统MES的车间级智能生产单元,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透明制造的能力。

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现场,MES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首先,MES借助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减少企业内部无附加值活动,有效地指导工厂生产运作过程,提高企业及时交货能力。
 
其次,MES在企业和供应链间以双向交互的形式提供生产活动的基础信息,使计划、生产、资源三者密切配合,从而确保决策者和各级管理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生产现场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制定快速的应对措施,保证生产计划得到合理而快速的修正、生产流程畅通、资源充分有效地得到利用,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效率。

 
生产现场无人化,真正做到“无人”工厂

“中国制造2025”推动了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等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工厂无人化制造成为可能。在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现场,数控加工中心、智能机器人和三坐标测量仪及其他所有柔性化制造单元进行自动化排产调度,工件、物料、刀具进行自动化装卸调度,可以达到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化生产模式(LightsOutMFG)。
 
在不间断单元自动化生产的情况下,管理生产任务优先和暂缓,远程查看管理单元内的生产状态情况,如果生产中遇到问题,一旦解决,立即恢复自动化生产,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参与,真正实现“无人”智能生产。


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升级”,“中国制造2025”成为最有力的战略驱动。盖勒普是“中国制造2025”的先行探索者和实践者。深度结合当前离散制造业的实际现状,基于全球25年领先技术和中国15年的本地化经验,盖勒普提出了离散制造业智能工厂的五个方向,旨在借助全球先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MES-SFC)这一生产力引擎,打破组织边界,将企业整个生产现场都纳入到管理网络中,正深刻地改变着制造模式、流程乃至整个制造业的结构,这一具有未来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将有力推动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让离散制造企业得到了独一无二的新技术体验,并为行业树立成功典范。
 
 
 
来源:1号机器人

智造家提供 查看全部

1.jpg

 最近几年,欧美国家最早针对流程工业提出了“智能工厂”的概念。流程工业智能工厂由商业智能、运营智能、操作智能三个层次组成,由于自身的自动化水平较高,因此实施智能工厂相对比较容易。与流程工业相比,离散制造业首先在底层制造环节由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如车、铣、刨、磨、铸、锻、铆、焊对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要求很高,投资很大。
 
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家电、汽车、机械、模具、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等产品大都要求产品智能化,设计智能。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4.0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支持下,离散制造业需要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文档无纸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无人化等先进技术应用,做到纵向、横向和端到端的集成,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从而建立基于工业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智能工厂。

2.jpg


生产设备网络化,实现车间“物联网”工业物联网的提出给“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传统的工业生产采用M2M(MachinetoMachine)的通信模式,实现了设备与设备间的通信,而物联网通过ThingstoThings的通信方式实现人、设备和系统三者之间的智能化、交互式无缝连接。


在离散制造企业车间,数控车、铣、刨、磨、铸、锻、铆、焊、加工中心等是主要的生产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将所有的设备及工位统一联网管理,使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计算机之间能够联网通讯,设备与工位人员紧密关联。如:数控编程人员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编程,将加工程序上传至DNC服务器,设备操作人员可以在生产现场通过设备控制器下载所需要的程序,待加工任务完成后,再通过DNC网络将数控程序回传至服务器中,由程序管理员或工艺人员进行比较或归档,整个生产过程实现网络化、追溯化管理。

生产数据可视化,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生产决策

“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后,信息化与工业化快速融合,信息技术渗透到了离散制造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条形码、二维码、RFID、工业传感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工业物联网、ERP、CAD/CAM/CAE/CAI等技术在离散制造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离散制造企业也进入了互联网工业的新的发展阶段,所拥有的数据也日益丰富。
 
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线处于高速运转,由生产设备所产生、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远大于企业中计算机和人工产生的数据,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也更高。

在生产现场,每隔几秒就收集一次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很多形式的分析,包括设备开机率、主轴运转率、主轴负载率、运行率、故障率、生产率、设备综合利用率(OEE)、零部件合格率、质量百分比等。首先,在生产工艺改进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这些大数据,就能分析整个生产流程,了解每个环节是如何执行的。
 
一旦有某个流程偏离了标准工艺,就会产生一个报警信号,能更快速地发现错误或者瓶颈所在,也就能更容易解决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建立虚拟模型,仿真并优化生产流程,当所有流程和绩效数据都能在系统中重建时,这种透明度将有助于制造企业改进其生产流程。
 
再如,在能耗分析方面,在设备生产过程中利用传感器集中监控所有的生产流程,能够发现能耗的异常或峰值情形,由此便可在生产过程中优化能源的消耗,对所有流程进行分析将会大大降低能耗。


生产文档无纸化,实现高效、绿色制造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实现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是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之一。目前,在离散制造企业中产生繁多的纸质文件,如工艺过程卡片、零件蓝图、三维数模、刀具清单、质量文件、数控程序等等,这些纸质文件大多分散管理,不便于快速查找、集中共享和实时追踪,而且易产生大量的纸张浪费、丢失等。
 
生产文档进行无纸化管理后,工作人员在生产现场即可快速查询、浏览、下载所需要的生产信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资料能够即时进行归档保存,大幅降低基于纸质文档的人工传递及流转,从而杜绝了文件、数据丢失,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准备效率和生产作业效率,实现绿色、无纸化生产。

 
生产过程透明化,智能工厂的“神经”系统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通过建设智能工厂,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进而实现整个过程的智能管控。在机械、汽车、航空、船舶、轻工、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行业,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产品价值空间,侧重从单台设备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入手,基于生产效率和产品效能的提升实现价值增长。
 
因此其智能工厂建设模式为推进生产设备(生产线)智能化,通过引进各类符合生产所需的智能装备,建立基于制造执行系统MES的车间级智能生产单元,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透明制造的能力。

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现场,MES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首先,MES借助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减少企业内部无附加值活动,有效地指导工厂生产运作过程,提高企业及时交货能力。
 
其次,MES在企业和供应链间以双向交互的形式提供生产活动的基础信息,使计划、生产、资源三者密切配合,从而确保决策者和各级管理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生产现场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制定快速的应对措施,保证生产计划得到合理而快速的修正、生产流程畅通、资源充分有效地得到利用,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效率。

 
生产现场无人化,真正做到“无人”工厂

“中国制造2025”推动了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等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工厂无人化制造成为可能。在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现场,数控加工中心、智能机器人和三坐标测量仪及其他所有柔性化制造单元进行自动化排产调度,工件、物料、刀具进行自动化装卸调度,可以达到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化生产模式(LightsOutMFG)。
 
在不间断单元自动化生产的情况下,管理生产任务优先和暂缓,远程查看管理单元内的生产状态情况,如果生产中遇到问题,一旦解决,立即恢复自动化生产,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参与,真正实现“无人”智能生产。


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升级”,“中国制造2025”成为最有力的战略驱动。盖勒普是“中国制造2025”的先行探索者和实践者。深度结合当前离散制造业的实际现状,基于全球25年领先技术和中国15年的本地化经验,盖勒普提出了离散制造业智能工厂的五个方向,旨在借助全球先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MES-SFC)这一生产力引擎,打破组织边界,将企业整个生产现场都纳入到管理网络中,正深刻地改变着制造模式、流程乃至整个制造业的结构,这一具有未来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将有力推动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让离散制造企业得到了独一无二的新技术体验,并为行业树立成功典范。
 
 
 
来源:1号机器人

智造家提供
698 浏览

产业观察:工业4.0时代的17个掘金新产业

机械自动化类 扳手哥 2016-11-07 11:4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回顾历史的长河,全球经济的发展一直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推动。从发明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再到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新的科技浪潮一直主导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并不断涌现出新的产业,促进社会进步。十年前,全球市值前10名主要还集中在能源、金融等传统产业。现在,已经被苹果、谷歌、亚马逊、谷歌等高科技与互联网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十年前企业全球市值TOP10





当前企业全球市值TOP10





互联网作为新产业从1995年网景上市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信息门户、电子商务、搜索、社交及共享经济等几个里程碑性的产品阶段,雅虎、亚马逊、谷歌、FaceBook、Uber等标杆企业不断将产业推向高点。未来,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将逐渐往深度精度发展,比如从满足用户的普遍性需求开始向个性化需求延伸。另一方面,“互联网+各行业”成为共识,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推动“万物互联”的时代到来。

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传统行业也密切嫁接前沿科技,在焕发出新的光彩的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风力发电、光伏、核电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类的能源结构;锂电池和超级电容改变了电能储存和利用方式;新能源汽车在最近几年的爆发震动了整个汽车产业;工业4.0推动传统制造业进化为精细“智”造,大数据、分子诊断、新兴材料、工程技术等在医疗医药产业的大规模应用也不断提高人类自我修复和拯救的能力;等等不一而足。

社会与经济进步的车轮永远不会停止,资本一直是推动新产业发展的弄潮儿,那么未来10年,又有哪些新产业值得我们期待?那些产业能够孕育出新的千亿美金、甚至万亿美金市值的伟大公司,给投资人带来最丰厚的回报?下文将细数我们认为的最具投资价值的十余个新兴产业,也是我们对上述问题给出的答案。

1.云计算

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可以看到:





1)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增长依然齐头并进,不是零和博弈;

2)IaaS层面:拥有多元化的商业应用生态圈越来越重要,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等;

3)SaaS层面: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OA、CRM、市场营销、B2B 大宗商品采购等领域,如SalesForce、Sap、Oracle等;

4)PaaS层面:没有出现独立巨头,未来更可能由IaaS巨头向上或SaaS巨头向下延伸。

国内云计算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我们预测:

1)虽然阿里、腾讯、华为等IT巨头等纷纷进入,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复杂性使得IaaS层面依然存在机会;

2)SaaS层面:除重点关注以上几个细分领域,还应重点分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国内客户的实际市场需求。

 

2.大数据

大数据行业的融资总额2013-2015年分别为8亿美金、15.4亿美金及20亿美金;2013-2015年融资事件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




该领域我们的投资策略为:

1)对于资源型大数据公司:数据资源足够庞大完整,数据价值足够有想象空间,数据挖掘整合能力足够强;
2)对于技术型大数据公司:技术门槛够高,并足以让公司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从而快速占领足够市场份额;
3)对于应用型大数据公司:应用市场足够大,公司成长性好且可实现性强。

 

3.虚拟现实




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行业已经处在爆发前夜,从一个简单的逻辑来看,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2D画面和3D影像的服务。虚拟现实其实是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一个全景环境,让用户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下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去产生人机互动,给用户带来完美的沉浸感,同时用户可以在该环境里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去进行创造。目前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然而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当前各大咨询机构均看好虚拟现实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

我们认为:

1)短期内,能够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厂商,从硬件设备、内容生产到平台分发,均具备投资价值;

2)从长远来看,虚拟现实的内容将是行业灵魂存在,投资成熟内容产业厂商将充满机会。

 

4.人工智能




根据Tractica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

未来3-5年智能化大潮将带来万亿级市场。在人工智能领域内,2016年我们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

1)计算机视觉识别(以人脸识别为典型);

2)计算机自适应(以各类机器人为例);

3)各项细分底层技术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5. 3 D 技术

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预测将扩大到100亿元;与此同时,Wohlers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70亿美金。如果应用市场能够打开,到2020年该市场有可能突破一千亿元甚至达到二千亿元,仅以医疗行业为例,预计到2015年仅该市场规模可达19亿美元。

接下来新一轮的3D技术的投资热点,包括:

1)3D打印专用材料及其工艺技术;

2)3D建模和个性化定制设计软件;

3)围绕3D打印技术出现的行业模式创新企业(即3D打印与教育、医疗和工业4.0等行业的结合)。

 

6.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该领域我们已经布局工业级无人机第一品牌易瓦特,亦会长期持续关注如下标的:

1)随着政策逐渐放开,百度、谷歌、宝马、奥迪等巨头加紧布局无人驾驶汽车,我们重点侧重汽车电子相关硬件、车联网相关软件、整车等各个领域领导企业;

2)无人机领域,我们将重点挖掘部件制造与总体设计细分领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潜力的优质企业。

 

7.机器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我们认为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

1)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向更细分的领域和结构进行创新延伸;

2)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协同工作并且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各种领域,属于“跨界”的产物;

3)服务机器人则没有上限,具有远超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我们认为助老和医用的服务型机器人将领先发展。

 

8.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同事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走向成熟,蕴含丰富投资机会:

1)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需求巨大;

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5年实现井喷式发展,产销量均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3)超级电容在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较锂电池有明显优势,能够广泛用于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石油钻探、港口机械等领域。

 

9.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随着基础化学、基础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新材料将成为数万亿产值的市场:

1)石墨烯的柔性、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特性与目前现有材料相比整体有明显优势,未来应用行业横跨电子、生物医疗、军工、精密制造业、化工等;

2)碳纤维是应用相对成熟的新兴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品质好,重量轻,未来需要在降低成本、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方面继续努力;

3)新型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锂电池等多个领域;

4)生物基材料,用于齿科、骨科等,可取代、修复人体组织器官功能。

 

10.医疗服务

2016年医疗服务行业的驱动因素来自于药品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以及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推动下,公立医院借助民营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增量价。医疗服务业务为新技术提供了商业化的出口,而新技术给医疗服务业务提供了高附加值的项目。

我们投资逻辑是:

1)符合医院利益诉求、以医为本的商业模式,比如康复医疗、检验领域,以及高端医学影像领域;

2)具有一定门槛的连锁专科医院如妇儿、辅助生殖、眼科、骨科、医疗美容等;

3)连锁第三方服务如健康管理、第三方诊断等;

4)一线城市的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家资源的高端医院。

 

11.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弹”级新药频出。2014年全球销量前十大药物中,有7个为生物制剂,其中阿达木单抗位居全球销量首位,年销售额达110亿美元;生命科学方面,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市场从2007年的794.1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细胞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也日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无疑是大健康领域极为重要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先进的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公司;

2)技术驱动型生物制剂公司;

3)与基因测序解读、个体化给药相结合的精准医疗公司;

4)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新型生物治疗方式,如CAR-T细胞免疫疗法等。

 

12.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市场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至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复合增速达到23%。但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对比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40%,而我国这一比例低于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等一批政策的出台,为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高端医疗器械;

2)国产创新型医疗器械;

3)智能家用医疗器械;

4)现有成熟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产品。

 

13.互联网医疗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各个行业的巨大变革,也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机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购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时代。同时,中国医疗行业特有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低、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有赖于凭借互联网技术加以改善。

同时也应看到,互联网医疗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传统医疗的改革必然是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对该领域的投资应保持乐观但谨慎的态度。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医药类电商平台;

2)医疗大数据分析公司;

3)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在线平台;

4)智能及可穿戴式医疗设备。

 

14.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未来我国政府和个人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截止201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亿,占总人口比重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同时,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我们将沿着国家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挖掘投资机会:

1)涉足养老核心产业---康复医疗,并已具备可行性和连锁化潜力发展模式的企业;

2)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的企业。

 

15.体育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各路巨头开始瞄准海外优质体育标的资产(尤其是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运营公司),渐渐向成熟体育盈利模式靠拢 – 门票、媒体转播权、赞助和体育衍生品,如乐视购得香港英超和MLB三个赛季转播独家权益;万达购得盈方体育传媒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WTC)成为万达体育;阿里体育获得 NFL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转播权等等。因此,拥有优质赛事资源和广大受众的体育行业标的将会持续收到资本的追捧。

信中利作为中国最早最广布局体育行业的投资机构,会继续关注如下领域:

1)体育各个细分领域拥有优质体育赛事IP的运营公司;

2)冲击传统体育的电竞行业,包括内容方和直播平台;

3)体育运动相关的智能硬件+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导流到健康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

4)聚焦大众健身的互联网健身上下游公司。

 

16.文化娱乐

中国的2015年是投资圈和BAT们在文化娱乐领域进击的一年。消费升级使得国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文化娱乐进行倾斜,消费人群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低龄化和增长化。2015年也是独立IP火热的一年,花千骨、琅琊榜、盗墓笔记等一大波影视剧热播,夏洛特烦恼、捉妖记、“囧”系列、鬼吹灯等不断刷新国内电影票房记录。此外,伴随游戏、动漫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生产数字化、碎片化、娱乐化内容的自媒体大爆发,都将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轻用户,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

我们将关注以下细分领域:

1)拥有优质IP内容(生产或购买)和强大IP运营能力的公司;

2)有海量用户及盈利能力的自媒体和新媒体;

3)文化娱乐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公司;

4)二次元内容聚合社区;

5)泛娱乐直播平台等。

 

17.教育

国内的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而在线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竞折腰。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洗礼,教育O2O(Online to Offline)举步维艰,不仅没有革了传统教育的命,还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不知所措。而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拥有稳定的线下资源和师资以外,也在互联网+ 的攻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改革。此外,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

教育行业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仍是一座金矿,但随着我们会重点关注如下领域:

1)顺应高考改革而生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优质线下培训机构;

2)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职业经验分享平台;

3)(性价比高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体验的虚拟现实技术公司(硬件+软件+内容);

4)专注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优质IP内容生产者。 
 
 
 
 
 
 
来源:工控网
智造家提供 查看全部
   回顾历史的长河,全球经济的发展一直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推动。从发明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再到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新的科技浪潮一直主导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并不断涌现出新的产业,促进社会进步。十年前,全球市值前10名主要还集中在能源、金融等传统产业。现在,已经被苹果、谷歌、亚马逊、谷歌等高科技与互联网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十年前企业全球市值TOP10
5.1_.jpg


当前企业全球市值TOP10
5.2_.JPG


互联网作为新产业从1995年网景上市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信息门户、电子商务、搜索、社交及共享经济等几个里程碑性的产品阶段,雅虎、亚马逊、谷歌、FaceBook、Uber等标杆企业不断将产业推向高点。未来,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将逐渐往深度精度发展,比如从满足用户的普遍性需求开始向个性化需求延伸。另一方面,“互联网+各行业”成为共识,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推动“万物互联”的时代到来。

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传统行业也密切嫁接前沿科技,在焕发出新的光彩的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风力发电、光伏、核电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类的能源结构;锂电池和超级电容改变了电能储存和利用方式;新能源汽车在最近几年的爆发震动了整个汽车产业;工业4.0推动传统制造业进化为精细“智”造,大数据、分子诊断、新兴材料、工程技术等在医疗医药产业的大规模应用也不断提高人类自我修复和拯救的能力;等等不一而足。

社会与经济进步的车轮永远不会停止,资本一直是推动新产业发展的弄潮儿,那么未来10年,又有哪些新产业值得我们期待?那些产业能够孕育出新的千亿美金、甚至万亿美金市值的伟大公司,给投资人带来最丰厚的回报?下文将细数我们认为的最具投资价值的十余个新兴产业,也是我们对上述问题给出的答案。

1.云计算

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可以看到:

5.3_.jpg

1)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增长依然齐头并进,不是零和博弈;

2)IaaS层面:拥有多元化的商业应用生态圈越来越重要,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等;

3)SaaS层面: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OA、CRM、市场营销、B2B 大宗商品采购等领域,如SalesForce、Sap、Oracle等;

4)PaaS层面:没有出现独立巨头,未来更可能由IaaS巨头向上或SaaS巨头向下延伸。

国内云计算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我们预测:

1)虽然阿里、腾讯、华为等IT巨头等纷纷进入,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复杂性使得IaaS层面依然存在机会;

2)SaaS层面:除重点关注以上几个细分领域,还应重点分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国内客户的实际市场需求。

 

2.大数据

大数据行业的融资总额2013-2015年分别为8亿美金、15.4亿美金及20亿美金;2013-2015年融资事件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
5.4_.JPG

该领域我们的投资策略为:

1)对于资源型大数据公司:数据资源足够庞大完整,数据价值足够有想象空间,数据挖掘整合能力足够强;
2)对于技术型大数据公司:技术门槛够高,并足以让公司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从而快速占领足够市场份额;
3)对于应用型大数据公司:应用市场足够大,公司成长性好且可实现性强。

 

3.虚拟现实
5.5_.JPG

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行业已经处在爆发前夜,从一个简单的逻辑来看,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2D画面和3D影像的服务。虚拟现实其实是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一个全景环境,让用户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下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去产生人机互动,给用户带来完美的沉浸感,同时用户可以在该环境里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去进行创造。目前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然而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当前各大咨询机构均看好虚拟现实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

我们认为:

1)短期内,能够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厂商,从硬件设备、内容生产到平台分发,均具备投资价值;

2)从长远来看,虚拟现实的内容将是行业灵魂存在,投资成熟内容产业厂商将充满机会。

 

4.人工智能
5.6_.jpg

根据Tractica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

未来3-5年智能化大潮将带来万亿级市场。在人工智能领域内,2016年我们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

1)计算机视觉识别(以人脸识别为典型);

2)计算机自适应(以各类机器人为例);

3)各项细分底层技术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5. 3 D 技术

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预测将扩大到100亿元;与此同时,Wohlers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70亿美金。如果应用市场能够打开,到2020年该市场有可能突破一千亿元甚至达到二千亿元,仅以医疗行业为例,预计到2015年仅该市场规模可达19亿美元。

接下来新一轮的3D技术的投资热点,包括:

1)3D打印专用材料及其工艺技术;

2)3D建模和个性化定制设计软件;

3)围绕3D打印技术出现的行业模式创新企业(即3D打印与教育、医疗和工业4.0等行业的结合)。

 

6.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该领域我们已经布局工业级无人机第一品牌易瓦特,亦会长期持续关注如下标的:

1)随着政策逐渐放开,百度、谷歌、宝马、奥迪等巨头加紧布局无人驾驶汽车,我们重点侧重汽车电子相关硬件、车联网相关软件、整车等各个领域领导企业;

2)无人机领域,我们将重点挖掘部件制造与总体设计细分领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潜力的优质企业。

 

7.机器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我们认为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

1)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向更细分的领域和结构进行创新延伸;

2)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协同工作并且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各种领域,属于“跨界”的产物;

3)服务机器人则没有上限,具有远超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我们认为助老和医用的服务型机器人将领先发展。

 

8.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同事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走向成熟,蕴含丰富投资机会:

1)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需求巨大;

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5年实现井喷式发展,产销量均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3)超级电容在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较锂电池有明显优势,能够广泛用于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石油钻探、港口机械等领域。

 

9.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随着基础化学、基础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新材料将成为数万亿产值的市场:

1)石墨烯的柔性、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特性与目前现有材料相比整体有明显优势,未来应用行业横跨电子、生物医疗、军工、精密制造业、化工等;

2)碳纤维是应用相对成熟的新兴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品质好,重量轻,未来需要在降低成本、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方面继续努力;

3)新型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锂电池等多个领域;

4)生物基材料,用于齿科、骨科等,可取代、修复人体组织器官功能。

 

10.医疗服务

2016年医疗服务行业的驱动因素来自于药品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以及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推动下,公立医院借助民营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增量价。医疗服务业务为新技术提供了商业化的出口,而新技术给医疗服务业务提供了高附加值的项目。

我们投资逻辑是:

1)符合医院利益诉求、以医为本的商业模式,比如康复医疗、检验领域,以及高端医学影像领域;

2)具有一定门槛的连锁专科医院如妇儿、辅助生殖、眼科、骨科、医疗美容等;

3)连锁第三方服务如健康管理、第三方诊断等;

4)一线城市的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家资源的高端医院。

 

11.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弹”级新药频出。2014年全球销量前十大药物中,有7个为生物制剂,其中阿达木单抗位居全球销量首位,年销售额达110亿美元;生命科学方面,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市场从2007年的794.1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细胞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也日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无疑是大健康领域极为重要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先进的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公司;

2)技术驱动型生物制剂公司;

3)与基因测序解读、个体化给药相结合的精准医疗公司;

4)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新型生物治疗方式,如CAR-T细胞免疫疗法等。

 

12.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市场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至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复合增速达到23%。但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对比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40%,而我国这一比例低于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等一批政策的出台,为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高端医疗器械;

2)国产创新型医疗器械;

3)智能家用医疗器械;

4)现有成熟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产品。

 

13.互联网医疗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各个行业的巨大变革,也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机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购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时代。同时,中国医疗行业特有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低、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有赖于凭借互联网技术加以改善。

同时也应看到,互联网医疗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传统医疗的改革必然是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对该领域的投资应保持乐观但谨慎的态度。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医药类电商平台;

2)医疗大数据分析公司;

3)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在线平台;

4)智能及可穿戴式医疗设备。

 

14.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未来我国政府和个人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截止201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亿,占总人口比重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同时,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我们将沿着国家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挖掘投资机会:

1)涉足养老核心产业---康复医疗,并已具备可行性和连锁化潜力发展模式的企业;

2)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的企业。

 

15.体育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各路巨头开始瞄准海外优质体育标的资产(尤其是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运营公司),渐渐向成熟体育盈利模式靠拢 – 门票、媒体转播权、赞助和体育衍生品,如乐视购得香港英超和MLB三个赛季转播独家权益;万达购得盈方体育传媒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WTC)成为万达体育;阿里体育获得 NFL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转播权等等。因此,拥有优质赛事资源和广大受众的体育行业标的将会持续收到资本的追捧。

信中利作为中国最早最广布局体育行业的投资机构,会继续关注如下领域:

1)体育各个细分领域拥有优质体育赛事IP的运营公司;

2)冲击传统体育的电竞行业,包括内容方和直播平台;

3)体育运动相关的智能硬件+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导流到健康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

4)聚焦大众健身的互联网健身上下游公司。

 

16.文化娱乐

中国的2015年是投资圈和BAT们在文化娱乐领域进击的一年。消费升级使得国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文化娱乐进行倾斜,消费人群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低龄化和增长化。2015年也是独立IP火热的一年,花千骨、琅琊榜、盗墓笔记等一大波影视剧热播,夏洛特烦恼、捉妖记、“囧”系列、鬼吹灯等不断刷新国内电影票房记录。此外,伴随游戏、动漫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生产数字化、碎片化、娱乐化内容的自媒体大爆发,都将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轻用户,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

我们将关注以下细分领域:

1)拥有优质IP内容(生产或购买)和强大IP运营能力的公司;

2)有海量用户及盈利能力的自媒体和新媒体;

3)文化娱乐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公司;

4)二次元内容聚合社区;

5)泛娱乐直播平台等。

 

17.教育

国内的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而在线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竞折腰。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洗礼,教育O2O(Online to Offline)举步维艰,不仅没有革了传统教育的命,还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不知所措。而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拥有稳定的线下资源和师资以外,也在互联网+ 的攻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改革。此外,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

教育行业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仍是一座金矿,但随着我们会重点关注如下领域:

1)顺应高考改革而生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优质线下培训机构;

2)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职业经验分享平台;

3)(性价比高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体验的虚拟现实技术公司(硬件+软件+内容);

4)专注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优质IP内容生产者。 
 
 
 
 
 
 
来源:工控网
智造家提供
613 浏览

智造家—带你去看工博会 《欧姆龙》 智能制造之KEY开启中国制造2025新纪元

机械自动化类 东方制造 2016-10-27 10:54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展商推介】欧姆龙:i-Automation!智能制造之KEY开启中国制造2025新纪元2016-10-17 中国工博会
   欧姆龙力争打造高端生产,通过追求高速、高精度以实现控制的升级,并将机器人及装置与人类结合以实现人与机械协调的生产现场,并将最新的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不断地革新着制造现场。展位号:6.1H-E025
NX1P控制器
NX1P集PLC功能和运动控制功能两方面优点为一体,是SYSMAC产品群中面向中小型设备的产品。
NX1P不仅和CP1H一样,本体支持4路的PTP轴控制,还可以额外支持最多4路同步控制轴,适用于电子凸轮、插补等高级运动控制。
更强大的网络连接
本体自带EtherNet/IP接口,可轻松实现与上位PC的通信及NJ/NX系列、CJ系列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链接。
更丰富的I/O扩展
通过本体扩展模块以及远程I/O模块,I/O点数最多可扩展至808点。
并且支持更多功能的NX扩展模块。
实现制造现场可视化
通过EtherCAT使用1根电缆连接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动设备、安全控制器、视觉系统,可轻松监视各设备的状态,掌握设备信息!
工业PC平台 NY系列
高可靠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兼具稳定性
NY系列工业PC具有高可靠性和扩展性,适合生产现场数据的可视化处理、数据处理、测量及控制。通过简化结构,实现了降低故障的目标。另外,还可优化作业效率、最大限度确保运行时间并降低成本。欧姆龙的工业PC平台开启了由ICT主导的未来。
 
精简结构以减少故障,提高可靠性和性能
•无内部电缆的结构
•简单的热设计
•考虑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高扩展性和自由度的设计
•减少安装和维护工时,降低成本
•坚固的硬件。铝压铸箱体
 
工业PC的特点
•搭载第4代Intel®Celeron®、Core™i5或Core™i7处理器
•最大8GB的DDR3L内存
•Intel®HD Graphics
•高效的欧姆龙独创散热设计
•符合RoHS指令(2002/95/EC)、EU指令
 
将Sysmac控制与ICT进行融合
专用于装置控制的IPC机器控制器,兼具Sysmac自动化平台的高精度、实用性,以及Windows的通用性,打造的高可靠性创新装置。两个平台同时运行,但又各自独立,因此即使Windows发生异常,控制端仍将继续动作。无需停止生产线。具有可与PLC媲美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利用大数据和NUI(Natural User Interface)、IoT(Internet of Things)等,开启制造创新之门。

Lynx™移动机器人
Lynx™移动机器人是一款工业级的室内自主导航移动平台,利用专利自主导航软件,可轻松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它的设计尺寸小巧紧凑,适于通过狭窄的走廊、自动门等。可在Adept Lynx 移动平台上实现多种不同应用的开发,从而提供给客户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产品特点和优势包括:
· 自主专利导航软件,可实现自主避障,绕人而行
· 与自主导航完美匹配的驱动系统
· 平地60公斤负载,可连续工作13个小时
· 使用方便,无需改变外界环境,降低使用成本
· 自动充电,实时管理能量使用 查看全部
【展商推介】欧姆龙:i-Automation!智能制造之KEY开启中国制造2025新纪元2016-10-17 中国工博会
   欧姆龙力争打造高端生产,通过追求高速、高精度以实现控制的升级,并将机器人及装置与人类结合以实现人与机械协调的生产现场,并将最新的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不断地革新着制造现场。展位号:6.1H-E025
NX1P控制器
NX1P集PLC功能和运动控制功能两方面优点为一体,是SYSMAC产品群中面向中小型设备的产品。
NX1P不仅和CP1H一样,本体支持4路的PTP轴控制,还可以额外支持最多4路同步控制轴,适用于电子凸轮、插补等高级运动控制。
更强大的网络连接
本体自带EtherNet/IP接口,可轻松实现与上位PC的通信及NJ/NX系列、CJ系列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链接。
更丰富的I/O扩展
通过本体扩展模块以及远程I/O模块,I/O点数最多可扩展至808点。
并且支持更多功能的NX扩展模块。
实现制造现场可视化
通过EtherCAT使用1根电缆连接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动设备、安全控制器、视觉系统,可轻松监视各设备的状态,掌握设备信息!
工业PC平台 NY系列
高可靠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兼具稳定性
NY系列工业PC具有高可靠性和扩展性,适合生产现场数据的可视化处理、数据处理、测量及控制。通过简化结构,实现了降低故障的目标。另外,还可优化作业效率、最大限度确保运行时间并降低成本。欧姆龙的工业PC平台开启了由ICT主导的未来。
 
精简结构以减少故障,提高可靠性和性能
•无内部电缆的结构
•简单的热设计
•考虑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高扩展性和自由度的设计
•减少安装和维护工时,降低成本
•坚固的硬件。铝压铸箱体
 
工业PC的特点
•搭载第4代Intel®Celeron®、Core™i5或Core™i7处理器
•最大8GB的DDR3L内存
•Intel®HD Graphics
•高效的欧姆龙独创散热设计
•符合RoHS指令(2002/95/EC)、EU指令
 
将Sysmac控制与ICT进行融合
专用于装置控制的IPC机器控制器,兼具Sysmac自动化平台的高精度、实用性,以及Windows的通用性,打造的高可靠性创新装置。两个平台同时运行,但又各自独立,因此即使Windows发生异常,控制端仍将继续动作。无需停止生产线。具有可与PLC媲美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利用大数据和NUI(Natural User Interface)、IoT(Internet of Things)等,开启制造创新之门。

Lynx™移动机器人
Lynx™移动机器人是一款工业级的室内自主导航移动平台,利用专利自主导航软件,可轻松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它的设计尺寸小巧紧凑,适于通过狭窄的走廊、自动门等。可在Adept Lynx 移动平台上实现多种不同应用的开发,从而提供给客户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产品特点和优势包括:
· 自主专利导航软件,可实现自主避障,绕人而行
· 与自主导航完美匹配的驱动系统
· 平地60公斤负载,可连续工作13个小时
· 使用方便,无需改变外界环境,降低使用成本
· 自动充电,实时管理能量使用
1204 浏览

传统企业如何向智能制造转变

智能科技类 Davidc 2016-04-08 10:34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经济下行,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向外迁移,以德国“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欧美发达国家自身的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整体完成所谓的3.0(高度信息、自动化),向4.0发展是自然顺势的过程,国内制造业发展参差不齐,2.0(机械、电气自动化)、3.0并存,所以国家提出“互联网+”创新式发展战略。若不转型,本土靠投资和规模化传统低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将逐渐丧失。

    如何向智能制造转变,“两会”上的宏观的说法叫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发展促进信息化。从硬件和软件实施转变。硬件包含基础设施、机械设备、信息网络、原材料等;软件有人员、管理技术/理念、管理工具/软件等等。
[login]
 

    实现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意味着少有人员参与生产过程,人工大量被自动化设备及工业机器人代替,随着设备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采购信息化、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代替人工,管理系统的底层是MES、上层是ERP实现信息化管理。





 
虚拟工厂设计:
    采用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产品开发到生产制造全过程管理,整个流程可以实现虚拟设计、虚拟制造,全流程管理。从计算机上设计出产品的三维模型,建立虚拟的生产工厂,模拟生产加工过程,包括虚拟的物流和仓储,其间可以发现设计上的不足,修改完善再设计。





 
围绕PLM为核心的包含过程仿真、三维CAD、CAPP、OFFICE、ERP、MES等不同数据模型的异构系统应用集成,解决企业信息共享及数据传递中提供单一的据源和信息孤岛难题,满足了企业集团化跨地域的开展协同工作、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的应用集成需求。

从销售到制造全过程:
    电商可以面向全球销售,数据交互通过云服务平台及大数据处理中心跨洲信息交互,电商平台订单生成后,信息传送到企业ERP系统中,ERP相应完成物料准备,生产计划和成本等工作,相应的工单传到MES,进一步传送到生产线。消费者可以在网站或者移动端查看生产过程,工厂人员也可以查看订单状态和生产运行情况。

    工厂生产计划对接终端客户订单,生产实现定制化。工厂内部从仓储物流到生产任务执行自动化,物流机器人将生产原料从原料仓库运送到生产线,生产线上机器人、机械设备和物料间自行信息交互进行协作生产,逐个完成制造工序,线尾成品下线,物流机器人将成品运送到成品仓库。生产线从生产配料开始用RFID(射频技术)对产品属性进行标识,每一工序工作站都进行确认和标识。其间故障报警和生产信息数据传送到管理层,相应的管理系统为MES及ERP。





 
操作工人减少了,降低了用工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人工作业由于疲劳、熟练程度、情绪等因素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自动化设备及机器人配合下的产品质量更稳定,效率更高。生产中需要人员协作的工位采用专用人机协作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保障了协作人员的安全。 





 
   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化制造转变,逐步实现智能制造以下要素:
产品设计和工厂设计虚拟化;大数据分析、云服务辅助生产、决策;销售及制造网络化;生产线、设备及物流物联网化;高度自动化,少人化、无人化;柔性、高效、绿色制造;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过程透明化。
 
                   
 
 
[/login]                                                                          




更多内容请关注智造家 www.imefuture.com 
中国智能工厂上中下三游产业链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家庭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
智能制造的简单开放式解决方案
SLAM技术 让真正的智能机器人离我们不再遥远              查看全部
    经济下行,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向外迁移,以德国“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欧美发达国家自身的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整体完成所谓的3.0(高度信息、自动化),向4.0发展是自然顺势的过程,国内制造业发展参差不齐,2.0(机械、电气自动化)、3.0并存,所以国家提出“互联网+”创新式发展战略。若不转型,本土靠投资和规模化传统低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将逐渐丧失。

    如何向智能制造转变,“两会”上的宏观的说法叫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发展促进信息化。从硬件和软件实施转变。硬件包含基础设施、机械设备、信息网络、原材料等;软件有人员、管理技术/理念、管理工具/软件等等。
[login]
 

    实现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意味着少有人员参与生产过程,人工大量被自动化设备及工业机器人代替,随着设备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采购信息化、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代替人工,管理系统的底层是MES、上层是ERP实现信息化管理。

1.png

 
虚拟工厂设计:
    采用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产品开发到生产制造全过程管理,整个流程可以实现虚拟设计、虚拟制造,全流程管理。从计算机上设计出产品的三维模型,建立虚拟的生产工厂,模拟生产加工过程,包括虚拟的物流和仓储,其间可以发现设计上的不足,修改完善再设计。

2.png

 
围绕PLM为核心的包含过程仿真、三维CAD、CAPP、OFFICE、ERP、MES等不同数据模型的异构系统应用集成,解决企业信息共享及数据传递中提供单一的据源和信息孤岛难题,满足了企业集团化跨地域的开展协同工作、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的应用集成需求。

从销售到制造全过程:
    电商可以面向全球销售,数据交互通过云服务平台及大数据处理中心跨洲信息交互,电商平台订单生成后,信息传送到企业ERP系统中,ERP相应完成物料准备,生产计划和成本等工作,相应的工单传到MES,进一步传送到生产线。消费者可以在网站或者移动端查看生产过程,工厂人员也可以查看订单状态和生产运行情况。

    工厂生产计划对接终端客户订单,生产实现定制化。工厂内部从仓储物流到生产任务执行自动化,物流机器人将生产原料从原料仓库运送到生产线,生产线上机器人、机械设备和物料间自行信息交互进行协作生产,逐个完成制造工序,线尾成品下线,物流机器人将成品运送到成品仓库。生产线从生产配料开始用RFID(射频技术)对产品属性进行标识,每一工序工作站都进行确认和标识。其间故障报警和生产信息数据传送到管理层,相应的管理系统为MES及ERP。

3.png

 
操作工人减少了,降低了用工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人工作业由于疲劳、熟练程度、情绪等因素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自动化设备及机器人配合下的产品质量更稳定,效率更高。生产中需要人员协作的工位采用专用人机协作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保障了协作人员的安全。 

4.png

 
   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化制造转变,逐步实现智能制造以下要素:
  1. 产品设计和工厂设计虚拟化;
  2. 大数据分析、云服务辅助生产、决策;
  3. 销售及制造网络化;
  4. 生产线、设备及物流物联网化;
  5. 高度自动化,少人化、无人化;
  6. 柔性、高效、绿色制造;
  7. 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过程透明化。

 
                   
 
 
[/login]                                                                          
智造家二维码.jpg

更多内容请关注智造家 www.imefuture.com 
中国智能工厂上中下三游产业链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家庭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
智能制造的简单开放式解决方案
SLAM技术 让真正的智能机器人离我们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