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累计签到次数:

今天获取 积分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571 浏览

一个拥有2300个世界名牌的国家,是怎么做到的,值得思考

管理类 不见不散 2017-01-04 11:41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我也曾问过一位德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动不动就“能用100年”呢?他这样回答道:“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没有资源,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都是靠国外进口来的,所以必须物尽其用,尽量延长使用期,这才是对原材料最大的节约。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人认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经久耐用’上。”
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开始搞工业化的,英、法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个农业国。德国人进入工业化后也经过与今天中国类似的“山寨阶段”:向英、法学习,偷人家的技术,仿造人家的产品。为此,英国议会还特别在1887年8月23日通过对《商标法》的修改,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进口货必须注明“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

德国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初,大学的科学研究是与生产领域完全脱节的。尽管那时“世界科学中心”在德国,但是美国人很聪明,他们在德国拿到学位回国后,不是一味地跑到大专院校里做研究工作,而是进入到市场里去办企业。

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跑到美国一看,发现美国工业品的科技含金量最高,这才明确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并开始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由于德国有基础科学上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半个世纪时间里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工程师队伍和技术工人的队伍结合在一起,领导了“内燃机和电气化革命”,使德国工业经济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

此后,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直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最有名的公司,几乎都是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它们直到今天都维持着世界性的声誉。





珍视“身后名” 不贪“眼前利”

德意志不是个“喜新厌旧”的民族,德国人喜欢有经历的东西,有历史记忆的东西,有文化记忆的东西。我认识一位德国教授,他家里现在还有上个世纪60年代生产的木头箱子一样大的电子管收音机,由于质量好,照样在用。我问他,“你还用这么老的东西?”他说,“是呵,我一看到它,就想起我幼年时发生在这收音机旁的故事,对我来说,这可是比什么都要珍贵的啊!”

德国人生产的圆珠笔摔在地上10多次,捡起来依然可以用。德国建造的居民住房120年也不会倒,就是被战火摧毁了,德国人也一定要按原样将其重建起来。

有一张关于德国建筑物的照片,名叫“不变的德国”,展现的是二战以后德国人修的房子,完全是中世纪式晚期巴洛克时代和洛可可时代的风格。为什么?二战结束后,德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废墟,那些古老的房子基本上都被战火摧毁,德国人非常心疼,因为德国人就是喜欢自己的文化。怎么办?德国人死活也要把当年的照片找出来,把当年的设计图找出来,一定要按原样一座座地重修起来。今天你跑到德国去看,大多数城市都没有什么现代建筑,几乎全是巴洛克、洛可可时代的风格。

德国有座王家歌剧院在二战中被美国飞机全部炸毁,德国人心疼得不得了,那座歌剧院是过去建了200年才建好的,结果毁于一旦。怎么办?二战后德国人就把这片废墟圈起来,搞了一批科学家、文化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师、技术工人,大约上百号人,花了35年时间,把这堆破砖烂瓦又重新装回去了,你现在再看这座王家歌剧院,怎么也看不出来是炸弹炸烂了以后又重新装回来的,这座建筑成了“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说,“这个行动本身就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正是由于德国热爱、尊重自己的文化到了如此地步,所以才叫“不变的德国”。

由于德国的经济发展不靠房地产市场,所以一位德国建筑师很难拿到一个建筑项目,好不容易中了标,就一定会精心设计,一定要把它搞成一个艺术精品,一定要让它流芳百世。因此,在德国,你永远也看不到有两座建筑物会是一样的。因此人们说,德国建筑师重视的不是“眼前利”,而是“身后名”。





一个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问彼得·冯·西门子:“为什么一个8000万人口的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呢?”这位西门子公司的总裁是这样回答他的:“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德国的企业员工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

当时那位记者反问他:“企业的最终目标不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吗?管它什么义务呢?”西门子总裁回答道,“不,那是英美的经济学,我们德国人有自己的经济学。德国人的经济学就追求两点:

一、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
二、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

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说到“天职”上去了,“天职”是什么意思?就是“上帝要你干的事”。

在德国,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夜暴富,迅速成为全球焦点的。他们往往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极少有“差公司”,绝没有“假公司”。它们大多是拥有百年以上经历、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也被称之为“隐形冠军”。德国有家葡萄酒作坊,快400年了。二战中很偶然留下来的,很幸运没被美国飞机炸到。德国的马牌轮胎公司是1871年成立的,现在我国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它的分店。德国的阿迪达斯公司是1920年创办的,至今也有94年以上的历史了。你可以看到,德国这类企业都是有年头的。

德国的产品不打价格战,不与同行竞争,一是由于有行业保护,二是由于价格并非决定一切,打价格战可能会让整个行业都陷入恶性循环。德国企业是要追求利润,但是只要能保证基本利润,有钱可赚,德国人并不是那么贪得无厌、无休止地追求利润的,而是要考虑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德国人宁愿“在保证基本利润的同时,让部分利润转化成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加完善的服务”。

我曾在柏林与一家菲仕乐锅具店的经理聊过天,我说:“你们德国人造的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每卖出一口,实际上也就丢失了一位顾客,以后人家不用找你了。你看人家日本人造的锅,用20年就到头了,顾客每20年就得再找他一次。仔细想一想,你们划得来吗?你们为什么要把东西搞得那么结实呢?把它的使用期搞短一点,你们不是可以赚更多的钱吗?”

这位经理这样回答我:“哪里的话,所有买了我们锅的人都不用再买第二次,这就会有口皆碑,就会招来更多的人来买我们的锅,我们现在忙都忙不过来呢!我们这家厨具厂,是二战后从过去的兵工厂转产过来的,前后也不过几十年时间,就卖出1亿多口锅了,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口吗?快80亿了,还有70多亿人口的大市场在等着我们呢!”你看,德国人的想法不一样,他们营销战略的路数也与众不同,一笔生意,在你身上一辈子就做一次,让你说他的东西好,这就会感染到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再去做他的顾客,然后再感染第三个人,人家干的是这个事。

探求本质,考虑长远

今天德国只有三座城市,即柏林、汉堡、法兰克福,被定为“国际化城市”,以后打起仗来也宣布为“不设防城市”,其他城市都是中小城市。绝大多数的德国人都生活在5万人、10万人、15万人、20万人的城市里,连50万人口的城市,德国人都觉得太大了。德国城市的风光几乎都有这个特点:城市天际线最高的地方一定是教堂的尖顶,任何建筑物都不能超过它。

我曾与一位德国教授谈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德国人能做到守时?他讲道:“城市小,就容易守时。为了守时,也必须得把城市设计得小一点。你要想在‘汽车大众化时代’做到城市不堵车,需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任何楼房不要超过五层,在德国,你要想建造六层以上的高楼,必须经过议会投票通过才行。第二个条件是任何城市必须有一半的空间是马路。只要你同时做到了这两条,城市就不会堵车。”

今天德国人一般只在柏林、汉堡、法兰克福建高楼,那也是世界级的大高楼,但有一个条件,这种高楼从任何方向倒下来时,不能压到另一栋楼。所以越高的楼房,周边留有的空地就越大。这就叫“探求事物的本质,确定长期的战略”。德国人建房子时,是一定要考虑到当它倒下来时会发生什么事情的。





德国不相信物美价廉

“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你跟日本人可以谈价格,但你跟德国人谈价格,一刀都砍不下来。德国人甚至不承认有“物美价廉”这回事。“德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它的质量,它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它优秀的售后服务。德国企业发展的一般产品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第一。

德国所有供3岁以下儿童食用的产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剂,必须是天然的;所有奶粉被列为药品监管;所有母婴产品只允许在药店出售,不允许在超市出售;所有巧克力都被规定要使用天然可可脂作为原料加工生产;所有保健护肤品牌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实验室和植物种植园,以保证取材于天然有机品质。

德国人生产的非工业用途的化学产品,例如清洁剂、洗手液、洗洁精,除了有清洁杀菌的功效以外,绝大多数采用了生物降解技术,也就是靠微生物分解其中的化学成份,来将化学对人体的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德国人生产的滤水壶,既能过滤无机有害物,也能过滤有机有害物,并富含镁元素。经过德国滤水壶过滤后的水,是微微带甜味的。

德国锅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温性质,既能节能环保,导热效果又极佳,以至人们说,“使用这种德国锅具,一根蜡烛就能弄一顿美味佳肴。”德国人生产的一口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很多德国人用的都是奶奶传下来的锅。对德国人来说,任何一样厨具,一辈子只需要买一次,不需要买第二次,因为你一辈子也用不坏它。德国人生产的煨汤用的锅,完全是钢铁铸造的,沉重得连男人都有点端不动,那锅盖内侧有奇特的花纹,我问一位德国的销售商:“搞这些花纹干嘛?”他说:“它盖上去后,水蒸气就能上下自然循环,不易烧干,这是一种技术。”德国的锅具,盖上去个个严丝合缝,说三分钟开锅就三分钟开锅,能为你省下不少煤气费。

我也曾问过一位德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动不动就“能用100年”呢?他这样回答道:“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没有资源,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都是靠国外进口来的,所以必须物尽其用,尽量延长使用期,这才是对原材料最大的节约。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人认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经久耐用’上。”
 
 
 
来源:网络 查看全部
我也曾问过一位德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动不动就“能用100年”呢?他这样回答道:“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没有资源,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都是靠国外进口来的,所以必须物尽其用,尽量延长使用期,这才是对原材料最大的节约。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人认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经久耐用’上。”
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开始搞工业化的,英、法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个农业国。德国人进入工业化后也经过与今天中国类似的“山寨阶段”:向英、法学习,偷人家的技术,仿造人家的产品。为此,英国议会还特别在1887年8月23日通过对《商标法》的修改,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进口货必须注明“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

德国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初,大学的科学研究是与生产领域完全脱节的。尽管那时“世界科学中心”在德国,但是美国人很聪明,他们在德国拿到学位回国后,不是一味地跑到大专院校里做研究工作,而是进入到市场里去办企业。

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跑到美国一看,发现美国工业品的科技含金量最高,这才明确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并开始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由于德国有基础科学上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半个世纪时间里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工程师队伍和技术工人的队伍结合在一起,领导了“内燃机和电气化革命”,使德国工业经济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

此后,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直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最有名的公司,几乎都是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它们直到今天都维持着世界性的声誉。

QQ截图20170104113926.png

珍视“身后名” 不贪“眼前利”

德意志不是个“喜新厌旧”的民族,德国人喜欢有经历的东西,有历史记忆的东西,有文化记忆的东西。我认识一位德国教授,他家里现在还有上个世纪60年代生产的木头箱子一样大的电子管收音机,由于质量好,照样在用。我问他,“你还用这么老的东西?”他说,“是呵,我一看到它,就想起我幼年时发生在这收音机旁的故事,对我来说,这可是比什么都要珍贵的啊!”

德国人生产的圆珠笔摔在地上10多次,捡起来依然可以用。德国建造的居民住房120年也不会倒,就是被战火摧毁了,德国人也一定要按原样将其重建起来。

有一张关于德国建筑物的照片,名叫“不变的德国”,展现的是二战以后德国人修的房子,完全是中世纪式晚期巴洛克时代和洛可可时代的风格。为什么?二战结束后,德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废墟,那些古老的房子基本上都被战火摧毁,德国人非常心疼,因为德国人就是喜欢自己的文化。怎么办?德国人死活也要把当年的照片找出来,把当年的设计图找出来,一定要按原样一座座地重修起来。今天你跑到德国去看,大多数城市都没有什么现代建筑,几乎全是巴洛克、洛可可时代的风格。

德国有座王家歌剧院在二战中被美国飞机全部炸毁,德国人心疼得不得了,那座歌剧院是过去建了200年才建好的,结果毁于一旦。怎么办?二战后德国人就把这片废墟圈起来,搞了一批科学家、文化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师、技术工人,大约上百号人,花了35年时间,把这堆破砖烂瓦又重新装回去了,你现在再看这座王家歌剧院,怎么也看不出来是炸弹炸烂了以后又重新装回来的,这座建筑成了“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说,“这个行动本身就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正是由于德国热爱、尊重自己的文化到了如此地步,所以才叫“不变的德国”。

由于德国的经济发展不靠房地产市场,所以一位德国建筑师很难拿到一个建筑项目,好不容易中了标,就一定会精心设计,一定要把它搞成一个艺术精品,一定要让它流芳百世。因此,在德国,你永远也看不到有两座建筑物会是一样的。因此人们说,德国建筑师重视的不是“眼前利”,而是“身后名”。

QQ截图20170104114011.png

一个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问彼得·冯·西门子:“为什么一个8000万人口的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呢?”这位西门子公司的总裁是这样回答他的:“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德国的企业员工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

当时那位记者反问他:“企业的最终目标不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吗?管它什么义务呢?”西门子总裁回答道,“不,那是英美的经济学,我们德国人有自己的经济学。德国人的经济学就追求两点:

一、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
二、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

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说到“天职”上去了,“天职”是什么意思?就是“上帝要你干的事”。

在德国,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夜暴富,迅速成为全球焦点的。他们往往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极少有“差公司”,绝没有“假公司”。它们大多是拥有百年以上经历、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也被称之为“隐形冠军”。德国有家葡萄酒作坊,快400年了。二战中很偶然留下来的,很幸运没被美国飞机炸到。德国的马牌轮胎公司是1871年成立的,现在我国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它的分店。德国的阿迪达斯公司是1920年创办的,至今也有94年以上的历史了。你可以看到,德国这类企业都是有年头的。

德国的产品不打价格战,不与同行竞争,一是由于有行业保护,二是由于价格并非决定一切,打价格战可能会让整个行业都陷入恶性循环。德国企业是要追求利润,但是只要能保证基本利润,有钱可赚,德国人并不是那么贪得无厌、无休止地追求利润的,而是要考虑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德国人宁愿“在保证基本利润的同时,让部分利润转化成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加完善的服务”。

我曾在柏林与一家菲仕乐锅具店的经理聊过天,我说:“你们德国人造的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每卖出一口,实际上也就丢失了一位顾客,以后人家不用找你了。你看人家日本人造的锅,用20年就到头了,顾客每20年就得再找他一次。仔细想一想,你们划得来吗?你们为什么要把东西搞得那么结实呢?把它的使用期搞短一点,你们不是可以赚更多的钱吗?”

这位经理这样回答我:“哪里的话,所有买了我们锅的人都不用再买第二次,这就会有口皆碑,就会招来更多的人来买我们的锅,我们现在忙都忙不过来呢!我们这家厨具厂,是二战后从过去的兵工厂转产过来的,前后也不过几十年时间,就卖出1亿多口锅了,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口吗?快80亿了,还有70多亿人口的大市场在等着我们呢!”你看,德国人的想法不一样,他们营销战略的路数也与众不同,一笔生意,在你身上一辈子就做一次,让你说他的东西好,这就会感染到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再去做他的顾客,然后再感染第三个人,人家干的是这个事。

探求本质,考虑长远

今天德国只有三座城市,即柏林、汉堡、法兰克福,被定为“国际化城市”,以后打起仗来也宣布为“不设防城市”,其他城市都是中小城市。绝大多数的德国人都生活在5万人、10万人、15万人、20万人的城市里,连50万人口的城市,德国人都觉得太大了。德国城市的风光几乎都有这个特点:城市天际线最高的地方一定是教堂的尖顶,任何建筑物都不能超过它。

我曾与一位德国教授谈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德国人能做到守时?他讲道:“城市小,就容易守时。为了守时,也必须得把城市设计得小一点。你要想在‘汽车大众化时代’做到城市不堵车,需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任何楼房不要超过五层,在德国,你要想建造六层以上的高楼,必须经过议会投票通过才行。第二个条件是任何城市必须有一半的空间是马路。只要你同时做到了这两条,城市就不会堵车。”

今天德国人一般只在柏林、汉堡、法兰克福建高楼,那也是世界级的大高楼,但有一个条件,这种高楼从任何方向倒下来时,不能压到另一栋楼。所以越高的楼房,周边留有的空地就越大。这就叫“探求事物的本质,确定长期的战略”。德国人建房子时,是一定要考虑到当它倒下来时会发生什么事情的。

QQ截图20170104114055.png

德国不相信物美价廉

“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你跟日本人可以谈价格,但你跟德国人谈价格,一刀都砍不下来。德国人甚至不承认有“物美价廉”这回事。“德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它的质量,它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它优秀的售后服务。德国企业发展的一般产品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第一。

德国所有供3岁以下儿童食用的产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剂,必须是天然的;所有奶粉被列为药品监管;所有母婴产品只允许在药店出售,不允许在超市出售;所有巧克力都被规定要使用天然可可脂作为原料加工生产;所有保健护肤品牌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实验室和植物种植园,以保证取材于天然有机品质。

德国人生产的非工业用途的化学产品,例如清洁剂、洗手液、洗洁精,除了有清洁杀菌的功效以外,绝大多数采用了生物降解技术,也就是靠微生物分解其中的化学成份,来将化学对人体的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德国人生产的滤水壶,既能过滤无机有害物,也能过滤有机有害物,并富含镁元素。经过德国滤水壶过滤后的水,是微微带甜味的。

德国锅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温性质,既能节能环保,导热效果又极佳,以至人们说,“使用这种德国锅具,一根蜡烛就能弄一顿美味佳肴。”德国人生产的一口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很多德国人用的都是奶奶传下来的锅。对德国人来说,任何一样厨具,一辈子只需要买一次,不需要买第二次,因为你一辈子也用不坏它。德国人生产的煨汤用的锅,完全是钢铁铸造的,沉重得连男人都有点端不动,那锅盖内侧有奇特的花纹,我问一位德国的销售商:“搞这些花纹干嘛?”他说:“它盖上去后,水蒸气就能上下自然循环,不易烧干,这是一种技术。”德国的锅具,盖上去个个严丝合缝,说三分钟开锅就三分钟开锅,能为你省下不少煤气费。

我也曾问过一位德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动不动就“能用100年”呢?他这样回答道:“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没有资源,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都是靠国外进口来的,所以必须物尽其用,尽量延长使用期,这才是对原材料最大的节约。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人认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经久耐用’上。”
 
 
 
来源:网络
688 浏览

正本清源论工匠精神(上篇)

管理类 D工业人 2016-09-12 11:10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导语
当下国人特别热衷于“工匠精神”,整个社会都在呼唤这种精神。这反映当下人们对那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的渴望。它甚至成为拯救中国工业的一种情结。然而工匠精神,并不是捉迷藏躲在隔壁的小明,你多喊几声他就出来了。

实际上,与大家的认知恰好相反的是,工匠精神从来不是个人的事。工匠精神包含了三个相互独立和关联的概念,那就是工匠、匠艺活动和工匠精神。

工匠的定义

工匠有三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好奇、专注、初心

工匠首先需要有好奇心。亚当和夏娃为了好奇心失去了上帝为其安放的天堂,但实际上这也正是人类对知识的热望的一种隐喻。忍不住要试一试,这是人类持久的、基本人性冲动。

其次是专注。毫无疑问,工匠是需要一种技艺上的反复操练和提升。“1万小时”理论,正是对专注的最好注脚。
最后是初心。专注让工匠能够快速成长,但保持初心才是恒久之道。






因此工匠不仅仅是指手工劳动,也包含程序员。甚至对于做好一个父母,也是一种匠心的体现。为了能够解答孩子的哭啼与喜悦之谜,父母也是颇费心思,充满了对解开谜底的渴望。

然而我们对这样宽泛的答案,并不能完全满意。我们仍然需要区分工匠、艺术家的本质不同。

这就要从匠人的集体成长史来看。在西方的工匠史上,可以分为三个张力阶段。

第一个阶段:匠人与社会观念的张力,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完满的解决。

早期,人们的基本观点是:双手与大脑的分离。也就是说,用大脑思考,远胜于双手。

在欧洲发展史上,文艺复兴(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是艺术家与工匠得以分离;艺术家以个体为标签,从匠人群体中脱颖而出,再也不曾回归;而工匠以集体(或者产地)为标签,这表明,工匠是一种不带个人色彩、强调集体实践和可持续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工匠的行业协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匠人与机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甚至是斗争。

这一点在工业革命前期尤甚。工匠惊恐地发现,前所未见的机器正在取代他们的工作。从纺织机械到炼钢设备,工匠从一个一个阵地被减员甚至替代。这个时候,工匠与他的工具,发生了激烈的对抗。然而即便如此,这个阶段,匠人还是将大量的知识,输送到机器上。机器设备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人类在获得肌肉解放的同时,也在快速更新自己的技能与知识。

第三个阶段:匠人与消费者的张力,形成了以品牌为代表的全新奖赏。

工匠与消费者,正在通过市场配置要素,得到了快速的连接。大规模的回报成为可能,商标与质量都是最高的奖赏。这个时候,工匠经历了历史上最幸福的时期。

然而这一点,在中国没有发生。在中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其实也包含了对工匠的管理。中国没有商业基因,或者皇权元素从来不会允许一个独立的士绅阶层出现。不服务于皇室的所有社会活动,都不会有所发展。
 

匠艺活动——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必须要问,是什么构成了工匠的日常活动与价值体现?

显然工匠是通过匠艺活动,实现了个体的成长。这就涉及到了匠艺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工匠个体、作坊(企业)和工具(机器)。
 





匠人的个人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只是一个学徒,只是机械的模仿。工匠并不能产生技艺之外的思考;而在中期阶段,这往往是经历过一万小时磨砺的熟练者,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匠艺伦理问题,包括对技术本身发展的思考;而在高级阶段,工匠称为师傅,对内要管理好团队,对外则需要处理好外围社会的社交关系。

作坊,或者工厂,也就是工匠的生产空间,是处理权威性和知识传递的地方。一般而言,这会直接影响工匠形成的效率。集体小社区的知识传递,决定了工匠的成长速度,和对外的输出。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个问题和创新有关。创新需要自主性,而师傅的权威往往是不能挑战的,因此作坊内匠人间的微妙关系,有时甚至会压抑创新的发展。因此,工匠并不是创新的代名词,如果查看它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草率地、武断地说,匠艺活动中可能存在着对创新的束缚。

工具的使用与进化,如前面所提到的,是一个爱恨交织的过程。随着工具的进化,机器不断获得全新的能量。机器时代是显性知识不断发展的时代,制造蒸汽机的秘方在1823年就见诸文字了,大量插图、图纸成为各种显性知识的载体。这个过程,机器不断地在蚕食工匠的技能。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能力的发展,新型机器人更像是一丝不苟的工匠,而精心设计的软件程序和在线检测手段,使得产品质量水平以百万量作为分母。工具(机器)走向了工匠(人)的位置,这未免让人略显尴尬。

然而,匠艺活动中有一条主线,那就是知识管理,在作坊时代如此,在工厂时代更是如此,在机器人时代同样如此。这曾经是工匠得以成长的秘诀:既然工匠已然剔除了更加孤独的个体(艺术家),因此持续的集体性知识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内核,作坊就成为了平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场所。

传统的知识管理理论是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这里所说的往往是显性知识的归纳,这就是一种可以传承、可以言说的知识;而更多的与人的经验、直觉相关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那是基于批评和纠正的知识,是一种自反馈机制,往往就很难简单地通过文字或者语言进行表达。这是工匠更深入的心理活动的价值。
 
 
文章来源于 知识自动化 查看全部

导语
当下国人特别热衷于“工匠精神”,整个社会都在呼唤这种精神。这反映当下人们对那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的渴望。它甚至成为拯救中国工业的一种情结。然而工匠精神,并不是捉迷藏躲在隔壁的小明,你多喊几声他就出来了。

实际上,与大家的认知恰好相反的是,工匠精神从来不是个人的事。工匠精神包含了三个相互独立和关联的概念,那就是工匠、匠艺活动和工匠精神。

工匠的定义

工匠有三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好奇、专注、初心

工匠首先需要有好奇心。亚当和夏娃为了好奇心失去了上帝为其安放的天堂,但实际上这也正是人类对知识的热望的一种隐喻。忍不住要试一试,这是人类持久的、基本人性冲动。

其次是专注。毫无疑问,工匠是需要一种技艺上的反复操练和提升。“1万小时”理论,正是对专注的最好注脚。
最后是初心。专注让工匠能够快速成长,但保持初心才是恒久之道。

5.jpg


因此工匠不仅仅是指手工劳动,也包含程序员。甚至对于做好一个父母,也是一种匠心的体现。为了能够解答孩子的哭啼与喜悦之谜,父母也是颇费心思,充满了对解开谜底的渴望。

然而我们对这样宽泛的答案,并不能完全满意。我们仍然需要区分工匠、艺术家的本质不同。

这就要从匠人的集体成长史来看。在西方的工匠史上,可以分为三个张力阶段。

第一个阶段:匠人与社会观念的张力,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完满的解决。

早期,人们的基本观点是:双手与大脑的分离。也就是说,用大脑思考,远胜于双手。

在欧洲发展史上,文艺复兴(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是艺术家与工匠得以分离;艺术家以个体为标签,从匠人群体中脱颖而出,再也不曾回归;而工匠以集体(或者产地)为标签,这表明,工匠是一种不带个人色彩、强调集体实践和可持续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工匠的行业协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匠人与机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甚至是斗争。

这一点在工业革命前期尤甚。工匠惊恐地发现,前所未见的机器正在取代他们的工作。从纺织机械到炼钢设备,工匠从一个一个阵地被减员甚至替代。这个时候,工匠与他的工具,发生了激烈的对抗。然而即便如此,这个阶段,匠人还是将大量的知识,输送到机器上。机器设备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人类在获得肌肉解放的同时,也在快速更新自己的技能与知识。

第三个阶段:匠人与消费者的张力,形成了以品牌为代表的全新奖赏。

工匠与消费者,正在通过市场配置要素,得到了快速的连接。大规模的回报成为可能,商标与质量都是最高的奖赏。这个时候,工匠经历了历史上最幸福的时期。

然而这一点,在中国没有发生。在中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其实也包含了对工匠的管理。中国没有商业基因,或者皇权元素从来不会允许一个独立的士绅阶层出现。不服务于皇室的所有社会活动,都不会有所发展。
 

匠艺活动——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必须要问,是什么构成了工匠的日常活动与价值体现?

显然工匠是通过匠艺活动,实现了个体的成长。这就涉及到了匠艺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工匠个体、作坊(企业)和工具(机器)。
 
5.1_.jpg


匠人的个人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只是一个学徒,只是机械的模仿。工匠并不能产生技艺之外的思考;而在中期阶段,这往往是经历过一万小时磨砺的熟练者,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匠艺伦理问题,包括对技术本身发展的思考;而在高级阶段,工匠称为师傅,对内要管理好团队,对外则需要处理好外围社会的社交关系。

作坊,或者工厂,也就是工匠的生产空间,是处理权威性和知识传递的地方。一般而言,这会直接影响工匠形成的效率。集体小社区的知识传递,决定了工匠的成长速度,和对外的输出。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个问题和创新有关。创新需要自主性,而师傅的权威往往是不能挑战的,因此作坊内匠人间的微妙关系,有时甚至会压抑创新的发展。因此,工匠并不是创新的代名词,如果查看它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草率地、武断地说,匠艺活动中可能存在着对创新的束缚。

工具的使用与进化,如前面所提到的,是一个爱恨交织的过程。随着工具的进化,机器不断获得全新的能量。机器时代是显性知识不断发展的时代,制造蒸汽机的秘方在1823年就见诸文字了,大量插图、图纸成为各种显性知识的载体。这个过程,机器不断地在蚕食工匠的技能。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能力的发展,新型机器人更像是一丝不苟的工匠,而精心设计的软件程序和在线检测手段,使得产品质量水平以百万量作为分母。工具(机器)走向了工匠(人)的位置,这未免让人略显尴尬。

然而,匠艺活动中有一条主线,那就是知识管理,在作坊时代如此,在工厂时代更是如此,在机器人时代同样如此。这曾经是工匠得以成长的秘诀:既然工匠已然剔除了更加孤独的个体(艺术家),因此持续的集体性知识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内核,作坊就成为了平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场所。

传统的知识管理理论是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这里所说的往往是显性知识的归纳,这就是一种可以传承、可以言说的知识;而更多的与人的经验、直觉相关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那是基于批评和纠正的知识,是一种自反馈机制,往往就很难简单地通过文字或者语言进行表达。这是工匠更深入的心理活动的价值。
 
 
文章来源于 知识自动化
754 浏览

别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

设计类 摩纳哥王妃 2016-06-24 10:5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工匠精神”之所以没办法实现,因为它是“德”,而不是“才”。“德”这个东西,只能主观理解,却不能客观判断,你以“德”为标准,而不是“才”为标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谁跟媒体关系好,谁跟地方政府关系好,谁就有工匠精神。
咱们先看看这个词是啥意思: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具体点来说,就是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不像工业4.0那么复杂,也不像大数据那么云里雾里。而这么简单个概念之所以在中国会这么火,原因更简单,连总理都不得不承认,咱们没这个东西。
关于为什么德国人日本人有工匠精神,而我们中国人没有,各种学者众说纷纭,最后其实就一个结论:人家日耳曼人就是牛,民族性就是严谨,人家精神境界就是高。
这看起来好像说得通,但是兔哥仔细研究了一下历史,发现有点问题,东德也是日耳曼人啊!东德经济崩溃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产品质量差,失去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市场后,经受不住西方的竞争。难道这日耳曼人的工匠精神难道还是按村东头村西头分的吗?
所以我觉得这事逻辑上不通,你要说是什么神奇的高新技术,咱们脑子笨,缺心眼,研发不出来也就算了。可是“工匠精神”,就这么一句话的事,咱们怎么就能做不到呢?
其实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这么做。
因为我们面临着三个非常独特的现实状况。

一、中国实在跑太快了




我的老师说他年轻的时候,一个同学家里因为是干部,从德国弄到了一台冰箱。他去做客,对着那个冰箱愣了半个小时,心想这辈子要是能有一台冰箱,此生无憾了。而今天,如果你再因为自己家里有台冰箱就去炫耀,恐怕我们都要去精神病院看你了。
这是过去的这三十多年来,中国急速奔跑的一个缩影。短短三十年中,我们有106家企业从零开始,挤进了世界500强,我们从供应短缺到产能过剩,我们眼看着自己从吃糠咽菜到健身减肥,这个速度和规模,难以想象。
对于这样一个飞奔的巨人,他怎么可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呢?就像博尔特跑出9秒58世界纪录的同时,你还想让他保持姿势的优雅,再认真欣赏下沿途的风景,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虽然没有形成工匠精神,但是我们的中国制造思维里,却把另一样东西做到了极致,那就是“速度为王”。
我2010年时参观了北京的一家机械公司,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跟我说,他们原本是给意大利品牌代工的,08年金融危机,客户资金紧张,于是他们顺势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品质略低,但是价格只有意大利公司的三分之一。短短一年时间,他们就把这家意大利公司在中国市场全线冲垮,而到了2009年,这家意大利公司撤销了在中国的办事处,而他们正在继续去海外攻城略地,把这家意大利公司从印度市场驱逐出去。
一个领跑者,精耕细作是维持优势的必须,但是作为一个追赶者,要忽略其他细节因素,先通过急速扩张占领市场,这个时候,在你前面的领跑者,因为组织规模过大,而市场份额急速缩小,头重脚轻,就很可能被你淘汰掉。
“速度为王”,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实践,这也是“中国制造思维”中的精华。
二、中国的机会太多了
因为这三十多年的急速奔跑,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就是新旧两个时代的并存。我们这一代人是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处在新旧时代交换的地平线上,既能看到新时代的朝阳,也能感受旧时代的黄昏。
就如同辛亥革命后,这个社会既有长袍马褂留着辫子的老古板,也有西装革履梳着分头的新青年,这两种人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文化,享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是对不起,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里。
80年代你刚卖两天小商品发了财,90年代股票就起来了,你刚玩上股票,00年代房地产又暴涨了,你房子还没捂热乎,10年互联网又来了,电风扇、钢铁、汽车、飞机、电脑、手机、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人工智能……
这样一个三十年就从工业1.0飞奔入工业4.0的大时代里,永远有新的更有价值的社会分工不断出现,而人的协作却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制度漏洞太多,套利机会也太多,所以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而不是一个工匠的田园。




社会的机会很多的时候,大家自然是追逐新机会,不可能把时间浪费在一件产出低又可能随时被替代的事情上。如果你看了《古惑仔》后心血来潮,非要跟自己较劲,耐住寂寞,十年磨一把绝世好刀,宝刀出鞘准备纵横江湖时,发现大家早跑到乐视网看《太子妃升职记》去了,逗比卖萌成为了社会主流,谁还跟你舞刀弄剑啊。
这就是过去的中国,当更好的新机会不断出现的时候,你固执的守在自己那个世界里精益求精,这不是精神,这是愚蠢。
三、中国的企业家普遍没有安全感
中国的市场从封闭到逐步开放的过程中,一部分市场和价格充分竞争,另一部分市场和价格还处于垄断,这个巨大的断层形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制度套利机会。而中国的老一代企业家的崛起,普遍依赖于这种制度套利,想套利,就需要关系,有了关系,就需要打点关系。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原罪的,说不定哪天因为哪个官员的事就被清算了。
如果你一只脚在监狱里,一只脚在国外,那你自然是想捞一把就走。工匠精神,“严谨”、“坚持”、“耐心”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时间的,需要一个长期确定性的未来的,如果你连自己的明天在哪都不知道,哪有心思研究这些东西。
另外,即便不被清算,关系也是有时效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跟设备部长关系好,可是这个部长可能只干三年,所以你三年内必须赶紧赚钱,过期作废。这样谁还有心思去精益求精呢,等你三年后求精结束,部长换了,他只用他关系好的供应商,你再精,连供应商清单都进不去,有什么用呢。
因为这三个原因的叠加,过去三十年的中国,不是很可惜没有工匠精神,而是当时根本就不该有什么工匠精神。
至于很多人说的,没有工匠精神是因为我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低,所以不能把质量做好,我完全不能苟同。
价格从来不是理由。
中国制造业里没有的工匠精神,在互联网行业中却非常普遍。中国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的极致追求,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一个键每一个位置都要经过十几版甚至几十版的迭代,甚至连美国互联网界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不逊于他们。

但是你注意,这些互联网产品可都是免费的!所以精益求精这件事本身,跟价格和利润并没有正相关的关系,它是由竞争的标准决定的。开放的互联网行业里,用户用脚投票,你体验不好就没人用。而封闭的制造业里,评标专家们靠关系投票,你体验好不好根本不重要。
 
产业链的位置更不是理由。
我曾经看到一份报道,采访一个给人代工生产童车的老板。记者问:为什么你贴别人的牌子,价格又不便宜,你还能有这么大的销量?

老板说:他们要的东西,只有我有啊。
记者问:为什么牛哄哄的沃尔玛也让你说了算?一块蛋糕,由你主刀来切?
老板说:他们的问题,只有我有能力解决啊。
记者问:为什么只有你能解决?
老板说:因为我关注消费者需求啊,因为我努力理解消费者啊。
“比如那张床,我知道消费者舍不得扔掉孩子才睡了一年的婴儿床,希望能用得更久;比如那个摇马,我知道消费者不愿意婴儿车推出去是个物件,搁家里是个累赘;比如那个变形金刚般的童车,我知道消费者有时候怀里抱着宝宝,只腾得出一只手。”
明白了吗,微笑曲线从来都是个伪命题,代工贴牌并不是天然就比品牌科技低级,真正低级的是你因为自己是代工就从来不动脑子。在价值链条上,“设计”、“品牌”和“科技”可以称王,“制造”、“集成”甚至“物流”未必就不能称霸。真正能够占据价值链主导权的,一定是那个最终能为整个价值链创造增值的环节,和你价值链上的位置从来就没有关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工匠精神这个东西,是有背景的,在不同的时期你的需要也不同。比如说在企业早期的时候,你要快速地去了解用户、了解市场,这时候你如果不了解你的方向,你拼命地去弄工匠精神,可能铁杵磨成针,然后发现这个针根本没人用。而当企业大到一定的时候,如果你继续疯狂地生长,缺乏工匠精神,可能最后变成了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了。
中国现在的规模是足够大了,发展速度也降下来了,是该开始追求工匠精神了。
但是你会发现,这个事挺难的,因为我们始终是一个对上负责的组织结构。
一个小姑娘,早上出门前可能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给自己化妆,精雕细刻,但是到了公司处理工作时却会敷衍了事。同样一个人,有时有工匠精神,有时就没有,因为脸是她自己的,而工作是老板的。
“工匠精神”为什么不叫“工人精神”?因为工匠是独立人格,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同时享受精益求精的成果,所以他重视细节。而工人是对领导负责,他只关心领导关心的事。而领导恰恰是最不可能关心细节的人,职位使然,管的人和事太多,他必须更关心方向。你只对领导负责,不关心实际,只揣测圣意,必然会形成浮躁、短视、投机,这是制度使然,无关人品。
汉朝时,我们的人才选拔制度叫“举孝廉”,可是“孝廉”这东西不好判断,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谁家总是当官的,谁就孝廉,所以有那个四世三公的袁绍,这就变成了世袭。
“工匠精神”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之所以没办法实现,因为它是“德”,而不是“才”。“德”这个东西,只能主观理解,却不能客观判断,你以“德”为标准,而不是“才”为标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谁跟媒体关系好,谁跟地方政府关系好,谁就有工匠精神。
仅靠道德感化和形象宣传,无异于“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形式大于实际。而德国和日本这种工匠国家,我们与其说他们有工匠精神,倒不如说是一种工匠习惯。这个习惯,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当年仅一墙之隔,西德以高品质闻名于世,而东德却乏善可陈,以主观的“德”为社会标准,人治大于法治,立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建立不起工匠制度,就没有工匠习惯,更不可能有工匠精神。
今天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
制度——习惯——精神,这是中国制造文艺复兴的必经之路,而这条路不能靠儒家,必须要靠法家。
别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 查看全部
“工匠精神”之所以没办法实现,因为它是“德”,而不是“才”。“德”这个东西,只能主观理解,却不能客观判断,你以“德”为标准,而不是“才”为标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谁跟媒体关系好,谁跟地方政府关系好,谁就有工匠精神。
咱们先看看这个词是啥意思: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640.webp_(1)_.jpg

具体点来说,就是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不像工业4.0那么复杂,也不像大数据那么云里雾里。而这么简单个概念之所以在中国会这么火,原因更简单,连总理都不得不承认,咱们没这个东西。
关于为什么德国人日本人有工匠精神,而我们中国人没有,各种学者众说纷纭,最后其实就一个结论:人家日耳曼人就是牛,民族性就是严谨,人家精神境界就是高。
这看起来好像说得通,但是兔哥仔细研究了一下历史,发现有点问题,东德也是日耳曼人啊!东德经济崩溃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产品质量差,失去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市场后,经受不住西方的竞争。难道这日耳曼人的工匠精神难道还是按村东头村西头分的吗?
所以我觉得这事逻辑上不通,你要说是什么神奇的高新技术,咱们脑子笨,缺心眼,研发不出来也就算了。可是“工匠精神”,就这么一句话的事,咱们怎么就能做不到呢?
其实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这么做。
因为我们面临着三个非常独特的现实状况。

一、中国实在跑太快了
规划.webp_.jpg

我的老师说他年轻的时候,一个同学家里因为是干部,从德国弄到了一台冰箱。他去做客,对着那个冰箱愣了半个小时,心想这辈子要是能有一台冰箱,此生无憾了。而今天,如果你再因为自己家里有台冰箱就去炫耀,恐怕我们都要去精神病院看你了。
这是过去的这三十多年来,中国急速奔跑的一个缩影。短短三十年中,我们有106家企业从零开始,挤进了世界500强,我们从供应短缺到产能过剩,我们眼看着自己从吃糠咽菜到健身减肥,这个速度和规模,难以想象。
对于这样一个飞奔的巨人,他怎么可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呢?就像博尔特跑出9秒58世界纪录的同时,你还想让他保持姿势的优雅,再认真欣赏下沿途的风景,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虽然没有形成工匠精神,但是我们的中国制造思维里,却把另一样东西做到了极致,那就是“速度为王”。
我2010年时参观了北京的一家机械公司,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跟我说,他们原本是给意大利品牌代工的,08年金融危机,客户资金紧张,于是他们顺势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品质略低,但是价格只有意大利公司的三分之一。短短一年时间,他们就把这家意大利公司在中国市场全线冲垮,而到了2009年,这家意大利公司撤销了在中国的办事处,而他们正在继续去海外攻城略地,把这家意大利公司从印度市场驱逐出去。
一个领跑者,精耕细作是维持优势的必须,但是作为一个追赶者,要忽略其他细节因素,先通过急速扩张占领市场,这个时候,在你前面的领跑者,因为组织规模过大,而市场份额急速缩小,头重脚轻,就很可能被你淘汰掉。
“速度为王”,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实践,这也是“中国制造思维”中的精华。
二、中国的机会太多了
因为这三十多年的急速奔跑,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就是新旧两个时代的并存。我们这一代人是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处在新旧时代交换的地平线上,既能看到新时代的朝阳,也能感受旧时代的黄昏。
就如同辛亥革命后,这个社会既有长袍马褂留着辫子的老古板,也有西装革履梳着分头的新青年,这两种人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文化,享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是对不起,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里。
80年代你刚卖两天小商品发了财,90年代股票就起来了,你刚玩上股票,00年代房地产又暴涨了,你房子还没捂热乎,10年互联网又来了,电风扇、钢铁、汽车、飞机、电脑、手机、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人工智能……
这样一个三十年就从工业1.0飞奔入工业4.0的大时代里,永远有新的更有价值的社会分工不断出现,而人的协作却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制度漏洞太多,套利机会也太多,所以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而不是一个工匠的田园。
640133.webp_.jpg

社会的机会很多的时候,大家自然是追逐新机会,不可能把时间浪费在一件产出低又可能随时被替代的事情上。如果你看了《古惑仔》后心血来潮,非要跟自己较劲,耐住寂寞,十年磨一把绝世好刀,宝刀出鞘准备纵横江湖时,发现大家早跑到乐视网看《太子妃升职记》去了,逗比卖萌成为了社会主流,谁还跟你舞刀弄剑啊。
这就是过去的中国,当更好的新机会不断出现的时候,你固执的守在自己那个世界里精益求精,这不是精神,这是愚蠢。
三、中国的企业家普遍没有安全感
中国的市场从封闭到逐步开放的过程中,一部分市场和价格充分竞争,另一部分市场和价格还处于垄断,这个巨大的断层形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制度套利机会。而中国的老一代企业家的崛起,普遍依赖于这种制度套利,想套利,就需要关系,有了关系,就需要打点关系。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原罪的,说不定哪天因为哪个官员的事就被清算了。
如果你一只脚在监狱里,一只脚在国外,那你自然是想捞一把就走。工匠精神,“严谨”、“坚持”、“耐心”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时间的,需要一个长期确定性的未来的,如果你连自己的明天在哪都不知道,哪有心思研究这些东西。
另外,即便不被清算,关系也是有时效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跟设备部长关系好,可是这个部长可能只干三年,所以你三年内必须赶紧赚钱,过期作废。这样谁还有心思去精益求精呢,等你三年后求精结束,部长换了,他只用他关系好的供应商,你再精,连供应商清单都进不去,有什么用呢。
因为这三个原因的叠加,过去三十年的中国,不是很可惜没有工匠精神,而是当时根本就不该有什么工匠精神。
至于很多人说的,没有工匠精神是因为我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低,所以不能把质量做好,我完全不能苟同。
价格从来不是理由。
中国制造业里没有的工匠精神,在互联网行业中却非常普遍。中国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的极致追求,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一个键每一个位置都要经过十几版甚至几十版的迭代,甚至连美国互联网界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不逊于他们。

但是你注意,这些互联网产品可都是免费的!所以精益求精这件事本身,跟价格和利润并没有正相关的关系,它是由竞争的标准决定的。开放的互联网行业里,用户用脚投票,你体验不好就没人用。而封闭的制造业里,评标专家们靠关系投票,你体验好不好根本不重要。
 
产业链的位置更不是理由。
我曾经看到一份报道,采访一个给人代工生产童车的老板。记者问:为什么你贴别人的牌子,价格又不便宜,你还能有这么大的销量?

老板说:他们要的东西,只有我有啊。
记者问:为什么牛哄哄的沃尔玛也让你说了算?一块蛋糕,由你主刀来切?
老板说:他们的问题,只有我有能力解决啊。
记者问:为什么只有你能解决?
老板说:因为我关注消费者需求啊,因为我努力理解消费者啊。
“比如那张床,我知道消费者舍不得扔掉孩子才睡了一年的婴儿床,希望能用得更久;比如那个摇马,我知道消费者不愿意婴儿车推出去是个物件,搁家里是个累赘;比如那个变形金刚般的童车,我知道消费者有时候怀里抱着宝宝,只腾得出一只手。”
明白了吗,微笑曲线从来都是个伪命题,代工贴牌并不是天然就比品牌科技低级,真正低级的是你因为自己是代工就从来不动脑子。在价值链条上,“设计”、“品牌”和“科技”可以称王,“制造”、“集成”甚至“物流”未必就不能称霸。真正能够占据价值链主导权的,一定是那个最终能为整个价值链创造增值的环节,和你价值链上的位置从来就没有关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工匠精神这个东西,是有背景的,在不同的时期你的需要也不同。比如说在企业早期的时候,你要快速地去了解用户、了解市场,这时候你如果不了解你的方向,你拼命地去弄工匠精神,可能铁杵磨成针,然后发现这个针根本没人用。而当企业大到一定的时候,如果你继续疯狂地生长,缺乏工匠精神,可能最后变成了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了。
中国现在的规模是足够大了,发展速度也降下来了,是该开始追求工匠精神了。
但是你会发现,这个事挺难的,因为我们始终是一个对上负责的组织结构。
一个小姑娘,早上出门前可能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给自己化妆,精雕细刻,但是到了公司处理工作时却会敷衍了事。同样一个人,有时有工匠精神,有时就没有,因为脸是她自己的,而工作是老板的。
“工匠精神”为什么不叫“工人精神”?因为工匠是独立人格,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同时享受精益求精的成果,所以他重视细节。而工人是对领导负责,他只关心领导关心的事。而领导恰恰是最不可能关心细节的人,职位使然,管的人和事太多,他必须更关心方向。你只对领导负责,不关心实际,只揣测圣意,必然会形成浮躁、短视、投机,这是制度使然,无关人品。
汉朝时,我们的人才选拔制度叫“举孝廉”,可是“孝廉”这东西不好判断,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谁家总是当官的,谁就孝廉,所以有那个四世三公的袁绍,这就变成了世袭。
“工匠精神”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之所以没办法实现,因为它是“德”,而不是“才”。“德”这个东西,只能主观理解,却不能客观判断,你以“德”为标准,而不是“才”为标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谁跟媒体关系好,谁跟地方政府关系好,谁就有工匠精神。
仅靠道德感化和形象宣传,无异于“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形式大于实际。而德国和日本这种工匠国家,我们与其说他们有工匠精神,倒不如说是一种工匠习惯。这个习惯,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当年仅一墙之隔,西德以高品质闻名于世,而东德却乏善可陈,以主观的“德”为社会标准,人治大于法治,立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建立不起工匠制度,就没有工匠习惯,更不可能有工匠精神。
今天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
制度——习惯——精神,这是中国制造文艺复兴的必经之路,而这条路不能靠儒家,必须要靠法家。
别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
717 浏览

匠心时代 中国制造的突围之路

管理类 犀牛司令 2016-06-20 10:24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道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让很多脚踏实地做实业的制造业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有了坚持走品质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工匠精神”绝非一日之功,需要足够肥沃的土壤,需要长时间始终如一的明辨之,笃行之。

行业冠军 匠心制造 

早在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创立美的的前四年,他就与技术人员共同打造了第一台手工风扇。1987年,第一台全塑料风扇在美的诞生,开中国生产全塑风扇之先河,再到此后的变频风扇、智能风扇的出现和普及,他们是中国电扇发展史的缔造者和见证者。

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制造风扇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吗?对于把产品品质当做生命的美的人来说,这是一项既需要专注、坚持,同时又需要紧跟时代需求、用户需求的重任。

如何严格把关产品品质?美的集团从精准企划、精湛研发、精益制造、精诚服务、精品品质等五个维度系统引导推进制造业精品工程建设。

在美的环境电器事业部的一款风扇产品,曾接到几位用户反馈说运行中有噪音,工程师们开展了专项整改,更换风轮后除了一台风扇用户反馈依然存在噪音,其他用户均反映良好。于是美的工程师们特意登门检修,发现原来是用户头发丝缠绕在风轮轴上所致。这个小问题引发了美的工程师们对进风口的结构的新思考,并先后拟定了菱形格栅网、蜂窝形格栅网、活性炭隔层、同心圆加筋板四种改善方案。正是这种“吹毛求疵”的精神,才会让美的不断涌现极致好产品,并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精品工程不仅体现在用工匠精神做产品上,同样也体现在产品战略上。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剑峰表示,尽管三年前他们放弃了低端市场,然而三年来,我们的内销市场份额不降反升,从34%的市场占有率升至45%。

专注 体验 创新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深入企业考察调研时说,“质量是关键,中国制造需要一场‘品质革命’。‘品质革命’就要以客户为中心,质量好不好,客户说了算。就是要以客户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倒逼中国制造全面升级。”

这句话让美的人感到振奋。三十多年,美的一直都坚定地认为:好产品是工匠精神、用户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需要将精益求精的专注、用户至上的体验、与时俱进的创新三者完美融合。这点在美的一款名为“清羽”的风扇产品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对于美的而言,风扇不仅仅是能吹风的机器,而是要制造一种舒适的生活体验。为研究出适应不同使用场景和使用人群的风,美的环境电器事业部流体风道模块负责人马列花了大量时间“与风较劲”。

以睡眠风的研究为例,为追求最佳的用户体验效果,马列根据用户观察和数据资料,深入分析了入睡、浅睡、深睡、睡醒四个睡眠阶段对风速变化的需求,制作出了一套睡眠曲线程序。同时,美的工程师们还通过网络调研收集了全国20个城市400家用户的卧室风扇与床的摆放距离,绘制出了风扇在卧室的摆放轨迹图,再次优化睡眠曲线,终于成功减少了用户晚上冻醒热醒的频次。

在风叶设计上,常规风扇吹出来的机械风,它的脉动特性接近白噪声特性,β值在0—0.5之间。也就是说如果要使我们的常规风扇吹出来的风接近自然界的风的状态,就必须提升β值。

美的的设计师们在一个风叶上面设计了两组叶片,同时对这两组叶片的叶型与扭角做了很多的调整。大概超过200次实验以后,他们最终找到了最佳的组合,使其β值接近1.1,基本达到了自然风的状态。经过吹风评测,70%的人都认为这个状态的风比常规风扇的风更加的柔和,更加的有自然风的清风拂面的感觉。





工匠精神体现在工匠身上,是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执着和坚守。一名好的工匠,一定是紧贴着产品、紧贴着用户,同时因为不同时代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对极致的追求和对创新的不断探索,是美的集团领跑行业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式匠人精神的内核所在。

从风扇起家,到各品类白色家电,再到智能领域的延伸和拓展,美的集团每一步坚实的步伐,都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示。正是因为秉承着这样的理念,美的让简单的风扇,走出了富有科技感的步伐。“双智战略”的提出,为场景化应用的研发创造了无限可能,也为美的集团开辟了极速发展的新车道,以美的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家电业正在让全球白色家电业进入“中国时代”。

秉承“工匠精神、用户精神和时代精神”做好产品的美的,让产品能够经得起市场和用户的检验,与此同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正因为如此,从1994年至今,美的风扇已连续21年产销量排名全国第一;2015年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42亿人民币。

时代正在向着传统制造业极为有利的方向发展。只要继续坚持工匠精神做产品,以用户的需求为立足点,不断升级产品,以技术作为突破点,像美的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在未来还将有更大的市场,前景可期。
 
来源:网络。
想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http://bbs.imefuture.com/article  
微信号:IMEfuture,二维码:




点击二维码图片,然后长按便可自动识别,关注很简单!!
智造家·集聚智造资源 服务制造未来 查看全部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道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让很多脚踏实地做实业的制造业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有了坚持走品质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匠心时代_中国制造的突围之路1.webp_.jpg

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工匠精神”绝非一日之功,需要足够肥沃的土壤,需要长时间始终如一的明辨之,笃行之。

行业冠军 匠心制造 

早在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创立美的的前四年,他就与技术人员共同打造了第一台手工风扇。1987年,第一台全塑料风扇在美的诞生,开中国生产全塑风扇之先河,再到此后的变频风扇、智能风扇的出现和普及,他们是中国电扇发展史的缔造者和见证者。

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制造风扇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吗?对于把产品品质当做生命的美的人来说,这是一项既需要专注、坚持,同时又需要紧跟时代需求、用户需求的重任。

如何严格把关产品品质?美的集团从精准企划、精湛研发、精益制造、精诚服务、精品品质等五个维度系统引导推进制造业精品工程建设。

在美的环境电器事业部的一款风扇产品,曾接到几位用户反馈说运行中有噪音,工程师们开展了专项整改,更换风轮后除了一台风扇用户反馈依然存在噪音,其他用户均反映良好。于是美的工程师们特意登门检修,发现原来是用户头发丝缠绕在风轮轴上所致。这个小问题引发了美的工程师们对进风口的结构的新思考,并先后拟定了菱形格栅网、蜂窝形格栅网、活性炭隔层、同心圆加筋板四种改善方案。正是这种“吹毛求疵”的精神,才会让美的不断涌现极致好产品,并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精品工程不仅体现在用工匠精神做产品上,同样也体现在产品战略上。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剑峰表示,尽管三年前他们放弃了低端市场,然而三年来,我们的内销市场份额不降反升,从34%的市场占有率升至45%。

专注 体验 创新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深入企业考察调研时说,“质量是关键,中国制造需要一场‘品质革命’。‘品质革命’就要以客户为中心,质量好不好,客户说了算。就是要以客户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倒逼中国制造全面升级。”

这句话让美的人感到振奋。三十多年,美的一直都坚定地认为:好产品是工匠精神、用户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需要将精益求精的专注、用户至上的体验、与时俱进的创新三者完美融合。这点在美的一款名为“清羽”的风扇产品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匠心时代_中国制造的突围之路2.webp_.jpg

对于美的而言,风扇不仅仅是能吹风的机器,而是要制造一种舒适的生活体验。为研究出适应不同使用场景和使用人群的风,美的环境电器事业部流体风道模块负责人马列花了大量时间“与风较劲”。

以睡眠风的研究为例,为追求最佳的用户体验效果,马列根据用户观察和数据资料,深入分析了入睡、浅睡、深睡、睡醒四个睡眠阶段对风速变化的需求,制作出了一套睡眠曲线程序。同时,美的工程师们还通过网络调研收集了全国20个城市400家用户的卧室风扇与床的摆放距离,绘制出了风扇在卧室的摆放轨迹图,再次优化睡眠曲线,终于成功减少了用户晚上冻醒热醒的频次。

在风叶设计上,常规风扇吹出来的机械风,它的脉动特性接近白噪声特性,β值在0—0.5之间。也就是说如果要使我们的常规风扇吹出来的风接近自然界的风的状态,就必须提升β值。

美的的设计师们在一个风叶上面设计了两组叶片,同时对这两组叶片的叶型与扭角做了很多的调整。大概超过200次实验以后,他们最终找到了最佳的组合,使其β值接近1.1,基本达到了自然风的状态。经过吹风评测,70%的人都认为这个状态的风比常规风扇的风更加的柔和,更加的有自然风的清风拂面的感觉。

匠心时代_中国制造的突围之路3.webp_.jpg

工匠精神体现在工匠身上,是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执着和坚守。一名好的工匠,一定是紧贴着产品、紧贴着用户,同时因为不同时代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对极致的追求和对创新的不断探索,是美的集团领跑行业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式匠人精神的内核所在。

从风扇起家,到各品类白色家电,再到智能领域的延伸和拓展,美的集团每一步坚实的步伐,都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示。正是因为秉承着这样的理念,美的让简单的风扇,走出了富有科技感的步伐。“双智战略”的提出,为场景化应用的研发创造了无限可能,也为美的集团开辟了极速发展的新车道,以美的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家电业正在让全球白色家电业进入“中国时代”。

秉承“工匠精神、用户精神和时代精神”做好产品的美的,让产品能够经得起市场和用户的检验,与此同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正因为如此,从1994年至今,美的风扇已连续21年产销量排名全国第一;2015年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42亿人民币。

时代正在向着传统制造业极为有利的方向发展。只要继续坚持工匠精神做产品,以用户的需求为立足点,不断升级产品,以技术作为突破点,像美的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在未来还将有更大的市场,前景可期。
 
来源:网络。
想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http://bbs.imefuture.com/article  
微信号:IMEfuture,二维码:
智造家官方微信二维码.jpg

点击二维码图片,然后长按便可自动识别,关注很简单!!
智造家·集聚智造资源 服务制造未来
1075 浏览

德国制造为什么质量好

智能制造类 吸引力法则 2016-06-15 09:30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摘要: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一度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而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德国成为欧洲的经济明星,日本却陷入沉寂。德国制造为何胜出日本制造?德日制造的不同轨迹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两个主要战败国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崛起。德日都是后起工业国,都走了一条自上而下的工业化道路。德国是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电气和化工为标志的“新工业”的引领者,并在20世纪初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市场上的头号贸易强国,“德国制造”开始享誉全球。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后效仿德国,被称为“东方的普鲁士”。 
    从深层看,两国都以制造业制成品出口见长,且其生产体系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两国经济中都存在一些大工业联合体,它们之间相互参股,背后有大银行的支持。这一产业组织保证相关产业上下游之间的紧密合作,有利于协同创新和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两国都致力于建立严格的工业标准与质量保证体系。1960年—1980年,德日在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全面战胜生产标准化大众产品的美国,而日本企业依靠瘦身管理和灵活的员工作业协调在生产高质量系列消费品方面则更胜一筹。





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日本却经历了“失去的十年”,至今仍没有完全走出经济低谷。曾经如日中天的日本制造业虽在一些领域仍然占有领先地位,但在汽车(特别是高档轿车)、机械制造、电气设备、化工等制造业关键部门与德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2012年,德国的货物出口为1.5万亿美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占世界总出口的9%,2011年日本货物出口则约9000亿美元。
 
    德国制造业在与日本竞争中占得先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德国经济政策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德日经济都受益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汇率安排。然而,德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放弃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使德国马克逐渐升值,同时,通过鼓励结构转型和创新来保持竞争力,使企业尽快摆脱了对本币低估的依赖。而日本却迟迟不愿主动对汇率进行调整。上世纪末,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增长停滞与通货紧缩使企业结构调整举步维艰,并制约了其制造业发展。





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兴起,发达工业国的制造业面临低工资国家的竞争压力,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将制造业转移到低工资国家,将经济增长的重心放到金融等服务行业,造成产业“空心化”。而德国政府、工业界和产业工会却在坚持发展制造业方面高度一致,并通过技术创新使德国制造业的产品进一步呈现出专、精、特、高等特征。这在当时看上去有些保守的决策,今天看来十分具有前瞻性。如今,德国生产的螺丝有成千上万种规格,工业用插头可适用于上千伏电压且耐耗,德国制造成为专业品质、上乘质量的代名词。
 
    其次,适应全球化,德国制造对自身生产体系作出适时调整。德国大工业企业如西门子、大众集团都调整了内部结构,把亏损的部门坚决处理掉,积极采取国际化战略,为世界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德国大银行也放弃了对大工业企业集团的股份,将它们推向资本市场。由于德国“双元制”的职业培训体系与日本主要依靠企业内部培训的体系相比更有效率,德国的劳动力市场也更有效率,而当前日本雇员终身制却面临挑战,并因没有专门的职业技能很难适应工作的流动。

    最后,是文化的传承。细心的人会发现,“质量一流”、“品质保证”之类的宣传语很少出现在德国产品介绍中。因为,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已经成为德国企业的一种潜意识。






企业文化是亚文化,与国家的传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可以说,德国的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缩影。
 
    从宗教层面上来看,德语“职业”一词,就有“天职”的意思。这意味着德国人把对上帝的忠诚移植到了对职业和工作的尽心尽力中。反映在企业经营上,企业运作不单纯是追求经济利益,而遵守企业道德和制造高质量产品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义务。
 
    德国人有着严谨、冷静而内敛的民族性格,乐于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并引以为豪。在德国,人们视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普遍存在着求稳怕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的心理。这一心理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德国经典哲学文化传统有着直接关系。
 
    18世纪后,德意志在人类文明的创造上让世界惊叹。在思想艺术体系上,出现了康德、莱布尼茨、马尔库塞、叔本华、尼采、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庞大而伟大的哲学家群体。德国的传统哲学深深地影响了德国的企业行为——追求完美。这种完美的哲学追求由三个部分组成:探求事物的本质、确定长期战略、适应外部环境。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在现今的企业中仍不断应用。

    在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中,造就了德国人最核心的“理性严谨”的精神文化。严谨、保守、思变、自省深深地根治于德国的民族性格特征中,就像是德国本民族的语言,复杂而精确,语法和词汇不能出现丝毫的模糊一样,界线分明,黑白分明。这种一丝不苟的性格特质成就了德国制造的不朽传奇。




来源:网络。
想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http://bbs.imefuture.com/article  
微信号:IMEfuture,二维码:




点击二维码图片,然后长按便可自动识别,关注很简单!!
智造家·集聚智造资源 服务制造未来 查看全部
摘要: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一度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而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德国成为欧洲的经济明星,日本却陷入沉寂。德国制造为何胜出日本制造?德日制造的不同轨迹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德国制造为什么质量好4.jpg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两个主要战败国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崛起。德日都是后起工业国,都走了一条自上而下的工业化道路。德国是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电气和化工为标志的“新工业”的引领者,并在20世纪初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市场上的头号贸易强国,“德国制造”开始享誉全球。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后效仿德国,被称为“东方的普鲁士”。 
    从深层看,两国都以制造业制成品出口见长,且其生产体系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两国经济中都存在一些大工业联合体,它们之间相互参股,背后有大银行的支持。这一产业组织保证相关产业上下游之间的紧密合作,有利于协同创新和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两国都致力于建立严格的工业标准与质量保证体系。1960年—1980年,德日在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全面战胜生产标准化大众产品的美国,而日本企业依靠瘦身管理和灵活的员工作业协调在生产高质量系列消费品方面则更胜一筹。

德国制造为什么质量好1.jpg

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日本却经历了“失去的十年”,至今仍没有完全走出经济低谷。曾经如日中天的日本制造业虽在一些领域仍然占有领先地位,但在汽车(特别是高档轿车)、机械制造、电气设备、化工等制造业关键部门与德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2012年,德国的货物出口为1.5万亿美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占世界总出口的9%,2011年日本货物出口则约9000亿美元。
 
    德国制造业在与日本竞争中占得先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德国经济政策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德日经济都受益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汇率安排。然而,德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放弃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使德国马克逐渐升值,同时,通过鼓励结构转型和创新来保持竞争力,使企业尽快摆脱了对本币低估的依赖。而日本却迟迟不愿主动对汇率进行调整。上世纪末,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增长停滞与通货紧缩使企业结构调整举步维艰,并制约了其制造业发展。

德国制造为什么质量好3.jpg

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兴起,发达工业国的制造业面临低工资国家的竞争压力,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将制造业转移到低工资国家,将经济增长的重心放到金融等服务行业,造成产业“空心化”。而德国政府、工业界和产业工会却在坚持发展制造业方面高度一致,并通过技术创新使德国制造业的产品进一步呈现出专、精、特、高等特征。这在当时看上去有些保守的决策,今天看来十分具有前瞻性。如今,德国生产的螺丝有成千上万种规格,工业用插头可适用于上千伏电压且耐耗,德国制造成为专业品质、上乘质量的代名词。
 
    其次,适应全球化,德国制造对自身生产体系作出适时调整。德国大工业企业如西门子、大众集团都调整了内部结构,把亏损的部门坚决处理掉,积极采取国际化战略,为世界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德国大银行也放弃了对大工业企业集团的股份,将它们推向资本市场。由于德国“双元制”的职业培训体系与日本主要依靠企业内部培训的体系相比更有效率,德国的劳动力市场也更有效率,而当前日本雇员终身制却面临挑战,并因没有专门的职业技能很难适应工作的流动。

    最后,是文化的传承。细心的人会发现,“质量一流”、“品质保证”之类的宣传语很少出现在德国产品介绍中。因为,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已经成为德国企业的一种潜意识。

德国制造为什么质量好2.jpg


企业文化是亚文化,与国家的传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可以说,德国的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缩影。
 
    从宗教层面上来看,德语“职业”一词,就有“天职”的意思。这意味着德国人把对上帝的忠诚移植到了对职业和工作的尽心尽力中。反映在企业经营上,企业运作不单纯是追求经济利益,而遵守企业道德和制造高质量产品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义务。
 
    德国人有着严谨、冷静而内敛的民族性格,乐于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并引以为豪。在德国,人们视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普遍存在着求稳怕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的心理。这一心理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德国经典哲学文化传统有着直接关系。
 
    18世纪后,德意志在人类文明的创造上让世界惊叹。在思想艺术体系上,出现了康德、莱布尼茨、马尔库塞、叔本华、尼采、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庞大而伟大的哲学家群体。德国的传统哲学深深地影响了德国的企业行为——追求完美。这种完美的哲学追求由三个部分组成:探求事物的本质、确定长期战略、适应外部环境。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在现今的企业中仍不断应用。

    在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中,造就了德国人最核心的“理性严谨”的精神文化。严谨、保守、思变、自省深深地根治于德国的民族性格特征中,就像是德国本民族的语言,复杂而精确,语法和词汇不能出现丝毫的模糊一样,界线分明,黑白分明。这种一丝不苟的性格特质成就了德国制造的不朽传奇。
QQ截图20160614122525.png

来源:网络。
想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http://bbs.imefuture.com/article  
微信号:IMEfuture,二维码:
智造家官方微信二维码.jpg

点击二维码图片,然后长按便可自动识别,关注很简单!!
智造家·集聚智造资源 服务制造未来
571 浏览

一个拥有2300个世界名牌的国家,是怎么做到的,值得思考

管理类 不见不散 2017-01-04 11:41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我也曾问过一位德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动不动就“能用100年”呢?他这样回答道:“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没有资源,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都是靠国外进口来的,所以必须物尽其用,尽量延长使用期,这才是对原材料最大的节约。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人认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经久耐用’上。”
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开始搞工业化的,英、法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个农业国。德国人进入工业化后也经过与今天中国类似的“山寨阶段”:向英、法学习,偷人家的技术,仿造人家的产品。为此,英国议会还特别在1887年8月23日通过对《商标法》的修改,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进口货必须注明“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

德国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初,大学的科学研究是与生产领域完全脱节的。尽管那时“世界科学中心”在德国,但是美国人很聪明,他们在德国拿到学位回国后,不是一味地跑到大专院校里做研究工作,而是进入到市场里去办企业。

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跑到美国一看,发现美国工业品的科技含金量最高,这才明确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并开始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由于德国有基础科学上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半个世纪时间里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工程师队伍和技术工人的队伍结合在一起,领导了“内燃机和电气化革命”,使德国工业经济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

此后,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直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最有名的公司,几乎都是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它们直到今天都维持着世界性的声誉。





珍视“身后名” 不贪“眼前利”

德意志不是个“喜新厌旧”的民族,德国人喜欢有经历的东西,有历史记忆的东西,有文化记忆的东西。我认识一位德国教授,他家里现在还有上个世纪60年代生产的木头箱子一样大的电子管收音机,由于质量好,照样在用。我问他,“你还用这么老的东西?”他说,“是呵,我一看到它,就想起我幼年时发生在这收音机旁的故事,对我来说,这可是比什么都要珍贵的啊!”

德国人生产的圆珠笔摔在地上10多次,捡起来依然可以用。德国建造的居民住房120年也不会倒,就是被战火摧毁了,德国人也一定要按原样将其重建起来。

有一张关于德国建筑物的照片,名叫“不变的德国”,展现的是二战以后德国人修的房子,完全是中世纪式晚期巴洛克时代和洛可可时代的风格。为什么?二战结束后,德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废墟,那些古老的房子基本上都被战火摧毁,德国人非常心疼,因为德国人就是喜欢自己的文化。怎么办?德国人死活也要把当年的照片找出来,把当年的设计图找出来,一定要按原样一座座地重修起来。今天你跑到德国去看,大多数城市都没有什么现代建筑,几乎全是巴洛克、洛可可时代的风格。

德国有座王家歌剧院在二战中被美国飞机全部炸毁,德国人心疼得不得了,那座歌剧院是过去建了200年才建好的,结果毁于一旦。怎么办?二战后德国人就把这片废墟圈起来,搞了一批科学家、文化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师、技术工人,大约上百号人,花了35年时间,把这堆破砖烂瓦又重新装回去了,你现在再看这座王家歌剧院,怎么也看不出来是炸弹炸烂了以后又重新装回来的,这座建筑成了“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说,“这个行动本身就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正是由于德国热爱、尊重自己的文化到了如此地步,所以才叫“不变的德国”。

由于德国的经济发展不靠房地产市场,所以一位德国建筑师很难拿到一个建筑项目,好不容易中了标,就一定会精心设计,一定要把它搞成一个艺术精品,一定要让它流芳百世。因此,在德国,你永远也看不到有两座建筑物会是一样的。因此人们说,德国建筑师重视的不是“眼前利”,而是“身后名”。





一个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问彼得·冯·西门子:“为什么一个8000万人口的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呢?”这位西门子公司的总裁是这样回答他的:“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德国的企业员工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

当时那位记者反问他:“企业的最终目标不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吗?管它什么义务呢?”西门子总裁回答道,“不,那是英美的经济学,我们德国人有自己的经济学。德国人的经济学就追求两点:

一、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
二、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

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说到“天职”上去了,“天职”是什么意思?就是“上帝要你干的事”。

在德国,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夜暴富,迅速成为全球焦点的。他们往往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极少有“差公司”,绝没有“假公司”。它们大多是拥有百年以上经历、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也被称之为“隐形冠军”。德国有家葡萄酒作坊,快400年了。二战中很偶然留下来的,很幸运没被美国飞机炸到。德国的马牌轮胎公司是1871年成立的,现在我国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它的分店。德国的阿迪达斯公司是1920年创办的,至今也有94年以上的历史了。你可以看到,德国这类企业都是有年头的。

德国的产品不打价格战,不与同行竞争,一是由于有行业保护,二是由于价格并非决定一切,打价格战可能会让整个行业都陷入恶性循环。德国企业是要追求利润,但是只要能保证基本利润,有钱可赚,德国人并不是那么贪得无厌、无休止地追求利润的,而是要考虑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德国人宁愿“在保证基本利润的同时,让部分利润转化成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加完善的服务”。

我曾在柏林与一家菲仕乐锅具店的经理聊过天,我说:“你们德国人造的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每卖出一口,实际上也就丢失了一位顾客,以后人家不用找你了。你看人家日本人造的锅,用20年就到头了,顾客每20年就得再找他一次。仔细想一想,你们划得来吗?你们为什么要把东西搞得那么结实呢?把它的使用期搞短一点,你们不是可以赚更多的钱吗?”

这位经理这样回答我:“哪里的话,所有买了我们锅的人都不用再买第二次,这就会有口皆碑,就会招来更多的人来买我们的锅,我们现在忙都忙不过来呢!我们这家厨具厂,是二战后从过去的兵工厂转产过来的,前后也不过几十年时间,就卖出1亿多口锅了,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口吗?快80亿了,还有70多亿人口的大市场在等着我们呢!”你看,德国人的想法不一样,他们营销战略的路数也与众不同,一笔生意,在你身上一辈子就做一次,让你说他的东西好,这就会感染到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再去做他的顾客,然后再感染第三个人,人家干的是这个事。

探求本质,考虑长远

今天德国只有三座城市,即柏林、汉堡、法兰克福,被定为“国际化城市”,以后打起仗来也宣布为“不设防城市”,其他城市都是中小城市。绝大多数的德国人都生活在5万人、10万人、15万人、20万人的城市里,连50万人口的城市,德国人都觉得太大了。德国城市的风光几乎都有这个特点:城市天际线最高的地方一定是教堂的尖顶,任何建筑物都不能超过它。

我曾与一位德国教授谈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德国人能做到守时?他讲道:“城市小,就容易守时。为了守时,也必须得把城市设计得小一点。你要想在‘汽车大众化时代’做到城市不堵车,需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任何楼房不要超过五层,在德国,你要想建造六层以上的高楼,必须经过议会投票通过才行。第二个条件是任何城市必须有一半的空间是马路。只要你同时做到了这两条,城市就不会堵车。”

今天德国人一般只在柏林、汉堡、法兰克福建高楼,那也是世界级的大高楼,但有一个条件,这种高楼从任何方向倒下来时,不能压到另一栋楼。所以越高的楼房,周边留有的空地就越大。这就叫“探求事物的本质,确定长期的战略”。德国人建房子时,是一定要考虑到当它倒下来时会发生什么事情的。





德国不相信物美价廉

“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你跟日本人可以谈价格,但你跟德国人谈价格,一刀都砍不下来。德国人甚至不承认有“物美价廉”这回事。“德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它的质量,它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它优秀的售后服务。德国企业发展的一般产品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第一。

德国所有供3岁以下儿童食用的产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剂,必须是天然的;所有奶粉被列为药品监管;所有母婴产品只允许在药店出售,不允许在超市出售;所有巧克力都被规定要使用天然可可脂作为原料加工生产;所有保健护肤品牌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实验室和植物种植园,以保证取材于天然有机品质。

德国人生产的非工业用途的化学产品,例如清洁剂、洗手液、洗洁精,除了有清洁杀菌的功效以外,绝大多数采用了生物降解技术,也就是靠微生物分解其中的化学成份,来将化学对人体的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德国人生产的滤水壶,既能过滤无机有害物,也能过滤有机有害物,并富含镁元素。经过德国滤水壶过滤后的水,是微微带甜味的。

德国锅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温性质,既能节能环保,导热效果又极佳,以至人们说,“使用这种德国锅具,一根蜡烛就能弄一顿美味佳肴。”德国人生产的一口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很多德国人用的都是奶奶传下来的锅。对德国人来说,任何一样厨具,一辈子只需要买一次,不需要买第二次,因为你一辈子也用不坏它。德国人生产的煨汤用的锅,完全是钢铁铸造的,沉重得连男人都有点端不动,那锅盖内侧有奇特的花纹,我问一位德国的销售商:“搞这些花纹干嘛?”他说:“它盖上去后,水蒸气就能上下自然循环,不易烧干,这是一种技术。”德国的锅具,盖上去个个严丝合缝,说三分钟开锅就三分钟开锅,能为你省下不少煤气费。

我也曾问过一位德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动不动就“能用100年”呢?他这样回答道:“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没有资源,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都是靠国外进口来的,所以必须物尽其用,尽量延长使用期,这才是对原材料最大的节约。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人认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经久耐用’上。”
 
 
 
来源:网络 查看全部
我也曾问过一位德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动不动就“能用100年”呢?他这样回答道:“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没有资源,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都是靠国外进口来的,所以必须物尽其用,尽量延长使用期,这才是对原材料最大的节约。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人认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经久耐用’上。”
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开始搞工业化的,英、法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个农业国。德国人进入工业化后也经过与今天中国类似的“山寨阶段”:向英、法学习,偷人家的技术,仿造人家的产品。为此,英国议会还特别在1887年8月23日通过对《商标法》的修改,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进口货必须注明“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

德国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初,大学的科学研究是与生产领域完全脱节的。尽管那时“世界科学中心”在德国,但是美国人很聪明,他们在德国拿到学位回国后,不是一味地跑到大专院校里做研究工作,而是进入到市场里去办企业。

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跑到美国一看,发现美国工业品的科技含金量最高,这才明确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并开始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由于德国有基础科学上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半个世纪时间里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工程师队伍和技术工人的队伍结合在一起,领导了“内燃机和电气化革命”,使德国工业经济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

此后,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直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最有名的公司,几乎都是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它们直到今天都维持着世界性的声誉。

QQ截图20170104113926.png

珍视“身后名” 不贪“眼前利”

德意志不是个“喜新厌旧”的民族,德国人喜欢有经历的东西,有历史记忆的东西,有文化记忆的东西。我认识一位德国教授,他家里现在还有上个世纪60年代生产的木头箱子一样大的电子管收音机,由于质量好,照样在用。我问他,“你还用这么老的东西?”他说,“是呵,我一看到它,就想起我幼年时发生在这收音机旁的故事,对我来说,这可是比什么都要珍贵的啊!”

德国人生产的圆珠笔摔在地上10多次,捡起来依然可以用。德国建造的居民住房120年也不会倒,就是被战火摧毁了,德国人也一定要按原样将其重建起来。

有一张关于德国建筑物的照片,名叫“不变的德国”,展现的是二战以后德国人修的房子,完全是中世纪式晚期巴洛克时代和洛可可时代的风格。为什么?二战结束后,德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废墟,那些古老的房子基本上都被战火摧毁,德国人非常心疼,因为德国人就是喜欢自己的文化。怎么办?德国人死活也要把当年的照片找出来,把当年的设计图找出来,一定要按原样一座座地重修起来。今天你跑到德国去看,大多数城市都没有什么现代建筑,几乎全是巴洛克、洛可可时代的风格。

德国有座王家歌剧院在二战中被美国飞机全部炸毁,德国人心疼得不得了,那座歌剧院是过去建了200年才建好的,结果毁于一旦。怎么办?二战后德国人就把这片废墟圈起来,搞了一批科学家、文化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师、技术工人,大约上百号人,花了35年时间,把这堆破砖烂瓦又重新装回去了,你现在再看这座王家歌剧院,怎么也看不出来是炸弹炸烂了以后又重新装回来的,这座建筑成了“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说,“这个行动本身就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正是由于德国热爱、尊重自己的文化到了如此地步,所以才叫“不变的德国”。

由于德国的经济发展不靠房地产市场,所以一位德国建筑师很难拿到一个建筑项目,好不容易中了标,就一定会精心设计,一定要把它搞成一个艺术精品,一定要让它流芳百世。因此,在德国,你永远也看不到有两座建筑物会是一样的。因此人们说,德国建筑师重视的不是“眼前利”,而是“身后名”。

QQ截图20170104114011.png

一个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问彼得·冯·西门子:“为什么一个8000万人口的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呢?”这位西门子公司的总裁是这样回答他的:“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德国的企业员工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

当时那位记者反问他:“企业的最终目标不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吗?管它什么义务呢?”西门子总裁回答道,“不,那是英美的经济学,我们德国人有自己的经济学。德国人的经济学就追求两点:

一、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
二、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

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说到“天职”上去了,“天职”是什么意思?就是“上帝要你干的事”。

在德国,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夜暴富,迅速成为全球焦点的。他们往往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极少有“差公司”,绝没有“假公司”。它们大多是拥有百年以上经历、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也被称之为“隐形冠军”。德国有家葡萄酒作坊,快400年了。二战中很偶然留下来的,很幸运没被美国飞机炸到。德国的马牌轮胎公司是1871年成立的,现在我国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它的分店。德国的阿迪达斯公司是1920年创办的,至今也有94年以上的历史了。你可以看到,德国这类企业都是有年头的。

德国的产品不打价格战,不与同行竞争,一是由于有行业保护,二是由于价格并非决定一切,打价格战可能会让整个行业都陷入恶性循环。德国企业是要追求利润,但是只要能保证基本利润,有钱可赚,德国人并不是那么贪得无厌、无休止地追求利润的,而是要考虑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德国人宁愿“在保证基本利润的同时,让部分利润转化成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加完善的服务”。

我曾在柏林与一家菲仕乐锅具店的经理聊过天,我说:“你们德国人造的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每卖出一口,实际上也就丢失了一位顾客,以后人家不用找你了。你看人家日本人造的锅,用20年就到头了,顾客每20年就得再找他一次。仔细想一想,你们划得来吗?你们为什么要把东西搞得那么结实呢?把它的使用期搞短一点,你们不是可以赚更多的钱吗?”

这位经理这样回答我:“哪里的话,所有买了我们锅的人都不用再买第二次,这就会有口皆碑,就会招来更多的人来买我们的锅,我们现在忙都忙不过来呢!我们这家厨具厂,是二战后从过去的兵工厂转产过来的,前后也不过几十年时间,就卖出1亿多口锅了,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口吗?快80亿了,还有70多亿人口的大市场在等着我们呢!”你看,德国人的想法不一样,他们营销战略的路数也与众不同,一笔生意,在你身上一辈子就做一次,让你说他的东西好,这就会感染到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再去做他的顾客,然后再感染第三个人,人家干的是这个事。

探求本质,考虑长远

今天德国只有三座城市,即柏林、汉堡、法兰克福,被定为“国际化城市”,以后打起仗来也宣布为“不设防城市”,其他城市都是中小城市。绝大多数的德国人都生活在5万人、10万人、15万人、20万人的城市里,连50万人口的城市,德国人都觉得太大了。德国城市的风光几乎都有这个特点:城市天际线最高的地方一定是教堂的尖顶,任何建筑物都不能超过它。

我曾与一位德国教授谈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德国人能做到守时?他讲道:“城市小,就容易守时。为了守时,也必须得把城市设计得小一点。你要想在‘汽车大众化时代’做到城市不堵车,需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任何楼房不要超过五层,在德国,你要想建造六层以上的高楼,必须经过议会投票通过才行。第二个条件是任何城市必须有一半的空间是马路。只要你同时做到了这两条,城市就不会堵车。”

今天德国人一般只在柏林、汉堡、法兰克福建高楼,那也是世界级的大高楼,但有一个条件,这种高楼从任何方向倒下来时,不能压到另一栋楼。所以越高的楼房,周边留有的空地就越大。这就叫“探求事物的本质,确定长期的战略”。德国人建房子时,是一定要考虑到当它倒下来时会发生什么事情的。

QQ截图20170104114055.png

德国不相信物美价廉

“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你跟日本人可以谈价格,但你跟德国人谈价格,一刀都砍不下来。德国人甚至不承认有“物美价廉”这回事。“德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它的质量,它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它优秀的售后服务。德国企业发展的一般产品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第一。

德国所有供3岁以下儿童食用的产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剂,必须是天然的;所有奶粉被列为药品监管;所有母婴产品只允许在药店出售,不允许在超市出售;所有巧克力都被规定要使用天然可可脂作为原料加工生产;所有保健护肤品牌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实验室和植物种植园,以保证取材于天然有机品质。

德国人生产的非工业用途的化学产品,例如清洁剂、洗手液、洗洁精,除了有清洁杀菌的功效以外,绝大多数采用了生物降解技术,也就是靠微生物分解其中的化学成份,来将化学对人体的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德国人生产的滤水壶,既能过滤无机有害物,也能过滤有机有害物,并富含镁元素。经过德国滤水壶过滤后的水,是微微带甜味的。

德国锅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温性质,既能节能环保,导热效果又极佳,以至人们说,“使用这种德国锅具,一根蜡烛就能弄一顿美味佳肴。”德国人生产的一口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很多德国人用的都是奶奶传下来的锅。对德国人来说,任何一样厨具,一辈子只需要买一次,不需要买第二次,因为你一辈子也用不坏它。德国人生产的煨汤用的锅,完全是钢铁铸造的,沉重得连男人都有点端不动,那锅盖内侧有奇特的花纹,我问一位德国的销售商:“搞这些花纹干嘛?”他说:“它盖上去后,水蒸气就能上下自然循环,不易烧干,这是一种技术。”德国的锅具,盖上去个个严丝合缝,说三分钟开锅就三分钟开锅,能为你省下不少煤气费。

我也曾问过一位德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动不动就“能用100年”呢?他这样回答道:“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没有资源,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都是靠国外进口来的,所以必须物尽其用,尽量延长使用期,这才是对原材料最大的节约。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人认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经久耐用’上。”
 
 
 
来源:网络
688 浏览

正本清源论工匠精神(上篇)

管理类 D工业人 2016-09-12 11:10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导语
当下国人特别热衷于“工匠精神”,整个社会都在呼唤这种精神。这反映当下人们对那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的渴望。它甚至成为拯救中国工业的一种情结。然而工匠精神,并不是捉迷藏躲在隔壁的小明,你多喊几声他就出来了。

实际上,与大家的认知恰好相反的是,工匠精神从来不是个人的事。工匠精神包含了三个相互独立和关联的概念,那就是工匠、匠艺活动和工匠精神。

工匠的定义

工匠有三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好奇、专注、初心

工匠首先需要有好奇心。亚当和夏娃为了好奇心失去了上帝为其安放的天堂,但实际上这也正是人类对知识的热望的一种隐喻。忍不住要试一试,这是人类持久的、基本人性冲动。

其次是专注。毫无疑问,工匠是需要一种技艺上的反复操练和提升。“1万小时”理论,正是对专注的最好注脚。
最后是初心。专注让工匠能够快速成长,但保持初心才是恒久之道。






因此工匠不仅仅是指手工劳动,也包含程序员。甚至对于做好一个父母,也是一种匠心的体现。为了能够解答孩子的哭啼与喜悦之谜,父母也是颇费心思,充满了对解开谜底的渴望。

然而我们对这样宽泛的答案,并不能完全满意。我们仍然需要区分工匠、艺术家的本质不同。

这就要从匠人的集体成长史来看。在西方的工匠史上,可以分为三个张力阶段。

第一个阶段:匠人与社会观念的张力,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完满的解决。

早期,人们的基本观点是:双手与大脑的分离。也就是说,用大脑思考,远胜于双手。

在欧洲发展史上,文艺复兴(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是艺术家与工匠得以分离;艺术家以个体为标签,从匠人群体中脱颖而出,再也不曾回归;而工匠以集体(或者产地)为标签,这表明,工匠是一种不带个人色彩、强调集体实践和可持续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工匠的行业协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匠人与机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甚至是斗争。

这一点在工业革命前期尤甚。工匠惊恐地发现,前所未见的机器正在取代他们的工作。从纺织机械到炼钢设备,工匠从一个一个阵地被减员甚至替代。这个时候,工匠与他的工具,发生了激烈的对抗。然而即便如此,这个阶段,匠人还是将大量的知识,输送到机器上。机器设备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人类在获得肌肉解放的同时,也在快速更新自己的技能与知识。

第三个阶段:匠人与消费者的张力,形成了以品牌为代表的全新奖赏。

工匠与消费者,正在通过市场配置要素,得到了快速的连接。大规模的回报成为可能,商标与质量都是最高的奖赏。这个时候,工匠经历了历史上最幸福的时期。

然而这一点,在中国没有发生。在中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其实也包含了对工匠的管理。中国没有商业基因,或者皇权元素从来不会允许一个独立的士绅阶层出现。不服务于皇室的所有社会活动,都不会有所发展。
 

匠艺活动——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必须要问,是什么构成了工匠的日常活动与价值体现?

显然工匠是通过匠艺活动,实现了个体的成长。这就涉及到了匠艺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工匠个体、作坊(企业)和工具(机器)。
 





匠人的个人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只是一个学徒,只是机械的模仿。工匠并不能产生技艺之外的思考;而在中期阶段,这往往是经历过一万小时磨砺的熟练者,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匠艺伦理问题,包括对技术本身发展的思考;而在高级阶段,工匠称为师傅,对内要管理好团队,对外则需要处理好外围社会的社交关系。

作坊,或者工厂,也就是工匠的生产空间,是处理权威性和知识传递的地方。一般而言,这会直接影响工匠形成的效率。集体小社区的知识传递,决定了工匠的成长速度,和对外的输出。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个问题和创新有关。创新需要自主性,而师傅的权威往往是不能挑战的,因此作坊内匠人间的微妙关系,有时甚至会压抑创新的发展。因此,工匠并不是创新的代名词,如果查看它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草率地、武断地说,匠艺活动中可能存在着对创新的束缚。

工具的使用与进化,如前面所提到的,是一个爱恨交织的过程。随着工具的进化,机器不断获得全新的能量。机器时代是显性知识不断发展的时代,制造蒸汽机的秘方在1823年就见诸文字了,大量插图、图纸成为各种显性知识的载体。这个过程,机器不断地在蚕食工匠的技能。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能力的发展,新型机器人更像是一丝不苟的工匠,而精心设计的软件程序和在线检测手段,使得产品质量水平以百万量作为分母。工具(机器)走向了工匠(人)的位置,这未免让人略显尴尬。

然而,匠艺活动中有一条主线,那就是知识管理,在作坊时代如此,在工厂时代更是如此,在机器人时代同样如此。这曾经是工匠得以成长的秘诀:既然工匠已然剔除了更加孤独的个体(艺术家),因此持续的集体性知识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内核,作坊就成为了平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场所。

传统的知识管理理论是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这里所说的往往是显性知识的归纳,这就是一种可以传承、可以言说的知识;而更多的与人的经验、直觉相关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那是基于批评和纠正的知识,是一种自反馈机制,往往就很难简单地通过文字或者语言进行表达。这是工匠更深入的心理活动的价值。
 
 
文章来源于 知识自动化 查看全部

导语
当下国人特别热衷于“工匠精神”,整个社会都在呼唤这种精神。这反映当下人们对那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的渴望。它甚至成为拯救中国工业的一种情结。然而工匠精神,并不是捉迷藏躲在隔壁的小明,你多喊几声他就出来了。

实际上,与大家的认知恰好相反的是,工匠精神从来不是个人的事。工匠精神包含了三个相互独立和关联的概念,那就是工匠、匠艺活动和工匠精神。

工匠的定义

工匠有三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好奇、专注、初心

工匠首先需要有好奇心。亚当和夏娃为了好奇心失去了上帝为其安放的天堂,但实际上这也正是人类对知识的热望的一种隐喻。忍不住要试一试,这是人类持久的、基本人性冲动。

其次是专注。毫无疑问,工匠是需要一种技艺上的反复操练和提升。“1万小时”理论,正是对专注的最好注脚。
最后是初心。专注让工匠能够快速成长,但保持初心才是恒久之道。

5.jpg


因此工匠不仅仅是指手工劳动,也包含程序员。甚至对于做好一个父母,也是一种匠心的体现。为了能够解答孩子的哭啼与喜悦之谜,父母也是颇费心思,充满了对解开谜底的渴望。

然而我们对这样宽泛的答案,并不能完全满意。我们仍然需要区分工匠、艺术家的本质不同。

这就要从匠人的集体成长史来看。在西方的工匠史上,可以分为三个张力阶段。

第一个阶段:匠人与社会观念的张力,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完满的解决。

早期,人们的基本观点是:双手与大脑的分离。也就是说,用大脑思考,远胜于双手。

在欧洲发展史上,文艺复兴(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是艺术家与工匠得以分离;艺术家以个体为标签,从匠人群体中脱颖而出,再也不曾回归;而工匠以集体(或者产地)为标签,这表明,工匠是一种不带个人色彩、强调集体实践和可持续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工匠的行业协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匠人与机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甚至是斗争。

这一点在工业革命前期尤甚。工匠惊恐地发现,前所未见的机器正在取代他们的工作。从纺织机械到炼钢设备,工匠从一个一个阵地被减员甚至替代。这个时候,工匠与他的工具,发生了激烈的对抗。然而即便如此,这个阶段,匠人还是将大量的知识,输送到机器上。机器设备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人类在获得肌肉解放的同时,也在快速更新自己的技能与知识。

第三个阶段:匠人与消费者的张力,形成了以品牌为代表的全新奖赏。

工匠与消费者,正在通过市场配置要素,得到了快速的连接。大规模的回报成为可能,商标与质量都是最高的奖赏。这个时候,工匠经历了历史上最幸福的时期。

然而这一点,在中国没有发生。在中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其实也包含了对工匠的管理。中国没有商业基因,或者皇权元素从来不会允许一个独立的士绅阶层出现。不服务于皇室的所有社会活动,都不会有所发展。
 

匠艺活动——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必须要问,是什么构成了工匠的日常活动与价值体现?

显然工匠是通过匠艺活动,实现了个体的成长。这就涉及到了匠艺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工匠个体、作坊(企业)和工具(机器)。
 
5.1_.jpg


匠人的个人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只是一个学徒,只是机械的模仿。工匠并不能产生技艺之外的思考;而在中期阶段,这往往是经历过一万小时磨砺的熟练者,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匠艺伦理问题,包括对技术本身发展的思考;而在高级阶段,工匠称为师傅,对内要管理好团队,对外则需要处理好外围社会的社交关系。

作坊,或者工厂,也就是工匠的生产空间,是处理权威性和知识传递的地方。一般而言,这会直接影响工匠形成的效率。集体小社区的知识传递,决定了工匠的成长速度,和对外的输出。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个问题和创新有关。创新需要自主性,而师傅的权威往往是不能挑战的,因此作坊内匠人间的微妙关系,有时甚至会压抑创新的发展。因此,工匠并不是创新的代名词,如果查看它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草率地、武断地说,匠艺活动中可能存在着对创新的束缚。

工具的使用与进化,如前面所提到的,是一个爱恨交织的过程。随着工具的进化,机器不断获得全新的能量。机器时代是显性知识不断发展的时代,制造蒸汽机的秘方在1823年就见诸文字了,大量插图、图纸成为各种显性知识的载体。这个过程,机器不断地在蚕食工匠的技能。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能力的发展,新型机器人更像是一丝不苟的工匠,而精心设计的软件程序和在线检测手段,使得产品质量水平以百万量作为分母。工具(机器)走向了工匠(人)的位置,这未免让人略显尴尬。

然而,匠艺活动中有一条主线,那就是知识管理,在作坊时代如此,在工厂时代更是如此,在机器人时代同样如此。这曾经是工匠得以成长的秘诀:既然工匠已然剔除了更加孤独的个体(艺术家),因此持续的集体性知识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内核,作坊就成为了平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场所。

传统的知识管理理论是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这里所说的往往是显性知识的归纳,这就是一种可以传承、可以言说的知识;而更多的与人的经验、直觉相关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那是基于批评和纠正的知识,是一种自反馈机制,往往就很难简单地通过文字或者语言进行表达。这是工匠更深入的心理活动的价值。
 
 
文章来源于 知识自动化
754 浏览

别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

设计类 摩纳哥王妃 2016-06-24 10:5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工匠精神”之所以没办法实现,因为它是“德”,而不是“才”。“德”这个东西,只能主观理解,却不能客观判断,你以“德”为标准,而不是“才”为标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谁跟媒体关系好,谁跟地方政府关系好,谁就有工匠精神。
咱们先看看这个词是啥意思: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具体点来说,就是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不像工业4.0那么复杂,也不像大数据那么云里雾里。而这么简单个概念之所以在中国会这么火,原因更简单,连总理都不得不承认,咱们没这个东西。
关于为什么德国人日本人有工匠精神,而我们中国人没有,各种学者众说纷纭,最后其实就一个结论:人家日耳曼人就是牛,民族性就是严谨,人家精神境界就是高。
这看起来好像说得通,但是兔哥仔细研究了一下历史,发现有点问题,东德也是日耳曼人啊!东德经济崩溃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产品质量差,失去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市场后,经受不住西方的竞争。难道这日耳曼人的工匠精神难道还是按村东头村西头分的吗?
所以我觉得这事逻辑上不通,你要说是什么神奇的高新技术,咱们脑子笨,缺心眼,研发不出来也就算了。可是“工匠精神”,就这么一句话的事,咱们怎么就能做不到呢?
其实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这么做。
因为我们面临着三个非常独特的现实状况。

一、中国实在跑太快了




我的老师说他年轻的时候,一个同学家里因为是干部,从德国弄到了一台冰箱。他去做客,对着那个冰箱愣了半个小时,心想这辈子要是能有一台冰箱,此生无憾了。而今天,如果你再因为自己家里有台冰箱就去炫耀,恐怕我们都要去精神病院看你了。
这是过去的这三十多年来,中国急速奔跑的一个缩影。短短三十年中,我们有106家企业从零开始,挤进了世界500强,我们从供应短缺到产能过剩,我们眼看着自己从吃糠咽菜到健身减肥,这个速度和规模,难以想象。
对于这样一个飞奔的巨人,他怎么可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呢?就像博尔特跑出9秒58世界纪录的同时,你还想让他保持姿势的优雅,再认真欣赏下沿途的风景,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虽然没有形成工匠精神,但是我们的中国制造思维里,却把另一样东西做到了极致,那就是“速度为王”。
我2010年时参观了北京的一家机械公司,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跟我说,他们原本是给意大利品牌代工的,08年金融危机,客户资金紧张,于是他们顺势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品质略低,但是价格只有意大利公司的三分之一。短短一年时间,他们就把这家意大利公司在中国市场全线冲垮,而到了2009年,这家意大利公司撤销了在中国的办事处,而他们正在继续去海外攻城略地,把这家意大利公司从印度市场驱逐出去。
一个领跑者,精耕细作是维持优势的必须,但是作为一个追赶者,要忽略其他细节因素,先通过急速扩张占领市场,这个时候,在你前面的领跑者,因为组织规模过大,而市场份额急速缩小,头重脚轻,就很可能被你淘汰掉。
“速度为王”,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实践,这也是“中国制造思维”中的精华。
二、中国的机会太多了
因为这三十多年的急速奔跑,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就是新旧两个时代的并存。我们这一代人是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处在新旧时代交换的地平线上,既能看到新时代的朝阳,也能感受旧时代的黄昏。
就如同辛亥革命后,这个社会既有长袍马褂留着辫子的老古板,也有西装革履梳着分头的新青年,这两种人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文化,享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是对不起,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里。
80年代你刚卖两天小商品发了财,90年代股票就起来了,你刚玩上股票,00年代房地产又暴涨了,你房子还没捂热乎,10年互联网又来了,电风扇、钢铁、汽车、飞机、电脑、手机、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人工智能……
这样一个三十年就从工业1.0飞奔入工业4.0的大时代里,永远有新的更有价值的社会分工不断出现,而人的协作却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制度漏洞太多,套利机会也太多,所以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而不是一个工匠的田园。




社会的机会很多的时候,大家自然是追逐新机会,不可能把时间浪费在一件产出低又可能随时被替代的事情上。如果你看了《古惑仔》后心血来潮,非要跟自己较劲,耐住寂寞,十年磨一把绝世好刀,宝刀出鞘准备纵横江湖时,发现大家早跑到乐视网看《太子妃升职记》去了,逗比卖萌成为了社会主流,谁还跟你舞刀弄剑啊。
这就是过去的中国,当更好的新机会不断出现的时候,你固执的守在自己那个世界里精益求精,这不是精神,这是愚蠢。
三、中国的企业家普遍没有安全感
中国的市场从封闭到逐步开放的过程中,一部分市场和价格充分竞争,另一部分市场和价格还处于垄断,这个巨大的断层形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制度套利机会。而中国的老一代企业家的崛起,普遍依赖于这种制度套利,想套利,就需要关系,有了关系,就需要打点关系。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原罪的,说不定哪天因为哪个官员的事就被清算了。
如果你一只脚在监狱里,一只脚在国外,那你自然是想捞一把就走。工匠精神,“严谨”、“坚持”、“耐心”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时间的,需要一个长期确定性的未来的,如果你连自己的明天在哪都不知道,哪有心思研究这些东西。
另外,即便不被清算,关系也是有时效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跟设备部长关系好,可是这个部长可能只干三年,所以你三年内必须赶紧赚钱,过期作废。这样谁还有心思去精益求精呢,等你三年后求精结束,部长换了,他只用他关系好的供应商,你再精,连供应商清单都进不去,有什么用呢。
因为这三个原因的叠加,过去三十年的中国,不是很可惜没有工匠精神,而是当时根本就不该有什么工匠精神。
至于很多人说的,没有工匠精神是因为我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低,所以不能把质量做好,我完全不能苟同。
价格从来不是理由。
中国制造业里没有的工匠精神,在互联网行业中却非常普遍。中国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的极致追求,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一个键每一个位置都要经过十几版甚至几十版的迭代,甚至连美国互联网界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不逊于他们。

但是你注意,这些互联网产品可都是免费的!所以精益求精这件事本身,跟价格和利润并没有正相关的关系,它是由竞争的标准决定的。开放的互联网行业里,用户用脚投票,你体验不好就没人用。而封闭的制造业里,评标专家们靠关系投票,你体验好不好根本不重要。
 
产业链的位置更不是理由。
我曾经看到一份报道,采访一个给人代工生产童车的老板。记者问:为什么你贴别人的牌子,价格又不便宜,你还能有这么大的销量?

老板说:他们要的东西,只有我有啊。
记者问:为什么牛哄哄的沃尔玛也让你说了算?一块蛋糕,由你主刀来切?
老板说:他们的问题,只有我有能力解决啊。
记者问:为什么只有你能解决?
老板说:因为我关注消费者需求啊,因为我努力理解消费者啊。
“比如那张床,我知道消费者舍不得扔掉孩子才睡了一年的婴儿床,希望能用得更久;比如那个摇马,我知道消费者不愿意婴儿车推出去是个物件,搁家里是个累赘;比如那个变形金刚般的童车,我知道消费者有时候怀里抱着宝宝,只腾得出一只手。”
明白了吗,微笑曲线从来都是个伪命题,代工贴牌并不是天然就比品牌科技低级,真正低级的是你因为自己是代工就从来不动脑子。在价值链条上,“设计”、“品牌”和“科技”可以称王,“制造”、“集成”甚至“物流”未必就不能称霸。真正能够占据价值链主导权的,一定是那个最终能为整个价值链创造增值的环节,和你价值链上的位置从来就没有关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工匠精神这个东西,是有背景的,在不同的时期你的需要也不同。比如说在企业早期的时候,你要快速地去了解用户、了解市场,这时候你如果不了解你的方向,你拼命地去弄工匠精神,可能铁杵磨成针,然后发现这个针根本没人用。而当企业大到一定的时候,如果你继续疯狂地生长,缺乏工匠精神,可能最后变成了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了。
中国现在的规模是足够大了,发展速度也降下来了,是该开始追求工匠精神了。
但是你会发现,这个事挺难的,因为我们始终是一个对上负责的组织结构。
一个小姑娘,早上出门前可能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给自己化妆,精雕细刻,但是到了公司处理工作时却会敷衍了事。同样一个人,有时有工匠精神,有时就没有,因为脸是她自己的,而工作是老板的。
“工匠精神”为什么不叫“工人精神”?因为工匠是独立人格,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同时享受精益求精的成果,所以他重视细节。而工人是对领导负责,他只关心领导关心的事。而领导恰恰是最不可能关心细节的人,职位使然,管的人和事太多,他必须更关心方向。你只对领导负责,不关心实际,只揣测圣意,必然会形成浮躁、短视、投机,这是制度使然,无关人品。
汉朝时,我们的人才选拔制度叫“举孝廉”,可是“孝廉”这东西不好判断,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谁家总是当官的,谁就孝廉,所以有那个四世三公的袁绍,这就变成了世袭。
“工匠精神”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之所以没办法实现,因为它是“德”,而不是“才”。“德”这个东西,只能主观理解,却不能客观判断,你以“德”为标准,而不是“才”为标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谁跟媒体关系好,谁跟地方政府关系好,谁就有工匠精神。
仅靠道德感化和形象宣传,无异于“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形式大于实际。而德国和日本这种工匠国家,我们与其说他们有工匠精神,倒不如说是一种工匠习惯。这个习惯,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当年仅一墙之隔,西德以高品质闻名于世,而东德却乏善可陈,以主观的“德”为社会标准,人治大于法治,立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建立不起工匠制度,就没有工匠习惯,更不可能有工匠精神。
今天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
制度——习惯——精神,这是中国制造文艺复兴的必经之路,而这条路不能靠儒家,必须要靠法家。
别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 查看全部
“工匠精神”之所以没办法实现,因为它是“德”,而不是“才”。“德”这个东西,只能主观理解,却不能客观判断,你以“德”为标准,而不是“才”为标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谁跟媒体关系好,谁跟地方政府关系好,谁就有工匠精神。
咱们先看看这个词是啥意思: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640.webp_(1)_.jpg

具体点来说,就是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不像工业4.0那么复杂,也不像大数据那么云里雾里。而这么简单个概念之所以在中国会这么火,原因更简单,连总理都不得不承认,咱们没这个东西。
关于为什么德国人日本人有工匠精神,而我们中国人没有,各种学者众说纷纭,最后其实就一个结论:人家日耳曼人就是牛,民族性就是严谨,人家精神境界就是高。
这看起来好像说得通,但是兔哥仔细研究了一下历史,发现有点问题,东德也是日耳曼人啊!东德经济崩溃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产品质量差,失去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市场后,经受不住西方的竞争。难道这日耳曼人的工匠精神难道还是按村东头村西头分的吗?
所以我觉得这事逻辑上不通,你要说是什么神奇的高新技术,咱们脑子笨,缺心眼,研发不出来也就算了。可是“工匠精神”,就这么一句话的事,咱们怎么就能做不到呢?
其实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这么做。
因为我们面临着三个非常独特的现实状况。

一、中国实在跑太快了
规划.webp_.jpg

我的老师说他年轻的时候,一个同学家里因为是干部,从德国弄到了一台冰箱。他去做客,对着那个冰箱愣了半个小时,心想这辈子要是能有一台冰箱,此生无憾了。而今天,如果你再因为自己家里有台冰箱就去炫耀,恐怕我们都要去精神病院看你了。
这是过去的这三十多年来,中国急速奔跑的一个缩影。短短三十年中,我们有106家企业从零开始,挤进了世界500强,我们从供应短缺到产能过剩,我们眼看着自己从吃糠咽菜到健身减肥,这个速度和规模,难以想象。
对于这样一个飞奔的巨人,他怎么可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呢?就像博尔特跑出9秒58世界纪录的同时,你还想让他保持姿势的优雅,再认真欣赏下沿途的风景,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虽然没有形成工匠精神,但是我们的中国制造思维里,却把另一样东西做到了极致,那就是“速度为王”。
我2010年时参观了北京的一家机械公司,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跟我说,他们原本是给意大利品牌代工的,08年金融危机,客户资金紧张,于是他们顺势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品质略低,但是价格只有意大利公司的三分之一。短短一年时间,他们就把这家意大利公司在中国市场全线冲垮,而到了2009年,这家意大利公司撤销了在中国的办事处,而他们正在继续去海外攻城略地,把这家意大利公司从印度市场驱逐出去。
一个领跑者,精耕细作是维持优势的必须,但是作为一个追赶者,要忽略其他细节因素,先通过急速扩张占领市场,这个时候,在你前面的领跑者,因为组织规模过大,而市场份额急速缩小,头重脚轻,就很可能被你淘汰掉。
“速度为王”,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实践,这也是“中国制造思维”中的精华。
二、中国的机会太多了
因为这三十多年的急速奔跑,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就是新旧两个时代的并存。我们这一代人是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处在新旧时代交换的地平线上,既能看到新时代的朝阳,也能感受旧时代的黄昏。
就如同辛亥革命后,这个社会既有长袍马褂留着辫子的老古板,也有西装革履梳着分头的新青年,这两种人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文化,享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是对不起,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里。
80年代你刚卖两天小商品发了财,90年代股票就起来了,你刚玩上股票,00年代房地产又暴涨了,你房子还没捂热乎,10年互联网又来了,电风扇、钢铁、汽车、飞机、电脑、手机、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人工智能……
这样一个三十年就从工业1.0飞奔入工业4.0的大时代里,永远有新的更有价值的社会分工不断出现,而人的协作却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制度漏洞太多,套利机会也太多,所以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而不是一个工匠的田园。
640133.webp_.jpg

社会的机会很多的时候,大家自然是追逐新机会,不可能把时间浪费在一件产出低又可能随时被替代的事情上。如果你看了《古惑仔》后心血来潮,非要跟自己较劲,耐住寂寞,十年磨一把绝世好刀,宝刀出鞘准备纵横江湖时,发现大家早跑到乐视网看《太子妃升职记》去了,逗比卖萌成为了社会主流,谁还跟你舞刀弄剑啊。
这就是过去的中国,当更好的新机会不断出现的时候,你固执的守在自己那个世界里精益求精,这不是精神,这是愚蠢。
三、中国的企业家普遍没有安全感
中国的市场从封闭到逐步开放的过程中,一部分市场和价格充分竞争,另一部分市场和价格还处于垄断,这个巨大的断层形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制度套利机会。而中国的老一代企业家的崛起,普遍依赖于这种制度套利,想套利,就需要关系,有了关系,就需要打点关系。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原罪的,说不定哪天因为哪个官员的事就被清算了。
如果你一只脚在监狱里,一只脚在国外,那你自然是想捞一把就走。工匠精神,“严谨”、“坚持”、“耐心”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时间的,需要一个长期确定性的未来的,如果你连自己的明天在哪都不知道,哪有心思研究这些东西。
另外,即便不被清算,关系也是有时效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跟设备部长关系好,可是这个部长可能只干三年,所以你三年内必须赶紧赚钱,过期作废。这样谁还有心思去精益求精呢,等你三年后求精结束,部长换了,他只用他关系好的供应商,你再精,连供应商清单都进不去,有什么用呢。
因为这三个原因的叠加,过去三十年的中国,不是很可惜没有工匠精神,而是当时根本就不该有什么工匠精神。
至于很多人说的,没有工匠精神是因为我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低,所以不能把质量做好,我完全不能苟同。
价格从来不是理由。
中国制造业里没有的工匠精神,在互联网行业中却非常普遍。中国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的极致追求,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一个键每一个位置都要经过十几版甚至几十版的迭代,甚至连美国互联网界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不逊于他们。

但是你注意,这些互联网产品可都是免费的!所以精益求精这件事本身,跟价格和利润并没有正相关的关系,它是由竞争的标准决定的。开放的互联网行业里,用户用脚投票,你体验不好就没人用。而封闭的制造业里,评标专家们靠关系投票,你体验好不好根本不重要。
 
产业链的位置更不是理由。
我曾经看到一份报道,采访一个给人代工生产童车的老板。记者问:为什么你贴别人的牌子,价格又不便宜,你还能有这么大的销量?

老板说:他们要的东西,只有我有啊。
记者问:为什么牛哄哄的沃尔玛也让你说了算?一块蛋糕,由你主刀来切?
老板说:他们的问题,只有我有能力解决啊。
记者问:为什么只有你能解决?
老板说:因为我关注消费者需求啊,因为我努力理解消费者啊。
“比如那张床,我知道消费者舍不得扔掉孩子才睡了一年的婴儿床,希望能用得更久;比如那个摇马,我知道消费者不愿意婴儿车推出去是个物件,搁家里是个累赘;比如那个变形金刚般的童车,我知道消费者有时候怀里抱着宝宝,只腾得出一只手。”
明白了吗,微笑曲线从来都是个伪命题,代工贴牌并不是天然就比品牌科技低级,真正低级的是你因为自己是代工就从来不动脑子。在价值链条上,“设计”、“品牌”和“科技”可以称王,“制造”、“集成”甚至“物流”未必就不能称霸。真正能够占据价值链主导权的,一定是那个最终能为整个价值链创造增值的环节,和你价值链上的位置从来就没有关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工匠精神这个东西,是有背景的,在不同的时期你的需要也不同。比如说在企业早期的时候,你要快速地去了解用户、了解市场,这时候你如果不了解你的方向,你拼命地去弄工匠精神,可能铁杵磨成针,然后发现这个针根本没人用。而当企业大到一定的时候,如果你继续疯狂地生长,缺乏工匠精神,可能最后变成了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了。
中国现在的规模是足够大了,发展速度也降下来了,是该开始追求工匠精神了。
但是你会发现,这个事挺难的,因为我们始终是一个对上负责的组织结构。
一个小姑娘,早上出门前可能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给自己化妆,精雕细刻,但是到了公司处理工作时却会敷衍了事。同样一个人,有时有工匠精神,有时就没有,因为脸是她自己的,而工作是老板的。
“工匠精神”为什么不叫“工人精神”?因为工匠是独立人格,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同时享受精益求精的成果,所以他重视细节。而工人是对领导负责,他只关心领导关心的事。而领导恰恰是最不可能关心细节的人,职位使然,管的人和事太多,他必须更关心方向。你只对领导负责,不关心实际,只揣测圣意,必然会形成浮躁、短视、投机,这是制度使然,无关人品。
汉朝时,我们的人才选拔制度叫“举孝廉”,可是“孝廉”这东西不好判断,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谁家总是当官的,谁就孝廉,所以有那个四世三公的袁绍,这就变成了世袭。
“工匠精神”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之所以没办法实现,因为它是“德”,而不是“才”。“德”这个东西,只能主观理解,却不能客观判断,你以“德”为标准,而不是“才”为标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谁跟媒体关系好,谁跟地方政府关系好,谁就有工匠精神。
仅靠道德感化和形象宣传,无异于“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形式大于实际。而德国和日本这种工匠国家,我们与其说他们有工匠精神,倒不如说是一种工匠习惯。这个习惯,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当年仅一墙之隔,西德以高品质闻名于世,而东德却乏善可陈,以主观的“德”为社会标准,人治大于法治,立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建立不起工匠制度,就没有工匠习惯,更不可能有工匠精神。
今天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
制度——习惯——精神,这是中国制造文艺复兴的必经之路,而这条路不能靠儒家,必须要靠法家。
别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
717 浏览

匠心时代 中国制造的突围之路

管理类 犀牛司令 2016-06-20 10:24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道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让很多脚踏实地做实业的制造业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有了坚持走品质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工匠精神”绝非一日之功,需要足够肥沃的土壤,需要长时间始终如一的明辨之,笃行之。

行业冠军 匠心制造 

早在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创立美的的前四年,他就与技术人员共同打造了第一台手工风扇。1987年,第一台全塑料风扇在美的诞生,开中国生产全塑风扇之先河,再到此后的变频风扇、智能风扇的出现和普及,他们是中国电扇发展史的缔造者和见证者。

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制造风扇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吗?对于把产品品质当做生命的美的人来说,这是一项既需要专注、坚持,同时又需要紧跟时代需求、用户需求的重任。

如何严格把关产品品质?美的集团从精准企划、精湛研发、精益制造、精诚服务、精品品质等五个维度系统引导推进制造业精品工程建设。

在美的环境电器事业部的一款风扇产品,曾接到几位用户反馈说运行中有噪音,工程师们开展了专项整改,更换风轮后除了一台风扇用户反馈依然存在噪音,其他用户均反映良好。于是美的工程师们特意登门检修,发现原来是用户头发丝缠绕在风轮轴上所致。这个小问题引发了美的工程师们对进风口的结构的新思考,并先后拟定了菱形格栅网、蜂窝形格栅网、活性炭隔层、同心圆加筋板四种改善方案。正是这种“吹毛求疵”的精神,才会让美的不断涌现极致好产品,并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精品工程不仅体现在用工匠精神做产品上,同样也体现在产品战略上。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剑峰表示,尽管三年前他们放弃了低端市场,然而三年来,我们的内销市场份额不降反升,从34%的市场占有率升至45%。

专注 体验 创新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深入企业考察调研时说,“质量是关键,中国制造需要一场‘品质革命’。‘品质革命’就要以客户为中心,质量好不好,客户说了算。就是要以客户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倒逼中国制造全面升级。”

这句话让美的人感到振奋。三十多年,美的一直都坚定地认为:好产品是工匠精神、用户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需要将精益求精的专注、用户至上的体验、与时俱进的创新三者完美融合。这点在美的一款名为“清羽”的风扇产品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对于美的而言,风扇不仅仅是能吹风的机器,而是要制造一种舒适的生活体验。为研究出适应不同使用场景和使用人群的风,美的环境电器事业部流体风道模块负责人马列花了大量时间“与风较劲”。

以睡眠风的研究为例,为追求最佳的用户体验效果,马列根据用户观察和数据资料,深入分析了入睡、浅睡、深睡、睡醒四个睡眠阶段对风速变化的需求,制作出了一套睡眠曲线程序。同时,美的工程师们还通过网络调研收集了全国20个城市400家用户的卧室风扇与床的摆放距离,绘制出了风扇在卧室的摆放轨迹图,再次优化睡眠曲线,终于成功减少了用户晚上冻醒热醒的频次。

在风叶设计上,常规风扇吹出来的机械风,它的脉动特性接近白噪声特性,β值在0—0.5之间。也就是说如果要使我们的常规风扇吹出来的风接近自然界的风的状态,就必须提升β值。

美的的设计师们在一个风叶上面设计了两组叶片,同时对这两组叶片的叶型与扭角做了很多的调整。大概超过200次实验以后,他们最终找到了最佳的组合,使其β值接近1.1,基本达到了自然风的状态。经过吹风评测,70%的人都认为这个状态的风比常规风扇的风更加的柔和,更加的有自然风的清风拂面的感觉。





工匠精神体现在工匠身上,是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执着和坚守。一名好的工匠,一定是紧贴着产品、紧贴着用户,同时因为不同时代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对极致的追求和对创新的不断探索,是美的集团领跑行业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式匠人精神的内核所在。

从风扇起家,到各品类白色家电,再到智能领域的延伸和拓展,美的集团每一步坚实的步伐,都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示。正是因为秉承着这样的理念,美的让简单的风扇,走出了富有科技感的步伐。“双智战略”的提出,为场景化应用的研发创造了无限可能,也为美的集团开辟了极速发展的新车道,以美的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家电业正在让全球白色家电业进入“中国时代”。

秉承“工匠精神、用户精神和时代精神”做好产品的美的,让产品能够经得起市场和用户的检验,与此同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正因为如此,从1994年至今,美的风扇已连续21年产销量排名全国第一;2015年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42亿人民币。

时代正在向着传统制造业极为有利的方向发展。只要继续坚持工匠精神做产品,以用户的需求为立足点,不断升级产品,以技术作为突破点,像美的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在未来还将有更大的市场,前景可期。
 
来源:网络。
想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http://bbs.imefuture.com/article  
微信号:IMEfuture,二维码:




点击二维码图片,然后长按便可自动识别,关注很简单!!
智造家·集聚智造资源 服务制造未来 查看全部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道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让很多脚踏实地做实业的制造业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有了坚持走品质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匠心时代_中国制造的突围之路1.webp_.jpg

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工匠精神”绝非一日之功,需要足够肥沃的土壤,需要长时间始终如一的明辨之,笃行之。

行业冠军 匠心制造 

早在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创立美的的前四年,他就与技术人员共同打造了第一台手工风扇。1987年,第一台全塑料风扇在美的诞生,开中国生产全塑风扇之先河,再到此后的变频风扇、智能风扇的出现和普及,他们是中国电扇发展史的缔造者和见证者。

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制造风扇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吗?对于把产品品质当做生命的美的人来说,这是一项既需要专注、坚持,同时又需要紧跟时代需求、用户需求的重任。

如何严格把关产品品质?美的集团从精准企划、精湛研发、精益制造、精诚服务、精品品质等五个维度系统引导推进制造业精品工程建设。

在美的环境电器事业部的一款风扇产品,曾接到几位用户反馈说运行中有噪音,工程师们开展了专项整改,更换风轮后除了一台风扇用户反馈依然存在噪音,其他用户均反映良好。于是美的工程师们特意登门检修,发现原来是用户头发丝缠绕在风轮轴上所致。这个小问题引发了美的工程师们对进风口的结构的新思考,并先后拟定了菱形格栅网、蜂窝形格栅网、活性炭隔层、同心圆加筋板四种改善方案。正是这种“吹毛求疵”的精神,才会让美的不断涌现极致好产品,并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精品工程不仅体现在用工匠精神做产品上,同样也体现在产品战略上。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剑峰表示,尽管三年前他们放弃了低端市场,然而三年来,我们的内销市场份额不降反升,从34%的市场占有率升至45%。

专注 体验 创新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深入企业考察调研时说,“质量是关键,中国制造需要一场‘品质革命’。‘品质革命’就要以客户为中心,质量好不好,客户说了算。就是要以客户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倒逼中国制造全面升级。”

这句话让美的人感到振奋。三十多年,美的一直都坚定地认为:好产品是工匠精神、用户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需要将精益求精的专注、用户至上的体验、与时俱进的创新三者完美融合。这点在美的一款名为“清羽”的风扇产品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匠心时代_中国制造的突围之路2.webp_.jpg

对于美的而言,风扇不仅仅是能吹风的机器,而是要制造一种舒适的生活体验。为研究出适应不同使用场景和使用人群的风,美的环境电器事业部流体风道模块负责人马列花了大量时间“与风较劲”。

以睡眠风的研究为例,为追求最佳的用户体验效果,马列根据用户观察和数据资料,深入分析了入睡、浅睡、深睡、睡醒四个睡眠阶段对风速变化的需求,制作出了一套睡眠曲线程序。同时,美的工程师们还通过网络调研收集了全国20个城市400家用户的卧室风扇与床的摆放距离,绘制出了风扇在卧室的摆放轨迹图,再次优化睡眠曲线,终于成功减少了用户晚上冻醒热醒的频次。

在风叶设计上,常规风扇吹出来的机械风,它的脉动特性接近白噪声特性,β值在0—0.5之间。也就是说如果要使我们的常规风扇吹出来的风接近自然界的风的状态,就必须提升β值。

美的的设计师们在一个风叶上面设计了两组叶片,同时对这两组叶片的叶型与扭角做了很多的调整。大概超过200次实验以后,他们最终找到了最佳的组合,使其β值接近1.1,基本达到了自然风的状态。经过吹风评测,70%的人都认为这个状态的风比常规风扇的风更加的柔和,更加的有自然风的清风拂面的感觉。

匠心时代_中国制造的突围之路3.webp_.jpg

工匠精神体现在工匠身上,是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执着和坚守。一名好的工匠,一定是紧贴着产品、紧贴着用户,同时因为不同时代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对极致的追求和对创新的不断探索,是美的集团领跑行业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式匠人精神的内核所在。

从风扇起家,到各品类白色家电,再到智能领域的延伸和拓展,美的集团每一步坚实的步伐,都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示。正是因为秉承着这样的理念,美的让简单的风扇,走出了富有科技感的步伐。“双智战略”的提出,为场景化应用的研发创造了无限可能,也为美的集团开辟了极速发展的新车道,以美的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家电业正在让全球白色家电业进入“中国时代”。

秉承“工匠精神、用户精神和时代精神”做好产品的美的,让产品能够经得起市场和用户的检验,与此同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正因为如此,从1994年至今,美的风扇已连续21年产销量排名全国第一;2015年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42亿人民币。

时代正在向着传统制造业极为有利的方向发展。只要继续坚持工匠精神做产品,以用户的需求为立足点,不断升级产品,以技术作为突破点,像美的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在未来还将有更大的市场,前景可期。
 
来源:网络。
想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http://bbs.imefuture.com/article  
微信号:IMEfuture,二维码:
智造家官方微信二维码.jpg

点击二维码图片,然后长按便可自动识别,关注很简单!!
智造家·集聚智造资源 服务制造未来
1075 浏览

德国制造为什么质量好

智能制造类 吸引力法则 2016-06-15 09:30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摘要: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一度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而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德国成为欧洲的经济明星,日本却陷入沉寂。德国制造为何胜出日本制造?德日制造的不同轨迹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两个主要战败国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崛起。德日都是后起工业国,都走了一条自上而下的工业化道路。德国是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电气和化工为标志的“新工业”的引领者,并在20世纪初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市场上的头号贸易强国,“德国制造”开始享誉全球。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后效仿德国,被称为“东方的普鲁士”。 
    从深层看,两国都以制造业制成品出口见长,且其生产体系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两国经济中都存在一些大工业联合体,它们之间相互参股,背后有大银行的支持。这一产业组织保证相关产业上下游之间的紧密合作,有利于协同创新和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两国都致力于建立严格的工业标准与质量保证体系。1960年—1980年,德日在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全面战胜生产标准化大众产品的美国,而日本企业依靠瘦身管理和灵活的员工作业协调在生产高质量系列消费品方面则更胜一筹。





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日本却经历了“失去的十年”,至今仍没有完全走出经济低谷。曾经如日中天的日本制造业虽在一些领域仍然占有领先地位,但在汽车(特别是高档轿车)、机械制造、电气设备、化工等制造业关键部门与德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2012年,德国的货物出口为1.5万亿美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占世界总出口的9%,2011年日本货物出口则约9000亿美元。
 
    德国制造业在与日本竞争中占得先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德国经济政策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德日经济都受益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汇率安排。然而,德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放弃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使德国马克逐渐升值,同时,通过鼓励结构转型和创新来保持竞争力,使企业尽快摆脱了对本币低估的依赖。而日本却迟迟不愿主动对汇率进行调整。上世纪末,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增长停滞与通货紧缩使企业结构调整举步维艰,并制约了其制造业发展。





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兴起,发达工业国的制造业面临低工资国家的竞争压力,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将制造业转移到低工资国家,将经济增长的重心放到金融等服务行业,造成产业“空心化”。而德国政府、工业界和产业工会却在坚持发展制造业方面高度一致,并通过技术创新使德国制造业的产品进一步呈现出专、精、特、高等特征。这在当时看上去有些保守的决策,今天看来十分具有前瞻性。如今,德国生产的螺丝有成千上万种规格,工业用插头可适用于上千伏电压且耐耗,德国制造成为专业品质、上乘质量的代名词。
 
    其次,适应全球化,德国制造对自身生产体系作出适时调整。德国大工业企业如西门子、大众集团都调整了内部结构,把亏损的部门坚决处理掉,积极采取国际化战略,为世界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德国大银行也放弃了对大工业企业集团的股份,将它们推向资本市场。由于德国“双元制”的职业培训体系与日本主要依靠企业内部培训的体系相比更有效率,德国的劳动力市场也更有效率,而当前日本雇员终身制却面临挑战,并因没有专门的职业技能很难适应工作的流动。

    最后,是文化的传承。细心的人会发现,“质量一流”、“品质保证”之类的宣传语很少出现在德国产品介绍中。因为,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已经成为德国企业的一种潜意识。






企业文化是亚文化,与国家的传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可以说,德国的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缩影。
 
    从宗教层面上来看,德语“职业”一词,就有“天职”的意思。这意味着德国人把对上帝的忠诚移植到了对职业和工作的尽心尽力中。反映在企业经营上,企业运作不单纯是追求经济利益,而遵守企业道德和制造高质量产品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义务。
 
    德国人有着严谨、冷静而内敛的民族性格,乐于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并引以为豪。在德国,人们视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普遍存在着求稳怕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的心理。这一心理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德国经典哲学文化传统有着直接关系。
 
    18世纪后,德意志在人类文明的创造上让世界惊叹。在思想艺术体系上,出现了康德、莱布尼茨、马尔库塞、叔本华、尼采、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庞大而伟大的哲学家群体。德国的传统哲学深深地影响了德国的企业行为——追求完美。这种完美的哲学追求由三个部分组成:探求事物的本质、确定长期战略、适应外部环境。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在现今的企业中仍不断应用。

    在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中,造就了德国人最核心的“理性严谨”的精神文化。严谨、保守、思变、自省深深地根治于德国的民族性格特征中,就像是德国本民族的语言,复杂而精确,语法和词汇不能出现丝毫的模糊一样,界线分明,黑白分明。这种一丝不苟的性格特质成就了德国制造的不朽传奇。




来源:网络。
想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http://bbs.imefuture.com/article  
微信号:IMEfuture,二维码:




点击二维码图片,然后长按便可自动识别,关注很简单!!
智造家·集聚智造资源 服务制造未来 查看全部
摘要: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一度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而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德国成为欧洲的经济明星,日本却陷入沉寂。德国制造为何胜出日本制造?德日制造的不同轨迹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德国制造为什么质量好4.jpg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两个主要战败国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崛起。德日都是后起工业国,都走了一条自上而下的工业化道路。德国是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电气和化工为标志的“新工业”的引领者,并在20世纪初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市场上的头号贸易强国,“德国制造”开始享誉全球。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后效仿德国,被称为“东方的普鲁士”。 
    从深层看,两国都以制造业制成品出口见长,且其生产体系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两国经济中都存在一些大工业联合体,它们之间相互参股,背后有大银行的支持。这一产业组织保证相关产业上下游之间的紧密合作,有利于协同创新和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两国都致力于建立严格的工业标准与质量保证体系。1960年—1980年,德日在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全面战胜生产标准化大众产品的美国,而日本企业依靠瘦身管理和灵活的员工作业协调在生产高质量系列消费品方面则更胜一筹。

德国制造为什么质量好1.jpg

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日本却经历了“失去的十年”,至今仍没有完全走出经济低谷。曾经如日中天的日本制造业虽在一些领域仍然占有领先地位,但在汽车(特别是高档轿车)、机械制造、电气设备、化工等制造业关键部门与德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2012年,德国的货物出口为1.5万亿美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占世界总出口的9%,2011年日本货物出口则约9000亿美元。
 
    德国制造业在与日本竞争中占得先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德国经济政策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德日经济都受益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汇率安排。然而,德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放弃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使德国马克逐渐升值,同时,通过鼓励结构转型和创新来保持竞争力,使企业尽快摆脱了对本币低估的依赖。而日本却迟迟不愿主动对汇率进行调整。上世纪末,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增长停滞与通货紧缩使企业结构调整举步维艰,并制约了其制造业发展。

德国制造为什么质量好3.jpg

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兴起,发达工业国的制造业面临低工资国家的竞争压力,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将制造业转移到低工资国家,将经济增长的重心放到金融等服务行业,造成产业“空心化”。而德国政府、工业界和产业工会却在坚持发展制造业方面高度一致,并通过技术创新使德国制造业的产品进一步呈现出专、精、特、高等特征。这在当时看上去有些保守的决策,今天看来十分具有前瞻性。如今,德国生产的螺丝有成千上万种规格,工业用插头可适用于上千伏电压且耐耗,德国制造成为专业品质、上乘质量的代名词。
 
    其次,适应全球化,德国制造对自身生产体系作出适时调整。德国大工业企业如西门子、大众集团都调整了内部结构,把亏损的部门坚决处理掉,积极采取国际化战略,为世界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德国大银行也放弃了对大工业企业集团的股份,将它们推向资本市场。由于德国“双元制”的职业培训体系与日本主要依靠企业内部培训的体系相比更有效率,德国的劳动力市场也更有效率,而当前日本雇员终身制却面临挑战,并因没有专门的职业技能很难适应工作的流动。

    最后,是文化的传承。细心的人会发现,“质量一流”、“品质保证”之类的宣传语很少出现在德国产品介绍中。因为,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已经成为德国企业的一种潜意识。

德国制造为什么质量好2.jpg


企业文化是亚文化,与国家的传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可以说,德国的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缩影。
 
    从宗教层面上来看,德语“职业”一词,就有“天职”的意思。这意味着德国人把对上帝的忠诚移植到了对职业和工作的尽心尽力中。反映在企业经营上,企业运作不单纯是追求经济利益,而遵守企业道德和制造高质量产品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义务。
 
    德国人有着严谨、冷静而内敛的民族性格,乐于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并引以为豪。在德国,人们视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普遍存在着求稳怕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的心理。这一心理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德国经典哲学文化传统有着直接关系。
 
    18世纪后,德意志在人类文明的创造上让世界惊叹。在思想艺术体系上,出现了康德、莱布尼茨、马尔库塞、叔本华、尼采、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庞大而伟大的哲学家群体。德国的传统哲学深深地影响了德国的企业行为——追求完美。这种完美的哲学追求由三个部分组成:探求事物的本质、确定长期战略、适应外部环境。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在现今的企业中仍不断应用。

    在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中,造就了德国人最核心的“理性严谨”的精神文化。严谨、保守、思变、自省深深地根治于德国的民族性格特征中,就像是德国本民族的语言,复杂而精确,语法和词汇不能出现丝毫的模糊一样,界线分明,黑白分明。这种一丝不苟的性格特质成就了德国制造的不朽传奇。
QQ截图20160614122525.png

来源:网络。
想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http://bbs.imefuture.com/article  
微信号:IMEfuture,二维码:
智造家官方微信二维码.jpg

点击二维码图片,然后长按便可自动识别,关注很简单!!
智造家·集聚智造资源 服务制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