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累计签到次数:

今天获取 积分

工匠之道

工匠之道

397 浏览

工业精神:制造业最需要是软实力或精神价值重塑

管理类 jingjing 2016-11-28 10:47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曾几何时,为什么一群群国内的企业高管争先恐后去日本购买了大量的电饭煲、陶瓷菜刀、吹风机甚至是马桶盖呢?
 
  但以往看来,在多数人的印象里,去发达国家购物就要买一些高科技产品或者奢侈品,而像电饭煲这样的小家电是绝不会在考虑范围之内的。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小家电等看似不太高科技的领域里似乎是最为强大的,哪个中国人如果出去买这些东西一定被认为是脑子坏掉了。
 
  早在2010年,以产值计算,中国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但谁都知道这个第一却是用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能源、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想想:咋办?
 
  中国制造业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现在怎样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越?
 
 

  首先必须看到,中国制造业危机重重

  中国曾经是全球制造业企业最为看好的地方之一,这里有廉价的劳动力、生产资源和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不过各种成本的不断提升令中国正在失去吸引人的这些光环,外资工厂的外迁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曾经,中国是低端制造业毋庸置疑的霸主。但是,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数年前,耐克和阿迪达斯分别关闭了自己在华的直营工厂,而将其迁至了越南、印尼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在那边生产要求不高的服装、鞋帽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
 
  另一方面,一些高端制造业也开始回流欧美等发达国家,美国甚至提出了“再工业化”计划,希望刺激国内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并吸引外流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回归国内。中国制造业正处在众多国家的前后夹击当中。
 
  不仅是外资企业纷纷选择撤离,国内的制造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去年底,曾为苹果手机屏幕供应商的联建科技倒闭,辉煌时曾有两万多名员工,到倒闭时仅剩3000余人。
 
  一些代工厂即使没有倒闭,也在计划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建立工厂,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国内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就签订了协议,未来将斥资50亿美元建立电子设备制造厂。
 
  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显示,中国的制造成本正在逐渐升高,通过计算,中国与美国的制造成本间已相差无几。报告中认为,工人工资的提高、汇率和能源成本的提升是导致中国制造成本提升的三个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联建科技和富士康在国内绝非个案,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目前仍鲜为人知的是,制造背后的精神力量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有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品牌而是国家,这在挑选汽车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为何一个国家能替代品牌成为消费者最先考虑的因素呢?
 
  在工业强国中,每个国家的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和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比如,在“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时为什么会认为日本电饭煲蒸出的米饭更加好吃。但在随后所做的实验中,在米、水都相同的情况下,中日两国所生产的电饭煲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这当然不能简单的用崇洋媚外来做解释。
 
  德国也一样,其制造的核心是一种“匠人精神”.专注、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产品,甚至不去计较其中的成本,将事物做到极致。在匠人精神的影响下,德国的制造企业一般会专注于对某一产品的研发,即使这个产品被认为是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从而将产品做到最好。
 
  但有匠人精神为什么这么难呢?因为我们看不起匠人,觉得匠人太苦太累挣钱太少太慢。
 
  由功利主义这种最低级的价值取向主导,互联网思维被误读、误解,已经很久了。
 
  但制造业待有人才出,这种积蓄,也已经很久了。
 
 

  巨大的多级市场,既是中国制造业的幸运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不幸

  企业生产出的任何东西都可以销售掉,这就意味着企业能快速回笼资金投入到再生产当中,而不用担心会产生积压问题。但粗制滥造的东西,只要足够便宜,同时能保证有基本的使用功能就一定有销路。这就不可避免的令我国制造业失去了形成制造业文明的可能。
 
  在我国的制造业中,山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特征,山寨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模仿和抄袭。不可否认所有后发国家的制造业开始时因为在技术、资金和人才方面的不足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有山寨的色彩。山寨的本质是投机和劣质化,因此如果不能突破山寨的状态,尽管在短期内能够创造出繁荣的景象,但从长远来看是在透支未来的发展潜力,一味山寨终究难逃被市场所淘汰的命运。无论在何时发生,在国内曾经名噪一时的山寨手机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将是最好的例证。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制造业就总体而言还谈不上有什么核心精神,很多企业主所奉行的也就是两个字--“赚钱”,并没有将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与规划,投机心理很强,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至于什么技术、品牌、研发、专利、创新、质量那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绝不仅仅只是一个道德问题,其更是一个经济问题

  国内大量假货充斥在市场中,是我国制造业精神缺失的又一表现。假货的出现可能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让一些小企业从中获利。但假货却是在破坏市场规则,令市场的诚信体系受到巨大打击。
 
  在一个讲求诚信的市场中,交易的双方可以相互信赖,那么就不用花费多余的成本来防止对方的欺诈行为。相反,则会大大增加交易成本。处于市场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受到影响,其中也包括了制造假货的人。
 
 

  怎么办?加强竞争,是方法之一

  纵观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历史,制造业背后精神的形成都有赖于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就如同一个森林,这里奉行森林法则--适者生存。
 
  优秀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从而生产出优秀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充分的竞争还可以促进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浪费,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拉低产品的价格。
 
  “质优价廉”产品的大量出现将全面压制山寨货和假冒货的生存空间。只有当制造业逐渐趋于成熟后,所谓的精神才能随之形成并逐渐完善,成为所有企业都会遵循的价值理念。
 
 

  加强制度建设,是方法之二

  在市场经济中固然会有无形的手在进行调节,但仅凭无形的手是不能包办一切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的目的就在于设置一个不能触碰的红线,引导所有的企业在红线范围内展开自由的竞争。要通过制度的制定为制造业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国山寨和假冒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制度建设还存在漏洞,违法成本较低,这令各制造企业不愿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在制造业中充满了投机的氛围。在投机氛围里连企业第二天还是否存在都不能肯定,又怎么会去培育什么精神呢?
 
 

  打造优秀的制造业工人,很难吗?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工人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工人相比除知识和技能上的差距外,在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人大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很虔敬,当有这种态度时就更容易踏实工作,潜心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这在德国和日本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工业发达国家有着先进和健全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与机制,而且制造业工人的地位和待遇都是很好的,不会让工人每天为生计而担心。
 
  反观国内制造业工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是比较低的,大多数人之所以会选择成为制造业工人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迫不得已的结果。哪挣钱多就去哪干活,对于工作根本谈不上虔敬,甚至会带有一丝愤恨。
 
  培养优秀的制造业工人和提升制造业工人的待遇与社会地位,对于培养我国制造业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重复一个真理或定理,态度决定一切,精神决定一切,价值观决定一切,就象中国足球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的《中国制造2025》。希望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程度,力争在十年内,迈入制造业强国的行列。
 
  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一个前后夹击的困境当中,制造业的智能化是脱困的必由之路,但工业精神的缺失才是我国制造业目前最大的痛点。这一问题不解决,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将难以真正地完成。
 
 

  结语

  随这各种经历、感受、变迁,中国制造业和各行各业(包括足球)的崛起将是必然的。
  查看全部
   曾几何时,为什么一群群国内的企业高管争先恐后去日本购买了大量的电饭煲、陶瓷菜刀、吹风机甚至是马桶盖呢?
 
  但以往看来,在多数人的印象里,去发达国家购物就要买一些高科技产品或者奢侈品,而像电饭煲这样的小家电是绝不会在考虑范围之内的。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小家电等看似不太高科技的领域里似乎是最为强大的,哪个中国人如果出去买这些东西一定被认为是脑子坏掉了。
 
  早在2010年,以产值计算,中国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但谁都知道这个第一却是用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能源、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想想:咋办?
 
  中国制造业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现在怎样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越?
 
 

  首先必须看到,中国制造业危机重重

  中国曾经是全球制造业企业最为看好的地方之一,这里有廉价的劳动力、生产资源和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不过各种成本的不断提升令中国正在失去吸引人的这些光环,外资工厂的外迁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曾经,中国是低端制造业毋庸置疑的霸主。但是,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数年前,耐克和阿迪达斯分别关闭了自己在华的直营工厂,而将其迁至了越南、印尼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在那边生产要求不高的服装、鞋帽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
 
  另一方面,一些高端制造业也开始回流欧美等发达国家,美国甚至提出了“再工业化”计划,希望刺激国内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并吸引外流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回归国内。中国制造业正处在众多国家的前后夹击当中。
 
  不仅是外资企业纷纷选择撤离,国内的制造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去年底,曾为苹果手机屏幕供应商的联建科技倒闭,辉煌时曾有两万多名员工,到倒闭时仅剩3000余人。
 
  一些代工厂即使没有倒闭,也在计划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建立工厂,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国内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就签订了协议,未来将斥资50亿美元建立电子设备制造厂。
 
  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显示,中国的制造成本正在逐渐升高,通过计算,中国与美国的制造成本间已相差无几。报告中认为,工人工资的提高、汇率和能源成本的提升是导致中国制造成本提升的三个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联建科技和富士康在国内绝非个案,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目前仍鲜为人知的是,制造背后的精神力量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有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品牌而是国家,这在挑选汽车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为何一个国家能替代品牌成为消费者最先考虑的因素呢?
 
  在工业强国中,每个国家的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和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比如,在“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时为什么会认为日本电饭煲蒸出的米饭更加好吃。但在随后所做的实验中,在米、水都相同的情况下,中日两国所生产的电饭煲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这当然不能简单的用崇洋媚外来做解释。
 
  德国也一样,其制造的核心是一种“匠人精神”.专注、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产品,甚至不去计较其中的成本,将事物做到极致。在匠人精神的影响下,德国的制造企业一般会专注于对某一产品的研发,即使这个产品被认为是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从而将产品做到最好。
 
  但有匠人精神为什么这么难呢?因为我们看不起匠人,觉得匠人太苦太累挣钱太少太慢。
 
  由功利主义这种最低级的价值取向主导,互联网思维被误读、误解,已经很久了。
 
  但制造业待有人才出,这种积蓄,也已经很久了。
 
 

  巨大的多级市场,既是中国制造业的幸运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不幸

  企业生产出的任何东西都可以销售掉,这就意味着企业能快速回笼资金投入到再生产当中,而不用担心会产生积压问题。但粗制滥造的东西,只要足够便宜,同时能保证有基本的使用功能就一定有销路。这就不可避免的令我国制造业失去了形成制造业文明的可能。
 
  在我国的制造业中,山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特征,山寨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模仿和抄袭。不可否认所有后发国家的制造业开始时因为在技术、资金和人才方面的不足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有山寨的色彩。山寨的本质是投机和劣质化,因此如果不能突破山寨的状态,尽管在短期内能够创造出繁荣的景象,但从长远来看是在透支未来的发展潜力,一味山寨终究难逃被市场所淘汰的命运。无论在何时发生,在国内曾经名噪一时的山寨手机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将是最好的例证。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制造业就总体而言还谈不上有什么核心精神,很多企业主所奉行的也就是两个字--“赚钱”,并没有将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与规划,投机心理很强,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至于什么技术、品牌、研发、专利、创新、质量那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1.1_.jpg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绝不仅仅只是一个道德问题,其更是一个经济问题

  国内大量假货充斥在市场中,是我国制造业精神缺失的又一表现。假货的出现可能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让一些小企业从中获利。但假货却是在破坏市场规则,令市场的诚信体系受到巨大打击。
 
  在一个讲求诚信的市场中,交易的双方可以相互信赖,那么就不用花费多余的成本来防止对方的欺诈行为。相反,则会大大增加交易成本。处于市场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受到影响,其中也包括了制造假货的人。
 
 

  怎么办?加强竞争,是方法之一

  纵观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历史,制造业背后精神的形成都有赖于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就如同一个森林,这里奉行森林法则--适者生存。
 
  优秀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从而生产出优秀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充分的竞争还可以促进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浪费,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拉低产品的价格。
 
  “质优价廉”产品的大量出现将全面压制山寨货和假冒货的生存空间。只有当制造业逐渐趋于成熟后,所谓的精神才能随之形成并逐渐完善,成为所有企业都会遵循的价值理念。
 
 

  加强制度建设,是方法之二

  在市场经济中固然会有无形的手在进行调节,但仅凭无形的手是不能包办一切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的目的就在于设置一个不能触碰的红线,引导所有的企业在红线范围内展开自由的竞争。要通过制度的制定为制造业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国山寨和假冒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制度建设还存在漏洞,违法成本较低,这令各制造企业不愿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在制造业中充满了投机的氛围。在投机氛围里连企业第二天还是否存在都不能肯定,又怎么会去培育什么精神呢?
 
 

  打造优秀的制造业工人,很难吗?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工人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工人相比除知识和技能上的差距外,在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人大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很虔敬,当有这种态度时就更容易踏实工作,潜心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这在德国和日本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工业发达国家有着先进和健全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与机制,而且制造业工人的地位和待遇都是很好的,不会让工人每天为生计而担心。
 
  反观国内制造业工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是比较低的,大多数人之所以会选择成为制造业工人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迫不得已的结果。哪挣钱多就去哪干活,对于工作根本谈不上虔敬,甚至会带有一丝愤恨。
 
  培养优秀的制造业工人和提升制造业工人的待遇与社会地位,对于培养我国制造业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重复一个真理或定理,态度决定一切,精神决定一切,价值观决定一切,就象中国足球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的《中国制造2025》。希望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程度,力争在十年内,迈入制造业强国的行列。
 
  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一个前后夹击的困境当中,制造业的智能化是脱困的必由之路,但工业精神的缺失才是我国制造业目前最大的痛点。这一问题不解决,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将难以真正地完成。
 
 

  结语

  随这各种经历、感受、变迁,中国制造业和各行各业(包括足球)的崛起将是必然的。
 
688 浏览

正本清源论工匠精神(上篇)

管理类 D工业人 2016-09-12 11:10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导语
当下国人特别热衷于“工匠精神”,整个社会都在呼唤这种精神。这反映当下人们对那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的渴望。它甚至成为拯救中国工业的一种情结。然而工匠精神,并不是捉迷藏躲在隔壁的小明,你多喊几声他就出来了。

实际上,与大家的认知恰好相反的是,工匠精神从来不是个人的事。工匠精神包含了三个相互独立和关联的概念,那就是工匠、匠艺活动和工匠精神。

工匠的定义

工匠有三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好奇、专注、初心

工匠首先需要有好奇心。亚当和夏娃为了好奇心失去了上帝为其安放的天堂,但实际上这也正是人类对知识的热望的一种隐喻。忍不住要试一试,这是人类持久的、基本人性冲动。

其次是专注。毫无疑问,工匠是需要一种技艺上的反复操练和提升。“1万小时”理论,正是对专注的最好注脚。
最后是初心。专注让工匠能够快速成长,但保持初心才是恒久之道。






因此工匠不仅仅是指手工劳动,也包含程序员。甚至对于做好一个父母,也是一种匠心的体现。为了能够解答孩子的哭啼与喜悦之谜,父母也是颇费心思,充满了对解开谜底的渴望。

然而我们对这样宽泛的答案,并不能完全满意。我们仍然需要区分工匠、艺术家的本质不同。

这就要从匠人的集体成长史来看。在西方的工匠史上,可以分为三个张力阶段。

第一个阶段:匠人与社会观念的张力,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完满的解决。

早期,人们的基本观点是:双手与大脑的分离。也就是说,用大脑思考,远胜于双手。

在欧洲发展史上,文艺复兴(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是艺术家与工匠得以分离;艺术家以个体为标签,从匠人群体中脱颖而出,再也不曾回归;而工匠以集体(或者产地)为标签,这表明,工匠是一种不带个人色彩、强调集体实践和可持续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工匠的行业协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匠人与机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甚至是斗争。

这一点在工业革命前期尤甚。工匠惊恐地发现,前所未见的机器正在取代他们的工作。从纺织机械到炼钢设备,工匠从一个一个阵地被减员甚至替代。这个时候,工匠与他的工具,发生了激烈的对抗。然而即便如此,这个阶段,匠人还是将大量的知识,输送到机器上。机器设备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人类在获得肌肉解放的同时,也在快速更新自己的技能与知识。

第三个阶段:匠人与消费者的张力,形成了以品牌为代表的全新奖赏。

工匠与消费者,正在通过市场配置要素,得到了快速的连接。大规模的回报成为可能,商标与质量都是最高的奖赏。这个时候,工匠经历了历史上最幸福的时期。

然而这一点,在中国没有发生。在中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其实也包含了对工匠的管理。中国没有商业基因,或者皇权元素从来不会允许一个独立的士绅阶层出现。不服务于皇室的所有社会活动,都不会有所发展。
 

匠艺活动——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必须要问,是什么构成了工匠的日常活动与价值体现?

显然工匠是通过匠艺活动,实现了个体的成长。这就涉及到了匠艺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工匠个体、作坊(企业)和工具(机器)。
 





匠人的个人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只是一个学徒,只是机械的模仿。工匠并不能产生技艺之外的思考;而在中期阶段,这往往是经历过一万小时磨砺的熟练者,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匠艺伦理问题,包括对技术本身发展的思考;而在高级阶段,工匠称为师傅,对内要管理好团队,对外则需要处理好外围社会的社交关系。

作坊,或者工厂,也就是工匠的生产空间,是处理权威性和知识传递的地方。一般而言,这会直接影响工匠形成的效率。集体小社区的知识传递,决定了工匠的成长速度,和对外的输出。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个问题和创新有关。创新需要自主性,而师傅的权威往往是不能挑战的,因此作坊内匠人间的微妙关系,有时甚至会压抑创新的发展。因此,工匠并不是创新的代名词,如果查看它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草率地、武断地说,匠艺活动中可能存在着对创新的束缚。

工具的使用与进化,如前面所提到的,是一个爱恨交织的过程。随着工具的进化,机器不断获得全新的能量。机器时代是显性知识不断发展的时代,制造蒸汽机的秘方在1823年就见诸文字了,大量插图、图纸成为各种显性知识的载体。这个过程,机器不断地在蚕食工匠的技能。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能力的发展,新型机器人更像是一丝不苟的工匠,而精心设计的软件程序和在线检测手段,使得产品质量水平以百万量作为分母。工具(机器)走向了工匠(人)的位置,这未免让人略显尴尬。

然而,匠艺活动中有一条主线,那就是知识管理,在作坊时代如此,在工厂时代更是如此,在机器人时代同样如此。这曾经是工匠得以成长的秘诀:既然工匠已然剔除了更加孤独的个体(艺术家),因此持续的集体性知识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内核,作坊就成为了平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场所。

传统的知识管理理论是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这里所说的往往是显性知识的归纳,这就是一种可以传承、可以言说的知识;而更多的与人的经验、直觉相关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那是基于批评和纠正的知识,是一种自反馈机制,往往就很难简单地通过文字或者语言进行表达。这是工匠更深入的心理活动的价值。
 
 
文章来源于 知识自动化 查看全部

导语
当下国人特别热衷于“工匠精神”,整个社会都在呼唤这种精神。这反映当下人们对那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的渴望。它甚至成为拯救中国工业的一种情结。然而工匠精神,并不是捉迷藏躲在隔壁的小明,你多喊几声他就出来了。

实际上,与大家的认知恰好相反的是,工匠精神从来不是个人的事。工匠精神包含了三个相互独立和关联的概念,那就是工匠、匠艺活动和工匠精神。

工匠的定义

工匠有三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好奇、专注、初心

工匠首先需要有好奇心。亚当和夏娃为了好奇心失去了上帝为其安放的天堂,但实际上这也正是人类对知识的热望的一种隐喻。忍不住要试一试,这是人类持久的、基本人性冲动。

其次是专注。毫无疑问,工匠是需要一种技艺上的反复操练和提升。“1万小时”理论,正是对专注的最好注脚。
最后是初心。专注让工匠能够快速成长,但保持初心才是恒久之道。

5.jpg


因此工匠不仅仅是指手工劳动,也包含程序员。甚至对于做好一个父母,也是一种匠心的体现。为了能够解答孩子的哭啼与喜悦之谜,父母也是颇费心思,充满了对解开谜底的渴望。

然而我们对这样宽泛的答案,并不能完全满意。我们仍然需要区分工匠、艺术家的本质不同。

这就要从匠人的集体成长史来看。在西方的工匠史上,可以分为三个张力阶段。

第一个阶段:匠人与社会观念的张力,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完满的解决。

早期,人们的基本观点是:双手与大脑的分离。也就是说,用大脑思考,远胜于双手。

在欧洲发展史上,文艺复兴(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是艺术家与工匠得以分离;艺术家以个体为标签,从匠人群体中脱颖而出,再也不曾回归;而工匠以集体(或者产地)为标签,这表明,工匠是一种不带个人色彩、强调集体实践和可持续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工匠的行业协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匠人与机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甚至是斗争。

这一点在工业革命前期尤甚。工匠惊恐地发现,前所未见的机器正在取代他们的工作。从纺织机械到炼钢设备,工匠从一个一个阵地被减员甚至替代。这个时候,工匠与他的工具,发生了激烈的对抗。然而即便如此,这个阶段,匠人还是将大量的知识,输送到机器上。机器设备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人类在获得肌肉解放的同时,也在快速更新自己的技能与知识。

第三个阶段:匠人与消费者的张力,形成了以品牌为代表的全新奖赏。

工匠与消费者,正在通过市场配置要素,得到了快速的连接。大规模的回报成为可能,商标与质量都是最高的奖赏。这个时候,工匠经历了历史上最幸福的时期。

然而这一点,在中国没有发生。在中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其实也包含了对工匠的管理。中国没有商业基因,或者皇权元素从来不会允许一个独立的士绅阶层出现。不服务于皇室的所有社会活动,都不会有所发展。
 

匠艺活动——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必须要问,是什么构成了工匠的日常活动与价值体现?

显然工匠是通过匠艺活动,实现了个体的成长。这就涉及到了匠艺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工匠个体、作坊(企业)和工具(机器)。
 
5.1_.jpg


匠人的个人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只是一个学徒,只是机械的模仿。工匠并不能产生技艺之外的思考;而在中期阶段,这往往是经历过一万小时磨砺的熟练者,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匠艺伦理问题,包括对技术本身发展的思考;而在高级阶段,工匠称为师傅,对内要管理好团队,对外则需要处理好外围社会的社交关系。

作坊,或者工厂,也就是工匠的生产空间,是处理权威性和知识传递的地方。一般而言,这会直接影响工匠形成的效率。集体小社区的知识传递,决定了工匠的成长速度,和对外的输出。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个问题和创新有关。创新需要自主性,而师傅的权威往往是不能挑战的,因此作坊内匠人间的微妙关系,有时甚至会压抑创新的发展。因此,工匠并不是创新的代名词,如果查看它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草率地、武断地说,匠艺活动中可能存在着对创新的束缚。

工具的使用与进化,如前面所提到的,是一个爱恨交织的过程。随着工具的进化,机器不断获得全新的能量。机器时代是显性知识不断发展的时代,制造蒸汽机的秘方在1823年就见诸文字了,大量插图、图纸成为各种显性知识的载体。这个过程,机器不断地在蚕食工匠的技能。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能力的发展,新型机器人更像是一丝不苟的工匠,而精心设计的软件程序和在线检测手段,使得产品质量水平以百万量作为分母。工具(机器)走向了工匠(人)的位置,这未免让人略显尴尬。

然而,匠艺活动中有一条主线,那就是知识管理,在作坊时代如此,在工厂时代更是如此,在机器人时代同样如此。这曾经是工匠得以成长的秘诀:既然工匠已然剔除了更加孤独的个体(艺术家),因此持续的集体性知识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内核,作坊就成为了平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场所。

传统的知识管理理论是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这里所说的往往是显性知识的归纳,这就是一种可以传承、可以言说的知识;而更多的与人的经验、直觉相关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那是基于批评和纠正的知识,是一种自反馈机制,往往就很难简单地通过文字或者语言进行表达。这是工匠更深入的心理活动的价值。
 
 
文章来源于 知识自动化
397 浏览

工业精神:制造业最需要是软实力或精神价值重塑

管理类 jingjing 2016-11-28 10:47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曾几何时,为什么一群群国内的企业高管争先恐后去日本购买了大量的电饭煲、陶瓷菜刀、吹风机甚至是马桶盖呢?
 
  但以往看来,在多数人的印象里,去发达国家购物就要买一些高科技产品或者奢侈品,而像电饭煲这样的小家电是绝不会在考虑范围之内的。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小家电等看似不太高科技的领域里似乎是最为强大的,哪个中国人如果出去买这些东西一定被认为是脑子坏掉了。
 
  早在2010年,以产值计算,中国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但谁都知道这个第一却是用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能源、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想想:咋办?
 
  中国制造业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现在怎样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越?
 
 

  首先必须看到,中国制造业危机重重

  中国曾经是全球制造业企业最为看好的地方之一,这里有廉价的劳动力、生产资源和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不过各种成本的不断提升令中国正在失去吸引人的这些光环,外资工厂的外迁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曾经,中国是低端制造业毋庸置疑的霸主。但是,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数年前,耐克和阿迪达斯分别关闭了自己在华的直营工厂,而将其迁至了越南、印尼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在那边生产要求不高的服装、鞋帽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
 
  另一方面,一些高端制造业也开始回流欧美等发达国家,美国甚至提出了“再工业化”计划,希望刺激国内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并吸引外流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回归国内。中国制造业正处在众多国家的前后夹击当中。
 
  不仅是外资企业纷纷选择撤离,国内的制造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去年底,曾为苹果手机屏幕供应商的联建科技倒闭,辉煌时曾有两万多名员工,到倒闭时仅剩3000余人。
 
  一些代工厂即使没有倒闭,也在计划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建立工厂,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国内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就签订了协议,未来将斥资50亿美元建立电子设备制造厂。
 
  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显示,中国的制造成本正在逐渐升高,通过计算,中国与美国的制造成本间已相差无几。报告中认为,工人工资的提高、汇率和能源成本的提升是导致中国制造成本提升的三个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联建科技和富士康在国内绝非个案,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目前仍鲜为人知的是,制造背后的精神力量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有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品牌而是国家,这在挑选汽车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为何一个国家能替代品牌成为消费者最先考虑的因素呢?
 
  在工业强国中,每个国家的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和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比如,在“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时为什么会认为日本电饭煲蒸出的米饭更加好吃。但在随后所做的实验中,在米、水都相同的情况下,中日两国所生产的电饭煲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这当然不能简单的用崇洋媚外来做解释。
 
  德国也一样,其制造的核心是一种“匠人精神”.专注、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产品,甚至不去计较其中的成本,将事物做到极致。在匠人精神的影响下,德国的制造企业一般会专注于对某一产品的研发,即使这个产品被认为是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从而将产品做到最好。
 
  但有匠人精神为什么这么难呢?因为我们看不起匠人,觉得匠人太苦太累挣钱太少太慢。
 
  由功利主义这种最低级的价值取向主导,互联网思维被误读、误解,已经很久了。
 
  但制造业待有人才出,这种积蓄,也已经很久了。
 
 

  巨大的多级市场,既是中国制造业的幸运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不幸

  企业生产出的任何东西都可以销售掉,这就意味着企业能快速回笼资金投入到再生产当中,而不用担心会产生积压问题。但粗制滥造的东西,只要足够便宜,同时能保证有基本的使用功能就一定有销路。这就不可避免的令我国制造业失去了形成制造业文明的可能。
 
  在我国的制造业中,山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特征,山寨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模仿和抄袭。不可否认所有后发国家的制造业开始时因为在技术、资金和人才方面的不足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有山寨的色彩。山寨的本质是投机和劣质化,因此如果不能突破山寨的状态,尽管在短期内能够创造出繁荣的景象,但从长远来看是在透支未来的发展潜力,一味山寨终究难逃被市场所淘汰的命运。无论在何时发生,在国内曾经名噪一时的山寨手机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将是最好的例证。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制造业就总体而言还谈不上有什么核心精神,很多企业主所奉行的也就是两个字--“赚钱”,并没有将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与规划,投机心理很强,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至于什么技术、品牌、研发、专利、创新、质量那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绝不仅仅只是一个道德问题,其更是一个经济问题

  国内大量假货充斥在市场中,是我国制造业精神缺失的又一表现。假货的出现可能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让一些小企业从中获利。但假货却是在破坏市场规则,令市场的诚信体系受到巨大打击。
 
  在一个讲求诚信的市场中,交易的双方可以相互信赖,那么就不用花费多余的成本来防止对方的欺诈行为。相反,则会大大增加交易成本。处于市场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受到影响,其中也包括了制造假货的人。
 
 

  怎么办?加强竞争,是方法之一

  纵观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历史,制造业背后精神的形成都有赖于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就如同一个森林,这里奉行森林法则--适者生存。
 
  优秀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从而生产出优秀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充分的竞争还可以促进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浪费,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拉低产品的价格。
 
  “质优价廉”产品的大量出现将全面压制山寨货和假冒货的生存空间。只有当制造业逐渐趋于成熟后,所谓的精神才能随之形成并逐渐完善,成为所有企业都会遵循的价值理念。
 
 

  加强制度建设,是方法之二

  在市场经济中固然会有无形的手在进行调节,但仅凭无形的手是不能包办一切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的目的就在于设置一个不能触碰的红线,引导所有的企业在红线范围内展开自由的竞争。要通过制度的制定为制造业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国山寨和假冒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制度建设还存在漏洞,违法成本较低,这令各制造企业不愿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在制造业中充满了投机的氛围。在投机氛围里连企业第二天还是否存在都不能肯定,又怎么会去培育什么精神呢?
 
 

  打造优秀的制造业工人,很难吗?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工人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工人相比除知识和技能上的差距外,在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人大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很虔敬,当有这种态度时就更容易踏实工作,潜心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这在德国和日本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工业发达国家有着先进和健全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与机制,而且制造业工人的地位和待遇都是很好的,不会让工人每天为生计而担心。
 
  反观国内制造业工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是比较低的,大多数人之所以会选择成为制造业工人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迫不得已的结果。哪挣钱多就去哪干活,对于工作根本谈不上虔敬,甚至会带有一丝愤恨。
 
  培养优秀的制造业工人和提升制造业工人的待遇与社会地位,对于培养我国制造业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重复一个真理或定理,态度决定一切,精神决定一切,价值观决定一切,就象中国足球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的《中国制造2025》。希望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程度,力争在十年内,迈入制造业强国的行列。
 
  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一个前后夹击的困境当中,制造业的智能化是脱困的必由之路,但工业精神的缺失才是我国制造业目前最大的痛点。这一问题不解决,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将难以真正地完成。
 
 

  结语

  随这各种经历、感受、变迁,中国制造业和各行各业(包括足球)的崛起将是必然的。
  查看全部
   曾几何时,为什么一群群国内的企业高管争先恐后去日本购买了大量的电饭煲、陶瓷菜刀、吹风机甚至是马桶盖呢?
 
  但以往看来,在多数人的印象里,去发达国家购物就要买一些高科技产品或者奢侈品,而像电饭煲这样的小家电是绝不会在考虑范围之内的。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小家电等看似不太高科技的领域里似乎是最为强大的,哪个中国人如果出去买这些东西一定被认为是脑子坏掉了。
 
  早在2010年,以产值计算,中国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但谁都知道这个第一却是用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能源、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想想:咋办?
 
  中国制造业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现在怎样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越?
 
 

  首先必须看到,中国制造业危机重重

  中国曾经是全球制造业企业最为看好的地方之一,这里有廉价的劳动力、生产资源和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不过各种成本的不断提升令中国正在失去吸引人的这些光环,外资工厂的外迁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曾经,中国是低端制造业毋庸置疑的霸主。但是,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数年前,耐克和阿迪达斯分别关闭了自己在华的直营工厂,而将其迁至了越南、印尼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在那边生产要求不高的服装、鞋帽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
 
  另一方面,一些高端制造业也开始回流欧美等发达国家,美国甚至提出了“再工业化”计划,希望刺激国内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并吸引外流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回归国内。中国制造业正处在众多国家的前后夹击当中。
 
  不仅是外资企业纷纷选择撤离,国内的制造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去年底,曾为苹果手机屏幕供应商的联建科技倒闭,辉煌时曾有两万多名员工,到倒闭时仅剩3000余人。
 
  一些代工厂即使没有倒闭,也在计划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建立工厂,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国内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就签订了协议,未来将斥资50亿美元建立电子设备制造厂。
 
  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显示,中国的制造成本正在逐渐升高,通过计算,中国与美国的制造成本间已相差无几。报告中认为,工人工资的提高、汇率和能源成本的提升是导致中国制造成本提升的三个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联建科技和富士康在国内绝非个案,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目前仍鲜为人知的是,制造背后的精神力量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有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品牌而是国家,这在挑选汽车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为何一个国家能替代品牌成为消费者最先考虑的因素呢?
 
  在工业强国中,每个国家的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和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比如,在“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时为什么会认为日本电饭煲蒸出的米饭更加好吃。但在随后所做的实验中,在米、水都相同的情况下,中日两国所生产的电饭煲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这当然不能简单的用崇洋媚外来做解释。
 
  德国也一样,其制造的核心是一种“匠人精神”.专注、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产品,甚至不去计较其中的成本,将事物做到极致。在匠人精神的影响下,德国的制造企业一般会专注于对某一产品的研发,即使这个产品被认为是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从而将产品做到最好。
 
  但有匠人精神为什么这么难呢?因为我们看不起匠人,觉得匠人太苦太累挣钱太少太慢。
 
  由功利主义这种最低级的价值取向主导,互联网思维被误读、误解,已经很久了。
 
  但制造业待有人才出,这种积蓄,也已经很久了。
 
 

  巨大的多级市场,既是中国制造业的幸运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不幸

  企业生产出的任何东西都可以销售掉,这就意味着企业能快速回笼资金投入到再生产当中,而不用担心会产生积压问题。但粗制滥造的东西,只要足够便宜,同时能保证有基本的使用功能就一定有销路。这就不可避免的令我国制造业失去了形成制造业文明的可能。
 
  在我国的制造业中,山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特征,山寨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模仿和抄袭。不可否认所有后发国家的制造业开始时因为在技术、资金和人才方面的不足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有山寨的色彩。山寨的本质是投机和劣质化,因此如果不能突破山寨的状态,尽管在短期内能够创造出繁荣的景象,但从长远来看是在透支未来的发展潜力,一味山寨终究难逃被市场所淘汰的命运。无论在何时发生,在国内曾经名噪一时的山寨手机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将是最好的例证。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制造业就总体而言还谈不上有什么核心精神,很多企业主所奉行的也就是两个字--“赚钱”,并没有将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与规划,投机心理很强,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至于什么技术、品牌、研发、专利、创新、质量那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1.1_.jpg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绝不仅仅只是一个道德问题,其更是一个经济问题

  国内大量假货充斥在市场中,是我国制造业精神缺失的又一表现。假货的出现可能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让一些小企业从中获利。但假货却是在破坏市场规则,令市场的诚信体系受到巨大打击。
 
  在一个讲求诚信的市场中,交易的双方可以相互信赖,那么就不用花费多余的成本来防止对方的欺诈行为。相反,则会大大增加交易成本。处于市场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受到影响,其中也包括了制造假货的人。
 
 

  怎么办?加强竞争,是方法之一

  纵观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历史,制造业背后精神的形成都有赖于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就如同一个森林,这里奉行森林法则--适者生存。
 
  优秀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从而生产出优秀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充分的竞争还可以促进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浪费,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拉低产品的价格。
 
  “质优价廉”产品的大量出现将全面压制山寨货和假冒货的生存空间。只有当制造业逐渐趋于成熟后,所谓的精神才能随之形成并逐渐完善,成为所有企业都会遵循的价值理念。
 
 

  加强制度建设,是方法之二

  在市场经济中固然会有无形的手在进行调节,但仅凭无形的手是不能包办一切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的目的就在于设置一个不能触碰的红线,引导所有的企业在红线范围内展开自由的竞争。要通过制度的制定为制造业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国山寨和假冒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制度建设还存在漏洞,违法成本较低,这令各制造企业不愿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在制造业中充满了投机的氛围。在投机氛围里连企业第二天还是否存在都不能肯定,又怎么会去培育什么精神呢?
 
 

  打造优秀的制造业工人,很难吗?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工人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工人相比除知识和技能上的差距外,在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人大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很虔敬,当有这种态度时就更容易踏实工作,潜心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这在德国和日本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工业发达国家有着先进和健全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与机制,而且制造业工人的地位和待遇都是很好的,不会让工人每天为生计而担心。
 
  反观国内制造业工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是比较低的,大多数人之所以会选择成为制造业工人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迫不得已的结果。哪挣钱多就去哪干活,对于工作根本谈不上虔敬,甚至会带有一丝愤恨。
 
  培养优秀的制造业工人和提升制造业工人的待遇与社会地位,对于培养我国制造业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重复一个真理或定理,态度决定一切,精神决定一切,价值观决定一切,就象中国足球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的《中国制造2025》。希望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程度,力争在十年内,迈入制造业强国的行列。
 
  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一个前后夹击的困境当中,制造业的智能化是脱困的必由之路,但工业精神的缺失才是我国制造业目前最大的痛点。这一问题不解决,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将难以真正地完成。
 
 

  结语

  随这各种经历、感受、变迁,中国制造业和各行各业(包括足球)的崛起将是必然的。
 
688 浏览

正本清源论工匠精神(上篇)

管理类 D工业人 2016-09-12 11:10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导语
当下国人特别热衷于“工匠精神”,整个社会都在呼唤这种精神。这反映当下人们对那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的渴望。它甚至成为拯救中国工业的一种情结。然而工匠精神,并不是捉迷藏躲在隔壁的小明,你多喊几声他就出来了。

实际上,与大家的认知恰好相反的是,工匠精神从来不是个人的事。工匠精神包含了三个相互独立和关联的概念,那就是工匠、匠艺活动和工匠精神。

工匠的定义

工匠有三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好奇、专注、初心

工匠首先需要有好奇心。亚当和夏娃为了好奇心失去了上帝为其安放的天堂,但实际上这也正是人类对知识的热望的一种隐喻。忍不住要试一试,这是人类持久的、基本人性冲动。

其次是专注。毫无疑问,工匠是需要一种技艺上的反复操练和提升。“1万小时”理论,正是对专注的最好注脚。
最后是初心。专注让工匠能够快速成长,但保持初心才是恒久之道。






因此工匠不仅仅是指手工劳动,也包含程序员。甚至对于做好一个父母,也是一种匠心的体现。为了能够解答孩子的哭啼与喜悦之谜,父母也是颇费心思,充满了对解开谜底的渴望。

然而我们对这样宽泛的答案,并不能完全满意。我们仍然需要区分工匠、艺术家的本质不同。

这就要从匠人的集体成长史来看。在西方的工匠史上,可以分为三个张力阶段。

第一个阶段:匠人与社会观念的张力,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完满的解决。

早期,人们的基本观点是:双手与大脑的分离。也就是说,用大脑思考,远胜于双手。

在欧洲发展史上,文艺复兴(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是艺术家与工匠得以分离;艺术家以个体为标签,从匠人群体中脱颖而出,再也不曾回归;而工匠以集体(或者产地)为标签,这表明,工匠是一种不带个人色彩、强调集体实践和可持续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工匠的行业协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匠人与机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甚至是斗争。

这一点在工业革命前期尤甚。工匠惊恐地发现,前所未见的机器正在取代他们的工作。从纺织机械到炼钢设备,工匠从一个一个阵地被减员甚至替代。这个时候,工匠与他的工具,发生了激烈的对抗。然而即便如此,这个阶段,匠人还是将大量的知识,输送到机器上。机器设备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人类在获得肌肉解放的同时,也在快速更新自己的技能与知识。

第三个阶段:匠人与消费者的张力,形成了以品牌为代表的全新奖赏。

工匠与消费者,正在通过市场配置要素,得到了快速的连接。大规模的回报成为可能,商标与质量都是最高的奖赏。这个时候,工匠经历了历史上最幸福的时期。

然而这一点,在中国没有发生。在中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其实也包含了对工匠的管理。中国没有商业基因,或者皇权元素从来不会允许一个独立的士绅阶层出现。不服务于皇室的所有社会活动,都不会有所发展。
 

匠艺活动——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必须要问,是什么构成了工匠的日常活动与价值体现?

显然工匠是通过匠艺活动,实现了个体的成长。这就涉及到了匠艺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工匠个体、作坊(企业)和工具(机器)。
 





匠人的个人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只是一个学徒,只是机械的模仿。工匠并不能产生技艺之外的思考;而在中期阶段,这往往是经历过一万小时磨砺的熟练者,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匠艺伦理问题,包括对技术本身发展的思考;而在高级阶段,工匠称为师傅,对内要管理好团队,对外则需要处理好外围社会的社交关系。

作坊,或者工厂,也就是工匠的生产空间,是处理权威性和知识传递的地方。一般而言,这会直接影响工匠形成的效率。集体小社区的知识传递,决定了工匠的成长速度,和对外的输出。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个问题和创新有关。创新需要自主性,而师傅的权威往往是不能挑战的,因此作坊内匠人间的微妙关系,有时甚至会压抑创新的发展。因此,工匠并不是创新的代名词,如果查看它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草率地、武断地说,匠艺活动中可能存在着对创新的束缚。

工具的使用与进化,如前面所提到的,是一个爱恨交织的过程。随着工具的进化,机器不断获得全新的能量。机器时代是显性知识不断发展的时代,制造蒸汽机的秘方在1823年就见诸文字了,大量插图、图纸成为各种显性知识的载体。这个过程,机器不断地在蚕食工匠的技能。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能力的发展,新型机器人更像是一丝不苟的工匠,而精心设计的软件程序和在线检测手段,使得产品质量水平以百万量作为分母。工具(机器)走向了工匠(人)的位置,这未免让人略显尴尬。

然而,匠艺活动中有一条主线,那就是知识管理,在作坊时代如此,在工厂时代更是如此,在机器人时代同样如此。这曾经是工匠得以成长的秘诀:既然工匠已然剔除了更加孤独的个体(艺术家),因此持续的集体性知识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内核,作坊就成为了平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场所。

传统的知识管理理论是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这里所说的往往是显性知识的归纳,这就是一种可以传承、可以言说的知识;而更多的与人的经验、直觉相关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那是基于批评和纠正的知识,是一种自反馈机制,往往就很难简单地通过文字或者语言进行表达。这是工匠更深入的心理活动的价值。
 
 
文章来源于 知识自动化 查看全部

导语
当下国人特别热衷于“工匠精神”,整个社会都在呼唤这种精神。这反映当下人们对那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的渴望。它甚至成为拯救中国工业的一种情结。然而工匠精神,并不是捉迷藏躲在隔壁的小明,你多喊几声他就出来了。

实际上,与大家的认知恰好相反的是,工匠精神从来不是个人的事。工匠精神包含了三个相互独立和关联的概念,那就是工匠、匠艺活动和工匠精神。

工匠的定义

工匠有三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好奇、专注、初心

工匠首先需要有好奇心。亚当和夏娃为了好奇心失去了上帝为其安放的天堂,但实际上这也正是人类对知识的热望的一种隐喻。忍不住要试一试,这是人类持久的、基本人性冲动。

其次是专注。毫无疑问,工匠是需要一种技艺上的反复操练和提升。“1万小时”理论,正是对专注的最好注脚。
最后是初心。专注让工匠能够快速成长,但保持初心才是恒久之道。

5.jpg


因此工匠不仅仅是指手工劳动,也包含程序员。甚至对于做好一个父母,也是一种匠心的体现。为了能够解答孩子的哭啼与喜悦之谜,父母也是颇费心思,充满了对解开谜底的渴望。

然而我们对这样宽泛的答案,并不能完全满意。我们仍然需要区分工匠、艺术家的本质不同。

这就要从匠人的集体成长史来看。在西方的工匠史上,可以分为三个张力阶段。

第一个阶段:匠人与社会观念的张力,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完满的解决。

早期,人们的基本观点是:双手与大脑的分离。也就是说,用大脑思考,远胜于双手。

在欧洲发展史上,文艺复兴(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是艺术家与工匠得以分离;艺术家以个体为标签,从匠人群体中脱颖而出,再也不曾回归;而工匠以集体(或者产地)为标签,这表明,工匠是一种不带个人色彩、强调集体实践和可持续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工匠的行业协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匠人与机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甚至是斗争。

这一点在工业革命前期尤甚。工匠惊恐地发现,前所未见的机器正在取代他们的工作。从纺织机械到炼钢设备,工匠从一个一个阵地被减员甚至替代。这个时候,工匠与他的工具,发生了激烈的对抗。然而即便如此,这个阶段,匠人还是将大量的知识,输送到机器上。机器设备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人类在获得肌肉解放的同时,也在快速更新自己的技能与知识。

第三个阶段:匠人与消费者的张力,形成了以品牌为代表的全新奖赏。

工匠与消费者,正在通过市场配置要素,得到了快速的连接。大规模的回报成为可能,商标与质量都是最高的奖赏。这个时候,工匠经历了历史上最幸福的时期。

然而这一点,在中国没有发生。在中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其实也包含了对工匠的管理。中国没有商业基因,或者皇权元素从来不会允许一个独立的士绅阶层出现。不服务于皇室的所有社会活动,都不会有所发展。
 

匠艺活动——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必须要问,是什么构成了工匠的日常活动与价值体现?

显然工匠是通过匠艺活动,实现了个体的成长。这就涉及到了匠艺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工匠个体、作坊(企业)和工具(机器)。
 
5.1_.jpg


匠人的个人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只是一个学徒,只是机械的模仿。工匠并不能产生技艺之外的思考;而在中期阶段,这往往是经历过一万小时磨砺的熟练者,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匠艺伦理问题,包括对技术本身发展的思考;而在高级阶段,工匠称为师傅,对内要管理好团队,对外则需要处理好外围社会的社交关系。

作坊,或者工厂,也就是工匠的生产空间,是处理权威性和知识传递的地方。一般而言,这会直接影响工匠形成的效率。集体小社区的知识传递,决定了工匠的成长速度,和对外的输出。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个问题和创新有关。创新需要自主性,而师傅的权威往往是不能挑战的,因此作坊内匠人间的微妙关系,有时甚至会压抑创新的发展。因此,工匠并不是创新的代名词,如果查看它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草率地、武断地说,匠艺活动中可能存在着对创新的束缚。

工具的使用与进化,如前面所提到的,是一个爱恨交织的过程。随着工具的进化,机器不断获得全新的能量。机器时代是显性知识不断发展的时代,制造蒸汽机的秘方在1823年就见诸文字了,大量插图、图纸成为各种显性知识的载体。这个过程,机器不断地在蚕食工匠的技能。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能力的发展,新型机器人更像是一丝不苟的工匠,而精心设计的软件程序和在线检测手段,使得产品质量水平以百万量作为分母。工具(机器)走向了工匠(人)的位置,这未免让人略显尴尬。

然而,匠艺活动中有一条主线,那就是知识管理,在作坊时代如此,在工厂时代更是如此,在机器人时代同样如此。这曾经是工匠得以成长的秘诀:既然工匠已然剔除了更加孤独的个体(艺术家),因此持续的集体性知识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内核,作坊就成为了平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场所。

传统的知识管理理论是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这里所说的往往是显性知识的归纳,这就是一种可以传承、可以言说的知识;而更多的与人的经验、直觉相关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那是基于批评和纠正的知识,是一种自反馈机制,往往就很难简单地通过文字或者语言进行表达。这是工匠更深入的心理活动的价值。
 
 
文章来源于 知识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