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智慧工厂》杂志正式出刊,其肩负传播和推广“智慧工厂”核心理念的使命,将传播全球先进制造政策与动向、阐述科技自动化和智慧工厂核心理念、介绍智慧工厂的核心技术和支撑标准、分享各个垂直行业的智慧工厂最佳实践,将促进联盟成员企业之间以及业内制造商、集成商、用户之间的交流、了解与合作。


今天小编分享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秘书长王健为《智慧工厂》杂志撰写的卷首语。


当所有人都在谈论“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的时候,似乎有一个共识是没有人怀疑的,即广泛彻底的数字化是基础,而软件和数据将重新定义这个世界,也即所谓的SDx(软件定义一切)。


很自然地,人们把“工业软件”这个词拿出来,作为一个产品门类讨论,作为一个技术范畴讨论,也作为一个业务板块来讨论。这个词的涵义如果从字面理解是应用于工业领域或工业场景下的各类软件,包括嵌入式固件、嵌入式软件、机器控制软件、工厂运营管理软件(SCADA/MES等)、企业管理软件(ERP/SCM/CRM等)、工程设计软件等等。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工业软件水平很弱,基础很薄,需要技术突破,需要国际对标,需要标准化,需要国家政策扶持。


然而,当我们走到国际上去跟别人交谈的时候,却发现一个很令人尴尬的问题,国外根本就没这个名称,也没有一个这样的词组叫Industrial Software。今年5月份我参加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联合工作组会议的时候,就有中方专家提出希望在工业软件领域与德国全面合作,而对方居然有人表示没有听说过!也不懂这个词的范围是什么,原话是:“软件就是软件,难道除了工业软件,还有农业软件的分类吗?”由此给我的感受是,连标准化领域中外专家们都存在这么大的语义差别,那么我们在忙着围绕工业软件做各种推动或宣传的时候,是否应该首先厘清其概念的科学性并对其内涵外延做出清晰界定呢?


中国人很善于把一个概念扩大化,或者泛化。如果这个概念是热点,受人追捧,大家就更愿意把所有的东西都贴上这样的标签,目的无外乎赚钱或者要名誉。前几年的物联网如此,不久前的大数据如此,现在的“工业4.0”、机器人、智能制造更如此。当我们来到一个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园区,看到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挂着智能的牌子,而他们的产品很可能就是普通的机床或者电器设备。媒体的热炒,投资人的追棒,各种组织的淘金,某些砖家的点评,加上大众的不明就里,于是很多事情看起来就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一片“大炼钢铁”的味道,反而真正埋头苦干的企业家和工匠们,那些真正的明白人们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如果我们想要发现他们,只好待大潮退去。


来源:王健 科技自动化联盟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3D打印技术或将成为中美制造技术博弈的关键
阿里发布全域营销方案,集团视角从电商转向大数据 甲骨文投资VR/AR项目
 
智造家

 
智造家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