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累计签到次数:

今天获取 积分

VR发展

VR发展

372 浏览

TI DLP技术能为VR、HUD等创新显示应用带来什么

机械自动化类 星旭自动化 2016-11-16 19:50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从VR设备销售的火爆以及对HUD技术的高关注度,我们不难发现,2016年虚拟现实以及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不过,VR设备的眩晕感以及HUD的安全性仍然制约着新技术的发展,TI的DLP技术是否能带来一些曙光?

近日,德州仪器(TI)在深圳召开的2016年DLP® 创新显示应用研讨会上,TI展示了采用DLP技术的多种创新产品。TI的DLP芯片组为中国的智能家居、企业、工业和消费类应用提供了广泛的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包含可穿戴显示、无屏电视、机器人、交互式显示、微型投影等。





图1:德州仪器(TI)DLP产品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郑海兵

TI DLP技术及发展

TI中国区业务扩展总监吴健鸿在TI DLP产品创新显示应用媒体沟通会的开场时介绍:“TI有三个产品线比较重要,一是模拟产品,其次是嵌入式产品,最后是今天的主题,也就是DLP产品。”

DLP技术是基于TI开发的数字微镜元件——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来完成可视数字信息显示的技术。

TI DLP产品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郑海兵介绍:“DLP技术作为TI一个重要的业务方向,其实是一个微机电(MEMS)的技术。Larry Hornbeck博士在1987年发明了DLP技术,1996年首次把DLP技术应用到投影显示里,2004年,整个DLP技术成为MEMS行业全球第一。”





图2:TI DLP产品发展

随后,在2009年整个消费电子市场飞速发展的背景下,TI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把核心的数字微镜期间(DMD)缩到非常小的程度使其可以集成到电子设备里,并且增加了微型投影显示产品线。2011年,通过研究如何能够把DLP做成一个小的评估模块(EVM),就出现了新的应用方向——工业应用。2015年又成立了新的产品线,专注把DLP技术引入到汽车电子行业。

郑海兵表示:“在整个DLP技术的发展中我们都想找到一些创新点,希望通过这些创新把这一技术的生命力进一步放大,从而带给我们更多的新产品,能够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

DLP技术能为VR和HUD带来什么?

DLP产品主要的业务方向包括:一、企业级和影院级现实;二、微型投影;三、工业应用;四、汽车应用。目前TI主要以投影显示和影像显示为主。DLP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分辨率、速度、效率以及波长几个方面。

在火爆的VR领域,今年ChinaJoy上Avegant公司展示了名为Glyph的虚拟现实设备,Glyph选用TI的DLP® Pico™显示技术作为的主要显示组件,主要原因是该技术的亮度高、小尺寸、高分辨率、色域丰富、高能效的特点。





图3:Avegant公司的Glyph虚拟现实设备

郑海兵认为,AR和VR与影像密不可分,目前VR的眩晕感与刷新率有关,对于DLP产品来讲,TI希望能够提供更高效率的面板,能够满足AR在低功耗下仍然实现同等的显示效果。TI未来将尽量提升算法和技术来满足AR、VR的设计的需求。除了与显示相关的,虚拟现实外围的三维建模、触控等技术TI也能够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不过,郑海兵认为VR和AR的概念还有点超前,目前的产品还远达不到AR、VR想给用户的体验,但TI看好这个市场。他同时透露,最近TI和很多的VR、AR的眼镜厂商做合作,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会有很多的使用DLP技术的产品上市。

在车载应用HUD方面,应用TI DLP技术的HUD产品目前是用在汽车后装市场,不过TI的终极目标是前装市场。想要在前装市场,就需要车规的芯片,因为车里面的应用场景和普通消费电子是不一样的。所以,去年TI做了第一款符合车规的DMD芯片。

对于HUD来说,有几个关键因素将影响到使用体验,首先是FOV,即视角,视角越宽,看信息显示就越便捷。其次是对比度,对比度需要根据环境光的影响非常快速的进行调整,这影响到了直观的显示效果。最后就是HUD的功耗和体积。

目前很多高档车已经有HUD的功能,而很多HUD的功能对光源是有选择的,对DLP技术来讲,无论是激光,LED还是任何的光源它都是可以的。同时,DLP芯片不受偏光眼镜影响,对于驾驶的安全性有所保障,并且在亮度和尺寸方面都可以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TI DLP愿意尝试所有与影像相关的应用

除了虚拟现实和车载显示应用,在此次DLP® 创新显示应用研讨会上电子发烧友网小编同样了解到了其他领域的应用产品。在显示领域,今年的CES 上TI推出了4K芯片,该芯片是针对商务、教育、家庭甚至激光电视的一个非常小的面板,0.66英寸的面板可以在一个非常小巧机体的情况下可达到4K的分辨率。

微投显示方面,包含了无屏电视,手机、平板电脑里的投影,以及智能家居等多种产品形态。同时,情感机器人、陪护机器人、可穿戴、AR、VR发展非常迅速,TI将把DLP技术与这些应用有机的结合,抓住热点,让客户有机会得到更多的差异化产品。





图4:Rokid机器人

在无屏电视这个方向,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投入,内容的丰富和产品性能的提高带来了使用体验的提升。而TI DLP微型投影有1080p的分辨率,光学效率很高,可以保证在一定的功耗下有很高量的输出,坚果的移动智能影院就采用了TI DLP的产品。





图5:坚果P2移动智能影院

在3D扫描以及3D打印方面,由于DLP技术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因此利用DLP可以做出很多的应用。在医疗和工业方面,DLP可以凭借在波长方面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应用。根据不同的应用,TI DLP也会在芯片大小、波长、分辨率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至于DLP的瓶颈,郑海兵认为是如何快速响应创新应用需求。不过他也表示,TI正在构建开放的生态链,通过与DLP的配合,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和模组,帮助客户能够快速实现创意。

郑海兵最后表示:“在过去的20年的时间,DLP技术已经证明了很多的不可能。TI希望能够一直引领整个行业的变革,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也希望沿着创新这条路把DLP技术持续下去,给客户带来更多创新的机会。最后我们希望有更多样化的应用方向,DLP愿意尝试所有与影像相关的应用而不局限在投影,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给大家带来工业的、车载、虚拟现实等应用。”
 
 
 
来源:1号机器人

智造家提供 查看全部
从VR设备销售的火爆以及对HUD技术的高关注度,我们不难发现,2016年虚拟现实以及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不过,VR设备的眩晕感以及HUD的安全性仍然制约着新技术的发展,TI的DLP技术是否能带来一些曙光?

近日,德州仪器(TI)在深圳召开的2016年DLP® 创新显示应用研讨会上,TI展示了采用DLP技术的多种创新产品。TI的DLP芯片组为中国的智能家居、企业、工业和消费类应用提供了广泛的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包含可穿戴显示、无屏电视、机器人、交互式显示、微型投影等。

7.jpg

图1:德州仪器(TI)DLP产品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郑海兵

TI DLP技术及发展

TI中国区业务扩展总监吴健鸿在TI DLP产品创新显示应用媒体沟通会的开场时介绍:“TI有三个产品线比较重要,一是模拟产品,其次是嵌入式产品,最后是今天的主题,也就是DLP产品。”

DLP技术是基于TI开发的数字微镜元件——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来完成可视数字信息显示的技术。

TI DLP产品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郑海兵介绍:“DLP技术作为TI一个重要的业务方向,其实是一个微机电(MEMS)的技术。Larry Hornbeck博士在1987年发明了DLP技术,1996年首次把DLP技术应用到投影显示里,2004年,整个DLP技术成为MEMS行业全球第一。”

8.jpg

图2:TI DLP产品发展

随后,在2009年整个消费电子市场飞速发展的背景下,TI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把核心的数字微镜期间(DMD)缩到非常小的程度使其可以集成到电子设备里,并且增加了微型投影显示产品线。2011年,通过研究如何能够把DLP做成一个小的评估模块(EVM),就出现了新的应用方向——工业应用。2015年又成立了新的产品线,专注把DLP技术引入到汽车电子行业。

郑海兵表示:“在整个DLP技术的发展中我们都想找到一些创新点,希望通过这些创新把这一技术的生命力进一步放大,从而带给我们更多的新产品,能够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

DLP技术能为VR和HUD带来什么?

DLP产品主要的业务方向包括:一、企业级和影院级现实;二、微型投影;三、工业应用;四、汽车应用。目前TI主要以投影显示和影像显示为主。DLP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分辨率、速度、效率以及波长几个方面。

在火爆的VR领域,今年ChinaJoy上Avegant公司展示了名为Glyph的虚拟现实设备,Glyph选用TI的DLP® Pico™显示技术作为的主要显示组件,主要原因是该技术的亮度高、小尺寸、高分辨率、色域丰富、高能效的特点。

9.jpg

图3:Avegant公司的Glyph虚拟现实设备

郑海兵认为,AR和VR与影像密不可分,目前VR的眩晕感与刷新率有关,对于DLP产品来讲,TI希望能够提供更高效率的面板,能够满足AR在低功耗下仍然实现同等的显示效果。TI未来将尽量提升算法和技术来满足AR、VR的设计的需求。除了与显示相关的,虚拟现实外围的三维建模、触控等技术TI也能够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不过,郑海兵认为VR和AR的概念还有点超前,目前的产品还远达不到AR、VR想给用户的体验,但TI看好这个市场。他同时透露,最近TI和很多的VR、AR的眼镜厂商做合作,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会有很多的使用DLP技术的产品上市。

在车载应用HUD方面,应用TI DLP技术的HUD产品目前是用在汽车后装市场,不过TI的终极目标是前装市场。想要在前装市场,就需要车规的芯片,因为车里面的应用场景和普通消费电子是不一样的。所以,去年TI做了第一款符合车规的DMD芯片。

对于HUD来说,有几个关键因素将影响到使用体验,首先是FOV,即视角,视角越宽,看信息显示就越便捷。其次是对比度,对比度需要根据环境光的影响非常快速的进行调整,这影响到了直观的显示效果。最后就是HUD的功耗和体积。

目前很多高档车已经有HUD的功能,而很多HUD的功能对光源是有选择的,对DLP技术来讲,无论是激光,LED还是任何的光源它都是可以的。同时,DLP芯片不受偏光眼镜影响,对于驾驶的安全性有所保障,并且在亮度和尺寸方面都可以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TI DLP愿意尝试所有与影像相关的应用

除了虚拟现实和车载显示应用,在此次DLP® 创新显示应用研讨会上电子发烧友网小编同样了解到了其他领域的应用产品。在显示领域,今年的CES 上TI推出了4K芯片,该芯片是针对商务、教育、家庭甚至激光电视的一个非常小的面板,0.66英寸的面板可以在一个非常小巧机体的情况下可达到4K的分辨率。

微投显示方面,包含了无屏电视,手机、平板电脑里的投影,以及智能家居等多种产品形态。同时,情感机器人、陪护机器人、可穿戴、AR、VR发展非常迅速,TI将把DLP技术与这些应用有机的结合,抓住热点,让客户有机会得到更多的差异化产品。

10.jpg

图4:Rokid机器人

在无屏电视这个方向,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投入,内容的丰富和产品性能的提高带来了使用体验的提升。而TI DLP微型投影有1080p的分辨率,光学效率很高,可以保证在一定的功耗下有很高量的输出,坚果的移动智能影院就采用了TI DLP的产品。

11.jpg

图5:坚果P2移动智能影院

在3D扫描以及3D打印方面,由于DLP技术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因此利用DLP可以做出很多的应用。在医疗和工业方面,DLP可以凭借在波长方面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应用。根据不同的应用,TI DLP也会在芯片大小、波长、分辨率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至于DLP的瓶颈,郑海兵认为是如何快速响应创新应用需求。不过他也表示,TI正在构建开放的生态链,通过与DLP的配合,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和模组,帮助客户能够快速实现创意。

郑海兵最后表示:“在过去的20年的时间,DLP技术已经证明了很多的不可能。TI希望能够一直引领整个行业的变革,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也希望沿着创新这条路把DLP技术持续下去,给客户带来更多创新的机会。最后我们希望有更多样化的应用方向,DLP愿意尝试所有与影像相关的应用而不局限在投影,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给大家带来工业的、车载、虚拟现实等应用。”
 
 
 
来源:1号机器人

智造家提供
760 浏览

全球VR产业研究报告

机械自动化类 小螺号 2016-09-12 13:4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2016全球虚拟现实产业研究报告》从产业发展现状、硬件设备、软件技术、内容发展、应用市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产业发展趋势共计七个方面全面梳理全球VR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VR产业发展特点。


8月18日,由工信部信软司指导,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写的《2016全球虚拟现实产业研究报告》在iWorld2016数字世界博览会——VR/AR领袖峰会上正式发布。






电子科学情报研究所总工程师尹丽波发布报告

报告从产业发展现状、硬件设备、软件技术、内容发展、应用市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产业发展趋势共计七个方面全面梳理全球VR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VR产业发展特点。






从产业发展现状来讲:

全球VR产业从1963发展至今,经历了超过50年的发展,以HTC、微软、Facebook等大量科技巨头发力VR为标志,逐步进入了现在的初步产业化阶段。涌现出了HTC Vive、OculusRift、暴风魔镜等一系列优秀产品。






随着全球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不断优化,全球VR产业规模高速增长。






高盛、德勤、IDC等研究机构都对全球VR产业做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期。






HTC、谷歌、脸谱、微软、索尼、阿里、腾讯等国内外科技巨头积极布局,形成了以硬件+软件+内容+应用为核心的VR生态闭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VR产业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完善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从硬件设备发展来讲:

2015年以来,大量VR设备不断涌现,产品加速迭代。搭配PC或主机使用的VR头显技术发展相对成熟,目前占据主流地位。

搭配手机使用的移动端头显是最接近消费者的产品形态,市场前景广阔。VR一体机则受限于技术门槛和成本较高,短期内不会成为VR硬件的主流形态。






从软件技术发展来看:

软件技术作为VR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主要包括三维引擎、影像合成和绘图等工具软件以及开放平台和操作系统。

从整体上讲,我国VR软件技术暂时落后于国外,国外游戏引擎开发商引领VR引擎发展,Unity3D、Unreal等仍是主流的VR引擎,但国内中视典、无限时空等积极致力于VR引擎研发,开发出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R引擎。

影像合成、绘图等工具软件产品类型丰富,为内容提供商降低了入门门槛。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HTC、谷歌、微软等纷纷围绕开放平台和操作系统布局,打造良好生态,极大地推动了整个VR产业的发展。






从内容发展来看:

随着VR技术的普及,VR内容正在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短板,优质内容正在成为新的发力点。

目前VR内容市场呈现三个特点:

第一,游戏厂商引领VR内容发展;

第二,影视已经成为VR内容发展热点;

第三,平台厂商积极打造VR内容生态。如Steam VR游戏平台、乐视VR平台、优酷VR平台等。






从VR应用发展来讲:

VR正在颠覆和创造出一些新的市场。

首先,VR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已由公共部门率先推动并相对成熟;






其次,VR在房地产、教育、医疗等行业级的应用正逐渐普及;






最后,VR在视频、游戏等消费级的应用较慢但前景广阔。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VR产业的全面梳理,我们认为目前VR产业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屏幕清晰度不够产生的颗粒感、画面延迟导致的眩晕感等问题直接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

二是,VR内容制作缓慢严重阻碍了VR的全面普及;

三是,VR设备对配套终端性能要求较高限制了VR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四是,VR相关标准缺失增加产品适配难度;

五是,在大量关键技术难题尚未攻克的前提下,行业过度鼓吹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产业的生命力。






产业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VR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成熟,VR产业正在或即将进入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期。






未来3-5年,全球VR产业发展预计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基于手机端庞大的用户规模和低成本投入,移动VR的应用前景好于PC端;

二是,VR内容制作市场需求大,门槛低,预计将成为业内新的关注热点;

三是,随着VR硬件渗透率的稳步攀升,线下体验作为VR商业模式中重要的变现出口将助推VR产业加速落地;

四是,随着VR设备的不断完善和大量科技巨头的大规模布局,预计五年左右VR产业将进入规模化发展。
 
 
文章来源于 工信部投资数据库 查看全部
《2016全球虚拟现实产业研究报告》从产业发展现状、硬件设备、软件技术、内容发展、应用市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产业发展趋势共计七个方面全面梳理全球VR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VR产业发展特点。


8月18日,由工信部信软司指导,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写的《2016全球虚拟现实产业研究报告》在iWorld2016数字世界博览会——VR/AR领袖峰会上正式发布。

1.0_.PNG


电子科学情报研究所总工程师尹丽波发布报告

报告从产业发展现状、硬件设备、软件技术、内容发展、应用市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产业发展趋势共计七个方面全面梳理全球VR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VR产业发展特点。

1.1_.PNG


从产业发展现状来讲:

全球VR产业从1963发展至今,经历了超过50年的发展,以HTC、微软、Facebook等大量科技巨头发力VR为标志,逐步进入了现在的初步产业化阶段。涌现出了HTC Vive、OculusRift、暴风魔镜等一系列优秀产品。

1.2_.jpg


随着全球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不断优化,全球VR产业规模高速增长。

1.3_.PNG


高盛、德勤、IDC等研究机构都对全球VR产业做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期。

1.4_.PNG


HTC、谷歌、脸谱、微软、索尼、阿里、腾讯等国内外科技巨头积极布局,形成了以硬件+软件+内容+应用为核心的VR生态闭环。

1.5_.PNG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VR产业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完善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1.6_.PNG


从硬件设备发展来讲:

2015年以来,大量VR设备不断涌现,产品加速迭代。搭配PC或主机使用的VR头显技术发展相对成熟,目前占据主流地位。

搭配手机使用的移动端头显是最接近消费者的产品形态,市场前景广阔。VR一体机则受限于技术门槛和成本较高,短期内不会成为VR硬件的主流形态。

1.7_.PNG


从软件技术发展来看:

软件技术作为VR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主要包括三维引擎、影像合成和绘图等工具软件以及开放平台和操作系统。

从整体上讲,我国VR软件技术暂时落后于国外,国外游戏引擎开发商引领VR引擎发展,Unity3D、Unreal等仍是主流的VR引擎,但国内中视典、无限时空等积极致力于VR引擎研发,开发出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R引擎。

影像合成、绘图等工具软件产品类型丰富,为内容提供商降低了入门门槛。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HTC、谷歌、微软等纷纷围绕开放平台和操作系统布局,打造良好生态,极大地推动了整个VR产业的发展。

1.8_.PNG


从内容发展来看:

随着VR技术的普及,VR内容正在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短板,优质内容正在成为新的发力点。

目前VR内容市场呈现三个特点:

第一,游戏厂商引领VR内容发展;

第二,影视已经成为VR内容发展热点;

第三,平台厂商积极打造VR内容生态。如Steam VR游戏平台、乐视VR平台、优酷VR平台等。

1.9_.PNG


从VR应用发展来讲:

VR正在颠覆和创造出一些新的市场。

首先,VR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已由公共部门率先推动并相对成熟;

1.10_.PNG


其次,VR在房地产、教育、医疗等行业级的应用正逐渐普及;

1.11_.PNG


最后,VR在视频、游戏等消费级的应用较慢但前景广阔。

1.12_.PNG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VR产业的全面梳理,我们认为目前VR产业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屏幕清晰度不够产生的颗粒感、画面延迟导致的眩晕感等问题直接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

二是,VR内容制作缓慢严重阻碍了VR的全面普及;

三是,VR设备对配套终端性能要求较高限制了VR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四是,VR相关标准缺失增加产品适配难度;

五是,在大量关键技术难题尚未攻克的前提下,行业过度鼓吹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产业的生命力。

1.13_.PNG


产业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VR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成熟,VR产业正在或即将进入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期。

1.14_.PNG


未来3-5年,全球VR产业发展预计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基于手机端庞大的用户规模和低成本投入,移动VR的应用前景好于PC端;

二是,VR内容制作市场需求大,门槛低,预计将成为业内新的关注热点;

三是,随着VR硬件渗透率的稳步攀升,线下体验作为VR商业模式中重要的变现出口将助推VR产业加速落地;

四是,随着VR设备的不断完善和大量科技巨头的大规模布局,预计五年左右VR产业将进入规模化发展。
 
 
文章来源于 工信部投资数据库
372 浏览

TI DLP技术能为VR、HUD等创新显示应用带来什么

机械自动化类 星旭自动化 2016-11-16 19:50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从VR设备销售的火爆以及对HUD技术的高关注度,我们不难发现,2016年虚拟现实以及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不过,VR设备的眩晕感以及HUD的安全性仍然制约着新技术的发展,TI的DLP技术是否能带来一些曙光?

近日,德州仪器(TI)在深圳召开的2016年DLP® 创新显示应用研讨会上,TI展示了采用DLP技术的多种创新产品。TI的DLP芯片组为中国的智能家居、企业、工业和消费类应用提供了广泛的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包含可穿戴显示、无屏电视、机器人、交互式显示、微型投影等。





图1:德州仪器(TI)DLP产品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郑海兵

TI DLP技术及发展

TI中国区业务扩展总监吴健鸿在TI DLP产品创新显示应用媒体沟通会的开场时介绍:“TI有三个产品线比较重要,一是模拟产品,其次是嵌入式产品,最后是今天的主题,也就是DLP产品。”

DLP技术是基于TI开发的数字微镜元件——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来完成可视数字信息显示的技术。

TI DLP产品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郑海兵介绍:“DLP技术作为TI一个重要的业务方向,其实是一个微机电(MEMS)的技术。Larry Hornbeck博士在1987年发明了DLP技术,1996年首次把DLP技术应用到投影显示里,2004年,整个DLP技术成为MEMS行业全球第一。”





图2:TI DLP产品发展

随后,在2009年整个消费电子市场飞速发展的背景下,TI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把核心的数字微镜期间(DMD)缩到非常小的程度使其可以集成到电子设备里,并且增加了微型投影显示产品线。2011年,通过研究如何能够把DLP做成一个小的评估模块(EVM),就出现了新的应用方向——工业应用。2015年又成立了新的产品线,专注把DLP技术引入到汽车电子行业。

郑海兵表示:“在整个DLP技术的发展中我们都想找到一些创新点,希望通过这些创新把这一技术的生命力进一步放大,从而带给我们更多的新产品,能够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

DLP技术能为VR和HUD带来什么?

DLP产品主要的业务方向包括:一、企业级和影院级现实;二、微型投影;三、工业应用;四、汽车应用。目前TI主要以投影显示和影像显示为主。DLP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分辨率、速度、效率以及波长几个方面。

在火爆的VR领域,今年ChinaJoy上Avegant公司展示了名为Glyph的虚拟现实设备,Glyph选用TI的DLP® Pico™显示技术作为的主要显示组件,主要原因是该技术的亮度高、小尺寸、高分辨率、色域丰富、高能效的特点。





图3:Avegant公司的Glyph虚拟现实设备

郑海兵认为,AR和VR与影像密不可分,目前VR的眩晕感与刷新率有关,对于DLP产品来讲,TI希望能够提供更高效率的面板,能够满足AR在低功耗下仍然实现同等的显示效果。TI未来将尽量提升算法和技术来满足AR、VR的设计的需求。除了与显示相关的,虚拟现实外围的三维建模、触控等技术TI也能够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不过,郑海兵认为VR和AR的概念还有点超前,目前的产品还远达不到AR、VR想给用户的体验,但TI看好这个市场。他同时透露,最近TI和很多的VR、AR的眼镜厂商做合作,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会有很多的使用DLP技术的产品上市。

在车载应用HUD方面,应用TI DLP技术的HUD产品目前是用在汽车后装市场,不过TI的终极目标是前装市场。想要在前装市场,就需要车规的芯片,因为车里面的应用场景和普通消费电子是不一样的。所以,去年TI做了第一款符合车规的DMD芯片。

对于HUD来说,有几个关键因素将影响到使用体验,首先是FOV,即视角,视角越宽,看信息显示就越便捷。其次是对比度,对比度需要根据环境光的影响非常快速的进行调整,这影响到了直观的显示效果。最后就是HUD的功耗和体积。

目前很多高档车已经有HUD的功能,而很多HUD的功能对光源是有选择的,对DLP技术来讲,无论是激光,LED还是任何的光源它都是可以的。同时,DLP芯片不受偏光眼镜影响,对于驾驶的安全性有所保障,并且在亮度和尺寸方面都可以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TI DLP愿意尝试所有与影像相关的应用

除了虚拟现实和车载显示应用,在此次DLP® 创新显示应用研讨会上电子发烧友网小编同样了解到了其他领域的应用产品。在显示领域,今年的CES 上TI推出了4K芯片,该芯片是针对商务、教育、家庭甚至激光电视的一个非常小的面板,0.66英寸的面板可以在一个非常小巧机体的情况下可达到4K的分辨率。

微投显示方面,包含了无屏电视,手机、平板电脑里的投影,以及智能家居等多种产品形态。同时,情感机器人、陪护机器人、可穿戴、AR、VR发展非常迅速,TI将把DLP技术与这些应用有机的结合,抓住热点,让客户有机会得到更多的差异化产品。





图4:Rokid机器人

在无屏电视这个方向,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投入,内容的丰富和产品性能的提高带来了使用体验的提升。而TI DLP微型投影有1080p的分辨率,光学效率很高,可以保证在一定的功耗下有很高量的输出,坚果的移动智能影院就采用了TI DLP的产品。





图5:坚果P2移动智能影院

在3D扫描以及3D打印方面,由于DLP技术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因此利用DLP可以做出很多的应用。在医疗和工业方面,DLP可以凭借在波长方面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应用。根据不同的应用,TI DLP也会在芯片大小、波长、分辨率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至于DLP的瓶颈,郑海兵认为是如何快速响应创新应用需求。不过他也表示,TI正在构建开放的生态链,通过与DLP的配合,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和模组,帮助客户能够快速实现创意。

郑海兵最后表示:“在过去的20年的时间,DLP技术已经证明了很多的不可能。TI希望能够一直引领整个行业的变革,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也希望沿着创新这条路把DLP技术持续下去,给客户带来更多创新的机会。最后我们希望有更多样化的应用方向,DLP愿意尝试所有与影像相关的应用而不局限在投影,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给大家带来工业的、车载、虚拟现实等应用。”
 
 
 
来源:1号机器人

智造家提供 查看全部
从VR设备销售的火爆以及对HUD技术的高关注度,我们不难发现,2016年虚拟现实以及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不过,VR设备的眩晕感以及HUD的安全性仍然制约着新技术的发展,TI的DLP技术是否能带来一些曙光?

近日,德州仪器(TI)在深圳召开的2016年DLP® 创新显示应用研讨会上,TI展示了采用DLP技术的多种创新产品。TI的DLP芯片组为中国的智能家居、企业、工业和消费类应用提供了广泛的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包含可穿戴显示、无屏电视、机器人、交互式显示、微型投影等。

7.jpg

图1:德州仪器(TI)DLP产品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郑海兵

TI DLP技术及发展

TI中国区业务扩展总监吴健鸿在TI DLP产品创新显示应用媒体沟通会的开场时介绍:“TI有三个产品线比较重要,一是模拟产品,其次是嵌入式产品,最后是今天的主题,也就是DLP产品。”

DLP技术是基于TI开发的数字微镜元件——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来完成可视数字信息显示的技术。

TI DLP产品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郑海兵介绍:“DLP技术作为TI一个重要的业务方向,其实是一个微机电(MEMS)的技术。Larry Hornbeck博士在1987年发明了DLP技术,1996年首次把DLP技术应用到投影显示里,2004年,整个DLP技术成为MEMS行业全球第一。”

8.jpg

图2:TI DLP产品发展

随后,在2009年整个消费电子市场飞速发展的背景下,TI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把核心的数字微镜期间(DMD)缩到非常小的程度使其可以集成到电子设备里,并且增加了微型投影显示产品线。2011年,通过研究如何能够把DLP做成一个小的评估模块(EVM),就出现了新的应用方向——工业应用。2015年又成立了新的产品线,专注把DLP技术引入到汽车电子行业。

郑海兵表示:“在整个DLP技术的发展中我们都想找到一些创新点,希望通过这些创新把这一技术的生命力进一步放大,从而带给我们更多的新产品,能够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

DLP技术能为VR和HUD带来什么?

DLP产品主要的业务方向包括:一、企业级和影院级现实;二、微型投影;三、工业应用;四、汽车应用。目前TI主要以投影显示和影像显示为主。DLP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分辨率、速度、效率以及波长几个方面。

在火爆的VR领域,今年ChinaJoy上Avegant公司展示了名为Glyph的虚拟现实设备,Glyph选用TI的DLP® Pico™显示技术作为的主要显示组件,主要原因是该技术的亮度高、小尺寸、高分辨率、色域丰富、高能效的特点。

9.jpg

图3:Avegant公司的Glyph虚拟现实设备

郑海兵认为,AR和VR与影像密不可分,目前VR的眩晕感与刷新率有关,对于DLP产品来讲,TI希望能够提供更高效率的面板,能够满足AR在低功耗下仍然实现同等的显示效果。TI未来将尽量提升算法和技术来满足AR、VR的设计的需求。除了与显示相关的,虚拟现实外围的三维建模、触控等技术TI也能够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不过,郑海兵认为VR和AR的概念还有点超前,目前的产品还远达不到AR、VR想给用户的体验,但TI看好这个市场。他同时透露,最近TI和很多的VR、AR的眼镜厂商做合作,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会有很多的使用DLP技术的产品上市。

在车载应用HUD方面,应用TI DLP技术的HUD产品目前是用在汽车后装市场,不过TI的终极目标是前装市场。想要在前装市场,就需要车规的芯片,因为车里面的应用场景和普通消费电子是不一样的。所以,去年TI做了第一款符合车规的DMD芯片。

对于HUD来说,有几个关键因素将影响到使用体验,首先是FOV,即视角,视角越宽,看信息显示就越便捷。其次是对比度,对比度需要根据环境光的影响非常快速的进行调整,这影响到了直观的显示效果。最后就是HUD的功耗和体积。

目前很多高档车已经有HUD的功能,而很多HUD的功能对光源是有选择的,对DLP技术来讲,无论是激光,LED还是任何的光源它都是可以的。同时,DLP芯片不受偏光眼镜影响,对于驾驶的安全性有所保障,并且在亮度和尺寸方面都可以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TI DLP愿意尝试所有与影像相关的应用

除了虚拟现实和车载显示应用,在此次DLP® 创新显示应用研讨会上电子发烧友网小编同样了解到了其他领域的应用产品。在显示领域,今年的CES 上TI推出了4K芯片,该芯片是针对商务、教育、家庭甚至激光电视的一个非常小的面板,0.66英寸的面板可以在一个非常小巧机体的情况下可达到4K的分辨率。

微投显示方面,包含了无屏电视,手机、平板电脑里的投影,以及智能家居等多种产品形态。同时,情感机器人、陪护机器人、可穿戴、AR、VR发展非常迅速,TI将把DLP技术与这些应用有机的结合,抓住热点,让客户有机会得到更多的差异化产品。

10.jpg

图4:Rokid机器人

在无屏电视这个方向,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投入,内容的丰富和产品性能的提高带来了使用体验的提升。而TI DLP微型投影有1080p的分辨率,光学效率很高,可以保证在一定的功耗下有很高量的输出,坚果的移动智能影院就采用了TI DLP的产品。

11.jpg

图5:坚果P2移动智能影院

在3D扫描以及3D打印方面,由于DLP技术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因此利用DLP可以做出很多的应用。在医疗和工业方面,DLP可以凭借在波长方面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应用。根据不同的应用,TI DLP也会在芯片大小、波长、分辨率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至于DLP的瓶颈,郑海兵认为是如何快速响应创新应用需求。不过他也表示,TI正在构建开放的生态链,通过与DLP的配合,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和模组,帮助客户能够快速实现创意。

郑海兵最后表示:“在过去的20年的时间,DLP技术已经证明了很多的不可能。TI希望能够一直引领整个行业的变革,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也希望沿着创新这条路把DLP技术持续下去,给客户带来更多创新的机会。最后我们希望有更多样化的应用方向,DLP愿意尝试所有与影像相关的应用而不局限在投影,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给大家带来工业的、车载、虚拟现实等应用。”
 
 
 
来源:1号机器人

智造家提供
760 浏览

全球VR产业研究报告

机械自动化类 小螺号 2016-09-12 13:4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2016全球虚拟现实产业研究报告》从产业发展现状、硬件设备、软件技术、内容发展、应用市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产业发展趋势共计七个方面全面梳理全球VR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VR产业发展特点。


8月18日,由工信部信软司指导,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写的《2016全球虚拟现实产业研究报告》在iWorld2016数字世界博览会——VR/AR领袖峰会上正式发布。






电子科学情报研究所总工程师尹丽波发布报告

报告从产业发展现状、硬件设备、软件技术、内容发展、应用市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产业发展趋势共计七个方面全面梳理全球VR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VR产业发展特点。






从产业发展现状来讲:

全球VR产业从1963发展至今,经历了超过50年的发展,以HTC、微软、Facebook等大量科技巨头发力VR为标志,逐步进入了现在的初步产业化阶段。涌现出了HTC Vive、OculusRift、暴风魔镜等一系列优秀产品。






随着全球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不断优化,全球VR产业规模高速增长。






高盛、德勤、IDC等研究机构都对全球VR产业做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期。






HTC、谷歌、脸谱、微软、索尼、阿里、腾讯等国内外科技巨头积极布局,形成了以硬件+软件+内容+应用为核心的VR生态闭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VR产业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完善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从硬件设备发展来讲:

2015年以来,大量VR设备不断涌现,产品加速迭代。搭配PC或主机使用的VR头显技术发展相对成熟,目前占据主流地位。

搭配手机使用的移动端头显是最接近消费者的产品形态,市场前景广阔。VR一体机则受限于技术门槛和成本较高,短期内不会成为VR硬件的主流形态。






从软件技术发展来看:

软件技术作为VR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主要包括三维引擎、影像合成和绘图等工具软件以及开放平台和操作系统。

从整体上讲,我国VR软件技术暂时落后于国外,国外游戏引擎开发商引领VR引擎发展,Unity3D、Unreal等仍是主流的VR引擎,但国内中视典、无限时空等积极致力于VR引擎研发,开发出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R引擎。

影像合成、绘图等工具软件产品类型丰富,为内容提供商降低了入门门槛。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HTC、谷歌、微软等纷纷围绕开放平台和操作系统布局,打造良好生态,极大地推动了整个VR产业的发展。






从内容发展来看:

随着VR技术的普及,VR内容正在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短板,优质内容正在成为新的发力点。

目前VR内容市场呈现三个特点:

第一,游戏厂商引领VR内容发展;

第二,影视已经成为VR内容发展热点;

第三,平台厂商积极打造VR内容生态。如Steam VR游戏平台、乐视VR平台、优酷VR平台等。






从VR应用发展来讲:

VR正在颠覆和创造出一些新的市场。

首先,VR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已由公共部门率先推动并相对成熟;






其次,VR在房地产、教育、医疗等行业级的应用正逐渐普及;






最后,VR在视频、游戏等消费级的应用较慢但前景广阔。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VR产业的全面梳理,我们认为目前VR产业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屏幕清晰度不够产生的颗粒感、画面延迟导致的眩晕感等问题直接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

二是,VR内容制作缓慢严重阻碍了VR的全面普及;

三是,VR设备对配套终端性能要求较高限制了VR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四是,VR相关标准缺失增加产品适配难度;

五是,在大量关键技术难题尚未攻克的前提下,行业过度鼓吹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产业的生命力。






产业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VR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成熟,VR产业正在或即将进入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期。






未来3-5年,全球VR产业发展预计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基于手机端庞大的用户规模和低成本投入,移动VR的应用前景好于PC端;

二是,VR内容制作市场需求大,门槛低,预计将成为业内新的关注热点;

三是,随着VR硬件渗透率的稳步攀升,线下体验作为VR商业模式中重要的变现出口将助推VR产业加速落地;

四是,随着VR设备的不断完善和大量科技巨头的大规模布局,预计五年左右VR产业将进入规模化发展。
 
 
文章来源于 工信部投资数据库 查看全部
《2016全球虚拟现实产业研究报告》从产业发展现状、硬件设备、软件技术、内容发展、应用市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产业发展趋势共计七个方面全面梳理全球VR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VR产业发展特点。


8月18日,由工信部信软司指导,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写的《2016全球虚拟现实产业研究报告》在iWorld2016数字世界博览会——VR/AR领袖峰会上正式发布。

1.0_.PNG


电子科学情报研究所总工程师尹丽波发布报告

报告从产业发展现状、硬件设备、软件技术、内容发展、应用市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产业发展趋势共计七个方面全面梳理全球VR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VR产业发展特点。

1.1_.PNG


从产业发展现状来讲:

全球VR产业从1963发展至今,经历了超过50年的发展,以HTC、微软、Facebook等大量科技巨头发力VR为标志,逐步进入了现在的初步产业化阶段。涌现出了HTC Vive、OculusRift、暴风魔镜等一系列优秀产品。

1.2_.jpg


随着全球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不断优化,全球VR产业规模高速增长。

1.3_.PNG


高盛、德勤、IDC等研究机构都对全球VR产业做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期。

1.4_.PNG


HTC、谷歌、脸谱、微软、索尼、阿里、腾讯等国内外科技巨头积极布局,形成了以硬件+软件+内容+应用为核心的VR生态闭环。

1.5_.PNG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VR产业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完善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1.6_.PNG


从硬件设备发展来讲:

2015年以来,大量VR设备不断涌现,产品加速迭代。搭配PC或主机使用的VR头显技术发展相对成熟,目前占据主流地位。

搭配手机使用的移动端头显是最接近消费者的产品形态,市场前景广阔。VR一体机则受限于技术门槛和成本较高,短期内不会成为VR硬件的主流形态。

1.7_.PNG


从软件技术发展来看:

软件技术作为VR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主要包括三维引擎、影像合成和绘图等工具软件以及开放平台和操作系统。

从整体上讲,我国VR软件技术暂时落后于国外,国外游戏引擎开发商引领VR引擎发展,Unity3D、Unreal等仍是主流的VR引擎,但国内中视典、无限时空等积极致力于VR引擎研发,开发出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R引擎。

影像合成、绘图等工具软件产品类型丰富,为内容提供商降低了入门门槛。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HTC、谷歌、微软等纷纷围绕开放平台和操作系统布局,打造良好生态,极大地推动了整个VR产业的发展。

1.8_.PNG


从内容发展来看:

随着VR技术的普及,VR内容正在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短板,优质内容正在成为新的发力点。

目前VR内容市场呈现三个特点:

第一,游戏厂商引领VR内容发展;

第二,影视已经成为VR内容发展热点;

第三,平台厂商积极打造VR内容生态。如Steam VR游戏平台、乐视VR平台、优酷VR平台等。

1.9_.PNG


从VR应用发展来讲:

VR正在颠覆和创造出一些新的市场。

首先,VR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已由公共部门率先推动并相对成熟;

1.10_.PNG


其次,VR在房地产、教育、医疗等行业级的应用正逐渐普及;

1.11_.PNG


最后,VR在视频、游戏等消费级的应用较慢但前景广阔。

1.12_.PNG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VR产业的全面梳理,我们认为目前VR产业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屏幕清晰度不够产生的颗粒感、画面延迟导致的眩晕感等问题直接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

二是,VR内容制作缓慢严重阻碍了VR的全面普及;

三是,VR设备对配套终端性能要求较高限制了VR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四是,VR相关标准缺失增加产品适配难度;

五是,在大量关键技术难题尚未攻克的前提下,行业过度鼓吹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产业的生命力。

1.13_.PNG


产业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VR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成熟,VR产业正在或即将进入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期。

1.14_.PNG


未来3-5年,全球VR产业发展预计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基于手机端庞大的用户规模和低成本投入,移动VR的应用前景好于PC端;

二是,VR内容制作市场需求大,门槛低,预计将成为业内新的关注热点;

三是,随着VR硬件渗透率的稳步攀升,线下体验作为VR商业模式中重要的变现出口将助推VR产业加速落地;

四是,随着VR设备的不断完善和大量科技巨头的大规模布局,预计五年左右VR产业将进入规模化发展。
 
 
文章来源于 工信部投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