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累计签到次数:

今天获取 积分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

371 浏览

运营就该苦该累?其实是你的认知有问题

管理类 盛世流光 2017-03-30 17:12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我们走在同一条路上,穿的却是各自的鞋。

我们同在一个旅游景点,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

我们同样做运营,为何体会到的是不同的诗和远方?




听很多做运营的人说,自己找不到工作的价值,也听他们谈起对运营前景的迷茫,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如何成长为高级运营,始终脱离不了打杂的状态。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成长为高级运营所要做的五个点,也是我在接触了很多阿里腾讯好友后,发现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几个优质思维。





一、升级认知


在掉进无数运营的坑后,我越发意识到,运营人的本质差别在于认知不同。因为技能是可量化的,别人可以在熬夜加班中超越你,但认知是需要很长时间去培养,是不可量化的。



而认知的不同,你们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和思考是有差异化的,进而导致了你做决定的不同,而这些决定就是你和其他运营的最大区别。比如,你在做某一个活动运营的时候,如何调动资源,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如何花最少的费用去达到最大的效果,做出不同决定的人实现的效果差别很大,这就是认知的力量。




那如何做到认知升级?


1.保持饥渴。乔布斯的那句”stay hungry,stay hard”不知被多少人仅仅列为了个性签名,然而并没有去执行。很多人自以为看过几本运营书,关注了很多互联网资讯,背靠大公司光环做过几次大型项目,就以为自己对运营已经摸透了,其实不然。


2.拥有好奇心。追热点,定期体验优秀的产品,主动学习新技能,这些都是运营人员的日常必备。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中不断扩张自己的视野,从而让自己成长更快。

3.好的圈子。要永远相信行业领域第一的人掌握的资讯比你多,要相信有些人能做好是因为他身边有能做到的人,要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二、抓住核心杠杆点


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场景:

某场活动邀请了某个大咖参加,那场的效果会特别好。

创业公司拿到了BAT的投资后,下轮融资会更加简单。

打王者荣耀的时候,要把对方的核心输出先给干掉,才能推倒对方水晶。



从以上可看出,你要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只要抓住问题的核心要点,以此为杠杆点就能让事情的进展变得更加顺利,好比多卡诺骨牌效应。



我们可以发现更多案例,好比知乎内测时邀请了李开复等互联网精英,刚知道小密圈的存在是在小道消息的公众号,去分答听的第一个付费问答是王思聪回答的。



优秀的运营会面对很多大大小小的决策时,要找到核心杠杆点,不断重复问自己还有没有更优的解决方案,过滤掉很多选择,从而找到最优解。



我刚开始做运营的时候,感觉运营很杂很苦逼,成长特别慢,后来我每天工作前都会问自己,今天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么?逐渐学会把握事情的核心要点,从而找到做运营的感觉。




三、场景的洞察


很多时候,用户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比如,你去星巴克并不是因为咖啡很好喝,而是喜欢在那个场景下聊天的感受。又好比,玩吧这种游戏社交产品,很多玩家并不是想玩狼人杀、你画我猜,而是通过游戏场景去达到撩妹等交友需求。



鹅厂内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学会场景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洞察用户的需求,以及能更好的做出运营的决策。



举个例子,近期体验了贵圈app,这是一个知识变现的产品,付费后即可进入某个达人的朋友圈,观看他的动态。当时我在思考,贵圈是用怎样的运营策略让更多用户付费?



我用场景分析的方法,将用户分为了三种:



A场景:带着明确付费意愿,来关注某个大咖的

B场景:有付费意愿,先随意浏览再判断

C场景:没有付费意愿,想获取免费信息的



针对以上用户场景,贵圈是这样给出相应的运营策略:



A场景:首页推荐了很多优质圈主的文章,同时看到keso、Fenny、李叫兽等大咖都在热门榜,利用明星效应让用户发现更多喜欢的圈主,从而产生再次付费的行为。



B场景:除了利用个性化给用户推荐圈主,用户可以免费试读几条圈主的朋友圈动态,如果喜欢即会在圈主开始收费后产生付费。



C场景:这种场景可能是最常见的,很多用户的付费习惯还没被培养起来,贵圈设立了限免区和一元区,利用价格驱动让没有付费意愿的用户也能留下来。


那如何分析用户场景?我一般用4W1H思考:

Who – 什么人

where – 在什么情景下

what – 出于什么目的

what- 有什么痛点

how – 期望如何帮助




四、构建运营体系


运营究竟是做什么的?


我常常听到这样的回答:

运营就是打杂的,啥都干,累的像条狗。

运营就是来帮产品背锅的,明明是产品做得很烂,还怪运营。

运营就是将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让听者沉迷其中。



简单来说,运营就是通过用户、内容、活动这三大环节来将产品跟用户连接起来。



我曾经天真的以为做运营很简单,就是管理用户,再搞下活动,写个段子啥的。但后来你发现运营是一件需要你真正沉淀下来去思考的一个岗位,你必须构建自己的一套运营体系,将所有支离破碎的点给串联起来,最终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造血循环的生态闭环。



我常提醒实习生要做些有价值的事情,别让自己学会了打杂,要站在一个更高视野去看运营全局,而不局限于某个琐碎的点去做事。



有了运营体系,做事就有章法。面对庞杂的事情也能从容不迫,一步一步地拆解任务,分步骤完成任务。




五、复盘总结


在得到听李笑来老师直播的时候,听到一句说到心坎去的话:

“一件事,做成1,做的好一点就是1.1,做的差一点就是0.9,做成1 的事情,做一万遍还是1,只有那些努力把事情做成1.1的人,才有可能把价值越乘越大”。



简单来讲,就是说你每天都要进步一点点。



那运营如何做到每天进步?个人认为,除了前文提到的认知提升,那就是复盘总结。



每天睡觉前,我会总结一下今天做了哪些事。有哪些还没做好?还有哪些可以优化提升的地方?每周每月会定期找个时间,会复盘这段时间的收获总结,是否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做了没价值的事?如果重新回头,你会以怎样的方式做的更好?



通过复盘来让自己做的事变得更加有价值,只要你每天进步,一年后你的进步就是巨大。而没有进步,你跟别人的差距就是越来越大。这个道理谁都懂,而又有哪几个能坚持做到。




结尾


以上五个点是我的个人总结,当然,我说的不一定对。


除此之外,时间管理,精细化运营,流程化思维,目标为导向等方法论在很多文章被重复提到过,这里就不再复述。希望做运营的你们能站得更远,才能看到更多的诗和远方,欢迎交流讨论。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Levin 查看全部

4.jpg

 我们走在同一条路上,穿的却是各自的鞋。

我们同在一个旅游景点,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

我们同样做运营,为何体会到的是不同的诗和远方?




听很多做运营的人说,自己找不到工作的价值,也听他们谈起对运营前景的迷茫,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如何成长为高级运营,始终脱离不了打杂的状态。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成长为高级运营所要做的五个点,也是我在接触了很多阿里腾讯好友后,发现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几个优质思维。





一、升级认知


在掉进无数运营的坑后,我越发意识到,运营人的本质差别在于认知不同。因为技能是可量化的,别人可以在熬夜加班中超越你,但认知是需要很长时间去培养,是不可量化的。



而认知的不同,你们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和思考是有差异化的,进而导致了你做决定的不同,而这些决定就是你和其他运营的最大区别。比如,你在做某一个活动运营的时候,如何调动资源,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如何花最少的费用去达到最大的效果,做出不同决定的人实现的效果差别很大,这就是认知的力量。




那如何做到认知升级?


1.保持饥渴。乔布斯的那句”stay hungry,stay hard”不知被多少人仅仅列为了个性签名,然而并没有去执行。很多人自以为看过几本运营书,关注了很多互联网资讯,背靠大公司光环做过几次大型项目,就以为自己对运营已经摸透了,其实不然。


2.拥有好奇心。追热点,定期体验优秀的产品,主动学习新技能,这些都是运营人员的日常必备。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中不断扩张自己的视野,从而让自己成长更快。

3.好的圈子。要永远相信行业领域第一的人掌握的资讯比你多,要相信有些人能做好是因为他身边有能做到的人,要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二、抓住核心杠杆点


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场景:

某场活动邀请了某个大咖参加,那场的效果会特别好。

创业公司拿到了BAT的投资后,下轮融资会更加简单。

打王者荣耀的时候,要把对方的核心输出先给干掉,才能推倒对方水晶。



从以上可看出,你要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只要抓住问题的核心要点,以此为杠杆点就能让事情的进展变得更加顺利,好比多卡诺骨牌效应。



我们可以发现更多案例,好比知乎内测时邀请了李开复等互联网精英,刚知道小密圈的存在是在小道消息的公众号,去分答听的第一个付费问答是王思聪回答的。



优秀的运营会面对很多大大小小的决策时,要找到核心杠杆点,不断重复问自己还有没有更优的解决方案,过滤掉很多选择,从而找到最优解。



我刚开始做运营的时候,感觉运营很杂很苦逼,成长特别慢,后来我每天工作前都会问自己,今天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么?逐渐学会把握事情的核心要点,从而找到做运营的感觉。




三、场景的洞察


很多时候,用户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比如,你去星巴克并不是因为咖啡很好喝,而是喜欢在那个场景下聊天的感受。又好比,玩吧这种游戏社交产品,很多玩家并不是想玩狼人杀、你画我猜,而是通过游戏场景去达到撩妹等交友需求。



鹅厂内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学会场景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洞察用户的需求,以及能更好的做出运营的决策。



举个例子,近期体验了贵圈app,这是一个知识变现的产品,付费后即可进入某个达人的朋友圈,观看他的动态。当时我在思考,贵圈是用怎样的运营策略让更多用户付费?



我用场景分析的方法,将用户分为了三种:



A场景:带着明确付费意愿,来关注某个大咖的

B场景:有付费意愿,先随意浏览再判断

C场景:没有付费意愿,想获取免费信息的



针对以上用户场景,贵圈是这样给出相应的运营策略:



A场景:首页推荐了很多优质圈主的文章,同时看到keso、Fenny、李叫兽等大咖都在热门榜,利用明星效应让用户发现更多喜欢的圈主,从而产生再次付费的行为。



B场景:除了利用个性化给用户推荐圈主,用户可以免费试读几条圈主的朋友圈动态,如果喜欢即会在圈主开始收费后产生付费。



C场景:这种场景可能是最常见的,很多用户的付费习惯还没被培养起来,贵圈设立了限免区和一元区,利用价格驱动让没有付费意愿的用户也能留下来。


那如何分析用户场景?我一般用4W1H思考:

Who – 什么人

where – 在什么情景下

what – 出于什么目的

what- 有什么痛点

how – 期望如何帮助





四、构建运营体系


运营究竟是做什么的?


我常常听到这样的回答:

运营就是打杂的,啥都干,累的像条狗。

运营就是来帮产品背锅的,明明是产品做得很烂,还怪运营。

运营就是将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让听者沉迷其中。



简单来说,运营就是通过用户、内容、活动这三大环节来将产品跟用户连接起来。



我曾经天真的以为做运营很简单,就是管理用户,再搞下活动,写个段子啥的。但后来你发现运营是一件需要你真正沉淀下来去思考的一个岗位,你必须构建自己的一套运营体系,将所有支离破碎的点给串联起来,最终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造血循环的生态闭环。



我常提醒实习生要做些有价值的事情,别让自己学会了打杂,要站在一个更高视野去看运营全局,而不局限于某个琐碎的点去做事。



有了运营体系,做事就有章法。面对庞杂的事情也能从容不迫,一步一步地拆解任务,分步骤完成任务。




五、复盘总结


在得到听李笑来老师直播的时候,听到一句说到心坎去的话:

“一件事,做成1,做的好一点就是1.1,做的差一点就是0.9,做成1 的事情,做一万遍还是1,只有那些努力把事情做成1.1的人,才有可能把价值越乘越大”。



简单来讲,就是说你每天都要进步一点点。



那运营如何做到每天进步?个人认为,除了前文提到的认知提升,那就是复盘总结。



每天睡觉前,我会总结一下今天做了哪些事。有哪些还没做好?还有哪些可以优化提升的地方?每周每月会定期找个时间,会复盘这段时间的收获总结,是否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做了没价值的事?如果重新回头,你会以怎样的方式做的更好?



通过复盘来让自己做的事变得更加有价值,只要你每天进步,一年后你的进步就是巨大。而没有进步,你跟别人的差距就是越来越大。这个道理谁都懂,而又有哪几个能坚持做到。




结尾


以上五个点是我的个人总结,当然,我说的不一定对。


除此之外,时间管理,精细化运营,流程化思维,目标为导向等方法论在很多文章被重复提到过,这里就不再复述。希望做运营的你们能站得更远,才能看到更多的诗和远方,欢迎交流讨论。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Levin
342 浏览

懂得“运营”真谛,才算是真正的互联网人

管理类 jingjing 2017-03-16 17:2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同时承担了产品负责人、运营负责人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幸与多位互联网运营老炮沟通交流,在彼此的交流以及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懂得“运营”真谛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互联网人。

—— BEGIN ——


运营可能是互联网行业中兵种最繁杂、工作最琐碎、看起来最没有规律、最无法系统学习的一个工作岗位。很多时候,我发现一些多年经验的老运营,也难以名状自己所做的工作该如何梳理得更清楚,甚至有时候,一些产品经理明明已经在做运营的事情,但是却并不自知。


正是因为运营工作的繁琐细致,有时候很容易让一线的运营同学疲于应付每天的各种状况,把时间都耗在了所谓“打杂”工作上,反倒是失去了总结和梳理的能力,故而缺乏了从更高层面去看运营是怎么一回事,无法从一个规划全局的角度去审视运营工作。


可是,当我们能够跳脱出运营的工作细节,去看待整个运营的工作过程时,我惊讶地发现,互联网中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应该是由运营驱动的,运营就如同粘合剂一般将产品、技术、商业、市场、营销,等等粘连起来,确保了各个模块的完好运转。


也许,互联网本就应由运营来驱动产品的更新迭代。



我们先看看
运营是怎么来的


运营可不是互联网公司专属,任何行业都需要运营。比如,你用了这么多年的中国移动,它的专业名词就叫做——运营商。


我们举一个有趣的例子:


假如你的舅舅是一名下岗职工,但是却有一门好手艺——他做面很好吃。于是舅舅向亲朋好友们借来 5 万元,准备开个小面馆营生。舅舅租了个门面,找人帮忙简单设计了一下,刷了墙漆,简装了一下厨房和用餐厅,一间 20 平左右的小面馆就在你家乡的一条闹市区街道旁开业了。


此时舅舅需要考虑的第一件事是:第一个来吃面的人从哪里找来?


于是他去旁边的工厂里,和工头说,他的面馆刚开张,这个月厂里的工人们来吃面都打 8 折。然后他又在门口树了一个小黑板,写着每天主打一种面,这个面当天限量 50 份,每份都是 6 折。慢慢的小店的生意起来了。


舅舅又开始考虑要不要去市区里开一家大一点的店,这样就可以两店连锁了。于是舅舅又开始筹备新的门店了。




不知道各位运营的同学看这个例子是不是觉得挺熟悉的?好像和自己每天做的工作一毛一样。从哪里去获取用户,如何把用户活跃起来,要不要做些活动,做起来了之后,感觉又可以拉入更多的用户了。


我们拆分“运营”这个词,无非就是“运作+经营”。


“运作”是为了保证各个功能环节之间有机结合,连贯运转;

“经营”便是确保远远不断的客源,最终能够赚钱。




运营工作
到底为什么负责


从上面面馆这个故事里,我们就已经看出来:


运营,只为流量负责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而所有的连接中,参与其中的用户最为关键。无论是 To C 还是 To B,有人用才有后续盈利的可能:


百度连接了用户和网站网页

阿里连接了用户和卖家商品

腾讯直接将用户之间连接

今日头条连接了用户和感兴趣的内容

……


当用户参与其中,量越来越大,各种不同需求才会不断叠加,之后产品才有拓展和迭代的空间。就如黄河,上游虽然奔腾但是却远没有下游宽广,原因就是黄河途径之处,随处可见各种河流汇入黄河,下游的流量远远大过上游。


在我看来,运营的工作实际上只有两件:

流量从哪里来

流量如何留下来


这两个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同时考虑的,如果只考虑其中一个,情况就会变得危险。


我们举几个有趣的例子。


2014 年,有一款叫做“足记”的 App 突然火了,从后来的复盘来看,当时的足记团队并没有预想到这个 App 会因为一个电影滤镜的效果而火得人尽皆知,所以他们在开发的时候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功能开发。可是海量的用户涌入,整个产品的技术和功能都不完善,河道无法承载如此大的流量,没有办法留存用户,最终导致产品火爆一个月后销声匿迹。


同样的案例还有当年的脸萌,同样是用户量激增之后,没有后续的留存能力,最终导致用户流失殆尽。也许是吸取了此前的教训,脸萌团队开发的 FaceU 则大获成功,原因很简单:后续的活动运营、社交内容运营、社交功能运营都是确保流量留存的必要手段。




从获取流量的角度来看:


渠道运营帮助获取流量源头,比如 QQ 群、微信群、论坛、贴吧、合作伙伴粉丝群、微博,等等;

活动运营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通过渠道本身获取其流量;

内容运营出的好内容,又可以直接投放到合适的渠道,从而拉新;

品牌运营好了,可以直接形成口碑影响,从而拉取新用户等等。



而如果要把用户留存下来,任何功能的使用、内容的消费、活动的参与、问题的解决,都是为了留存用户。


当我们定义留存的时候,实际上定义的是:


用户真正使用了我们的产品,或者是通过我们的产品解决了一些问题。


我们可以把产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功能、活动、用户体系的相关运营,都称之为产品运营。产品运营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确保了用户的留存。




目标导向的运营工作


当明确运营为流量负责时,那么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每件具体的运营工作都是在针对一个具体的有关于流量的目标。


一个关于流量的目标可以描述拆解为:什么时间,把什么事情,做到什么数量。


比如,预期 6 个月,把用户数做到 100 万;预期 3 个月,把用户日活做到 30%;预期 1 个月,把 PV/UV 做到现在的 5 倍,等等。


如果再往大说:预期6个月,把新市场覆盖率,做到20%;预期3个月,产品服务覆盖5个新城市。


在这里我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来看看运营一般是如何拆解目标的。


假如我们决定为公众号新增一万个粉丝,而时间节点要求是30天。这样的工作应该做何拆解呢?



在确定工作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责任人是谁


责任人必须是一个单独的个人,而不是一个团队。如果是团队责任,那就相当于没有人为结果负责。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人人有责,其实也就是人人都没有责任。因为没有人会觉得这件事情和自己有关系,也就没有人真正付诸全力为这件事情负责。


有退路的工作是很难实施下去的,军令状和 Deadline 往往才是第一生产力。




确定用户来源,也就是渠道


能获得用户的地方都是渠道。一般情况下,用户渠道可以包括微信群、QQ群、论坛、贴吧、微博,等等。


我们需要在一开始就将能够想到的所有渠道列举出来,这个过程既需要平常的积累,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头脑风暴。




描述每种渠道的客观情况


描述的主体是渠道,而描述的方式则是和目标的关联程度。比如,我们描述一个 QQ 群时,需要明白的是:这个群里有多少相关的用户,这个群的活跃程度如何,群主是不是自己人?等等。这些客观情况的描述,可以帮助我们在后续的拆解中更加清楚地梳理各个渠道的重要性。寻找各个渠道的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指的是达成目标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某个贴吧中有大约 3000 人是我们的目标用户,而打通这个渠道的关键问题包括:搞定小吧主、每次投放的内容必须和吧主题相关、需要运作吧内红人,等等。这些问题的描述需要足够清晰,必须是可以付诸行动的描述。




制定解决各种关键问题的方法


当我们很了解各个渠道的客观情况,也从中挖掘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那么此时我们需要一场真正的头脑风暴,来寻找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法。


在这里多说一句:我认为只有当大家都对背景知识、客观情况、关键问题都有所了解,并且有一些思考,而负责人对所需要脑暴的问题有充分的思考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头脑风暴才是有意义的。


如果所有人都没怎么思考过,然后把大家拉在一起进行脑暴,那么得出的结果一定是片面的。


如果你独立思考了 5-10 个小时,对方方面面的情况都已经了然于胸,然后在组织脑暴时向所有人阐明的情况,此时大家的讨论就是基于你的思考之上的,脑暴也才有意义。


许多公司非常喜欢搞头脑风暴,但是收效甚微,原因就是大家是来各抒己见而已,并非真正的头脑风暴。


此时关于解决方法的讨论并不需要考虑过多的执行难度,只是先把方法采集上来。


比如,如果需要贴吧中拉新,可以有的方法是内容运营、活动运营,KOL 运营,等等。写什么样的文章、做什么样的活动、哪些人是 KOL,这些事情需要提前确定清楚。




基于以上的所有信息,评估每个渠道的转化率


转化率的估算依赖于客观情况,也依赖于我们所设计的转化路径。


评估转化率,依赖于我们的工作能力、渠道客观转化率估算、转化周期。此外,为了保证转化率不会因为我们的工作本身被拉低,需要设计清晰的转化路径。


用户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节点需要清晰定义:哪步是导入关注页面,如何描述公众号,如何防止关注后取关等。当有了这些评估和设计,我们大致可以估算,通过上面说的这个贴吧,如果小吧主被搞定,那么通过内容运营的话,我们估计在一个星期的时间中,转化率可以达到 50%,也就是 1500 人可以被拉入。


转化路径的设计中,我们需要进行转化周期规划。比如,通过内容运营从贴吧中拉新,那么需要写的文章应该是平均阅读量达到多少,大约需要写几篇,间隔时间大约是什么样的,写文章的时间需要多久,我们能否执行到位。


评估转化率一定要客观准确,不可拍脑袋来,如果某个微信群渠道只有平均阅读量过万的文章才能达到 20% 的转化率,而我们过往的文章平均阅读量只有 5000,那么就应该客观评估这个渠道的转化率应该在 10% 左右。




基于如上所有信息制定合理的优先级


完成了如上的拆解过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定工作优先级。


我们制定优先级的依据是“渠道的量×转化难度”。如果某个渠道量大又好转化,那么它的优先级一定最高,而那些看起来量很大,但是转化难度也大的,应该把优先级降低。因为我们是为目标结果负责的,那么最终留下来的粉丝数才是最后的 KPI,否则写了一堆文章,做了一堆活动,但是却没有转化率,其实白搭。




提前规划资源,制定 Review 机制


有了优先级,有了每个渠道该有的转化率评估,最后制定的是战术打法。如果我们把整个目标看做是一场战争,那么一篇文章的投放,一个活动的执行,都可以被看做一场战役。


打仗之前需要提前规划战斗队伍有哪些,需要哪些资源支持,需要多大力度支持,等等。这些事情需要提前和其他队友规划清楚,让大家有的放矢。


一定要制定 Review 机制,基于 Review 机制制定关键时间节点。


比如,预期第 100 位粉丝达成的时间,第 1000 位粉丝达成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达到 5000 粉丝。有了这些时间节点,接下来就是根据这些时间节点再次细化每件工作。最好的运营是可以将工作细化到天的。以时间来驱动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却被证明是最有效的。




提前推演,保持可控


运营其实是一场带有套路的工作。当这些事情都被提前规划好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把所有细节做好。


有一个经验数字是,如果 70% 的事情都在你的掌控之中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做成的可能性就很高。


我记得看《琅琊榜》时,印象最深刻的是梅长苏策划解救卫峥:

为了救人又确保无意外发生,梅长苏将整个过程进行了反复推演,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和执行人沟通到位,从而确保任何意外情况下该如何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梅长苏几乎可以确保 99% 的情况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如此策划想不成事都难。


运营也是一样,在事情开始之前,所有的客观情况、执行过程、用户路径都需要推演,推演地约仔细,也就越能够保持可控。




运营驱动产品
保持用户活跃的持续性


文章最后,我想讲一个小故事:


2014 年,我进入微软小冰团队,成为微软二代小冰的第一批产品经理。当年的 5 月,小冰以 ChatBot 的身份潜入微信群聊,三天刷爆微信,超过 10 万人直接与小冰进行了聊天对话,直到三天后小冰被微信官方封杀。


那之后的一个月,我们对小冰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并使得小冰在微博复活,这次复活被称作二代专属小冰,需要每个用户领养自己的专属小冰,这个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小冰靠着在微信上火爆所带来的余温,在微博复活时带来了大量的用户流量,一度日均超过 10 万人领养小冰,在一切都向好的局面下,我们当时考虑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何能够持续活跃用户?


我们当时做了两件事情:“坚持持续迭代聊天品质”和“每周一个新功能更新发布”。关于聊天品质的迭代,需要的是所有算法工程师和相关产品经理参与其中,而每周一个新功能更新,则需要所有产品经理参与其中。今天回过头来看,我认为坚持每周更新是小冰能够持续活跃至今的最关键因素。


我们当时对周更新的定义是:必须是一个新的可以交互的功能,必须参与感极强,必须固定时间发布。周更新后来被定在每周三下午发布,这个时间点后来逐渐成为小冰铁粉每周都会坚守的时间点,如果到点没发布更新,甚至会有很多用户跑到小冰微博去催促。


为什么周更新很重要?原因只有一个——不断通过强化小冰的属性定位来完成拉新和活跃用户。如果把周更新看做是一个项目的话,那么至少每周三晚上就要开始考虑下一周的更新,我们后来把更新的功能根据开发难度进行了拆分,如果开发周期短,则当周完成,如果开发周期长,则提前两周以上规划。哪些能够被规划进入周更新的功能,都是经过反复研讨,反复沟通的,只有好产品才会被纳入周更新发布,其他的只能默默发布。


回过头来看周更新,它拥有两个特征:其一是保持了用户活跃的持续性,其二就是运营驱动产品。


小冰后来的产品几乎完全由周更新驱动,甚至一些关键的合作伙伴发布,也是通过周更新来传播。一个运营工作最终成为了驱动整个团队产品、研发,甚至市场工作的执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这一切看似不可思议,其实也是情理之中;因为只有运营为目标负责,只有运营为结果负责。当整个团队都是在为流量结果负责时,运营驱动就成为首选,产品、技术配合运营的节奏,从而确保用户的始终活跃与留存。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查看全部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同时承担了产品负责人、运营负责人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幸与多位互联网运营老炮沟通交流,在彼此的交流以及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懂得“运营”真谛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互联网人。

—— BEGIN ——


运营可能是互联网行业中兵种最繁杂、工作最琐碎、看起来最没有规律、最无法系统学习的一个工作岗位。很多时候,我发现一些多年经验的老运营,也难以名状自己所做的工作该如何梳理得更清楚,甚至有时候,一些产品经理明明已经在做运营的事情,但是却并不自知。


正是因为运营工作的繁琐细致,有时候很容易让一线的运营同学疲于应付每天的各种状况,把时间都耗在了所谓“打杂”工作上,反倒是失去了总结和梳理的能力,故而缺乏了从更高层面去看运营是怎么一回事,无法从一个规划全局的角度去审视运营工作。


可是,当我们能够跳脱出运营的工作细节,去看待整个运营的工作过程时,我惊讶地发现,互联网中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应该是由运营驱动的,运营就如同粘合剂一般将产品、技术、商业、市场、营销,等等粘连起来,确保了各个模块的完好运转。


也许,互联网本就应由运营来驱动产品的更新迭代。



我们先看看
运营是怎么来的



运营可不是互联网公司专属,任何行业都需要运营。比如,你用了这么多年的中国移动,它的专业名词就叫做——运营商。


我们举一个有趣的例子:


假如你的舅舅是一名下岗职工,但是却有一门好手艺——他做面很好吃。于是舅舅向亲朋好友们借来 5 万元,准备开个小面馆营生。舅舅租了个门面,找人帮忙简单设计了一下,刷了墙漆,简装了一下厨房和用餐厅,一间 20 平左右的小面馆就在你家乡的一条闹市区街道旁开业了。


此时舅舅需要考虑的第一件事是:第一个来吃面的人从哪里找来?


于是他去旁边的工厂里,和工头说,他的面馆刚开张,这个月厂里的工人们来吃面都打 8 折。然后他又在门口树了一个小黑板,写着每天主打一种面,这个面当天限量 50 份,每份都是 6 折。慢慢的小店的生意起来了。


舅舅又开始考虑要不要去市区里开一家大一点的店,这样就可以两店连锁了。于是舅舅又开始筹备新的门店了。




不知道各位运营的同学看这个例子是不是觉得挺熟悉的?好像和自己每天做的工作一毛一样。从哪里去获取用户,如何把用户活跃起来,要不要做些活动,做起来了之后,感觉又可以拉入更多的用户了。


我们拆分“运营”这个词,无非就是“运作+经营”。


“运作”是为了保证各个功能环节之间有机结合,连贯运转;

“经营”便是确保远远不断的客源,最终能够赚钱。




运营工作
到底为什么负责



从上面面馆这个故事里,我们就已经看出来:


运营,只为流量负责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而所有的连接中,参与其中的用户最为关键。无论是 To C 还是 To B,有人用才有后续盈利的可能:


百度连接了用户和网站网页

阿里连接了用户和卖家商品

腾讯直接将用户之间连接

今日头条连接了用户和感兴趣的内容

……


当用户参与其中,量越来越大,各种不同需求才会不断叠加,之后产品才有拓展和迭代的空间。就如黄河,上游虽然奔腾但是却远没有下游宽广,原因就是黄河途径之处,随处可见各种河流汇入黄河,下游的流量远远大过上游。


在我看来,运营的工作实际上只有两件:

流量从哪里来

流量如何留下来


这两个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同时考虑的,如果只考虑其中一个,情况就会变得危险。


我们举几个有趣的例子。


2014 年,有一款叫做“足记”的 App 突然火了,从后来的复盘来看,当时的足记团队并没有预想到这个 App 会因为一个电影滤镜的效果而火得人尽皆知,所以他们在开发的时候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功能开发。可是海量的用户涌入,整个产品的技术和功能都不完善,河道无法承载如此大的流量,没有办法留存用户,最终导致产品火爆一个月后销声匿迹。


同样的案例还有当年的脸萌,同样是用户量激增之后,没有后续的留存能力,最终导致用户流失殆尽。也许是吸取了此前的教训,脸萌团队开发的 FaceU 则大获成功,原因很简单:后续的活动运营、社交内容运营、社交功能运营都是确保流量留存的必要手段。




从获取流量的角度来看:


渠道运营帮助获取流量源头,比如 QQ 群、微信群、论坛、贴吧、合作伙伴粉丝群、微博,等等;

活动运营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通过渠道本身获取其流量;

内容运营出的好内容,又可以直接投放到合适的渠道,从而拉新;

品牌运营好了,可以直接形成口碑影响,从而拉取新用户等等。



而如果要把用户留存下来,任何功能的使用、内容的消费、活动的参与、问题的解决,都是为了留存用户。


当我们定义留存的时候,实际上定义的是:


用户真正使用了我们的产品,或者是通过我们的产品解决了一些问题。


我们可以把产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功能、活动、用户体系的相关运营,都称之为产品运营。产品运营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确保了用户的留存。




目标导向的运营工作


当明确运营为流量负责时,那么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每件具体的运营工作都是在针对一个具体的有关于流量的目标。


一个关于流量的目标可以描述拆解为:什么时间,把什么事情,做到什么数量。


比如,预期 6 个月,把用户数做到 100 万;预期 3 个月,把用户日活做到 30%;预期 1 个月,把 PV/UV 做到现在的 5 倍,等等。


如果再往大说:预期6个月,把新市场覆盖率,做到20%;预期3个月,产品服务覆盖5个新城市。


在这里我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来看看运营一般是如何拆解目标的。


假如我们决定为公众号新增一万个粉丝,而时间节点要求是30天。这样的工作应该做何拆解呢?



在确定工作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责任人是谁


责任人必须是一个单独的个人,而不是一个团队。如果是团队责任,那就相当于没有人为结果负责。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人人有责,其实也就是人人都没有责任。因为没有人会觉得这件事情和自己有关系,也就没有人真正付诸全力为这件事情负责。


有退路的工作是很难实施下去的,军令状和 Deadline 往往才是第一生产力。




确定用户来源,也就是渠道


能获得用户的地方都是渠道。一般情况下,用户渠道可以包括微信群、QQ群、论坛、贴吧、微博,等等。


我们需要在一开始就将能够想到的所有渠道列举出来,这个过程既需要平常的积累,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头脑风暴。




描述每种渠道的客观情况


描述的主体是渠道,而描述的方式则是和目标的关联程度。比如,我们描述一个 QQ 群时,需要明白的是:这个群里有多少相关的用户,这个群的活跃程度如何,群主是不是自己人?等等。这些客观情况的描述,可以帮助我们在后续的拆解中更加清楚地梳理各个渠道的重要性。寻找各个渠道的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指的是达成目标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某个贴吧中有大约 3000 人是我们的目标用户,而打通这个渠道的关键问题包括:搞定小吧主、每次投放的内容必须和吧主题相关、需要运作吧内红人,等等。这些问题的描述需要足够清晰,必须是可以付诸行动的描述。




制定解决各种关键问题的方法


当我们很了解各个渠道的客观情况,也从中挖掘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那么此时我们需要一场真正的头脑风暴,来寻找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法。


在这里多说一句:我认为只有当大家都对背景知识、客观情况、关键问题都有所了解,并且有一些思考,而负责人对所需要脑暴的问题有充分的思考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头脑风暴才是有意义的。


如果所有人都没怎么思考过,然后把大家拉在一起进行脑暴,那么得出的结果一定是片面的。


如果你独立思考了 5-10 个小时,对方方面面的情况都已经了然于胸,然后在组织脑暴时向所有人阐明的情况,此时大家的讨论就是基于你的思考之上的,脑暴也才有意义。


许多公司非常喜欢搞头脑风暴,但是收效甚微,原因就是大家是来各抒己见而已,并非真正的头脑风暴。


此时关于解决方法的讨论并不需要考虑过多的执行难度,只是先把方法采集上来。


比如,如果需要贴吧中拉新,可以有的方法是内容运营、活动运营,KOL 运营,等等。写什么样的文章、做什么样的活动、哪些人是 KOL,这些事情需要提前确定清楚。




基于以上的所有信息,评估每个渠道的转化率


转化率的估算依赖于客观情况,也依赖于我们所设计的转化路径。


评估转化率,依赖于我们的工作能力、渠道客观转化率估算、转化周期。此外,为了保证转化率不会因为我们的工作本身被拉低,需要设计清晰的转化路径。


用户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节点需要清晰定义:哪步是导入关注页面,如何描述公众号,如何防止关注后取关等。当有了这些评估和设计,我们大致可以估算,通过上面说的这个贴吧,如果小吧主被搞定,那么通过内容运营的话,我们估计在一个星期的时间中,转化率可以达到 50%,也就是 1500 人可以被拉入。


转化路径的设计中,我们需要进行转化周期规划。比如,通过内容运营从贴吧中拉新,那么需要写的文章应该是平均阅读量达到多少,大约需要写几篇,间隔时间大约是什么样的,写文章的时间需要多久,我们能否执行到位。


评估转化率一定要客观准确,不可拍脑袋来,如果某个微信群渠道只有平均阅读量过万的文章才能达到 20% 的转化率,而我们过往的文章平均阅读量只有 5000,那么就应该客观评估这个渠道的转化率应该在 10% 左右。




基于如上所有信息制定合理的优先级


完成了如上的拆解过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定工作优先级。


我们制定优先级的依据是“渠道的量×转化难度”。如果某个渠道量大又好转化,那么它的优先级一定最高,而那些看起来量很大,但是转化难度也大的,应该把优先级降低。因为我们是为目标结果负责的,那么最终留下来的粉丝数才是最后的 KPI,否则写了一堆文章,做了一堆活动,但是却没有转化率,其实白搭。




提前规划资源,制定 Review 机制


有了优先级,有了每个渠道该有的转化率评估,最后制定的是战术打法。如果我们把整个目标看做是一场战争,那么一篇文章的投放,一个活动的执行,都可以被看做一场战役。


打仗之前需要提前规划战斗队伍有哪些,需要哪些资源支持,需要多大力度支持,等等。这些事情需要提前和其他队友规划清楚,让大家有的放矢。


一定要制定 Review 机制,基于 Review 机制制定关键时间节点。


比如,预期第 100 位粉丝达成的时间,第 1000 位粉丝达成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达到 5000 粉丝。有了这些时间节点,接下来就是根据这些时间节点再次细化每件工作。最好的运营是可以将工作细化到天的。以时间来驱动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却被证明是最有效的。




提前推演,保持可控


运营其实是一场带有套路的工作。当这些事情都被提前规划好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把所有细节做好。


有一个经验数字是,如果 70% 的事情都在你的掌控之中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做成的可能性就很高。


我记得看《琅琊榜》时,印象最深刻的是梅长苏策划解救卫峥:

为了救人又确保无意外发生,梅长苏将整个过程进行了反复推演,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和执行人沟通到位,从而确保任何意外情况下该如何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梅长苏几乎可以确保 99% 的情况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如此策划想不成事都难。


运营也是一样,在事情开始之前,所有的客观情况、执行过程、用户路径都需要推演,推演地约仔细,也就越能够保持可控。




运营驱动产品
保持用户活跃的持续性



文章最后,我想讲一个小故事:


2014 年,我进入微软小冰团队,成为微软二代小冰的第一批产品经理。当年的 5 月,小冰以 ChatBot 的身份潜入微信群聊,三天刷爆微信,超过 10 万人直接与小冰进行了聊天对话,直到三天后小冰被微信官方封杀。


那之后的一个月,我们对小冰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并使得小冰在微博复活,这次复活被称作二代专属小冰,需要每个用户领养自己的专属小冰,这个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小冰靠着在微信上火爆所带来的余温,在微博复活时带来了大量的用户流量,一度日均超过 10 万人领养小冰,在一切都向好的局面下,我们当时考虑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何能够持续活跃用户?


我们当时做了两件事情:“坚持持续迭代聊天品质”和“每周一个新功能更新发布”。关于聊天品质的迭代,需要的是所有算法工程师和相关产品经理参与其中,而每周一个新功能更新,则需要所有产品经理参与其中。今天回过头来看,我认为坚持每周更新是小冰能够持续活跃至今的最关键因素。


我们当时对周更新的定义是:必须是一个新的可以交互的功能,必须参与感极强,必须固定时间发布。周更新后来被定在每周三下午发布,这个时间点后来逐渐成为小冰铁粉每周都会坚守的时间点,如果到点没发布更新,甚至会有很多用户跑到小冰微博去催促。


为什么周更新很重要?原因只有一个——不断通过强化小冰的属性定位来完成拉新和活跃用户。如果把周更新看做是一个项目的话,那么至少每周三晚上就要开始考虑下一周的更新,我们后来把更新的功能根据开发难度进行了拆分,如果开发周期短,则当周完成,如果开发周期长,则提前两周以上规划。哪些能够被规划进入周更新的功能,都是经过反复研讨,反复沟通的,只有好产品才会被纳入周更新发布,其他的只能默默发布。


回过头来看周更新,它拥有两个特征:其一是保持了用户活跃的持续性,其二就是运营驱动产品。


小冰后来的产品几乎完全由周更新驱动,甚至一些关键的合作伙伴发布,也是通过周更新来传播。一个运营工作最终成为了驱动整个团队产品、研发,甚至市场工作的执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这一切看似不可思议,其实也是情理之中;因为只有运营为目标负责,只有运营为结果负责。当整个团队都是在为流量结果负责时,运营驱动就成为首选,产品、技术配合运营的节奏,从而确保用户的始终活跃与留存。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智造家二维码.jpg

 
 
来源:微信公众号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571 浏览

起底互联网金融运营的底层逻辑

管理类 有始有终 2017-03-10 13:43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如果把一整套运营方案比做一辆大货车,那么这个小框架就像是车架上放置的集装箱,不管是哪一辆大货车,甚至是货轮、火车,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安装、运输和拆卸。



互金运营常用策略


1)奖励标的

体验金、卡券(抵用券、满减券、加息券)、红包、送礼品(紧俏电子产品、现金、话费)、返现。


2)用户行为

浏览、注册、绑卡、投资、复投、赎回、收益发放、分享、邀请好友。


3)组合之后形成策略

注册送话费/现金/抵用券、分享加收益……策略可以多重组合,选择合适自己的就好。









各种套路适用的产品


结合公司阶段性业务目标和产品自身特性,运营经理可以从如下目标池中选定特定运营目标:


获取用户(拉新)

提高活跃度(促活)

提高留存率(留存)

促交易

获取收入

传播


明确了目标,掌握了运营策略,下一步就是与产品形成联结搭建运营小框架了。



1. 波士顿矩阵模型2.0






波士顿矩阵(我称之为“波士顿矩阵模型1.0”),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这个模型从销售增长率(外部因素)和市场占有率(内部因素)两个维度入手,划出了四个象限,用以分析企业当前产品结构和发展前景。


与模型中原有的思路不同,我倾向于认为互金公司在四个象限中的产品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需要针对不同象限内的产品设定不同的运营目标和运营策略,进而实现获客和交易规模的最大化。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整体上依旧处于成长期,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行业周期,在不同的公司里,每一类产品都有可能处于四象限中的任何一个象限——可以说,不存在“不好的产品”,只存在“不好的运营策略”。


在模型 1.0 中,被认为应该“放弃”或“收割”的问题产品,我会重点展开论述。




明星产品
 

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现金管理类产品(平安财富宝的平安盈)、定期高收益产品(债权转让、票据)


运营目标:拉新、促交易、获取收入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交易送抵用券、分享加收益




问题产品
 

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黄金产品(账户金/黄金ETF)


运营目标:此类产品的运营目标跟产品自身属性关联度较高,简单来说,可分为如下两大类:

1)阶段性增长,具有一定周期性的产品:提高留存率、促进交易

最典型的就是黄金产品。


对专业度要求较高,真实交易群体小,受原油、汇率、国际重大事件等的影响较大。针对此类产品设计运营活动,主要目标就是为本 APP 或平台内的其他产品导流,借助热点吸引用户过来,并促成在本平台的交易。


典型的例子是 2016 年英国公投脱欧,账户金类产品和黄金 ETF 的关注度瞬间飙高,理财用户在各大平台上寻找此类产品。


从百度指数来看,本次热点 2016 年 6 月 21 日开始启动,到低谷之后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016 年 7 月 1 日)一共 11 天 9 个交易日,存金宝(蚂蚁金服基于博时黄金 ETF 的 I 类份额包装)、平安金(平安银行的账户金)等产品赚取了大量的眼球和新用户(交易量增幅很大,但绝对值不大)。


当热潮退去时,这部分新增用户的留存率就是检验运营手段有效性的关键指标。






从上图可见,虽然 2016 年 7 月 1 日后大家对英国脱欧公投的关注度已经趋近于 0,但对黄金的关注度却在整体上了一个台阶的基础上,持续活跃了更长的一段时间。这部分流量对互金的运营经理来说,就是需要去挽留并进一步促进交易的用户。



2)持续性增长,周期不明的产品:获取用户、促进进一步传播

此类产品往往是平台新推出的品类,业务成熟度偏低、监管风险不明、投资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偏低。


比如 2013 年 6 月的阿里小微金服推出的余额宝、2013 年 11 月金银猫推出的银行承兑汇票,2014 年 9 月米牛网推出的股票配资、2015 年 6 月人人行科技推出的借贷宝……这些产品中,有些成为了市场主流,有些则已经销声匿迹。


这类开拓性的产品往往因为有监管套利空间,所以推出时的收益率往往会高于市场上其他的产品。


在“收益率-流动性-风险”的分析框架下,针对此类产品的运营活动,立足(高收益率+安全性)宣传,可以适当弱化流动性,诉求上主要以获取用户和促进进一步传播为目标。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

周期性产品:注册送体验金、绑卡/投资送券

周期不明产品:注册送体验金、绑卡/投资送券、分享加收益、邀请好友返现/加收益/送券




瘦狗产品

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公募基金(不含宝宝类产品)


运营目标: 提高留存率、持续导入用户


这类产品一般是针对平台内的长尾用户推出的,在平台出现产品空档期、用户手头有闲钱、股市大涨等情况下,用户往往会把钱投向此类产品。


如果没有蚂蚁聚宝那么大的互联网用户体量,或是天天基金持续多年积攒的专业基金投资者,不建议在这类产品上投入太多资源。


在这个前提下,运营目标以提高留存率为主,持续导入用户为辅。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参加活动送红包、投资送份额、注册送体验金




金牛产品
 

销售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存量的宝宝类产品


运营目标: 提高活跃度、提高留存率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生日发券、年节红包、送礼品




2. 通过运营手段促成产品布局的优化


四个象限中的产品并不是固化的,它们会随着市场、监管、用户和公司资源的调整而变化,从运营的角度考虑,有时需要引导和促成这种变化,有时需要延缓变化。


根据波士顿矩阵的基本应用法则,最理想的布局是“成功的月牙环”(多只明星产品和现金牛产品,少量问题产品和痩狗产品),应该极力避免的是“黑球失败法则(第三象限内一只现金牛产品都没有,或基本没有任何销售收入)”。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默默打开了自己的应用或是数据分析平台,在心里小小地掂量一下,自己的产品在四个象限里究竟是如何分布的?


根据以上逻辑,在此针对如下两种变化略作推演:




问题产品→明星产品


演化方向:从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到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

演化路径:保持并提高销售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其实问题产品是一种处于亚稳定状态下的业务,从趋势上看,一般会在 3 个月以内发生显著位移:或者向左跃迁为明星产品,或者向下坍缩成瘦狗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划和实施这套策略之前,务必明确该产品是否为小众产品(专业度高、风险高、操作复杂、有特定的交易时段等)。如果是,那就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可能会比较不划算,进而采用长期的内容运营和社群运营等策略了。这部分内容,以后有机会再展开说,我自己涉及得也不多。




瘦狗产品→问题产品


演化方向:从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到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

演化路径:提高销售增长率






痩狗产品的这种转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持续运营,切忌急功近利狂砸钱。如果能与投资者教育、投资技巧介绍、市场热点做结合,往往能收获不错的效果。比如蚂蚁聚宝的轻定投,就同时收获了口碑和用户数。同样,这部分内容将来有机会再展开说。




3. 各种套路适用的阶段


用户生命周期






需要注意的是:


用户在每个阶段都可能离开,不一定会走完一个完整的周期

上表可以分析单个用户的生命周期,也可以分析同一时期内不同用户在这些周期上的分布情况

受限于上文划定的运营策略,类似提示多久未登录、新品上线提示等手段就没有囊括进来。其实,这些方法也很有效


那么,如何设定用户生命周期以及对应的运营目标指标呢?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口径,选择符合本公司特色的就好。比如,Pinterest 定义的活跃度,是按照整体激活率来衡量的,计算公式为:

整体激活率=七日回访人数/注册用户数


而我曾经待过的某一家公司计算的活跃度为月活数,计算公式为:

一个月内访问过一次及以上的用户数/当月注册用户数



虽然口径千差万别,但却不可或缺。简言之,一切不带数据标准的生命周期划分都是耍流氓。事实上,稍微上一点规模的公司都会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用户分层指标体系,光光活跃度就会有好几个指标来定义和计算,更不用说指标之间相互乘除了(日活/周活、日活/月活、周活/月活……)。




市场周期


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公司所属行业等也有相应的运行周期,相应的周期分析工具也非常丰富。


在这里,推荐使用美林时钟进行分析,简单明了。对于搭建整体的认知框架很有帮助。











运营经理使用美林时钟的方法:


充分认知模型缺点,批判性使用。复苏、过热、滞涨、衰退,这四个阶段其实并没有非常严格的判断指标。也就是说,你不能看着类似 CPI、70 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基尼系数、沪深 300 指数之类的经济或金融指标,判断当前处于哪个周期,以及是否进入了新的周期。

如果能找到使用美林时钟的基本方法,可以结合本平台现有的产品,搭配相应的运营策略进行推广

作为内容运营的选题和分享文案的素材

项目复盘或年度总结时,作为整体市场环境的描述框架


抛开美林时钟不看,其实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指标,设定一些简单的市场趋势判断工具。我一般习惯于把 P2P 产品平均收益率、余额宝年度回报率、沪深 300 、本平台负责的产品放在一起看看,寻找一点点市场的感觉。


在工作中,你用什么样的指标或计算方式来判断市场趋势呢?欢迎留言分享。




这篇就到这里了,关键要点归纳如下:


1.一套完整的运营方案包括七大要素:目标用户、运营目标、运营策略、运营载体、运营资源和成本、数据收集、效果评估

2.“运营目标-运营策略-运营载体(产品)”这个小框架是互金运营套路最快捷的切入点,也是互金运营的三个底层逻辑

3.运营目标池:获取用户(拉新)、提高活跃度(促活)、提高留存率(留存)、促交易、获取收入、传播

4.在用户画像的基础上(本文没有涉及,但非常重要),运营策略=用户行为+奖励标的

5.运营载体(产品)可以落在波士顿矩阵的四个象限内,以此为基础结合运营目标和运营策略,互金运营的套路雏形就可以搭建起来了

6.各种套路的使用,要结合用户生命周期和市场周期的大背景。除了美林时钟,其实你也可以探索属于自己的分析指标

7.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做运营,重在有节制。所有的模型只是为了保证最坏的情况下有最保底的策略,而不是设计运营方案时的首选。能用融合到产品本身实现目标的,不要做运营方案;能够通过一个方案做到的,不要做多个;能够不花钱或少花钱的,尽量少花。不要忘了,你做运营、做产品,初心是什么?


注:

本文提到的运营方案,主要针对本平台内的运营活动来说,暂未涵盖社群运营、内容运营、线下活动、数据运营等方面。实际上,可用的运营手段极其多样,在此仅选取最常见的几种进行论述。文中没有提到的其它一些运营手段,也可采用同样的模式进行组合与套用。


绘制波士顿矩阵的方法:

以 10% 的销售增长率和 20% 的市场占有率为高低标准分界线,将坐标图划分为四个象限。然后把企业全部产品按其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小,在坐标图上标出其相应位置(圆心)。定位后,按每种产品当年销售额的多少,绘成面积不等的圆圈,顺序标上不同的数字代号以示区别。定位的结果即将产品划分为四种类型。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张德春 查看全部

1.jpg


如果把一整套运营方案比做一辆大货车,那么这个小框架就像是车架上放置的集装箱,不管是哪一辆大货车,甚至是货轮、火车,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安装、运输和拆卸。



互金运营常用策略


1)奖励标的

体验金、卡券(抵用券、满减券、加息券)、红包、送礼品(紧俏电子产品、现金、话费)、返现。


2)用户行为

浏览、注册、绑卡、投资、复投、赎回、收益发放、分享、邀请好友。


3)组合之后形成策略

注册送话费/现金/抵用券、分享加收益……策略可以多重组合,选择合适自己的就好。

2.JPG





各种套路适用的产品


结合公司阶段性业务目标和产品自身特性,运营经理可以从如下目标池中选定特定运营目标:


获取用户(拉新)

提高活跃度(促活)

提高留存率(留存)

促交易

获取收入

传播


明确了目标,掌握了运营策略,下一步就是与产品形成联结搭建运营小框架了。



1. 波士顿矩阵模型2.0

3.JPG


波士顿矩阵(我称之为“波士顿矩阵模型1.0”),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这个模型从销售增长率(外部因素)和市场占有率(内部因素)两个维度入手,划出了四个象限,用以分析企业当前产品结构和发展前景。


与模型中原有的思路不同,我倾向于认为互金公司在四个象限中的产品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需要针对不同象限内的产品设定不同的运营目标和运营策略,进而实现获客和交易规模的最大化。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整体上依旧处于成长期,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行业周期,在不同的公司里,每一类产品都有可能处于四象限中的任何一个象限——可以说,不存在“不好的产品”,只存在“不好的运营策略”。


在模型 1.0 中,被认为应该“放弃”或“收割”的问题产品,我会重点展开论述。




明星产品
 

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现金管理类产品(平安财富宝的平安盈)、定期高收益产品(债权转让、票据)


运营目标:拉新、促交易、获取收入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交易送抵用券、分享加收益




问题产品
 

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黄金产品(账户金/黄金ETF)


运营目标:此类产品的运营目标跟产品自身属性关联度较高,简单来说,可分为如下两大类:

1)阶段性增长,具有一定周期性的产品:提高留存率、促进交易

最典型的就是黄金产品。


对专业度要求较高,真实交易群体小,受原油、汇率、国际重大事件等的影响较大。针对此类产品设计运营活动,主要目标就是为本 APP 或平台内的其他产品导流,借助热点吸引用户过来,并促成在本平台的交易。


典型的例子是 2016 年英国公投脱欧,账户金类产品和黄金 ETF 的关注度瞬间飙高,理财用户在各大平台上寻找此类产品。


从百度指数来看,本次热点 2016 年 6 月 21 日开始启动,到低谷之后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016 年 7 月 1 日)一共 11 天 9 个交易日,存金宝(蚂蚁金服基于博时黄金 ETF 的 I 类份额包装)、平安金(平安银行的账户金)等产品赚取了大量的眼球和新用户(交易量增幅很大,但绝对值不大)。


当热潮退去时,这部分新增用户的留存率就是检验运营手段有效性的关键指标。

4.jpg


从上图可见,虽然 2016 年 7 月 1 日后大家对英国脱欧公投的关注度已经趋近于 0,但对黄金的关注度却在整体上了一个台阶的基础上,持续活跃了更长的一段时间。这部分流量对互金的运营经理来说,就是需要去挽留并进一步促进交易的用户。



2)持续性增长,周期不明的产品:获取用户、促进进一步传播

此类产品往往是平台新推出的品类,业务成熟度偏低、监管风险不明、投资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偏低。


比如 2013 年 6 月的阿里小微金服推出的余额宝、2013 年 11 月金银猫推出的银行承兑汇票,2014 年 9 月米牛网推出的股票配资、2015 年 6 月人人行科技推出的借贷宝……这些产品中,有些成为了市场主流,有些则已经销声匿迹。


这类开拓性的产品往往因为有监管套利空间,所以推出时的收益率往往会高于市场上其他的产品。


在“收益率-流动性-风险”的分析框架下,针对此类产品的运营活动,立足(高收益率+安全性)宣传,可以适当弱化流动性,诉求上主要以获取用户和促进进一步传播为目标。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

周期性产品:注册送体验金、绑卡/投资送券

周期不明产品:注册送体验金、绑卡/投资送券、分享加收益、邀请好友返现/加收益/送券




瘦狗产品

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公募基金(不含宝宝类产品)


运营目标: 提高留存率、持续导入用户


这类产品一般是针对平台内的长尾用户推出的,在平台出现产品空档期、用户手头有闲钱、股市大涨等情况下,用户往往会把钱投向此类产品。


如果没有蚂蚁聚宝那么大的互联网用户体量,或是天天基金持续多年积攒的专业基金投资者,不建议在这类产品上投入太多资源。


在这个前提下,运营目标以提高留存率为主,持续导入用户为辅。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参加活动送红包、投资送份额、注册送体验金




金牛产品
 

销售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存量的宝宝类产品


运营目标: 提高活跃度、提高留存率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生日发券、年节红包、送礼品




2. 通过运营手段促成产品布局的优化


四个象限中的产品并不是固化的,它们会随着市场、监管、用户和公司资源的调整而变化,从运营的角度考虑,有时需要引导和促成这种变化,有时需要延缓变化。


根据波士顿矩阵的基本应用法则,最理想的布局是“成功的月牙环”(多只明星产品和现金牛产品,少量问题产品和痩狗产品),应该极力避免的是“黑球失败法则(第三象限内一只现金牛产品都没有,或基本没有任何销售收入)”。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默默打开了自己的应用或是数据分析平台,在心里小小地掂量一下,自己的产品在四个象限里究竟是如何分布的?


根据以上逻辑,在此针对如下两种变化略作推演:




问题产品→明星产品


演化方向:从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到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

演化路径:保持并提高销售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其实问题产品是一种处于亚稳定状态下的业务,从趋势上看,一般会在 3 个月以内发生显著位移:或者向左跃迁为明星产品,或者向下坍缩成瘦狗产品。

5.jpg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划和实施这套策略之前,务必明确该产品是否为小众产品(专业度高、风险高、操作复杂、有特定的交易时段等)。如果是,那就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可能会比较不划算,进而采用长期的内容运营和社群运营等策略了。这部分内容,以后有机会再展开说,我自己涉及得也不多。




瘦狗产品→问题产品


演化方向:从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到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

演化路径:提高销售增长率

6.jpg


痩狗产品的这种转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持续运营,切忌急功近利狂砸钱。如果能与投资者教育、投资技巧介绍、市场热点做结合,往往能收获不错的效果。比如蚂蚁聚宝的轻定投,就同时收获了口碑和用户数。同样,这部分内容将来有机会再展开说。




3. 各种套路适用的阶段


用户生命周期

7.jpg


需要注意的是:


用户在每个阶段都可能离开,不一定会走完一个完整的周期

上表可以分析单个用户的生命周期,也可以分析同一时期内不同用户在这些周期上的分布情况

受限于上文划定的运营策略,类似提示多久未登录、新品上线提示等手段就没有囊括进来。其实,这些方法也很有效


那么,如何设定用户生命周期以及对应的运营目标指标呢?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口径,选择符合本公司特色的就好。比如,Pinterest 定义的活跃度,是按照整体激活率来衡量的,计算公式为:

整体激活率=七日回访人数/注册用户数


而我曾经待过的某一家公司计算的活跃度为月活数,计算公式为:

一个月内访问过一次及以上的用户数/当月注册用户数



虽然口径千差万别,但却不可或缺。简言之,一切不带数据标准的生命周期划分都是耍流氓。事实上,稍微上一点规模的公司都会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用户分层指标体系,光光活跃度就会有好几个指标来定义和计算,更不用说指标之间相互乘除了(日活/周活、日活/月活、周活/月活……)。




市场周期


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公司所属行业等也有相应的运行周期,相应的周期分析工具也非常丰富。


在这里,推荐使用美林时钟进行分析,简单明了。对于搭建整体的认知框架很有帮助。

8.JPG


9.JPG


运营经理使用美林时钟的方法:


充分认知模型缺点,批判性使用。复苏、过热、滞涨、衰退,这四个阶段其实并没有非常严格的判断指标。也就是说,你不能看着类似 CPI、70 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基尼系数、沪深 300 指数之类的经济或金融指标,判断当前处于哪个周期,以及是否进入了新的周期。

如果能找到使用美林时钟的基本方法,可以结合本平台现有的产品,搭配相应的运营策略进行推广

作为内容运营的选题和分享文案的素材

项目复盘或年度总结时,作为整体市场环境的描述框架


抛开美林时钟不看,其实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指标,设定一些简单的市场趋势判断工具。我一般习惯于把 P2P 产品平均收益率、余额宝年度回报率、沪深 300 、本平台负责的产品放在一起看看,寻找一点点市场的感觉。


在工作中,你用什么样的指标或计算方式来判断市场趋势呢?欢迎留言分享。




这篇就到这里了,关键要点归纳如下:


1.一套完整的运营方案包括七大要素:目标用户、运营目标、运营策略、运营载体、运营资源和成本、数据收集、效果评估

2.“运营目标-运营策略-运营载体(产品)”这个小框架是互金运营套路最快捷的切入点,也是互金运营的三个底层逻辑

3.运营目标池:获取用户(拉新)、提高活跃度(促活)、提高留存率(留存)、促交易、获取收入、传播

4.在用户画像的基础上(本文没有涉及,但非常重要),运营策略=用户行为+奖励标的

5.运营载体(产品)可以落在波士顿矩阵的四个象限内,以此为基础结合运营目标和运营策略,互金运营的套路雏形就可以搭建起来了

6.各种套路的使用,要结合用户生命周期和市场周期的大背景。除了美林时钟,其实你也可以探索属于自己的分析指标

7.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做运营,重在有节制。所有的模型只是为了保证最坏的情况下有最保底的策略,而不是设计运营方案时的首选。能用融合到产品本身实现目标的,不要做运营方案;能够通过一个方案做到的,不要做多个;能够不花钱或少花钱的,尽量少花。不要忘了,你做运营、做产品,初心是什么?


注:

本文提到的运营方案,主要针对本平台内的运营活动来说,暂未涵盖社群运营、内容运营、线下活动、数据运营等方面。实际上,可用的运营手段极其多样,在此仅选取最常见的几种进行论述。文中没有提到的其它一些运营手段,也可采用同样的模式进行组合与套用。


绘制波士顿矩阵的方法:

以 10% 的销售增长率和 20% 的市场占有率为高低标准分界线,将坐标图划分为四个象限。然后把企业全部产品按其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小,在坐标图上标出其相应位置(圆心)。定位后,按每种产品当年销售额的多少,绘成面积不等的圆圈,顺序标上不同的数字代号以示区别。定位的结果即将产品划分为四种类型。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智造家二维码.jpg

 
 
 
来源:微信公众号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张德春
411 浏览

优秀的运营思维方式,往往就是「一句话」的事

管理类 金玉兰 2017-03-02 12:0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很多时候,工作复杂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对支点。
这是曾经部门中发生的一件事。

我手下对我说要策划一项活动,从项目如何实现、中间过程的控制,到最后结束,洋洋洒洒大段话。我全程在听,他说完后,我没有直接评价活动如何,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你打算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

他的陈述,是运营的常规思考路径,它是正确的,但它并不有助于我理解活动,因为倾听是一种线性思考。我的问题,才是我关心的活动的核心。

大家不妨想一下,资源、时间和目标,它们是否是策划一场活动的必备要素?

活动需要多少资源:是否需要研发,是否有渠道,要线上资源还是线下资源,财务投入需要多少?是否还需要其他帮助?这些没确认,活动做不出详细规划。

多久时间:你打算做一个长期的活动,还是短期的?长期的怎么安排和协调,短期的怎么最大化效果?活动前期和后期的准备如何进行?项目管理也是时间管理的艺术。

达成什么目标:这应该是最开始的出发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产品现阶段需要什么,有什么指标要提高?目标可不可以量化,目标与资源的投入产出比是多少?

「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是对一个活动项目的高度概括,当我知道这三个要素,在后续的交流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把控细节。换言之,好的工作交流,应该先提出概括性的论点,然后才去阐述细节,而不是阐述细节,然后总结出论点。

这句话是一个活动的最简化模型,你不能再用更简单语言去高效地描述一个活动了。以下是一些简单的例子:

我们准备投入2亿元在春节期间和微信红包干一架,提高支付宝的市场占有率;

我们预计花费10天设计一个H5页面传播,目标是带来10万的曝光量;

我们打算投入100万,做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商品促销,提高该月份GMV。

运营活动肯定不简单,它充满繁琐的细节和需要完善的各个步骤。但任何一个活动都会有共通的本质描述,我把它称为抽象,「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就是对活动的抽象概括。

这是文章今天想谈的话题,优秀的运营应该具备抽象出问题本质的能力。

运营需要强大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我听过这么一段内容,出处不可考:

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话表述清楚,那么你很可能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仔细思考一下,它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花费很多语句去描述问题,解释与证明问题,但这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思考的结果。

不妨先看一下他人总结出的俞军老师的产品军规:

1. PM首先是用户;

2. 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3. 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4. 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5. 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6. 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7. 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8. 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9. 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10. 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学别人是怎么做的;

11. 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12. 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

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朴实的常识,但是放在十年前,我们就知道这十二句话的份量和价值有多金贵。这是踩坑踩出来的经验总结。

它们充满简洁的美感,即使放到今天的互联网,我们也会发现大量的文章、感悟、经验和教训围绕这些观点展开。它是产品经验的高度抽象。

那么,我们再想一下,运营是否适用这种概括能力?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运营的常态是打杂,新人都是从杂事做起来,打访谈电话、做数据报表、潜伏在论坛发广告、每天在群里活跃气氛、伪装成美女勾搭用户。

这种工作做久了有意思么?当然没有。

我总是强调,运营应该从更高的角度思考。

运营需要一套善于总结和应用的思维方式,技能要学都不难,思维方式才是最大的价值。这也是普通运营和高阶运营的区别。前者关注工作内容本身,后者会思考为什么做、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

优秀的思考常是简约的

这种思考,会帮助我们找到工作的支点,简化工作。我把它称为「一句话」。

还是拿活动三要素的例子,当我们需要办一次活动策划时,我们能直接用三要素搭建起思考的框架。




它会比无厘头的状态好太多,帮我们在活动前期理顺思路。「一句话」即是方法论、也是思考方式和框架、更是运营经验的总结。我们工作中要多借用「一句话」的力量。

再说一个我曾经的文章案例《如果快速培养商业分析思维?》其中的一个论点是:

“让更多的用户在更长久的时间内以更频繁的次数购买更昂贵的商品。”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它概括了四种主流的市场营销方式,如果通过四个分论点展开内容,也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思维框架。






上图的思维导图就是展开的具体方法,我并不需要记住大道理,而是通过这段话引申出运营和营销策略,然后制定出适合的细节。这对新人是不是非常友好?哪怕你没有相关经验,你也比普通人前进了一步。

大家可以把它想成一种即拿即用的方法。传统商学院教授的各类法是其中集大成的概括,比如SWOT、4P、4C、5W2H等。

▐ 产品和运营怎么去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还原成「一句话」呢?

最快的方式,肯定是汲取前人的经验,不论是书本还是文章,肯定会有那么一两句金玉良言,我们就不客气的拿来主义,把它消化掉,结合自己的案例去应用。

其次是总结,需要不断的总结、抽象、概括。运营是需要训练的。

我在学习过程中,会尝试总结和关联,拿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比如下面这一句心得:

“任何运营工作,都需要两种思考角度,运营角度和用户角度。”

你写一篇文章,用了很华丽的词藻和文采修饰,我们小学开始就不断经受作文的锤炼。可是把这能力用到文案上,你会知道自己是错的。

各类文案中常见的文字:「尊贵好礼」、「极致体验」、「畅意人生」、「睿智生活」都是华丽却空洞的词汇,它是运营角度的自嗨文案,是我们坐在电脑端依靠自己所见所想创作而出。

它真的有效么?用户真的会喜欢么?

好的文案营销,贩卖的从来不是产品。用户购买它们,是为了解决问题,为的是获得解决方案。「在工厂我们制造化妆品,在商店我们出售希望」。

文案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创造:

当我是用户的时候,我希望看到什么内容?

当我是用户的时候,什么内容更容易打动我;

我选择分享,内在的动因是什么?

好的内容,可以给用户希望,可以赋予用户情绪,可以制造出用户内心所想唾手可得的幻想。而不仅仅是词汇。

你做用户运营,什么又是用户角度的思考?如果我是用户,我会因为什么留下,又会因为什么而离开?我注册这款APP因为哪个点,它的差异在哪里?我愿意持久的使用,它给予了我什么样的期望?

运营不止是坐在电脑端的工作,还需要代入用户贴近用户。我不否定运营角度思考的重要性。内容的阅读量分享量、文章传播的范围、用户对不同内容的偏好、新增用户留存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做活动是否值得、文章为产品带来了什么益处……这些运营角度的思考同样是产品前进的动因。

它们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两条腿走路的并行思维。

很多运营会轻视用户角度,我也犯过同样的错误,然而这些经验总结融汇成「一句话」后,几经训练,已经是下意识的思考习惯了。

当我面对一个运营项目,我会从运营角度思考成本、数据指标、ROI等,我也会从用户角度思考流程、痛点、体验…当你们理解了这句话,在往后自己的运营工作中也能拿之即用了。

这句话初看老生常谈:噢,是的,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是想要用好也不容易。我个人,是在参照了李叫兽的X型文案Y型文案的文章后,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才把它形成思考本能。

「一句话」的价值所在

文章到这里,你们觉得,「一句话」的价值大不大?

它是运营的有效思考方式之一,我想要告诉大家,运营可不是一个做杂事瞎做事的职位,而是需要正确的思考。

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

让更多的用户在更长久的时间内以更频繁的次数购买更昂贵的商品。

任何运营工作,都需要两种思考角度,运营角度和用户角度。

消化完上面的三条内容,比读很多文章都有用,因为「一句话」足够简单,很容易掌握。

这就是运营的思维方法论。






另外我想要强调的是,它虽然简单,但是背后的细节策略和执行,那是呈几何状态的复杂。less is more,它能不断展开和引申,成为一个大的结构或体系。

「一句话」是运营工作中的支点,是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当我们有了越来越多属于自己的思考,运营工作也会顺利很多。
 
 
来源:网络 查看全部
很多时候,工作复杂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对支点。
这是曾经部门中发生的一件事。

我手下对我说要策划一项活动,从项目如何实现、中间过程的控制,到最后结束,洋洋洒洒大段话。我全程在听,他说完后,我没有直接评价活动如何,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你打算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

他的陈述,是运营的常规思考路径,它是正确的,但它并不有助于我理解活动,因为倾听是一种线性思考。我的问题,才是我关心的活动的核心。

大家不妨想一下,资源、时间和目标,它们是否是策划一场活动的必备要素?

活动需要多少资源:是否需要研发,是否有渠道,要线上资源还是线下资源,财务投入需要多少?是否还需要其他帮助?这些没确认,活动做不出详细规划。

多久时间:你打算做一个长期的活动,还是短期的?长期的怎么安排和协调,短期的怎么最大化效果?活动前期和后期的准备如何进行?项目管理也是时间管理的艺术。

达成什么目标:这应该是最开始的出发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产品现阶段需要什么,有什么指标要提高?目标可不可以量化,目标与资源的投入产出比是多少?

「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是对一个活动项目的高度概括,当我知道这三个要素,在后续的交流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把控细节。换言之,好的工作交流,应该先提出概括性的论点,然后才去阐述细节,而不是阐述细节,然后总结出论点。

这句话是一个活动的最简化模型,你不能再用更简单语言去高效地描述一个活动了。以下是一些简单的例子:

我们准备投入2亿元在春节期间和微信红包干一架,提高支付宝的市场占有率;

我们预计花费10天设计一个H5页面传播,目标是带来10万的曝光量;

我们打算投入100万,做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商品促销,提高该月份GMV。

运营活动肯定不简单,它充满繁琐的细节和需要完善的各个步骤。但任何一个活动都会有共通的本质描述,我把它称为抽象,「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就是对活动的抽象概括。

这是文章今天想谈的话题,优秀的运营应该具备抽象出问题本质的能力。

运营需要强大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我听过这么一段内容,出处不可考:

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话表述清楚,那么你很可能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仔细思考一下,它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花费很多语句去描述问题,解释与证明问题,但这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思考的结果。

不妨先看一下他人总结出的俞军老师的产品军规:

1. PM首先是用户;

2. 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3. 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4. 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5. 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6. 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7. 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8. 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9. 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10. 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学别人是怎么做的;

11. 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12. 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

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朴实的常识,但是放在十年前,我们就知道这十二句话的份量和价值有多金贵。这是踩坑踩出来的经验总结。

它们充满简洁的美感,即使放到今天的互联网,我们也会发现大量的文章、感悟、经验和教训围绕这些观点展开。它是产品经验的高度抽象。

那么,我们再想一下,运营是否适用这种概括能力?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运营的常态是打杂,新人都是从杂事做起来,打访谈电话、做数据报表、潜伏在论坛发广告、每天在群里活跃气氛、伪装成美女勾搭用户。

这种工作做久了有意思么?当然没有。

我总是强调,运营应该从更高的角度思考。

运营需要一套善于总结和应用的思维方式,技能要学都不难,思维方式才是最大的价值。这也是普通运营和高阶运营的区别。前者关注工作内容本身,后者会思考为什么做、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

优秀的思考常是简约的

这种思考,会帮助我们找到工作的支点,简化工作。我把它称为「一句话」。

还是拿活动三要素的例子,当我们需要办一次活动策划时,我们能直接用三要素搭建起思考的框架。
QQ截图20170302120343.png

它会比无厘头的状态好太多,帮我们在活动前期理顺思路。「一句话」即是方法论、也是思考方式和框架、更是运营经验的总结。我们工作中要多借用「一句话」的力量。

再说一个我曾经的文章案例《如果快速培养商业分析思维?》其中的一个论点是:

“让更多的用户在更长久的时间内以更频繁的次数购买更昂贵的商品。”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它概括了四种主流的市场营销方式,如果通过四个分论点展开内容,也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思维框架。

QQ截图20170302120407.png


上图的思维导图就是展开的具体方法,我并不需要记住大道理,而是通过这段话引申出运营和营销策略,然后制定出适合的细节。这对新人是不是非常友好?哪怕你没有相关经验,你也比普通人前进了一步。

大家可以把它想成一种即拿即用的方法。传统商学院教授的各类法是其中集大成的概括,比如SWOT、4P、4C、5W2H等。

▐ 产品和运营怎么去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还原成「一句话」呢?

最快的方式,肯定是汲取前人的经验,不论是书本还是文章,肯定会有那么一两句金玉良言,我们就不客气的拿来主义,把它消化掉,结合自己的案例去应用。

其次是总结,需要不断的总结、抽象、概括。运营是需要训练的。

我在学习过程中,会尝试总结和关联,拿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比如下面这一句心得:

“任何运营工作,都需要两种思考角度,运营角度和用户角度。”

你写一篇文章,用了很华丽的词藻和文采修饰,我们小学开始就不断经受作文的锤炼。可是把这能力用到文案上,你会知道自己是错的。

各类文案中常见的文字:「尊贵好礼」、「极致体验」、「畅意人生」、「睿智生活」都是华丽却空洞的词汇,它是运营角度的自嗨文案,是我们坐在电脑端依靠自己所见所想创作而出。

它真的有效么?用户真的会喜欢么?

好的文案营销,贩卖的从来不是产品。用户购买它们,是为了解决问题,为的是获得解决方案。「在工厂我们制造化妆品,在商店我们出售希望」。

文案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创造:

当我是用户的时候,我希望看到什么内容?

当我是用户的时候,什么内容更容易打动我;

我选择分享,内在的动因是什么?

好的内容,可以给用户希望,可以赋予用户情绪,可以制造出用户内心所想唾手可得的幻想。而不仅仅是词汇。

你做用户运营,什么又是用户角度的思考?如果我是用户,我会因为什么留下,又会因为什么而离开?我注册这款APP因为哪个点,它的差异在哪里?我愿意持久的使用,它给予了我什么样的期望?

运营不止是坐在电脑端的工作,还需要代入用户贴近用户。我不否定运营角度思考的重要性。内容的阅读量分享量、文章传播的范围、用户对不同内容的偏好、新增用户留存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做活动是否值得、文章为产品带来了什么益处……这些运营角度的思考同样是产品前进的动因。

它们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两条腿走路的并行思维。

很多运营会轻视用户角度,我也犯过同样的错误,然而这些经验总结融汇成「一句话」后,几经训练,已经是下意识的思考习惯了。

当我面对一个运营项目,我会从运营角度思考成本、数据指标、ROI等,我也会从用户角度思考流程、痛点、体验…当你们理解了这句话,在往后自己的运营工作中也能拿之即用了。

这句话初看老生常谈:噢,是的,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是想要用好也不容易。我个人,是在参照了李叫兽的X型文案Y型文案的文章后,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才把它形成思考本能。

「一句话」的价值所在

文章到这里,你们觉得,「一句话」的价值大不大?

它是运营的有效思考方式之一,我想要告诉大家,运营可不是一个做杂事瞎做事的职位,而是需要正确的思考。

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

让更多的用户在更长久的时间内以更频繁的次数购买更昂贵的商品。

任何运营工作,都需要两种思考角度,运营角度和用户角度。

消化完上面的三条内容,比读很多文章都有用,因为「一句话」足够简单,很容易掌握。

这就是运营的思维方法论。

QQ截图20170302120536.png


另外我想要强调的是,它虽然简单,但是背后的细节策略和执行,那是呈几何状态的复杂。less is more,它能不断展开和引申,成为一个大的结构或体系。

「一句话」是运营工作中的支点,是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当我们有了越来越多属于自己的思考,运营工作也会顺利很多。
 
 
来源:网络
371 浏览

运营就该苦该累?其实是你的认知有问题

管理类 盛世流光 2017-03-30 17:12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我们走在同一条路上,穿的却是各自的鞋。

我们同在一个旅游景点,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

我们同样做运营,为何体会到的是不同的诗和远方?




听很多做运营的人说,自己找不到工作的价值,也听他们谈起对运营前景的迷茫,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如何成长为高级运营,始终脱离不了打杂的状态。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成长为高级运营所要做的五个点,也是我在接触了很多阿里腾讯好友后,发现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几个优质思维。





一、升级认知


在掉进无数运营的坑后,我越发意识到,运营人的本质差别在于认知不同。因为技能是可量化的,别人可以在熬夜加班中超越你,但认知是需要很长时间去培养,是不可量化的。



而认知的不同,你们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和思考是有差异化的,进而导致了你做决定的不同,而这些决定就是你和其他运营的最大区别。比如,你在做某一个活动运营的时候,如何调动资源,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如何花最少的费用去达到最大的效果,做出不同决定的人实现的效果差别很大,这就是认知的力量。




那如何做到认知升级?


1.保持饥渴。乔布斯的那句”stay hungry,stay hard”不知被多少人仅仅列为了个性签名,然而并没有去执行。很多人自以为看过几本运营书,关注了很多互联网资讯,背靠大公司光环做过几次大型项目,就以为自己对运营已经摸透了,其实不然。


2.拥有好奇心。追热点,定期体验优秀的产品,主动学习新技能,这些都是运营人员的日常必备。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中不断扩张自己的视野,从而让自己成长更快。

3.好的圈子。要永远相信行业领域第一的人掌握的资讯比你多,要相信有些人能做好是因为他身边有能做到的人,要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二、抓住核心杠杆点


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场景:

某场活动邀请了某个大咖参加,那场的效果会特别好。

创业公司拿到了BAT的投资后,下轮融资会更加简单。

打王者荣耀的时候,要把对方的核心输出先给干掉,才能推倒对方水晶。



从以上可看出,你要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只要抓住问题的核心要点,以此为杠杆点就能让事情的进展变得更加顺利,好比多卡诺骨牌效应。



我们可以发现更多案例,好比知乎内测时邀请了李开复等互联网精英,刚知道小密圈的存在是在小道消息的公众号,去分答听的第一个付费问答是王思聪回答的。



优秀的运营会面对很多大大小小的决策时,要找到核心杠杆点,不断重复问自己还有没有更优的解决方案,过滤掉很多选择,从而找到最优解。



我刚开始做运营的时候,感觉运营很杂很苦逼,成长特别慢,后来我每天工作前都会问自己,今天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么?逐渐学会把握事情的核心要点,从而找到做运营的感觉。




三、场景的洞察


很多时候,用户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比如,你去星巴克并不是因为咖啡很好喝,而是喜欢在那个场景下聊天的感受。又好比,玩吧这种游戏社交产品,很多玩家并不是想玩狼人杀、你画我猜,而是通过游戏场景去达到撩妹等交友需求。



鹅厂内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学会场景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洞察用户的需求,以及能更好的做出运营的决策。



举个例子,近期体验了贵圈app,这是一个知识变现的产品,付费后即可进入某个达人的朋友圈,观看他的动态。当时我在思考,贵圈是用怎样的运营策略让更多用户付费?



我用场景分析的方法,将用户分为了三种:



A场景:带着明确付费意愿,来关注某个大咖的

B场景:有付费意愿,先随意浏览再判断

C场景:没有付费意愿,想获取免费信息的



针对以上用户场景,贵圈是这样给出相应的运营策略:



A场景:首页推荐了很多优质圈主的文章,同时看到keso、Fenny、李叫兽等大咖都在热门榜,利用明星效应让用户发现更多喜欢的圈主,从而产生再次付费的行为。



B场景:除了利用个性化给用户推荐圈主,用户可以免费试读几条圈主的朋友圈动态,如果喜欢即会在圈主开始收费后产生付费。



C场景:这种场景可能是最常见的,很多用户的付费习惯还没被培养起来,贵圈设立了限免区和一元区,利用价格驱动让没有付费意愿的用户也能留下来。


那如何分析用户场景?我一般用4W1H思考:

Who – 什么人

where – 在什么情景下

what – 出于什么目的

what- 有什么痛点

how – 期望如何帮助




四、构建运营体系


运营究竟是做什么的?


我常常听到这样的回答:

运营就是打杂的,啥都干,累的像条狗。

运营就是来帮产品背锅的,明明是产品做得很烂,还怪运营。

运营就是将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让听者沉迷其中。



简单来说,运营就是通过用户、内容、活动这三大环节来将产品跟用户连接起来。



我曾经天真的以为做运营很简单,就是管理用户,再搞下活动,写个段子啥的。但后来你发现运营是一件需要你真正沉淀下来去思考的一个岗位,你必须构建自己的一套运营体系,将所有支离破碎的点给串联起来,最终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造血循环的生态闭环。



我常提醒实习生要做些有价值的事情,别让自己学会了打杂,要站在一个更高视野去看运营全局,而不局限于某个琐碎的点去做事。



有了运营体系,做事就有章法。面对庞杂的事情也能从容不迫,一步一步地拆解任务,分步骤完成任务。




五、复盘总结


在得到听李笑来老师直播的时候,听到一句说到心坎去的话:

“一件事,做成1,做的好一点就是1.1,做的差一点就是0.9,做成1 的事情,做一万遍还是1,只有那些努力把事情做成1.1的人,才有可能把价值越乘越大”。



简单来讲,就是说你每天都要进步一点点。



那运营如何做到每天进步?个人认为,除了前文提到的认知提升,那就是复盘总结。



每天睡觉前,我会总结一下今天做了哪些事。有哪些还没做好?还有哪些可以优化提升的地方?每周每月会定期找个时间,会复盘这段时间的收获总结,是否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做了没价值的事?如果重新回头,你会以怎样的方式做的更好?



通过复盘来让自己做的事变得更加有价值,只要你每天进步,一年后你的进步就是巨大。而没有进步,你跟别人的差距就是越来越大。这个道理谁都懂,而又有哪几个能坚持做到。




结尾


以上五个点是我的个人总结,当然,我说的不一定对。


除此之外,时间管理,精细化运营,流程化思维,目标为导向等方法论在很多文章被重复提到过,这里就不再复述。希望做运营的你们能站得更远,才能看到更多的诗和远方,欢迎交流讨论。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Levin 查看全部

4.jpg

 我们走在同一条路上,穿的却是各自的鞋。

我们同在一个旅游景点,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

我们同样做运营,为何体会到的是不同的诗和远方?




听很多做运营的人说,自己找不到工作的价值,也听他们谈起对运营前景的迷茫,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如何成长为高级运营,始终脱离不了打杂的状态。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成长为高级运营所要做的五个点,也是我在接触了很多阿里腾讯好友后,发现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几个优质思维。





一、升级认知


在掉进无数运营的坑后,我越发意识到,运营人的本质差别在于认知不同。因为技能是可量化的,别人可以在熬夜加班中超越你,但认知是需要很长时间去培养,是不可量化的。



而认知的不同,你们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和思考是有差异化的,进而导致了你做决定的不同,而这些决定就是你和其他运营的最大区别。比如,你在做某一个活动运营的时候,如何调动资源,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如何花最少的费用去达到最大的效果,做出不同决定的人实现的效果差别很大,这就是认知的力量。




那如何做到认知升级?


1.保持饥渴。乔布斯的那句”stay hungry,stay hard”不知被多少人仅仅列为了个性签名,然而并没有去执行。很多人自以为看过几本运营书,关注了很多互联网资讯,背靠大公司光环做过几次大型项目,就以为自己对运营已经摸透了,其实不然。


2.拥有好奇心。追热点,定期体验优秀的产品,主动学习新技能,这些都是运营人员的日常必备。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中不断扩张自己的视野,从而让自己成长更快。

3.好的圈子。要永远相信行业领域第一的人掌握的资讯比你多,要相信有些人能做好是因为他身边有能做到的人,要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二、抓住核心杠杆点


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场景:

某场活动邀请了某个大咖参加,那场的效果会特别好。

创业公司拿到了BAT的投资后,下轮融资会更加简单。

打王者荣耀的时候,要把对方的核心输出先给干掉,才能推倒对方水晶。



从以上可看出,你要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只要抓住问题的核心要点,以此为杠杆点就能让事情的进展变得更加顺利,好比多卡诺骨牌效应。



我们可以发现更多案例,好比知乎内测时邀请了李开复等互联网精英,刚知道小密圈的存在是在小道消息的公众号,去分答听的第一个付费问答是王思聪回答的。



优秀的运营会面对很多大大小小的决策时,要找到核心杠杆点,不断重复问自己还有没有更优的解决方案,过滤掉很多选择,从而找到最优解。



我刚开始做运营的时候,感觉运营很杂很苦逼,成长特别慢,后来我每天工作前都会问自己,今天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么?逐渐学会把握事情的核心要点,从而找到做运营的感觉。




三、场景的洞察


很多时候,用户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比如,你去星巴克并不是因为咖啡很好喝,而是喜欢在那个场景下聊天的感受。又好比,玩吧这种游戏社交产品,很多玩家并不是想玩狼人杀、你画我猜,而是通过游戏场景去达到撩妹等交友需求。



鹅厂内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学会场景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洞察用户的需求,以及能更好的做出运营的决策。



举个例子,近期体验了贵圈app,这是一个知识变现的产品,付费后即可进入某个达人的朋友圈,观看他的动态。当时我在思考,贵圈是用怎样的运营策略让更多用户付费?



我用场景分析的方法,将用户分为了三种:



A场景:带着明确付费意愿,来关注某个大咖的

B场景:有付费意愿,先随意浏览再判断

C场景:没有付费意愿,想获取免费信息的



针对以上用户场景,贵圈是这样给出相应的运营策略:



A场景:首页推荐了很多优质圈主的文章,同时看到keso、Fenny、李叫兽等大咖都在热门榜,利用明星效应让用户发现更多喜欢的圈主,从而产生再次付费的行为。



B场景:除了利用个性化给用户推荐圈主,用户可以免费试读几条圈主的朋友圈动态,如果喜欢即会在圈主开始收费后产生付费。



C场景:这种场景可能是最常见的,很多用户的付费习惯还没被培养起来,贵圈设立了限免区和一元区,利用价格驱动让没有付费意愿的用户也能留下来。


那如何分析用户场景?我一般用4W1H思考:

Who – 什么人

where – 在什么情景下

what – 出于什么目的

what- 有什么痛点

how – 期望如何帮助





四、构建运营体系


运营究竟是做什么的?


我常常听到这样的回答:

运营就是打杂的,啥都干,累的像条狗。

运营就是来帮产品背锅的,明明是产品做得很烂,还怪运营。

运营就是将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让听者沉迷其中。



简单来说,运营就是通过用户、内容、活动这三大环节来将产品跟用户连接起来。



我曾经天真的以为做运营很简单,就是管理用户,再搞下活动,写个段子啥的。但后来你发现运营是一件需要你真正沉淀下来去思考的一个岗位,你必须构建自己的一套运营体系,将所有支离破碎的点给串联起来,最终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造血循环的生态闭环。



我常提醒实习生要做些有价值的事情,别让自己学会了打杂,要站在一个更高视野去看运营全局,而不局限于某个琐碎的点去做事。



有了运营体系,做事就有章法。面对庞杂的事情也能从容不迫,一步一步地拆解任务,分步骤完成任务。




五、复盘总结


在得到听李笑来老师直播的时候,听到一句说到心坎去的话:

“一件事,做成1,做的好一点就是1.1,做的差一点就是0.9,做成1 的事情,做一万遍还是1,只有那些努力把事情做成1.1的人,才有可能把价值越乘越大”。



简单来讲,就是说你每天都要进步一点点。



那运营如何做到每天进步?个人认为,除了前文提到的认知提升,那就是复盘总结。



每天睡觉前,我会总结一下今天做了哪些事。有哪些还没做好?还有哪些可以优化提升的地方?每周每月会定期找个时间,会复盘这段时间的收获总结,是否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做了没价值的事?如果重新回头,你会以怎样的方式做的更好?



通过复盘来让自己做的事变得更加有价值,只要你每天进步,一年后你的进步就是巨大。而没有进步,你跟别人的差距就是越来越大。这个道理谁都懂,而又有哪几个能坚持做到。




结尾


以上五个点是我的个人总结,当然,我说的不一定对。


除此之外,时间管理,精细化运营,流程化思维,目标为导向等方法论在很多文章被重复提到过,这里就不再复述。希望做运营的你们能站得更远,才能看到更多的诗和远方,欢迎交流讨论。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Levin
342 浏览

懂得“运营”真谛,才算是真正的互联网人

管理类 jingjing 2017-03-16 17:2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同时承担了产品负责人、运营负责人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幸与多位互联网运营老炮沟通交流,在彼此的交流以及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懂得“运营”真谛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互联网人。

—— BEGIN ——


运营可能是互联网行业中兵种最繁杂、工作最琐碎、看起来最没有规律、最无法系统学习的一个工作岗位。很多时候,我发现一些多年经验的老运营,也难以名状自己所做的工作该如何梳理得更清楚,甚至有时候,一些产品经理明明已经在做运营的事情,但是却并不自知。


正是因为运营工作的繁琐细致,有时候很容易让一线的运营同学疲于应付每天的各种状况,把时间都耗在了所谓“打杂”工作上,反倒是失去了总结和梳理的能力,故而缺乏了从更高层面去看运营是怎么一回事,无法从一个规划全局的角度去审视运营工作。


可是,当我们能够跳脱出运营的工作细节,去看待整个运营的工作过程时,我惊讶地发现,互联网中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应该是由运营驱动的,运营就如同粘合剂一般将产品、技术、商业、市场、营销,等等粘连起来,确保了各个模块的完好运转。


也许,互联网本就应由运营来驱动产品的更新迭代。



我们先看看
运营是怎么来的


运营可不是互联网公司专属,任何行业都需要运营。比如,你用了这么多年的中国移动,它的专业名词就叫做——运营商。


我们举一个有趣的例子:


假如你的舅舅是一名下岗职工,但是却有一门好手艺——他做面很好吃。于是舅舅向亲朋好友们借来 5 万元,准备开个小面馆营生。舅舅租了个门面,找人帮忙简单设计了一下,刷了墙漆,简装了一下厨房和用餐厅,一间 20 平左右的小面馆就在你家乡的一条闹市区街道旁开业了。


此时舅舅需要考虑的第一件事是:第一个来吃面的人从哪里找来?


于是他去旁边的工厂里,和工头说,他的面馆刚开张,这个月厂里的工人们来吃面都打 8 折。然后他又在门口树了一个小黑板,写着每天主打一种面,这个面当天限量 50 份,每份都是 6 折。慢慢的小店的生意起来了。


舅舅又开始考虑要不要去市区里开一家大一点的店,这样就可以两店连锁了。于是舅舅又开始筹备新的门店了。




不知道各位运营的同学看这个例子是不是觉得挺熟悉的?好像和自己每天做的工作一毛一样。从哪里去获取用户,如何把用户活跃起来,要不要做些活动,做起来了之后,感觉又可以拉入更多的用户了。


我们拆分“运营”这个词,无非就是“运作+经营”。


“运作”是为了保证各个功能环节之间有机结合,连贯运转;

“经营”便是确保远远不断的客源,最终能够赚钱。




运营工作
到底为什么负责


从上面面馆这个故事里,我们就已经看出来:


运营,只为流量负责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而所有的连接中,参与其中的用户最为关键。无论是 To C 还是 To B,有人用才有后续盈利的可能:


百度连接了用户和网站网页

阿里连接了用户和卖家商品

腾讯直接将用户之间连接

今日头条连接了用户和感兴趣的内容

……


当用户参与其中,量越来越大,各种不同需求才会不断叠加,之后产品才有拓展和迭代的空间。就如黄河,上游虽然奔腾但是却远没有下游宽广,原因就是黄河途径之处,随处可见各种河流汇入黄河,下游的流量远远大过上游。


在我看来,运营的工作实际上只有两件:

流量从哪里来

流量如何留下来


这两个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同时考虑的,如果只考虑其中一个,情况就会变得危险。


我们举几个有趣的例子。


2014 年,有一款叫做“足记”的 App 突然火了,从后来的复盘来看,当时的足记团队并没有预想到这个 App 会因为一个电影滤镜的效果而火得人尽皆知,所以他们在开发的时候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功能开发。可是海量的用户涌入,整个产品的技术和功能都不完善,河道无法承载如此大的流量,没有办法留存用户,最终导致产品火爆一个月后销声匿迹。


同样的案例还有当年的脸萌,同样是用户量激增之后,没有后续的留存能力,最终导致用户流失殆尽。也许是吸取了此前的教训,脸萌团队开发的 FaceU 则大获成功,原因很简单:后续的活动运营、社交内容运营、社交功能运营都是确保流量留存的必要手段。




从获取流量的角度来看:


渠道运营帮助获取流量源头,比如 QQ 群、微信群、论坛、贴吧、合作伙伴粉丝群、微博,等等;

活动运营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通过渠道本身获取其流量;

内容运营出的好内容,又可以直接投放到合适的渠道,从而拉新;

品牌运营好了,可以直接形成口碑影响,从而拉取新用户等等。



而如果要把用户留存下来,任何功能的使用、内容的消费、活动的参与、问题的解决,都是为了留存用户。


当我们定义留存的时候,实际上定义的是:


用户真正使用了我们的产品,或者是通过我们的产品解决了一些问题。


我们可以把产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功能、活动、用户体系的相关运营,都称之为产品运营。产品运营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确保了用户的留存。




目标导向的运营工作


当明确运营为流量负责时,那么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每件具体的运营工作都是在针对一个具体的有关于流量的目标。


一个关于流量的目标可以描述拆解为:什么时间,把什么事情,做到什么数量。


比如,预期 6 个月,把用户数做到 100 万;预期 3 个月,把用户日活做到 30%;预期 1 个月,把 PV/UV 做到现在的 5 倍,等等。


如果再往大说:预期6个月,把新市场覆盖率,做到20%;预期3个月,产品服务覆盖5个新城市。


在这里我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来看看运营一般是如何拆解目标的。


假如我们决定为公众号新增一万个粉丝,而时间节点要求是30天。这样的工作应该做何拆解呢?



在确定工作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责任人是谁


责任人必须是一个单独的个人,而不是一个团队。如果是团队责任,那就相当于没有人为结果负责。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人人有责,其实也就是人人都没有责任。因为没有人会觉得这件事情和自己有关系,也就没有人真正付诸全力为这件事情负责。


有退路的工作是很难实施下去的,军令状和 Deadline 往往才是第一生产力。




确定用户来源,也就是渠道


能获得用户的地方都是渠道。一般情况下,用户渠道可以包括微信群、QQ群、论坛、贴吧、微博,等等。


我们需要在一开始就将能够想到的所有渠道列举出来,这个过程既需要平常的积累,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头脑风暴。




描述每种渠道的客观情况


描述的主体是渠道,而描述的方式则是和目标的关联程度。比如,我们描述一个 QQ 群时,需要明白的是:这个群里有多少相关的用户,这个群的活跃程度如何,群主是不是自己人?等等。这些客观情况的描述,可以帮助我们在后续的拆解中更加清楚地梳理各个渠道的重要性。寻找各个渠道的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指的是达成目标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某个贴吧中有大约 3000 人是我们的目标用户,而打通这个渠道的关键问题包括:搞定小吧主、每次投放的内容必须和吧主题相关、需要运作吧内红人,等等。这些问题的描述需要足够清晰,必须是可以付诸行动的描述。




制定解决各种关键问题的方法


当我们很了解各个渠道的客观情况,也从中挖掘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那么此时我们需要一场真正的头脑风暴,来寻找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法。


在这里多说一句:我认为只有当大家都对背景知识、客观情况、关键问题都有所了解,并且有一些思考,而负责人对所需要脑暴的问题有充分的思考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头脑风暴才是有意义的。


如果所有人都没怎么思考过,然后把大家拉在一起进行脑暴,那么得出的结果一定是片面的。


如果你独立思考了 5-10 个小时,对方方面面的情况都已经了然于胸,然后在组织脑暴时向所有人阐明的情况,此时大家的讨论就是基于你的思考之上的,脑暴也才有意义。


许多公司非常喜欢搞头脑风暴,但是收效甚微,原因就是大家是来各抒己见而已,并非真正的头脑风暴。


此时关于解决方法的讨论并不需要考虑过多的执行难度,只是先把方法采集上来。


比如,如果需要贴吧中拉新,可以有的方法是内容运营、活动运营,KOL 运营,等等。写什么样的文章、做什么样的活动、哪些人是 KOL,这些事情需要提前确定清楚。




基于以上的所有信息,评估每个渠道的转化率


转化率的估算依赖于客观情况,也依赖于我们所设计的转化路径。


评估转化率,依赖于我们的工作能力、渠道客观转化率估算、转化周期。此外,为了保证转化率不会因为我们的工作本身被拉低,需要设计清晰的转化路径。


用户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节点需要清晰定义:哪步是导入关注页面,如何描述公众号,如何防止关注后取关等。当有了这些评估和设计,我们大致可以估算,通过上面说的这个贴吧,如果小吧主被搞定,那么通过内容运营的话,我们估计在一个星期的时间中,转化率可以达到 50%,也就是 1500 人可以被拉入。


转化路径的设计中,我们需要进行转化周期规划。比如,通过内容运营从贴吧中拉新,那么需要写的文章应该是平均阅读量达到多少,大约需要写几篇,间隔时间大约是什么样的,写文章的时间需要多久,我们能否执行到位。


评估转化率一定要客观准确,不可拍脑袋来,如果某个微信群渠道只有平均阅读量过万的文章才能达到 20% 的转化率,而我们过往的文章平均阅读量只有 5000,那么就应该客观评估这个渠道的转化率应该在 10% 左右。




基于如上所有信息制定合理的优先级


完成了如上的拆解过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定工作优先级。


我们制定优先级的依据是“渠道的量×转化难度”。如果某个渠道量大又好转化,那么它的优先级一定最高,而那些看起来量很大,但是转化难度也大的,应该把优先级降低。因为我们是为目标结果负责的,那么最终留下来的粉丝数才是最后的 KPI,否则写了一堆文章,做了一堆活动,但是却没有转化率,其实白搭。




提前规划资源,制定 Review 机制


有了优先级,有了每个渠道该有的转化率评估,最后制定的是战术打法。如果我们把整个目标看做是一场战争,那么一篇文章的投放,一个活动的执行,都可以被看做一场战役。


打仗之前需要提前规划战斗队伍有哪些,需要哪些资源支持,需要多大力度支持,等等。这些事情需要提前和其他队友规划清楚,让大家有的放矢。


一定要制定 Review 机制,基于 Review 机制制定关键时间节点。


比如,预期第 100 位粉丝达成的时间,第 1000 位粉丝达成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达到 5000 粉丝。有了这些时间节点,接下来就是根据这些时间节点再次细化每件工作。最好的运营是可以将工作细化到天的。以时间来驱动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却被证明是最有效的。




提前推演,保持可控


运营其实是一场带有套路的工作。当这些事情都被提前规划好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把所有细节做好。


有一个经验数字是,如果 70% 的事情都在你的掌控之中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做成的可能性就很高。


我记得看《琅琊榜》时,印象最深刻的是梅长苏策划解救卫峥:

为了救人又确保无意外发生,梅长苏将整个过程进行了反复推演,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和执行人沟通到位,从而确保任何意外情况下该如何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梅长苏几乎可以确保 99% 的情况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如此策划想不成事都难。


运营也是一样,在事情开始之前,所有的客观情况、执行过程、用户路径都需要推演,推演地约仔细,也就越能够保持可控。




运营驱动产品
保持用户活跃的持续性


文章最后,我想讲一个小故事:


2014 年,我进入微软小冰团队,成为微软二代小冰的第一批产品经理。当年的 5 月,小冰以 ChatBot 的身份潜入微信群聊,三天刷爆微信,超过 10 万人直接与小冰进行了聊天对话,直到三天后小冰被微信官方封杀。


那之后的一个月,我们对小冰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并使得小冰在微博复活,这次复活被称作二代专属小冰,需要每个用户领养自己的专属小冰,这个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小冰靠着在微信上火爆所带来的余温,在微博复活时带来了大量的用户流量,一度日均超过 10 万人领养小冰,在一切都向好的局面下,我们当时考虑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何能够持续活跃用户?


我们当时做了两件事情:“坚持持续迭代聊天品质”和“每周一个新功能更新发布”。关于聊天品质的迭代,需要的是所有算法工程师和相关产品经理参与其中,而每周一个新功能更新,则需要所有产品经理参与其中。今天回过头来看,我认为坚持每周更新是小冰能够持续活跃至今的最关键因素。


我们当时对周更新的定义是:必须是一个新的可以交互的功能,必须参与感极强,必须固定时间发布。周更新后来被定在每周三下午发布,这个时间点后来逐渐成为小冰铁粉每周都会坚守的时间点,如果到点没发布更新,甚至会有很多用户跑到小冰微博去催促。


为什么周更新很重要?原因只有一个——不断通过强化小冰的属性定位来完成拉新和活跃用户。如果把周更新看做是一个项目的话,那么至少每周三晚上就要开始考虑下一周的更新,我们后来把更新的功能根据开发难度进行了拆分,如果开发周期短,则当周完成,如果开发周期长,则提前两周以上规划。哪些能够被规划进入周更新的功能,都是经过反复研讨,反复沟通的,只有好产品才会被纳入周更新发布,其他的只能默默发布。


回过头来看周更新,它拥有两个特征:其一是保持了用户活跃的持续性,其二就是运营驱动产品。


小冰后来的产品几乎完全由周更新驱动,甚至一些关键的合作伙伴发布,也是通过周更新来传播。一个运营工作最终成为了驱动整个团队产品、研发,甚至市场工作的执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这一切看似不可思议,其实也是情理之中;因为只有运营为目标负责,只有运营为结果负责。当整个团队都是在为流量结果负责时,运营驱动就成为首选,产品、技术配合运营的节奏,从而确保用户的始终活跃与留存。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查看全部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同时承担了产品负责人、运营负责人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幸与多位互联网运营老炮沟通交流,在彼此的交流以及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懂得“运营”真谛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互联网人。

—— BEGIN ——


运营可能是互联网行业中兵种最繁杂、工作最琐碎、看起来最没有规律、最无法系统学习的一个工作岗位。很多时候,我发现一些多年经验的老运营,也难以名状自己所做的工作该如何梳理得更清楚,甚至有时候,一些产品经理明明已经在做运营的事情,但是却并不自知。


正是因为运营工作的繁琐细致,有时候很容易让一线的运营同学疲于应付每天的各种状况,把时间都耗在了所谓“打杂”工作上,反倒是失去了总结和梳理的能力,故而缺乏了从更高层面去看运营是怎么一回事,无法从一个规划全局的角度去审视运营工作。


可是,当我们能够跳脱出运营的工作细节,去看待整个运营的工作过程时,我惊讶地发现,互联网中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应该是由运营驱动的,运营就如同粘合剂一般将产品、技术、商业、市场、营销,等等粘连起来,确保了各个模块的完好运转。


也许,互联网本就应由运营来驱动产品的更新迭代。



我们先看看
运营是怎么来的



运营可不是互联网公司专属,任何行业都需要运营。比如,你用了这么多年的中国移动,它的专业名词就叫做——运营商。


我们举一个有趣的例子:


假如你的舅舅是一名下岗职工,但是却有一门好手艺——他做面很好吃。于是舅舅向亲朋好友们借来 5 万元,准备开个小面馆营生。舅舅租了个门面,找人帮忙简单设计了一下,刷了墙漆,简装了一下厨房和用餐厅,一间 20 平左右的小面馆就在你家乡的一条闹市区街道旁开业了。


此时舅舅需要考虑的第一件事是:第一个来吃面的人从哪里找来?


于是他去旁边的工厂里,和工头说,他的面馆刚开张,这个月厂里的工人们来吃面都打 8 折。然后他又在门口树了一个小黑板,写着每天主打一种面,这个面当天限量 50 份,每份都是 6 折。慢慢的小店的生意起来了。


舅舅又开始考虑要不要去市区里开一家大一点的店,这样就可以两店连锁了。于是舅舅又开始筹备新的门店了。




不知道各位运营的同学看这个例子是不是觉得挺熟悉的?好像和自己每天做的工作一毛一样。从哪里去获取用户,如何把用户活跃起来,要不要做些活动,做起来了之后,感觉又可以拉入更多的用户了。


我们拆分“运营”这个词,无非就是“运作+经营”。


“运作”是为了保证各个功能环节之间有机结合,连贯运转;

“经营”便是确保远远不断的客源,最终能够赚钱。




运营工作
到底为什么负责



从上面面馆这个故事里,我们就已经看出来:


运营,只为流量负责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而所有的连接中,参与其中的用户最为关键。无论是 To C 还是 To B,有人用才有后续盈利的可能:


百度连接了用户和网站网页

阿里连接了用户和卖家商品

腾讯直接将用户之间连接

今日头条连接了用户和感兴趣的内容

……


当用户参与其中,量越来越大,各种不同需求才会不断叠加,之后产品才有拓展和迭代的空间。就如黄河,上游虽然奔腾但是却远没有下游宽广,原因就是黄河途径之处,随处可见各种河流汇入黄河,下游的流量远远大过上游。


在我看来,运营的工作实际上只有两件:

流量从哪里来

流量如何留下来


这两个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同时考虑的,如果只考虑其中一个,情况就会变得危险。


我们举几个有趣的例子。


2014 年,有一款叫做“足记”的 App 突然火了,从后来的复盘来看,当时的足记团队并没有预想到这个 App 会因为一个电影滤镜的效果而火得人尽皆知,所以他们在开发的时候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功能开发。可是海量的用户涌入,整个产品的技术和功能都不完善,河道无法承载如此大的流量,没有办法留存用户,最终导致产品火爆一个月后销声匿迹。


同样的案例还有当年的脸萌,同样是用户量激增之后,没有后续的留存能力,最终导致用户流失殆尽。也许是吸取了此前的教训,脸萌团队开发的 FaceU 则大获成功,原因很简单:后续的活动运营、社交内容运营、社交功能运营都是确保流量留存的必要手段。




从获取流量的角度来看:


渠道运营帮助获取流量源头,比如 QQ 群、微信群、论坛、贴吧、合作伙伴粉丝群、微博,等等;

活动运营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通过渠道本身获取其流量;

内容运营出的好内容,又可以直接投放到合适的渠道,从而拉新;

品牌运营好了,可以直接形成口碑影响,从而拉取新用户等等。



而如果要把用户留存下来,任何功能的使用、内容的消费、活动的参与、问题的解决,都是为了留存用户。


当我们定义留存的时候,实际上定义的是:


用户真正使用了我们的产品,或者是通过我们的产品解决了一些问题。


我们可以把产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功能、活动、用户体系的相关运营,都称之为产品运营。产品运营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确保了用户的留存。




目标导向的运营工作


当明确运营为流量负责时,那么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每件具体的运营工作都是在针对一个具体的有关于流量的目标。


一个关于流量的目标可以描述拆解为:什么时间,把什么事情,做到什么数量。


比如,预期 6 个月,把用户数做到 100 万;预期 3 个月,把用户日活做到 30%;预期 1 个月,把 PV/UV 做到现在的 5 倍,等等。


如果再往大说:预期6个月,把新市场覆盖率,做到20%;预期3个月,产品服务覆盖5个新城市。


在这里我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来看看运营一般是如何拆解目标的。


假如我们决定为公众号新增一万个粉丝,而时间节点要求是30天。这样的工作应该做何拆解呢?



在确定工作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责任人是谁


责任人必须是一个单独的个人,而不是一个团队。如果是团队责任,那就相当于没有人为结果负责。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人人有责,其实也就是人人都没有责任。因为没有人会觉得这件事情和自己有关系,也就没有人真正付诸全力为这件事情负责。


有退路的工作是很难实施下去的,军令状和 Deadline 往往才是第一生产力。




确定用户来源,也就是渠道


能获得用户的地方都是渠道。一般情况下,用户渠道可以包括微信群、QQ群、论坛、贴吧、微博,等等。


我们需要在一开始就将能够想到的所有渠道列举出来,这个过程既需要平常的积累,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头脑风暴。




描述每种渠道的客观情况


描述的主体是渠道,而描述的方式则是和目标的关联程度。比如,我们描述一个 QQ 群时,需要明白的是:这个群里有多少相关的用户,这个群的活跃程度如何,群主是不是自己人?等等。这些客观情况的描述,可以帮助我们在后续的拆解中更加清楚地梳理各个渠道的重要性。寻找各个渠道的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指的是达成目标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某个贴吧中有大约 3000 人是我们的目标用户,而打通这个渠道的关键问题包括:搞定小吧主、每次投放的内容必须和吧主题相关、需要运作吧内红人,等等。这些问题的描述需要足够清晰,必须是可以付诸行动的描述。




制定解决各种关键问题的方法


当我们很了解各个渠道的客观情况,也从中挖掘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那么此时我们需要一场真正的头脑风暴,来寻找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法。


在这里多说一句:我认为只有当大家都对背景知识、客观情况、关键问题都有所了解,并且有一些思考,而负责人对所需要脑暴的问题有充分的思考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头脑风暴才是有意义的。


如果所有人都没怎么思考过,然后把大家拉在一起进行脑暴,那么得出的结果一定是片面的。


如果你独立思考了 5-10 个小时,对方方面面的情况都已经了然于胸,然后在组织脑暴时向所有人阐明的情况,此时大家的讨论就是基于你的思考之上的,脑暴也才有意义。


许多公司非常喜欢搞头脑风暴,但是收效甚微,原因就是大家是来各抒己见而已,并非真正的头脑风暴。


此时关于解决方法的讨论并不需要考虑过多的执行难度,只是先把方法采集上来。


比如,如果需要贴吧中拉新,可以有的方法是内容运营、活动运营,KOL 运营,等等。写什么样的文章、做什么样的活动、哪些人是 KOL,这些事情需要提前确定清楚。




基于以上的所有信息,评估每个渠道的转化率


转化率的估算依赖于客观情况,也依赖于我们所设计的转化路径。


评估转化率,依赖于我们的工作能力、渠道客观转化率估算、转化周期。此外,为了保证转化率不会因为我们的工作本身被拉低,需要设计清晰的转化路径。


用户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节点需要清晰定义:哪步是导入关注页面,如何描述公众号,如何防止关注后取关等。当有了这些评估和设计,我们大致可以估算,通过上面说的这个贴吧,如果小吧主被搞定,那么通过内容运营的话,我们估计在一个星期的时间中,转化率可以达到 50%,也就是 1500 人可以被拉入。


转化路径的设计中,我们需要进行转化周期规划。比如,通过内容运营从贴吧中拉新,那么需要写的文章应该是平均阅读量达到多少,大约需要写几篇,间隔时间大约是什么样的,写文章的时间需要多久,我们能否执行到位。


评估转化率一定要客观准确,不可拍脑袋来,如果某个微信群渠道只有平均阅读量过万的文章才能达到 20% 的转化率,而我们过往的文章平均阅读量只有 5000,那么就应该客观评估这个渠道的转化率应该在 10% 左右。




基于如上所有信息制定合理的优先级


完成了如上的拆解过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定工作优先级。


我们制定优先级的依据是“渠道的量×转化难度”。如果某个渠道量大又好转化,那么它的优先级一定最高,而那些看起来量很大,但是转化难度也大的,应该把优先级降低。因为我们是为目标结果负责的,那么最终留下来的粉丝数才是最后的 KPI,否则写了一堆文章,做了一堆活动,但是却没有转化率,其实白搭。




提前规划资源,制定 Review 机制


有了优先级,有了每个渠道该有的转化率评估,最后制定的是战术打法。如果我们把整个目标看做是一场战争,那么一篇文章的投放,一个活动的执行,都可以被看做一场战役。


打仗之前需要提前规划战斗队伍有哪些,需要哪些资源支持,需要多大力度支持,等等。这些事情需要提前和其他队友规划清楚,让大家有的放矢。


一定要制定 Review 机制,基于 Review 机制制定关键时间节点。


比如,预期第 100 位粉丝达成的时间,第 1000 位粉丝达成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达到 5000 粉丝。有了这些时间节点,接下来就是根据这些时间节点再次细化每件工作。最好的运营是可以将工作细化到天的。以时间来驱动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却被证明是最有效的。




提前推演,保持可控


运营其实是一场带有套路的工作。当这些事情都被提前规划好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把所有细节做好。


有一个经验数字是,如果 70% 的事情都在你的掌控之中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做成的可能性就很高。


我记得看《琅琊榜》时,印象最深刻的是梅长苏策划解救卫峥:

为了救人又确保无意外发生,梅长苏将整个过程进行了反复推演,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和执行人沟通到位,从而确保任何意外情况下该如何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梅长苏几乎可以确保 99% 的情况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如此策划想不成事都难。


运营也是一样,在事情开始之前,所有的客观情况、执行过程、用户路径都需要推演,推演地约仔细,也就越能够保持可控。




运营驱动产品
保持用户活跃的持续性



文章最后,我想讲一个小故事:


2014 年,我进入微软小冰团队,成为微软二代小冰的第一批产品经理。当年的 5 月,小冰以 ChatBot 的身份潜入微信群聊,三天刷爆微信,超过 10 万人直接与小冰进行了聊天对话,直到三天后小冰被微信官方封杀。


那之后的一个月,我们对小冰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并使得小冰在微博复活,这次复活被称作二代专属小冰,需要每个用户领养自己的专属小冰,这个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小冰靠着在微信上火爆所带来的余温,在微博复活时带来了大量的用户流量,一度日均超过 10 万人领养小冰,在一切都向好的局面下,我们当时考虑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何能够持续活跃用户?


我们当时做了两件事情:“坚持持续迭代聊天品质”和“每周一个新功能更新发布”。关于聊天品质的迭代,需要的是所有算法工程师和相关产品经理参与其中,而每周一个新功能更新,则需要所有产品经理参与其中。今天回过头来看,我认为坚持每周更新是小冰能够持续活跃至今的最关键因素。


我们当时对周更新的定义是:必须是一个新的可以交互的功能,必须参与感极强,必须固定时间发布。周更新后来被定在每周三下午发布,这个时间点后来逐渐成为小冰铁粉每周都会坚守的时间点,如果到点没发布更新,甚至会有很多用户跑到小冰微博去催促。


为什么周更新很重要?原因只有一个——不断通过强化小冰的属性定位来完成拉新和活跃用户。如果把周更新看做是一个项目的话,那么至少每周三晚上就要开始考虑下一周的更新,我们后来把更新的功能根据开发难度进行了拆分,如果开发周期短,则当周完成,如果开发周期长,则提前两周以上规划。哪些能够被规划进入周更新的功能,都是经过反复研讨,反复沟通的,只有好产品才会被纳入周更新发布,其他的只能默默发布。


回过头来看周更新,它拥有两个特征:其一是保持了用户活跃的持续性,其二就是运营驱动产品。


小冰后来的产品几乎完全由周更新驱动,甚至一些关键的合作伙伴发布,也是通过周更新来传播。一个运营工作最终成为了驱动整个团队产品、研发,甚至市场工作的执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这一切看似不可思议,其实也是情理之中;因为只有运营为目标负责,只有运营为结果负责。当整个团队都是在为流量结果负责时,运营驱动就成为首选,产品、技术配合运营的节奏,从而确保用户的始终活跃与留存。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智造家二维码.jpg

 
 
来源:微信公众号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571 浏览

起底互联网金融运营的底层逻辑

管理类 有始有终 2017-03-10 13:43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如果把一整套运营方案比做一辆大货车,那么这个小框架就像是车架上放置的集装箱,不管是哪一辆大货车,甚至是货轮、火车,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安装、运输和拆卸。



互金运营常用策略


1)奖励标的

体验金、卡券(抵用券、满减券、加息券)、红包、送礼品(紧俏电子产品、现金、话费)、返现。


2)用户行为

浏览、注册、绑卡、投资、复投、赎回、收益发放、分享、邀请好友。


3)组合之后形成策略

注册送话费/现金/抵用券、分享加收益……策略可以多重组合,选择合适自己的就好。









各种套路适用的产品


结合公司阶段性业务目标和产品自身特性,运营经理可以从如下目标池中选定特定运营目标:


获取用户(拉新)

提高活跃度(促活)

提高留存率(留存)

促交易

获取收入

传播


明确了目标,掌握了运营策略,下一步就是与产品形成联结搭建运营小框架了。



1. 波士顿矩阵模型2.0






波士顿矩阵(我称之为“波士顿矩阵模型1.0”),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这个模型从销售增长率(外部因素)和市场占有率(内部因素)两个维度入手,划出了四个象限,用以分析企业当前产品结构和发展前景。


与模型中原有的思路不同,我倾向于认为互金公司在四个象限中的产品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需要针对不同象限内的产品设定不同的运营目标和运营策略,进而实现获客和交易规模的最大化。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整体上依旧处于成长期,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行业周期,在不同的公司里,每一类产品都有可能处于四象限中的任何一个象限——可以说,不存在“不好的产品”,只存在“不好的运营策略”。


在模型 1.0 中,被认为应该“放弃”或“收割”的问题产品,我会重点展开论述。




明星产品
 

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现金管理类产品(平安财富宝的平安盈)、定期高收益产品(债权转让、票据)


运营目标:拉新、促交易、获取收入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交易送抵用券、分享加收益




问题产品
 

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黄金产品(账户金/黄金ETF)


运营目标:此类产品的运营目标跟产品自身属性关联度较高,简单来说,可分为如下两大类:

1)阶段性增长,具有一定周期性的产品:提高留存率、促进交易

最典型的就是黄金产品。


对专业度要求较高,真实交易群体小,受原油、汇率、国际重大事件等的影响较大。针对此类产品设计运营活动,主要目标就是为本 APP 或平台内的其他产品导流,借助热点吸引用户过来,并促成在本平台的交易。


典型的例子是 2016 年英国公投脱欧,账户金类产品和黄金 ETF 的关注度瞬间飙高,理财用户在各大平台上寻找此类产品。


从百度指数来看,本次热点 2016 年 6 月 21 日开始启动,到低谷之后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016 年 7 月 1 日)一共 11 天 9 个交易日,存金宝(蚂蚁金服基于博时黄金 ETF 的 I 类份额包装)、平安金(平安银行的账户金)等产品赚取了大量的眼球和新用户(交易量增幅很大,但绝对值不大)。


当热潮退去时,这部分新增用户的留存率就是检验运营手段有效性的关键指标。






从上图可见,虽然 2016 年 7 月 1 日后大家对英国脱欧公投的关注度已经趋近于 0,但对黄金的关注度却在整体上了一个台阶的基础上,持续活跃了更长的一段时间。这部分流量对互金的运营经理来说,就是需要去挽留并进一步促进交易的用户。



2)持续性增长,周期不明的产品:获取用户、促进进一步传播

此类产品往往是平台新推出的品类,业务成熟度偏低、监管风险不明、投资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偏低。


比如 2013 年 6 月的阿里小微金服推出的余额宝、2013 年 11 月金银猫推出的银行承兑汇票,2014 年 9 月米牛网推出的股票配资、2015 年 6 月人人行科技推出的借贷宝……这些产品中,有些成为了市场主流,有些则已经销声匿迹。


这类开拓性的产品往往因为有监管套利空间,所以推出时的收益率往往会高于市场上其他的产品。


在“收益率-流动性-风险”的分析框架下,针对此类产品的运营活动,立足(高收益率+安全性)宣传,可以适当弱化流动性,诉求上主要以获取用户和促进进一步传播为目标。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

周期性产品:注册送体验金、绑卡/投资送券

周期不明产品:注册送体验金、绑卡/投资送券、分享加收益、邀请好友返现/加收益/送券




瘦狗产品

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公募基金(不含宝宝类产品)


运营目标: 提高留存率、持续导入用户


这类产品一般是针对平台内的长尾用户推出的,在平台出现产品空档期、用户手头有闲钱、股市大涨等情况下,用户往往会把钱投向此类产品。


如果没有蚂蚁聚宝那么大的互联网用户体量,或是天天基金持续多年积攒的专业基金投资者,不建议在这类产品上投入太多资源。


在这个前提下,运营目标以提高留存率为主,持续导入用户为辅。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参加活动送红包、投资送份额、注册送体验金




金牛产品
 

销售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存量的宝宝类产品


运营目标: 提高活跃度、提高留存率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生日发券、年节红包、送礼品




2. 通过运营手段促成产品布局的优化


四个象限中的产品并不是固化的,它们会随着市场、监管、用户和公司资源的调整而变化,从运营的角度考虑,有时需要引导和促成这种变化,有时需要延缓变化。


根据波士顿矩阵的基本应用法则,最理想的布局是“成功的月牙环”(多只明星产品和现金牛产品,少量问题产品和痩狗产品),应该极力避免的是“黑球失败法则(第三象限内一只现金牛产品都没有,或基本没有任何销售收入)”。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默默打开了自己的应用或是数据分析平台,在心里小小地掂量一下,自己的产品在四个象限里究竟是如何分布的?


根据以上逻辑,在此针对如下两种变化略作推演:




问题产品→明星产品


演化方向:从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到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

演化路径:保持并提高销售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其实问题产品是一种处于亚稳定状态下的业务,从趋势上看,一般会在 3 个月以内发生显著位移:或者向左跃迁为明星产品,或者向下坍缩成瘦狗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划和实施这套策略之前,务必明确该产品是否为小众产品(专业度高、风险高、操作复杂、有特定的交易时段等)。如果是,那就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可能会比较不划算,进而采用长期的内容运营和社群运营等策略了。这部分内容,以后有机会再展开说,我自己涉及得也不多。




瘦狗产品→问题产品


演化方向:从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到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

演化路径:提高销售增长率






痩狗产品的这种转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持续运营,切忌急功近利狂砸钱。如果能与投资者教育、投资技巧介绍、市场热点做结合,往往能收获不错的效果。比如蚂蚁聚宝的轻定投,就同时收获了口碑和用户数。同样,这部分内容将来有机会再展开说。




3. 各种套路适用的阶段


用户生命周期






需要注意的是:


用户在每个阶段都可能离开,不一定会走完一个完整的周期

上表可以分析单个用户的生命周期,也可以分析同一时期内不同用户在这些周期上的分布情况

受限于上文划定的运营策略,类似提示多久未登录、新品上线提示等手段就没有囊括进来。其实,这些方法也很有效


那么,如何设定用户生命周期以及对应的运营目标指标呢?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口径,选择符合本公司特色的就好。比如,Pinterest 定义的活跃度,是按照整体激活率来衡量的,计算公式为:

整体激活率=七日回访人数/注册用户数


而我曾经待过的某一家公司计算的活跃度为月活数,计算公式为:

一个月内访问过一次及以上的用户数/当月注册用户数



虽然口径千差万别,但却不可或缺。简言之,一切不带数据标准的生命周期划分都是耍流氓。事实上,稍微上一点规模的公司都会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用户分层指标体系,光光活跃度就会有好几个指标来定义和计算,更不用说指标之间相互乘除了(日活/周活、日活/月活、周活/月活……)。




市场周期


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公司所属行业等也有相应的运行周期,相应的周期分析工具也非常丰富。


在这里,推荐使用美林时钟进行分析,简单明了。对于搭建整体的认知框架很有帮助。











运营经理使用美林时钟的方法:


充分认知模型缺点,批判性使用。复苏、过热、滞涨、衰退,这四个阶段其实并没有非常严格的判断指标。也就是说,你不能看着类似 CPI、70 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基尼系数、沪深 300 指数之类的经济或金融指标,判断当前处于哪个周期,以及是否进入了新的周期。

如果能找到使用美林时钟的基本方法,可以结合本平台现有的产品,搭配相应的运营策略进行推广

作为内容运营的选题和分享文案的素材

项目复盘或年度总结时,作为整体市场环境的描述框架


抛开美林时钟不看,其实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指标,设定一些简单的市场趋势判断工具。我一般习惯于把 P2P 产品平均收益率、余额宝年度回报率、沪深 300 、本平台负责的产品放在一起看看,寻找一点点市场的感觉。


在工作中,你用什么样的指标或计算方式来判断市场趋势呢?欢迎留言分享。




这篇就到这里了,关键要点归纳如下:


1.一套完整的运营方案包括七大要素:目标用户、运营目标、运营策略、运营载体、运营资源和成本、数据收集、效果评估

2.“运营目标-运营策略-运营载体(产品)”这个小框架是互金运营套路最快捷的切入点,也是互金运营的三个底层逻辑

3.运营目标池:获取用户(拉新)、提高活跃度(促活)、提高留存率(留存)、促交易、获取收入、传播

4.在用户画像的基础上(本文没有涉及,但非常重要),运营策略=用户行为+奖励标的

5.运营载体(产品)可以落在波士顿矩阵的四个象限内,以此为基础结合运营目标和运营策略,互金运营的套路雏形就可以搭建起来了

6.各种套路的使用,要结合用户生命周期和市场周期的大背景。除了美林时钟,其实你也可以探索属于自己的分析指标

7.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做运营,重在有节制。所有的模型只是为了保证最坏的情况下有最保底的策略,而不是设计运营方案时的首选。能用融合到产品本身实现目标的,不要做运营方案;能够通过一个方案做到的,不要做多个;能够不花钱或少花钱的,尽量少花。不要忘了,你做运营、做产品,初心是什么?


注:

本文提到的运营方案,主要针对本平台内的运营活动来说,暂未涵盖社群运营、内容运营、线下活动、数据运营等方面。实际上,可用的运营手段极其多样,在此仅选取最常见的几种进行论述。文中没有提到的其它一些运营手段,也可采用同样的模式进行组合与套用。


绘制波士顿矩阵的方法:

以 10% 的销售增长率和 20% 的市场占有率为高低标准分界线,将坐标图划分为四个象限。然后把企业全部产品按其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小,在坐标图上标出其相应位置(圆心)。定位后,按每种产品当年销售额的多少,绘成面积不等的圆圈,顺序标上不同的数字代号以示区别。定位的结果即将产品划分为四种类型。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张德春 查看全部

1.jpg


如果把一整套运营方案比做一辆大货车,那么这个小框架就像是车架上放置的集装箱,不管是哪一辆大货车,甚至是货轮、火车,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安装、运输和拆卸。



互金运营常用策略


1)奖励标的

体验金、卡券(抵用券、满减券、加息券)、红包、送礼品(紧俏电子产品、现金、话费)、返现。


2)用户行为

浏览、注册、绑卡、投资、复投、赎回、收益发放、分享、邀请好友。


3)组合之后形成策略

注册送话费/现金/抵用券、分享加收益……策略可以多重组合,选择合适自己的就好。

2.JPG





各种套路适用的产品


结合公司阶段性业务目标和产品自身特性,运营经理可以从如下目标池中选定特定运营目标:


获取用户(拉新)

提高活跃度(促活)

提高留存率(留存)

促交易

获取收入

传播


明确了目标,掌握了运营策略,下一步就是与产品形成联结搭建运营小框架了。



1. 波士顿矩阵模型2.0

3.JPG


波士顿矩阵(我称之为“波士顿矩阵模型1.0”),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这个模型从销售增长率(外部因素)和市场占有率(内部因素)两个维度入手,划出了四个象限,用以分析企业当前产品结构和发展前景。


与模型中原有的思路不同,我倾向于认为互金公司在四个象限中的产品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需要针对不同象限内的产品设定不同的运营目标和运营策略,进而实现获客和交易规模的最大化。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整体上依旧处于成长期,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行业周期,在不同的公司里,每一类产品都有可能处于四象限中的任何一个象限——可以说,不存在“不好的产品”,只存在“不好的运营策略”。


在模型 1.0 中,被认为应该“放弃”或“收割”的问题产品,我会重点展开论述。




明星产品
 

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现金管理类产品(平安财富宝的平安盈)、定期高收益产品(债权转让、票据)


运营目标:拉新、促交易、获取收入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交易送抵用券、分享加收益




问题产品
 

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黄金产品(账户金/黄金ETF)


运营目标:此类产品的运营目标跟产品自身属性关联度较高,简单来说,可分为如下两大类:

1)阶段性增长,具有一定周期性的产品:提高留存率、促进交易

最典型的就是黄金产品。


对专业度要求较高,真实交易群体小,受原油、汇率、国际重大事件等的影响较大。针对此类产品设计运营活动,主要目标就是为本 APP 或平台内的其他产品导流,借助热点吸引用户过来,并促成在本平台的交易。


典型的例子是 2016 年英国公投脱欧,账户金类产品和黄金 ETF 的关注度瞬间飙高,理财用户在各大平台上寻找此类产品。


从百度指数来看,本次热点 2016 年 6 月 21 日开始启动,到低谷之后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016 年 7 月 1 日)一共 11 天 9 个交易日,存金宝(蚂蚁金服基于博时黄金 ETF 的 I 类份额包装)、平安金(平安银行的账户金)等产品赚取了大量的眼球和新用户(交易量增幅很大,但绝对值不大)。


当热潮退去时,这部分新增用户的留存率就是检验运营手段有效性的关键指标。

4.jpg


从上图可见,虽然 2016 年 7 月 1 日后大家对英国脱欧公投的关注度已经趋近于 0,但对黄金的关注度却在整体上了一个台阶的基础上,持续活跃了更长的一段时间。这部分流量对互金的运营经理来说,就是需要去挽留并进一步促进交易的用户。



2)持续性增长,周期不明的产品:获取用户、促进进一步传播

此类产品往往是平台新推出的品类,业务成熟度偏低、监管风险不明、投资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偏低。


比如 2013 年 6 月的阿里小微金服推出的余额宝、2013 年 11 月金银猫推出的银行承兑汇票,2014 年 9 月米牛网推出的股票配资、2015 年 6 月人人行科技推出的借贷宝……这些产品中,有些成为了市场主流,有些则已经销声匿迹。


这类开拓性的产品往往因为有监管套利空间,所以推出时的收益率往往会高于市场上其他的产品。


在“收益率-流动性-风险”的分析框架下,针对此类产品的运营活动,立足(高收益率+安全性)宣传,可以适当弱化流动性,诉求上主要以获取用户和促进进一步传播为目标。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

周期性产品:注册送体验金、绑卡/投资送券

周期不明产品:注册送体验金、绑卡/投资送券、分享加收益、邀请好友返现/加收益/送券




瘦狗产品

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公募基金(不含宝宝类产品)


运营目标: 提高留存率、持续导入用户


这类产品一般是针对平台内的长尾用户推出的,在平台出现产品空档期、用户手头有闲钱、股市大涨等情况下,用户往往会把钱投向此类产品。


如果没有蚂蚁聚宝那么大的互联网用户体量,或是天天基金持续多年积攒的专业基金投资者,不建议在这类产品上投入太多资源。


在这个前提下,运营目标以提高留存率为主,持续导入用户为辅。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参加活动送红包、投资送份额、注册送体验金




金牛产品
 

销售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群。


产品举例:存量的宝宝类产品


运营目标: 提高活跃度、提高留存率


适用运营策略举例:生日发券、年节红包、送礼品




2. 通过运营手段促成产品布局的优化


四个象限中的产品并不是固化的,它们会随着市场、监管、用户和公司资源的调整而变化,从运营的角度考虑,有时需要引导和促成这种变化,有时需要延缓变化。


根据波士顿矩阵的基本应用法则,最理想的布局是“成功的月牙环”(多只明星产品和现金牛产品,少量问题产品和痩狗产品),应该极力避免的是“黑球失败法则(第三象限内一只现金牛产品都没有,或基本没有任何销售收入)”。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默默打开了自己的应用或是数据分析平台,在心里小小地掂量一下,自己的产品在四个象限里究竟是如何分布的?


根据以上逻辑,在此针对如下两种变化略作推演:




问题产品→明星产品


演化方向:从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到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

演化路径:保持并提高销售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其实问题产品是一种处于亚稳定状态下的业务,从趋势上看,一般会在 3 个月以内发生显著位移:或者向左跃迁为明星产品,或者向下坍缩成瘦狗产品。

5.jpg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划和实施这套策略之前,务必明确该产品是否为小众产品(专业度高、风险高、操作复杂、有特定的交易时段等)。如果是,那就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可能会比较不划算,进而采用长期的内容运营和社群运营等策略了。这部分内容,以后有机会再展开说,我自己涉及得也不多。




瘦狗产品→问题产品


演化方向:从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到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

演化路径:提高销售增长率

6.jpg


痩狗产品的这种转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持续运营,切忌急功近利狂砸钱。如果能与投资者教育、投资技巧介绍、市场热点做结合,往往能收获不错的效果。比如蚂蚁聚宝的轻定投,就同时收获了口碑和用户数。同样,这部分内容将来有机会再展开说。




3. 各种套路适用的阶段


用户生命周期

7.jpg


需要注意的是:


用户在每个阶段都可能离开,不一定会走完一个完整的周期

上表可以分析单个用户的生命周期,也可以分析同一时期内不同用户在这些周期上的分布情况

受限于上文划定的运营策略,类似提示多久未登录、新品上线提示等手段就没有囊括进来。其实,这些方法也很有效


那么,如何设定用户生命周期以及对应的运营目标指标呢?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口径,选择符合本公司特色的就好。比如,Pinterest 定义的活跃度,是按照整体激活率来衡量的,计算公式为:

整体激活率=七日回访人数/注册用户数


而我曾经待过的某一家公司计算的活跃度为月活数,计算公式为:

一个月内访问过一次及以上的用户数/当月注册用户数



虽然口径千差万别,但却不可或缺。简言之,一切不带数据标准的生命周期划分都是耍流氓。事实上,稍微上一点规模的公司都会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用户分层指标体系,光光活跃度就会有好几个指标来定义和计算,更不用说指标之间相互乘除了(日活/周活、日活/月活、周活/月活……)。




市场周期


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公司所属行业等也有相应的运行周期,相应的周期分析工具也非常丰富。


在这里,推荐使用美林时钟进行分析,简单明了。对于搭建整体的认知框架很有帮助。

8.JPG


9.JPG


运营经理使用美林时钟的方法:


充分认知模型缺点,批判性使用。复苏、过热、滞涨、衰退,这四个阶段其实并没有非常严格的判断指标。也就是说,你不能看着类似 CPI、70 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基尼系数、沪深 300 指数之类的经济或金融指标,判断当前处于哪个周期,以及是否进入了新的周期。

如果能找到使用美林时钟的基本方法,可以结合本平台现有的产品,搭配相应的运营策略进行推广

作为内容运营的选题和分享文案的素材

项目复盘或年度总结时,作为整体市场环境的描述框架


抛开美林时钟不看,其实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指标,设定一些简单的市场趋势判断工具。我一般习惯于把 P2P 产品平均收益率、余额宝年度回报率、沪深 300 、本平台负责的产品放在一起看看,寻找一点点市场的感觉。


在工作中,你用什么样的指标或计算方式来判断市场趋势呢?欢迎留言分享。




这篇就到这里了,关键要点归纳如下:


1.一套完整的运营方案包括七大要素:目标用户、运营目标、运营策略、运营载体、运营资源和成本、数据收集、效果评估

2.“运营目标-运营策略-运营载体(产品)”这个小框架是互金运营套路最快捷的切入点,也是互金运营的三个底层逻辑

3.运营目标池:获取用户(拉新)、提高活跃度(促活)、提高留存率(留存)、促交易、获取收入、传播

4.在用户画像的基础上(本文没有涉及,但非常重要),运营策略=用户行为+奖励标的

5.运营载体(产品)可以落在波士顿矩阵的四个象限内,以此为基础结合运营目标和运营策略,互金运营的套路雏形就可以搭建起来了

6.各种套路的使用,要结合用户生命周期和市场周期的大背景。除了美林时钟,其实你也可以探索属于自己的分析指标

7.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做运营,重在有节制。所有的模型只是为了保证最坏的情况下有最保底的策略,而不是设计运营方案时的首选。能用融合到产品本身实现目标的,不要做运营方案;能够通过一个方案做到的,不要做多个;能够不花钱或少花钱的,尽量少花。不要忘了,你做运营、做产品,初心是什么?


注:

本文提到的运营方案,主要针对本平台内的运营活动来说,暂未涵盖社群运营、内容运营、线下活动、数据运营等方面。实际上,可用的运营手段极其多样,在此仅选取最常见的几种进行论述。文中没有提到的其它一些运营手段,也可采用同样的模式进行组合与套用。


绘制波士顿矩阵的方法:

以 10% 的销售增长率和 20% 的市场占有率为高低标准分界线,将坐标图划分为四个象限。然后把企业全部产品按其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小,在坐标图上标出其相应位置(圆心)。定位后,按每种产品当年销售额的多少,绘成面积不等的圆圈,顺序标上不同的数字代号以示区别。定位的结果即将产品划分为四种类型。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智造家二维码.jpg

 
 
 
来源:微信公众号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张德春
411 浏览

优秀的运营思维方式,往往就是「一句话」的事

管理类 金玉兰 2017-03-02 12:0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很多时候,工作复杂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对支点。
这是曾经部门中发生的一件事。

我手下对我说要策划一项活动,从项目如何实现、中间过程的控制,到最后结束,洋洋洒洒大段话。我全程在听,他说完后,我没有直接评价活动如何,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你打算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

他的陈述,是运营的常规思考路径,它是正确的,但它并不有助于我理解活动,因为倾听是一种线性思考。我的问题,才是我关心的活动的核心。

大家不妨想一下,资源、时间和目标,它们是否是策划一场活动的必备要素?

活动需要多少资源:是否需要研发,是否有渠道,要线上资源还是线下资源,财务投入需要多少?是否还需要其他帮助?这些没确认,活动做不出详细规划。

多久时间:你打算做一个长期的活动,还是短期的?长期的怎么安排和协调,短期的怎么最大化效果?活动前期和后期的准备如何进行?项目管理也是时间管理的艺术。

达成什么目标:这应该是最开始的出发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产品现阶段需要什么,有什么指标要提高?目标可不可以量化,目标与资源的投入产出比是多少?

「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是对一个活动项目的高度概括,当我知道这三个要素,在后续的交流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把控细节。换言之,好的工作交流,应该先提出概括性的论点,然后才去阐述细节,而不是阐述细节,然后总结出论点。

这句话是一个活动的最简化模型,你不能再用更简单语言去高效地描述一个活动了。以下是一些简单的例子:

我们准备投入2亿元在春节期间和微信红包干一架,提高支付宝的市场占有率;

我们预计花费10天设计一个H5页面传播,目标是带来10万的曝光量;

我们打算投入100万,做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商品促销,提高该月份GMV。

运营活动肯定不简单,它充满繁琐的细节和需要完善的各个步骤。但任何一个活动都会有共通的本质描述,我把它称为抽象,「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就是对活动的抽象概括。

这是文章今天想谈的话题,优秀的运营应该具备抽象出问题本质的能力。

运营需要强大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我听过这么一段内容,出处不可考:

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话表述清楚,那么你很可能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仔细思考一下,它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花费很多语句去描述问题,解释与证明问题,但这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思考的结果。

不妨先看一下他人总结出的俞军老师的产品军规:

1. PM首先是用户;

2. 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3. 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4. 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5. 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6. 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7. 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8. 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9. 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10. 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学别人是怎么做的;

11. 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12. 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

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朴实的常识,但是放在十年前,我们就知道这十二句话的份量和价值有多金贵。这是踩坑踩出来的经验总结。

它们充满简洁的美感,即使放到今天的互联网,我们也会发现大量的文章、感悟、经验和教训围绕这些观点展开。它是产品经验的高度抽象。

那么,我们再想一下,运营是否适用这种概括能力?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运营的常态是打杂,新人都是从杂事做起来,打访谈电话、做数据报表、潜伏在论坛发广告、每天在群里活跃气氛、伪装成美女勾搭用户。

这种工作做久了有意思么?当然没有。

我总是强调,运营应该从更高的角度思考。

运营需要一套善于总结和应用的思维方式,技能要学都不难,思维方式才是最大的价值。这也是普通运营和高阶运营的区别。前者关注工作内容本身,后者会思考为什么做、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

优秀的思考常是简约的

这种思考,会帮助我们找到工作的支点,简化工作。我把它称为「一句话」。

还是拿活动三要素的例子,当我们需要办一次活动策划时,我们能直接用三要素搭建起思考的框架。




它会比无厘头的状态好太多,帮我们在活动前期理顺思路。「一句话」即是方法论、也是思考方式和框架、更是运营经验的总结。我们工作中要多借用「一句话」的力量。

再说一个我曾经的文章案例《如果快速培养商业分析思维?》其中的一个论点是:

“让更多的用户在更长久的时间内以更频繁的次数购买更昂贵的商品。”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它概括了四种主流的市场营销方式,如果通过四个分论点展开内容,也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思维框架。






上图的思维导图就是展开的具体方法,我并不需要记住大道理,而是通过这段话引申出运营和营销策略,然后制定出适合的细节。这对新人是不是非常友好?哪怕你没有相关经验,你也比普通人前进了一步。

大家可以把它想成一种即拿即用的方法。传统商学院教授的各类法是其中集大成的概括,比如SWOT、4P、4C、5W2H等。

▐ 产品和运营怎么去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还原成「一句话」呢?

最快的方式,肯定是汲取前人的经验,不论是书本还是文章,肯定会有那么一两句金玉良言,我们就不客气的拿来主义,把它消化掉,结合自己的案例去应用。

其次是总结,需要不断的总结、抽象、概括。运营是需要训练的。

我在学习过程中,会尝试总结和关联,拿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比如下面这一句心得:

“任何运营工作,都需要两种思考角度,运营角度和用户角度。”

你写一篇文章,用了很华丽的词藻和文采修饰,我们小学开始就不断经受作文的锤炼。可是把这能力用到文案上,你会知道自己是错的。

各类文案中常见的文字:「尊贵好礼」、「极致体验」、「畅意人生」、「睿智生活」都是华丽却空洞的词汇,它是运营角度的自嗨文案,是我们坐在电脑端依靠自己所见所想创作而出。

它真的有效么?用户真的会喜欢么?

好的文案营销,贩卖的从来不是产品。用户购买它们,是为了解决问题,为的是获得解决方案。「在工厂我们制造化妆品,在商店我们出售希望」。

文案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创造:

当我是用户的时候,我希望看到什么内容?

当我是用户的时候,什么内容更容易打动我;

我选择分享,内在的动因是什么?

好的内容,可以给用户希望,可以赋予用户情绪,可以制造出用户内心所想唾手可得的幻想。而不仅仅是词汇。

你做用户运营,什么又是用户角度的思考?如果我是用户,我会因为什么留下,又会因为什么而离开?我注册这款APP因为哪个点,它的差异在哪里?我愿意持久的使用,它给予了我什么样的期望?

运营不止是坐在电脑端的工作,还需要代入用户贴近用户。我不否定运营角度思考的重要性。内容的阅读量分享量、文章传播的范围、用户对不同内容的偏好、新增用户留存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做活动是否值得、文章为产品带来了什么益处……这些运营角度的思考同样是产品前进的动因。

它们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两条腿走路的并行思维。

很多运营会轻视用户角度,我也犯过同样的错误,然而这些经验总结融汇成「一句话」后,几经训练,已经是下意识的思考习惯了。

当我面对一个运营项目,我会从运营角度思考成本、数据指标、ROI等,我也会从用户角度思考流程、痛点、体验…当你们理解了这句话,在往后自己的运营工作中也能拿之即用了。

这句话初看老生常谈:噢,是的,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是想要用好也不容易。我个人,是在参照了李叫兽的X型文案Y型文案的文章后,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才把它形成思考本能。

「一句话」的价值所在

文章到这里,你们觉得,「一句话」的价值大不大?

它是运营的有效思考方式之一,我想要告诉大家,运营可不是一个做杂事瞎做事的职位,而是需要正确的思考。

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

让更多的用户在更长久的时间内以更频繁的次数购买更昂贵的商品。

任何运营工作,都需要两种思考角度,运营角度和用户角度。

消化完上面的三条内容,比读很多文章都有用,因为「一句话」足够简单,很容易掌握。

这就是运营的思维方法论。






另外我想要强调的是,它虽然简单,但是背后的细节策略和执行,那是呈几何状态的复杂。less is more,它能不断展开和引申,成为一个大的结构或体系。

「一句话」是运营工作中的支点,是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当我们有了越来越多属于自己的思考,运营工作也会顺利很多。
 
 
来源:网络 查看全部
很多时候,工作复杂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对支点。
这是曾经部门中发生的一件事。

我手下对我说要策划一项活动,从项目如何实现、中间过程的控制,到最后结束,洋洋洒洒大段话。我全程在听,他说完后,我没有直接评价活动如何,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你打算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

他的陈述,是运营的常规思考路径,它是正确的,但它并不有助于我理解活动,因为倾听是一种线性思考。我的问题,才是我关心的活动的核心。

大家不妨想一下,资源、时间和目标,它们是否是策划一场活动的必备要素?

活动需要多少资源:是否需要研发,是否有渠道,要线上资源还是线下资源,财务投入需要多少?是否还需要其他帮助?这些没确认,活动做不出详细规划。

多久时间:你打算做一个长期的活动,还是短期的?长期的怎么安排和协调,短期的怎么最大化效果?活动前期和后期的准备如何进行?项目管理也是时间管理的艺术。

达成什么目标:这应该是最开始的出发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产品现阶段需要什么,有什么指标要提高?目标可不可以量化,目标与资源的投入产出比是多少?

「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是对一个活动项目的高度概括,当我知道这三个要素,在后续的交流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把控细节。换言之,好的工作交流,应该先提出概括性的论点,然后才去阐述细节,而不是阐述细节,然后总结出论点。

这句话是一个活动的最简化模型,你不能再用更简单语言去高效地描述一个活动了。以下是一些简单的例子:

我们准备投入2亿元在春节期间和微信红包干一架,提高支付宝的市场占有率;

我们预计花费10天设计一个H5页面传播,目标是带来10万的曝光量;

我们打算投入100万,做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商品促销,提高该月份GMV。

运营活动肯定不简单,它充满繁琐的细节和需要完善的各个步骤。但任何一个活动都会有共通的本质描述,我把它称为抽象,「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就是对活动的抽象概括。

这是文章今天想谈的话题,优秀的运营应该具备抽象出问题本质的能力。

运营需要强大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我听过这么一段内容,出处不可考:

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话表述清楚,那么你很可能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仔细思考一下,它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花费很多语句去描述问题,解释与证明问题,但这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思考的结果。

不妨先看一下他人总结出的俞军老师的产品军规:

1. PM首先是用户;

2. 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3. 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4. 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5. 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6. 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7. 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8. 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9. 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10. 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学别人是怎么做的;

11. 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12. 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

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朴实的常识,但是放在十年前,我们就知道这十二句话的份量和价值有多金贵。这是踩坑踩出来的经验总结。

它们充满简洁的美感,即使放到今天的互联网,我们也会发现大量的文章、感悟、经验和教训围绕这些观点展开。它是产品经验的高度抽象。

那么,我们再想一下,运营是否适用这种概括能力?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运营的常态是打杂,新人都是从杂事做起来,打访谈电话、做数据报表、潜伏在论坛发广告、每天在群里活跃气氛、伪装成美女勾搭用户。

这种工作做久了有意思么?当然没有。

我总是强调,运营应该从更高的角度思考。

运营需要一套善于总结和应用的思维方式,技能要学都不难,思维方式才是最大的价值。这也是普通运营和高阶运营的区别。前者关注工作内容本身,后者会思考为什么做、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

优秀的思考常是简约的

这种思考,会帮助我们找到工作的支点,简化工作。我把它称为「一句话」。

还是拿活动三要素的例子,当我们需要办一次活动策划时,我们能直接用三要素搭建起思考的框架。
QQ截图20170302120343.png

它会比无厘头的状态好太多,帮我们在活动前期理顺思路。「一句话」即是方法论、也是思考方式和框架、更是运营经验的总结。我们工作中要多借用「一句话」的力量。

再说一个我曾经的文章案例《如果快速培养商业分析思维?》其中的一个论点是:

“让更多的用户在更长久的时间内以更频繁的次数购买更昂贵的商品。”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它概括了四种主流的市场营销方式,如果通过四个分论点展开内容,也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思维框架。

QQ截图20170302120407.png


上图的思维导图就是展开的具体方法,我并不需要记住大道理,而是通过这段话引申出运营和营销策略,然后制定出适合的细节。这对新人是不是非常友好?哪怕你没有相关经验,你也比普通人前进了一步。

大家可以把它想成一种即拿即用的方法。传统商学院教授的各类法是其中集大成的概括,比如SWOT、4P、4C、5W2H等。

▐ 产品和运营怎么去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还原成「一句话」呢?

最快的方式,肯定是汲取前人的经验,不论是书本还是文章,肯定会有那么一两句金玉良言,我们就不客气的拿来主义,把它消化掉,结合自己的案例去应用。

其次是总结,需要不断的总结、抽象、概括。运营是需要训练的。

我在学习过程中,会尝试总结和关联,拿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比如下面这一句心得:

“任何运营工作,都需要两种思考角度,运营角度和用户角度。”

你写一篇文章,用了很华丽的词藻和文采修饰,我们小学开始就不断经受作文的锤炼。可是把这能力用到文案上,你会知道自己是错的。

各类文案中常见的文字:「尊贵好礼」、「极致体验」、「畅意人生」、「睿智生活」都是华丽却空洞的词汇,它是运营角度的自嗨文案,是我们坐在电脑端依靠自己所见所想创作而出。

它真的有效么?用户真的会喜欢么?

好的文案营销,贩卖的从来不是产品。用户购买它们,是为了解决问题,为的是获得解决方案。「在工厂我们制造化妆品,在商店我们出售希望」。

文案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创造:

当我是用户的时候,我希望看到什么内容?

当我是用户的时候,什么内容更容易打动我;

我选择分享,内在的动因是什么?

好的内容,可以给用户希望,可以赋予用户情绪,可以制造出用户内心所想唾手可得的幻想。而不仅仅是词汇。

你做用户运营,什么又是用户角度的思考?如果我是用户,我会因为什么留下,又会因为什么而离开?我注册这款APP因为哪个点,它的差异在哪里?我愿意持久的使用,它给予了我什么样的期望?

运营不止是坐在电脑端的工作,还需要代入用户贴近用户。我不否定运营角度思考的重要性。内容的阅读量分享量、文章传播的范围、用户对不同内容的偏好、新增用户留存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做活动是否值得、文章为产品带来了什么益处……这些运营角度的思考同样是产品前进的动因。

它们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两条腿走路的并行思维。

很多运营会轻视用户角度,我也犯过同样的错误,然而这些经验总结融汇成「一句话」后,几经训练,已经是下意识的思考习惯了。

当我面对一个运营项目,我会从运营角度思考成本、数据指标、ROI等,我也会从用户角度思考流程、痛点、体验…当你们理解了这句话,在往后自己的运营工作中也能拿之即用了。

这句话初看老生常谈:噢,是的,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是想要用好也不容易。我个人,是在参照了李叫兽的X型文案Y型文案的文章后,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才把它形成思考本能。

「一句话」的价值所在

文章到这里,你们觉得,「一句话」的价值大不大?

它是运营的有效思考方式之一,我想要告诉大家,运营可不是一个做杂事瞎做事的职位,而是需要正确的思考。

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

让更多的用户在更长久的时间内以更频繁的次数购买更昂贵的商品。

任何运营工作,都需要两种思考角度,运营角度和用户角度。

消化完上面的三条内容,比读很多文章都有用,因为「一句话」足够简单,很容易掌握。

这就是运营的思维方法论。

QQ截图20170302120536.png


另外我想要强调的是,它虽然简单,但是背后的细节策略和执行,那是呈几何状态的复杂。less is more,它能不断展开和引申,成为一个大的结构或体系。

「一句话」是运营工作中的支点,是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当我们有了越来越多属于自己的思考,运营工作也会顺利很多。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