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累计签到次数:

今天获取 积分

工艺

工艺

329 浏览

化学镀镍液的主要组成

其它类 werdeichdenn 2017-03-10 10:05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优异的镀液配方对于产生最优质的化学镀镍层是必不可少的。化学镀镍溶液应包括:镍盐、还原剂、络合剂、缓冲剂、促进剂、稳定剂、光亮剂、润湿剂等。主盐

    化学镀镍溶液中的主盐就是镍盐,如硫酸镍、氯化镍、醋酸镍等,由它们提供化学镀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镍离子。早期曾用过氯化镍做主盐,但由于氯离子的存在不仅会降低镀层的耐蚀性,还产生拉应力,所以目前已很少有人使用。同硫酸镍相比用醋酸镍做主盐对镀层性能是有益的。但因其价格昂贵而无人使用。其实最理想的镍离子来源应该是次磷酸镍,使用它不至于在镀浴中积存大量的硫酸根,也不至于在使用中随着补加次磷酸钠而带入大量钠离子,同样因其价格因素而不能被工业化应用。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硫酸镍,由于制造工艺稍有不同而有两种结晶水的硫酸镍。因为硫酸镍是主盐,用量大,在镀中还要进行不断的补加,所含杂质元素会在镀液的积累,造成镀液镀速下降、寿命缩短,还会影响到镀层性能,尤其是耐蚀性。所以在采购硫酸镍时应该力求供货方提供可靠的成分化验单,做到每个批量的质量稳定,尤其要注意对镀液有害的杂质尤其是重金属元素的控制。

还原剂

    用得最多的还原剂是次磷酸钠,原因在于它的价格低、镀液容易控制,而且合金镀层性能良好。次磷酸钠在水中易于溶解,水溶液的pH值为6。是白磷溶于NaOH中,加热而得到的产物。目前国内的次磷酸钠制造水平很高,除了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

络合剂

    化学镀镍溶液中除了主盐与还原剂以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络合剂。镀液性能的差异、寿命长短主要取决于络合剂的选用及其搭配关系。

    络合剂的第一个作用就是防止镀液析出沉淀,增加镀液稳定性并延长使用寿命。如果镀液中没有络合剂存在,由于镍的氢氧化物溶解度较小,在酸性镀液中便可析出浅绿色絮状含水氢氧化镍沉淀。硫酸镍溶于水后形成六水合镍离子,它有水解倾向,水解后呈酸性,这时即析出了氢氧化物沉淀。如果六水合镍离子中有部分络合剂存在则可以明显提高其抗水解能力,甚至有可能在碱性环境中以镍离子形式存在。不过,pH值增加,六水合镍离子中的水分子会被OH根取代,促使水解加剧,要完全抑制水解反应,镍离子必须全部螯合以得到抑制水解的最大稳定性。镀液中还有较多次磷酸根离子存大,但由于次磷酸镍溶液度较大,一般不致析出沉淀。镀液使用后期,溶液中亚磷酸根聚集,浓度增大,容易析出白色的NiHPO3.6H2O沉淀。加入络合剂以后溶液中游离镍离子浓度大幅度降低,可以抑制镀液后期亚磷酸镍沉淀的析出。

    络合剂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提高沉积速度,加络合剂后沉积速度增加的数据很多。加入络合剂使镀液中游离镍离子浓度大幅度下降,从质量作用定律看降低反应物浓度反而提高了反应速度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问题只能从动力学角度来解释。简单的说法是有机添加剂吸附在工件表面后,提高了它的活性,为次磷酸根释放活性原子氢提供更多的激活能,从而增加了沉积反应速度。络合剂在此也起了加速剂的作用。

    能应用于化学镀镍中的络合剂很多,但在化学镀镍溶液中所用的络合剂则要求它们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存在一定的反应活性,价格因素也不容忽视。目前,常用的络合剂主要是一些脂肪族羧酸及其取代衍生物,如丁二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及甘氨酸等,或用它们的盐类。在碱浴中则用焦磷酸盐、柠檬酸盐及铵盐。不饱和脂肪酸很少使用,因不饱和烃在饱和时要吸收氢原子,降低还原剂的利用率。而常见的一元羧酸如甲酸、乙酸等则很少使用,乙酸常用作缓冲剂,丙酸则用作加速剂。

稳定剂

    化学镀镍溶液是一个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由于种种原因,如局部过热、pH值提高,或某些杂质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在镀液中出现一些活性微粒—催化核心,使镀液发生激烈的均向自催化反应,产生大量Ni—P黑色粉末,导致镀液短期内发生分解,逸出大量气泡,造成不可挽救的经济损失。这些黑色粉末是高效催化剂,它们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与活性,加速了镀液的自发分解,几分钟内镀液将报废生效。稳定剂的作用就在于抑制镀液的自发分解,使施镀过程在控制下有序进行。稳定剂是一种毒化剂,即毒性催化剂,只需加入痕量就可以抑制镀液自发分解。稳定剂不能使用过量,过量后轻则减低镀速,重则不再起镀。我们大致把我们从前用的稳定剂分为四类:

第六主族元素S、Se、Te的化合物;
某些含氧化合物;
重金属离子;
水溶性有机物。

    以上所说的是以次磷酸根作还原剂为例子,但其基本原理在胺基硼化物浴中同样适用。但强碱性的硼氢化钠浴及90℃温度下,有些稳定剂往往会分解、沉淀而失效。有报道说用铊盐效果不错。另外,硝酸铊还能增加较低温度下镀浴的沉积速度。铊盐能在Ni—B镀层中共沉积,有时高达6%的含量。

加速剂

    为了增加化学镀的沉积速度,在化学镀镍溶液中还加入一些化学药品,它们有提高镀速的作用而被称为加速剂。加速剂的作用机理被认为是还原剂次磷酸根中氧原子可以被一种外来的酸根取代形成配位化合物,或者说加速剂的阴离子的催化作用是由于形成了杂多酸所致。在空间位阻作用下使H-P键能减弱,有利于次磷酸根离子脱氢,或者说增加了次磷酸的活性。实验表明,短链饱和脂肪酸的阴离子及至少一种无机阴离子,有取代氧促进次磷酸根脱氢而加速沉积速度的作用。化学镀镍中许多络合剂即兼有加速剂的作用。

缓冲剂

    化学镀镍过程中由于有氢离子产生,使溶液pH值随施镀进程而逐渐降低,为了稳定镀速及保证镀层质量,化学镀镍体系必须具备PH值缓冲能力,也就是说使之在施镀过程中pH值不至于变化太大,能维持在一定pH值范围内的正常值。某些弱酸(或碱)与其盐组成的混合物就能抵消外来少许酸或碱以及稀释对溶液pH值变化的影响,使之在一个较小范围内波动,这种物质称为缓冲剂。缓冲剂缓冲性能好坏可用pH值与酸浓度变化图来表示,酸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pH值却基本不变的体系缓冲性能好。

    化学镀镍溶液中常用的一元或二元有机酸及其盐类不仅具备络合镍离子的能力,而且具有缓冲性能。在酸性镀浴中常用的HAC-NaAC体系就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但醋酸根的络合能力却很小,它一般不做络合剂用。

其它组份

    与电镀镍一样,在化学镀镍溶液中加入少许的表面活性剂,它有助于气体的逸出、降低镀层的孔隙率。另外,由于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兼有发泡剂作用,施镀过程中在逸出大量气体搅拌情况下,镀液表面形成一层白色泡沫,它不仅可以保温、降低镀液的蒸发损失、减少酸味,还使许多县浮的脏物夹在泡沫中而易于清除,以保持镀件和镀液的清洁。

    表面活性剂是这样一类物质,在加入很少量时就能大幅度地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界面张力,从而改变体系状态。在固—液界面上由于固体表面上原子或分子的价键力是未饱和的,与内部原子或分子比较能量相对较高,尤其金属表面是属于高能表面之列,它与液体接触时表面能总是减小的。换句话说,金属的固—气界面很容易被固—液界面代替(润湿定义就是固体表面吸附的气体为液体取代)。

    化学镀镍是一种功能性镀层,一般不做装饰用,故不要求光亮。但有人将电镀镍用的光亮剂如苯基二磺酸钠用于酸性化学镀浴中收到一定效果。蛋白质、萘磺酸、脂肪醇磺酸盐以及糖精等据报道在醋酸缓冲镀浴中也能起到光亮作用。    某些金属离子的稳定剂还兼有光亮剂的作用,如铬离子、铊离子、铜离子,认为是与Ni-P形成共沉积的原因。加入痕量铜离子因改变镀层结构而呈现镜面光亮的外观。但目前很多厂家在化学镀的要求上都明确表示要无铬镀层,所以在光亮剂的选择上必须慎重。 查看全部
优异的镀液配方对于产生最优质的化学镀镍层是必不可少的。化学镀镍溶液应包括:镍盐、还原剂、络合剂、缓冲剂、促进剂、稳定剂、光亮剂、润湿剂等。主盐

    化学镀镍溶液中的主盐就是镍盐,如硫酸镍、氯化镍、醋酸镍等,由它们提供化学镀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镍离子。早期曾用过氯化镍做主盐,但由于氯离子的存在不仅会降低镀层的耐蚀性,还产生拉应力,所以目前已很少有人使用。同硫酸镍相比用醋酸镍做主盐对镀层性能是有益的。但因其价格昂贵而无人使用。其实最理想的镍离子来源应该是次磷酸镍,使用它不至于在镀浴中积存大量的硫酸根,也不至于在使用中随着补加次磷酸钠而带入大量钠离子,同样因其价格因素而不能被工业化应用。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硫酸镍,由于制造工艺稍有不同而有两种结晶水的硫酸镍。因为硫酸镍是主盐,用量大,在镀中还要进行不断的补加,所含杂质元素会在镀液的积累,造成镀液镀速下降、寿命缩短,还会影响到镀层性能,尤其是耐蚀性。所以在采购硫酸镍时应该力求供货方提供可靠的成分化验单,做到每个批量的质量稳定,尤其要注意对镀液有害的杂质尤其是重金属元素的控制。

还原剂

    用得最多的还原剂是次磷酸钠,原因在于它的价格低、镀液容易控制,而且合金镀层性能良好。次磷酸钠在水中易于溶解,水溶液的pH值为6。是白磷溶于NaOH中,加热而得到的产物。目前国内的次磷酸钠制造水平很高,除了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

络合剂

    化学镀镍溶液中除了主盐与还原剂以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络合剂。镀液性能的差异、寿命长短主要取决于络合剂的选用及其搭配关系。

    络合剂的第一个作用就是防止镀液析出沉淀,增加镀液稳定性并延长使用寿命。如果镀液中没有络合剂存在,由于镍的氢氧化物溶解度较小,在酸性镀液中便可析出浅绿色絮状含水氢氧化镍沉淀。硫酸镍溶于水后形成六水合镍离子,它有水解倾向,水解后呈酸性,这时即析出了氢氧化物沉淀。如果六水合镍离子中有部分络合剂存在则可以明显提高其抗水解能力,甚至有可能在碱性环境中以镍离子形式存在。不过,pH值增加,六水合镍离子中的水分子会被OH根取代,促使水解加剧,要完全抑制水解反应,镍离子必须全部螯合以得到抑制水解的最大稳定性。镀液中还有较多次磷酸根离子存大,但由于次磷酸镍溶液度较大,一般不致析出沉淀。镀液使用后期,溶液中亚磷酸根聚集,浓度增大,容易析出白色的NiHPO3.6H2O沉淀。加入络合剂以后溶液中游离镍离子浓度大幅度降低,可以抑制镀液后期亚磷酸镍沉淀的析出。

    络合剂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提高沉积速度,加络合剂后沉积速度增加的数据很多。加入络合剂使镀液中游离镍离子浓度大幅度下降,从质量作用定律看降低反应物浓度反而提高了反应速度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问题只能从动力学角度来解释。简单的说法是有机添加剂吸附在工件表面后,提高了它的活性,为次磷酸根释放活性原子氢提供更多的激活能,从而增加了沉积反应速度。络合剂在此也起了加速剂的作用。

    能应用于化学镀镍中的络合剂很多,但在化学镀镍溶液中所用的络合剂则要求它们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存在一定的反应活性,价格因素也不容忽视。目前,常用的络合剂主要是一些脂肪族羧酸及其取代衍生物,如丁二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及甘氨酸等,或用它们的盐类。在碱浴中则用焦磷酸盐、柠檬酸盐及铵盐。不饱和脂肪酸很少使用,因不饱和烃在饱和时要吸收氢原子,降低还原剂的利用率。而常见的一元羧酸如甲酸、乙酸等则很少使用,乙酸常用作缓冲剂,丙酸则用作加速剂。

稳定剂

    化学镀镍溶液是一个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由于种种原因,如局部过热、pH值提高,或某些杂质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在镀液中出现一些活性微粒—催化核心,使镀液发生激烈的均向自催化反应,产生大量Ni—P黑色粉末,导致镀液短期内发生分解,逸出大量气泡,造成不可挽救的经济损失。这些黑色粉末是高效催化剂,它们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与活性,加速了镀液的自发分解,几分钟内镀液将报废生效。稳定剂的作用就在于抑制镀液的自发分解,使施镀过程在控制下有序进行。稳定剂是一种毒化剂,即毒性催化剂,只需加入痕量就可以抑制镀液自发分解。稳定剂不能使用过量,过量后轻则减低镀速,重则不再起镀。我们大致把我们从前用的稳定剂分为四类:

第六主族元素S、Se、Te的化合物;
某些含氧化合物;
重金属离子;
水溶性有机物。

    以上所说的是以次磷酸根作还原剂为例子,但其基本原理在胺基硼化物浴中同样适用。但强碱性的硼氢化钠浴及90℃温度下,有些稳定剂往往会分解、沉淀而失效。有报道说用铊盐效果不错。另外,硝酸铊还能增加较低温度下镀浴的沉积速度。铊盐能在Ni—B镀层中共沉积,有时高达6%的含量。

加速剂

    为了增加化学镀的沉积速度,在化学镀镍溶液中还加入一些化学药品,它们有提高镀速的作用而被称为加速剂。加速剂的作用机理被认为是还原剂次磷酸根中氧原子可以被一种外来的酸根取代形成配位化合物,或者说加速剂的阴离子的催化作用是由于形成了杂多酸所致。在空间位阻作用下使H-P键能减弱,有利于次磷酸根离子脱氢,或者说增加了次磷酸的活性。实验表明,短链饱和脂肪酸的阴离子及至少一种无机阴离子,有取代氧促进次磷酸根脱氢而加速沉积速度的作用。化学镀镍中许多络合剂即兼有加速剂的作用。

缓冲剂

    化学镀镍过程中由于有氢离子产生,使溶液pH值随施镀进程而逐渐降低,为了稳定镀速及保证镀层质量,化学镀镍体系必须具备PH值缓冲能力,也就是说使之在施镀过程中pH值不至于变化太大,能维持在一定pH值范围内的正常值。某些弱酸(或碱)与其盐组成的混合物就能抵消外来少许酸或碱以及稀释对溶液pH值变化的影响,使之在一个较小范围内波动,这种物质称为缓冲剂。缓冲剂缓冲性能好坏可用pH值与酸浓度变化图来表示,酸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pH值却基本不变的体系缓冲性能好。

    化学镀镍溶液中常用的一元或二元有机酸及其盐类不仅具备络合镍离子的能力,而且具有缓冲性能。在酸性镀浴中常用的HAC-NaAC体系就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但醋酸根的络合能力却很小,它一般不做络合剂用。

其它组份

    与电镀镍一样,在化学镀镍溶液中加入少许的表面活性剂,它有助于气体的逸出、降低镀层的孔隙率。另外,由于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兼有发泡剂作用,施镀过程中在逸出大量气体搅拌情况下,镀液表面形成一层白色泡沫,它不仅可以保温、降低镀液的蒸发损失、减少酸味,还使许多县浮的脏物夹在泡沫中而易于清除,以保持镀件和镀液的清洁。

    表面活性剂是这样一类物质,在加入很少量时就能大幅度地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界面张力,从而改变体系状态。在固—液界面上由于固体表面上原子或分子的价键力是未饱和的,与内部原子或分子比较能量相对较高,尤其金属表面是属于高能表面之列,它与液体接触时表面能总是减小的。换句话说,金属的固—气界面很容易被固—液界面代替(润湿定义就是固体表面吸附的气体为液体取代)。

    化学镀镍是一种功能性镀层,一般不做装饰用,故不要求光亮。但有人将电镀镍用的光亮剂如苯基二磺酸钠用于酸性化学镀浴中收到一定效果。蛋白质、萘磺酸、脂肪醇磺酸盐以及糖精等据报道在醋酸缓冲镀浴中也能起到光亮作用。    某些金属离子的稳定剂还兼有光亮剂的作用,如铬离子、铊离子、铜离子,认为是与Ni-P形成共沉积的原因。加入痕量铜离子因改变镀层结构而呈现镜面光亮的外观。但目前很多厂家在化学镀的要求上都明确表示要无铬镀层,所以在光亮剂的选择上必须慎重。
701 浏览

分享一篇不错的文章:变速器壳体、轴和齿轮加工工艺总结

智能制造类 土豆泥 2017-01-11 15:30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一、齿轮、轴类零件

1.齿轮加工工艺流程






根据不同结构要求,齿轮零件加工主要工艺流程采用的是锻造制坯→正火→精车加工→插齿→倒尖角→滚齿→剃齿→(焊接)→热处理→磨加工→对啮修整。

热后齿部一般不再加工,除了主减从齿或顾客要求磨齿的零件。

2.轴类工艺流程

输入轴:锻造制坯→正火→精车加工→搓齿→钻孔→插齿→倒尖角→滚齿→剃齿→热处理→磨加工→对啮修整。

输出轴:锻造制坯→正火→精车加工→搓齿滚齿→剃齿→热处理→磨加工→对啮修整。

3.具体工艺流程

(1)锻造制坯:热模锻是汽车齿轮件广泛使用的毛坯锻造工艺。以前较广泛采用的是热锻和冷挤压的毛坯,近年来,楔横轧技术在轴类加工上得到了大量推广。这项技术特别适合为比较复杂的阶梯轴类制坯,它不仅精度较高、后序加工余量小而且生产效率高。

(2)正火:这一工艺的目的是获得适合后序齿轮切削加工的硬度和为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以有效地减少热处理变形。一般的正火由于受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使得工件冷却速度和冷却的均匀性难以控制,造成硬度散差大,金相组织不均匀,直接影响机加工和最终热处理;使得热变形大而无规律,零件质量无法控制,对刀具的磨损也较大,尤其对搓齿这种受力大的工序更是明显。为此,采用等温正火工艺。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等温正火有效地改变了一般正火的弊端,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3)精车加工:为了满足高精度齿轮加工的定位要求.齿坯的精车加工全部采用数控车床.齿轮先进行内孔和定位端面的加工,然后另一端面及外径加工同步完成。既保证了内孔与定位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又保证了大批量齿坯生产的尺寸离散小。从而提高了齿坯精度,确保了后序齿轮的加工质量。另外,数控车床加工的高效率还大大减少了设备数量,经济性好。

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和装夹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 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在轴的加工中,零件各外圆表面、端面的同轴度,端面对旋转轴线的垂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若用两中心孔定位,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

中心孔不仅是车削时的定为基准,也是其他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又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当采用两中心孔定位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

② 以外圆和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一夹一顶):用两中心孔定位虽然定心精度高,但刚性差,尤其是加工较重的工件时不够稳固,切削用量也不能太大。粗加工时,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可采用轴的外圆表面和一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来加工。这种定位方法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矩,是轴类零件最常见的一种定位方法。

③ 以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在加工空心轴的内孔时,(例如:机床上莫氏锥度的内孔加工),不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可用轴的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当工件是机床主轴时,常以两支撑轴颈(装配基准)为定位基准,可保证锥孔相对支撑轴颈的同轴度要求,消除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4)搓/滚/插齿:加工齿部所用设备仍大量采用普通滚齿机和插齿机,虽然调整维护方便,但生产效率较低,若完成较大产能需要多机同时生产。随着涂层技术的发展,滚刀、插刀刃磨后的再次涂镀可方便地进行。经过涂镀的刀具能够明显地提高耐用度,一般能提高90%以上,有效地减少了换刀次数和刃磨时间,效益显著。

对于花键的加工,为解决插齿效率低的问题,可以采用搓齿进行加工,效率大大提高,加工一档花键需要 10~30s的时间。加工的插齿设备主要有德国Gleason-Pfauter插齿机、南京YS5120CNC等,滚齿设备主要有日本KASHIFUJI 数控滚齿机、重庆YS3118五轴数控滚齿机、YKX3132 数控滚齿机等,滚齿设备主要有德国EXCELLO搓齿机和日本KASHIFUJI搓齿机等。

(5)剃齿:径向剃齿技术以其效率高,设计齿形、齿向的修形要求易于实现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批量汽车齿轮生产中。齿形、齿向对汽车的噪声影响是较大的,通过对其修形和反扭曲修正可降低变速器的传动噪声。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

(6)热处理:汽车齿轮要求渗碳淬火.以保证其设计要求的良好机械性能。对于热后不再进行磨齿加工的产品,稳定可靠的热处理设备是必不可缺的。

(7)磨加工:金属磨削的实质是工件被磨削的金属表层,在无数磨粒瞬间的挤压,摩擦作用下生产变形,而后转为磨屑,并形成光洁表示的过程。主要是对经过热处理的齿轮内孔。端面、轴的外径等部分的精加工,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齿轮加工采用节圆夹具定位夹紧,能有效保证齿部与安装基准的加工精度,获得满意的产品质量。磨削精度通常达到 IT6~IT7 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1.25~0.16um。主要的磨加工设备有德国BUDERUS、意大利 MORARA、瑞士STUDER、北京数控磨床等。

(8) 磨齿:采用磨齿加工的齿轮具有低传动噪音、高传动效率和长使用寿命的优点。现在,随着磨齿机的效率的逐渐提高,砂轮性能也更好,高额成本得以大幅下降。由此,磨齿加工已开始大规模应用于汽车齿轮加工中,而且已达到普遍应用的程度。而且由于磨齿加工能去掉热处理畸变,因此许多齿轮箱均使用磨削齿轮,以更好地控制传动空程和噪音。磨齿加工工艺在整个齿轮行业中已基本成熟并在快速增长。主要的磨齿加工设备有美国Gleason-245TWG、德国KAPP300X 等。

(9)对啮修整:这是变速驱动桥齿轮装配前对齿部进行磕碰毛刺的检查清理,以消除它们在装配后引起的噪声异响。通过单对啮合听声音或在综合检查仪上观察啮合偏差来完成。也多采用的是自动对啮仪来检查毛刺、中心距、跳动。






二、壳体类零件

1. 工艺流程:

箱体类工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加工内容多,需频繁更换机床、刀具;二是加工精度要求高,采用普通机床加工质量难以保证,且由工艺流程长,周转次数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三是形状复杂,且大部分为薄壁壳体,工件刚度差,较难装夹。以离合器壳体为例,一般具有轴承孔、倒档轴孔及二个大平面、定位销孔和合箱螺孔等,加工尺寸上百个,精度高的一般都在IT6-IT9 级,表面粗糙度为Ra0.8~3.2um,平面度、平行度为 0.05~0.1mm,垂直度0.01~0.02mm,同轴度、位置度 0.05mm 等。一般工艺流程是铣结合面→加工工艺孔和连接孔→粗镗轴承孔→精镗轴承孔和定位销孔→清洗→泄漏试验检测。

2. 加工设备:

壳体类零件的加工设备主要分为两大类:组合机床和加工中心。传统的壳体加工生产线往往由组合机床构成的,为了加工一个零件需要20多道工序,大量的加工设备只是为了保证有限的产品种类,这种情况适合于单一品种大批量的壳体生产。针对目前汽车市场需求的逐渐多样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特点,组合机床生产线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取而代之的将是以加工中心为主的柔性生产线。加工中心有加工精度高、加工范围广以及一次装夹能完成多面加工的特性,已被大量采用。加工中心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加工中心适宜加工内容集中在同一个方向上的零件,卧式加工中心适合加工内容在不同方向上的零件,特别是需围转加工且同轴度较高的零件,两者的加工费用基本在 1:2 左右。

3. 控制方法:

夹具方面:变速器壳体的加工工序以采用“立式加工中心加工。10#工序+立式式加工中心加工 20#工序+卧式加工中心加工 30#工序”为例,需要三套加工中心夹具,其中 10#采用毛坯定位和支撑,20#、30#一般采用一面两销定位。压铸铝壳体的加工余量不大,一般为 0.8~1.2mm,在夹具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定位的准确性,其次是夹紧的位置必须是支撑的对应位置,避免工件的夹紧变形,还要考虑刀具干涉、操作灵活、多件一夹、快速切换等因素。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

刀具方面:在汽车零部件制造成本中,刀具成本占总成本的3%~5%,但是能够通过提高加工效率来达到影响总成本的20%~30%。模块式结构的复合刀具具有精度较高,刀柄可重复使用,库存量少等特点,被广泛采用,它可以大幅度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因此,在精度要求不高、标准刀具能够达到比较好的加工效果时尽量采用标准刀具,降低库存,提高互换性。同时,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精度要求又高的零件采用先进的非非标复合刀具更能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来源:网络 查看全部
一、齿轮、轴类零件

1.齿轮加工工艺流程

QQ截图20170111152641.png


根据不同结构要求,齿轮零件加工主要工艺流程采用的是锻造制坯→正火→精车加工→插齿→倒尖角→滚齿→剃齿→(焊接)→热处理→磨加工→对啮修整。

热后齿部一般不再加工,除了主减从齿或顾客要求磨齿的零件。

2.轴类工艺流程

输入轴:锻造制坯→正火→精车加工→搓齿→钻孔→插齿→倒尖角→滚齿→剃齿→热处理→磨加工→对啮修整。

输出轴:锻造制坯→正火→精车加工→搓齿滚齿→剃齿→热处理→磨加工→对啮修整。

3.具体工艺流程

(1)锻造制坯:热模锻是汽车齿轮件广泛使用的毛坯锻造工艺。以前较广泛采用的是热锻和冷挤压的毛坯,近年来,楔横轧技术在轴类加工上得到了大量推广。这项技术特别适合为比较复杂的阶梯轴类制坯,它不仅精度较高、后序加工余量小而且生产效率高。

(2)正火:这一工艺的目的是获得适合后序齿轮切削加工的硬度和为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以有效地减少热处理变形。一般的正火由于受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使得工件冷却速度和冷却的均匀性难以控制,造成硬度散差大,金相组织不均匀,直接影响机加工和最终热处理;使得热变形大而无规律,零件质量无法控制,对刀具的磨损也较大,尤其对搓齿这种受力大的工序更是明显。为此,采用等温正火工艺。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等温正火有效地改变了一般正火的弊端,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3)精车加工:为了满足高精度齿轮加工的定位要求.齿坯的精车加工全部采用数控车床.齿轮先进行内孔和定位端面的加工,然后另一端面及外径加工同步完成。既保证了内孔与定位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又保证了大批量齿坯生产的尺寸离散小。从而提高了齿坯精度,确保了后序齿轮的加工质量。另外,数控车床加工的高效率还大大减少了设备数量,经济性好。

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和装夹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 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在轴的加工中,零件各外圆表面、端面的同轴度,端面对旋转轴线的垂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若用两中心孔定位,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

中心孔不仅是车削时的定为基准,也是其他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又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当采用两中心孔定位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

② 以外圆和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一夹一顶):用两中心孔定位虽然定心精度高,但刚性差,尤其是加工较重的工件时不够稳固,切削用量也不能太大。粗加工时,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可采用轴的外圆表面和一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来加工。这种定位方法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矩,是轴类零件最常见的一种定位方法。

③ 以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在加工空心轴的内孔时,(例如:机床上莫氏锥度的内孔加工),不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可用轴的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当工件是机床主轴时,常以两支撑轴颈(装配基准)为定位基准,可保证锥孔相对支撑轴颈的同轴度要求,消除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4)搓/滚/插齿:加工齿部所用设备仍大量采用普通滚齿机和插齿机,虽然调整维护方便,但生产效率较低,若完成较大产能需要多机同时生产。随着涂层技术的发展,滚刀、插刀刃磨后的再次涂镀可方便地进行。经过涂镀的刀具能够明显地提高耐用度,一般能提高90%以上,有效地减少了换刀次数和刃磨时间,效益显著。

对于花键的加工,为解决插齿效率低的问题,可以采用搓齿进行加工,效率大大提高,加工一档花键需要 10~30s的时间。加工的插齿设备主要有德国Gleason-Pfauter插齿机、南京YS5120CNC等,滚齿设备主要有日本KASHIFUJI 数控滚齿机、重庆YS3118五轴数控滚齿机、YKX3132 数控滚齿机等,滚齿设备主要有德国EXCELLO搓齿机和日本KASHIFUJI搓齿机等。

(5)剃齿:径向剃齿技术以其效率高,设计齿形、齿向的修形要求易于实现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批量汽车齿轮生产中。齿形、齿向对汽车的噪声影响是较大的,通过对其修形和反扭曲修正可降低变速器的传动噪声。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

(6)热处理:汽车齿轮要求渗碳淬火.以保证其设计要求的良好机械性能。对于热后不再进行磨齿加工的产品,稳定可靠的热处理设备是必不可缺的。

(7)磨加工:金属磨削的实质是工件被磨削的金属表层,在无数磨粒瞬间的挤压,摩擦作用下生产变形,而后转为磨屑,并形成光洁表示的过程。主要是对经过热处理的齿轮内孔。端面、轴的外径等部分的精加工,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齿轮加工采用节圆夹具定位夹紧,能有效保证齿部与安装基准的加工精度,获得满意的产品质量。磨削精度通常达到 IT6~IT7 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1.25~0.16um。主要的磨加工设备有德国BUDERUS、意大利 MORARA、瑞士STUDER、北京数控磨床等。

(8) 磨齿:采用磨齿加工的齿轮具有低传动噪音、高传动效率和长使用寿命的优点。现在,随着磨齿机的效率的逐渐提高,砂轮性能也更好,高额成本得以大幅下降。由此,磨齿加工已开始大规模应用于汽车齿轮加工中,而且已达到普遍应用的程度。而且由于磨齿加工能去掉热处理畸变,因此许多齿轮箱均使用磨削齿轮,以更好地控制传动空程和噪音。磨齿加工工艺在整个齿轮行业中已基本成熟并在快速增长。主要的磨齿加工设备有美国Gleason-245TWG、德国KAPP300X 等。

(9)对啮修整:这是变速驱动桥齿轮装配前对齿部进行磕碰毛刺的检查清理,以消除它们在装配后引起的噪声异响。通过单对啮合听声音或在综合检查仪上观察啮合偏差来完成。也多采用的是自动对啮仪来检查毛刺、中心距、跳动。

QQ截图20170111152948.png


二、壳体类零件

1. 工艺流程:

箱体类工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加工内容多,需频繁更换机床、刀具;二是加工精度要求高,采用普通机床加工质量难以保证,且由工艺流程长,周转次数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三是形状复杂,且大部分为薄壁壳体,工件刚度差,较难装夹。以离合器壳体为例,一般具有轴承孔、倒档轴孔及二个大平面、定位销孔和合箱螺孔等,加工尺寸上百个,精度高的一般都在IT6-IT9 级,表面粗糙度为Ra0.8~3.2um,平面度、平行度为 0.05~0.1mm,垂直度0.01~0.02mm,同轴度、位置度 0.05mm 等。一般工艺流程是铣结合面→加工工艺孔和连接孔→粗镗轴承孔→精镗轴承孔和定位销孔→清洗→泄漏试验检测。

2. 加工设备:

壳体类零件的加工设备主要分为两大类:组合机床和加工中心。传统的壳体加工生产线往往由组合机床构成的,为了加工一个零件需要20多道工序,大量的加工设备只是为了保证有限的产品种类,这种情况适合于单一品种大批量的壳体生产。针对目前汽车市场需求的逐渐多样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特点,组合机床生产线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取而代之的将是以加工中心为主的柔性生产线。加工中心有加工精度高、加工范围广以及一次装夹能完成多面加工的特性,已被大量采用。加工中心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加工中心适宜加工内容集中在同一个方向上的零件,卧式加工中心适合加工内容在不同方向上的零件,特别是需围转加工且同轴度较高的零件,两者的加工费用基本在 1:2 左右。

3. 控制方法:

夹具方面:变速器壳体的加工工序以采用“立式加工中心加工。10#工序+立式式加工中心加工 20#工序+卧式加工中心加工 30#工序”为例,需要三套加工中心夹具,其中 10#采用毛坯定位和支撑,20#、30#一般采用一面两销定位。压铸铝壳体的加工余量不大,一般为 0.8~1.2mm,在夹具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定位的准确性,其次是夹紧的位置必须是支撑的对应位置,避免工件的夹紧变形,还要考虑刀具干涉、操作灵活、多件一夹、快速切换等因素。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

刀具方面:在汽车零部件制造成本中,刀具成本占总成本的3%~5%,但是能够通过提高加工效率来达到影响总成本的20%~30%。模块式结构的复合刀具具有精度较高,刀柄可重复使用,库存量少等特点,被广泛采用,它可以大幅度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因此,在精度要求不高、标准刀具能够达到比较好的加工效果时尽量采用标准刀具,降低库存,提高互换性。同时,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精度要求又高的零件采用先进的非非标复合刀具更能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来源:网络
5 回答

钢包出钢产生旋涡怎么办?

机械自动化类 必须你 2016-12-19 14:01 回复了问题 • 6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295 浏览

10分钟看懂电机制造的复杂工艺

电气控制类 朱迪 2016-12-02 10:31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导读:

电机制造工艺内容比较复杂,除了一般机械制造中的机械加工工艺外,还有铁心、绕组等零部件制造所特有的工艺,其中手工劳动量的比重相当大,工件质量也较难稳定。

电机制造工艺内容:

1、机加工工艺:包括转子加工、轴加工。

2、铁芯制造工艺:包括磁极铁芯的冲片制造、冲片叠压。

3、绕组制造工艺:包括线圈制造,绕组嵌装及其绝缘处理(包括短路环焊接)。

4、鼠笼转子制造工艺:包括转子铁芯的叠压,转子压铸。

5、电机装配工艺:包括支架组件的铆压,电机的主副定子铆压和装配等。

在电机制造中,同样的设计结构和同一批原材料所制成的产品,其质量往往有相差很大的现象(铁耗值相差可达40%,线圈绝缘耐压强度相差可达80%,电机的使用寿命相差好几倍)。

其所以如此,除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工艺不够完善或未认真按工艺规程加工。

如:转子铸铝、转子加工、支架铆压、定子短路环铆压等等,在制造过程中所造成的缺陷,不是零部件检查时容易发觉出来的,如果将有缺陷的零部件用到产品上去,就会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和使用寿命降低。

在当前电机品种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所用电机的运行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因此,采用合理的工艺方案和工艺方法,并认真执行,是保证电机质量必备的主要条件。

生产量越来越大,采用专用的设备和专用的工装就越多,工艺工作越细致,则生产效率就越高,产品成本则越低,质量越稳定。

工艺工作是产品设计和车间生产的桥梁,工艺工作是将产品设计的意图通过工艺文件的形式传达给有关部门执行,如:工艺卡片、工艺守则、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工艺流程图等。
 
来源:网络 查看全部
导读:

电机制造工艺内容比较复杂,除了一般机械制造中的机械加工工艺外,还有铁心、绕组等零部件制造所特有的工艺,其中手工劳动量的比重相当大,工件质量也较难稳定。


电机制造工艺内容:

1、机加工工艺:包括转子加工、轴加工。

2、铁芯制造工艺:包括磁极铁芯的冲片制造、冲片叠压。

3、绕组制造工艺:包括线圈制造,绕组嵌装及其绝缘处理(包括短路环焊接)。

4、鼠笼转子制造工艺:包括转子铁芯的叠压,转子压铸。

5、电机装配工艺:包括支架组件的铆压,电机的主副定子铆压和装配等。

在电机制造中,同样的设计结构和同一批原材料所制成的产品,其质量往往有相差很大的现象(铁耗值相差可达40%,线圈绝缘耐压强度相差可达80%,电机的使用寿命相差好几倍)。

其所以如此,除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工艺不够完善或未认真按工艺规程加工。

如:转子铸铝、转子加工、支架铆压、定子短路环铆压等等,在制造过程中所造成的缺陷,不是零部件检查时容易发觉出来的,如果将有缺陷的零部件用到产品上去,就会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和使用寿命降低。

在当前电机品种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所用电机的运行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因此,采用合理的工艺方案和工艺方法,并认真执行,是保证电机质量必备的主要条件。

生产量越来越大,采用专用的设备和专用的工装就越多,工艺工作越细致,则生产效率就越高,产品成本则越低,质量越稳定。

工艺工作是产品设计和车间生产的桥梁,工艺工作是将产品设计的意图通过工艺文件的形式传达给有关部门执行,如:工艺卡片、工艺守则、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工艺流程图等。
 
来源:网络
588 浏览

热处理工艺

电气控制类 传用轴 2016-11-03 11:4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以调质态40Cr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调质态、不同 压下量下的压缩变形后试样硬度的分布及变化规律。采用有限元模拟获得了相应的 压缩变形后的等效应变分布规律,并构建了室温条件下等效应变与维氏硬度关系。结 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最大误差仅为1.88 。 
 链接:http://pan.baidu.com/s/1o7OOP1g 密码:n9fo 查看全部
以调质态40Cr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调质态、不同 压下量下的压缩变形后试样硬度的分布及变化规律。采用有限元模拟获得了相应的 压缩变形后的等效应变分布规律,并构建了室温条件下等效应变与维氏硬度关系。结 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最大误差仅为1.88 。 
 链接:http://pan.baidu.com/s/1o7OOP1g 密码:n9fo
455 浏览

翼子板棱线清晰 效果的锐棱处理

设备硬件类 传用轴 2016-11-03 11:4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提高翼子板棱线清晰 效果的锐棱处理 
 
链接:http://pan.baidu.com/s/1kV6osZl 密码:c1lk
提高翼子板棱线清晰 效果的锐棱处理 
 
链接:http://pan.baidu.com/s/1kV6osZl 密码:c1lk
471 浏览

工艺过程中全相关尺寸模型的建立

智能制造类 流浪的心 2016-11-03 11:0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针对工艺尺寸式描述的尺寸关系不直观且只能够描述一个尺寸关系等问题,文章用工艺尺寸
路线图描述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尺寸关系,用带下标的英文字母表示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各加工要素,
用有向线段表示基准至加工要素之间的工序尺寸,按工件的加工顺序依次用树图的形式画出工序尺
寸即可得到工艺尺寸路线图,路线图能够直观地表达所有的工艺尺寸关系,且能够描述加工顺序及
各个工序基准,易于建立全相关尺寸模型,适合计算机辅助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设计。




链接:http://pan.baidu.com/s/1mhUs5RE 密码:pmrx 查看全部
:针对工艺尺寸式描述的尺寸关系不直观且只能够描述一个尺寸关系等问题,文章用工艺尺寸
路线图描述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尺寸关系,用带下标的英文字母表示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各加工要素,
用有向线段表示基准至加工要素之间的工序尺寸,按工件的加工顺序依次用树图的形式画出工序尺
寸即可得到工艺尺寸路线图,路线图能够直观地表达所有的工艺尺寸关系,且能够描述加工顺序及
各个工序基准,易于建立全相关尺寸模型,适合计算机辅助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设计。
qqq.png

链接:http://pan.baidu.com/s/1mhUs5RE 密码:pmrx
368 浏览

EPS无刷电机定子工艺简介

电气控制类 功夫熊猫 2016-09-07 09:2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EPS就是英文Electric Power Steering的缩写,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随着电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成为未来汽车转向助力系统的发展方向。该系统由EPS电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同时,由于电控技术的进步,EPS可以实现不同车速下的不同助力效果,低速时方向盘轻盈,高速时方向沉重,确保驾驶安全,且为自动驾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另外,电动助力系统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正是有了这些优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转向技术,将逐渐全面取代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已具有50多年历史的液压转向系统。




早期的EPS电机大多采用有刷电机,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厂家选用技术更为先进可靠地无刷电机。但是无刷电机在定子制作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保证定子的内径圆度,同时提升绕线的槽满率,分块式定子铁芯成了几乎所有无刷EPS电机厂家的必选工艺。以下简单介绍一下EPS无刷电机的定子制作工艺。




通过分块式工艺制造的电机定子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和产品精度,目前实际的批量生产应用中可以将内圆圆度控制到0.03mm以下。同时,因为采用直接绕线的方式,电机的各绕组的电阻及电感平衡率都被控制到极好的水平。定子的高品质决定了EPS电机在响应时间、以及齿槽转矩以及转矩脉动上面都有优良的表现。拼块定子工艺必将成为未来高精度电机生产的主流工艺方法.
 
来源:网络 查看全部
EPS就是英文Electric Power Steering的缩写,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随着电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成为未来汽车转向助力系统的发展方向。该系统由EPS电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同时,由于电控技术的进步,EPS可以实现不同车速下的不同助力效果,低速时方向盘轻盈,高速时方向沉重,确保驾驶安全,且为自动驾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另外,电动助力系统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正是有了这些优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转向技术,将逐渐全面取代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已具有50多年历史的液压转向系统。
640.webp_.jpg

早期的EPS电机大多采用有刷电机,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厂家选用技术更为先进可靠地无刷电机。但是无刷电机在定子制作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保证定子的内径圆度,同时提升绕线的槽满率,分块式定子铁芯成了几乎所有无刷EPS电机厂家的必选工艺。以下简单介绍一下EPS无刷电机的定子制作工艺。
640.webp_(1)_.jpg

通过分块式工艺制造的电机定子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和产品精度,目前实际的批量生产应用中可以将内圆圆度控制到0.03mm以下。同时,因为采用直接绕线的方式,电机的各绕组的电阻及电感平衡率都被控制到极好的水平。定子的高品质决定了EPS电机在响应时间、以及齿槽转矩以及转矩脉动上面都有优良的表现。拼块定子工艺必将成为未来高精度电机生产的主流工艺方法.
 
来源:网络
5 回答

钢包出钢产生旋涡怎么办?

机械自动化类 必须你 2016-12-19 14:01 回复了问题 • 6 人关注 来自相关话题

329 浏览

化学镀镍液的主要组成

其它类 werdeichdenn 2017-03-10 10:05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优异的镀液配方对于产生最优质的化学镀镍层是必不可少的。化学镀镍溶液应包括:镍盐、还原剂、络合剂、缓冲剂、促进剂、稳定剂、光亮剂、润湿剂等。主盐

    化学镀镍溶液中的主盐就是镍盐,如硫酸镍、氯化镍、醋酸镍等,由它们提供化学镀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镍离子。早期曾用过氯化镍做主盐,但由于氯离子的存在不仅会降低镀层的耐蚀性,还产生拉应力,所以目前已很少有人使用。同硫酸镍相比用醋酸镍做主盐对镀层性能是有益的。但因其价格昂贵而无人使用。其实最理想的镍离子来源应该是次磷酸镍,使用它不至于在镀浴中积存大量的硫酸根,也不至于在使用中随着补加次磷酸钠而带入大量钠离子,同样因其价格因素而不能被工业化应用。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硫酸镍,由于制造工艺稍有不同而有两种结晶水的硫酸镍。因为硫酸镍是主盐,用量大,在镀中还要进行不断的补加,所含杂质元素会在镀液的积累,造成镀液镀速下降、寿命缩短,还会影响到镀层性能,尤其是耐蚀性。所以在采购硫酸镍时应该力求供货方提供可靠的成分化验单,做到每个批量的质量稳定,尤其要注意对镀液有害的杂质尤其是重金属元素的控制。

还原剂

    用得最多的还原剂是次磷酸钠,原因在于它的价格低、镀液容易控制,而且合金镀层性能良好。次磷酸钠在水中易于溶解,水溶液的pH值为6。是白磷溶于NaOH中,加热而得到的产物。目前国内的次磷酸钠制造水平很高,除了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

络合剂

    化学镀镍溶液中除了主盐与还原剂以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络合剂。镀液性能的差异、寿命长短主要取决于络合剂的选用及其搭配关系。

    络合剂的第一个作用就是防止镀液析出沉淀,增加镀液稳定性并延长使用寿命。如果镀液中没有络合剂存在,由于镍的氢氧化物溶解度较小,在酸性镀液中便可析出浅绿色絮状含水氢氧化镍沉淀。硫酸镍溶于水后形成六水合镍离子,它有水解倾向,水解后呈酸性,这时即析出了氢氧化物沉淀。如果六水合镍离子中有部分络合剂存在则可以明显提高其抗水解能力,甚至有可能在碱性环境中以镍离子形式存在。不过,pH值增加,六水合镍离子中的水分子会被OH根取代,促使水解加剧,要完全抑制水解反应,镍离子必须全部螯合以得到抑制水解的最大稳定性。镀液中还有较多次磷酸根离子存大,但由于次磷酸镍溶液度较大,一般不致析出沉淀。镀液使用后期,溶液中亚磷酸根聚集,浓度增大,容易析出白色的NiHPO3.6H2O沉淀。加入络合剂以后溶液中游离镍离子浓度大幅度降低,可以抑制镀液后期亚磷酸镍沉淀的析出。

    络合剂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提高沉积速度,加络合剂后沉积速度增加的数据很多。加入络合剂使镀液中游离镍离子浓度大幅度下降,从质量作用定律看降低反应物浓度反而提高了反应速度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问题只能从动力学角度来解释。简单的说法是有机添加剂吸附在工件表面后,提高了它的活性,为次磷酸根释放活性原子氢提供更多的激活能,从而增加了沉积反应速度。络合剂在此也起了加速剂的作用。

    能应用于化学镀镍中的络合剂很多,但在化学镀镍溶液中所用的络合剂则要求它们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存在一定的反应活性,价格因素也不容忽视。目前,常用的络合剂主要是一些脂肪族羧酸及其取代衍生物,如丁二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及甘氨酸等,或用它们的盐类。在碱浴中则用焦磷酸盐、柠檬酸盐及铵盐。不饱和脂肪酸很少使用,因不饱和烃在饱和时要吸收氢原子,降低还原剂的利用率。而常见的一元羧酸如甲酸、乙酸等则很少使用,乙酸常用作缓冲剂,丙酸则用作加速剂。

稳定剂

    化学镀镍溶液是一个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由于种种原因,如局部过热、pH值提高,或某些杂质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在镀液中出现一些活性微粒—催化核心,使镀液发生激烈的均向自催化反应,产生大量Ni—P黑色粉末,导致镀液短期内发生分解,逸出大量气泡,造成不可挽救的经济损失。这些黑色粉末是高效催化剂,它们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与活性,加速了镀液的自发分解,几分钟内镀液将报废生效。稳定剂的作用就在于抑制镀液的自发分解,使施镀过程在控制下有序进行。稳定剂是一种毒化剂,即毒性催化剂,只需加入痕量就可以抑制镀液自发分解。稳定剂不能使用过量,过量后轻则减低镀速,重则不再起镀。我们大致把我们从前用的稳定剂分为四类:

第六主族元素S、Se、Te的化合物;
某些含氧化合物;
重金属离子;
水溶性有机物。

    以上所说的是以次磷酸根作还原剂为例子,但其基本原理在胺基硼化物浴中同样适用。但强碱性的硼氢化钠浴及90℃温度下,有些稳定剂往往会分解、沉淀而失效。有报道说用铊盐效果不错。另外,硝酸铊还能增加较低温度下镀浴的沉积速度。铊盐能在Ni—B镀层中共沉积,有时高达6%的含量。

加速剂

    为了增加化学镀的沉积速度,在化学镀镍溶液中还加入一些化学药品,它们有提高镀速的作用而被称为加速剂。加速剂的作用机理被认为是还原剂次磷酸根中氧原子可以被一种外来的酸根取代形成配位化合物,或者说加速剂的阴离子的催化作用是由于形成了杂多酸所致。在空间位阻作用下使H-P键能减弱,有利于次磷酸根离子脱氢,或者说增加了次磷酸的活性。实验表明,短链饱和脂肪酸的阴离子及至少一种无机阴离子,有取代氧促进次磷酸根脱氢而加速沉积速度的作用。化学镀镍中许多络合剂即兼有加速剂的作用。

缓冲剂

    化学镀镍过程中由于有氢离子产生,使溶液pH值随施镀进程而逐渐降低,为了稳定镀速及保证镀层质量,化学镀镍体系必须具备PH值缓冲能力,也就是说使之在施镀过程中pH值不至于变化太大,能维持在一定pH值范围内的正常值。某些弱酸(或碱)与其盐组成的混合物就能抵消外来少许酸或碱以及稀释对溶液pH值变化的影响,使之在一个较小范围内波动,这种物质称为缓冲剂。缓冲剂缓冲性能好坏可用pH值与酸浓度变化图来表示,酸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pH值却基本不变的体系缓冲性能好。

    化学镀镍溶液中常用的一元或二元有机酸及其盐类不仅具备络合镍离子的能力,而且具有缓冲性能。在酸性镀浴中常用的HAC-NaAC体系就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但醋酸根的络合能力却很小,它一般不做络合剂用。

其它组份

    与电镀镍一样,在化学镀镍溶液中加入少许的表面活性剂,它有助于气体的逸出、降低镀层的孔隙率。另外,由于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兼有发泡剂作用,施镀过程中在逸出大量气体搅拌情况下,镀液表面形成一层白色泡沫,它不仅可以保温、降低镀液的蒸发损失、减少酸味,还使许多县浮的脏物夹在泡沫中而易于清除,以保持镀件和镀液的清洁。

    表面活性剂是这样一类物质,在加入很少量时就能大幅度地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界面张力,从而改变体系状态。在固—液界面上由于固体表面上原子或分子的价键力是未饱和的,与内部原子或分子比较能量相对较高,尤其金属表面是属于高能表面之列,它与液体接触时表面能总是减小的。换句话说,金属的固—气界面很容易被固—液界面代替(润湿定义就是固体表面吸附的气体为液体取代)。

    化学镀镍是一种功能性镀层,一般不做装饰用,故不要求光亮。但有人将电镀镍用的光亮剂如苯基二磺酸钠用于酸性化学镀浴中收到一定效果。蛋白质、萘磺酸、脂肪醇磺酸盐以及糖精等据报道在醋酸缓冲镀浴中也能起到光亮作用。    某些金属离子的稳定剂还兼有光亮剂的作用,如铬离子、铊离子、铜离子,认为是与Ni-P形成共沉积的原因。加入痕量铜离子因改变镀层结构而呈现镜面光亮的外观。但目前很多厂家在化学镀的要求上都明确表示要无铬镀层,所以在光亮剂的选择上必须慎重。 查看全部
优异的镀液配方对于产生最优质的化学镀镍层是必不可少的。化学镀镍溶液应包括:镍盐、还原剂、络合剂、缓冲剂、促进剂、稳定剂、光亮剂、润湿剂等。主盐

    化学镀镍溶液中的主盐就是镍盐,如硫酸镍、氯化镍、醋酸镍等,由它们提供化学镀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镍离子。早期曾用过氯化镍做主盐,但由于氯离子的存在不仅会降低镀层的耐蚀性,还产生拉应力,所以目前已很少有人使用。同硫酸镍相比用醋酸镍做主盐对镀层性能是有益的。但因其价格昂贵而无人使用。其实最理想的镍离子来源应该是次磷酸镍,使用它不至于在镀浴中积存大量的硫酸根,也不至于在使用中随着补加次磷酸钠而带入大量钠离子,同样因其价格因素而不能被工业化应用。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硫酸镍,由于制造工艺稍有不同而有两种结晶水的硫酸镍。因为硫酸镍是主盐,用量大,在镀中还要进行不断的补加,所含杂质元素会在镀液的积累,造成镀液镀速下降、寿命缩短,还会影响到镀层性能,尤其是耐蚀性。所以在采购硫酸镍时应该力求供货方提供可靠的成分化验单,做到每个批量的质量稳定,尤其要注意对镀液有害的杂质尤其是重金属元素的控制。

还原剂

    用得最多的还原剂是次磷酸钠,原因在于它的价格低、镀液容易控制,而且合金镀层性能良好。次磷酸钠在水中易于溶解,水溶液的pH值为6。是白磷溶于NaOH中,加热而得到的产物。目前国内的次磷酸钠制造水平很高,除了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

络合剂

    化学镀镍溶液中除了主盐与还原剂以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络合剂。镀液性能的差异、寿命长短主要取决于络合剂的选用及其搭配关系。

    络合剂的第一个作用就是防止镀液析出沉淀,增加镀液稳定性并延长使用寿命。如果镀液中没有络合剂存在,由于镍的氢氧化物溶解度较小,在酸性镀液中便可析出浅绿色絮状含水氢氧化镍沉淀。硫酸镍溶于水后形成六水合镍离子,它有水解倾向,水解后呈酸性,这时即析出了氢氧化物沉淀。如果六水合镍离子中有部分络合剂存在则可以明显提高其抗水解能力,甚至有可能在碱性环境中以镍离子形式存在。不过,pH值增加,六水合镍离子中的水分子会被OH根取代,促使水解加剧,要完全抑制水解反应,镍离子必须全部螯合以得到抑制水解的最大稳定性。镀液中还有较多次磷酸根离子存大,但由于次磷酸镍溶液度较大,一般不致析出沉淀。镀液使用后期,溶液中亚磷酸根聚集,浓度增大,容易析出白色的NiHPO3.6H2O沉淀。加入络合剂以后溶液中游离镍离子浓度大幅度降低,可以抑制镀液后期亚磷酸镍沉淀的析出。

    络合剂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提高沉积速度,加络合剂后沉积速度增加的数据很多。加入络合剂使镀液中游离镍离子浓度大幅度下降,从质量作用定律看降低反应物浓度反而提高了反应速度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问题只能从动力学角度来解释。简单的说法是有机添加剂吸附在工件表面后,提高了它的活性,为次磷酸根释放活性原子氢提供更多的激活能,从而增加了沉积反应速度。络合剂在此也起了加速剂的作用。

    能应用于化学镀镍中的络合剂很多,但在化学镀镍溶液中所用的络合剂则要求它们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存在一定的反应活性,价格因素也不容忽视。目前,常用的络合剂主要是一些脂肪族羧酸及其取代衍生物,如丁二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及甘氨酸等,或用它们的盐类。在碱浴中则用焦磷酸盐、柠檬酸盐及铵盐。不饱和脂肪酸很少使用,因不饱和烃在饱和时要吸收氢原子,降低还原剂的利用率。而常见的一元羧酸如甲酸、乙酸等则很少使用,乙酸常用作缓冲剂,丙酸则用作加速剂。

稳定剂

    化学镀镍溶液是一个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由于种种原因,如局部过热、pH值提高,或某些杂质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在镀液中出现一些活性微粒—催化核心,使镀液发生激烈的均向自催化反应,产生大量Ni—P黑色粉末,导致镀液短期内发生分解,逸出大量气泡,造成不可挽救的经济损失。这些黑色粉末是高效催化剂,它们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与活性,加速了镀液的自发分解,几分钟内镀液将报废生效。稳定剂的作用就在于抑制镀液的自发分解,使施镀过程在控制下有序进行。稳定剂是一种毒化剂,即毒性催化剂,只需加入痕量就可以抑制镀液自发分解。稳定剂不能使用过量,过量后轻则减低镀速,重则不再起镀。我们大致把我们从前用的稳定剂分为四类:

第六主族元素S、Se、Te的化合物;
某些含氧化合物;
重金属离子;
水溶性有机物。

    以上所说的是以次磷酸根作还原剂为例子,但其基本原理在胺基硼化物浴中同样适用。但强碱性的硼氢化钠浴及90℃温度下,有些稳定剂往往会分解、沉淀而失效。有报道说用铊盐效果不错。另外,硝酸铊还能增加较低温度下镀浴的沉积速度。铊盐能在Ni—B镀层中共沉积,有时高达6%的含量。

加速剂

    为了增加化学镀的沉积速度,在化学镀镍溶液中还加入一些化学药品,它们有提高镀速的作用而被称为加速剂。加速剂的作用机理被认为是还原剂次磷酸根中氧原子可以被一种外来的酸根取代形成配位化合物,或者说加速剂的阴离子的催化作用是由于形成了杂多酸所致。在空间位阻作用下使H-P键能减弱,有利于次磷酸根离子脱氢,或者说增加了次磷酸的活性。实验表明,短链饱和脂肪酸的阴离子及至少一种无机阴离子,有取代氧促进次磷酸根脱氢而加速沉积速度的作用。化学镀镍中许多络合剂即兼有加速剂的作用。

缓冲剂

    化学镀镍过程中由于有氢离子产生,使溶液pH值随施镀进程而逐渐降低,为了稳定镀速及保证镀层质量,化学镀镍体系必须具备PH值缓冲能力,也就是说使之在施镀过程中pH值不至于变化太大,能维持在一定pH值范围内的正常值。某些弱酸(或碱)与其盐组成的混合物就能抵消外来少许酸或碱以及稀释对溶液pH值变化的影响,使之在一个较小范围内波动,这种物质称为缓冲剂。缓冲剂缓冲性能好坏可用pH值与酸浓度变化图来表示,酸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pH值却基本不变的体系缓冲性能好。

    化学镀镍溶液中常用的一元或二元有机酸及其盐类不仅具备络合镍离子的能力,而且具有缓冲性能。在酸性镀浴中常用的HAC-NaAC体系就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但醋酸根的络合能力却很小,它一般不做络合剂用。

其它组份

    与电镀镍一样,在化学镀镍溶液中加入少许的表面活性剂,它有助于气体的逸出、降低镀层的孔隙率。另外,由于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兼有发泡剂作用,施镀过程中在逸出大量气体搅拌情况下,镀液表面形成一层白色泡沫,它不仅可以保温、降低镀液的蒸发损失、减少酸味,还使许多县浮的脏物夹在泡沫中而易于清除,以保持镀件和镀液的清洁。

    表面活性剂是这样一类物质,在加入很少量时就能大幅度地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界面张力,从而改变体系状态。在固—液界面上由于固体表面上原子或分子的价键力是未饱和的,与内部原子或分子比较能量相对较高,尤其金属表面是属于高能表面之列,它与液体接触时表面能总是减小的。换句话说,金属的固—气界面很容易被固—液界面代替(润湿定义就是固体表面吸附的气体为液体取代)。

    化学镀镍是一种功能性镀层,一般不做装饰用,故不要求光亮。但有人将电镀镍用的光亮剂如苯基二磺酸钠用于酸性化学镀浴中收到一定效果。蛋白质、萘磺酸、脂肪醇磺酸盐以及糖精等据报道在醋酸缓冲镀浴中也能起到光亮作用。    某些金属离子的稳定剂还兼有光亮剂的作用,如铬离子、铊离子、铜离子,认为是与Ni-P形成共沉积的原因。加入痕量铜离子因改变镀层结构而呈现镜面光亮的外观。但目前很多厂家在化学镀的要求上都明确表示要无铬镀层,所以在光亮剂的选择上必须慎重。
701 浏览

分享一篇不错的文章:变速器壳体、轴和齿轮加工工艺总结

智能制造类 土豆泥 2017-01-11 15:30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一、齿轮、轴类零件

1.齿轮加工工艺流程






根据不同结构要求,齿轮零件加工主要工艺流程采用的是锻造制坯→正火→精车加工→插齿→倒尖角→滚齿→剃齿→(焊接)→热处理→磨加工→对啮修整。

热后齿部一般不再加工,除了主减从齿或顾客要求磨齿的零件。

2.轴类工艺流程

输入轴:锻造制坯→正火→精车加工→搓齿→钻孔→插齿→倒尖角→滚齿→剃齿→热处理→磨加工→对啮修整。

输出轴:锻造制坯→正火→精车加工→搓齿滚齿→剃齿→热处理→磨加工→对啮修整。

3.具体工艺流程

(1)锻造制坯:热模锻是汽车齿轮件广泛使用的毛坯锻造工艺。以前较广泛采用的是热锻和冷挤压的毛坯,近年来,楔横轧技术在轴类加工上得到了大量推广。这项技术特别适合为比较复杂的阶梯轴类制坯,它不仅精度较高、后序加工余量小而且生产效率高。

(2)正火:这一工艺的目的是获得适合后序齿轮切削加工的硬度和为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以有效地减少热处理变形。一般的正火由于受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使得工件冷却速度和冷却的均匀性难以控制,造成硬度散差大,金相组织不均匀,直接影响机加工和最终热处理;使得热变形大而无规律,零件质量无法控制,对刀具的磨损也较大,尤其对搓齿这种受力大的工序更是明显。为此,采用等温正火工艺。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等温正火有效地改变了一般正火的弊端,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3)精车加工:为了满足高精度齿轮加工的定位要求.齿坯的精车加工全部采用数控车床.齿轮先进行内孔和定位端面的加工,然后另一端面及外径加工同步完成。既保证了内孔与定位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又保证了大批量齿坯生产的尺寸离散小。从而提高了齿坯精度,确保了后序齿轮的加工质量。另外,数控车床加工的高效率还大大减少了设备数量,经济性好。

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和装夹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 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在轴的加工中,零件各外圆表面、端面的同轴度,端面对旋转轴线的垂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若用两中心孔定位,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

中心孔不仅是车削时的定为基准,也是其他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又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当采用两中心孔定位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

② 以外圆和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一夹一顶):用两中心孔定位虽然定心精度高,但刚性差,尤其是加工较重的工件时不够稳固,切削用量也不能太大。粗加工时,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可采用轴的外圆表面和一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来加工。这种定位方法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矩,是轴类零件最常见的一种定位方法。

③ 以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在加工空心轴的内孔时,(例如:机床上莫氏锥度的内孔加工),不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可用轴的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当工件是机床主轴时,常以两支撑轴颈(装配基准)为定位基准,可保证锥孔相对支撑轴颈的同轴度要求,消除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4)搓/滚/插齿:加工齿部所用设备仍大量采用普通滚齿机和插齿机,虽然调整维护方便,但生产效率较低,若完成较大产能需要多机同时生产。随着涂层技术的发展,滚刀、插刀刃磨后的再次涂镀可方便地进行。经过涂镀的刀具能够明显地提高耐用度,一般能提高90%以上,有效地减少了换刀次数和刃磨时间,效益显著。

对于花键的加工,为解决插齿效率低的问题,可以采用搓齿进行加工,效率大大提高,加工一档花键需要 10~30s的时间。加工的插齿设备主要有德国Gleason-Pfauter插齿机、南京YS5120CNC等,滚齿设备主要有日本KASHIFUJI 数控滚齿机、重庆YS3118五轴数控滚齿机、YKX3132 数控滚齿机等,滚齿设备主要有德国EXCELLO搓齿机和日本KASHIFUJI搓齿机等。

(5)剃齿:径向剃齿技术以其效率高,设计齿形、齿向的修形要求易于实现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批量汽车齿轮生产中。齿形、齿向对汽车的噪声影响是较大的,通过对其修形和反扭曲修正可降低变速器的传动噪声。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

(6)热处理:汽车齿轮要求渗碳淬火.以保证其设计要求的良好机械性能。对于热后不再进行磨齿加工的产品,稳定可靠的热处理设备是必不可缺的。

(7)磨加工:金属磨削的实质是工件被磨削的金属表层,在无数磨粒瞬间的挤压,摩擦作用下生产变形,而后转为磨屑,并形成光洁表示的过程。主要是对经过热处理的齿轮内孔。端面、轴的外径等部分的精加工,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齿轮加工采用节圆夹具定位夹紧,能有效保证齿部与安装基准的加工精度,获得满意的产品质量。磨削精度通常达到 IT6~IT7 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1.25~0.16um。主要的磨加工设备有德国BUDERUS、意大利 MORARA、瑞士STUDER、北京数控磨床等。

(8) 磨齿:采用磨齿加工的齿轮具有低传动噪音、高传动效率和长使用寿命的优点。现在,随着磨齿机的效率的逐渐提高,砂轮性能也更好,高额成本得以大幅下降。由此,磨齿加工已开始大规模应用于汽车齿轮加工中,而且已达到普遍应用的程度。而且由于磨齿加工能去掉热处理畸变,因此许多齿轮箱均使用磨削齿轮,以更好地控制传动空程和噪音。磨齿加工工艺在整个齿轮行业中已基本成熟并在快速增长。主要的磨齿加工设备有美国Gleason-245TWG、德国KAPP300X 等。

(9)对啮修整:这是变速驱动桥齿轮装配前对齿部进行磕碰毛刺的检查清理,以消除它们在装配后引起的噪声异响。通过单对啮合听声音或在综合检查仪上观察啮合偏差来完成。也多采用的是自动对啮仪来检查毛刺、中心距、跳动。






二、壳体类零件

1. 工艺流程:

箱体类工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加工内容多,需频繁更换机床、刀具;二是加工精度要求高,采用普通机床加工质量难以保证,且由工艺流程长,周转次数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三是形状复杂,且大部分为薄壁壳体,工件刚度差,较难装夹。以离合器壳体为例,一般具有轴承孔、倒档轴孔及二个大平面、定位销孔和合箱螺孔等,加工尺寸上百个,精度高的一般都在IT6-IT9 级,表面粗糙度为Ra0.8~3.2um,平面度、平行度为 0.05~0.1mm,垂直度0.01~0.02mm,同轴度、位置度 0.05mm 等。一般工艺流程是铣结合面→加工工艺孔和连接孔→粗镗轴承孔→精镗轴承孔和定位销孔→清洗→泄漏试验检测。

2. 加工设备:

壳体类零件的加工设备主要分为两大类:组合机床和加工中心。传统的壳体加工生产线往往由组合机床构成的,为了加工一个零件需要20多道工序,大量的加工设备只是为了保证有限的产品种类,这种情况适合于单一品种大批量的壳体生产。针对目前汽车市场需求的逐渐多样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特点,组合机床生产线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取而代之的将是以加工中心为主的柔性生产线。加工中心有加工精度高、加工范围广以及一次装夹能完成多面加工的特性,已被大量采用。加工中心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加工中心适宜加工内容集中在同一个方向上的零件,卧式加工中心适合加工内容在不同方向上的零件,特别是需围转加工且同轴度较高的零件,两者的加工费用基本在 1:2 左右。

3. 控制方法:

夹具方面:变速器壳体的加工工序以采用“立式加工中心加工。10#工序+立式式加工中心加工 20#工序+卧式加工中心加工 30#工序”为例,需要三套加工中心夹具,其中 10#采用毛坯定位和支撑,20#、30#一般采用一面两销定位。压铸铝壳体的加工余量不大,一般为 0.8~1.2mm,在夹具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定位的准确性,其次是夹紧的位置必须是支撑的对应位置,避免工件的夹紧变形,还要考虑刀具干涉、操作灵活、多件一夹、快速切换等因素。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

刀具方面:在汽车零部件制造成本中,刀具成本占总成本的3%~5%,但是能够通过提高加工效率来达到影响总成本的20%~30%。模块式结构的复合刀具具有精度较高,刀柄可重复使用,库存量少等特点,被广泛采用,它可以大幅度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因此,在精度要求不高、标准刀具能够达到比较好的加工效果时尽量采用标准刀具,降低库存,提高互换性。同时,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精度要求又高的零件采用先进的非非标复合刀具更能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来源:网络 查看全部
一、齿轮、轴类零件

1.齿轮加工工艺流程

QQ截图20170111152641.png


根据不同结构要求,齿轮零件加工主要工艺流程采用的是锻造制坯→正火→精车加工→插齿→倒尖角→滚齿→剃齿→(焊接)→热处理→磨加工→对啮修整。

热后齿部一般不再加工,除了主减从齿或顾客要求磨齿的零件。

2.轴类工艺流程

输入轴:锻造制坯→正火→精车加工→搓齿→钻孔→插齿→倒尖角→滚齿→剃齿→热处理→磨加工→对啮修整。

输出轴:锻造制坯→正火→精车加工→搓齿滚齿→剃齿→热处理→磨加工→对啮修整。

3.具体工艺流程

(1)锻造制坯:热模锻是汽车齿轮件广泛使用的毛坯锻造工艺。以前较广泛采用的是热锻和冷挤压的毛坯,近年来,楔横轧技术在轴类加工上得到了大量推广。这项技术特别适合为比较复杂的阶梯轴类制坯,它不仅精度较高、后序加工余量小而且生产效率高。

(2)正火:这一工艺的目的是获得适合后序齿轮切削加工的硬度和为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以有效地减少热处理变形。一般的正火由于受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使得工件冷却速度和冷却的均匀性难以控制,造成硬度散差大,金相组织不均匀,直接影响机加工和最终热处理;使得热变形大而无规律,零件质量无法控制,对刀具的磨损也较大,尤其对搓齿这种受力大的工序更是明显。为此,采用等温正火工艺。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等温正火有效地改变了一般正火的弊端,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3)精车加工:为了满足高精度齿轮加工的定位要求.齿坯的精车加工全部采用数控车床.齿轮先进行内孔和定位端面的加工,然后另一端面及外径加工同步完成。既保证了内孔与定位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又保证了大批量齿坯生产的尺寸离散小。从而提高了齿坯精度,确保了后序齿轮的加工质量。另外,数控车床加工的高效率还大大减少了设备数量,经济性好。

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和装夹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 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在轴的加工中,零件各外圆表面、端面的同轴度,端面对旋转轴线的垂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若用两中心孔定位,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

中心孔不仅是车削时的定为基准,也是其他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又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当采用两中心孔定位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

② 以外圆和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一夹一顶):用两中心孔定位虽然定心精度高,但刚性差,尤其是加工较重的工件时不够稳固,切削用量也不能太大。粗加工时,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可采用轴的外圆表面和一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来加工。这种定位方法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矩,是轴类零件最常见的一种定位方法。

③ 以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在加工空心轴的内孔时,(例如:机床上莫氏锥度的内孔加工),不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可用轴的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当工件是机床主轴时,常以两支撑轴颈(装配基准)为定位基准,可保证锥孔相对支撑轴颈的同轴度要求,消除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4)搓/滚/插齿:加工齿部所用设备仍大量采用普通滚齿机和插齿机,虽然调整维护方便,但生产效率较低,若完成较大产能需要多机同时生产。随着涂层技术的发展,滚刀、插刀刃磨后的再次涂镀可方便地进行。经过涂镀的刀具能够明显地提高耐用度,一般能提高90%以上,有效地减少了换刀次数和刃磨时间,效益显著。

对于花键的加工,为解决插齿效率低的问题,可以采用搓齿进行加工,效率大大提高,加工一档花键需要 10~30s的时间。加工的插齿设备主要有德国Gleason-Pfauter插齿机、南京YS5120CNC等,滚齿设备主要有日本KASHIFUJI 数控滚齿机、重庆YS3118五轴数控滚齿机、YKX3132 数控滚齿机等,滚齿设备主要有德国EXCELLO搓齿机和日本KASHIFUJI搓齿机等。

(5)剃齿:径向剃齿技术以其效率高,设计齿形、齿向的修形要求易于实现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批量汽车齿轮生产中。齿形、齿向对汽车的噪声影响是较大的,通过对其修形和反扭曲修正可降低变速器的传动噪声。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

(6)热处理:汽车齿轮要求渗碳淬火.以保证其设计要求的良好机械性能。对于热后不再进行磨齿加工的产品,稳定可靠的热处理设备是必不可缺的。

(7)磨加工:金属磨削的实质是工件被磨削的金属表层,在无数磨粒瞬间的挤压,摩擦作用下生产变形,而后转为磨屑,并形成光洁表示的过程。主要是对经过热处理的齿轮内孔。端面、轴的外径等部分的精加工,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齿轮加工采用节圆夹具定位夹紧,能有效保证齿部与安装基准的加工精度,获得满意的产品质量。磨削精度通常达到 IT6~IT7 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1.25~0.16um。主要的磨加工设备有德国BUDERUS、意大利 MORARA、瑞士STUDER、北京数控磨床等。

(8) 磨齿:采用磨齿加工的齿轮具有低传动噪音、高传动效率和长使用寿命的优点。现在,随着磨齿机的效率的逐渐提高,砂轮性能也更好,高额成本得以大幅下降。由此,磨齿加工已开始大规模应用于汽车齿轮加工中,而且已达到普遍应用的程度。而且由于磨齿加工能去掉热处理畸变,因此许多齿轮箱均使用磨削齿轮,以更好地控制传动空程和噪音。磨齿加工工艺在整个齿轮行业中已基本成熟并在快速增长。主要的磨齿加工设备有美国Gleason-245TWG、德国KAPP300X 等。

(9)对啮修整:这是变速驱动桥齿轮装配前对齿部进行磕碰毛刺的检查清理,以消除它们在装配后引起的噪声异响。通过单对啮合听声音或在综合检查仪上观察啮合偏差来完成。也多采用的是自动对啮仪来检查毛刺、中心距、跳动。

QQ截图20170111152948.png


二、壳体类零件

1. 工艺流程:

箱体类工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加工内容多,需频繁更换机床、刀具;二是加工精度要求高,采用普通机床加工质量难以保证,且由工艺流程长,周转次数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三是形状复杂,且大部分为薄壁壳体,工件刚度差,较难装夹。以离合器壳体为例,一般具有轴承孔、倒档轴孔及二个大平面、定位销孔和合箱螺孔等,加工尺寸上百个,精度高的一般都在IT6-IT9 级,表面粗糙度为Ra0.8~3.2um,平面度、平行度为 0.05~0.1mm,垂直度0.01~0.02mm,同轴度、位置度 0.05mm 等。一般工艺流程是铣结合面→加工工艺孔和连接孔→粗镗轴承孔→精镗轴承孔和定位销孔→清洗→泄漏试验检测。

2. 加工设备:

壳体类零件的加工设备主要分为两大类:组合机床和加工中心。传统的壳体加工生产线往往由组合机床构成的,为了加工一个零件需要20多道工序,大量的加工设备只是为了保证有限的产品种类,这种情况适合于单一品种大批量的壳体生产。针对目前汽车市场需求的逐渐多样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特点,组合机床生产线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取而代之的将是以加工中心为主的柔性生产线。加工中心有加工精度高、加工范围广以及一次装夹能完成多面加工的特性,已被大量采用。加工中心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加工中心适宜加工内容集中在同一个方向上的零件,卧式加工中心适合加工内容在不同方向上的零件,特别是需围转加工且同轴度较高的零件,两者的加工费用基本在 1:2 左右。

3. 控制方法:

夹具方面:变速器壳体的加工工序以采用“立式加工中心加工。10#工序+立式式加工中心加工 20#工序+卧式加工中心加工 30#工序”为例,需要三套加工中心夹具,其中 10#采用毛坯定位和支撑,20#、30#一般采用一面两销定位。压铸铝壳体的加工余量不大,一般为 0.8~1.2mm,在夹具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定位的准确性,其次是夹紧的位置必须是支撑的对应位置,避免工件的夹紧变形,还要考虑刀具干涉、操作灵活、多件一夹、快速切换等因素。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

刀具方面:在汽车零部件制造成本中,刀具成本占总成本的3%~5%,但是能够通过提高加工效率来达到影响总成本的20%~30%。模块式结构的复合刀具具有精度较高,刀柄可重复使用,库存量少等特点,被广泛采用,它可以大幅度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因此,在精度要求不高、标准刀具能够达到比较好的加工效果时尽量采用标准刀具,降低库存,提高互换性。同时,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精度要求又高的零件采用先进的非非标复合刀具更能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来源:网络
295 浏览

10分钟看懂电机制造的复杂工艺

电气控制类 朱迪 2016-12-02 10:31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导读:

电机制造工艺内容比较复杂,除了一般机械制造中的机械加工工艺外,还有铁心、绕组等零部件制造所特有的工艺,其中手工劳动量的比重相当大,工件质量也较难稳定。

电机制造工艺内容:

1、机加工工艺:包括转子加工、轴加工。

2、铁芯制造工艺:包括磁极铁芯的冲片制造、冲片叠压。

3、绕组制造工艺:包括线圈制造,绕组嵌装及其绝缘处理(包括短路环焊接)。

4、鼠笼转子制造工艺:包括转子铁芯的叠压,转子压铸。

5、电机装配工艺:包括支架组件的铆压,电机的主副定子铆压和装配等。

在电机制造中,同样的设计结构和同一批原材料所制成的产品,其质量往往有相差很大的现象(铁耗值相差可达40%,线圈绝缘耐压强度相差可达80%,电机的使用寿命相差好几倍)。

其所以如此,除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工艺不够完善或未认真按工艺规程加工。

如:转子铸铝、转子加工、支架铆压、定子短路环铆压等等,在制造过程中所造成的缺陷,不是零部件检查时容易发觉出来的,如果将有缺陷的零部件用到产品上去,就会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和使用寿命降低。

在当前电机品种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所用电机的运行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因此,采用合理的工艺方案和工艺方法,并认真执行,是保证电机质量必备的主要条件。

生产量越来越大,采用专用的设备和专用的工装就越多,工艺工作越细致,则生产效率就越高,产品成本则越低,质量越稳定。

工艺工作是产品设计和车间生产的桥梁,工艺工作是将产品设计的意图通过工艺文件的形式传达给有关部门执行,如:工艺卡片、工艺守则、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工艺流程图等。
 
来源:网络 查看全部
导读:

电机制造工艺内容比较复杂,除了一般机械制造中的机械加工工艺外,还有铁心、绕组等零部件制造所特有的工艺,其中手工劳动量的比重相当大,工件质量也较难稳定。


电机制造工艺内容:

1、机加工工艺:包括转子加工、轴加工。

2、铁芯制造工艺:包括磁极铁芯的冲片制造、冲片叠压。

3、绕组制造工艺:包括线圈制造,绕组嵌装及其绝缘处理(包括短路环焊接)。

4、鼠笼转子制造工艺:包括转子铁芯的叠压,转子压铸。

5、电机装配工艺:包括支架组件的铆压,电机的主副定子铆压和装配等。

在电机制造中,同样的设计结构和同一批原材料所制成的产品,其质量往往有相差很大的现象(铁耗值相差可达40%,线圈绝缘耐压强度相差可达80%,电机的使用寿命相差好几倍)。

其所以如此,除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工艺不够完善或未认真按工艺规程加工。

如:转子铸铝、转子加工、支架铆压、定子短路环铆压等等,在制造过程中所造成的缺陷,不是零部件检查时容易发觉出来的,如果将有缺陷的零部件用到产品上去,就会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和使用寿命降低。

在当前电机品种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所用电机的运行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因此,采用合理的工艺方案和工艺方法,并认真执行,是保证电机质量必备的主要条件。

生产量越来越大,采用专用的设备和专用的工装就越多,工艺工作越细致,则生产效率就越高,产品成本则越低,质量越稳定。

工艺工作是产品设计和车间生产的桥梁,工艺工作是将产品设计的意图通过工艺文件的形式传达给有关部门执行,如:工艺卡片、工艺守则、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工艺流程图等。
 
来源:网络
588 浏览

热处理工艺

电气控制类 传用轴 2016-11-03 11:4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以调质态40Cr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调质态、不同 压下量下的压缩变形后试样硬度的分布及变化规律。采用有限元模拟获得了相应的 压缩变形后的等效应变分布规律,并构建了室温条件下等效应变与维氏硬度关系。结 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最大误差仅为1.88 。 
 链接:http://pan.baidu.com/s/1o7OOP1g 密码:n9fo 查看全部
以调质态40Cr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调质态、不同 压下量下的压缩变形后试样硬度的分布及变化规律。采用有限元模拟获得了相应的 压缩变形后的等效应变分布规律,并构建了室温条件下等效应变与维氏硬度关系。结 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最大误差仅为1.88 。 
 链接:http://pan.baidu.com/s/1o7OOP1g 密码:n9fo
455 浏览

翼子板棱线清晰 效果的锐棱处理

设备硬件类 传用轴 2016-11-03 11:4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提高翼子板棱线清晰 效果的锐棱处理 
 
链接:http://pan.baidu.com/s/1kV6osZl 密码:c1lk
提高翼子板棱线清晰 效果的锐棱处理 
 
链接:http://pan.baidu.com/s/1kV6osZl 密码:c1lk
471 浏览

工艺过程中全相关尺寸模型的建立

智能制造类 流浪的心 2016-11-03 11:06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针对工艺尺寸式描述的尺寸关系不直观且只能够描述一个尺寸关系等问题,文章用工艺尺寸
路线图描述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尺寸关系,用带下标的英文字母表示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各加工要素,
用有向线段表示基准至加工要素之间的工序尺寸,按工件的加工顺序依次用树图的形式画出工序尺
寸即可得到工艺尺寸路线图,路线图能够直观地表达所有的工艺尺寸关系,且能够描述加工顺序及
各个工序基准,易于建立全相关尺寸模型,适合计算机辅助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设计。




链接:http://pan.baidu.com/s/1mhUs5RE 密码:pmrx 查看全部
:针对工艺尺寸式描述的尺寸关系不直观且只能够描述一个尺寸关系等问题,文章用工艺尺寸
路线图描述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尺寸关系,用带下标的英文字母表示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各加工要素,
用有向线段表示基准至加工要素之间的工序尺寸,按工件的加工顺序依次用树图的形式画出工序尺
寸即可得到工艺尺寸路线图,路线图能够直观地表达所有的工艺尺寸关系,且能够描述加工顺序及
各个工序基准,易于建立全相关尺寸模型,适合计算机辅助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设计。
qqq.png

链接:http://pan.baidu.com/s/1mhUs5RE 密码:pmrx
368 浏览

EPS无刷电机定子工艺简介

电气控制类 功夫熊猫 2016-09-07 09:29 发表了文章 来自相关话题

EPS就是英文Electric Power Steering的缩写,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随着电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成为未来汽车转向助力系统的发展方向。该系统由EPS电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同时,由于电控技术的进步,EPS可以实现不同车速下的不同助力效果,低速时方向盘轻盈,高速时方向沉重,确保驾驶安全,且为自动驾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另外,电动助力系统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正是有了这些优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转向技术,将逐渐全面取代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已具有50多年历史的液压转向系统。




早期的EPS电机大多采用有刷电机,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厂家选用技术更为先进可靠地无刷电机。但是无刷电机在定子制作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保证定子的内径圆度,同时提升绕线的槽满率,分块式定子铁芯成了几乎所有无刷EPS电机厂家的必选工艺。以下简单介绍一下EPS无刷电机的定子制作工艺。




通过分块式工艺制造的电机定子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和产品精度,目前实际的批量生产应用中可以将内圆圆度控制到0.03mm以下。同时,因为采用直接绕线的方式,电机的各绕组的电阻及电感平衡率都被控制到极好的水平。定子的高品质决定了EPS电机在响应时间、以及齿槽转矩以及转矩脉动上面都有优良的表现。拼块定子工艺必将成为未来高精度电机生产的主流工艺方法.
 
来源:网络 查看全部
EPS就是英文Electric Power Steering的缩写,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随着电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成为未来汽车转向助力系统的发展方向。该系统由EPS电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同时,由于电控技术的进步,EPS可以实现不同车速下的不同助力效果,低速时方向盘轻盈,高速时方向沉重,确保驾驶安全,且为自动驾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另外,电动助力系统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正是有了这些优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转向技术,将逐渐全面取代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已具有50多年历史的液压转向系统。
640.webp_.jpg

早期的EPS电机大多采用有刷电机,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厂家选用技术更为先进可靠地无刷电机。但是无刷电机在定子制作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保证定子的内径圆度,同时提升绕线的槽满率,分块式定子铁芯成了几乎所有无刷EPS电机厂家的必选工艺。以下简单介绍一下EPS无刷电机的定子制作工艺。
640.webp_(1)_.jpg

通过分块式工艺制造的电机定子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和产品精度,目前实际的批量生产应用中可以将内圆圆度控制到0.03mm以下。同时,因为采用直接绕线的方式,电机的各绕组的电阻及电感平衡率都被控制到极好的水平。定子的高品质决定了EPS电机在响应时间、以及齿槽转矩以及转矩脉动上面都有优良的表现。拼块定子工艺必将成为未来高精度电机生产的主流工艺方法.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