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AI商业化是一个雷区呢,因为AI并不是具体的产品。也无法准确地在商业上定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服务,或者提供什么样的功能。

AI的计算构架并不同于人们所熟知的个人电脑,无法用CPU还是主板还是操作系统来作比喻。


1.png


我们可以更加玄幻地理解为,AI就是一段DNA切片,一种原始的蛋白质,可以吸收营养(数据和训练)成长进化成为地球上的几乎所有生物。一个基础的AI具有无限的应用可能性,什么都可以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AI离产品化非常遥远。对于一个跑在数据中心机组里的AI来说,必须由专业人士用专门的语言及输入工具去交互、校正、循环反馈。AI是一个驱动产品的引擎,比如一个机器客服——自然语言自动回复系统,AI驱动这个系统工作,随着AI能力的提升这个系统对语意的理解和回复速度精度都在提升。但这个系统不是AI本身——它是AI操控的一个傀儡。

我们对于AI理解的最大障碍在于,很容易把当下的AI当做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不,他们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互联网本身就是产品,本身就有承载商业模式,创造收益的能力。但AI,必须和具体的产品具体的行业相结合,才能顺利的发展商业模式。

e0c07e5.jpg


1.AI商业化雷区,百度先趟为敬

就在今年9月1日上午,李彦宏在2016百度世界大会上花了一个多小时隆重介绍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百度大脑”,称它的一些能力已经超过人类。除了百度之外,谷歌、苹果、微软、Facebook、IBM、因特尔等诸多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巨资。随着相关产品的面世,语音识别、自动驾驶、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化和产业化。那么到底谁能够率先找到突破口,跨过这一雷区呢?

面对人工智能最大的雷区,百度早已先趟为敬了。百度世界大会以人工智能“百度大脑”一以贯之,推进决心前所未有。百度没有断舍离的决心,但也没有断舍离的必要。李彦宏在用一种不冒进的方法,试图解决他在几个月前提出的“百度的问题在于太久没有推出新产品”。然而,即便是今时今日用一个主会场五个分论坛来讲百度的人工智能,依旧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百度的不冒进体现在,推动AI走向产品走向业务时,百度选择了尽可能熟悉的领域,寻找客群特征一致的新合作伙伴。尽最大可能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商务团队和流程。


但这也是百度最大的冒进——人工智能商业化这件事,谷歌和苹果都还没到摘果子的时候,而百度率先上了。

1.2_.png


2.商业巨头争先恐后跨界


除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在人工智能上发力,上百家企业也开始参加进来,而其中最积极的莫属家电巨头。

有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投资人工智能的机构数量已经高达近50家,投资额约15亿元,同比增长为80%。而在2016年上半年,家电企业投资额增长数十倍。在家电领域多项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联系的新应用与新服务先后浮出水面后,家电企业开始真正的投入和跨界引入合作者。

1.3_.jpg



而对于企业而言,这一行业的兴起确实一个难得的机会。在近日召开的人工智能与智慧家庭圆桌论坛上,TCL工业研究院北京创新中心总监刘靓对人工智能的价值认知有自己的理解。“一是人工智能应用到智慧家庭中本质上要解决家庭的一些问题,真正意义为家庭带来增值。二是人工智能技术一定是围绕着人的需求不断发展,人的需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平不断升级,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必须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体现相应的价值。”

长虹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展华益则表示,机器人的确是有其局限性的,人工+智能,人工的百分比是多少,智能的百分比是多少,我们还是应该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从满足某些人需求的角度出发,不断的加入智能的东西。人工智能,一开始就要实现全自动的是非常难的,但从需求出发,不断投入研发、创新,很快能够突破行业发展困境,实现其真正的商业化。
3
仅15%的企业能从大数据中获得商业价值

1.4_.jpg


郭继军在「财经」V课上表示,尽管过去几年很多企业已经用大数据来分析自己的商业行为,但最新的报告显示,只有15%的企业能真正从大数据中获得商业价值。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数据挖掘的方法和速度还远远跟不上数据本身产生的速度。


由此,可能会有企业产生疑问:我是不是应该继续投入,或者应该怎样投入才能从大数据中获得还没有得到的价值?


要回答上述疑问,首先要解决如何提高数据挖掘能力的难题。郭继军表示,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人工智能恰恰是解决发现大数据中更多价值的有效手段。因为人工智能的很多技术和方法是建立在人机交互、模式识别和自动发现等能力基础之上的。


当然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并非掌握了技术或者部署了机器就没问题了。人工智能的商业化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企业把人工智能真正地应用到商业环境里面去。


虽然我们对各种人工智能产品充满期待,但AI得智能化的确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进化过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1.5_.jpg

 
 
文章来源于机器人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