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_.JPG

如今人型机器人作为外太空探索的新宠,如何才能够让它们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呢?如果我们准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走人型机器人太空探索的道路,比如在月球或火星建立一个载人基地,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的是人机交互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简化人机交互的过程,从而可以让机器人最大程度地被太空工程所使用。

 
现在,似乎连最低端的机器人都有一个坚不可摧的大脑。有次我买了一个独立的真空吸尘器,某天我让它自行环视整间房间,打扫卫生。我以为自动设置了这台吸尘器,我就可以节省大把时间,来享受一本书或一部电影,或者与孩子们一起玩更长的时间。接着我对每个房间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检查,确保线缆不会挡住机器人的路,并关上了门,将电子感应器放置在特定的位置好让机器人可以进行日常的工作。

 
事实上,我并不能完全信赖这个智能系统,不能够预知它下一步要做些什么。这样一来,为了让机器人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满足我的需求,我也花了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来进行事先的铺垫。

 
作为一个空间机器人专家,我也经常在思考是否在太空运行轨道上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想象一下宇航员正在太空行走,或者正在航天器外面修理东西。这个时候,刚好修理的过程中,宇航员需要几个工具以及零部件。如果此时有一个智能航天器就在他的身旁,还带有工具箱,并且它可以随时待命,宇航员需要什么工具,它就能自动拿出什么工具,直到完成整个修复过程。而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机器人可以进行固定的工作。
 

如果科学家们真的研发出来这样一款太空机器人,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机器人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它们呢?它们怎么能知道所拿出的工具对宇航员有帮助呢?而宇航员如何才能知道机器人可以按照他的需求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呢?如果有些地方意外松动了,人和机器是否能够完美配合,可以同时有效地处理好这些情况呢?因为在失重的空间内,固定方向是很困难的,物体的移动动态与地球上是不一样的。

 
当前,关于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沟通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发号指令与实施行动之间,在机器人领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潜在的机器人的优势,我们必须将这些问题解决。

 
过马路的时候感觉更安全


完全了解机器人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一天,我正走在加州的一条马路上,发现当下刚好是自动驾驶汽车进行测试的路段。然后我不禁问我自己:“你能确定无人汽车看到你过马路,会停下来吗?”之前一直都是靠眼神和肢体语言与司机交流的,但是此刻却不能使用这种方式。

 
同样,机器人也无法理解我们。我最近看了一个报道,说是自动驾驶汽车碰到一个人没有在踩自行车,只是把双脚放在踩踏上,当看到他的脚没有落地时,就无法判断这个人是停下来了还是依然在骑车。

 
在太空探索和国防领域,我们也发现类似的问题。美国航空航天局没有完全依靠火星探测器,因为工程师们无法确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无法确认这些机器是否能够自行地进行探索。人类不信任这些机器,所以他们阻止这些机器人做很多的事情。


国防部经常使用10个或更多的训练有素的人员,在空中一起来操作一台无人机。这些无人机真的具有自主性吗?它需要人类的帮助吗?或者人类真的需要它们吗?在许多情况下,他们之间是如何进行互动的呢?

 
什么是真正的自主权?


 
虽然“自主权”在希腊文中的意思就是“自我治理”,但是依然需要有其他人的存在,才能称得上这个概念,在机器人自主权的定义上同样是如此。今天我们看到许多机器人可以独立自主地做一些事情,但是它后面依然有很多的支持辅助。如果它们真的是在和我们一起共同工作,而不是我们的取代者,那么我们之间的沟通就显得很重要了。虽然可以“单打独斗”,但是迟早都是需要“伙伴”的。

 
然而问题是,自主型机器和人类之间完全不了解彼此。

 
未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正确地将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交流“意识”进行双向转换呢?我们应该怎样学着去信任这些机器人呢?它们又该怎样信任人类?人类和机器人之间能否有某些“暗号”?人类之间可以通过需要的身体接触,语言,以及肢体行为来彼此了解各自的真实想法。同样,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方法来读取机器人的思维,从而实现人机无障碍沟通。

 
或许宇航员可以配置一个专门的显示屏,显示辅助飞行器的“计划”和“意图”,就像在飞机驾驶舱中配备了一个驾驶舱仪表用来显示飞机的位置一样。或许也可以将这个显示器嵌入一个头盔中,可以通过特定的声音来传递不同的信息。 


这些问题是我们开展智能未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加强与机器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够更加了解彼此,从而可以创造出一个激动人心的不一样的未来世界。
 
 
 
 
 
 
来源:1号机器人网
智造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