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图漾副总经理 徐韬
 
 目前国内做机器视觉的企业越来越多,这对机器人企业而言也是好事,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现在主流的机器人行走方案,基本上都是激光雷达+3D视觉,从理论上去讲,已经可以满足机器人企业的需求。

 

但是因为应用场景的复杂性,目前来说,现在还没有一种技术方案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上海图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图漾)副总经理徐韬说:“图漾的视觉技术走的是另外一条路线,即双目+结构光的方案,这种技术方案相对来说更有优势。”

 

从目前主流的三种技术方向(即:双目、结构光、TOF),都还存在技术缺陷,对机器人企业而言,现阶段不管是哪种技术方案,只要能解决问题都是欢迎的,这也给了做视觉的企业很大的推广空间。


 

网记者:看了你们的官网,你们走的是另外一条技术路线,你们的解决方案与同行比差异点在哪里?

 
徐韬:现在市面上主流的技术方向是双目、TOF、结构光,而我们的路线是双目+结构光的方案。

 


记者:那你们的技术原理是怎样?

 
徐韬:所谓的双目结构光,其实就是纯双目结构光和单目结构光结合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会用这个方案,其实是我们看到了这两种方案原有的缺点,当然也有专利方面的考虑。

例如:纯双目方案,最大的问题是,它对环境要求高,在一个环境纹理比较单调的地方,它会失效。即双目的原理就是视差原理,就是找出两个相对应的点,算出视差,再算出距离,如果找不到这两个对应的点,这个算法就会失效。

那我们在双目的基础上加了结构光,结构光等于是我们给所有的物体加了纹理。加了这个纹理后,那对识别整个物体的距离就会带来极大的好处,所以我们深度图的质量是非常高的。

 


记者:“给深度加点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怎么理解?


徐韬:我们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深度摄像头加了RGB摄像头,即又有深度,又有颜色。

我们的深度图质量是行业领先的,这个和原理也有关系。

 
 

记者:据你所知,全球范围内,目前最先进的3D摄像头是什么摄像头?是采用什么技术?现在国内的技术和国外的技术是同步,还是有差距?


徐韬:全世界范围来说,目前主流的就三种技术方向,结构光、双目、TOF,我们算是在双目的基础上加了结构光,也是一种优化。

从大的技术方向来说,目前国内与国外是同步的,但从现有产品发布的参数来看,我们的产品在技术参数上是超过国外的产品。

 


记者:目前这三种技术方向,你们认为未来哪种技术会更有市场前景?

 
徐韬: 我们认为主流的三种技术中,纯双目的适用范围是最窄的。

它现在存在的唯一价值是,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它还是能提供使用价值,否则就是最不被大家看好的方案。

我们选择在双目的基础上加结构光也是这个原因。

因为它本身的技术缺陷,例如:算法本身难度高,对环境要求也高,一般公司做不好。

第二种是TOF深度摄像头,TOF本身最大的瓶颈在于半导体器件,TOF核心的技术都在半导体里,所以国内很多做TOF摄像头的厂商,实际上是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的。

因为核心技术全部都在这个半导体器件里,这个传感器全球只有2-3家半导体厂家可以制作。

它作为摄像头就是把这个传感器买过来,自己再做一些上层的图像处理。

最后是结构光技术,单目结构光是目前用的最多的方案,比如:微软kinect 1、英特尔RealSense等,因为结构光相对门槛比较高,所以做的公司不多。

它的缺点是,在阳光较亮的地方用不了,工作时间也有问题,可靠性不够高,然后就是多设备之间使用会有干扰,这就是结构光最大的缺陷。

 
 


记者:等于是这三种技术方向都还不够成熟?


徐韬:也不能说不成熟,因为每一种技术原理都会有它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没有非常完美的技术方案能够克服所有的问题,所以这几种方案,都会有相应的市场空间在,不可能说,我用一种方案解决所有的问题。

最终还是要看应用场景。

 


记者:说到机器视觉,很多机器人企业反应没法在室外应用,因为受光线的影响很大,目前你们有没有方案,可以解决让机器人在室外行走的问题?

 
徐韬:机器视觉在室外应用,受光线影响大,目前是没有办法解决,因为视觉方案,肯定会受到环境光的影响,这个是原理决定的。

但不是说不能在室外用,在阳光不太强的阴天和夜里,结构光还是可以用的,双目方案在室外是最合适的方案,我们的双目加结构光方案则是全天候可用,因为晚上可以靠结构光来做深度检测。这也算是我们方案的一大优势,就是环境适应性强。

 


记者:之前有种说法,TOF技术受阳光的干扰比较小?


徐韬:其实也不小,因为我们专门问过做传感器的厂商,在室外也是不好用,因为只要照度超过120LX,它也是会失效的。

目前在室外应用最多的还是纯双目的方案,因为它刚好相反,光效越好,使用效果越佳,没有光线,反而影响更大。

 
 

记者:另外也有机器人企业反应,就算安装了激光雷达与3D视觉,还是存在盲区,总有识别不到的地方,一般你们给企业提供解决方案都是采用什么方法?

 

徐韬: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技术员和客户,他们讲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存在问题就是产品整体设计出了问题,因为激光雷达+3D视觉,理论上是没有盲区的。

在导航领域,现在这是主流的方案,激光雷达+深度摄像头应用,用激光雷达做导航,用3D摄像头做避障。

 


记者:应用于机器人,很多人都说以后机器视觉会替代二维激光雷达,在这件事情上,你们是什么看法?


徐韬:我们认为是可以的,因为现在没有机器视觉做导航是因为算法不够成熟,一旦成熟,机器视觉完全可以替代二维激光雷达。

因为激光雷达价格贵,对环境信息的获取也有缺陷,虽然现在也有企业在研发多线的激光雷达,但是多线激光雷达成本更高,因为3D视觉可以做到激光雷达的事情,我认为没有必要用两套系统。

 


记者:在机器人身上的应用,那你认为未来还需要多久的时间,机器视觉可以替代二维激光雷达?


徐韬:我认为未来三年内可以实现,因为现在的技术发展很快,很多机器人企业也在研发这一块的算法。

现在很多没有自己研发能力的机器人企业,都是用单线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如果一旦3D VSLAM算法成熟,那基本上可以替代单线激光雷达的应用。

从商业逻辑的角度去分析,这完全是符合逻辑的。

 


记者:现在从事3D视觉的企业越来越多,据你观察,目前机器视觉这个行业现状如何?


徐韬:如果从深度摄像头这个行业来讲,目前看来,技术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所以玩家不是很多,国外的3D视觉创业公司基本上都被科技巨头收购了,剩下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3D视觉企业,所以竞争不算激烈。

从技术角度上去讲,纯双目技术就算优化算法也是有难度的,虽然外面有一些公开的算法,但是这个算法没有优化好,那摄像头的质量和应用速度是没法保证的。

如果是单目结构光,那本身就有缺陷,因为可靠性不高,多设备同时工作会有干扰,对环境要求也高,所以很难进入机器人等行业市场,这就是目前的现状。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谈谈未来三年你们的发展规划?

 
徐韬:我们现在的规划就是,我们会根据不同的行业应用推出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各个行业的需求,然后根据我们的技术路线图,不断提高我们的技术参数,包括分辨率和帧率,以及探测的距离。

目前我们的产品分辨率已经达到960P,今年上半年我们将推出1080p的全高清深度摄像头,届时我们将领先于同行许多,我们的定位就是做核心的深度摄像头供应商,所以我们不会去碰应用层的开发,而是和各类应用厂商合作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因为应用软件算法不是我们的优势,所以我们就聚焦做底层的传感器技术,把性能指标做到全球第一,这就是未来三年我们的目标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imefuture.com
 
 
来源:1号机器人网